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题:《这个人重要不重要》带答案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答案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1.《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平时作业1说明:第一次作业是“第二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教学结束之后要布置的形成性考核。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次小组讨论。
在了解“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的中心就在于分析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围绕性别、家庭、社区、组织、社会政策(五个中选取一个即可)等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小组讨论。
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小组成员面对面进行,也可以依托网络进行。
要求:讨论前要明确讨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讨论过程要有记录,每组形成一份讨论报告,作为考核的基本依据。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给出客观公正的成绩。
2.《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平时作业2说明:平时作业2是“第七章社会政策与人类行为”教学结束后的形成性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著名的概念是:()。
A.自我B.自我实现C.生理需要D.超我2.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家庭越来越普遍,扩大家庭越来越少。
A.核心家庭B.联合家庭C.单亲家庭D.丁克家庭3.就我国而言,正式的学校产生于()。
A.夏朝B.唐朝C.明朝D.清朝4.人的行为有很多种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
按照是否合乎(),可以将人的行为划分为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
A.需要B.规范C.逻辑D.规律5.赋权理论是一个比较激进的流派,认为案主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的制度性障碍B.案主的个体性错误C.案主的社会地位低D.案主的无意识6. 性别歧视者常犯的错误是以偏盖全,过分强调:()A.生理性差别B.心理性差别C.社会性差别D.环境差别7.社会政策研究的正式渊源始自于1837年()学者组织的“社会政策研究会”。
A.美国B.德国C.英国D.中国8.美国社区研究中的代表人物——林德夫妇的代表作是:()。
A.《社区与社会》B.《小城镇研究》C.《人文区位学》D.《中镇》9.优势视角的核心概念是:()。
阅读题及答案:《我很重要》

阅读题及答案:《我很重要》阅读题: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如何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请从故事中找出2-3个支持你回答的事例。
答案: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男孩。
他最初并不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但通过几个事例,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第一个事例是当他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进球后,班级里的同学们为他欢呼雀跃。
在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贡献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和鼓舞。
他明白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重要,并且他的存在和努力被他人所认可和赞赏。
第二个事例是当他在家中帮助妈妈打扫房间时,他注意到妈妈的笑容和感激之情。
尽管这只是一件小事,但他明白自己的付出可以给家人带来舒适和幸福。
他意识到他在家庭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角色。
第三个事例是当他帮助同学解决数学难题时,同学们对他的感激之情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可以帮助他人。
他明白自己可以在学习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并能通过分享知识来帮助他人取得进步。
通过这些事例,主人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并意识到他的存在和努力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种认识让他更加自信,并激励他在生活中追求更多的目标,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多价值。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男孩,他一直觉得自己并不特别,没有什么重要的存在感。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经历,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并开始自信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故事开始时,主人公正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打球。
他原本只是怀着一种参与的态度加入,却意外地投篮命中,为班级赢得了关键的一分。
这时,全班同学都为他欢呼雀跃,他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和贡献给他人带来的快乐和鼓舞。
他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重要,他的存在和努力被他人所认可和赞赏。
这个经历让主人公对自己的身份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并灌注了他新的自信。
他开始参与更多的团队活动,积极展现自己的才能。
他逐渐发现自己在不同领域中具备的潜力和天赋,例如舞蹈、音乐和领导力等方面。
他明白到自己的多才多艺不仅能为自己带来快乐和成就,也可以提供帮助和启发给他人。
议论文阅读题练习附带答案

议论文阅读题练习附带答案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能力,学生运用多种技巧、方法对短文的理解,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议论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议论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1苦与乐①读书中的“乐”确实不多,“苦”却常常存在。
但是往往苦得越多,最后尝到的甜也就越多。
学习中的苦与乐,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
