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水知识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宣传知识完整版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宣传知识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生活饮用水卫生宣传知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什么?生活饮用水是指人类饮用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个人卫生用水,但不包括水生物(如养鱼)用水以及特殊用途的水。
200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它主要基于三个方面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即确保饮用水感官性状良好;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
控制饮用水卫生与安全的指标(106项)包括四大类:微生物学指标;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放射性指标。
◆生活饮用水出现异常怎么办?1、首先判断是否仅是自己家的水有问题。
如果是,需先查找自己的原因,查不清原因可以向供水或管水单位反映,也可委托相关单位进行水质检测。
2、如果不仅自己家饮水出现异常,所在居民楼、小区均出现同样的异常情况,则应立即与本地卫生监督机构联系,反应有关情况,请求协助解决饮水污染问题。
◆为什么不提倡喝生水?答: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致病菌,饮用后而引发各种介水传染病。
◆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答: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突发性大量人群发生相似疾病;人和动物粪便污染是引起介水传染病发病的主要威胁。
◆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如何处理?答:立即停止饮用该水源,并立即报告卫生监管员、村委会、乡镇政府、卫生部门等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供水水箱或水塔为什么要加盖加锁?答:防止投毒,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掉进水箱或水塔污染水质。
◆生活饮用水消毒的目的?答:杀灭致病菌,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
◆为什么蓄水池、水箱等盛水容器要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处理?答:清除盛水容器中的附着物、沉淀物,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杀灭微生物。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卫生三项基本要求: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什么是健康水?教您喝水喝出健康来

什么是健康水?教您喝水喝出健康来健康水就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饮用水。
据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详细的标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理想饮用水必须满足七条标准:1、不含任何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
2、水的硬度介于30-200(以碳酸钙计)之间。
3、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含量适中。
4、PH值呈弱碱性7-8。
5、水中溶解氧不低于每升7毫升及二氧化碳适度。
6、水分子团半幅宽小于100赫兹(充满活力的小分子团水)。
7、水的媒体营养生理功能(溶解力、渗透力、扩散力、代谢力、乳化力、洗净力等)。
其中2条是必不可少的,是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含量适中和PH值呈弱碱性。
a纯净水:质地太“单纯”,不可长期喝纯净水,我国于1998年制定颁布了《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GB17323-1998)规定:瓶装饮用纯净水是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
因此,其水质趋近于纯水。
不过,营养专家认为,纯净水并不适合长期饮用。
纯净水总的来说就是:好的坏的都除掉了,只剩H2O。
纯净水被人为破坏了水分子结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没了,与人体本身的水分子不同,不能很好地帮助人体进行新陈代谢。
正是因为纯净水过于“纯净”,缺乏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且PH值呈弱酸性,被认为对健康不是很好。
所以纯净水偶尔可作为饮料喝,不建议长期饮用。
b矿物质水:“纯净水”的人为添加版谈到矿物质水和天然矿泉水,很多人会分不清两者的区别。
营养专家表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的矿物质是人为添加的;一个天然就带着矿物质的。
所谓的矿物质水其实就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矿物质浓缩液的水。
据了解,现在添加得最多的就是硫酸镁和钾,因为这两种物质较易添加,但像人体所需的钙等成分,基本添加不了,因为会产生沉淀。
由于人工添加的成分毕竟不是天然的,所以人体能吸收多少也是个问题,且目前矿物质水并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基本是企业自行添加,添加的比例则“自己拿捏”,因此生产起来十分方便,只要有自来水的地方就可生产,成本较低。
水与健康科普知识

