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总体设计示例
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设计过程示例

P-N5 250t座式焊接变位机 德国诺威尔重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HB-60t型焊接变位机 成都焊研威达自动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两自由度变位机 意大利Innse-Berardi公司
加氢反应器的两自由度变位机 法国Framatome公司
b.概念设计
2)工艺可实现性
概念设计
5)避免不良 结构性
概念设计:通 过构思确定设 计任务和用简 图形式表达的 设计问题的一 个求解轮廓。
启 动 、
变 速
仪 表 显
照 明
其 他
换
递 与 分
铲 斗
推 压
移停
示
动止
)(
配
制
动
)
3、功能元组合——相容矩阵法
方案序号
1
2
分功能
A
推压
齿条
钢丝绳
B
铲斗
正铲斗
反铲斗
C
提升
油缸
绳索
D
回转
内齿轮传动 外齿轮传动
E
能量转换
柴油机
F 能量传递与分配 齿轮箱
油泵
G
制动
带式制动 阐瓦制动
H
变速
液压式
齿轮式
I
行走
θ3
K
F0 2 B
x3 GK α
1
y3
D η
G1:滑块的重力
F2 1 θ 2
x2 G2:引导螺丝的重力
GK:各运动部件的重力
C
θ1
F0 1
y2
G1
F1 2
G2 x0
x1
y0 y1
A
液压缸驱动曲柄摇块机构方案
液压缸驱动曲柄摇块机构方案
软件工程总体设计

软件工程总体设计软件工程总体设计1. 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总体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通过总体设计,软件工程师可以定义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模块的划分以及模块间的关系,从而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实现提供指导。
本文将介绍软件工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概念、重要内容和步骤,并通过一个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总体设计。
2. 总体设计概述总体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标是确定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模块划分,并定义模块间的接口和交互规则。
总体设计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模块的复用性以及系统的性能等方面。
在总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主要任务:- 软件系统结构的定义:确定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模块的层次关系、控制流程等。
- 模块划分: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完成特定的功能。
- 接口设计:定义模块间的接口和数据交互规则。
- 数据结构设计:设计系统中需要使用的数据结构,包括数据库表设计、数据流图等。
- 性能优化:考虑系统的性能需求,进行必要的性能优化设计。
3. 总体设计步骤总体设计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需求分析在进行总体设计之前,首先要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理解。
这包括与用户进行需求沟通,澄清用户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等。
只有清楚了用户需求,才能进行后续的总体设计。
3.2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一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模块和数据流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层次化的方式来设计系统结构,将系统分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3.3 模块划分在系统结构确定之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
每个模块负责完成特定的功能,并且模块之间要有清晰的接口和数据交互规则。
模块划分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模块的复用性,避免模块之间的耦合度过高。
3.4 接口设计接口设计是模块划分的基础,它定义了模块之间的接口和数据交互规则。
在接口设计中,需要明确定义每个模块暴露给其他模块的功能接口和输入输出参数。
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 ③了解系统内部环境的设计要求,如采光、照明、噪声、振动、温度 、湿度、粉尘、气体、辐射等作业环境以及操作空间等的要求,并从 中分析构成执行上障碍的内部环境。
下一页 返回
11.3 总体设计的程序
• ④进行系统分析,即利用人机工程学知识对系统的组成、人机联系、 作业活动方式等内容进行方案分析。
• 由此可见,从机器传来的信息,通过人这个“环节”又返回到机器, 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人机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照明、 噪声和振动等)也将不断影响和干扰此系统的效率。因此,从广义来 讲,人机系统又称人-机-环境系统。
• 11.1.2人机系统的类型
• 1.按系统自动化程度分类 • (1)人工操作系统 • 这类系统包括人和一些辅助机械及手工工具。由人提供作业动力,并
• 在人机系统设计中,对人和机械进行功能分配,主要考虑的是系统的 效能、可靠性和成本。例如,在宇宙航行中,绕月球飞行的成功率, 全自动飞行为22%,有人参与的为70%,人承担维修任务的为9 3%,这就是功能分配的效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4 总体设计的要点
