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 科技文书的写法PPT
合集下载
大学应用文写作第一章PPT课件

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 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是被动的,是奉承领导集体的旨
意而进行创作。 写作的过程是不断体现主题的过程。
19
4.写作目的与应用文主题的关系
关系
目的直接揭示主题 目的间接揭示主题
5.写作材料与应用文主题的确定
材料与主题
主题从材料中提炼 材料证明主题
20
(二)材料
4规章制度
组织内对成员活动具有约束性的条文。如组织的愿景、 管理制度等。
5经济文书
用以处理经济事务的专用文书。包括经济合同、市场调 查报告、商务洽谈纪要等。同时也包括项目招标公告、 项目投标书、项目立项论证报告等。
17
6传播文书
指用于传播的商业文书,如广告文案、产品说明书等。
7科技文书
科技应用文是科学研究、科技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各种应 用文的总称。科技应用文的写作就是指以科学技术现象、 科学技术活动、科学技术成果以及科学技术管理为表达 内容的一种专业写作。包括:科技申报类文体等。
1
序言
为什么学应用文写作? 进入信息时代、电脑时代是否还需要学应用文
写作?
2
美国80年代盛行过一股“弃笔风”,结果导致美国 政府与企业在录取工作人员时特别头痛。许多受过 高等教育的经理竟然写不出条理清晰的业务信件, 甚至一个便条。
美国克利夫兰国际写作学院院长艾伯特•约瑟夫就 教过20多万这样的经理、科学家和政府人员。
“本”、“我”,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如:部、委、 办、厅、局、厂或所等。
第二人称:
“贵”、“你”,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一般用于平 行文或涉外公文。
第三人称:
“该”,在应用文中使用广泛,可用于指代人、单位或事物。 如:“该厂”、“该部”、“该同志”、“该产品”等。 “该”字在文件中正确使用,可以使应用文简明、语气庄重。
意而进行创作。 写作的过程是不断体现主题的过程。
19
4.写作目的与应用文主题的关系
关系
目的直接揭示主题 目的间接揭示主题
5.写作材料与应用文主题的确定
材料与主题
主题从材料中提炼 材料证明主题
20
(二)材料
4规章制度
组织内对成员活动具有约束性的条文。如组织的愿景、 管理制度等。
5经济文书
用以处理经济事务的专用文书。包括经济合同、市场调 查报告、商务洽谈纪要等。同时也包括项目招标公告、 项目投标书、项目立项论证报告等。
17
6传播文书
指用于传播的商业文书,如广告文案、产品说明书等。
7科技文书
科技应用文是科学研究、科技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各种应 用文的总称。科技应用文的写作就是指以科学技术现象、 科学技术活动、科学技术成果以及科学技术管理为表达 内容的一种专业写作。包括:科技申报类文体等。
1
序言
为什么学应用文写作? 进入信息时代、电脑时代是否还需要学应用文
写作?
2
美国80年代盛行过一股“弃笔风”,结果导致美国 政府与企业在录取工作人员时特别头痛。许多受过 高等教育的经理竟然写不出条理清晰的业务信件, 甚至一个便条。
美国克利夫兰国际写作学院院长艾伯特•约瑟夫就 教过20多万这样的经理、科学家和政府人员。
“本”、“我”,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如:部、委、 办、厅、局、厂或所等。
第二人称:
“贵”、“你”,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一般用于平 行文或涉外公文。
第三人称:
“该”,在应用文中使用广泛,可用于指代人、单位或事物。 如:“该厂”、“该部”、“该同志”、“该产品”等。 “该”字在文件中正确使用,可以使应用文简明、语气庄重。
应用文写作PPT课件

礼貌语或祝福语:正文
04
结束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
写“此致”、“祝”等,
05
结尾:不用标点,再另起一行
顶格写祝愿的话。
06
落款:在右下角分两行署
名和日期。
应用文格式
顺 口 溜
标题写正摆中央 称呼顶格正确放 落款写于右下角 署名写在日期上
02
说明类应用文
通知类格式
标题
写在第一行正中。可 只写“通知”二字, 以引起注意。有的还 在“通知”前面写上 通知的主要内容。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应用 文写 作
目录
01 应用文格式 02 说明类应用文 03 便条类应用文 04 书信类应用文
01
应用文格式
应用文格式
标题:在第一行居中写标
题,以标明性质。
01
问候语:在第三行开头空
02
两格写或紧接称呼后写,后
用感叹号。
正文:根据不同应用文要
03
求去写。
正文
征稿启事的正文一般要求写明 以下几项内容: 1.写明征文的原由、目的 2.征文的具体要求 征文的具体 要求视征文的情况而定。
落款
注明征文举办单位的名称, 发文日期。
征稿启事例题
某某征稿启事 经讨论决定,我班出一期“五·一特刊”。希望全班同学 踊跃投稿。具体要求: 一、内容能表达我们年轻一代对祖国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体 裁不拘。 二、500字左右,要用稿纸誊写清楚。 三、稿件请于4月19日前交给宣传委员黄玲玲同学。
借款人:×××(签字或盖章) 2018 年 6 月 5 日
领条格式
01 02 03
04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科技应用文写作》课件