---------------------------------------------------------------最新资料推荐------------------------------------------------------水与健康科普知识水与健康科普知识 1.人与水的关系:水比食物更重要美国著名水专家、营养学家马丁福克斯博士在权威名著《健康的水》一书中说:水比食物更重要,没有食物,我们可以存活几周,但没有水,我们几天后就会脱水而死。
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林秀光先生说:健康的秘密尽藏在水中,如果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
李时珍: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是百药之王六环水理论:2004 年 9 月,中国保健协会公告了水分子簇研究的世界权威、韩国专家全五植教授的研究结果:能够进入人体细胞的水是六环水。
为此,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成立中国保健协会成立功能水分会。
水通道基础理论美国科学家阿格瑞于 1988 年成功分离出细胞膜蛋白水通道结构,解释了水通道对水分子的高度选择性,获得 2003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水通道的结构:美国科学家麦金农于1998 年解出离子通道三维空间结构,解释1/ 15了每秒通过一亿个离子的原因,揭示了容纳钾离子、拒绝食盐中钠离子的通道开关等,获得 2003 年诺贝尔化学奖。
台湾大学物理系教授赵治宇, 2004 年 12 月发现酯膜结构,。
首次观察到单个水分子利用渗透方式穿透细胞膜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 人为什么要喝好水:水质决定体质☺水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的基本物质:血液里占 83% 脑组织占 75% 肌肉组织中占 76% 骨骼里占 22% ☺水占人体体重的 60%-70% ;胎儿时约占 90%;婴儿时约占 80%;青壮年时约占70%;老年时约占 50%-60%。
☺婴儿皮肤油滑粉嫩,老人的皮肤干瘪无光。
人体衰老与人体含水量有关,保证人体的含水量能延缓衰老。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它参与人体所有的生理活动:新陈代谢、消化吸收、输送养份、排泄废物、体液循环、平衡体温、润滑关节、保持血容量。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知识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一1、如何选择生活饮用水一是选择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集中式供水;二是选择打井取水等自备水;2、打井取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要远离畜圈、粪坑30米以上;远离工业污染源;3、为什么不提倡喝生水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病菌,饮用后而致病;4、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是什么生活饮用水是指人类饮用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个人卫生用水,但不包括水生物如养鱼用水以及特殊用途的水;目前关于生活饮用水标准最新的是200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控制饮用水卫生与安全的指标包括四大类:微生物学指标;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放射性指标;5、什么是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其流行原因有二:①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②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地面水和浅井水都极易受病原体污染而导致介水传染病的发生;6、当水中出现异臭和异味时怎么办当发现水有异臭和异味时,不能再饮用;应立即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反映情况,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对水的质量进行检测;在判明污染原因,消除异臭和异味后才能继续饮用;水中出现异臭和异味可能是水受到化学或微生物的污染;如水中铁、铜、锰或锌离子含量较高时水会有味道;放线菌和藻类可使水产生臭味;当水中酚类含量较高时,经氯化消毒后,可产生氯酚,有恶臭;重庆市綦江区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宣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二1、发现水有颜色时还能不能饮用安全的饮水应是无色的,当水有颜色时,不能再饮用;应立即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反映情况,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对水的质量进行检测;在判明污染原因,消除引起颜色改变的原因后才能继续饮用;水中的颜色可能是由带色物质如腐殖酸、金属、或高色度工业废水污染造成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色度不应超过15度;2、自来水变蓝了,怎么回事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有住户使用蓝色洁厕剂所致;当发生停水再启用时,马桶水箱内蓝色冲厕水返流入生活管线,导致饮用水出现蓝色现象;因此,在马桶进水端需安装止回阀,以防止冲厕水返流;3、当水出现浑浊时怎么处理安全的饮水应是清澈透明的,当水变得浑浊时,不能再饮用;应立即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反映情况,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对水质进行检测;在判明污染原因,恢复澄清后才能继续饮用;水变浑浊是由水中的颗粒物如粘土、淤泥、浮游生物和其他微生物造成的;浑浊的水不仅影响感官效果,还影响水的消毒效果,使消毒剂剂量加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浑浊度不应超过1NTU,特殊情况不超过3NTU;4、自来水为何有漂白粉味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发生介水传染病,自来水在净化处理过程采用加氯消毒,杀灭水中微生物、保证水质安全,并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中要有余氯,以保证自来水输配过程中的水质安全;对一般人而言,这种浓度的自来水闻起来或喝起来不会有明显的味道,只有少数嗅觉或味觉较敏感的人才会感觉到有消毒水味;重庆市綦江区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宣。
生活饮用水科普知识:饮水安全与健康

生活饮用水科普知识:饮水安全与健康一、何谓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是指人体从外界直接饮用或生活用水。
饮用水的质量必须保证饮用者终身饮用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所谓“终身”是按人均寿命70岁为基数,以每天每人2L水的摄入量而计算。
所谓“安全”是指终身饮用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
二、如何评价饮用水的安全性?饮用水的安全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水量适当、容易获取且终生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三、人类疾病中80% 与水有关水是生命之源,卫生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人类疾病中80% 与水有关。
水还是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备条件。
因此,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
四、什么样的水可以作为饮用水?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提出了三项原则性的卫生要求:1.流行病学上安全,即水中不含有病原微生物;2.化学成分上安全,即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不会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
3.感官性状良好,即水质透明、无色、无异味和异臭,肉眼观察时不会发现异物或杂物。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适应范围是什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是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颁布,适用于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生活饮用水,不论是集中式供水还是分散式供水,都应符合该标准的要求。
六、饮用水安全最大风险来源于哪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现阶段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微生物安全都是最大的饮水安全隐患。
七、水质清澈,还需化验吗?清澈的水不一定未受到污染,因为水中的微生物及一些有毒物质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化验,才能发现。
八、水厂是怎么净化水的?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不论取自何处,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微生物和各种各样的杂质,因此要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进行净化和消毒。
一般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质净化,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对浑浊度高或含沙量大的原水可用自然沉淀作预处理。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1.保持水源卫生:饮用水的质量取决于水源的卫生状况。
要保持水源的卫生,必须禁止在水源周围乱倒垃圾、排泄物和化学品等,防止水源被污染。
2. 煮沸消毒:饮用水中含有许多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煮沸消毒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将水煮沸后再冷却即可饮用。
3. 使用过滤器:使用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异味,但不一定能彻底消除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因此最好结合煮沸消毒使用。
4. 注意存储:饮用水应存放在清洁干净的容器中,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
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要及时将水放入冰箱冷藏,避免细菌滋生。
5. 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习惯也是保证饮用水卫生的重要措施。
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都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6. 定期清洗水龙头:水龙头也是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应定期清洗消毒。
7. 注意水质:如果发现饮用水有异味或变色等情况,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检查水质,避免因饮用不合格水而引起健康问题。
- 1 -。
生活饮用水知识

