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修订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优化升级,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建设产业更高端、资源更集聚、空间更广阔、交通更便利、环境更优美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及市政府关于深圳高新区优化升级工作要求,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一)高新区北区是指北环大道以北、南海大道以东、广深高速以南、沙河西路以西围合的区域,总面积2.58平方公里。20多年来,高新区北区为推动我市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以下发展瓶颈和突出矛盾:

1、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玻璃、塑胶制造,化工生产等低端传统产业用地占高新区北区产业用地的四分之一,且半数以上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产业空间布局不优。产业用地平均容积率仅为 1.98,大部分早期建设的工业厂房低矮陈旧,无法满足新型总部企业办公、研发需要,也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活动需求。

3、公共技术支撑不强。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检测机构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数量少,使用效率低。

4、公共配套设施不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园、员工宿舍等公共服务设施亟待完善,餐饮、购物、休闲等商业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5、交通承载能力不足。北向道路阻断,内部循环不畅,拥堵节点较多,公共交通运力严重不足,目前尚无建成地铁站点,难以满足片区工作、居住人员出行需求。

(二)为给产业战略升级提供空间支撑,南山区政府提出加快推进高新北整体更新,助力南山区成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核心区、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在市政府的指导下,2016年8月31日,南山区政府与深投控公司签订了《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深投控公司为统筹主体,同时提出“政府主导、统一规划、产业升级、投控统筹”的整体思路。南山区政府负责对高新区北区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园区产业升级政策,深投控公司作为高新区北区的整体运营商,代表南山区政府统筹实施具体工作。

二、总体目标

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立体布局、复合更新的原则,通过片区统筹来实现产业升级、空间倍增和产城融合的总体目标,将深圳高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探索集约型发展道路并发挥示范作用。

(一)产业升级。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到2020年,高新区北区每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创造工业总产值力争超过2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比2014年翻一番。

(二)空间倍增。通过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等多种模式,高新区北区建筑面积由310万平方米增加到66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平均容积率由1.98提高到5,产业用房和产业配套用房建筑面积倍增。

(三)产城融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园、休闲绿地面积由8万平方米增加到16.5万平方米,商业服务面积由3万平方米增加到不低于36万平方米,员工宿舍、保障性住房、公寓面积由43.2万平方米增加到148万平方米,住户由9千户增加到2.8万户。

三、政策要点

在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中,根据产业布局、更新规划和企业需求,

在空间分配、分割转让、开发模式、产业保护与重大产业对接等方面创新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引导、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参与,以最佳的政策组合,最大限度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最低的综合成本,取得最佳的改造效果。

(一)空间分配。实施主体因容积率提高而增加的空间面积,应按我市城市更新相关规定向南山区政府移交公共利益用地及配建创新型产业用房。

土地移交比率为移交用地面积与原用地面积之比,创新型产业用房配建比例为项目改造后提供的创新型产业用房的建筑面积占项目研发用房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移交土地的,移交比率按照我市城市更新相关政策及高新区北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予以确定,移交的土地应优先用于完善片区公共配套。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形成的创新型产业用地,由南山区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创新型产业用房,按照专业园的模式运营管理,壮大产业集群。确实不适合建设创新型产业用房的,由南山区政府负责产业规划、提出重大项目安排和用地需求,按产业用地供应相关政策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应配建一定面积创新型产业用房。权利主体为高新技术企业,自行开发的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创新型产业用房配建比例为10%;权利主体为非高新技术企业,其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开发的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创新型产业用房配建比例为12%;权利主体为非高新技术企业,自行开发的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创新型产业用房配建比例为25%。南山区政府按照我市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规定确定的价格及相关规定对创新型产业用房进行回购。

高新区北区创新引入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承载产业配套、政务服务、文创设施等公共服务功能,用于市区两级政府确认的国家级实验室、孵化

器、中试空间和创客平台等。该平台作为产业公共配套,纳入公共服务设施,不计入660万片区开发总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不计地价,建成后由南山区政府组织回购,由单一主体统筹运营。

(二)分割转让。改造前产业用房为非商品性质的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和非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改造项目,改造后,扣除政府回购创新型产业用房面积之外,其不超过新增空间的50%部分允许分割转让。改造前产业用房为商品性质的产业升级改造项目,改造后允许分割转让。上述受让对象应为高新技术企业或高新技术项目承担单位或南山区政府。

