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研究分析(精)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研究分析(精)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研究分析(精)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精)

————————————————————————————————作者:————————————————————————————————日期:

2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部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不成熟,以及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新标准也让镍氢电池生产商看到了中短期的希望。不过,3-5年内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

再者,近年来燃料电池(FC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氢能的梦想在21世纪开始变成现实。而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FCV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FCV将正式进人市场,以加氢站、输氢管道建设为标志的“氢经济”初露端倪。

研究发现,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占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已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安全标准、充电方式。而美国为了不让自己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对外国锂电池的依赖,也在扶持电动车和锂电池制造企业,美国能源部也于2009年批准了250亿美元的贷款。相比较之下,欧洲的汽车企业虽然在绿色节能环保方面非常激进,甚至更为激进,但他们在改进传统的发动机(如使其“小型化”,利用汽/柴油直喷技术等方面,或者氢动力车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1. 政策利好镍氢电池迎来投资盛宴

产业研究中心获悉,2010年6月25日工信部对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并于7月1日起施行,到2010年12

月31日前适用。根据工信部出台的新标准,以镍氢电池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被归类为成熟产品,允许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使用,对镍氢电池产业是一大利好。

1.1. 镍氢电池发展现状分析

3

镍氢动力电池刚刚进入成熟期,是目前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电池体系中唯一被实际验证并被商业化、规模化的电池体系,全球已经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全部采用镍氢动力电池体系。

据发布的《2008-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的研究报告显示,现有混合动力电池99%的市场份额为镍氢动力电池,商业化的代表是丰田的普锐斯。目前全球主要的汽车动力电池厂商主要有日本的PEVE和 Sanyo,PEVE

占据全球Hybrid动力车用镍氢电池85%的市场份额,目前主要的商业化的混合动力汽车如丰田的Prius、Alphard和 Estima,以及本田的Civic,Insight等均采用PEVE

的镍氢动力电池组。

目前,长安杰勋、奇瑞A5、一汽奔腾、通用君悦等品牌轿车已经在示范运行,他们采用的也都是镍氢电池,不过电池主要向国外采购,国内镍氢电池在汽车上的运用仍处于研发匹配阶段。科力远目前正与国内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合作,首条生产线的产品主要供应奇瑞汽车。

1.2. 镍氢电池产业及公司分析

在镍氢电池领域,我国在技术和资源上均具有优势,其中,氢氧化镍性能世界领先,稀土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此,发展镍氢动力电池是我国目前最现实的选择。

新能源汽车行业部认为,从镍氢电池产业链条看,上游原料厂商为金属矿产开采商,中游为镍氢电池材料供应商,下游为电池厂商。从产业链来看较看好中下游厂商,上游厂商目前竞争状况供需平衡,不过动力电池的下游厂商科力远和中游厂商中炬高新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上游镍矿开采商有吉恩镍业,而中游生产镍氢电池材料的国内上市公司包括金瑞科技(正极材料球型氢氧化镍、厦门钨业和包钢稀土(负极材料稀土贮氢合金粉,其中厦门钨业是国内镍氢电池贮氢粉生产的龙头企业,下游厂商中,国内具有镍氢动力电池生产能力或计划进入该领域的公司包括春兰集团、科力远、中炬高新、湖南神

4

舟、凯恩股份等,其中春兰集团是国内HEV镍氢动力电池技术的翘楚,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中炬高新和湖南神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市场地位,而科力远和凯恩股份的主要产品目前仍限于单体电池,动力电池组项目在建或筹建中,前景尚不明朗。

1.3. 镍氢电池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到70美元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开始显现。世界原油供应紧张,而且价格持续上涨,是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加速开发与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直接动因。同时,国际能源环境的变化,也为新能源汽车(目前主要是混合动力汽车登场,创造了市场条件。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镍氢电池技术最成熟,未来3年内仍将是新能源车的主流,之后镍氢电池技术将和磷酸铁锂、氢燃料电池三分天下,5年后将逐渐被锂电池及燃料电池所取代。电池巨头松下和三洋也均认为,锂离子动力电池不可能在2~

3年内取代镍氢动力电池,主要原因是镍氢动力电池便宜安全,已经达到规模化生产。锂电池还有课题需要继续攻关,如安全性,因此商业化尚需时日。

据日本富士经济分析,镍氢电池的主流地位将可延续至2011年,但是2011年之后锂电池将逐渐侵蚀镍氢电池的市场份额,该机构预估2009年车载用镍氢充电电池的全球市场规模将比上年增长23.7%,达到920亿日元,但是2015年车载用镍氢充电电池市场规模将降至550亿日元。

2. 动力锂电池三大投资机会分析

2.1. 锂电池现状分析

传统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本身技术比较成熟,但它们用在汽车上作为动力电池则存在较大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选择采用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5

锂电池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高(是镍镉电池、氢镍电池的3倍、比能量大(可达165WH/?K,是氢镍电池的3倍、循环寿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安全性好等优点。

当前许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都致力于开发动力锂电池汽车,如美国福特、克莱斯勒,日本丰田、三菱、日产、韩国现代、法国Courreges、Ventury等。而国内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奇瑞、力帆、中兴等车企也纷纷在自己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搭载动力锂电池。

根据多年的监测数据以及和相关厂商的沟通,对汽车锂电池的发展情况、市场规模以及未来走势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总结调研结果发现,从发展周期看,目前汽车锂电池市场正在走出导入期,开始跨入快速成长期。

2.2. 锂电池上中下游产业及公司分析

动力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电池有色金属材料供应商,中游电池材料生产商和下游锂电池生产商。其中,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投资机会最被看好,而磷酸铁锂的关键原材料则是碳酸锂,碳酸锂由矿产资源提炼而成,在自然界中储量有限,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稀缺性,属于稀缺资源。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碳酸锂资源的战略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2.2.1. 下游锂电池生产厂商

