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检测过程质量控制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工程在制造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机械加工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则是确保机械制造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并介绍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
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因此,质量控制在机械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质量控制方法1.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在机械加工之前,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非常关键。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工艺规划,可以减少制造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加工参数的控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控制加工参数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例如,对于数控加工,控制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可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3. 检测与测量:质量控制离不开检测与测量。
通过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设备,如千分尺、游标卡尺和高度规等,可以对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进行测量,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三、常用的检测技术1. 硬度检测:硬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对于机械加工来说非常关键。
硬度检测可以通过硬度计等设备进行,以评估材料的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2. 表面粗糙度检测:表面粗糙度对于机械零件的功能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使用表面粗糙度仪等设备,可以对零件表面的光洁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3. 尺寸测量:尺寸测量是机械加工中最常见的检测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如三坐标测量机和光学投影仪,可以对零件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四、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的挑战在机械加工领域,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复杂性和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对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制造过程中的变异性和误差也会对质量控制造成挑战,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其影响。
钢材硬度检测方法

钢材硬度检测方法1.引言钢材的硬度是衡量其抗压和抗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地检测钢材的硬度对于质量控制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钢材硬度检测方法,包括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维氏硬度以及超声波硬度等方法。
2.洛氏硬度检测方法洛氏硬度是最常用的硬度检测方法之一,它通过在试样表面施加不同深度的压痕来测量其硬度。
主要分为A、B、C三个硬度等级。
2.1检测步骤1.准备测试样品,并保证其平整清洁。
2.将样品放置在洛氏硬度计上。
3.选择适当的硬度等级和压头进行测试。
4.施加预先设定好的初次载荷,使其稳定。
5.施加总载荷,并保持稳定一段时间。
6.松开总载荷,读取洛氏硬度数值。
2.2应用范围洛氏硬度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钢材、铸件和合金等材料的硬度检测。
3.布氏硬度检测方法布氏硬度是另一种常见的硬度检测方法,通过在试样表面施加一定直径的压头来测量其硬度。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较大颗粒或粗糙表面的材料。
3.1检测步骤1.准备测试样品,并保证其平整清洁。
2.将样品放置在布氏硬度计上。
3.选择适当的压头和载荷进行测试。
4.施加预先设定好的载荷,使其稳定。
5.测量压头对试样产生的压痕直径。
6.根据压痕直径和载荷计算出布氏硬度数值。
3.2应用范围布氏硬度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材料的硬度检测,特别适用于铸铁和铸钢等材料。
4.维氏硬度检测方法维氏硬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微硬度检测方法,通过在试样表面施加一个固定负荷的菱形压头来测量其硬度。