用词准确
总结词
科技应用文的用词要准确、专业,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词汇。
详细描述
在科技应用文中,应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用语,避免使用口语化或非正式的语言,同时要注意同义词的辨析和使 用,以确保用词的准确性。
语言简练
总结词
科技应用文的行文要简练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详细描述
在撰写科技应用文时,应尽量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思想,避免过多的修饰语和形容词,同时要避免使 用重复和不必要的语句,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效率。
问题二:用词不当
总结词
使用不准确或不专业的术语,或者过于口语 化的表达方式。
详细描述
在科技应用文中,应使用准确、专业的术语 ,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正式程度,避免过于 口语化或随意性的表达方式。
问题三:语言冗长
总结词
文章过于冗长,信息量大且重点不突出。
详细描述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科技新闻是对科学技术领域最新进展和成果的报道,旨在向公众传播科技 知识、引导舆论和推动科技进步。
科技新闻要求及时、准确、生动,强调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同时需具 备科学性和通俗性。
科技新闻写作中需注意新闻价值和时效性,遵循新闻报道的规范和伦理要 求。
科技说明书
科技说明书是介绍产品、设备或技术的使用、操作 和维修等方面的说明文档。
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是学术研究的 重要成果,是科技工作者向学术界展示 其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
语言规范、严谨,用词准确,避免使用 主观性语言。
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包括引言、文献 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等部 分。
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
选题要有创新性,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 。
应用文写作PPT全。课件

⒉照应 ⑴题文照应 ⑵前后照应 ⑶首尾照应
二、语言 ㈠语言概述
语言是应用文的“细胞”。
㈡语言的重要性
笔下有财产万千,
笔下有人命关天,
笔下有是非曲直,
笔下有毁誉忠奸.
㈢应用文语言特点 1.通用性的书面语体 ⑴不用个性化的方言口语 ⑵不用非规范化的词语 ⑶保留使用部分文言词语
2.沿用模式化语词和句式
2.开头
⑴缘由式 包括原因式、目的式、依据式、合并式。
⑵引据式 公文应引述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
⑶情况概述式 ⑷结论式 ⑸问候祝贺式 ⑹背景交代式
3.主体
①小标题式
②标序式
③条目式(条款式)
4.结尾 ①执行要求式
如:望(请)认真贯彻执行。 ②模式套语式(强调式)
如:特此通知(通告、批复) 。 ③祈请企盼式
五、应用文的分类
法定公文 《条例》15种
通用文书
公务文书
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
经济文书(合同、市场调查报告等)
应
专用文书 科技文书(论文、考察报告等)
用 文
法律文书(起诉状、答辩状等)
礼仪社交文书(贺信、欢迎词等)
私务文书
第二节 应用写作发展沿革
一、应用写作萌生: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后期 二、应用文雏形的出现:商周时期 1.最早的应用文:甲骨刻辞 2.最早的私务文书:钟鼎铭文 3.最早的应用文总集 :《尚书》
一、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
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 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 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 期、页码等十九个要素组成。
国标将组成公文格式的各要素划分为“版 头”、 “主体”、“版记”三部分。
《应用文写作》ppt课件完整版

事务文书
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会 议纪要等,用于处理日常事务。
私人文书
如书信、日记、便条等,用于 个人或家庭之间的沟通交流。
特点
实用性强、格式规范、语言简 洁明了。
应用文格式规范
标题
应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简明扼要。
正文
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段落安排合理。
结尾
应总结全文,表明态度 或提出建议。
格式要素
贺信
用于向他人表示祝贺和祝福,需 写明祝贺对象、祝贺事由、祝福 内容等部分,要求语言热情、真
诚、简洁明了。
感谢信
用于向他人表达感激之情和谢意, 需写明感谢对象、感谢事由、感 谢内容等部分,要求语言诚恳、
真挚、恰如其分。
2023
PART 04
应用文写作技巧与方法
REPORTING
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
确定写作目的
明确应用文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写作内容和表 达方式。
分析写作对象
了解读者的身份、背景、需求和心 理特点,以便更好地适应读者的阅 读习惯和接受心理。
搜集和整理素材
广泛搜集素材
通过调查、观察、阅读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确保应用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精心整理素材
对搜集到的素材进行筛选、分类、归纳和整理,以便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调查报告
用于对某一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需写明标题、正文、结尾 等部分,要客观、全面地反映调查情况,提出结论和建议,具有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
商务文书:合同、协议、广告等
合同
用于规定双方或多方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需写明合同名称、当事人、标的、数量、 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要求内容合法、明确、具体。
大学应用写作第一章基础知识课件

