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骑“白马”的苍耳》优质教案范例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骑“白马”的苍耳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骑“白马”的苍耳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骑“白马”的苍耳》了解田园生活,培养对田园生活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写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如“苍耳”、“蓓蕾”、“翠羽”等;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3.理解课文中的情节,从而掌握整篇文章的含义和中心思想。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部分句子,如“轻舟水鸭浮,平田牛羊游”等;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苍耳像一匹白马,含羞带耀,在阳光下舒展着她的翠羽”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农村里、田园生活等背景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对农村生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预习(15分钟)教师介绍课文大意,带领学生预习课文并标注生词、重点词、重点句型。
学生可以阅读,默读,朗读并标记重点内容。
3.朗读(20分钟)1.教师朗读整篇课文,让学生跟读。
并在读完之后,让学生自己读一遍;2.学生两人一组,依次练习朗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4.理解(3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解释理解难点,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梳理文章的脉络;3.教师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翻译、接龙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5.练习(25分钟)1.让学生自己去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农村景色的短文,并加以分享和展示;2.让学生朗读自己的短文,进行点评和评价,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和重点;2.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进行总结和回顾。
五、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课后习题;2.完成自己的短文,并整理到台历上。
六、学情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阅读课文《骑“白马”的苍耳》,通过学习小说了解田园生活。
骑白马的苍耳课堂教案设计

骑白马的苍耳课堂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中的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特点的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苍耳植物,引导学生观察苍耳的特点。
2. 教师分享《骑白马的苍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苍耳的兴趣。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苍耳植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苍耳的特点。
2. 教师讲述《骑白马的苍耳》的故事,学生聆听并欣赏文学作品。
第二章:苍耳的特点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苍耳的外观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苍耳的外观特点:果实、刺、叶子等。
2. 苍耳的生态环境:生长环境、适应能力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苍耳的外观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教师介绍苍耳的生态环境,学生了解苍耳的生长习性。
第三章:苍耳的生态价值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苍耳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苍耳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栖息地等。
2. 苍耳的价值:如食用、药用、观赏等。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苍耳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了解苍耳的生态价值。
2. 教师展示苍耳的食用、药用、观赏等方面的应用,学生了解苍耳的多重价值。
第四章:苍耳的保护与利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苍耳的保护意义和利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利用意识。
教学内容:1. 苍耳的保护意义:如防止物种灭绝、维护生态平衡等。
2. 苍耳的利用方法:如种植、研究、利用其特性等。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苍耳的保护意义,学生认识到保护苍耳的重要性。
2. 教师展示苍耳的利用方法,学生了解苍耳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六章:文学作品中的苍耳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文学作品中对苍耳的描绘。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和文学创作的兴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骑白马的苍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骑白马的苍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骑白马的苍耳》原文刺猬先生像一位治理户籍的警察。
他每天夹着个小本子,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子像个小炸弹,太阳一晒,果皮裂开,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好玩了。
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然后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在地上,樱桃树苗就长出来了。
近来,他觉察草地上静静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带刺的小苍耳籽。
小刺猬感到很惊异:“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呢!你们是怎么到这儿的?”小苍耳们看着刺猬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好这时有只小白兔跑过这里。
小刺猬觉察,有三颗小苍耳籽,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小兔的毛上了。
小刺猬为自己的觉察欢快得唱起歌来:小苍耳,骑“白马”,没腿也能走天下。
告辞妈妈和家乡,快到远处去安家……小刺猬把苍耳的来历记在了本子上。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骑白马的苍耳》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存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传播种子的好玩方法;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存好词佳句,增加语文力气。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植物传播种子方法的乐趣。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补充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看一看:教师出示一张张秀丽的植物图片,请学生赏识。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教师#二年级# 导语: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秀丽的大自然,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它们又如何一年年生长、生殖,让五彩缤纷的颜色铺满大地的呢?为了解这个问题,动物王国的刺猬先生正在做这个调查,它会有些什么收获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骑白马的苍耳》。