由于汽车锂电池产业蕴含非常巨大的产值潜力,电动汽车上游的电池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的汽车厂商对汽车锂电池业务也已窥觑已久。锂电池热的背后是车企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亦称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车市场前景的认可和对自己当前研发能力的担忧。虽然博世2008年底表示,要对电动车热保持清醒,但即使冷静如博世,也已与三星成立合资公司,计划2011年实现批量产销。

(1中日美三国汽车锂电池发展情况分析

6

据德意志银行调研显示,整车企业最愿意与以下10家企业合作开发汽车锂电池: 1Johnson

Controls-Saft(美国江森自控和和法国Saft的合资公司;2A123系统公司(由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电气等投资成立,该公司与大陆集团有合作;3

LG化学(该公司在美国有子公司Compact Power;4

EnerDel(Ener1和德尔福的合资公司;5AESC(日产和NEC的合资公司;

6PEVE(丰田和松下的合资公司;7GS汤浅;8日立;9三洋电机;10三星。

新能源汽车行业部指出,目前,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在全球市场中确实占有较

大的优势地位。据日本经产省披露,日本力争在2010年将新型锂电池用于下一代电动汽车。丰田、日产汽车及松下电器等相关企业签署协议,合力开发统一规格的新一代汽车锂电池,并计划在2年内实现量产。东芝公司决定,斥资500亿日元开发电动汽车用的锂离子电池,这种高效动力将于两年内进入半商品化生产。

近几年来,我国的汽车锂电池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很快,生产能力仅次于日本。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业起步虽晚于日本,但发展非常快,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上也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我国的汽车锂离子电池研发项目一直是国家“8 63”的重点项目,大部分材料实现了国产化,国内已自建和引进多条生产线,配套材料厂也有多个,均已形成大规模生产,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是产业投资推动。

我国的比亚迪、万向集团、深圳比克电池、天津力神电池与美国迈尔斯的合资企业等都置身于锂电池的研究。不过,目前国内唯一掌握车用磷酸铁锂电池组规模化生产技术的企业比亚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纯电动车E6和混合动力车F3DM中已正式推出搭载其自主研发的锂动力电池。

最近,美国的电池企业也加紧对汽车锂电池的投资,如江森自控动力方案公司(Jo hnson Controls Power

Solutions称,该公司计划投资1亿美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Florence建造可回收汽车电池制造厂。美国政府也重金资助

7

Boston-Power投资电动车电池厂,将在麻省的Auburn建立该公司在美国本土的第一个电动车电池工厂。

2动力锂电池发展遇到的问题

目前阻碍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瓶颈是:安全性能和汽车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

安全性能方面,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高、工作环境恶劣等方面的原因,加上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因此,用户对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汽车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方面,由于汽车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是12V

或24V,而单个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是3.7V,因此必须由多个电池串联而提高电压,但由于电池难以做到完全均一的充放电,因此导致串联的多个电池组内的单个电池会出现充放电不平衡的状况,电池会出现充电不足和过放电现象,而这种状况会导致电池性能的急剧恶化,最终导致整组电池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从而大大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能。

中投顾问认为,动力锂离子电池要得到很好的应用,技术上需要从材料、电池、管理系统、机械加工等多方面同时考虑。因此,需要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以电池为核心,对材料、管理系统等提出要求,形成一个产业群,更有利于技术的进步和系统成本的降低。

(3汽车锂电池发展前景展望

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趋势将成为必然,汽车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将催生庞大的产业经济效应。据了解,由科技部牵头联合国家相关部委将

连续3年,每年在10个不同城市分别投放1000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示范应用。国家有关部门的扶持,将会进一步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的示范应用,以此来带动锂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及关键零部件和整车技术的提高,为2010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打下基础。

8

2.3. 中游电池材料

(1锂电池材料行业现状及公司分析

锂电池材料可分为电极(正极/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目前以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锂和磷酸铁锂为主。负极材料则以石墨、固体碳粒为主;在正负极中间则是电池电解液和隔膜。

在锂电池产业链目前的产能比较中,由于进入壁垒较高,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产能是最小的,这是整个产业链中最看好的一个环节。目前生产正极材料的企业主要有:中国宝安、中信国安和杉杉股份、比亚迪。

与正极材料相比,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比重较低,而且国内已经实现产业化,负极材料以石墨、固体碳粒为主。目前国内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的前三甲企业是中国国安、杉杉股份、长沙海容,目前负极材料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未来这一块的市场需求将出现巨大缺口。

国内电池生产商电解液配套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电解液主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其生产成本为10万元/吨,售价为40万元/吨,毛利率高达75%,但是,目前市场基本上被关东电化学工业、SUTERAKEMIFA、森田化学等几家日本企业垄断。

隔膜系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通常达到70%以上,占了锂电池成本的20-30%。按照计算,一辆汽车就可以用到一千到两千平方米的隔膜。目前隔膜市场供应量严重不足,大部分依赖进口,市场主要被日本旭化成工业、东燃化学,及美国Celgard把持。隔膜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特点,而且项目周期很长,投资风险较大,国内企业的投资热情并不高。目前,国内能生产隔膜的企业仅有星源科技、金辉高科两家技术相对成熟。

(2锂电池材料发展前景

9

据发布的《2008-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而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趋势将成为必然,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将催生庞大的产业经济效应,对电池原材料供应商和厂商来说都是巨大的

商业蛋糕。预计,到 2012 年,新能源车的年产量将达到 100

万辆,按每辆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 7 万元,动力锂电池的正极磷酸铁锂材料 52

公斤,负极材料 41 公斤,电解液 40 公斤计算。100 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将带动 5.2 万吨正极材料,4.1 万吨负极材料,4