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后形成的新增产业用房,在办理房地产权登记并取得房地产权证书后,可以抵押,性质是商品房的,可以转让。

高新区北区产业用房的出租应按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开发模式。权利主体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可以自行实施产业升级改造,鼓励与其他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开发。

权利主体为非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鼓励通过股权组合的方式与高新技术企业或统筹主体合作开发,在合作开发实施主体中,高新技术企业或统筹主体所占股权不得低于30%。

在《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实施前已出让土地,并且产业用房为商品性质的非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允许非高新技术企业自行开发或引入其他市场主体开发。

探索成片开发模式。划定统筹单元对片区的公共空间、地下空间、开发时序和贡献用地等进行规划管控。对小地块集中片区划定整合单元,原则上整体开发。引进专业投资开发机构,按照片区统筹规划进行整体开发,需充分体现立体布局、复合更新的规划理念,保障改造单元的产业导向、功能设置和公共设施配套。

(四)产业保护与重大产业对接服务。

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应做好产业保护和企业安置工作,避免因改造造成产业空心化。

改造后,南山区政府与深投控公司进行联合招商引资。推动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项目对接重大产业落地,由南山区政府与权利主体签订产业监管协议,对引进产业项目的技术质量、产值、税收等要素进行约定,由南山区政府进行监管。

四、实施机制

(一)明确事权划分。市科技创新委指导、协调南山区政府做好高新区北区产业用地升级改造项目的统筹和管理工作,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支持重大科研项目落地。

南山区政府审核高新区北区产业用地的升级改造项目申报材料: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申报材料、产业升级方案等。其中,产业升级方案包括项目定位、产业前景、主营业务和可研报告等。经南山区政府审核同意的产业升级改造项目,申报主体按照我市城市更新有关政策及程序继续办理相关手续。

产业升级改造项目更新单元规划批准后,南山区城市更新部门对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实施主体资格进行确认。

(二)明确监管责任。涉及配建创新型产业用房的产业升级改造项目,由南山区政府与实施主体签订创新型产业用房监管协议,对配建的创新型产业用房持有并进行管理。市政府认定的重大科研和产业项目需要在高新区北区落地安置的,由南山区政府会同市科技创新委按市政府的有关决议予以落实。

产业升级改造涉及的项目实施、公共利益用地移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搬迁补偿安置、社会事务处置等事宜,由南山区政府负责,并由

南山区城市更新部门与实施主体签订项目实施监管协议。

(三)优化工作流程。为加快推进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按照精简流程、提高效率的原则,南山区政府负责按我市城市更新政策相关要求开展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流程优化研究,加快审批速度、提升行政效能。

五、推进步骤

南山区政府组织开展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政策宣讲和宣传发动工作,鼓励和引导产业升级改造意愿强烈、权属清晰、条件成熟的项目启动升级改造,列入升级改造单元计划。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梯次安排、协同推进的步骤,至2025年按照实施方案改造基本完成。

2018年,完成制定《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统筹规划实施方案》,包括规划专题、基础资料汇编、实施控制导则、交通专题、市政工程、海绵专题、综合管廊等规划。

2019-2020年,全面铺开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保障在建项目顺利推进,继续推动升级改造项目列入升级改造单元计划。

2021-2023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一批产业升级改造项目,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产业结构和面貌明显提升,初步形成综合创新创业环境。

2024-2025年,基本完成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项目的改造,产业空间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开始引领深圳高新区发展。

六、配套工程

(一)道路交通优化工程。改善对外区域快速交通节点,加强与茶光

路、南坪快速、沙河西路、南海大道的连接。打通与周边片区的交通联系,加快科技北二路与科技中二路连接工程、朗山路与侨香路连接工程、松坪山路与铜鼓路连接工程、科苑路北延工程的工作进度。新建次干道与内部支路,提升道路密度;拓宽片区干道,渠化主要干线交叉路口,提高道路承载能力。积极推进片区4条轨道的规划与建设,优化公交线网及场站规划。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慢行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道路交通监管智能化水平。

