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硅溶胶是指微粒尺寸为纳米或亚微米级别的硅胶颗粒悬浮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形成的胶溶液。
硅溶胶具有高表面活性、高透明度、高均匀度和可调控性等特点,在超微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精密铸造领域,硅溶胶被用作模具材料,通过模具成型来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零部件。
1.模具设计和制备: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并制作模具。
模具可以采用3D打印、CAD/CAM制模或其他方式进行制备,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硅溶胶浸渍:将模具浸入硅溶胶溶液中,使硅溶胶渗透到模具中。
浸渍过程中,可通过控制浸渍时间和浸渍速度来控制硅溶胶的厚度和均匀度。
3.凝胶形成:将浸渍过的模具放置在恒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静置,硅溶胶逐渐凝胶化形成弹性固体。
凝胶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硅溶胶的配方和环境条件。
4.脱模和热处理:凝胶体通过热处理过程,使其固化成为高强度的硅质材料。
脱模是指将凝胶体从模具中取出,通常采用剥离、溶解或烧蚀等方式进行。
5.烧结和后处理:将硅质凝胶体进行烧结处理,使其形成致密的硅质结构。
烧结温度和时间会影响材料的密度和硬度。
后处理包括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涂层等,以达到产品的需求。
1.高精度:硅溶胶可以完美复制模具的微观结构,可以制造出非常精细的零件。
2.高表面质量:硅溶胶的流动性好,可以填充模具的细小空隙,不会出现气孔和缺陷,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表面。
3.复杂结构还原能力强:硅溶胶可以铸造出复杂的薄壁结构、镂空结构和内外复杂曲面结构,且能保持高精度。
4.可批量生产:硅溶胶工艺可以批量生产相同或不同的零件,提高生产效率。
5.环保且节能: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无需模具,减少了材料浪费,省去了模具订制的时间和费用,减少了能源消耗。
尽管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硅溶胶成本较高,工艺流程复杂,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等。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这些限制将逐渐得到解决。
总之,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以其优质的成品和高效的生产工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流程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是一种先进的特殊加工工艺,可以制造出高精度、复杂结构、质量好的零件。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硅溶胶精密铸造工
艺的步骤。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流程,硅溶胶的处理和合成、
制剂的熔炼、模具的加工等都非常重要。
首先,按一定的比例和方式
把硅溶胶铸件的硅油,偶联剂、保护剂、增塑剂等组合在一起,并加
入助焊剂,混合均匀化后进行熔炼,以获得高固结浆体;
其次,将铸件模具以一定的形式安装到熔炼容器中,模具中孔位埋藏
模具注射器,用熔炼高固浆体把模具腔内填满,然后把模具夹送到模
具滚筒转动,进行模具的加工后;
最后,把加工好的铸件模具夹到铸造机炉内,以一定的温度进行焊铸,让浆体液体化,从而完成铸件的制造。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是一种十分先进、复杂的工艺,它需要熔炼设备
和模具加工精度非常高,特别是,各种原料比例要严格控制,才能生
产出需要结构和质量的零件。
硅溶胶精密铸造几乎已成为制造精密零
件的首选工艺,它为精密零件的制造提供了更广阔的技术发展空间。
_硅溶胶铸造生产工艺