万吨电解液的需求。对于国内电池厂商而言,这将是一个总产值 700 亿元的

大蛋糕。而如果按客车计算,这一数值还将提高 3 倍——每辆混合动力客车的电池需求是轿车的 4 倍。 2.4. 上游锂电池材料碳酸锂行业分析

(1)碳酸锂行业发展现状

据介绍,全球碳酸锂行业的现状是,资源门槛极高、产能高度集中。截至 2007

年年底,全球碳酸锂总需求约为 9.3 万吨,国际上主要生产商有智利的

SQM、美国的 FMC 和德国 Chemtall 合计年产能为 7.8 万吨,占全球

80%市场份额。由于规模

化生产碳酸锂的企业必须拥有锂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的盐湖资源开采权,这使得该行业具备较高的资源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盐湖绝大多数资源都是高镁低锂型,而从高镁低锂老卤中提纯分离碳酸锂的工艺技术难度很大,之前这些技术仅掌握在少数国外公司手中,这使得碳酸锂行业又具备了技术壁垒。因此,造就了碳酸锂行业的全球寡头垄断格局。

在自主研发盐湖提锂、提镁技术及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我国一些大型工业企业

近几年来在扎布耶盐湖和柴达木盆地深处开始建设碳酸锂、氢氧化镁等化工产品生西藏矿业、

产基地。目前国内生产碳酸锂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西藏矿业、中信国安、西部矿业集

10

西藏矿业中信国安、

青海盐湖集团这四家公司,而西藏矿业和中信国安又占了其中绝大部分,这两团、青海盐湖集团家公司 2008 年碳酸锂总计产量也不超过 4000 吨。

资料显示,地处青海高原腹地的柴达木盆地富含有钾、钠、镁、锂、硼等矿产

资源,其中氯化镁 31 亿吨,约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99%;氯化锂近 1400 万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83%。2007 年初,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公司西台吉乃尔湖万吨级碳酸锂项目在柴达木盆地正式投产,使西台吉乃尔湖成为国内重要的碳酸锂生产基地。(2)碳酸锂行业发展瓶颈

目前,碳酸锂全球产能依然偏低,生产成本高,尚未真正实现大规模的开采提炼,公司仍在寻找更经济合理的生产方式,当前阻碍碳酸锂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仍是生产工艺技术。短期来看,西藏矿业和中信国安在生产技术上尚有不足,年产量分别只有 2000 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低,难以带动业绩大幅上升。

中科院副研究员李健介绍说,盐湖提锂、提镁技术“瓶颈”的突破并逐步形成产业化生产,标志着我国已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盐湖资源综合开发进入大规模生产锂、镁的全新阶段。

(3)国内碳酸锂生产企业分析 1.中信国安:中信国安现持有青海国安

99.375%的股权。青海国安成立于 2003 年,主要从

事青海西台吉乃尔盐湖中锂、钾、硼、镁等资源的综合开发。西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面积 570 平方公里,液体资源储量为氯化锂 308 万吨、氯化钾2656 万吨、氧化硼 163 万吨、氯化镁 18597 万吨。按设计产能计算,以上资源至少可供公司开采 25 年以上,潜在经济价值 1700 亿元。 2.西藏矿业:

中信国安拥有的是锂镁伴生矿,最近两三年来在技术上一直没有突破,西藏矿

业在上游原料的优势地位就相当凸显了。公司目前拥有锂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扎布耶盐湖 20 年开采权。这是世界上唯一以天然形式存在的碳酸锂盐湖,

除湖岸以及湖底自然沉积的碳酸锂外,湖水中碳酸锂的含量保守估计高达 200

万吨。其镁锂比仅为

0.02,毋须面对从高镁锂比例卤水中提锂的难题,因此西藏矿业在未来

的受益潜力巨大。 3.西部矿业集团目前西部矿业集团控制青海锂业

11

74%的股份。青海锂业有限公司目前在东台吉

乃尔承担建设青海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 2007 年 10 月,西部矿业集团公司设计产能达 3000 吨的碳酸锂项目开始投料生产。经过一年的运转及生产工艺改造与优化,至 2008 年 9 月碳酸锂项目实现月达产,到目前碳酸锂产品产量已超过 1000 吨,产品品质大于 99.5%,并实现了低成本、无高温和高腐蚀、无废气、无废渣排放的规模化清洁生产。 4.盐湖集团:为了综合利用盐湖镁、

锂等资源, “十一五”期间盐湖工业集团公司将投资建成年产 10

万吨无水氯化镁、1 万吨碳酸锂等项目,打造现代高科技盐化工基地。盐湖集

团的子公司蓝科锂业,其工艺包括树脂吸附,洗脱,浓缩,膜分离和碳化等过程。年前装置在前端树脂吸附部分调试。由于卤水锂浓度较低,大量卤水需要进入树脂床,树脂吸附主要的问题是水耗、树脂消耗和动力消耗很大,同时由于树脂对温度大幅变化适应性不够,导致树脂破碎等问题还在解决中。据估算其平均生产 1 吨碳酸锂,需要消耗 600 吨左右淡水,平均再生的酸碱消耗水平为 5%左右,树脂每次消耗为 5%左右。生产成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预计其吨成本将在 1.5 万元以上。(4)碳酸锂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从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车无疑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而动力锂电池则是电

动汽车的最佳选择。未来市场对锂电池及电池原材料的需求将非常庞大。基于此,碳酸锂开采提炼一旦被技术被突破,成本有效降低,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之后,

其前景将十分广阔。而据发布的《2008-201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指出,到 2012 年,国内有

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届时汽车年产辆为 1000

万辆算,我国新能源汽车要达到年产 100 万辆的规模。每辆新型动力汽车预

计需要 0.08

吨左右的碳酸锂,一旦动力锂电池大规模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碳酸锂

的市场潜力将十分巨大,预计到 2012 年仅新能源汽车对碳酸锂的需求每年就将达到 5 万吨以上。目前国内碳酸锂工业级价格在 45000

元/吨左右,电池级碳酸锂价格 70000 元/ 吨左右,高纯碳酸锂价格更是高达 100000

12

元/吨以上,国内涉及的新建项目由于是采用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生产成本在10000-15000 元/吨左右。因此,市场普遍