(二)公共设施完善工程。分片区增设幼儿园,扩大中小学规模,满足居民及企业员工子女教育需求。规划建设医院、社康中心、公园、图书馆、阅览室、公共运动场地和休闲场所,建立综合性公共服务信息平台。配建单身宿舍、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和其他商品住宅,有效解决企业员工居住需求。

(三)商业服务提升工程。建设园区大食堂、企业食堂(配餐中心)等配套设施,构建立体式餐饮供应体系,解决高新区“餐饮难”问题。依托地铁站点建设,布局餐饮、影院、超市等综合性商业设施。结合公共绿地、慢行休闲街区,引入商务酒店、健身、餐饮、超市等基本服务设施,形成功能完善的产业社区。

(四)智慧园区建设工程。提升高新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和通信负载,实现免费共享WIFI信号全覆盖。建设高新区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新区的企业、空间、人口、交通信息的一体化、智能化管理。构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提供房屋租赁、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

(五)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工作,以规划建设地铁站点为切入点,结合轨道13号线建设,统筹布局地下空间综合功能开发。规划建设餐饮、商业、休闲、娱乐等立体配套服务体系,研究推动高效智

能、互联互通的地下停车及车行系统,推进地下管网综合管廊的研究论证和建设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机构。成立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分指挥部,统筹开展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重大决策、重点部署和监督考核等工作。

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分指挥部挂点领导,南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指挥长,成员单位包括南山区相关职能单位以及统筹单位深投控公司,具体由南山区政府确定。

(二)落实工作责任。南山区政府负责审核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计划,依据城市更新相关政策审核产业升级改造单元计划和规划,确认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实施主体,编制项目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与实施主体签订创新型产业用房监管协议,对创新型产业用房持有并进行管理,牵头组织实施高新区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定期向市科技创新委等市相关部门报送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工作简报。

(三)制定工作方案。南山区政府组织编制《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统筹规划实施方案》,对片区总体定位、统筹内容、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研究,征求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交通运输委等部门意见后,用于指导片区产业升级项目的整体改造实施。各成员单位要将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工作纳入本部门重要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工作方案并推进实施。

智慧小区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有线智慧小区建设案 一、政策背景 (一)市相关部门对于推进智慧小区建设的相关文件 《关于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案(2015―2020年)》(渝府办发〔2015〕135号); 《关于2018年度全市智慧小区建设情况的通报》(渝建〔2019〕51号); 《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 《关于申报2019年度市智慧小区的通知》(渝建〔2019〕105号); 《关于对智慧小区和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相关激励政策的通知》(渝建〔2018〕37号) (二)激励政策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于2018年9月5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智慧小区和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相关激励政策的通知 》(渝建发〔2018〕37号)。 该通知对实施智慧小区建设、装配式建筑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其项目资本金监管、预售资金首付款监管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评价上予以相应激励。智慧小区评价、装配式建筑评价按照市城乡建委相关规定进行申报、评价、公布并颁发相应证书。房地产开发企业凭相应证书及相关文件申请享受相应激励政策。

二、智慧小区建设案 1、功能描述 1.1、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1)光纤到户 要求覆盖社区所有住宅楼的每一家用户,社区预留公共交接间,室外设计地下通信管道,室外至居民室预留配线管网,设置电信间和设备间等设施,预布防配线光缆及入户光缆,同时接入带宽不低于100Mbps,具备有线电视光纤或有线电视电缆入户。 (2)社区移动信号覆盖 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无死角,居民室外与公共区域全覆盖,且不少于三家运营商接入。3G以上信号覆盖社区公共区域和家庭区域、信号覆盖电梯和楼梯间、覆盖停车场。 (3)综合布线系统 实现公共应用系统网络综合布线敷设,能进行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业务等信息传输,适应多家运营商提供通信与信息服务的需求,保证电信业务在社区的接入、开通和使用。 (4)计算机网络系统 进行计算机网络布局,实现社区公共应用系统间的互联,采用两级交换形式,中心控制室设置一级交换机,社区楼宇设置二级交换机,采用冗余技术设计,避免单点故障,并就主要网络设别、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相关设备设置硬件冗余。业务处理能力要求有冗余,保证业务高峰需要。 (5)无线WIFI网络系统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由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 有所帮助!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一)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

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新)