教案:《骑“白马”的苍耳》二年级实用教学案例

优秀教案:《骑“白马”的苍耳》二年级实用教学案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课堂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而教案便作为教师必备的教学工具之一,更加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
在众多教案中,能够被评为优秀的教案,必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份优秀的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苍耳》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有才华的少年苍耳骑着白马离开家乡前往他乡寻找机会,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能够自如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记忆重点。
2.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描述苍耳从家乡出发途中的所见所闻。
3. 能够自主发现并探究文中的词汇和词语,并且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1)引出本课学习的主旨——有一个叫苍耳的少年,他有才华,勇敢地骑着一匹白马向远方出发,他在路上所见所闻很多。
(2)通过课前播放一段《华夏古文化之苍耳》的视频来激发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活动(1)学生跟读课文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分段教学的方式,将课文分段呈现给学生。
在学生跟读的过程中,老师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标点符号和段落框架。
(2)讨论故事内容老师在课堂上针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展开详细的讨论,鼓励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3)开设词汇学习环节老师在课堂上设立词汇学习环节,对于文中重要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解释和讲解,以帮助学生对故事有更深刻的理解。
(4)语文游戏活动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活动,如语文游戏等形式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语言文字的表达,词汇的掌握和学习。
五、教学难点巩固学习效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六、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如分段教学、提问教学、语文游戏等形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活动意识和积极性。
七、教学评估在教案的设计中,老师要将教学评估环节逐步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测验、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以及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二年级下册语文《骑“白马”的苍耳》优质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骑、苍耳、弹、粘”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苍耳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教育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总结。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理解。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苍耳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新词的掌握与应用。
2.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体会文章的趣味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相关苍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 分角色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苍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苍耳的特点。
(2)简要介绍苍耳的生态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趣味性。
3. 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
(2)讨论:为什么说苍耳是“骑白马的苍耳”?4. 巩固练习(1)用生字卡片进行认字游戏。
(2)用“骑、苍耳、弹、粘”等词语造句。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观察其他植物的特点,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布置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小作文。
6.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骑白马的苍耳》,了解了苍耳的特点,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学会观察、思考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骑白马的苍耳》,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
二年级下册语文《骑“白马”的苍耳》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苍耳、的办法”等10个生词,会写“的、下、上、小、人”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苍耳的特征。
(2)分角色朗读,表现小动物们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学习。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们大家都要动脑筋,开动想象力”一句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苍耳吗?苍耳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学生发言)(2)苍耳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它的果实有药用价值,你们知道它的果实是什么样子的吗?(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苍耳有关的课文———《骑“白马”的苍耳》。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2)教师检查生字的正确认读,并对“苍耳、的办法”等生词进行讲解。
(3)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小动物们为什么要把苍耳的果实叫做“白马”?(2)教师引导理解:苍耳的果实形状像马蹄,又有一根长长的柄,就像一匹小白马,小动物们把它叫做“白马”。
4.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小动物们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2)教师引导体会作者情感: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学习。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观察生活中类似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特征,并试着用文字表达出来。
六、教学反思: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对苍耳的形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词并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分角色朗读的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通过对课文的讨论,学生理解了为什么小动物们要把苍耳的果实叫做“白马”,体会到了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学习。
