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24、25章

合集下载

必修四宋词课后练习答案

必修四宋词课后练习答案
必修四宋词复习
• 本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 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和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 情?(6分) • ①本词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 景象。 • ②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东南的重镇;从历史传统上说, 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市;从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 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面貌看,其建筑、设 施极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看,人们安居乐业, 笙歌处处,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 • ③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 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 情。
• 6.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 理解?(3分) • 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 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 风雨 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 作者用此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体现他面 对政治和人生风雨时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达到了一种 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乐观、旷达人生境界。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3分)
① 这是词人对今宵酒醒后的设想,是融情入景的写法,景 中含情,情景交融; ② “柳”谐音“留”,点明相思之情,杨柳依依,晓风凄 凉,残月冷清,这三个最触动离愁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 清孤寂的意境, ③ 它出现在酒醒之后,更添词人的离愁别绪和惆怅。
• 4. 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 有怎样的意境?(4分) •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 是设想次日酒醒后的虚景。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 清丽。
• 5. 本词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 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 境。试分析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抒发了词 人怎样的感情?(4分) • ①作者描写了大江向东奔流,浪涛汹涌,拍打着堤 岸卷起层层白浪,山石嶙峋高峻等景色,描绘出一 幅雄伟、壮丽的画图,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意 境。 • ②通过描写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功立业的周瑜, 反衬自己怀才不遇的际遇 ③ 表达作者对往昔英雄的仰慕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唐宋诗词鉴赏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唐宋诗词鉴赏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唐宋诗词鉴赏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2.A3.C(A.芝麻开化,节节高:比喻生活越过越好;B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使大家心里非常痛快;C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果,成了定局;D感同身受:心里感激得就像自己亲身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4.D( A搭配不当 B偷换主语 C杂糅)5.D《念奴娇》是长调6.B7.①下面提供两个参考答案,学生能答对其中一个即可。

其一:“断香残酒情怀恶”,这一句直接写词入“情怀”,该句贯串笼罩全篇的感情(1分)。

“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1分),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梧桐叶落”“心还寂寞”的萧索冷落和不尽苦衷(或道出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1分)。

(共3分)其二:“又还寂寞”是直接抒情。

(1分)突出表现了词人失去亲人和故乡长期郁积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等复杂难言的心情。

(1分)。

“又还”一词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使全词意蕴深广)(1分)(共3分)②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

落叶片片,像无边的愁绪一样,飘落在她的心上;风声阵阵,像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1分)。

诗人触景伤怀,引出后句“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国破家亡的伤痛,背井离乡的愁绪一下子涌上心头。

(2分)(共3分)8.(8分)(1)(每点1分,共4分;每点意思对即可)①地点不同:韩诗写庭院,高诗写野外②时间不同:韩诗写初春,高诗写盛春③天气不同:韩诗写雪天,高诗写晴天④景物不同:韩诗写雪、草(芽),高诗写草、莺、杨柳、儿童、风筝等。

(2)(每诗2分,找字1分,分析1分;共4分。

分析意思对即可)韩诗:“惊”字,表现了作者初见草芽时的惊讶与喜悦。

(或:“嫌”字,运用拟人手法,明写雪,暗写人,表达了盼春早来的急切之情。

若选“穿”、“飞”等,可酌情给1分)高诗:“醉”字,运用拟人手法,明写杨柳,暗写诗人,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陶醉。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26,27,28章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26,27,28章

二十六1.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____ ,中年后别号______,故人称“_____”。

幼安稼轩居士辛稼轩2.辛弃疾与北宋大词人苏轼合称为__ __苏辛3.辛弃疾词作的主要特点有?ABCD4.《水龙吟》一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间,辛弃疾在__建康通判__ 任上5.“把吴钩看了”一句中的“吴钩”,指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唐代诗人______ 在其《______》一诗中有名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使用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典故?C. 张翰7.登临述怀,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见题材,辛弃疾的《水龙吟》一词沿用旧有题材,并无何突出成就。

