压缩机里的冷凝温度
冰箱压缩机 标准工况

冰箱压缩机标准工况冰箱压缩机是冰箱的心脏,是冷冻循环系统的核心部件。
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冰箱的制冷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冰箱压缩机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了解冰箱压缩机的标准工况。
首先,冰箱压缩机的标准工况是指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压缩机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制冷效果。
一般来说,冰箱压缩机的标准工况包括环境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制冷剂种类等因素。
环境温度是指压缩机所处的环境温度,通常为25摄氏度。
在这个温度下,压缩机的制冷效果是最佳的。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压缩机的工作效果,甚至损坏压缩机。
冷凝温度是指压缩机排气冷凝的温度,一般为45摄氏度。
冷凝温度过高会导致压缩机排气不畅,影响制冷效果;冷凝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压缩机排气不足,同样会影响到制冷效果。
蒸发温度是指压缩机蒸发的温度,一般为-23.3摄氏度。
蒸发温度过高会导致压缩机吸气不足,制冷效果下降;蒸发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压缩机吸气过度,同样会影响到制冷效果。
制冷剂种类也会影响到冰箱压缩机的工作效果。
不同的制冷剂在不同的工况下有不同的性能表现,因此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到实际使用环境和要求。
除了以上因素外,压缩机的额定功率、转速、排气量等参数也是影响其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标准工况下,这些参数都需要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冰箱压缩机的标准工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规定的工况下,压缩机才能发挥最佳的制冷效果,保证冰箱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使用冰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定期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避免使用不当的制冷剂,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冰箱压缩机,以确保其在标准工况下的正常运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冰箱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提高制冷效果。
冰箱压缩机的标准工况是决定其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标准工况下,冰箱才能发挥最佳的制冷效果。
因此,我们在日常使用冰箱时,需要注意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定期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避免使用不当的制冷剂,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冰箱压缩机,以确保其在标准工况下的正常运行。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最全干货知识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最全干货知识一、蒸发温度:1什么是蒸发温度蒸发温度就是制冷剂从液体变为气体的临界温度,在制冷系统中,指的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从液体变为气体的饱和温度,一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温度是测不出来的,只能用对应的蒸发压力来推导。
2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的关系蒸发压力(低压)越低,蒸发温度也就越低;蒸发压力(低压)越高,蒸发温度也就越高。
可以说,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是成正比变化的,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两者是对应的,知道蒸发温度,我们就能查表得出蒸发温度的数值。