1 前言 (1)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3)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6)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8)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8)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9)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9)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9)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10)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0) 4.1建设目标 (10) 4.2建设原则 (11)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2) 5.1总体框架 (12) 5.2技术架构 (13) 5.3应用体系 (14)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1)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3)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6)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8)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8)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9)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9)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9)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10)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0) 4.1建设目标 (10) 4.2建设原则 (11)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2) 5.1总体框架 (12) 5.2技术架构 (13) 5.3应用体系 (14)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

智慧社区建设方案

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方案建议书 2013年5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凸现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转型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等社会问题,2009年党、国家将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并列成为三项政府重点工作,是指导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旨在通过社会管理创新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近年来,街道为了更好地发挥街道在事务基层管理与为民服务方面地作用,面传统百姓服务手段匮乏、政府信息收集存在盲区、国际化与现代化建设缺乏有利信息化手段支撑的问题,街道积极开展研究“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智慧社区”“课题,拟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模式的探索,构建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管理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结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受理、一网协同、信息共享、规范作业、条块结合、扁平高效的“街道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 二、项目需求 街道、社区是居民生活的聚居区,是城市居民赖依存在生活圈,居民对于街道、社区具有与生俱来信赖感。但随着社会发展,扁平化、集中化成为全球的一个趋势,街道、社区与居民之间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社区不再仅仅是居民的一个生活空间,更多的逐步演化成 为一个居民服务的信息综合体,并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 资源的整合 全面整合和打通的各类办事渠道,使得办事、沟通更加顺畅,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平台式”服务。 ? 精确的服务 针对社区不同人群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如老人、残障人士等),能够精确的发现需求,准确的定位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 ? 互动的交流 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圈子,利用新的通信手段和组织手段建立民声收集、反馈桥梁,将社区的居民与社区联系起来,使他们沟通交流更加紧密,真正让社区的每个人成为一员,融入社区大环境中,实现社区的自组织和自我约束和管理。 ? 全面的保障 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现状,规范行政行为,畅通群众诉求渠 道,通过健全基层党建群团一体化、落实排查登记、民生医疗保健、 平安创建职责,保障社区内居民的各种必要需求,包括安全需求、政治需求等。 图平台构建理念 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政府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投放基层社区,夯实基层为民服务组织、壮大基层服务力量、强化基层服务工作规范、实践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将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是成为街道智慧社区即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建设的出发点。 三、项目目标 通过街道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街道工作中的党建群团、民生服务、社区医疗、计生监管进行发现、立案、派遣、办结、考核的工作流程规划,实现信息采集、信息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反馈5类信息化功能,达到街道基层管理服务工作在团队管理力、服务响应力、多元服务力三个能力上全面提升,即:

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修订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优化升级,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建设产业更高端、资源更集聚、空间更广阔、交通更便利、环境更优美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及市政府关于深圳高新区优化升级工作要求,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一)高新区北区是指北环大道以北、南海大道以东、广深高速以南、沙河西路以西围合的区域,总面积2.58平方公里。20多年来,高新区北区为推动我市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以下发展瓶颈和突出矛盾: 1、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玻璃、塑胶制造,化工生产等低端传统产业用地占高新区北区产业用地的四分之一,且半数以上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产业空间布局不优。产业用地平均容积率仅为 1.98,大部分早期建设的工业厂房低矮陈旧,无法满足新型总部企业办公、研发需要,也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活动需求。 3、公共技术支撑不强。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检测机构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数量少,使用效率低。 4、公共配套设施不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园、员工宿舍等公共服务设施亟待完善,餐饮、购物、休闲等商业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5、交通承载能力不足。北向道路阻断,内部循环不畅,拥堵节点较多,公共交通运力严重不足,目前尚无建成地铁站点,难以满足片区工作、居住人员出行需求。