认为碳酸锂产品盈利能力非常高,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幅增长。总结:总结:5 年后锂电池将取代镍氢电池主流地位锂离子动力电池尽管在 2-3

年内难于取代镍氢动力电池,然而,不容忽视的是

锂电池未来将取代镍氢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目前日本主要的汽车和电池企业纷纷投资建设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集中在 2010-2011 年投产。日本富士经济认为,锂离子电池将在 2011 开始逐步取代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不容置疑。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将以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外围团体为中心制订方案,日本丰田、日产、本田、铃木、三菱、马自达、富士重工、大发、雅马哈 9

家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和三洋电机、日立制作所、松下电池工业、 pasona

能源、 GSYUASA

公司等电池生产商,再加上东京电力公司、日本汽车研究所、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等单位将共同参与实施试验,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和安全标准。同时,充电方式也将标准化。

据日本汽车研究所预计,按现在混合动力车的普及程度推算,到 2020 年日本

国内的混合动力车将达到约 360 万辆。如果高性能锂电池得到更多推广,使用量有可能进一步达到 720 万辆的水平。此间媒体评论说,如果日本能在新一代汽车锂电池的国际标准化认证方面获得先机掌握主导权,相关企业必将获得巨大利益。

对此,新能源汽车行业部指出,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

池逐渐蚕食,5

年后,镍氢电池的主流地位将被锂电池所替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目前中炬高新公司将在 2010 和 2011 分别对其镍氢电池生产线进行扩产,

其未来面临较大投资回收风险。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的车企及相关电池企业除了要推进镍氢电池产业化之外,更应该把目光放的长远些,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动力锂电池的研发,并保持对

13

燃料电池的技术跟进,为占领更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好准备。中国的传统汽车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至少十几年,然而,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

正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追赶世界汽车工业的一次难得的技术“蛙跳”良机,希望国内企业能抓住良机,在下一轮汽车工业中崭露头角。

14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BMS、VCU、-MCU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BMS、VCU、 MCU 电子创新网| 2001-15-20 11:54 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8万辆,发展态势喜人。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笔者结合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从新能源汽车分类、模块规划、电控技术和充电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 新能源汽车分类 在新能源汽车分类中,“弱混、强混”与“串联、并联”不同分类方法令非业内人士感到困惑,其实这些名称是从不同角度给出的解释、并不矛盾。 1.1消费者角度 消费者角度通常按照混合度进行划分,可分为起停、弱混、中混、强混、插电和纯电动,节油效果和成本增等指标加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无此功能或较弱、“+”个数越多表示效果越好,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节油效果改善、成本增加也较多。 1.2技术角度

图1 技术角度分类 技术角度由简到繁分为纯电动、串联混合动力、并联混合动力及混联混合动力,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P0表示BSG(Belt starter generator,带传动启停装置)系统,P1代表ISG(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启动机和发电机一体化装置)系统、电机处于发动机和离合器之间,P2中电机处于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入端之间,P3表示电机处于变速器输出端或布置于后轴,P03表示P0和P3的组合。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结构在国内外乘用或商用车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相对来说P2在欧洲比较流行,行星排结构在日系和美系车辆中占主导地位,P03等组合结构在四驱车辆中应用较为普遍、欧蓝德和标致3008均已实现量产。新能源车型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复杂性、节油效果和成本增加,例如由通用、克莱斯勒和宝马联合开发的三行星排双模系统,尽管节油效果较好,但由于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近十年间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2 新能源汽车模块规划 尽管新能源汽车分类复杂,但其中共用的模块较多,在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模块化方法,共享平台、提高开发速度。总体上讲,整个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三级模块体系、如图2所示,一级模块主要是指执行系统,包括充电设备、电动附件、储能系统、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驱动电机和齿轮箱。二级模块分为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执行部分包括充电设备的地面充电机、集电器和车载充电机,储能系统的单体、电箱和PACK,发动机部分的气体机、汽油机和柴油机,发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离合器中的干式和湿式,驱动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齿轮箱部分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包括AMT、AT和DCT等)、行星排和减速齿轮;二级模块的控制系统包括BMS、ECU、GCU、CCU、MCU、TCU和VCU,分别表示电池管理系统、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电机控制器、离合器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器、变速器控制系统和整车控制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2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 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促进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健康发展,提升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技术及行业发展水平,依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所有类型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负责协助做好公告管理相关工作,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 第二章申请和核实 第四条申请符合《规范条件》公告的废旧动力蓄电池

综合利用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三)符合《规范条件》中有关规定的要求; (四)企业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土地使用权取得等手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要求; (五)企业不生产、销售和使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六)安全生产条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依法履行各项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手续。 第五条符合本办法第四条所列条件的现有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可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公告申请,如实填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申请书》(见附件1,以下简称《申请书》)。 企业申请规范公告应当提交以下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申请书》所列企业全部相关信息;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项目建设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相关文件复印件;

