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调节

合集下载

血糖调节说课稿

血糖调节说课稿

血糖调节说课稿一、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图表、构建模型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难点:激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4、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11 说教材1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血糖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中的重要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重要实例,对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具有重要意义。

1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阐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解释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血糖调节的示意图和数据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关爱生命的意识。

11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包括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血糖调节中的协同作用。

教学难点:激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以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反馈调节机制。

12 说教法121 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系统地传授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血糖调节的过程和机制有初步的了解。

122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血糖调节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等直观手段,展示血糖调节的过程和相关激素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13 说学法13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2 合作学习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模型构建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血糖调节是人体内部维持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机制,对于我们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在高二生物学中,我们需要掌握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肝糖原这三个方面来介绍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一、胰岛素的作用及调节机制胰岛素是由胰岛内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对于降低血糖浓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胰岛素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调节血糖浓度:1.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抑制肝糖原合成和糖异生:肝脏是能够合成和储存糖原的器官,在血糖过高的情况下,胰岛素可以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和糖原合成,减少血糖的产生和释放。

3.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胰岛素还可以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提供额外的能量来源,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血糖浓度、胃肠激素和神经调节等。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分泌的胰岛素也会随之减少。

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调节机制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内的α细胞分泌的激素,与胰岛素相反,它能够升高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胰高血糖素能够刺激肝脏分解糖原并将其释放到血液中,增加血糖浓度。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肝脏进行糖异生,将其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促进脂肪酸的释放:胰高血糖素能够刺激脂肪组织分解脂肪酸并将其释放到血液中,提供额外的能量来源,从而升高血糖。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低血糖、饥饿、交感神经的兴奋等。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α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来增加血糖。

三、肝糖原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肝糖原是储存在肝脏中的一种糖原,它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肝糖原可以迅速分解为葡萄糖,提供给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使用,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血糖浓度过低时,肝脏的α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来刺激肝糖原的分解,将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如何调节血糖

如何调节血糖

如何调节血糖血糖调节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

不论是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还是想要预防糖尿病的人群,都需要关注血糖的调节。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您调节血糖,保持身体健康。

一、饮食习惯1.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如糖果、甜点、饼干等。

多选择全谷类、蔬菜和水果等低糖食物,以稳定血糖水平。

2.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可以延缓糖的吸收速度,保持血糖相对稳定。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3. 多食用鱼类: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和血糖水平,对于调节血糖非常有帮助。

4. 控制饮酒:酒精会干扰血糖的调节机制,因此,饮酒量应受到限制。

如果您已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控制饮酒。

二、运动锻炼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刺激肌肉对血糖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

2. 肌力训练:增强肌肉的力量,可以提高身体对糖的利用能力。

肌力训练可以包括举重、俯卧撑等。

至少每周进行2次肌力训练。

3. 活动量增加:多走楼梯、步行代替乘车等简单的方法,都可以增加日常的活动量,有助于调节血糖。

三、控制体重1. 合理控制饮食:注意饮食的品质和量,避免摄入过多的能量。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 规律就餐:不要过量或者暴饮暴食,保持每日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

3. 运动减重:通过运动减少体重,有助于改善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提高血糖水平的控制能力。

四、压力管理1.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可以减轻压力的影响,有助于调节血糖。

2. 睡眠充足:合理安排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缺乏睡眠会导致身体激素水平紊乱,影响血糖的控制。