硅溶胶铸造生产工艺一、蜡模制作蜡料处理工艺操作守则蜡料处理流程:(静置桶I中)静置脱水→(除水桶中)搅拌蒸发脱水→(静置桶II中)静置去污1 工艺参数静置桶I 静置温度85-90℃静置时间6-8h 除水桶搅拌温度110-115℃搅拌时间10-12h 静置桶II 静置温度80-85℃静置时间>12h 保温箱保温温度54±2℃保温时间>24h2 操作程序2.1 检查设备、温控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2 将脱蜡釜回收的旧蜡液倒入过滤槽中过滤;再送到静置桶I中,在低于90℃下静置6-8h。
2.3 静置完毕把沉淀水放掉后,将蜡液倒入除水桶中。
2.4 除水桶中的蜡液,在110-120℃保温并搅拌,使残留水分蒸发,到目视蜡液表面无泡沫为止。
2.5 将除完水的蜡液,经过<60目筛网过滤再放入<90℃的静置桶II中,保温静置12h 以上。
2.6 各除水桶、静置桶应定期性的放掉其底部的残留水和脏杂物。
2.7 把静置桶II中处理好的回收蜡液送到模头压蜡机保温桶中,用于主产模头(浇道)。
2.8 根据旧腊料性能和腊料消耗情况,不定期的在静置桶II中适量加新蜡,一般在3%-5%左右。
2.9 将合格的蜡液灌入保温箱内的蜡缸中,为减少蜡缸内蜡液中的气体,先保持一段高温时期80℃/2h后降至54℃。
在54±2℃下保温24h后,方可用于压制蜡模。
3 注意事项3.1除水桶,静置桶均应及时排水、排污。
3.2经常检查各设备温控仪表的工作状况,防止失控,尤其应防止温度过高造成蜡料老化。
3.3每月检查一次蜡处理设备各导热油的液面位置,油面应距设备顶面200㎜左右,防止油溢出。
并注意检查设备有无渗油现象。
3.4经常检查环境状态,避免灰尘及外来物混入蜡料中。
压制蜡模工艺操作守则1 工艺要求室温22±2℃蜡缸温度54±2℃(大件应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射蜡嘴温度57-64℃压射压力 4.2Mpa(42kgf/cm2)保压时间5-15s冷却水温度<10℃2 操作规程2.1 检查压蜡机油压、保温温度、操作按钮等是否正常。
铸造硅溶胶工艺

铸造硅溶胶工艺硅溶胶铸造工艺,也称为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高精度、高质量的铸造方法,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及其他合金的铸造领域。
以下是硅溶胶铸造工艺的主要步骤和特点:一、工艺流程1. 蜡模制作- 蜡料处理:包括静置脱水、搅拌蒸发脱水、静置去污等步骤,以确保蜡料的质量。
- 压制蜡模: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将蜡料注入模具中,形成与铸件形状相同的蜡模。
2. 模组制作- 蜡模修整:对蜡模进行修整,确保表面平整光滑、无缺陷。
- 模组焊接:将多个蜡模焊接到浇口杯上,形成模组,便于后续操作。
3. 制壳- 沾浆:将模组浸入硅溶胶与石英砂制成的浆料中,形成初步型壳。
- 撒砂:在型壳上撒上石英砂,增强型壳的强度。
- 干燥:将型壳进行干燥,确保固化效果。
- 重复沾浆、撒砂和干燥过程,形成多层型壳。
4. 脱蜡- 使用蒸汽或热水将型壳中的蜡模熔掉,留下型腔。
5. 焙烧- 将型壳置于焙烧炉中,进行高温焙烧,以去除残留的水分和有机物,提高型壳的强度。
6. 浇注- 将熔融的金属液注入焙烧后的型壳中,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形成铸件。
7. 清壳- 清理铸件表面的型壳,得到最终的铸件。
二、工艺特点1. 高精度:硅溶胶铸造工艺可以生产出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都非常高的铸件,其尺寸精度一般可达CT4-6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1.6-3.2μm。
2. 少切削或无切削:由于铸件精度高,通常只需进行少量的机械加工或无需加工即可直接使用,大大节省了材料和加工成本。
3. 复杂形状:硅溶胶铸造工艺能够生产形状复杂、难以用其他方法加工的铸件,如喷气式发动机的叶片等。
4. 耐高温:硅溶胶铸造工艺能够生产高温合金铸件,这些铸件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三、应用领域硅溶胶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工艺美术品等领域。
综上所述,硅溶胶铸造工艺是一种高精度、高质量的铸造方法,其工艺流程复杂但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硅溶胶精密铸造基本工艺流程

硅溶胶精密铸造基本工艺流程
1.母模制备:首先需要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状来制造母模。
母模可以