错误8.《水龙吟》是稼轩后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地,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别具深婉之致。

错误9.《菩萨蛮》一词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辛弃疾在赣州任___________ 时所写。

当时赣西一带遭受金兵的侵扰,人民的损失极其惨重。

江西提点刑狱10.南宋罗大经在《__________》中提出《菩萨蛮》是由于“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这一观点已经被邓广铭先生否定。

鹤林玉露11.《菩萨蛮》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正确12.以下哪一项或哪几项是《菩萨蛮》一词的艺术特色?ABCD13.以下哪一项不是前人对《菩萨蛮》的评价?B14.《破阵子》是辛弃疾寄给好友_____ 的一首词,二人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

陈亮15.《破阵子》一词的“陡转”发生在__________ 一句。

可怜白发生16.《破阵子》一词正面抒写了辛弃疾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错误17.辛弃疾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和农村题材的作品。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17 20章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17 20章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17 20章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17-20章1.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发生的季节是在a-未回复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最终提交保存您已经使用了1次中的0次提交文字填空题(23满分)2.在a《鹊桥仙》(纤云弄巧)、b《挥莎行》(雾失掉楼台)、c《浣溪沙》(漠漠轻寒)三首词中,__b_整体表现的就是贬谪的贫病绝望,___a整体表现的就是善良永恒的爱情,__c_表现的是春天引起的莫可名状的淡淡哀愁。

(填词牌名前的大写字母)在此输出答案-未回复在此输入答案-未答复在此输出答案-未回复3.恳请表述秦观《鹊桥仙》以下的词:纤云___柔和多姿的云_________;迢迢__荒凉__;顾____转头看看__;金风__秋风__。

在此输入答案-未答复在此输出答案-未回复在此输入答案-未答复在此输出答案-未回复4.“金风玉露一相逢”中的“金风玉露”,最早出现在李密《淮阳感秋》中的诗句“____金风扬初节_______,_____玉露凋晚林______。

“在此输出答案-未回复在此输入答案-未答复5.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写下的就是与__七夕__节有关的感情。

在此输入答案-未答复6.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新派一触即发,秦观先后由京师贬谪至杭州、处州,既而再被贬__郴州__,《挥莎行》(雾失掉楼台)即为写于此时,此后没多久,秦观去世。

在此输入答案-未答复7.中国古代诗词并不特别强调比喻的促进作用,但是绝妙而不露痕迹的比喻可以增添较好的抒发效果,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中的“______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____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___。

”就很高精,被梁启超称为“奇语”。

在此输入答案-未答复在此输出答案-未回复8.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少游词境最为凄婉。

至‘___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______’,则变而为凄厉矣。

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最新《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指晋人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好饮酒,每饮必醉。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4分)(3)从整首诗的角度,简析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4分)答案:(1)(2分)颔联描绘出汉江流长邈远,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意境优美,景色壮丽清新。

(2)(4分)“浮”和“动”。

(1分)“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浮”“动”以夸张笔触,奇妙想象写出了汉江波涛澎湃撼动人心的奇丽景观。

(3分)(3)(4分)诗前三联将汉江优美壮丽清新之景描摹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襄阳水光山色的喜爱之情;最后诗人以山翁自喻,自然流露出对襄阳的留恋,情绪积极乐观,让人回味无穷。

(情感2分,分析2分;只写出情感没有分析2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2分)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分为_______、______等等,这首诗属于_______。

(3分)(2)为什么说第三、四句有“一语双关”的特点?(3分)(3)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试作赏析。

(6分)答案:(1)(3分)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状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等(任意填对其中二类即可),这首诗属边塞征战诗。

(每空1分)(2)(3分)理由: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可理解为是写塞上梅花在风中盛开,一夜间,梅花的花瓣便散落到了关山的每一个角落。

(1分)而“梅花落”又是一支笛子曲,因此,又可将这两句的意思理解为风将笛子吹奏《梅花落》的声音吹送到了关山的每一个角落。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2123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2123