4.1检测步骤1.准备测试样品,并保证其平整清洁。
2.将样品放置在维氏硬度计上。
3.调整负荷和压头,使其稳定。
4.施加负荷,使压头在试样表面停留一段时间。
5.移除负荷,读取维氏硬度数值。
4.2应用范围维氏硬度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陶瓷和涂层等材料的硬度检测。
5.超声波硬度检测方法超声波硬度检测方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硬度检测方法,通过测量超声波在试样中传播速度的变化来计算其硬度。
实验室总硬度分析质量控制试验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

3 试验方案设计
根据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试验 的技 术方法和相关要求 , 需 自行配置浓度 为 0 I 、09 . C . C的水样 ( 为 方法测定 上限) c , 以及水利部 统一 发放 的标准 水样、 天然水样及加标天然水样 ,
【 收稿 日期 】2 1— 50 020—9
度 和加 标量的选取对试验 结果影 响很大 ,一般应选择 加标 浓 度较大 ( 总硬度 为 50 1 0 m / ( C C 。 ),而加标 量 0- 0 0 g L 以 a O计)
质 量 的 同 时 省 略 了称 重 、 解 、 容 等 环 节 等 标 准 配 置 环 节 , 溶 定
节约 了时 间,该方案可推广使用 。 【 参考文献】 [ 1 】赵 琼关. 钼锑抗分光光度 法测 定总磷 的精 密度偏 性试验分 析 卟 云 南环境科学, 0 (1. 2 4¥ ) 0 【 2 1段 小平. 密度—— 偏性 分析 质量控制试验在 Ⅱ. 精 】 甘肃环境
xm/) ( g L
6 51
6 51
6 1 3
6 3L
6 51
6 51
6 1 4
6 1 4
6 1 5
6 1 5
总均 值 :6 .0 g L 4 3 m / ,标 准 偏 差 :0 8 4 以测 定顺 序 为 .9 。
横坐标,相应的测定值为纵坐标作图 ,同时作有关控制 线, 质控 图见 图 1 。
Asrc b t a t:T t l h r n s p o e t a o a o y q a i y c n r l t s i g i n f h c n e t w i h r u i e y o a a d e s r j c l b r t r u l t o t o e t n s o e o t e o t n h c o t n l
水中总硬度测定质量控制总结

水中总硬度测定质量控制总结水中总硬度测定质量控制总结一、计量管理人员的职责水中总硬度测定是水质分析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测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总硬度指标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因此,每次测试前都必须对各种计量器具进行自校,确保其在有效期内并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在实际测试中,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操作,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本室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全部量具的自校和保养工作。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了解、掌握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时处理、排除出现的故障,提高其使用率; 3.做好相应的技术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4.参加计量管理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5.认真填写计量器具校准证书和日常使用记录,及时完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表》。
各级水质检测人员负有对采样器具进行检查,并督促取样人员做好采样工作的责任。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要求水质化验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取样规程,做好相应的技术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2.按规程规定的取样数量,认真取样,按规程规定的时间、温度条件采集足够数量的水样; 3.了解取样器材的要求,认真仔细的保护和使用采样器材,不得随意将器材丢失、破坏或私自改装; 4.每次水样采集完毕,采样员必须详细填写取样记录,并将记录交由取样人员妥善保存,不得乱涂乱改,不得泄露实验秘密,不得遗失。
二、仪器设备的管理1。
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必须保持电源畅通,一切设备都应安放在固定地方,如遇雷雨天气,应停止使用所有仪器,并将所有电源切断,放置到不易淋湿的干燥地方,然后由专人进行检查; 2。
电脑和打印机的设置应便于打印,纸张、墨盒等耗材的准备; 3。
台式电脑的电源和USB口必须插在主机箱上,避免供电不稳定导致电脑死机; 4。
微型打印机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故障,但最好的办法是检查一下打印机内纸张,看有没有问题; 5。
电子天平每次使用后应清洁秤盘,使天平回到零状态。
硬度计操作规程