• 功能分配也称为划定人机界限,通常应考虑以下各点: • ①人与机械的性能、负荷能力、潜力及局限性; • ②人进行规定操作所需的训练时间和精力限度; • ③对异常情况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的人机对比; • ④人的个体差异的统计; • ⑤机械代替人的效果和成本等。
• ④信号显示的变化速率和方向应与主信息源变化的速率和方向相一致 。
• ⑤在以观察和监视为主的长时间工作中,应通过信号和显示器的设计 与布置来避免过载及负载不足的影响。
• (2)控制器 • 控制器的选择、设计和配置应与人体操作部分的特性(特别是动作)
系统方案设计

系统方案设计系统方案设计是指为满足特定需求而设计的计算机系统的总体规划和构架。
系统方案设计包括系统设计原则、系统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流程、系统技术框架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个700字左右的系统方案设计示例:系统方案设计一、系统设计原则1. 敏捷开发原则:采用迭代、增量的方式进行系统开发,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和用户反馈。
2. 模块化设计原则: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并以松耦合的方式进行设计,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 用户体验原则:注重用户界面设计,提供友好、简洁、一致的用户体验。
4. 安全性原则:设计系统时考虑数据安全性和系统安全性,采用密码加密、权限控制等措施保护系统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二、系统功能模块1. 用户管理模块:用户注册、登录、信息编辑等功能。
2. 商品管理模块:商品发布、修改、删除等功能。
3. 订单管理模块:下单、支付、确认收货等功能。
4. 购物车模块:添加商品到购物车、查看购物车、结算等功能。
5. 评价管理模块:用户对商品进行评价、查看评价等功能。
6. 数据统计模块:对用户、商品、订单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系统功能流程1. 用户注册流程:a. 用户填写注册信息。
b. 系统验证信息的合法性。
c. 注册成功,用户可以登录系统。
2. 商品发布流程:a. 商家填写商品信息。
b. 商家上传商品图片。
c. 系统保存商品信息和图片,并审核发布。
3. 下单流程:a. 用户浏览商品,选择商品加入购物车。
b. 用户查看购物车,点击结算。
c. 系统生成订单,提供支付方式。
d. 用户选择支付方式,完成支付。
4. 评价流程:a. 用户在订单页面查看已完成的订单。
b. 用户对订单中的商品进行评价。
四、系统技术框架1. 后端技术框架:采用Java技术开发后端,使用Spring框架进行控制层和业务逻辑层的开发,使用MyBatis框架实现数据访问层。
2. 前端技术框架: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开发技术,使用Vue.js框架进行前端页面的渲染和交互。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是指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针对软件系统结构、模块划分、数据流程、用户界面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示例。
一、引言本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旨在为X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指导。
本系统是一个XXX管理系统,旨在提供XXX方便、高效的XXX服务,便于用户查找、预定等操作。
本文将重点阐述系统的总体架构、模块划分以及数据流程等方面的设计。
二、总体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1. 表示层:本层主要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用户输入的处理,以及与用户的交互。
采用Web界面作为用户界面,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
2. 业务逻辑层:本层主要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包括用户请求的处理、数据处理和业务规则的验证等。
将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封装为各个业务模块,通过接口暴露给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调用。
3. 数据访问层:本层主要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包括数据的CRUD操作。
通过封装数据库访问的公共方法,提供数据访问的接口给业务逻辑层调用。
三、模块划分设计本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用户模块:管理用户的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维护等功能。
2. 搜索模块:提供根据关键字搜索XXX的功能。
3. 预定模块:提供XXX的预定功能,包括选择日期、时间、XXX类型等。
4. 支付模块:提供用户支付XXX的功能。
5. 管理模块:提供管理员管理XXX的功能,包括XXX的发布、修改、删除等。
四、数据流程设计本系统的数据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用户输入数据流程:用户在前端界面输入相应的数据,通过HTTP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2. 业务逻辑处理流程: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请求后,通过业务逻辑层处理用户的请求,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3. 数据库交互流程:业务逻辑层调用数据访问层提供的接口,进行与数据库的交互,包括查询、插入、更新等操作。