3蒸发温度的估算在制冷设备调试的时候,我们经常要知道蒸发温度,进一步推算出蒸发压力,然后根据实际的压力,就能判断制冷系统是否有问题;下面是一个经验估值,提供给小伙伴们参考,如下:蒸发温度=环境温度/水温 -(10~20℃);举例如下:例1夏天的空调室内温度设定26℃,我们就可以估算此时的蒸发温度=26-(10~20℃)=6℃,根据温度压力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力为0.55Mpa(R22制冷剂)左右;例2-18的冷库,库房温度为-18℃,那么此时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大概为多少呢?蒸发温度= -18-(10~20)=-28℃,根据温度压力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力为0.21Mpa(R404A制冷剂)左右;注:这里有小伙伴要问了,到底是减10℃,还是减20℃呢;这里简单归结为;环境温度高时,减去高值(20℃);环境温度低时,减去低值(10℃);4蒸发温度与功率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从T-S图上很明显的看出,如果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降低了,消耗的功率增加了;原因很简单的,蒸发温度降低了,在冷凝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机的压比增大了,而压缩机的功率是和压比成正比关系的,即压比增大,压缩机的功率也增大。
可以如下简单理解:压缩机把5公斤的冷媒压缩到15公斤所用的功率;肯定比压缩机把1公斤的冷媒压缩到15公斤所用的功率大。
5蒸发温度与制冷量的关系从动画中很容易看出,蒸发温度降低,系统的制冷量也会降低;原因很简单:当蒸发温度降低的时候,吸气口的比体积降低,导致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流量也降低了;简单来说就是,制冷剂循环量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也就降低。
冷凝器参数计算

压缩机型号 制冷量KW Qo= 压缩机输入功率 Ni= 压缩机排气量 Gk= 冷凝温度℃ tk= 蒸发温度℃ to= 过热度℃ tr= 过冷度℃ tg= 冷却水进口温度 t1= 冷却水出口温度 t2= 冷凝温度℃ tk= 蒸发温度℃ to= 传热温差℃ △tm= 冷却水进出口温差 t= △ 冷却水进水温度范围 tk= 冷凝器热负荷 Qk= 单位面积热负荷 qf= 冷凝器传热面积 F= 冷却水量kg/s Gk= 冷却水量m3/h Gk= 一、冷凝热计算输入参数 SRS-S-252 输入 268.60000 输入 60.30000 输入 5881.00000 输入 40.00000 2.00000 5.00000 5.00000 30.00000 35.00000 40.00000 2.00000 7.50000 5.00000 16-33 二、冷凝器热力计算求解 328.90000 24.50000 22-27 13.42449 0.01571 56.57143
Hale Waihona Puke 三、水冷冷凝器基本尺寸参数 换热器换热管间距 A= 0.02000 排列方式 正三角形 换热管管径m D= 0.01588 换热管内径m D1= 0.01270 单根换热管氟侧换热面积 0.04986 Fd= 单根换热管水侧换热面积 0.03988 Fn= 单根换热管水侧通流面积 0.00013 Fds= 二、换热器物理参数计算 冷凝器组数 N= 1 输入 每组冷凝器换热管数 N1= 150 输入 每组冷凝器换热管长 L= 2.00 输入 每组冷凝器流程N3= 2 输入 每组冷凝器水侧通流面积 0.00950 Fy= 每组冷凝换热面积 Fz= 14.95896 必须满足校核值 冷凝器换热面积 F= 14.95896 14.7669 冷却水流速m/s ω= 1.65484 1.5-2.0 摩擦阻力系数 f= 0.03977 水阻力KPa △Pk= 23.31182 100
压缩机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压缩机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1、冷凝温度
冷凝温度是指冷凝器内制冷剂蒸汽在一定压力下凝结时的饱和温度。
冷凝温度不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传热温差。
冷凝压力就是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有气体冷凝成液体的压力,由于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内部的压力无法测量,而实际上,制冷剂在排气管以及冷凝器内的压力降其实很小,所以不管设计调试还是检修当中,一般认为排气压力近似等于冷凝压力。
2、蒸发温度
蒸发温度就是制冷剂从液体变为气体的临界温度,在制冷系统中,指的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从液体变为气体的饱和温度,一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温度是测不出来的,只能用对应的蒸发压力来推导。
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

精心整理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通常空调系统使用的制冷机组,使用最为广泛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剂循环系统。
在该系统循环过程中,由制冷压缩机抽吸从蒸发器流过来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蒸气,经压缩机压缩成高压、高温蒸气而排出,这样就把制冷剂蒸气分成了高压区和低压区。
从压缩机的排出口至节流元件的入口端为高压区,该区压力称高压压力或冷凝压力,温度称为冷凝温度。
从节流元件的出口至压缩机的吸入口为低压区,该区压力称为低压压力或蒸发压力,温度称为蒸发温度。