(二)为给产业战略升级提供空间支撑,南山区政府提出加快推进高新北整体更新,助力南山区成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核心区、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在市政府的指导下,2016年8月31日,南山区政府与深投控公司签订了《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深投控公司为统筹主体,同时提出“政府主导、统一规划、产业升级、投控统筹”的整体思路。南山区政府负责对高新区北区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园区产业升级政策,深投控公司作为高新区北区的整体运营商,代表南山区政府统筹实施具体工作。 二、总体目标 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立体布局、复合更新的原则,通过片区统筹来实现产业升级、空间倍增和产城融合的总体目标,将深圳高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探索集约型发展道路并发挥示范作用。 (一)产业升级。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到2020年,高新区北区每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创造工业总产值力争超过2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比2014年翻一番。 (二)空间倍增。通过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等多种模式,高新区北区建筑面积由310万平方米增加到66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平均容积率由1.98提高到5,产业用房和产业配套用房建筑面积倍增。 (三)产城融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园、休闲绿地面积由8万平方米增加到16.5万平方米,商业服务面积由3万平方米增加到不低于36万平方米,员工宿舍、保障性住房、公寓面积由43.2万平方米增加到148万平方米,住户由9千户增加到2.8万户。 三、政策要点 在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中,根据产业布局、更新规划和企业需求,

智慧城市整体运营规划方案

【Word版,可自由编辑!】

智慧城市规范方案 一、工作汇报提纲 第一阶段:访谈调研 (一)准备 1、准备:项目准备 2、宣传和动员的方案 (二)调研 3、对需求进行更进一步的梳理 4、确定在关注民生等五个领域切入点 5、IT的发展趋势研究对智慧城市的影响 6、与各合作伙伴的调研 7、国外城市管理对昆山智慧城市的借鉴 8、市民代表的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 第二阶段:蓝图设计及细化方案 (一)蓝图设计 9、确定智慧城市的高级阶段蓝图设计 10、各切入点的蓝图方案 11、智慧城市的建设对政府管理创新和新的能力建设 12、未来复合性人才的培养 (二)细化方案 13、解决方案梳理 14、关注民生的智慧城市方案 15、政府管理创新和高效管理的方案 16、扶持产业和促进产业转型 17、关注环境保护的智慧城市的方案 18、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建设方案 第三阶段:实施及纲要 (一)实施路线 19、详细的实施路线 20、智慧城市建设的项目管理方案 21、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及实施联盟管理方案 22、投资产出分析的计量模型 (二)纲要 23、昆山智慧城市各项目建设的纲要 24、智慧产业

二、确定智慧城市步骤 (一)调研现状 1、开展面向各领域各阶层的沟通交流 2、充分了解并分析城市发展现状 3、详尽总结城市实际情况、特点及各界需求 (二)归纳需求 1、结合现状调研的城果,对需求和期望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和归纳。 2、为下一步制定解决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导出对策 1、基于对实际需求的分析和归纳,制定可靠的解决方案对策 2、将需求作为主要出发点,为构建框架平台做充分铺垫。 (四)构建蓝图 1、总结前期各阶段成果,确定蓝图切入点 2、为切入点各平功能及特点做详细描述,从而形成智慧城市蓝图。 (五)实施步骤 1、归纳出推行的具体项目和举措 2、针对项目和举措,确定实施推广的优先级和实施路径 第一部分现状调研 项目组通过(1)深度访谈、(2)对某某市规划深入解读分析、(3)国内外案例研究、(4)当地政府职能研究四种方式,对某某市构建智慧城市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第一节政府、企业和市民谈度访谈 1、对政府各主要委办局进行**场、超过**人次访谈,了解政府各部门对于昆山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和建议。 被访谈人员构成:局级**人,占**%,主任级**人,占**%,科员级**人,占**%,社会公众**人,占**%,。 2、与某某市各乡镇负责人、相关企业负责人、及群众代表进行了**场***人次访谈,进一步了解了各方人士对于某某市建设需求和建议。 3、开发区以及乡镇:****** 4、企业: 节能环保企业、重点污染监控企业、高能耗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外包企业、生物医药企业、纳税先进企业 5、群众代表: 医生、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教师、交警、保安、政府人员、律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行新型城镇化,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智慧社区实施计划方案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 导读:本文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一)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和原则(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二)工作原则。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2.科学设