3. 寻求支持:与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建议。

五、定期检测1. 测量血糖:根据医生的建议,掌握自己的血糖水平。

血糖调节

血糖调节

消炎痛、水杨酸盐,可减弱磺脲类降糖药与血浆蛋白结合力,从而使血液中游离磺脲类降糖药增多,大剂量 服用此类பைடு நூலகம்物可增强磺脲类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
此外,水杨酸盐还可减少磺脲类降糖药的肾排泄,使磺脲类降糖药作用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增多,也可增加 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另外,保泰松可减少磺脲类降糖药的肝代谢和肾排泄。而阿司匹林用于糖尿病患儿, 更易出现低血糖,故对糖尿病患儿应慎用。其他如扑热息痛也可致低血糖。
糖皮质激素类如强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能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减少组织对糖原的利用和分 解,使血糖升高。雄激素可明显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的内环境稳定性,引起糖耐量降低和高胰岛素血症,使胰岛 素的降糖作用减弱,从而也削弱了口服磺脲类降糖药(SU)的降血糖作用,故两者不宜合用。口服避孕药可减少 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而大剂量应用孕激素也能升高血糖。如乙炔雌二醇可使糖耐量降低,对隐 性糖尿病者,可诱发糖尿病,这可能是因为雌激素能增强生长激素的活力,引起尿糖、血糖升高的缘故。而生长 激素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能影响糖代谢,使糖耐量减弱,甚至会引起糖尿病。生长抑素,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和 胰岛素的分泌,长期应用可致高血糖。甲状腺素可升高血糖浓度,促皮质激素能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刺激胰岛素释放;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则会引起使血糖升高的另一类激素 (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的释放。由于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人体血糖含量总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同样,神经在调节血糖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糖在一定幅度下降,可以左右食欲。当血糖降低时就会有 饥饿的感觉,身体就提出要求“请提供能量”。进食后,胃肠道将食入的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吸收进血液, 使血糖升高;到血糖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大脑发出指令,使食欲减退。随着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血糖又一次下 降……如此反复,从而维持了血糖的动态平衡。

血糖调节实验报告

血糖调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

2. 掌握血糖测定方法。

3. 探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血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其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激素。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家兔、血糖测定仪、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理盐水、葡萄糖等。

2. 试剂:血糖测定试剂盒、碘酒、酒精、棉球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家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胰岛素组、胰高血糖素组和葡萄糖组。

2. 实验步骤:(1)对照组:正常饲养,不进行任何处理。

(2)胰岛素组:将家兔禁食12小时后,每只家兔腹腔注射胰岛素5单位。

(3)胰高血糖素组:将家兔禁食12小时后,每只家兔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0.5mg。

(4)葡萄糖组:将家兔禁食12小时后,每只家兔腹腔注射葡萄糖2g。

3. 血糖测定:注射处理后,分别于0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10小时、11小时、12小时测定各组家兔的血糖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血糖浓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家兔的血糖浓度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波动范围在80-120mg/dl。

2. 胰岛素组血糖浓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胰岛素组家兔的血糖浓度在注射胰岛素后1小时内迅速下降,随后逐渐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

3. 胰高血糖素组血糖浓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胰高血糖素组家兔的血糖浓度在注射胰高血糖素后1小时内迅速上升,随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

4. 葡萄糖组血糖浓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葡萄糖组家兔的血糖浓度在注射葡萄糖后1小时内迅速上升,随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

六、实验结论1.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

血糖调节和胰岛素的作用

血糖调节和胰岛素的作用

血糖调节和胰岛素的作用血糖调节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它对于维持身体能量平衡和正常的代谢功能至关重要。

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糖调节的过程以及胰岛素在其中的作用。

一、血糖调节的过程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葡萄糖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对于人体内各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血糖浓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血糖需要得到严格调节,以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血糖调节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葡萄糖素这两种主要激素来实现。

具体而言,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以及抑制葡萄糖的产生,将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水平。

相反,当血糖浓度降低时,α细胞分泌葡萄糖素,它提高血糖浓度,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二、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由胰岛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胰岛素能够增加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体的数量,从而增加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

(2) 促进糖原的合成:胰岛素能够刺激肝脏和肌肉细胞内的糖原合成,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以备能量需求。

(3) 抑制葡萄糖的产生:胰岛素能够抑制肝脏中的糖异生,减少葡萄糖的产生,降低血糖浓度。

2. 促进脂肪的合成和抑制脂解除了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外,胰岛素还可以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脂解),以维持脂质代谢的平衡。

胰岛素能够刺激脂肪细胞内脂肪酸的合成,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储存起来。

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脂肪细胞脂解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避免自由脂肪酸的过多释放。

3. 抑制蛋白质的分解胰岛素还能够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胰岛素能够抑制肌肉中的蛋白质分解酶活性,保护肌肉组织,防止蛋白质的破坏。

同时,胰岛素还能够刺激肝脏中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氮平衡。

血糖调节说课稿

血糖调节说课稿

血糖调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血糖调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血糖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对于学生理解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先介绍了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最后强调了血糖平衡的意义以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的代谢、激素的作用等。

但对于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

此外,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2)阐明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3)说出糖尿病的病因及常见症状。