硬度计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硬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硬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正确操作硬度计对于获得准确的硬度值和可靠的测试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硬度计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等方面。
一、准备工作1.1 校准硬度计在进行硬度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校准硬度计。
校准过程包括调整刻度盘、检查压头和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校准硬度计应该定期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准备测试样品选择适当的测试样品,并确保其表面平整、干净无杂质。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砂纸或者研磨机对样品进行打磨,以消除表面不平整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同时,确保样品的尺寸和形状符合硬度测试的要求。
1.3 确定测试方法和试验参数根据测试材料的硬度范围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试验参数。
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包括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
根据测试方法的不同,还需确定适当的压头和测试力。
二、操作步骤2.1 调整硬度计将测试样品放置在硬度计的测试台上,调整刻度盘使其指针指向刻度盘的零刻度。
确保硬度计的刻度盘和指针清晰可读,并且没有损坏或者松动的部件。
2.2 进行硬度测试轻轻将硬度计的压头放置在样品表面上,确保压头垂直于样品表面。
施加一定的测试力,使压头进入样品表面一定深度,并保持一段时间。
然后,缓慢卸载测试力,记录刻度盘上指针所指示的硬度值。
2.3 重复测试和平均值计算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试,以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每次测试应在不同的位置进行,避免测试结果受到材料不均匀性的影响。
将多次测试的结果进行平均,以获得最终的硬度值。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外界干扰在进行硬度测试时,应尽量避免外界的振动和干扰。
测试环境应保持肃静,避免其他设备或者人员的干扰。
同时,硬度计应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以防止挪移或者摇晃。
3.2 防止过载在进行硬度测试时,要注意控制测试力的大小,避免过载。
过大的测试力可能导致样品表面损伤或者压头损坏,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硬度总硬度指标检测规程

硬度总硬度指标检测规程1.目的水的硬度的测定,是水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规范化验人员在污水处理厂中的监测方法和操作程序,提高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监测规程适用于1水务有限公司。
3.定义、原理及干扰消除3.1定义水的硬度,是指沉淀肥皂的程度,主要指水中含有可溶性钙盐和镁盐的多少。
目前测定水质中的总硬度的最好方法,就是用配位滴定分析法(EDTA一2Na)滴定,标准规定硬度不超过450mg/1(以CaCO,)。
3.2基本原理水的硬度的测定可分为水的总硬度的测定和钙镁硬度的测定两种。
总硬度的测定是滴定Ca2+,Mg2+离子的总含量,并以Ca2+进行计算.通常以每升水中所含Ca2+离子的毫摩尔数表示,规定1升水中含1mmol Ca2+为1度,后一种是分别测定Ca2+和Mg2+的含量.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配位滴定法.最常用的配位剂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用Na2H2Y2H2O表示,习惯上称为EDTA,它在溶液中以Y4-的形式与Ca2+,Ma2+离子配位,形成1:1的无色配合物。
即: Ca2+ +Y4 -CaY2-Mg2++Y4-MgY2-用EDTA 滴定时,必须借助于金属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常用的指示剂为铬黑T ,它在pH=10的缓冲液中,以纯蓝色游离的HIn2-形式存在与Ca2+、Mg2+离子形成酒红色的配合物,通式为: M2+ + HIn2-MIn-+ H+(蓝色) (酒红色)Ca2+、Mg2+离子与EDTA 及铬黑T 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不同,其稳定性大小的顺序为: CaY2- >MgY2- >MgIn- >CaIn-3.3干扰及消除测定时,先用NH3·H2O-NH4Cl 缓冲溶液调节溶液的pH=10左右。
滴定前,当加入指示剂铬黑T 时,它首先与水中少量的Mg2+配位形成酒红色的配合物,当用EDTA 溶液滴定时,EDTA 便分别与水中游离的Ca2+,Mg2+离子配位,接近终点时,因MgY2-的稳定性大于MgIn-,故EDTA 夺取MgIn-中的Mg2+,使铬黑T 游离出来,这时溶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指示终点到达。