教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教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教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学院:商学院班级:信管11-5学号:202XXX姓名:周丽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教学管理系统是基于学院局域*的一个C系统,后台数据库使用学院服务器中的SQL Server2000,前端应用程序是由VB开发的窗口界面应用程序。
整个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如下所述。
模块设计根据系统分析结果,高职教学管理系统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成绩管理和教材需求管理。
系统功能结构图如下所示。
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成绩管理教材需求管理图 1 教学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各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如图2-5所示。
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信息课程教学计划计划课程信息教教学计划课程信息管理课输入教学计划程输出教学计划学计划息程课信信课程审核教学计划输入课程信息建立课程信息档案图2教学计划管理模块结构图息信息教学任务管理划务计任教学任输入任课申请教任学教学任务输入教学任务计划信息教学计划教学任务计划请申课教学任务打印任课通知任务任课申请通知任课通知任课息信级班划计学班级读入教学计划读入班级信息生成教学任务计划汇总审核生成任课通知教学教图3教学任务管理模块结构图成绩管理学生成绩科目计务划打印成绩学生成绩科目成绩输入成绩程成绩学生成绩打印班级成绩表班级学生打印成绩单成绩教学任务课程成绩科目成绩学生成级班成绩成单课成绩单绩成绩绩输入课程成绩汇总科目成绩成绩审核生成班级成绩打印生成成绩单打印图4成绩管理模块结构图教材需求管理务任学教教学任务班级信息信息级班教材需求读入班级信息读入教学任务教材需求输出生成教学材需求图5教材需求管理模块结构图2.代码设计教学管理系统共有五个代码进行设计,分别描述如下。
课程号(5位)说明:左起两位为课程所属学科缩写,后三位为流水号。
示例:CS001,表示计算机科学的第001号课程。
注:常用的学科缩写有:CS(计算机科学)、ES(电子科学与技术)、IE(信息与通信工程)、MA(管理学)、PH(哲学)、MT(数学)、GL(语言学)课程类别(1位)说明:0——公共课,1——专业基础课,2——专业课,3——选修课,4——毕业设计教学计划编号(8位)说明:左起4位为专业缩写,后4位为年级。
如何进行软件系统概要设计及总体架构设计

(5)扩展性
有一个稳定的经得起考验的架构,增加一两个业务组件是非常 快速和容易的
3、软件架构师
(1)什么是架构 在IT,架构普遍指通过某种特定的平台,而达到完成整体 软件的功能。
也即软件体系结构通常被称为架构,指可以预制和可重构
的软件框架结构。 (2)什么是架构师(Architecture) 架构师是软件行业中一种新兴职业:通俗的说就是设计师、 画图员、结构设计者。
应用系统技术体系构架 他往往是技术高手中的高手,掌握各类技术体系结构、掌 握应用设计模式 其构架行为考虑软件系统的高效性、复用性、安全性、可 维护性、灵活性、跨平台性等; 规范构架师 是通过多年磨砺或常年苦思顿悟后把某一类构架抽象成一 套构架规范,当然也有专门研究规范而培养的规范构架师。 他们往往也分为应用规范和技术规范两类。
做”的问题。
2、概要设计
(1)在什么时期进行概要设计 在需求明确、准备开始编码之前,要做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对后面的开发、测试、实施、维护工作起到关
键性的影响。
(2)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工作的重点:是适应特定的实施环境和部署环境。 工作的核心:是规划设计方案的构造,在揭示实施细节
的基础上得到方案的详细对象模型。
化” 商业应用软件的界面设计注重一致性 而在娱乐领域的软件中,有个性化的界面自然比泯然于 众的界面更具有吸引力
2、概要设计中所涉及的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的原则
(1)先进性和实用性 (2)可靠性和开放性 (3)可维护性和可伸缩性 (4)可移植性
3、概要设计的重要输出
(1)编码规范:信息形式、接口规约、命名规则; (2)物理模型:组件图、配置图; (3)不同角度的构架视图: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 图、部署视图、实施视图、数据视图(可选); (4)系统总体布局: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物理上、逻 辑上的相互关系;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双井口作业系统总体设计

量小
等%井架结构重量大
对钻台 绞车占用面积大%钻台尺
液压 缸 占 用 面 积 小%钻 台 尺寸需 求 小#大 钩 载 荷 双 倍
柱塔为 焊 接 箱 型 小 截 面 柱体%钻 台 面 受 力 集 中#设
绞车 占 用 面 积 大%钻 台 尺
设计 寸需求大#大钩载荷分散到
寸需求 大#大 钩 载 荷 分 散 到
造价高%维护费用低
对井架 井架承受自身设备重量,补 设计 偿器载荷,大钩载荷及立根盒
井架承受自身设备重量, 立根盒 载 荷 等%井 架 结 构 重
井
架
采
用
封
闭
式
箱
型
柱
井架 承 受 自 身 设 备 的 重 量,大钩 载 荷 及 立 根 盒 载 荷
塔%井架结构重量大
影响 载荷等%井架结构重量大
双井口作业系统是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简
