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3、人的一生大约可分(幼年)、(成年)、 (老年) 三个阶段。

4、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七个时期。

5、青春期出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特点就是(性发育)开始。

6、人的一生的各个时期中,需要别人照顾的时期有(婴幼儿期)和(老年期)。

7、(身高)和(体重)两项数据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

8、科学用脑的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勤于思考)、(反复强化)、(适当休息)。

二、判断题:

(√)1、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她)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2、进入青春期我们要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3、吸烟和酗酒不仅是少年健康的大敌,还会养成不良习气。(×)4、青春发育期是人体的第一快速增长期。(第三快速增长期)

(×)5、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发育男生早于女生。

(×)6、体育锻炼占用时间,会影响学习和智力发育。

(√)7、在青春期,男生女生德身体都会发生许多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8、为了促进自己的生长发育,每天睡眠时间越多越好。(×)9、人只要吃得好,身体就能健康地生长发育。

(√)10、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三、选择题:

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B、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C、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D、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2、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 B )小时的睡眠。

A、8

B、9

C、10

D、11

3、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变化不正确的方式是( B )。

A、女孩子要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B、穿高跟鞋很美观,要多穿

C、不吸烟、不酗酒

D、不拔胡须,那会损伤毛囊,使细菌侵入人体

4、下面不属于科学用脑的是( D )。

A、动静结合

B、课程交替

C、勤于思考

D、多睡觉

5、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下列不属于此

划分的是( C )。

A 、幼年

B 、成年

C 、青年

D 老年

6、60年后,我们会步入人生( D )。

A 、幼年期

B 、青春期

C 、成年期

D 、老年期 7、12岁的姗姗同学处在人生的哪个时期 ( B )。

A 、幼年期

B 、青春期

C 、成年期

D 、老年期

8、在摇篮里捧着奶瓶的小宝宝处在人生的( A )。

A 、幼年期

B 、青春期

C 、成年期

D 、老年期

9、正在快速生长、刻苦学习的人生时期是( B )。

A 、幼年期

B 、青少年期

C 、成年期

D 、老年期

10、通过分析同龄人身高统计图,可以发现那类人占多数( B )。

A 、高个

B 、中等身材

C 、矮个

D 、肥胖者

四、连线题:

五、简答题:

1、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

答:注意个人卫生、注意营养和饮食卫生、注意学习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迷连电脑、科学用脑。

2、科学用脑的五要素是什么?

答:科学用脑的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勤于思考)、

(反

复强化)、(适当休息)。

3、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答: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社会因素。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2、(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3、(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5、(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6、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7、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可遗传)的变异;一种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8、“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子”是对(变异)现象的描述

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桐实生桐、桂实生桂”“物生自类本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对(遗传)现象的描述10、除了人外,(动物)、(植物)也存在遗传。

11、(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12、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

二、判断题: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的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4、大千世界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

(×)5、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可以遗传的。

三、选择题:

1、生物遗传规律是孟德尔从( B)中发现的。

A、黄花

B、豌豆 C 、桃花 D、茉莉花

2、生物的变异和遗传都是生物体( A)的重要规律。

A、繁殖

B、应激素

C、适应性

3、当用同一种颜色花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会发现下一代豌豆的花始终是(A )。

A、同一颜色

B、变异的

C、不同的

4、一般来说,生物自身是(A )变异的。

A、不可以产生

B、可以产生

C、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

5、下面哪些变异是不可遗传的(D )。

A、近视眼 B 、这伙造成的残疾 C、杂交水稻 D、A和B

四、简答题:

1、请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三到四个)

答:遗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桐实生桐、桂实生桂”、“物生自类本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虎父无犬子”等。变异:“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等。

2、人工方法使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

答:利:效益好,产出高效益产品,对人类的生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弊:产生有害激素,破坏生态系统、生物进化、遗传等自然现象。3、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两种犬---安康羊。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人们所需要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的缘故,这位牧民又利用遗传规律,让这种遗传变异下去。

4、什么叫可遗传的变异?