使用铸造、机械加工或3D打印等方法制造。
2.涂胶:在母模表面涂上一层硅溶胶。
涂胶的方法可以采用手工涂抹、喷涂或真空吸附等方式,确保涂胶均匀、无气泡。
3.凝胶:涂胶后,将模具置于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凝胶反应。
凝胶时
间可以根据硅溶胶的类型和产品要求来确定,通常在几小时至一天之间。
4.烘干:凝胶后的模具需要进行烘干,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烘干的温
度和时间可以根据硅溶胶的类型和厚度来确定。
5.烧结:经过烘干后,模具需要进行烧结处理,以增加其强度和耐用性。
烧结温度和时间也需要根据硅溶胶的类型和要求来确定。
6.去模:烧结后的模具可以进行去模处理。
去模可以使用机械剥离、
破碎或化学溶解等方法,将硅溶胶与母模分离。
7.得型:得到的模具可以用于进行金属的铸造。
通常使用低熔点的合
金或其他可熔化的材料进行铸造,以确保模具不损坏。
8.除膜:得型后,需要对产品进行除膜处理。
除膜可以通过机械抛光、化学溶解或高温处理等方法来实现。
9.后处理:完成铸造后,产品可能需要进行后处理,如热处理、表面
处理或精加工等,以提高其性能和精度。
10.检验:最后对产品进行检验,检查其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是
否符合要求。
如果检验合格,产品即可交付使用。
以上就是硅溶胶精密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这种工艺流程能够满足各种复杂形状和高精度要求的产品的制造,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硅溶胶精密铸造的工艺

g. 保温箱保温温度 54± 2℃保温时间> 24h 1.3 操作程序 1.3.1 检查设备、温控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3.2 将脱蜡釜回收的旧蜡液倒入过滤槽中过滤;再送到静置桶中,在低于 置 6- 8h。
85-90℃之间静
1.3.3 静置完毕把沉淀水放掉后,将蜡液倒入除水桶中。 1.3.4 除水桶中的蜡液,在 110- 120℃保温并搅拌,使残留水分蒸发,到目视蜡液表面无泡 沫为止。
焦作市恒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特种合金熔模铸造工艺守则
工艺流程
QQ/HH C4.1-2013
1 适用范围
1.1 本守则适用于特种合金硅溶胶熔模铸造。 1.2 其它合金硅溶胶熔模铸造可参照执行。
2 特种合金熔模铸造工艺流程图
3 控制要求
3.1 制模、组合、制壳、脱蜡、熔炼浇注、清理、热处理及精修为特种合金熔模铸造生产工 序,应制定各工序的通用工艺守则。检验纳入检验规范。熔炼浇注确认为特殊过程。 3.2 对于每一种铸件,均要求编制工艺规程。 3.3 铸件的整个生产过程应严格按照工艺守则及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实施过程控制, 并按照工艺守则要求做好工序原始记录。
QQ/HH C4.2-2013
3.2.2.4 对要求高的铸件其蜡模皱纹必须修补平整光滑。 3.2.2.5 用压缩空气气嘴将蜡屑吹干净,按要求放在存放盘中。 3.2.3 修模后检查:检查蜡模是否完整、有无变形、表面粗糙和字迹是否合格等。 3.2.4 工作完毕,清理现场。 3.3 注意事项
。 3%- 5%
1.3.9 将合格的蜡液灌入保温箱内的蜡缸中,为减少蜡缸内蜡液中的气体,先保持一段高温 时期 80℃ /2h 后降至 54℃。在 54±2℃下保温 24h 后,方1 除水桶,静置桶均应及时排水、排污。
不锈钢硅溶胶与精细铸造工艺

不锈钢硅溶胶与精细铸造工艺1.硅溶胶工艺属于称熔模精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其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合金的铸造,而且生产出的铸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比其它铸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铸造方法难于铸得的复杂、耐高温、不易于加工的铸件,均可采用熔模精细铸造铸得。
2.熔模精细铸造是在古代蜡模铸造的根底上发展起来的。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是使用这一技术较早的国家之一,远在公元前数百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这种失蜡铸造技术,用来铸造带有各种精细花纹和文字的钟鼎及器皿等制品,如春秋时的曾侯乙墓尊盘等。