2、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糖尿病的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认同稳态的维持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2)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构建。

(2)糖尿病的形成原因。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血糖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手段展示血糖调节的过程。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糖尿病的案例。

4、模型构建法:引导学生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症状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血糖的含量为什么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导入新课。

《血糖调节教案》

《血糖调节教案》

《血糖调节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糖的概念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 掌握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

3. 了解糖尿病的成因、类型和治疗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血糖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血糖在人体中的作用:提供能量、维持大脑功能、保持正常血压等。

3. 血糖调节机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 糖尿病的成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抵抗。

5. 糖尿病的类型:1型、2型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糖的概念、作用、调节机制及糖尿病的成因和类型。

2. 教学难点:血糖调节机制中激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直观展示血糖调节的过程。

2. 案例分析:介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血糖调节机制及糖尿病的成因,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血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血糖的作用:阐述血糖在人体中的功能,如提供能量、维持大脑功能等。

3. 讲解血糖调节机制:介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 讲解糖尿病的成因和类型:分析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细胞对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的特点。

5. 案例分析:介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血糖调节机制及糖尿病的成因,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血糖概念、作用和调节机制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糖尿病成因和类型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血糖调节知识点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糖尿病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组织加速摄取、利 用和储存葡萄糖
肝糖原分解,脂肪 等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降低
下丘脑 一区域
++
胰岛B 细胞
血糖升高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
胰高血糖素分泌
+
胰岛素分泌
+
胰岛A 细胞
+
组织加速摄取、利 用和储存葡萄糖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
血糖降低
+
现象1:给实验动物在空腹条件下注射胰岛素, 动物会出现惊厥、昏迷现象。 现象2:下图是某位糖尿病病人血糖检查结果, 结合该病人的其它检查结果,医生建议他定期 注射胰岛素治疗。
分析下图,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B.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
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动物会出现惊厥、 昏迷现象(低血糖晚期症状)。现有如下材料,请设计实验说明当动物出现低血 糖晚期症状时,静脉注射葡萄糖可缓解症状。 材料: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数只、1mL注射器、50%的葡萄糖水溶液 (每次用量0.01mL/g)、蒸馏水、用酸性生理盐水配成的胰岛素溶液(2U/mL)(每 次用量0.1mL/10g)、酸性生理盐水。 (1)实验步骤: ①.获取实验材料并分组:取数只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 两组,同时注入等量的_________溶液,当________时,备用。 ②.实验组:甲组小鼠及时从静脉注入_____________。 ③.对照组:乙组小鼠同时注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 ④.培养观察: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培养,观察小白鼠情况。 (2)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鉴上述实验及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①.胰岛素含量升高引起惊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人体出现类似的低血糖晚期症状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 还具有多尿、多饮、多食的现象,与此同 时糖尿病人逐渐消瘦,请分析原因(三多 一少)。
(1)糖尿病患者虽血糖浓度高,但组织细胞内能量 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多食又进一步使 血糖来源增多; (2)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 而出现糖尿,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 于是会出现多尿、口渴、多饮的现象。 (3)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 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等。
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 血糖平衡的调节
(一)血糖平衡的意义
血糖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 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胰腺
散布着胰岛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 使血糖水平降低。
思考与讨论:
1.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 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 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2.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在 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 0.9 g/L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 到补充?
+
胰岛B 细胞
血糖升高
胰岛A 细胞
+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分泌
(四)血糖平衡的失调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 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如及时能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 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 惊厥和昏迷等。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症状就会缓解。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叫高血糖症,血 糖浓度在130—160mg/dL时不会出现糖尿。 4、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会引发 糖尿病,此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出现尿中 含糖现象(尿糖)。也称为 糖尿病
现象——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三多一少)
反馈调节
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 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如此。 像这样,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 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 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二者对同一生理过程起拮抗作用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 作用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 平升高。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对于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 反的作用。
通过拮抗作用,使某一种物质的含 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血 糖 的 激 素 调 节
(+)
血糖升高
(+)
(—)
胰岛素 分泌增加
( )
+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
(+) 血糖降低
(+)
4.血糖调节的失衡
①当血糖浓度低于0.5—0.6g/L时:低血糖早期症状
②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g/L时:高血糖 当血糖含量高于1.6—1.8g/L:糖尿 糖尿病: 主要原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