作者简介田雪 &?''@女工程师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钻井系统设计与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 国 海 洋 平 台第!"卷第#期
设备选型的关键参数&由起下钻杆%下套管%下放
防喷器组等作业工况决定'
目标钻杆采用=A>$'英寸!&英寸g%C%$=#S" 和"A=$'英寸$种规格&最大钻深为&=$=%S&钻 杆重约"'"O&考虑动载系数&C$&起下钻杆的钩载 需求约'$!O'采用 !% 英寸导管%$% 英寸表层套 管%&!A!$'英寸和 ?A=$' 英 寸 技 术 套 管%> 英 寸 尾 管组成的典型井筒模型&下套管载荷为下套管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模型
物理模型
5.1.2 系统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
灵活性
可靠性
经济性
5.1.3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代码设计 3、数据库(文件)设计 4、输入/输出设计 5、处理流程设计 6、程序流程设计 7、系统设计文档
5.1.4 系统设计的步骤
1、系统总体设计 2、详细设计 3、系统实施进度与计划的制定 4、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顺序码 以某种顺序形式编码。 (2)数字码(成组码) 即以纯数字符号形式编码。区间码+层次码。 (3)字符码(表意码) 即以纯字符形式编码(英文、汉语拼音等)。 (4)混合码 即以数字和字符混合形式编码。 (5)其他 重复码+专用码 +组合码。
5.5.2 代码设计方法
3.代码的设计方法 (1)线分类方法 线分类方法的主要出发点是:首先给定母 项,母项下分若干子项,由对象的母项分大集 合,由大集合确定小集合……,最后落实到具 体对象。举例 。 (2)面分类方法 主要从面角度来考虑分类。 举例。代码3212表示材料为钢的Φ1.0mm圆 头的镀铬螺钉。
5.5.1 代码概述
1、定义 代码(Code)是人为确定的代表客观 事物(实体)名称、属性或状态的符号 或者是这些符号的组合。 2、作用 唯一化 +规范化 +系统化 +快速化
5.5.2 代码设计方法
1.代码设计的原则
(1)足够的容量;(2)按属性系统化;(3)分类的 柔性;(4)系统间的协调
2.代码的类型
5.2.4 控制结构图的绘制
1.绘制的依据和过程
依据:数据流程图。 过程:首先将上层数据流程图映射为上层控制结构图, 由顶层数据流程图开始,逐级下推,每一层数据流程图中 的处理功能映射为相应的模块。 图示
2.以转换为中心结构的模块分解
分解为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部分。教材P173图5-11 图示
3.以业务为中心结构的模块分解
仓库号 面积 电话号 职工号 姓名 ……
仓库
职工
工厂物资管理 实体及其属性图
零件 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价 描 述 项目号 零 件 项目 预算 打开日期
供 应 商 号
姓 名
地 址
电话 号
账 号
供应商
工厂物资管理 实体及其联系图
1 n 工 作 库存量 n
供应商
m 供应量 n 项目 供 应
仓库
m 库 存
2.关系的转换
实体——关系;联系——关系;码属性用下划线
3.关系的合并
将具有相同码的关系合并 关系模型的优化——范式理论
5.5 代码设计
5.5.1 代码概述 5.5.2代码设计方法 5.5.3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代码
5.5 代码设计
代码社会现象: 全国公民的身份证号码 学生的学号 职工的职工号 银行操作员编号 数据流程图中的代码
工厂物资管理
(较完整的E-R图示例)
• 实体
– 仓库、零件、供应商、项目、职工
• 实体间的联系
– 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零件,一种零件可 存放在多个仓库中 – 一个仓库有多个职工当仓库保管员,一个 职工只能在一个仓库工作 – 职工中有领导:仓库主任 – 供应关系中都是多对多的关系
工厂物资管理 实体及其属性图
记录
字段
5.3.3 概念结构设计
1.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E-R图+实例分析 2.确定系统实体、属性与联系 3.确定局部E-R图(含属性图) 4.确定完整E-R图 将各个局部E-R图合并为完整E-R图 5.优化E-R图
5.3.3 概念结构设计
具体操作: • 通读文字描述,确定所有实体,用矩形表示 • 通读文字描述,逐一确定各实体之间的联系,并用菱形表示 • 标出各联系的类型 • 用椭圆添加实体属性,并用下划线注明主属性
5.2.2 模块和模块结构
(4)数据传送 图示 (5)控制信息传送 (6)转接符号的使用 4.模块分解的基本结构类型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图示
5.2.3 模块分解的原则
1.模块的独立性 2.模块的凝聚性 (1)偶然凝聚 (2)逻辑凝聚 (3)时间凝聚 (4)数据凝聚 (5)功能凝聚 3.模块耦合 (1)数据耦合 (2)控制耦合 (3)内容耦合
6.工程代码
采用成组码。序列号+年份+工程性质
7.会计科目代码
采用成组码。分段分级设计代码。
作业
• P248简答题第32、34、35题
矩阵逐层分析:系统-子系统-模快) 2.模块
模块是可以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基本单元。 (1)输入和输出 (2)功能 (3)位置 (4)内部数据 (5)处理逻辑
5.2.2 模块和模块结构
3.控制结构图 (1)基本符号 图示 (2)表示方式 (3)模块调用规则 每个模块都有特定的任务,只有上级模块才能 调用下级模块 只有上下级模块之间才能通信 相邻模块必须通过各自的上级模块传递才能间 接通信 模块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调用
职工
1
领 导
n
P
零件
完整的E-R图
姓 名
供应商 号 地 址 电话 号 面 积 仓库 号 电话 号 1 工 作 1 供应 量 n 供 应 p 库 存 库存 量 职工 号 n 姓 名 年 龄 职 称 账 号
供应商
m
仓库
m
职工
n
n
领 导 描 述
项目
零件
打开日期
项目 号
预 算
零件 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价
主 码?