xxxx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投资项目一览.doc

汽车网讯随着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热潮的兴起,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锂电池也迅猛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板块的政策重点扶植下,锂电池行业的热度再次急剧升温,受到了人们的格外重视,其巨大的市场空间被业内普遍看好。以下是盖世汽车网整理的 2010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投资项目。 中国比克为奇瑞新车型供应高功率车用锂电池 中国比克电池公司日前宣布中国比克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在第 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上发布的奇瑞首款锂电电动车瑞麟M1提供车载高功率锂电池。除了瑞麟M1 的新车上市发布外,奇瑞还将展出其他四款最新开发的电动车车型,包... 青岛 65.7 亿投向新材料将建全球最大锂电池基地 据了解,今年青岛海霸能源有限公司和宏耐新能源两个投资 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分别在胶南、即墨开建,建设生产能力为10亿安时的动力锂电池,而近日三菱化学一期投资2.6亿元的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落户平度香店街道,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材料加工厂 ... 中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落户江西 国内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日前在江西吉安落成投产。此项目总投资4亿多元,日产锂电池50多万只,产品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储备电源、便携式设备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基地的建成将大大推动吉安绿色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航天机电闯关锂电池首条生产线落沪 上海世博会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记者 9月 1 3日获悉,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已建成上海首条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示范线,年供应2000余辆纯电动轿车。此外,随着世博会人流不断增长,对新能源需求增大,上汽集团追加供应了约 100辆电动车。 9月 13 日,在通用汽车... 金龙铜管涉足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试卷A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试卷A 汽运19-301(26人)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单选题】 1、可逆电池的定义是:外接电源电压(A)电池装置电动势。(2分)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单选题】 2、以下电池中不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是(D)。(2分) A.铅酸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镍氢电池 D.锌银电池 【单选题】 3、关于蓄电池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2分) A.外观检查时,只检查蓄电池接线柱、电缆和托架固定架是否有腐蚀即可。 B.外观检查时,只检查蓄电池周围无漏液,壳体和桩柱无破损裂纹即可。 C.用万用表检测蓄电池电压,只要在12.6V以上就一定可以用。 D.万用表检测的蓄电池端电压,只能作为检测的参考因素。 【单选题】 4、(B)电池性能比较高,可以快速充电、高功率放电、能量密度高,且循环寿命长,但高温下安全性能差。(2分) A.镍氢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铅酸电池 D.锌银电池 【单选题】 5、动力电池包衰减诊断故障代码在下列(B)情况下可能出现。(2分) A.电池组已经退化到需要进行更换 B.电池组已经退化到只有原电池容量的20%左右 C.车辆的动力电池包电压为0伏 D.这些诊断故障代码是根据汽车的行驶里程设定的 【单选题】 6、动力电池的能量储存与输出都需要模块来进行管理,即动力电池能量管理模块,也称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或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简称(C) 。(2分) A.BBC B.ABS C.BMS D.EPS 【单选题】 7、集中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特征是(D)。(2分) A.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包分开 B.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管理控制器分开 C.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模组分开 D.信息采集器和管理器集合在一起

新能源车快速爆发,锂电池大有可为

新能源车快速爆发,锂电池大有可为 近年来,资本的涌入带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的投资拓展,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出现结构性扩张。锂电池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占新能源汽车生产总成本的40%。 国内外主要动力锂电池企业都在产能扩张方面有所布局,以迎接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 高工锂电预计到2023年,全球动力锂电池需求量将达511GWh,未来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6.7%。

锂离子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指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锂电池材料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材料组成,此外还有电池外壳。 由于进入壁垒较低、技术路线多以及上下游一体化延伸等原因,正极材料集中度相对较低,2020年第一季度CR5为38.33%,与2019年基本持平。 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供货的正极材料厂商17家,相比2019年减少了7家,表明行业洗牌已经开始,产能、技术、客户结构较差的小企业开始退出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正极三元材料格局相对散乱,2019年CR5市占率相比2018年有所提升至53%,前五名厂商市占率均在10%左右,相差较小。 铁锂正极材料近两年CR5保持稳定,而龙头企业德方纳米深度绑定核心大客户宁德时代,2019年市占率提升至29%,贝特瑞市场份额也有明显提升,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2019年中国锂电池四大原材料份额格局

数据负极材料龙头格局稳定,马太效应明显。2019年CR5从去年的77%提升至79%。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产业地位稳定,凯金受益于核心客户宁德时代的需求增加,市占率增长较为显著,目前排在第四位。 隔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最具技术壁垒的关键内层组件,在动力电池中成本占比约为10%-20%。 隔膜在锂电池中主要起到隔绝正负极防止短路并提供微通道支持锂离子迁移的作用,对电池安全性、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影响关键。 隔膜竞争格局中,恩捷股份寡头地位确立。湿法隔膜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恩捷股份是湿法隔膜行业的龙头,2019年市占率达到43%。随着恩捷股份收购排名第二的苏州捷力的完成,其市占率将轻松突破50%,湿法隔膜寡头地位已然确立。

新能源汽车之动力电池(2020)市场拐点将至

新能源汽车之动力电池(2020)市场拐点将至 新能源汽车之动力电池(2020)报告,重点分析了动力电池领域最新的技术路线革新和政策变迁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 ■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达860亿,未来拥有一定的增量空间。动力电池市场规模的三大核心因素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单车带电量、动力电池售价。关于新能源汽车销量,随着补贴退坡平缓、产品力显著提升、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和C 端用户需求释放,2021年有望迎来拐点。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160万,未来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57%。关于单车带电量,在技术、政策、用户需求驱动下,续航里程逐年提升,助力单车带电量持续攀升,预计未来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02%;关于动力电池售价,在下游整车平价需求、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和自身制造成本下降三维度助力之下,动力电池售价逐年下降,预计未来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93%。单车带电量的提升有望对冲掉动力电池售价的下降,动力电池市场规模随销量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预计2022年有望达860亿,约为2019规模的1.2倍。 ■技术路线:磷酸铁锂有望回暖至40%,模组技术有所革新。目前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有所波动,在材料层面:动力电池领域形成了三元(69.96%)为主、磷酸铁锂为辅(28.18%)的产品结构。随着补贴退坡、新国标5 min热扩散要求、能量密度边际改善,磷酸铁锂呈现回暖趋势,预计2021年有望回暖至35~40%。而高镍三元由于能量密度优势凸出,成本和安全边际逐渐改善,未来仍将是动力电池的主流方向。在工艺层面:推出了具有革新性的无模组技术(CTP和刀片电池),在高镍电芯的基础上,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望达到接近800km,助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利好拥有无模组技术的龙头企业。 ■竞争格局:外资有望重回前列,二线企业有望崛起。动力电池白名单取消,外资企业强势进入,2020 Q1 LG(10.7%)和松下(4.7%)分别位列第三、第四,未来随着原材料国产化进程、客户资源增加、现有车型放量,其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外资企业有望重回前列;外资车企对供应商的新一轮选择和车企二供的开发,有望孕育新的微巨头,优质二线电池企业仍有望崛起。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研究分析(精)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精)