答: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

5、什么叫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

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3.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做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文字。

4.(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

5.自然界中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了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6.(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二、判断题:

(√)1.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2.化石就是生物。

(√)3.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尺蠖蛾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的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5.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6.经典的生物进化论认为地球生命演变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7.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几千万年以来没有多大变化,说明进化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物种。

(×)8.保存在地层岩石中的动物脚印不是化石。

(×)9.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

(×)10.化石只能在沉积岩中找到。

三、选择题:

1.达尔文的巨著( B )的出版,标志着进化论的确立。

A《天工开物》 B《物种起源》 C《自然选择》

2.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 C )到( A ),从( D )到( B ),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A高级 B复杂 C低级 D简单

3.由于白色的羊毛好卖,牧民多选择白羊饲养,而少选择黑羊饲养,从而导致白羊数量增多,黑羊数量减少。这属于(B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4.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 B )色的了。这就是( C )。

A白色 B黑色 C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5.下列生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 C )。

A恐龙 B长颈鹿 C蟑螂

6、恐龙是靠(C)繁殖后代的。

A、蛋

B、胎生

C、卵生

7、对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和进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C)。

A、遗传

B、变异

C、人工选择

D、自然选择

8、化石不能保存生物的(D)。

A、骨骼

B、肌肉

C、内脏

D、B和C

7、长颈鹿形成的原因是(D)。

A遗传变异 B、适者生存 C、进化 D、以上都是

四、简答题:

1.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1)当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2)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坚硬组织被沉积层包围,并被矿物化。(3)数千年后,由于地壳运动,已经形成的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4)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

2.什么是自然选择?举例说明。

答: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例如:①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黑色的了。②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

3.列举出已经灭绝的物种和被称为“活化石”的物种。

答:已经灭绝的物种:恐龙、渡渡鸟、奇虾等。

被称为“活化石”的物种:朱鹮、白鳍豚、银杏树、水杉、大熊猫、扬子鳄、蟑螂等。

4、怎样制作化石模型?

答:①将黏土摊平。②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记后取出。③把留有印记的黏土模型晒干。

五、分析说明题:

印度洋南部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你能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吗?

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屿上常刮风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易倒伏,甚至折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代的积累下去,就形成了“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的现象。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他提供了(生存)、(生长)、(繁殖)和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的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2、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伙伴)关系或(敌对)关系。

3、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的叫做(分解者)。

4、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乐生态平衡,如(滥施农药)、(过度放牧),以及(过度捕捞)等。

5、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6、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写出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7、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

8、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生态系统)。

二、判断

(×)1、沙漠中没有生物。

(×)2、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3、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4、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破坏、失调。(√)5、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6、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三、选择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C)。

A.啄木鸟和树

B.鸟和果实

C.虫和鸟

D.蜜蜂和花

2、霉菌生长在面包上,他是(A)。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3、下列属于生活在南极洲的鸟类是(B)。

A.野鸡

B.企鹅 C。大雁 D。老鹰

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敌对关系的是(D)。

A熊和鸟B斑马和狮子C猫和老鼠D鳄鱼和鳄鸟

5、下列可以保护生态平衡的是(D)。

A滥施农药 B过度放牧 C过度捕捞 D爱护森林

四、简答

1、骆驼有哪些生存的本领?

答: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以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

2、仙人掌为什么能够耐旱?

答:仙人掌把易散发水分的叶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它的茎叶外生腊质,也能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等等。

3、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

答:(1)适应环境的保护色(2)防止被叮咬(3)模糊敌人的视线,隐蔽自己。

4、什么叫食物链?