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二、工作任务(一)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XX年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智慧深圳建设实施方案策划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为加快推动智慧深圳建设,把深圳发展为我国领先的智慧城市示范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跑者,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以“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服务创新、产业发展、安全保障、质量提升”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为宗旨,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智力和信息资源,增强城市自主创新引领能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市民生活幸福水平,助力城市发展实现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跨越。 (二)建设原则。 加强统筹,协同推进。加强智慧深圳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兼顾信息化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建立相关政府部门、城市公用企事业单位、通信运营及广电企业分工协作、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广泛聚合社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智慧深圳建设。重视信息化发展理念、文化氛围、信用环境、法规标准等软环境建设,形成智慧深圳健康发展的总体布局。 整合资源,共享协同。大力推行“统一建设、共享使用”的集约化建设模式,统筹建设全市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应用支撑平台,实现硬件资源充分共享,有效提高信息化投资效益。强化信息化工程间的协同运行,以增量建设带动存量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由粗放型、分散型向集约型、整合型模式加快转变,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重点先行,分步实施。充分认识智慧深圳建设的战略性、长期性和复杂性,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紧迫问题,正确处理当前亟需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坚持需求导向、重点先行,分步推进,合理配置资源,优先支持基础性、关键性、先导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应用,统筹安排局部试点和整体推进,分类别、分阶段、稳步推进智慧深圳建设,切实避免贪大求全、无序发展和重复建设。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城市感知能力、网络传输环境及信息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形成集约高效的电子公共支撑体系,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取得有效突破;打造便捷高效的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应用体系,促进社会建设和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化;坚持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慧城市支撑产业

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模板

. XXXXX工程项目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重庆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XXXX年XXXX月XXXX 安装单位:重庆思尔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范文. . 1 智慧工地简介 1.1 简介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

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智慧工地将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中人与施工现场的整合。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1.2 智慧工地建设要求及目标 1.2.1 智慧工地建设要求 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1.2.2 智慧工地建设目标(2.0) 1、门禁刷卡“智慧应用”。具备门禁刷卡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人员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2、扬尘监控“智慧应用”。具备扬尘监控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3、远程视频监控“智慧应用”。具备远程视频监控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 范文. . 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4、施工升降机智能识别“智慧应用”。具备施工升降机驾驶员身份识别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施工设备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5、危大工程管理“智慧应用”。应用危大工程管理子系统,并有效开展项目危大工程动态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1.4 智慧工地建设相关政策 1、“智慧工地”1.0、2.0建设标准纳入建设项目办理质量、安全报建及施工许可现场勘验内容,并作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日常监督内容。 2、智慧工地2.0建设标准为建设项目评先的内容条件。凡是申报市区两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扬尘示范工地的项目,必须首先符合“智慧工地”2.0建设标准,方可具备评选资格。 3、为积极培育辖区工程项目先行先试,打造两江新区“智慧工地”示范工程,对于达到“智慧工地”2.0或“智慧工地”3.0建设标准的工程项目,将给予企业项目资本金、预售金首付款降低监管比例及企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减免的鼓励优惠政策。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设计方案

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1.1概述及规划 人类已迈进了二十一世纪,我们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正面临着新经济时代所

带来的种种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工作、商务的模式,更开始全面地改变人们生活的观念和方式,在我们熟悉的物质城市的身边已经迅速形成一个信息化、虚拟化或者说是数字化得“新城市”。在这个“新城市”中,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购物、远程医疗;可以在电脑前学习课程;人们将生活在“数字家庭”、“数字社区”、“数字城市”之中。 智慧小区就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小区的物联系统和服务、家庭中的智慧家居系统整合在一起,使小区管理者、用户和各种智慧系统形成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以达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给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数字化”生活体验。 1.2智慧小区的组成 智慧小区系统基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集成技术,建立一个沟通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的综合信息交互系统。该系统以社区中心机房为枢纽,有机的将小区数字化服务、物业数字化管理、社区智能化管理和住户智慧家居系统结合起来,真正的实现(1)住户与住户之间的信息联通 (2)小区物业智慧管理。 (3)周界、视频监控、一卡通等子系统联动工作。 (4)小区网上社区提供缴费管理、网上保修、电子购物、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

1.3建设目标 (1)为开发商提升楼盘品质、赋予楼盘新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开发商在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水平; (2)为物业公司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的和业主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提升物业公司信誉; (3)为业主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方便的生活环境。 1.4智慧社区系统功能提要 (1)使每户居民都能够享受智能家居带来的安全、舒适、健康和便捷; (2)为每户居民住宅节约能源; (3)联网报警管理,为每户居民提供安全服务; (4)社区商务服务,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 (5)社区信息服务,包括发布社区管理信息和用户查询信息; (6)社区医护服务,为每户居民提供上门救助和护理服务;