————————————————————————————————作者:————————————————————————————————日期: 2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部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不成熟,以及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新标准也让镍氢电池生产商看到了中短期的希望。不过,3-5年内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 再者,近年来燃料电池(FC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氢能的梦想在21世纪开始变成现实。而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FCV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FCV将正式进人市场,以加氢站、输氢管道建设为标志的“氢经济”初露端倪。 研究发现,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占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已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安全标准、充电方式。而美国为了不让自己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对外国锂电池的依赖,也在扶持电动车和锂电池制造企业,美国能源部也于2009年批准了250亿美元的贷款。相比较之下,欧洲的汽车企业虽然在绿色节能环保方面非常激进,甚至更为激进,但他们在改进传统的发动机(如使其“小型化”,利用汽/柴油直喷技术等方面,或者氢动力车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1. 政策利好镍氢电池迎来投资盛宴 产业研究中心获悉,2010年6月25日工信部对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并于7月1日起施行,到2010年12 月31日前适用。根据工信部出台的新标准,以镍氢电池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被归类为成熟产品,允许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使用,对镍氢电池产业是一大利好。 1.1. 镍氢电池发展现状分析 3

新能源汽车电池基本知识

新能源汽车电池基本知识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 电池原理 在化学电池中,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 在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 铅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正极 活性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质中稳定 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 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氧或空气,卤素及 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电解质则是 具有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材料,如酸、碱、 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非水溶液、熔融 盐或固体电解质等。当外电路断开时,两 极之间虽然有电位差(开路电压),但没有 电流,存储在电池中的化学能并不转换为 电能。当外电路闭合时,在两电极电位差 的作用下即有电流流过外电路。同时在电 池内部,由于电解质中不存在自由电子,电荷的传递必然伴随两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界面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以及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物质迁移。电荷在电解质中的传递也要由离子的迁移来完成。因此,电池内部正常的电荷传递和物质传递过程是保证正常输出电能的必要条件。充电时,电池内部的传电和传质过程的方向恰与放电相反;电极反应必须是可逆的,才能保证反方向传质与传电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电极反应可逆是构成蓄电池的必要条件。G为吉布斯反应自由能增量(焦);F为法拉第常数=96500库=26.8安·小时;n为电池反应的当量数。这是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之间的基本热力学关系式,也是计算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基本热力学方程式。实际上,当电流流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1 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总体概况 (1) 2 汽车动力电池的分类及发展现状 (1) 2.1 铅酸电池 (2) 2.1.1 铅酸电池的特点 (2) 2.1.2 铅酸电池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3) 2.2 镍氢电池发展现状分析 (3) 2.2.1 国内政策的有利支持 (3) 2.2.2 镍氢电池在汽车生产方面的应用 (4) 2.2.3 镍氢电池与锂电池的对比 (4) 2.3 锂电池发展现状分析 (4) 2.3.1 锂电池的特点 (4) 2.3.2 开发锂电池汽车的主要厂商 (5) 2.3.3 锂电池在我国的发展 (5) 2.3.4 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瓶颈 (6) 2.3.5 日本在锂电池标准化方面的发展 (6) 3 世界主要动力电池生产国的发展现状 (6) 3.1日本 (7) 3.2 中国 (8) 3.3 韩国 (10) 3.4 美国 (11) 3.5 电池厂商供应对照表 (11) 4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析 (12) 4.1 政策的支撑下的行业发展 (12) 4.2 目前面临的问题 (14) 4.2.1 价格仍然偏高 (14) 4.2.2 尚无完备的充电站等配套设施 (14) 4.3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主要车型 (14) 4.3.1 在售车型 (14) 4.3.2 即将上市的车型 (15) 4.4 动力电池的检测机构 (15)

1 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总体概况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汽油、柴油之外的动力作为动力源的汽车的总称,按动力源的不同,主要有三种: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按照是否依赖外部充电,混合动力汽车又可分为普通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in hybrid)。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的要求很高, 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命尽量长。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大范围使用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不过,未来3-5年,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再者,近年来燃料电池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氢能的梦想21 世纪开始变成现实,而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燃料电池汽车将正式进入市场。 2 汽车动力电池的分类及发展现状 当前在电动汽车上得到应用的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具体分类如下: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二三四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国际电动学会(IEC)在1995年制定的电池管理系统标准中给出的电池管理系统应有的主要功能包括:显示SOC;提供电池温度信息,电池高温报警;显示电解液状态;电池性能异常早期报警;提供电池老化信息;记录电池关键数据等。 当95年制定标准时,电池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电动车辆的要求,主要采用的铅酸蓄电池,人们对电动车、尤其是混合电动车的认识还不够。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先进电池的需求和对电池管理系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比较复杂,需要针对车用动力电池专门设计,并且对于不同的动力电池,对管理系统的要求也有差异。实用的电池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电池状态估计、能量管理、热管理、安全管理和通信功能,其他扩展功台旨包括充电管理、数据显示、能量管理和故障诊断等。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数据采集 电池管理系统的所有算法、电动车的能量控制策略、驾驶员的驾驶信息等都以采集的数据作为输入,采样速度、精度和前置滤波特性是影响电池管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电动汽车管理系统的采样速率一般要求大于200Hz。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按电池包内安装的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对电池进行管理。电池箱内通常有温度传感器及电压、电流或内阻的测量装置。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状态估计 电动汽车电池状态主要包括SOC和SOH等。是车辆进行能量或功率匹配和控制的重要依据。电动汽车在行车过程中,该系统能随时对车辆的能耗进行计算,最终给出该电源系统的SOC值,供多能源管理系统或整车控制器进行功率配置或确定控制策略,对于纯电动车来说使驾驶人员知道车辆的续驶里程,以便决定如何行驶,在能量允许的条件下使车辆行驶到具有充电功能的地方,补充电量防止半路抛锚。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 在能量管理中,电流、电压、温度、SOC、SOH 参数作为输入用来完成以下功能:控制充电过程,包括均衡充电;用SOC、SOH和温度限制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的输入、输出功率与能量;放电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安全管理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具体功能包括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是否超过限制;防止电池过度放电,尤其是防止个别电池单体过度放电,防止电池过热而发生热失控;防止电池出现