混凝土结构构件硬度检测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构件硬度检测技术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构件硬度检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检测技术规范、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构件硬度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二、检测技术规范1.检测标准混凝土结构构件硬度检测应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构件检验标准》(GB 50152-2018)和《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8-2016)进行。
2.检测资质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硬度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检测资质和资格证书,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3.检测人员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硬度检测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具有一定的工程经验。
三、检测仪器1.万能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是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硬度检测的主要仪器。
应选择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万能试验机,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电锤电锤是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硬度检测的常用仪器,应选择精度高、震动小的电锤,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3.钻机钻机是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内部硬度检测的主要仪器,应选择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钻机,并采用合适的钻头进行检测。
四、检测方法1.表面硬度检测表面硬度检测应先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视觉检查,确认表面无明显裂缝、松动等缺陷后,采用电锤进行测量。
电锤应垂直于被测表面,每个位置应进行三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该位置的硬度值。
2.内部硬度检测内部硬度检测应先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视觉检查,确认内部无明显裂缝、空洞等缺陷后,采用钻机进行测量。
钻机应垂直于被测位置,每个位置应进行三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该位置的硬度值。
3.混凝土强度测定混凝土强度测定可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应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进行。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试件形式,进行试验前应进行试件质量检查和试件制作。
五、数据处理1.数据统计应将检测得到的硬度值和强度值按照相应位置和时间顺序进行记录,数据应具有时效性和可追溯性。
水中总硬度检测的质量控制

1 0 0 m L 的碳 酸 钙标 准溶 液 (C = 2 0 0 0 m g / L ) 用 纯水 稀 释至 1 0 0 0 m L 容 量瓶 中。 ( 配 制两份 以做 质控 图 ) 4 ) 天然水 样 配 置 : 由于 天 然 水 样 中 总 硬度 含 量
很低 , 不适合作为本次试验测试样品 , 所以本次试验 中将纯水 与 自来 水按 照 1 : 1 的 比例混 合 , 配制体积
中图分类号 : T U 4 1 文献标 识码 : B
4 0 0 m L =3 6 0 mg /L
实 验室 内部 分 析 质 量 控 制 , 要 求 操 作 者 在 良好
的条件 下 , 测定 出某 个 试验 方 法 的 精 密度 , 而且 能 够 在 样 品分析 工 作 中通过 对 控制 标 准 溶 液 或者 质 控 样
=1 0 0 m L 。取
0 0 mL 的碳 酸钙 标准 溶液 (C =2 0 0 0 m g / L ) 用 天然 2 0 mL 的碳 酸钙 标 准溶 液 (C = 2 0 0 0 m g / L ) 用 纯 水 1 稀 释 至1 0 0 0 mL 容量 瓶 中。 2 ) 0 . 9 C 标 准 溶 液 配 置 :0 . 9 C =0 . 9×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2— 0 1
5 0 0 0 m L 天然水 样 。 5 ) 天然 水 样加 标 配 置 : 0 . 5 C =0 . 5× 4 0 0 m g / L
=
2 实验设计 方案
实 验设 定 测定 上 限为 4 0 0 m g / L 。 1 ) 0 . 1 G 标 准 溶 液 配 置 :0 . 1 C =0 . 1×
3 )0 . 5 C溶 液 配 置 : 0 . 5 C =0 . 5×4 0 0 mg /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化检测质量控制文件
文件密级:内部资料文件编号:Q/SJKJ-ZK-YD-01A-20
16
归口单位:
发布日期:2016-07-01实施日
期:2016-0
7-01
编号:Q/SJKJ-ZK-YD-01A-2016
硬度检测过程质量控制
起草单位:
拟制:
审核:
批准:
负责人会
签:
实验室负责
人:
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硬度检测负
责人:
发布日期:2016-07-01实施日