(二)真实性。应用文书为解决实际 问题而写,强调的是方针政策的正确 和客观事实的真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按照客观规律行文,事实确凿可信 、不虚构,统计数据准确无误、不夸 张,有根有据,这是应用文书写作对 真实性的基本要求。(举例)
❖ (三)时效性。应用文为实用而作,为解决实际 问题、应对突发事件(地震、救灾)、迅速及时 传递信息情报而作,所以务必及时迅捷,否则贻 误时机。例如,会议通知就一定要在开会前发出 ,若会后再写通知,就失去了它的效用。其次, 应用文的处理,即传递、阅读、办理的整个过程 都要讲究时效。
❖ (三)沟通协调作用。上级机关可以通过批复、命令等应 用文下达指导;下级机关可以通过报告、请示等应用文报 请有关事情;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种专用书 信、启事、函件等应用文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加强联 系。 (四)依据和凭证作用。应用文还是单位、团体履行职责 、开展公务活动的真实记录,大部分文种在宣传政策、指 导工作、规范行为、沟通信息的同时,也具有便于检查、 监督的凭证和依据作用,一旦阅办完毕,便需立卷归档, 以便查考。
对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发 文办理、收文办理、公文归档和管理都作了 详细规定。
课后同学们认真阅读此文
应用文的特点
❖ 二、应用文的特点
(见教材第4页)
❖ 应用文同别的文体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
❖ 必须掌握其特点,才能写好应用文,其个性点 表现在:
实用性、真实性、时效性、程式性、 简明性。
❖ (一)实用性。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 “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 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 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 通顺又扎实不可。” 可以这么 说,应用文使用的广泛,已经到 了无所不在的程度。应用文是任 何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
《应用文书概述》PPT课件_OK

全面提高修养: 德、才、学、识四个方面
12
五、应用文书写作的基本要素
(一)主题
1、何谓主题 主题,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 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全部内容表达出来 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主题的确立要以写作目的的实现和材料本 身的意义为依据。
13
2、主题的三要素
• 中心思想:即解决问题的意见、要求、措施和主张。 • 写作目的: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 写作缘由:背景、依据或公务活动的需求。
经济出版社
4
第一部分 概 述
一、为什么学习文书写作? 二、学习文书写作有何用处?
5
6
7
[分析] • 根据题目要求,需写三篇行政公文:通知、
请示、批复。当然公文除了以上三种外,还 有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 通知、通报、议案、请示、报告、意见、函、 纪要,共十五种。
管理部门或单位为了提高处理日常业务工作 的质量和效能,就必须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应 用文撰内部的组织构造所体现的 篇章形式,也叫布局、谋篇。 文章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主旨确定、 材料具备的情况下,如何把材料组织起来, 更好地体现主旨,为主旨服务。
19
2. 怎样安排文书结构
不同文种其结构有所不同: 行政文书:一般按发文缘由、应知应办事 项、目的要求三部分组成。结构是根据什么 (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和结果如何的 顺序来安排。
25
(3)朴实。 即不加修饰,于平淡中见神奇。在语言表 达方式上以叙述、说明、议论为主,少用描 写和夸张。在用词上以易读、易认、易理解 为目标。
(4)庄重。 即语言慎重,分寸适当。对下行文既要庄 重严肃,又要体恤下情。上行文用语应当尊 重,既要反对无端傲上,又要反对曲意逢迎。 平行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用语应以商量 和探讨的语言进行。
12
五、应用文书写作的基本要素
(一)主题
1、何谓主题 主题,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 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全部内容表达出来 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主题的确立要以写作目的的实现和材料本 身的意义为依据。
13
2、主题的三要素
• 中心思想:即解决问题的意见、要求、措施和主张。 • 写作目的: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 写作缘由:背景、依据或公务活动的需求。
经济出版社
4
第一部分 概 述
一、为什么学习文书写作? 二、学习文书写作有何用处?
5
6
7
[分析] • 根据题目要求,需写三篇行政公文:通知、
请示、批复。当然公文除了以上三种外,还 有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 通知、通报、议案、请示、报告、意见、函、 纪要,共十五种。
管理部门或单位为了提高处理日常业务工作 的质量和效能,就必须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应 用文撰内部的组织构造所体现的 篇章形式,也叫布局、谋篇。 文章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主旨确定、 材料具备的情况下,如何把材料组织起来, 更好地体现主旨,为主旨服务。
19
2. 怎样安排文书结构
不同文种其结构有所不同: 行政文书:一般按发文缘由、应知应办事 项、目的要求三部分组成。结构是根据什么 (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和结果如何的 顺序来安排。
25
(3)朴实。 即不加修饰,于平淡中见神奇。在语言表 达方式上以叙述、说明、议论为主,少用描 写和夸张。在用词上以易读、易认、易理解 为目标。
(4)庄重。 即语言慎重,分寸适当。对下行文既要庄 重严肃,又要体恤下情。上行文用语应当尊 重,既要反对无端傲上,又要反对曲意逢迎。 平行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用语应以商量 和探讨的语言进行。
科技应用文写作ppt课件