新能源汽车之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一、动力电池产业简介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车载能量的存贮装置。动力电池在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作为驱动力能源,同时向空调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照明、信号系统、刮水器和喷淋器以及车载娱乐和通信设备等设施提供电能。在新能源汽车中其还作为驱动电机的动力源,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随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在新能源汽车占比高达50%的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未来将随着行业的发展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2. 行业产业链

3.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目前动力电池的主要应用方是新能源汽车,并且由于续航里程一直是该行业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将逐步成为行业趋势(在没有其他技术颠覆的情况下)。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目前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客车行业,由于新能源客车行业目前主要的替代方是公交车,因此安全问题的考虑反而大于续航问题,伴随着城市公交替代的逐步完成,磷酸铁锂电池的行业天花板也逐渐显现,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可能在储能领域的渗透(因为储能领域的安全考虑大于能量密度考虑) 二、动力电池产业全球现状分析 1.全球产销分析 动力锂电池属于锂电池行业的一个分支,因此对于锂电池行业的研究十分必要。全球锂电池行业近5年来发展迅速,在2014年之前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的快速增长,随着消费电子的增速放缓,2014年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异军突起,继续带动整个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全球的锂电池出货量从2011年的26.64GWH增长到2016年的118.7GWH,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83%,可谓是增长迅速。

新能源汽车各种电池详细解释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扶植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进大众的视野。很多汽车品牌强势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加上新能源汽车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买车、换车的第一选择。 新能源汽车江湖有句话:“新能源汽车,得电池者得天下”。动力电池技术成了关乎一台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期文章,知科君为大家普及一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汽车动力电池 首先我们了解下电池,总称为化学电池,现阶段我们将总类的化学电池可以分为; 一次电池,也称干电池,即不能够再充电的电池,如生活中常用的5号碱性电池; 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的电池,这也是汽车动力电池最基本的要求; 燃料电池,指正负极本身不含活性物质,活性材料连续不断从外部加入,如氢燃料电池; 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我们主要关注化学电池中的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也就是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锂电池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二次电池,目前发展迅速可谓“炙手可热”;另一条是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以氢燃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目前与二次电池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很快时间(五分钟左右)给电池加满燃料,而不是等上几个小时来充满电。氢燃料电池充入的是氢气,而最终产生水分,也没有废旧电池回收的问题,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但由于氢的来源问题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工业化应用、以及最重要的安全、储存等方面因素,目前发展还是很大的瓶颈,不如二次电池发展的成熟。

在二次电池中,就目前锂电池无论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环保性能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是目前动力电池的首选,动力电池技术成了关乎一台新能源车型性能的关键,因此很多车企纷纷押宝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种类大致归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锂(镍钴锰酸锂)等几大门类。今天知科君就带大家从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去研究研究关于动力电池中的各种门道,看看这些电池都有什么优缺点!哪种才是适合咱们家用的电池类型。 铅酸电池 优点:成本低、低温性较好,价比高 不足:能量密度低、比功率低、寿命特别短、体积大、安全性差 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因其成本较低,而且能够高倍率放电,性价比高、依然是可供大批量生产的电动车用电池、如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低速电动车及老年代步车。但是铅酸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和能量密度及使用寿命都很低,以此为动力源的电动车不可能拥有良好的车速及较高的续航里程、因此一般只能用于低速车的使用。 铅酸图片 镍氢电池 优点:价格低廉、技术成熟、寿命耐用性长

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有限公司

摘要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产销数据增幅明显,主要原因在于:1、大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和对燃油车各种的限制措施,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新能源汽车。2019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高速增长。2019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4万辆和1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3%和80.0%。其中,2019年6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万辆和12.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8.0%和106.7%。2019年6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完成2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8.9%。2019年6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8辆和484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8倍和14.6倍在中游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根据2016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政府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准入门槛、培育优质企业的政策理念逐步明确。而补贴支持方面,从2017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来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数量约占同类车型的50%,其中搭载宁德时代产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约占35%。综合来看,未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下游各环节的逐步规范以及准入门槛提高的背景下,市场资源也

会逐步向中上游优质的厂商倾斜,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后,在2019年受补贴退坡的影响,产销增速出现放缓,2019年新能源汽车分别实现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预示着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已经开启。核心市场发展过度依赖政策驱动,退坡引发的市场冲击导致消费者需求趋于理性,产品自身的实力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北汽新能源EU系列销量领先,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受全球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加码的影响,国内扶持政策维持或加大力度的预期增强。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搞:主要目标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 该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15785.4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672.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28%;流动资金3112.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72%。 达产年营业收入28070.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289.74万元,税金及附加310.78万元,利润总额6780.26万元,利税总额8026.25万元,税后净利润5085.1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41.06万元;达产

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可研报告

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研究工作的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研究结论 . (2)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市场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项目建设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场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场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项目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土方平整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究进展与展望