曾侯乙墓尊盘底座为多条相互缠绕的龙,它们首尾相连,上下交错,形成中间镂空的多层云纹状图案,这些图案用普通铸造工艺很难制造出来,而用失蜡法铸造工艺,可以利用石蜡没有强度、易于雕刻的特点,用普通工具就可以雕刻出与所要得到的曾侯乙墓尊盘一样的石蜡材质的工艺品,然后再附加浇注系统,涂料、脱蜡、浇注,就可以得到精美的曾侯乙墓尊盘。
3. 现代熔模铸造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当时航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要求制造象叶片、叶轮、喷嘴等形状复杂,尺寸准确以及表面光洁的耐热合金零件。
由于耐热合金材料难于机械加工,零件形状复杂,以致不能或难于用其它方法制造,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精细的成型工艺,于是借鉴古代流传下来的失蜡铸造,经过对材料和工艺的改良,现代熔模铸造方法在古代工艺的根底上获得重要的发展。
所以,航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熔模铸造的应用,而熔模铸造的不断改良和完善,也为航空工业进一步提高性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是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将熔模铸造应用于工业生产。
其后这种先进的铸造工艺得到巨大的发展,相继在航空、汽车、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同时也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造。
所谓熔模铸造工艺,简单说就是用易熔材料(例如蜡料或塑料)制成可熔性模型(简称熔模或模型),在其上涂覆若干层特制的耐火涂料,经过干燥和硬化形成一个整体型壳后,再用蒸汽或热水从型壳中熔掉模型,然后把型壳置于砂箱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最后将铸型放入焙烧炉中经过高温焙烧(如采用高强度型壳时,可不必造型而将脱模后的型壳直接焙烧),铸型或型壳经焙烧后,于其中浇注熔融金属而得到铸件。
硅溶胶铸造工艺流程

硅溶胶铸造工艺流程硅溶胶铸造是一种先进的复杂型砂铸造技术,主要用于生产高精度、高质量的金属零件。
以下是硅溶胶铸造的一般工艺流程。
1. 铸型设计和制备:根据需要生产的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适合的铸型。
一般采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并根据设计结果制作铸型模具。
2. 毛胚制备:根据铸型设计制备出毛胚。
通常采用铸造或其他方式进行,确保毛胚的形状和尺寸与设计要求一致。
3. 涂覆硅溶胶:将毛胚浸泡在硅溶胶中,待硅溶胶充分渗入毛胚内部后,将毛胚取出并在通风处晾干。
4. 高温固化:将晾干后的毛胚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固化。
温度和时间根据硅溶胶的类型和零件的尺寸而定。
5. 烧脱模:将固化后的毛胚放入烧脱模炉中进行高温烧脱。
烧脱温度需要足够高,以确保硅溶胶全部烧脱,毛胚内部空间被保留。
6. 浇注金属:将烧脱后的毛胚放入金属熔炉中,加热至熔点后进行浇注。
金属液体通过铸型中的空腔填充进入,在凝固后形成具有所需形状的零件。
7. 除型:待金属凝固后,将铸件取出并进行除型处理。
通常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将铸件与铸型分离。
8. 精加工:除型后的铸件可能存在一些不完美的部分,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精加工,以满足零件的精度和质量要求。
包括切割、磨削、车削等操作。
9. 热处理:根据需要,有些铸件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退火等。
10. 表面处理:最后,根据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镀铬、喷涂、抛光等,以获得所需的外观效果和耐腐蚀性。
总之,硅溶胶铸造是一种高精度、高质量的铸造方法,适用于生产复杂形状和高要求的金属零件。
这个工艺流程包括铸型设计和制备、毛胚制备、涂溅硅溶胶、高温固化、烧脱模、浇注金属、除模、精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科学操作,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