4
科技实验报告的撰写步骤
1.明确地写出实验名称、目的和原理 2.分类登记实验器材。 3.分条写出操作步骤。 4.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 5.仔细观察和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 6.分析或计算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7.将以上步骤所作的记录依次全面整理、 核实、誊正。
5
6
毕业设计
是工科大学生针对某一个具体 课题,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 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表述其专 业设计情况的一种应用文体。
9
(3)正文 1、前言:应简要说明本课题的意义、 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 简述本课题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2、设计内容: ①方案论证 ②原理和结构 ③结语 ④附录 ⑤参考文献
10
科普说明文
是以说明的方式,解说事物 特征、本质、规律等,来阐明事 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 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应用文体。
科技应用文
1
科技实验报告
是描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 一种科技应用文体。
科技实验报告的类型
1.检验型报告 2.创新型实验报告
2
科技实验报告的格式与内容要素
1.标题。它是实验内容的高度概括, 力求醒目,集中反映该实验研究的内容。
2.作者及单位。作者是指该实验的制 作者和承担主要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 参与者。应按其贡献大小先后排列,同 时署上工作单位、所属地区及邮编。
3.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是全篇内容简要 概括;关键词也称主题词,往往从实验的 目的、条件、方法和所产生的变化效应方 面进行提炼,多以名词或名词词组出现。
3
4.前言。即序言,简要说明此项实验的目的、 范围、理论分析和依据、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等。 5.正文。包括实验原理和设备、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6.结论和讨论,结论就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做出的 最后判断,指出通过实验证实了某一理论。讨论 包括对思考问题的回答,对异常现象和数据的解 释,对实验方法及装置提出改进意见等。 7.参考文献,详细注明进行此实验过程中参考的 资料与文献。
科技实验报告的撰写步骤
1.明确地写出实验名称、目的和原理 2.分类登记实验器材。 3.分条写出操作步骤。 4.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 5.仔细观察和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 6.分析或计算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7.将以上步骤所作的记录依次全面整理、 核实、誊正。
5
6
毕业设计
是工科大学生针对某一个具体 课题,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 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表述其专 业设计情况的一种应用文体。
9
(3)正文 1、前言:应简要说明本课题的意义、 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 简述本课题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2、设计内容: ①方案论证 ②原理和结构 ③结语 ④附录 ⑤参考文献
10
科普说明文
是以说明的方式,解说事物 特征、本质、规律等,来阐明事 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 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应用文体。
科技应用文
1
科技实验报告
是描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 一种科技应用文体。
科技实验报告的类型
1.检验型报告 2.创新型实验报告
2
科技实验报告的格式与内容要素
1.标题。它是实验内容的高度概括, 力求醒目,集中反映该实验研究的内容。
2.作者及单位。作者是指该实验的制 作者和承担主要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 参与者。应按其贡献大小先后排列,同 时署上工作单位、所属地区及邮编。
3.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是全篇内容简要 概括;关键词也称主题词,往往从实验的 目的、条件、方法和所产生的变化效应方 面进行提炼,多以名词或名词词组出现。
3
4.前言。即序言,简要说明此项实验的目的、 范围、理论分析和依据、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等。 5.正文。包括实验原理和设备、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6.结论和讨论,结论就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做出的 最后判断,指出通过实验证实了某一理论。讨论 包括对思考问题的回答,对异常现象和数据的解 释,对实验方法及装置提出改进意见等。 7.参考文献,详细注明进行此实验过程中参考的 资料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