二十一1.请选择下列作品的作者:1.《苏武令》(塞上风云);2.《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3.《满江红》(怒发冲冠);4.《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5.《贺新郎》(梦绕神州路);选项:A岳飞B陈与义C朱敦儒D李纲E张元干(答案只填写大写字母)D C A B E2. “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写二帝北上后杳无音讯,其中翠华是皇帝的仪仗,代指皇帝。

双龙指被俘北上的宋徽宗和宋钦宗。

3.念白衣、金殿除恩”指李刚中进士入仕,并被起用做宰相;“归黄阁、未成图报”指李刚未能完成富强国家的理想,反而被罢免。

其中白衣指未入仕,黄阁指丞相听事之所。

4. “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其中“方召”是周代平定天下的方叔和召虎。

5.“调鼎为霖”,指国家倚重的股肱大臣,其中“为霖”源自《尚书》:“若岁大旱,用汝为霖”,这是武丁对傅说的评价和期许。

6. “燕然即须平扫”用汉代大将窦宪战胜匈奴,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

7.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

枢密院编修胡铨遭秦桧等人迫害,除名押送新州编管。

张元干不顾个人安危,写这首词送给他,并与之饯别。

8. 填上原句: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中,底事昆仑倾砥柱以昆仑山天柱倒塌比喻北宋王朝的灭亡;九地黄流乱注以黄河洪水泛滥比喻金兵的猖狂进攻。

9 .“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出使秦国,“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0. 岳飞《满江红》用入声韵,更增添壮怀激烈的气氛,写出全部入韵字:上片歇烈月切,下片雪灭缺血阙。

11. 余嘉锡在《四库全书提要辩证》中提出《满江红》可能非岳飞所做,而是明人伪作。

此后多名学者考证,仍未有定论。

12. 杭州西湖岳坟前有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多选题(1 满分)13.关于李纲《苏武令》(塞上风高)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上片写词人对被虏至北方的徽、钦二帝的忧念和自已报国未成的忧愤。

(完整版)唐诗宋词鉴赏试题

(完整版)唐诗宋词鉴赏试题

《唐宋诗词鉴赏》(选修)1、选自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第一首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这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2)诗的前两联写景选取了哪两个角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其好处。

(4分)2、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这首诗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写出了景色的什么特点?(4分)(2)、“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的“动”和“浮”用得好在哪儿?(4分)3、阅读下边两首诗,然后作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梅花:系乐曲《梅花落》(1)诗中的三、四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作赏析。

(4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唐)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

贬官长沙。

③古曲有《梅花落》。

(2)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3)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4分)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无那,即无奈。

古从军行(节选)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1)、从题材看,这两首诗都属于,两首诗都采用了意象。

(2)、请指出两首诗歌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简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5、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唐诗宋词》章节测验答案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唐诗宋词》章节测验答案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唐诗宋词》章节测验答案第一单元测验1“初唐四杰”指的是:()DA、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B、王勃上官仪李百药李峤C、沈佺期宋之问东方虬杜审言D、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王勃《别薛华》中“送送多穷路”用了哪个典故:()BA、“行行重行行”B、阮籍穷途而哭C、阳关三叠D、江淹赋别3五言律诗定型于何时:()AA、初唐B、盛唐C、中唐D、隋朝4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描绘了哪两个人物形象?()BA、思妇,征夫B、洛阳女儿,白发老翁C、洛阳少年,白发老翁D、关东少年,西蜀老翁5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作是:()BA、《代悲白头翁》B、《春江花月夜》C、《登高》D、《无题》6《春江花月夜》从哪个朝代开始引起著名诗选家的注意?()C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7王勃《别薛华》的情感基调是:()CA、愉悦B、充满自信C、感伤D、欣慰8沈佺期和宋之问同题而作的《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都属于:AA、应制诗B、赠别诗C、咏物诗D、乐府诗9“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