世上之所以出现出类拔萃的伟人,就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正确地对待苦。
在苦中前进,在苦中寻乐。
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的发明(乐)不知其数,而他在发明以前的学习过程中经受的失败(苦)更是不知其数。
他曾为一件发明做过8000次失败的实验,每次失败都对他的努力作了否定,给他带来了痛苦。
而他并不因痛苦而停止努力,反而说,这8000次的失败虽然使我痛苦,但我也从中感到了乐;因为它们至少使我知道这8000种实验方法是行不通的。
他不因失败的痛苦而感到失望,反而是从中吸取教训,得出经验,顽强不屈地继续走这一条既有苦,又是通向乐的曲折道路。
②苦虽是对乐的否定,但也能引导人们逐步走向乐,这就是“苦中有乐”。
③但是,乐不是苦的积累,而是对苦的总结。
不懂得这一点就会导致“苦得望越多就越乐”的谬论。
苦虽然显示了学习中的错误,但要想得到乐,还要从苦中摸索,找出导致苦的原因。
众所周知的平行公理在它真正诞生以前,也经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
在它刚刚问世时,人们对它大加怀疑。
许多科学家、学者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平行公理的证明,但得到的只是失败。
过了几个世纪,有个科学家经过七年的论证,得出了平行公理不可论证的结论,从而创造了闻名世界的新学科——非欧几何学,这个科学家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尊敬,得到了乐。
那么,除了这个科学家以外,其他学者为什么尽是苦(失败)呢?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从失败中(苦)中得到正确的教训,而这个科学家之所以得到成功(乐),就是因为他善于在失败中科学地总结,终于找了通向成功之路。
所以,乐并不是苦的海的简单的积累,只有在苦中认真总结,才能最终尝到成功的甜头,享受到乐。
毕淑敏我很重要原文及阅读答案

毕淑敏我很重要原文及阅读答案毕淑敏我很重要原文及阅读答案《我很重要》出自毕淑敏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毕淑敏我很重要原文及阅读答案,欢迎参考阅读!《我很重要》原文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丝战栗。
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
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族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蜘蛛般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放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假如我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
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惟一。
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
假如我们离去,孩子就失去淳淳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万劫不复。
盘子破裂可以粘住,童年碎了,永不复原。
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
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
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我很重要。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没有人能代替我,就像我不能代替别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分层作业一、单选题1.1935年6月红军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 )却以种种借口延误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并以改组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相要挟。
A.张国焘 B.王明 C.博古 D.林彪2.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飞夺( ),越过了被敌人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A.泸定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D.风雨桥3.红军长征时经过大凉山彝族地区时,根据党的民族政策,与当地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将领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刘伯承 D.陈毅4.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等指挥的(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成为我军战史上的光辉典范。
A.四渡赤水 B.湘江之战 C.娄山关之战 D.乌江之战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是毛泽东在哪个战役时作的词( )。
A.四渡赤水 B.湘江之战 C.娄山关之战 D.乌江之战6.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 )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A.一 B.二 C.四 D.二十五二、填空题7.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人名)。
《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等章节,不仅呈现了他的成长历史,也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他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 (人名)。
8.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
他判断由于的宣传和行动,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9.班级从《红星照耀中国》的艺术特色的角度推介作品,请你用表格梳理。
艺术特色内容举例归纳小结人物个性鲜明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罗,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嗜.(shì)好侵略.(lüè)人影绰.绰(chuò)B.馈.(kuì)赠凛.(lǐng)冽玲珑剔.(tī)透C.堆砌.(qiè)拗.(niù)不过不可计数.(shǔ)D.眼睑.(jiǎn)缝纫.(lèn)机悄.(qiǎo)没声儿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轮换身段联结气极败坏B.船桨慌唐闲逸难以致信C.阴暗歇凉煤碳心旷神怡D.茶叶隐蔽崩塌流离失所3.下列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负.荆请罪如释重负.B.风一更.,雪一更万象更.新C.学而不厌.喜新厌.旧D.九州生气恃.风雷有恃.无恐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父亲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写的那首诗的不足之处。