二年级下册语文《骑“白马”的苍耳》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骑白马的苍耳”的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教育学生勇敢、坚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骑白马的苍耳”的理解和想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白马、苍耳等。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举例说明。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组内讨论。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想象与创造:(1)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骑白马的苍耳”的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讲述画面中的故事。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节课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互动交流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是否扎实?课堂讨论、互动交流是否有效?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3)生字词卡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一、教学目标1.认识“骑、耳”等11个生字,会写“马、耳”等8个字。
2.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苍耳是如何“骑上白马”的。
4.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苍耳是如何“乘着风”旅行的。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苍耳,提问:你们知道苍耳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停顿。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关注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三、识字、写字1.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记。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里苍耳是如何“骑上白马”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苍耳是如何“骑上白马”的?二、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里描述了苍耳在哪些地方旅行?三、课堂活动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四、情感教育1.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2.布置作业:用“骑‘白马’的苍耳”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六、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教师出示生字卡,与学生互动,如:“同学们,这个字念什么?谁愿意来读一读?”学生朗读生字,教师纠正发音,如:“嗯,这个字读作'cāngěr',发音要准确哦。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课文里苍耳遇到了哪些朋友?”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很好,苍耳在旅途中遇到了小鸟、小蜜蜂,还遇到了风伯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语文《骑“白马”的苍耳》优质教案范例二年级下册语文《骑“白马”的苍耳》优质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树、苍耳是怎么传播种子的,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教学准备苍耳实物、相关课件等。
教学设计一、贴近学生生活,谈话导入1、你观察到现在是生意盎然的春天,身边有哪些植物?2、为什么许多植物秋天枯萎了,第二年却更多、更茂盛?引出植物种子的传播。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二、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1、请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一定要特别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采“智慧果”,巩固生字新词。
三、品读课文,了解传播方式1、了解苍耳传播种子的方式(1)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们了,你们把生字新词掌握得真牢固!孩子们,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苍耳?请自由读。
简要说说小刺猬和苍耳之间发生的故事。
你们见过苍耳吗?(板书苍耳)展示实物。
看,这就是苍耳。
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2)苍耳是怎么传播种子的?A、读。
请学生自读第8自然段找到答案。
B、说。
请学生汇报,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弄明白了,课题中的“白马”加上了引号,表示它不是真正的马,而是……“骑白马”指什么?苍耳妈妈的绝招是让孩子们钩住小白兔的毛,让小白兔背着它的孩子去远方。
(板书小白兔背)C、想象。
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把苍耳背到哪里去呢?D、诵读。
多种形式诵读儿歌,如分小组读,拍手诵读等。
2、我们知道了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好办法,那你知道蒲公英、凤仙花和樱桃树又有哪些绝招吗?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他们传播种子的方式?请孩子们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自然段读一读。
(板书蒲公英凤仙花樱桃树)请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师相机引导:你知道蒲公英怎么传播种子了吗?你从第几自然段发现的?(1)请生汇报读后,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2)“小伞”指的是什么?蒲公英的种子需要谁的帮助才能传播?(板书风吹)(3)看,蒲公英孩子已经撑好了小伞,准备告别妈妈,和风婆婆一起去旅行啦,让我们轻轻地吹一口气,送它们去田野、山洼。
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每一道菜都有不同的味道,需要细细品尝;每一段话含着不同的感情,同样需要我们认真地读、细细地品。
那你从这一段话中能品出什么呢,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轻柔的,还是读得稍快些、高兴些?孩子们,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品,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练读后,请生读,教师引导评议:先说说小伙伴的优点,再礼貌、委婉地提出意见或建议。
喜欢凤仙花的孩子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1)朗读。
(2)为什么刺猬先生觉得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小炸弹”指的是什么?“子弹”指的是什么?凤仙花传播种子离不开什么?(板书凤仙花太阳晒)(3)老师想品读品读这一个自然段,请你们听听老师把哪些词语读得重。
请学生评议,适时激励。
你们一定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来,分男女生试一试。
樱桃树:(1)说小樱桃树“更有趣了”,是因为它是靠谁的帮助来的?(板书樱桃树小鸟带)(2)描写贪嘴的小鸟时用了几个动词,请孩子们再自读课文,把写小鸟动作的词用“·”标示出来。
(3)我们再美美地品读品读第四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四、拓展创编,整体回归1、小刺猬把苍耳的来历记在了本子上,它仔细观察、随时记录的习惯真好!可是,小苍耳有了这么好听的歌,蒲公英、凤仙花、小樱桃树还没有呢,聪明的小朋友,让我们开动小脑袋,帮它们创编儿歌吧。
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首,也可以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编。
自主创编后请学生汇报。