5.3.2 数据库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1.数据库设计的要求 满足用户要求 满足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 具有较高的范式 2.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2)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3)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
现实世界
信息世界
数据世界
事物及联系
概念模型
数据模型
事物
实体
数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象
性质
对象
属性
5.5.3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代码
1.部门代码
采用成组码。前两位为部门编码,后两位 为科室编码。
2.人员代码
可以采用顺序码或组合码。
3.物资代码
采用成组码,并用表意码辅助。
4.设备代码
采用组合码。产品代码+部门代码+顺序号 构成的物资码。
5.5.3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代码
5.产品代码
采用成组码或表意码。EWH-69C。
分解一个检查业务类型模块和一个调度类型模块,调度 类型模块可以继续分为不同处理逻辑的子模块。 教材P174图5-13 图示
5.2.5 系统平台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设计包括计算机处理方式,网络结 构设计,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等软、硬件选择与设计工作等。
1、按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选择系统平台
单项业务系统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集成管理系统 信息处理模式
2、计算机处理方式的选择和设计
选择根据 选择方式
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
有关内容请参考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书籍
5.2.5 系统平台设计
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选择原则
5、软、硬件选择
根据系统需要和资源约束进行选择 采用采购招标方式进行 硬件的选择原则 软件的选择原则
5.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5 .2 .1 5 .2 .2 5 .2 .3 5 .2 .4 5 .2 .5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概述 模块和模块结构 模块分解的原则 控制结构图的绘制 系统平台设计
5.2.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概述
1.系统总体设计的任务 根据系统分析文档资料和系统的逻辑模型设计新系统 的物理模型和物理结构。 2.系统总体设计的基本要求 能够实现逻辑模型所规定的信息服务功能 系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修改性和可扩充性 3.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主要问题: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信息关联,造成“波动效 应”,使系统设计、修改和维护困难 解决方法:采用结构化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的思想方法
5.3.4 逻辑结构设计
1.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的原则
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 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一个联系也转换为一个关系,联系的属性以及联系所 连接的实体的属性转换为关系的属性,码的转换: 1:1联系——两端实体的码都成为关系的候选码 1:n联系——n端实体的码成为关系的码 m:n联系——两端实体的码组合成为关系的码
5.3.1 文件设计
2、文件设计的步骤 了解已有的或可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功能 确定文件设计的基本指标 与其他文件的接口 文件的数据量 文件的逻辑结构 文件的处理方式 文件的使用率 文件的存取时间 文件的保密 确定合适的文件组织方式、存取方式和介质 编写文件设计说明书
第5章 系统总体设计
5.1 系统设计概述 5.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5.3 数据库设计 5.4 数据库的物理实现 5.5 代码设计
5.1 系统设计概述
5.1.1系统设计的任务 5.1.2系统设计的原则 5.1.3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5.1.4系统设计的步骤
5.1.1 系统设计的任务
根据已批准的系统分析报告,依照系统 逻辑模型和实际运行环境以及经济技术 条件,确定新系统的物理实施方案 将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的过程
5.5.2 代码设计方法
4.代码的校验 (1)录入代码时的可能错误: 识别错误+易位错误+双易位错误+随机错误 (2)避免代码录入出现错误的办法 增加校验位。 (3)校验位的确定步骤 理论+举例。
5.5.2 代码设计方法
4.代码的校验 • 原设计的一组代码为五位:32456,确定权数为7,6, 5,4,3 • 求代码每一位Ci与其对应的权数Pi的乘积之和S • S= C1*P1+C2*P2+……+C5*P5 =3*7+2*6+4*5+5*4+6*3 • =21+12+20+20+18=91 • 确定模M,M=11 • 取余R,R = SMOD(M) = 91MOD(11) = 3 • 校验位C6 = R = 3 • 最终代码为: C1C2C3CC5C6 ,即324563 • 使用时为:32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