正是由于压缩机造成的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制冷剂在系统内不断地流动。
一旦高、低压之间的压力差消失,即高低压平衡之一,制冷剂就停止了流动。
高压区和低压区压力差的产生及压力差的大小,完全是压缩机压缩蒸气的结果,压缩机一旦推动压缩蒸气的能力,即形成的压力差很小,制冷循环也就不存在了。
压缩机不停地运转是靠消耗电能或机械能来实现的。
在蒸汽压缩式循环系统运行过程中,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制冷量、制冷系数有影响,而且蒸发温度的影响较大。
具体表现为:1、蒸发温度降低,制冷循环性能变差,制冷量迅速减小,制冷系数降低。
而随着制冷循环的蒸发温度的降低,制冷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率的变化则是不确定的。
2、冷凝温度升高后,制冷循环性能变差,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降低,压缩机功耗升高。
3、蒸发温度在一定限度内升高,能提高制冷系数、增加制冷量,但蒸发温度过高,自节流装置过来的制冷剂液体容易闪发,堵塞制冷剂通道,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故蒸发温度不宜过高。
4、冷却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对改善制冷循环性能、提高制冷系数有利,但冷却温度过低,会造成压缩机制冷系统高低压差不够、运行不稳定、润滑系统不良运行等问题,所以对冷却水最低水温有限制。
由上述内容可知,在压缩机的实际运行中,适度提高蒸发温度或降低冷凝温度,能提高制冷系数。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受冷却介质和被冷却介质的限制要求,不能随意改变。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1. 制冷量(Cooling capacity):制冷量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移除的热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进行计量。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为:制冷量 = 冷凝器排气焓 - 蒸发器进气焓。
2. 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能效比是指单位制冷量所需要的单位电力消耗,通常以千瓦时/千瓦小时(kWh/kWh)为单位计量。
能效比的计算方法为:COP = 制冷量 / 输入功率。
3. 蒸发温度(Evaporation temperature):蒸发温度是指制冷压缩机在蒸发器中的工作温度。
蒸发温度的计算方法为:蒸发温度 = 蒸发器进气焓 - 蒸发器排气焓。
4. 排气温度(Discharge temperature):排气温度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冷凝器中的工作温度。
排气温度的计算方法为:排气温度 = 冷凝器排气焓 - 冷凝器进气焓。
6. 输入功率(Input power):输入功率是指制冷压缩机所需的电力消耗,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计量。
输入功率的计算方法为:输入功率= 制冷量 / COP。
7. 冷凝温度(Condensing temperature):冷凝温度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冷凝器中的工作温度。
冷凝温度的计算方法为:冷凝温度 = 冷凝器排气焓 - 冷凝器进气焓。
8. 蒸发压力比(Evaporating pressure ratio):蒸发压力比是指制冷压缩机的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之间的比值。
蒸发压力比的计算方法为:蒸发压力比 = 蒸发器进气焓 / 冷凝器进气焓。
以上只是制冷压缩机的一些基本性能参数,根据具体的压缩机型号和设计要求,还可以有其他相关参数的计算和评估。
了解和计算这些基本性能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选择合适的制冷压缩机,确保制冷系统的效率和性能符合要求,同时也可以优化制冷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效果。
冷凝器的温度与压力

制冷设备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冷凝器,众所周知,热量是要由冷凝器带走的。
而温度与压力这两个参数是称量换热效果的重要根据。
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却水温,水质,水量和周围介质的温度等,并且与冷却水在冷凝器中的温升及冷凝器结构形式有关。
此外,冷凝器产生积油,水垢和空气时,水冷凝面积不够,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冷却水分布不均等也会使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升高。
在蒸发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升高,机器的压缩比Pk/Po增大,造成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耗电量增加,因此冷凝温度对制冷装置的工作效率影响很大。