B.这个秋天的事情真多,忙都忙不过来,真是多事之秋....。
C.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把事情都讲清楚,免得大家心里有疙瘩。
D.老张做事不果断,前怕狼后怕虎......,总是犹豫不决。
5.下列关于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①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②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
③科学家提出了许多设想,如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④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A.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B.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C.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D.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6.同学们交流了自己在阅读民间故事时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读《猎人海力布》时,我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读的速度果然快多了。
B.看到《鲁班学艺》这个题目,我产生了疑问:“鲁班是怎么学艺的?”“鲁班最终学成功了吗?”带着问题读不能提高阅读速度。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1、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3、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4、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菇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
自古至今,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当残雪还没有消融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往寒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给下面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
部编版202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精编课外阅读理解专练50-7(附答案)

部编版202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精编课外阅读理解专练50-7(附答案)1.厨师的哲学尤今①我点了三道菜:姜丝鱼片、咸鱼煎蛋、冬菇芥蓝。
②在柬埔寨中部这个人口寥寥,又落后得好似一百年都不曾发展的小城磅清扬,居然能够在这间唤作“湄公餐馆”的小店的菜单上看到如此“纯中式”的菜肴,既欢喜,又迷惑;而等那三道菜一一被端上来时,我的欢喜和迷惑,全部变成了因难以置信而生发的惊叹。
③宛如霏霏细雨的姜丝,密密地罩在嫩白如初降雪花的鱼片上,恍若一场牵动人心的艳遇。
掺和着咸鱼的蛋液,被煎成一个金黄澄亮的大月亮,毫无机心地仰视众生。
饱满的冬菇和修长的芥蓝,亲密地依偎着,有长相厮守的温馨。
④道道菜肴,色泽鲜丽,卖相绝佳,味道呢,更是一等一的好,每一口都让人舍不得吞咽。
⑤这名出色的掌勺人,姓丁,是老板兼厨师。
过去,他向一位香港厨师学艺,时间长达十年。
⑥这晚,客人不多,我们闲聊。
⑦他一丝不苟地说道:“学烹饪,如果一板一眼地死记烹饪的步骤,是于事无补的;最重要的是,学艺者必须下足功夫去钻研烹饪的原理。
炒菜,多几滴水或少几滴水,味道完全不同;切肉,必须顺着肉的纹理,否则,那肉一定作怪,不管你下什么料去调弄,都煮不出好味道来。
把原理一搞通,厨艺肯定差不到哪儿去。
不过呢,话说回来,厨师一定要对所有的肉啊、菜啊有一分强烈的感情,菜和肉才会乖乖地听话。
”⑧我看着那张菜式不多的菜单,冒昧地问道:“你天天煮着同样的几道菜,反复练习、千锤百炼,才能煮得这样精彩吧?”⑨他睃了我一眼,不答,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了一本厚厚的菜谱,递给我。
⑩我只翻了几下,便眼花缭乱,哇,那菜式数不胜数,单单鸭,便有八宝鸭、香酥鸭、北京烤鸭、卤鸭、辣熏鸭,等等。
⑪他一脸自豪地说:“我曾在首都金边一家豪华大饭店当主厨,菜式千变万化,不管客人点什么,都难不倒我。
现在,到这小城开餐馆,客人喜欢的菜肴,来来去去都是这几样,我只好把这本菜谱收起来了。
”⑫“空有一身武艺而无用武之地,不是很可惜吗?”我又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辞职。
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个人,你会留下来吗?他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
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那里一天,我便觉得有如芒刺在背,只能离开。
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
一位老师将学生分组,12个人一组。
其中一个学生请求老师给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
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
老师同意了他的要求,不过老师问道:这个组的其他成员你也讨厌吗?
学生说:不会啊,都挺喜欢的。
老师说:那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
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
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
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对立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
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
这样的结局,你愿意吗?
1. 标题中的这个人指的是(答案)(答案)的人
2. 他为什么选择离职?
(答案)
3. 写老师将学生分组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答案)
4. 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
你能用本文的例子来说明吗?
(答案)
5. 读完全文,你觉得他会不会做出新的选择?要说明理由。
(答案)
6. 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a 遇到一个不喜欢或讨厌的人(答案)
b 形容坐立不安,像忙和刺在背上一样。
(答案)
c 两者对立,像水和火一样不相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