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 esearch 5 2019?10行业动态 新矣旨源汽车动力电池研究进展与展望 *姚乐靖 (艾青中学浙江321000) 摘耍: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开发清洁能源,发展来源丰富、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与研究.而开发环境友好、性能优越的动力电池是有效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升其应用价值与前景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简单介绍,简要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餉发展过程及各类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从电池性能、循环使用寿命、材料与成本等方面对各类动力电池特点与发展前景进行简要总结,对不同类型电池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提出前景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应用 中图分类号:T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Power Batteries of New Energy Vehicle Yao Lejing (Aiqing High School,Zhejiang,321000) Abstracts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reduce pollution,develop clean energy,develop new energy vehicles with abundant sourc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p ower batteries with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and superior performance is the core issue to effectively develop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enhance their application value and prospects.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new energy vehicles,briefly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 ower batteries of n ew energy vehicle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v arious power batteries,and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 rospects of v arious power batteries f rom the aspects of b attery performance,cycle life,material and cost.This paper reviews the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 roblems of d ifferent types of b atteries,and p uts f orward p rospects and suggestions f or the f uture development of n ew energy automotive p ower batteries. Key words i new energy vehicle^po^ver battery^lithium ion battery;application 1.前言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加剧,发展和利用不同类型的新型清洁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各国政策的鼓励下,新能源汽车凭借其高能源利用率、低排放等优势迅速发展起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切。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发和研究具有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动力电池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实现更广泛市场化的重点问题之一。从材料易得的铅酸蓄电池,到容量较高的银氢电池,再到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的制备技术与性能提升方法不断地被研究升级,但是由于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性能的发挥和实用上还无法完全取代化石燃料。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介绍,从电池类型与结构、电池性能、循环使用寿命、材料与成本等角度分析其特点与优劣势,为设计与发展更高性能的动力电池提供建议。 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主要分成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两大类。近几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诸多技术等已经有了巨大的突破,但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不断的暴露出来,具体有以下几点:(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不明确。(2)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仍然不高。(3)政策依赖明显,用车环境有待提升孔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⑷。蓄电池是其唯一动力来源。纯电动汽车由于完全摆脱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对环境的污染较小,而且噪音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但是纯电动汽车在高能量、低成本、长寿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且存在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混合动力汽车是指使用一种或多种动力源的车辆闻。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都是由内燃机和电动机组成,电力与化石燃料的结合即对环境有了一定的保护,又不影响汽车的使用,使其相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经济性和适应性更加强。我国现在更加注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混合动力汽车会成为主流。 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究现状 根据汽车所用动力来源的不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蓄电池和燃料电池。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储能技术主要是电化学储能技术,即铅酸、银氢、锂离子电池等储能技术。燃料电池主要利用氢能源的热值高、无副产物、环保等优势。近几年这些不同类型动力电池技术随着研究力度的增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主要从电池原理技术、能量密度等电池性能、循环稳定性、成本和市场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⑴蓄电池 ① 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动力电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完整版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 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8年第35号 为贯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国办发〔2016〕99号)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2018〕43号)要求,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现予公告。 附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8年7月2日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 溯源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2018〕43号)要求,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溯源管理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 第二条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对新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新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进口新能源汽车实施溯源管理。 第三条对本规定施行之日前已获得《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进口新能源汽车,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延后12个月实施溯源管理。如逾期仍需在维修等过程中使用未按国家标准编码动力蓄电池的,应提交说明。 第四条汽车生产企业(含进口商)对已生产和已进口但未纳入溯源管理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本规定施行12个月内将相关溯源信息补传至溯源管理平台。

新能源汽车各种电池详细解释

新能源汽车各种电池详 细解释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扶植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进大众的视野。很多汽车品牌强势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加上新能源汽车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买车、换车的第一选择。 新能源汽车江湖有句话:“新能源汽车,得电池者得天下”。动力电池技术成了关乎一台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期文章,知科君为大家普及一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汽车动力电池 首先我们了解下电池,总称为化学电池,现阶段我们将总类的化学电池可以分为; 一次电池,也称干电池,即不能够再充电的电池,如生活中常用的5号碱性电池; 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的电池,这也是汽车动力电池最基本的要求; 燃料电池,指正负极本身不含活性物质,活性材料连续不断从外部加入,如氢燃料电池; 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我们主要关注化学电池中的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也就是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锂电池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二次电池,目前发展迅速可谓“炙手可热”;另一条是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以氢燃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目前与二次电池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很快时间(五分钟左右)给电池加满燃料,而不是等上几个小时来充满电。氢燃料电池充入的是氢气,而最终产生水分,也没有废旧电池回收的问题,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但由于氢的来源问题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工业化应用、以及最重要的安全、储存等方面因素,目前发展还是很大的瓶颈,不如二次电池发展的成熟。

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可对电池的电流数据、电压数据和电量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系统设备以及汽车电池的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系统设备以及汽车电池的正常数据进行提取,然后与数据分析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对比,为监测数据提供分析对比的基础,可对汽车主电池和汽车备用电池进行切换或断电管理,可防止汽车电池电量过低,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可对系统进行控制,可对根据发送来的对比结果,及时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可及时了解汽车电池的各项数据信息;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使用方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监测模块(2)、数据库(3)、物联网平台(4)、电池管理模块(5)、警示模块(6)和智能终端(7),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所述数据库(3)、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物联网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物联网平台(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单元(2)、所述数据库(3)、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所述警示模块(6)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库(3)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均分别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电流采集单元(8)、电压采集单元(9)和电量采集单元(10),所述数据监

测模块(2)包括温度监测单元(11)、湿度监测单元(12)和运行监测单元(13),所述物联网平台(4)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4)、信息收发单元(15)和存储单元(16),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包括主电池管理单元(17)和备用电池管理单元(18),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显示单元(19)和输入单元(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车载电脑和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联网计算机等其他智能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单元(11)和所述湿度监测单元(12)均分别设于数据采集设备、电池管理设备和数据监测设备以及汽车电池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6)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且所述警示灯和所述蜂鸣器均设于汽车电池外侧和汽车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监测单元(13)与车间内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和电池管理设备均分别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16)包括云储存空间和本地储存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单元(8)、所述电压采集单元(9)和所述电量采集单元(10)均分别与汽车电池连接。 8.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理者通过所述智能终端(7)的所述输入单元(20)开启系统,所述智能终端(7)向所述物联网平台(4)发送指令; S2.所述物联网平台(4)接收指令后,运行系统,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中的所述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