”出自()的评价。

CA、鲁迅B、林庚C、闻一多D、施蛰存10初唐宫廷应制诗的特点有:()ABCDA、命题而作,个人情感投入不多。

B、应景而作,在意象与典故选择上主要考虑取悦君王。

C、风格雍容雅致。

D、形式严整,讲究律对。

11以下哪些作品可以见出《代悲白头翁》的影响?()ABCA、《春江花月夜》B、《题都城南庄》C、《葬花吟》D、《在狱咏蝉》12在情怀与气度上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似的是:()ABCDA、悲凉千里道,生涯共苦辛。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的“王杨卢骆当时体”,指的是“初唐四杰”。

()√14宋之问的诗歌功绩仅仅是促成了律诗的定型。

()×15《代悲白头翁》的创作时间早于《春江花月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24、25章
1.陆游,字__务观____,号___放翁___ 。

又晚号龟堂老人。

有《___剑南诗稿_____》、《渭南文集》、《南唐书》行世。

2.古代有“ _幼名_ __ ,_冠字_ __ ”的制度,即幼小取名,二十岁左右定字。

3.陆游一生志在恢复,坚持抗金,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不拘礼法”、“嘲咏风月”等罪名多次遭弹劾免职,晚年心境转而消沉、凄凉。

正确错误
4.陆游曾有《梅花绝句》,中有警句“何方可化身千亿? __一树梅花一放翁_____________ 。


5.《卜算子》是词人以梅花精神自喻,借梅花表达了自己凌霜傲雪,不同流俗的情操。

正确错误
6.多选题 (1 满分)
.《卜算子》一词采用了以下哪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 A. 夸张B. 拟物 C. 拟人D. 象征
7.陆游《卜算子•咏梅》的上阕写出一种寂寞愁苦的境界,写梅花受世俗的冷落,为下阕申发议论作铺垫,关键词为“__寂寞__”二字。

下阕则重在刻画其志趣高洁,不同凡俗,即便遭受再大的挫伤打击也不改其本质,关键词为“____香如故__”三字。

8.陆游写作《秋波媚》时,正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任 _四
川_ __ 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9.多选题
以下哪一项或几项是《秋波媚》一词的艺术特色?
A.充满悲壮之情,极具鞭挞之力
B.笔墨形象,感情饱满
C.具浪漫主义情调
D.运用大胆想象与拟人法
10.词的上阕,诗人正面出场,通过“ _悲歌击筑_ __ __ __ ”和“凭高酹酒”这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展示出诗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

11.“灞桥烟柳”、“曲江池馆”都是古代都城()的名胜。

A. 开封 B. 杭州 C. 北京D. 西安
12 《钗头凤》是陆游写给前妻 _唐婉_ __ 的一首词。

其时陆游在游览 _沈园_ __ 之时,与偕夫同游的唐氏相遇,有感而发。

13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作者以乐景写哀情,同时为词作增添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正确错误
多选题
14作者连用三个“错”字表达了何种情绪?
A. 对母亲的怨
B. 对妻子再嫁的恨
C. 对命运的诘问
D. 对自己软弱的自责
15.陆游另有《沈园》二首,是他为唐婉所作的悼亡诗,中有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_曾是惊鸿照影来______________ 。


16如果说上片的“错、错、错”是饱含着泪水的呐喊的话,那么下片的“莫、莫、莫”就是浸透悲凉的哀叹,是作者对母亲无理干涉的反抗。

正确错误
17.《诉衷情》一词是陆游 _淳熙_ __ 八年(1181)至 _淳熙_ __ 十二年(1185)五年间家居 __山阴 __ 时作。

18.《诉衷情》中,“ _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匹马戍梁州____________ ”一句是陆游追忆自己应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到抗金前线的南郑军中任职的战争生活。

19.《诉衷情》结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先扬后抑,形成
一个大转折。

正确错误
20.多选题 (1 满分)
《诉衷情》一词在一组组矛盾的交织中抒发了自己“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心情,请问其中涉及到以下哪些矛盾?
A.理想→现实
B.昔日→今朝
C.敌→我
D.天山→沧州
21.咏物词贵在“不离不即__ __ __ __”,做到托物寄意,物我
相融。