智慧城市规划实施方案

智慧城市规划实施方案 智慧城市规范方案一、工作汇报提纲 第一阶段:访谈调研 (一)准备 1、准备:项目准备 2、宣传和动员的方案 (二)调研 3、对需求进行更进一步的梳理 4、确定在关注民生等五个领域切入点 5、IT 的发展趋势研究对智慧城市的影响 6、与各合作伙伴的调研 7、国外城市管理对昆山智慧城市的借鉴 8、市民代表的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第二阶段:蓝图设计及细化方案 (一)蓝图设计 9、确定智慧城市的高级阶段蓝图设计 10、各切入点的蓝图方案 11、智慧城市的建设对政府管理创新和新的能力建设 12、未来复合性人才的培养 (二)细化方案 13、解决方案梳理 14、关注民生的智慧城市方案 15、政府管理创新和高效管理的方案 16、扶持产业和促进产业转型 17、关注环境保护的智慧城市的方案 18、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建设方案第三阶段:实施及纲要 (一)实施路线 19、详细的实施路线 20、智慧城市建设的项目管理方案 21、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及实施联盟管理方案

22、投资产出分析的计量模型 (二)纲要 23、昆山智慧城市各项目建设的纲要 24、智慧产业 二、确定智慧城市步骤 (一)调研现状 1、开展面向各领域各阶层的沟通交流 2、充分了解并分析城市发展现状 3、详尽总结城市实际情况、特点及各界需求 (二)归纳需求 1、结合现状调研的城果,对需求和期望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和归纳。 2、为下一步制定解决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导出对策 1、基于对实际需求的分析和归纳,制定可靠的解决方案对策 2、将需求作为主要出发点,为构建框架平台做充分铺垫。 (四)构建蓝图 1、总结前期各阶段成果,确定蓝图切入点 2、为切入点各平功能及特点做详细描述,从而形成智慧城市蓝图。 (五)实施步骤 1、归纳出推行的具体项目和举措 2、针对项目和举措,确定实施推广的优先级和实施路径 第一部分现状调研 项目组通过(1)深度访谈、(2)对某某市规划深入解读分析、(3)国内外案例研究、(4)当地政府职能研究四种方式,对某某市构建智慧城市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第一节政府、企业和市民谈度访谈

智慧深圳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深圳建设实施方案(2013—2015年) 为加快推动智慧深圳建设,把深圳发展为我国领先的智慧城市示范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跑者,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以“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服务创新、产业发展、安全保障、质量提升”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为宗旨,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智力和信息资源,增强城市自主创新引领能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市民生活幸福水平,助力城市发展实现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跨越。 (二)建设原则。 加强统筹,协同推进。加强智慧深圳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兼顾信息化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建立相关政府部门、城市公用企事业单位、通信运营及广电企业分工协作、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广泛聚合社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智慧深圳建设。重视信息化发展理念、文化氛围、信用环境、法规标准等软环境建设,形成智慧深圳健康发展的总体布局。 整合资源,共享协同。大力推行“统一建设、共享使用”的集约化建设模式,统筹建设全市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应用支撑平台,实现硬件资源充分共享,有效提高信息化投资效益。强化信息化工程间的协同运行,以增量建设带动存量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由粗放型、分散型向集约型、整合型模式加快转变,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重点先行,分步实施。充分认识智慧深圳建设的战略性、长期性和复杂性,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紧迫问题,正确处理当前亟需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坚持需求导向、重点先行,分步推进,合理配置资源,优先支持基础性、关键性、先导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应用,统筹安排局部试点和整体推进,分类别、分阶段、稳步推进智慧深圳建设,切实避免贪大求全、无序发展和重复建设。 (三)发展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完整版v2)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完整版v2) 2019年11月

目录 1前言 (1) 2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4)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7) 3“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10)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10)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10)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10)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11)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11) 4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2) 4.1建设目标 (12) 4.2建设原则 (13) 5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4) 5.1总体框架 (14) 5.2技术架构 (15) 5.3应用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20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20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