期:
2016-0
7-01硬度检测过程质量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硬度检测实验过程中样品接收、样品流转、样品处理、硬度检测、签发报告、检测复验、样品留存等检测相关内容及过程的质量控制。
二、岗位职能
2.1样品接收
样品接收员履行岗位职责,依据《检测样品处置与管理程序》要求,做好以下工作内容:1)样品接收、检查、登记;
2)详询客户需进行的检测项目,判断样品是否有不符合相关项目检测要求,如有,需征得客户同意并重新取样;
3)依据《样品接收登记表》(SJKJ-GC/JS-2016-YD)进行相关登记及签字确认;
4)依据试样编号规定,落实样品的标识系统,做好标识管理,标识需规范,并在后续流转过程中不致脱落或模糊不清;
5)待流转样品保存环境控制,记录温湿度、样品外观变化、存放时间、是否被动用、其他异常情况;
6)留存样品严格控制储存环境,保留3个月,需复测样品则保留6个月。
2.2样品流转
硬度检测样品经样品接收员依据要求做好登记记录及编号后,交于硬度检测室负责人,由其制定《硬度检测过程表》并按照表格安排内容进行流转。
2.3样品处理
硬度样品做常规硬度需表面处理,做显微金相硬度的需进入到金相样品处理流程。
2.4硬度检测
检测人员依据要求进行相应硬度类别内容检测。
2.5签发报告
硬度检测内容完成后由硬度检测室负责人编制硬度检测报告,按照计量质量部报告签发流程进行签发。
2.6检验复测
报告签署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或因存在疑义要求进行检测复验,签订《试验复验通知单》(SJKJ-ZL/FY-2016)后,遵照《试验复验通知单》(SJKJ-ZL/FY-2016)要求进行复验。
2.7样品留存
常规检测样品与复验样品交回样品接收员后,由样品接收员按照相关要求,将样品留存。
三、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3.1样品接收
3.1.1六安一六八航空航天精密器件有限公司人员/单位送样需携有《生产派工单》,外部业务客户送样需持有《委托试验申请单》(SJKJ-ZL/SQ-2016)。
否则样品不予接收。
3.1.2样品接收员对样品尺寸、外观、形态进行确认,核对《硬度样品接收登记表》(SJKJ-GC/JS-2016-YD)检测项目,是否有样品不满足检测要求,有则与送样人员说明并重新送样;若样品需进行相关处理,则需向送样人说明。
沟通内容需有记录。
3.1.3样品接收员对样品信息确认完毕,将样品依据计量质量部样品编号规则进行编号,并填写《样品编号对照表》(SJKJ-GC/BH-2016)。
编号后的样品可进行打标或标记。
3.1.4样品接收登记及编号完毕后,交由硬度检测室负责人,进入流转程序。
3.2样品流转
随同《硬度样品流转记录表》(SJKJ-GC/CD-2016-YD)、《样品接收登记表》(SJKJ-GC/JS-2016-YD)交于硬度检测室负责人。
硬度检测室负责人接收样品后据《样品接收登记表》(SJKJ-GC/JS-2016-YD)检测项目,进行试验安排并填写《硬度检测过程表》(SJKJ-ZL/YD-2016)。
样品跟随《硬度样品流转记录表》(SJKJ-GC/CD-2016-YD)、《硬度检测过程表》(SJKJ-ZL/YD-2016)进行流转,检测结束,回到样品接收员处,样品接收员填写《硬度样品流转记录表》(SJKJ-GC/CD-2016-YD)。
全部表格填写完毕,与检测报告同时交于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处。
3.3样品处理
3.3.1常规硬度检测
常规布氏、洛氏、维氏硬度检测的样品需表面处理。
硬度检测室负责人接收样品后根据项目及样品外观安排样品处理。
样品表面处理需达到平整、清洁、无油污,粗糙度不大于Ra1.6。
3.3.2显微硬度检测
3.3.2.1无需镶嵌类样品
该类样品需满足3.3.1中外观要求。
样品为细丝、微小薄片需用专用样品夹持块,将样品处理为适宜夹持尺寸。
3.3.2.2需镶嵌类样品
需要镶嵌类样品按照《金相检测过程质量控制》中3.3处理过程进行处理。
需对镶嵌后样品进行金相夹杂相等之类检测硬度,根据材料类型、牌号确定腐蚀溶液类型及配制方案。
配制溶液填写《化学试剂配制记录表》(SJKJ-GC/PZ-2016)。
按照金相腐蚀步骤完成腐蚀。
处理完毕交由硬度检测人员进行检测。
3.4硬度检测
3.4.1检测人员接收《硬度检测样品接收登记表》(SJKJ-GC/JS-2016-YD)与《硬度检测过程表》(SJKJ-ZL/GC-2016-YD)及样品后,依据检测室负责人要求或《样品接收登记表》(SJKJ-GC/JS-2016-YD)中检测项目内容进行相应硬度检测。
检测时需严格按照《硬度试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
3.5报告签发
硬度检测室负责人审核检测结果,依据检测项目要求,按照质量部检测报告格式进行报告编制。
经三栏会签后,检测室负责人将检测报告及相关表格交于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由其进行报告发送及相关资料管理。
检测室负责人将样品交由样品接收人留存。
3.6检测复验
客户对检测结果有疑义,或检测结果不合格等情况下,硬度检测室接到签发的《试验复验通知单》(SJKJ-ZL/FY-2016)后填写《试验复验通知单》(SJKJ-ZL/FY-2016),同时制定《硬度检测过程表》(SJKJ-ZL/GC-2016-YD),按照要求进行相应内容复验。
报告编制、签发按照正常流程进行。
3.7样品留存
样品接收员接到检测室负责人交回的样品后,同时填写《硬度样品流转记录表》
(SJKJ-GC/CD-2016-YD)按照常规与复验类样品分别标识保存。
样品编号需清晰可辩并与《样品编号对照表》(SJKJ-GC/BH-2016)相符。
四、考核与检查
4.1硬度检测室相关检测活动接受质量负责人与技术负责人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4.2检测环境接受安全员的监督检查。
4.3仪器设备接受设备管理员的监督检查。
4.4硬度检测室人员接受《质量部管理制度》管理与考核、工作质量接受《绩效考核制度》适用部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