水源、制水、配水等多环节制约水质
㈢ 消毒副产物带来新的污染
氯化消毒是我国沿用多年且仍然普遍采用的自来水消毒技术。近 二十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在氯化消毒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消毒 副产物,其中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现已发现氯化消毒副产物300多种,其中许多氯化副产物在动物 实验中证明具有致突变性和(或)致癌性,有的还有致畸形和 (或)神经毒性作用。 由于氯消毒会产生大量副产物,许多消毒产品已用于饮用水消毒。 如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等。但同样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消毒副 产物。如二氧化氯消毒,会产生亚氯酸盐、氯酸盐等副产物。臭 氧消毒可能会产生溴酸盐、甲醛等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对健康也 会产生危害。
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浪费,间接影响水质
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 均的1/4。有16个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 有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约占全国总用水量 70.4%的农业灌溉用水,其利用系数仅为0.3~0.4 左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91立方米,是发达国家 的10倍以上;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仅为40%左右, 而发达国家为70~80%。用水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 短缺。由此出现的有些城市被迫限时限量供水和多数 城市自来水管网高渗漏率,均直接或间接影响饮用水 水质的改善。
㈢ 人体水失衡的症状
水缺乏症 水摄入不足或水丢失过多,可引起体内缺水,重度缺 水可使细胞外液电解质浓度增加,形成高渗;细胞内 水分外流,引起脱水。失水超体重20%时,会引起死 亡。 水过多及中毒 如果水摄入量超过肾脏排出的能力,可引起体内水过 多或引起水中毒,这种情况多见于疾病,如肾脏疾病、 肝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用甘油作为保水剂时, 偶有发生。正常人中极少见水中毒。水中毒的临床表 现为渐进性精神迟钝、恍惚、昏迷、惊厥等,严重者 可引起死亡。
2023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

2023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
标题:2023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手册
简介:本文是针对2023年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手册,旨在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指导,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保障健康饮用水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卫生措施。
1. 饮用水与健康
1.1 饮用水的重要性:介绍饮用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强调健康饮水的重要性。
1.2 健康饮水标准:介绍饮用水的国家标准和各项指标,确保饮用水质量安全。
2. 生活饮用水污染源
2.1 自然污染源:介绍水体中可能存在的自然污染物,如地下水污染和源自土壤的污染物等。
2.2 人为污染源:列举常见的人为污染源,如工业污染、城市排污和农业活动带来的水体污染。
3. 家庭饮用水处理方法
3.1 过滤和净化:介绍常见的家庭饮用水处理方法,如活性炭滤水器、逆渗透系统等。
3.2 消毒和杀菌:介绍消毒和杀菌方法,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4. 家庭饮用水卫生管理
4.1 水质监测:讲解家庭如何进行水质监测测试,以确保饮用水安全。
4.2 水质保持:提供保持家庭饮用水质量的基本措施,如定期清洁水质设备、储存适当等。
5. 健康饮水习惯和注意事项
5.1 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提示读者合理安排饮水时间和水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5.2 注意事项:提醒读者不要随意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避免饮用可能存在的危险水源。
通过本手册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2023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掌握保障健康饮用水的方法和技巧,以提升对饮用水质量的认知,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家庭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健康水知识
生活健康水知识
1.水与人体的关系
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如细胞及新陈代谢、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废物的排除、体液的循环、体温的调节、器官的润滑等都离不
开水。
水不但具有传递体内物质的作用,而且直接参与形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并共同完成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信息代谢。
水与
人的免疫和衰老有着直接的联系。
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都要在水的
参与下才能完成和实现。
成年人的体重水份占60—70%,婴儿占80%,胎儿占90%,人体
的体液占体重的70%左右,血液的90%也是水。
2.水对人体的作用
(一)、
a、水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
b、水是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c、水保持着人体一定的血溶量
d、水对调节人体体温起重要作用
(二)、
水是医药、医疗的三大法宝之一
医药上的输液、输血、输氧被称为三大法宝。
尤其对高热、腹泻、脱水的病人,常用静脉输液,输入生理盐水及必需的药物,由静脉
血管可迅速通往整个身体,一般疾病多由各种病原入侵导致,服用
药物消灭病原以后,则需排除病原,代谢废物及多余药物。
故需大
量饮水,以便产生大量汗液和尿液,将死亡的病原、代谢废物和多
余的药物排体外。
另外,水亦是保持皮肤光滑、湿润、有弹性的基础。
补充水份在医学临床实践上有明显的功效,如安定神经、解决便秘、治疗感冒,预防膀胱炎,肾结石和尿道结石,消除运动后的疲劳……等都离不
开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