深圳市南山区茶光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一期桩基础工程

深圳市南山区茶光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一期桩基础工程 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西路与茶光路路口,总用地面积约4.5万㎡,建筑面积约42万㎡,地下三层,地上24至32层,建筑高度100m至150m。基础采用旋挖桩。施工现场地坪标高10m至14m。 实际应用EVALUATION 项目难点: (1)桩基础施工时,公司往往不了解现场实际施工进度,难以在各个项目之间综合调配人、材、机;(2)灌注桩成孔时孔深的控制对灌注桩至关重要,实际施工中每根桩的孔深不好控制,泥浆是否清除等隐蔽项没有记录,这些因素管控不好将会给灌注浆留下质量隐患; (3)灌注桩多,桩机数量多,无法准确记录每根桩进行到什么阶段,工序衔接不上导致浪费工期;(4)项目工期紧,如何实时掌握现场施工进度,掌握旋挖机状态,做出合理安排; (5)公司商务决算缺乏现场数据支持; 应用目标: 利用BIM5D对现场的进度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前期的应用深度不够,本项目地质情况复杂,桩基的质量控制是重点。为了探索BIM在现场质量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在本项目中,选择了对桩基础工程的工序级质量跟踪,因此在本项目BIM技术应用中,主要目的:提高桩基础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BIM应用方案 1.BIM应用内容: (1)在平台后端对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点进行设置; (2)通过手机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过程信息,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

(3)用大屏实时显示现场施工进度,桩机位置,每根桩所对应的阶段; (4)利用BIM模型,进行进度统计,工程量核对。 2.BIM应用策划: (1)软件应用方案: 建模工具——Revit建立桩基模型 应用平台——广联达BIM5D (2)应用流程: 通过设计文件搭建桩基设计模型——确定BIM5D平台管控流程以及管控点——向软件供应商提出相关应用需求——深化设计模型、增加桩编号等相关信息——BIM应用后端流程设定——桩基跟踪应用计划编制——BIM5D手机端桩基应用培训——成果整理及应用意见反馈整理。 3.BIM组织介绍: 组织架构图 (1)深圳市专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查阅应用成果; (2)桩基础施工单位:录入现场数据; (3)BIM实施顾问深圳前海中英建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模型建立,维护数据; (4)BIM软件供应商广联达:负责BIM5D平台的搭建、维护;过程中对平台需求进行响应以及维护; BIM实施过程 1.BIM应用准备: (1)桩基础模型的创建 在设计阶段时,按设计要求建立桩基础BIM模型,为了满足后续BIM5D桩基跟踪的要求,在原有桩基模型中,增加每根桩的设计桩长、桩编号、桩顶标高、桩类型、桩径、混凝土超灌高度、施工分区。

XX县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XX县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目录 1前言 (1) 2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3)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6) 3“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8)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8)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9)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9)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9)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9) 4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0) 4.1建设目标 (10) 4.2建设原则 (11) 5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2) 5.1总体框架 (12) 5.2技术架构 (13) 5.3应用体系 (14)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9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9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9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

深圳市福田区旧工业区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

深圳市福田区旧工业区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 实施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序引导旧工业区向创新驱动、功能完善、空间优质、集约高效的高质量产业空间转型,防止工业用地房地产化、避免产业空心化,保障实体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同时加大公共设施、公共空间落实,打造成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重要平台,依据《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暂行措施》、《深圳市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深圳市加快推进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业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法规及文件要求,结合当前我区旧工业区改造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更新方向为普通工业用地(M1)或新型产业用地(M0)的旧工业区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 第三条区城市更新局(以下简称“区更新局”)负责统筹组织、协调旧工业区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工作。 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经济促进局、区科技创新局、区投资推

广署等产业相关单位(以下简称“区产业部门”)以及生态环境部门依据本规定对旧工业区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准入与报审 第四条鼓励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城市更新项目申报,以利于引导产业片区统筹更新、推进重点片区产业升级、落实公共利益: (一)有利于落实福田区重点片区城市更新统筹规划的项目; (二)有利于推进福田区重点产业片区转型升级,按照“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相关规划及管理规定,落实合作区建设的产业类项目。 (三)为落实政府近期急需建设的学校、医院、轨道交通、次干道以上道路、河道整治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项目; (四)移交独立占地的医疗、教育、养老、交通等重大公共设施建设的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