随着冷凝温度增高,使排气温度增高,制冷机制冷量下降,耗功增加。
当冷凝温度过高,不但使制冷机运行不安全,容易造成事故,而且使制冷装置工作效率和压缩机的输气系数降低,轴功率提高,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加。
因此,无论是从安全,或从节能的观点看,都应力求利用水温低,水量足,水质好和选用合理的冷凝器的办法,使制冷系统调整在较低的冷凝压力下工作,采用较低的冷凝温度是合理的。
文档是华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原创,转载请注明。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最全干货知识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最全⼲货知识▲戳蓝⾊字“筑龙暖通”关注我们哟!来源:空调试验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蒸发温度:1什么是蒸发温度蒸发温度就是制冷剂从液体变为⽓体的临界温度,在制冷系统中,指的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从液体变为⽓体的饱和温度,⼀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温度是测不出来的,只能⽤对应的蒸发压⼒来推导。
2蒸发温度与蒸发压⼒的关系蒸发压⼒(低压)越低,蒸发温度也就越低;蒸发压⼒(低压)越⾼,蒸发温度也就越⾼。
可以说,蒸发温度与蒸发压⼒是成正⽐变化的,蒸发压⼒与蒸发温度两者是对应的,知道蒸发温度,我们就能查表得出蒸发温度的数值。
3蒸发温度的估算在制冷设备调试的时候,我们经常要知道蒸发温度,进⼀步推算出蒸发压⼒,然后根据实际的压⼒,就能判断制冷系统是否有问题;下⾯是⼀个经验估值,提供给⼩伙伴们参考,如下:蒸发温度=环境温度/⽔温 -(10~20℃);举例如下:例1夏天的空调室内温度设定26℃,我们就可以估算此时的蒸发温度=26-(10~20℃)=6℃,根据温度压⼒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为0.55Mpa(R22制冷剂)左右;例2-18的冷库,库房温度为-18℃,那么此时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概为多少呢?蒸发温度= -18-(10~20)=-28℃,根据温度压⼒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为0.21Mpa(R404A制冷剂)左右;注:这⾥有⼩伙伴要问了,到底是减10℃,还是减20℃呢;这⾥简单归结为;环境温度⾼时,减去⾼值(20℃);环境温度低时,减去低值(10℃);4蒸发温度与功率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个动画:从T-S图上很明显的看出,如果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降低了,消耗的功率增加了;原因很简单的,蒸发温度降低了,在冷凝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机的压⽐增⼤了,⽽压缩机的功率是和压⽐成正⽐关系的,即压⽐增⼤,压缩机的功率也增⼤。
可以如下简单理解:压缩机把5公⽄的冷媒压缩到15公⽄所⽤的功率;肯定⽐压缩机把1公⽄的冷媒压缩到15公⽄所⽤的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机里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吸气温度,吸气过热是什么意思?
压缩机系统的冷凝温度,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时的温度,该温度相对应的制冷剂蒸汽压力即冷凝压力。
冷凝温度是制冷循环中主要运行参数之一,对于实际制冷装置,由于其他设计参数变化范围较小,冷凝温度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运行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安全可靠性和能耗水平。
蒸发温度是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沸腾时的温度,它与相应的蒸发压力是对应的,蒸发温度也是制冷系统中重要的参数。
蒸发温度在理想状态下即是制冷温度,但是实际运行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比制冷的温度要稍低3到5度。
吸气温度是指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时的温度,它一般比蒸发温度高。
因为蒸发温度时是制冷剂的饱和温度,而吸气温度则为过热气体的温度,此时制冷剂成为过热气体。
这时的吸气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差值就是吸气过热度。
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与什么有关
1。
压缩机的排气越高,冷凝节流蒸发回避掉不去考虑,那么吸气温度就会跟着高,若低吸气温度就也低。
2。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回避掉不去考虑。
那么冷凝温度越高回气就跟着高,膨胀阀(或毛细管等节流阀)开度越小越节流,压缩机回气就越低,相反就越高。