2、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度过了快乐、有趣的几十分钟,有了许多收获,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植物妈妈说什么?3、拓展: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板书……)你还知道哪些?出示课件:这几种植物靠什么传播种子的?激励: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多看书,多查阅资料。
二年级下册语文《骑“白马”的苍耳》优质教案范例二教学目标: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传达种子的有趣方法;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增强语文能力。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植物传达种子方法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补充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看一看:教师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请同学欣赏。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勾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扫出生字障碍。
2、轻声读课文,给同学介绍课文中说了哪几种植物?三、再读课文1、分小组读课文。
可以一组一起读;可以每个同学读一局部;还可以两个同学一起读。
2、全班汇报读。
3、大声读喜欢的段落,告诉我们你知道了些什么?4、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组,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1、你假如是其中的一种植物,你一定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传达种子的?无妨试一试。
2、你会对风等说什么呢?3、优秀《植物妈妈有方法》,想想自身又知道民哪些植物传达种子的方法。
4、向他人介绍植物传达种子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语文《骑“白马”的苍耳》优质教案范例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是如何传达种子的。
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同学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是如何传达种子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趣味猜猜猜:(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同学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同学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师: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
那植物是怎样传达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动物王国里的刺猬先生正在做这个调查,它都有哪些收获呢?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小刺猬的收获都在课文里写着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戴小红帽的字婴幼儿,看看谁读得最流利。
2、大家读得真投入呀。
我相信,你们一定又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吧!谁愿意将自身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全班同学呢?同学介绍自身认识的字,教师出示相应的字的卡片。
3、强调生字读音,并读一读。
这些新朋友的名字哪个容易念错,细心的小朋友来给大家提个醒。
(“苍”、“警”、“英”、“凤”是后鼻音,“查”、“炸”是翘舌音。
)现在请小朋友们大声地叫一叫这些新朋友的名儿,让它们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4、给生字组词。
你能给这些生字婴幼儿找到小伙伴吗?(同学自由发言,给生字组词。
)教师随机写下词语,让同学一起读读。
5、现在字婴幼儿已经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了,你能读通顺课文吗?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
(同学自由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读了几遍课文后,细心的小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课文有一个奇怪的课名“骑‘白马’的苍耳”。
(板书:骑“白马”的苍耳)“苍”上面是“艹”,下面是“仓”字,这是一个形声字。
小朋友们,你见过苍耳吗?了解它吗?(有了解苍耳的同学可让他先介绍一下,教师再作补充。
)教师出示苍耳的图片:苍耳的样子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
外表黄棕色或黄绿色,全身有钩刺。
这是我们生活中见到的苍耳,但课文中的苍耳却会骑白马,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一)学习第5~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5~10自然段。
小朋友们,苍耳骑白马的秘密是被谁发现的呢?(小刺猬)小刺猬可真能干,可它今天不能来到我们中间,它想邀请在座的小朋友做它的小助手,将它调查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介绍,你们愿意吗?2、了解苍耳怎样骑白马。
小朋友们,小刺猬观察到苍耳是怎样骑白马的呢?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吗?(小刺猬发现,有三颗小苍耳籽,已经把自身的小刺钩在小兔的毛上了,并快乐地唱起了歌:小苍耳,骑“白马”,没腿也能走天下。
告别妈妈和故乡,快到远处去安家……)引导同学朗读勾出的语句,让生边读边体会。
提问: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预设:同学可能会知道小兔就是苍耳的“白马”;苍耳通过自身的小刺可以挂在小兔的毛上。
)教师在同学提问的基础上可归纳出几个问题:(1)小苍耳为什么要将自身钩在小白兔身上,这有什么作用呢?(通过这个问题,同学可了解到苍耳钩在小兔身上,是为了让小兔将自身带到其他地方去生根发芽。
)(2)为什么没腿也能走天下呢?(通过这一个问题,让同学体会到,苍耳不只仅是可以钩在小白兔的身上,还可以钩在其他动物的皮毛上或是人的衣物上。
它和着在动物或人的身体上四处移动,从而传达种子。
)(3)苍耳籽为什么会快乐地唱起了歌?(通过这一个问题的探究,让同学了解到,小苍耳觉得自身长大了,能随动物或人四海为家,到四处去扎根生长,从而感到高兴。
)现在就让小朋友们跟随小苍耳,快乐地唱唱这首歌,可带上自身的动作。
(扮演读儿歌。
)3、小结。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自由谈。
)(二)学习其他几种植物传达种子的方法。
刺猬先生每天忙个不停,它还有哪些收获呢?请小助手们给介绍一下。
1、同学介绍蒲公英的种子的传达方法,教师随机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让同学从图中体会到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可随风飞到各处。
在体会之后,指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并谈谈可怎样读。
2、同学介绍凤仙花时,出示凤仙花果子爆裂的动画,让生充沛体会到太阳的作用。
随后让生在读中去体会太阳的作用。
3、介绍樱桃的种子的传达方法,让生读出其中的趣味。
4、小苍耳有自身的歌啦,可蒲公英、凤仙花、樱桃却没有。
怎么办?让我们一起来帮它们编一编吧!(三)总结。
1、小朋友们,刺猬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植物妈妈送婴幼儿的方法呢?这些方法是怎样的呢?(生根据提示填空:蒲公英妈妈的婴幼儿是靠送来的,凤仙花妈妈的婴幼儿是靠射出去的,樱桃妈妈的婴幼儿是靠送出的,苍耳妈妈的婴幼儿是靠送出的。
)2、从各位妈妈送婴幼儿的不同方法中,你看出了什么?(它们送婴幼儿的方法都不同;送婴幼儿的方法很有趣;这些植物妈妈都很会动脑筋……)四、自主活动,知识扩展刺猬先生看见邀请的小助手这么能干,心里很高兴。
可它还不知道其他植物传达种子的方法,怎么办呢?现在就请各位小助手再帮帮它,在课后通过观察植物、查阅书本、上网查询等方法为小刺猬调查一下其他植物传达种子的方法,我们看看哪些小朋友是最称职的小助手。
五、课堂小结,激发想象结语: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达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
希望你做细心的小朋友,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