陆游《卜算子•咏梅》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
取其神韵,借以自我写照,是咏梅的上乘之作。

22.陆游《秋波媚》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
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正确错误
文字填空题 (3 满分)
1.__张孝祥____,字安国,号___于湖居士____,历阳乌江(今分属安徽和县和南京江浦区)人,与_张元干_____是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他追踪苏轼,词风豪放,然亦有婉约之作。

《全宋词》存词 224 首。

文字填空题 (1 满分)
2.“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用语所本为《诗经•唐风•绸缪》:“_今夕何夕______,见此良人。


3.单选题 (1 满分)
古人对张孝祥曾有评价云“至于托物寄情,弄翰戏墨,融取乐府之遗意,铸为毫端之妙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请问这一评价的出处是?A.陈应行《于湖先生雅词序》 B.汤衡《张紫微雅词序》 C.朱熹《晦庵题跋》 D.查礼《铜鼓书堂遗稿》
4.判断题 (1 满分)
平声韵容易营造平缓、悠长之感,令读者回味无穷,因而历代较出色的词作,如李煜《虞美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皆押平声韵。

错误
5.文字填空题 (1 满分)
《念奴娇》一词是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从 _广南西路经略
安抚使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任被谗罢职,经湖南返芜湖过洞庭时的感受。

6.单选题 (1 满分)
《念奴娇》一词化用了不少前代或同时代的诗词佳句,以下哪一项不是该词的来源?
A.《诗经•小雅》
B.《景德传灯录》
C.《九歌•云中君》
D.《诗经•唐风》
7.判断题 (1 满分)
《念奴娇》一词集中描绘了洞庭湖的阔大壮美,描写客观、,笔法克制,不过多夸张。

错误
8.文字填空题 (1 满分)
清代王闓运在其《湘绮楼词选》中评价《念奴娇》一词“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________________ 。

”(回答时请不要加书名号)
9.判断题 (1 满分)
《念奴娇》词写水光月光,上下澄澈,境极空阔。

而胸襟之洒落,气概之轩昂,亦可于境中见之。

正确
10.文字填空题 (6 满分)
据宛敏灏《张孝祥年谱》,《西江月》一词作于 _绍兴三二_ __ __ __ __ 年(1162),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中。

11.张孝祥除有《西江月》一词记三塔寺外,尚有《过三塔寺》诗二首,中有“ _湖光潋滟接天游_______________ ,风卷银涛未肯休”的句子。

12.《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题目中的“三塔寺”相传为 _僧伽_ __ 所造。

13.《六州歌头》中“长淮”指 _淮河_ __ ,它是“绍兴和议”后宋与 _金国_ __ 的边界。

14.据宛敏灏《张孝祥词笺校》,张孝祥写作《六州歌头》一词时正在建康 _张浚_ __ 幕中作客。

15.判断题 (2 满分)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一句意为连孔子故乡曲阜此等礼乐之邦也不免茹毛饮血、杀生啖肉的饮食。

正确错误
16.“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一句点出当时宋每年要派贺岁旦使,贺金主生日或报告皇帝即位等大事的屈辱局面。

正确错误
17.单选题 (2 满分)
“落日牛羊下”一句典出以下哪一文学经典?
A. 《诗经》
B.《楚辞》
C.“古诗十九首”
D.汉乐府
18.《西江月》词句“平铺十里湖光”中,“湖”字指以下哪个湖泊? A. 西湖 B. 鄱阳湖C. 洞庭湖 D. 太湖
19.文字填空题 (1 满分)
“水晶宫里奏《霓裳》”,“霓裳”指的是唐大曲《 _霓裳羽衣曲_ __ __ __ __ 》。

20.判断题 (1 满分)
《西江月》写了作者离开长沙途中被风雨所阻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山水的热爱。

正确
21.判断题 (1 满分)
有观点认为“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可能存在常识性的错误,因为明月和银河往往不能共存,中秋节这一天通常难以看到银河。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