3.还与环境温度有关。
在冬季往往都是零下----十几摄氏度,而在夏季,高温的环境温度会使冷凝节流蒸发发生变化,当冷凝状况良好的时候回气都会达到接近20度。
综上所诉,你可以发现压缩机回气的温度归根结底,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冷凝的温度。
而造成冷凝温度最直接变化的是排气温度和环境温度
央空调五大常见故障问题全解析
相关标签:
∙吸气温度
∙排气压力
1、吸气温度过高——主要是由于吸气过热度增大造成,注意吸气温度高不代表吸气压力高,因为吸气是过热蒸汽。
正常情况下压缩机缸盖应是半边凉、半边热。
若吸气温度过高则缸盖全部发热。
如果吸气温度高于正常值,排气温度也会相应升高。
吸气温度过高的原因主要有:
(1)系统中制冷剂充注量不足,即使膨胀阀开到最大,供液量也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制冷剂蒸汽在蒸发器中过热使吸气温度升高。
(2)膨胀阀开启度过小,造成系统制冷剂的循环量不足,进人蒸发器的制冷剂量少,过热度大,从而吸气温度高。
(3)膨胀阀口滤网堵塞,蒸发器内的供液量不足,制冷剂液体量减少,蒸发器内有一部分被过热蒸汽所占据,因此吸气温度升高。
(4)其他原因引起吸气温度过高,如回气管道隔热不好或管道过长,都可引起吸气温度过高。
2、吸气温度过低——主要是蒸发器供液量偏大导致吸气过热度低造成的。
(1)制冷剂充注量太多,占据了冷凝器内部分容积而使冷凝压力增高,进入蒸发器的液体随之增多。
蒸发器中液体不能完全气化,使压缩机吸人的气体中带有液体微滴。
这样,回气管道的温度下降,但蒸发温度因压力未下降而未变化,过热度减小。
即使关小膨胀阀也无显著改善。
(2)膨胀阀开启度过大。
由于感温元件绑扎过松、与回气管接触面积小,或者感温元件未用绝热材料包扎及其包扎位置错误等,致使感温元件所测温度不准确,接近环境温度,使膨胀阀动作的开启度增大,导致供液量过多。
PS:压机结霜——原因一:如上;原因二:制冷剂充注量不足,会从蒸发器一直结到压缩机上(注:需核实);原因三:由于外部原因制冷剂在蒸发器蒸发不足甚至不蒸发,此时会严重结霜,甚至造成湿压缩。
(如中央空调回风不足或者空调箱过滤网严重堵塞,冷水机组主机压机回气管会结霜,排气温度也很低)
3、排气温度不正常——影响因素:绝热指数、压缩比、吸气温度
压缩机排气温度可以从排气管路上的温度计读出。
它与制冷剂的绝热指数、压缩比(冷凝压力/蒸发压力)及吸气温度有关。
吸气温度越高,压缩比越大,排气温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吸气压力不变,排气压力升高时,排气温度上升;如果排气压力不变,吸气压力下降时,排气温度也要升高。
这两种情况都是因为压缩比增大引起的。
冷凝温度和排气温度过高对压缩机的运行都是不利的,应该防止。
排气温度过高会使润滑油变稀甚至炭化结焦,从而使压缩机润滑条件恶化。
排气温度的高低与压缩比(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吸气温度成正比。
如果吸气的过热温度高、压缩比大,则排气温度也就高。
如果吸气压力和温度不变,当排气压力升高时,排气温度也升高。
造成排气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有:
(1)吸气温度较高,制冷剂蒸汽经压缩后排气温度也就较高。
(2)冷凝温度升高,冷凝压力也就高,造成排气温度升高。
(3)排气阀片被击碎,高压蒸汽反复被压缩而温度上升,气缸与气缸盖烫手,排气管上的温度计指示值也升高。
影响排气温度升高的实际因素有:中间冷却效率低,或者中冷器内水垢过多影响换热,则后面级的吸气温度必然偏高,排气温度也会升高。
气阀漏气,活塞环漏气,不仅影响到排气温度升高,而且也会使级间压力变化,只要压缩比高于正常值就会使排气温度升高。
此外,水冷式机器,缺水或水量不足均会使排气温度升高。
冷凝压力不正常以及排气压力降低。
4.排气压力较高——主要是冷凝压力偏高造成,而不是压机自身原因。
排气压力一般是与冷凝温度的高低相对应的。
正常情况下,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与冷凝压力很接近。
冷凝压力升高时,压缩机排气温度也升高。
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输气系数减小,从而使压缩机的制冷量降低。
耗电量增加。
如果排气温度过高,则增加了压缩机润滑油的消耗,使油变稀,影响润滑;当排气温度与压缩机油闪点接近时,还会使部分润滑油炭化并积聚在吸、排气阀口,影响阀门的密封性。
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可使得冷凝温度下降,冷凝压力也随之下降,但这要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难以人为选择。
增加冷却介质流量可降低一点冷凝温度(多采用这种方法)。
但不能片面地提高冷却水或空气的流量,因为这将增大冷却水泵或风扇及电机的功率,应全面综合考虑。
排气压力偏高会使压缩功加大,输气系数降低,从而使制冷效率下降。
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
(1)冷却水(或空气)流量小,温度高;
(2)系统内有空气,使冷凝压力升高;
(3)制冷剂充注量过多,液体占据了有效冷凝面积;
(4)冷凝器年久失修,传热面污垢严重,也能导致冷凝压力升高。
水垢的存在对冷凝压力影响也较大。
5、排气压力过低——主要是制冷系统管路制冷剂流量偏小甚至停止造成。
排气压力过低,虽然其现象是表现在高压端,但原因多产生于低压端。
其原因:
膨胀阀冰堵或脏堵,以及过滤器堵塞等,必然使吸、排气压力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