答: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5、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答:滥施农药、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

6、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答: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制作喂鸟器、建设生态工程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跳跃的青蛙(机械能),人跑步(动能),融化的冰(热能),

电脑(电能),风筝(风能),太阳(光能),人的食物(化学能),水力发电(水能)。

2、能量是:(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能量越大,物体运动就(越快)。

3、列举早晨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

(1)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光能);

(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热能);(3)吃饭后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动能);

二、连线: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

电能→→→声音→→→收音机电能→→→热能→→→电饭锅

电能→→→光能→→→日光灯电能→→→动力→→→洗衣机

电能→→→磁能→→→电磁铁

三、判断:

(√)1、我们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能。

(√)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看见它产生效果。

(√)3、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都要节约。

(√)4、潮汐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新能源。(×)5、地热能来自于海洋,是由海水受阳光照射产生的。

四、选择题:

1、人类用的能源主要来自( D )。

A、石油

B、电

C、煤

D、太阳

2、下列能源属于不可产生性能源的是(C)。

A、风能

B、太阳能

C、石油

D、地热能

3、下列属于海洋中所蕴藏的可产生性能源的是(A)。

A、潮汐能

B、热能

C、化学能

D、电能

4、摩擦两块冰后冰的表面会逐渐融化,这主要是把动能转换成(D)。

A、声能和水能

B、水能和热能

C、声能和热能

D、化学能和热能

5、煤、石油、天然气中蕴藏的能量最初来自( C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电能

五、简答:

1、写出下列能量的作用。

光能:(可以使植物生长)电能:(使灯泡发光水变热)热能:(使水变热)水能:(能够建立水库发电)食物中的化学能:(使我们的身体运动)声能:(使纸片振动)

2、在家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答:节水:蔬菜先用淘米水洗一遍,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水,而且能有效清除蔬菜上的残存农药;家庭浇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节电:使用电风扇应尽量用中档或慢档;电视机把亮度开小些; 电器每次使用完毕,应把电源插头拔出;空调设定温度调高几度,多用睡眠状态;

3、列举哪些是不可再生性能源?哪些是可再生能源?(至少三例)。答:不可再生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答:对于矿产资源的浪费:1、不随手关灯,长明灯现象的出现!2、空调温度过低(高)3、塑料袋的大量使用!4、肆意破坏植被等

对于水资源的浪费:1、不随手关紧水龙头!2、肆意污染水资源!5、列举出几种新能源。(至少四例)

答:海洋能、地热能、核能(原子能)、生物质能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六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火箭升空利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气垫船在水面上高速滑行是利用了(物体与空气的摩擦力比与水的摩擦力小)的原理。

2、(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

3、18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蒸汽机)。

4、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磁感应生电)的原理。人们把这个原理应用在(水能)、(风能)、(火能)、(核能)的发电上。

二、选择题:

1、制作电器的保护装置时要注意选择(C)的材料。

A、导电性能好

B、既能导电又能绝缘

C、绝缘性能好

2、鞋的底部有许多花纹,这样做是为了(A)。

A、防滑、增大摩擦力

B、节省材料

C、更好看

3、指甲刀是利用了(B)原理。

A、轮轴

B、杠杆

C、滑轮

D、斜面

4、把冰块放进暖瓶中,比放在常温中要(A)。

A、融化得快

B、融化得一样快 C融化得慢

5、制冷空调装在高处是用了(D)。

A、反冲原理

B、浮力原理

C、斜面原理

D、冷热对流

6、科学家发现蝙蝠是利用(B)的方式来探测目标,在它的启示下发明了雷达。

A、嗅觉定位 B 、回声定位 C、视觉定位

三、简答题

1、植物生长需要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①阳光②适宜的温度③水。

2、说出一些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实验名称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方法: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

2.在白纸上覆盖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实验现象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

实验结论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

(二)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材料: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等。

实验过程: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起来,

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现象:(平铺的纸巾)最干,(卷起来的纸巾)居中,(用蜡纸卷起来)最湿。

实验结论:这说明仙人掌这种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

的储存水分)。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名称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实验材料:吸管、剪刀、胶带、纸筒、橡皮筋、米尺、记号笔等。

假设:能量越大,吸管火箭飞得越高

实验方法:

1.制作吸管火箭,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

2.将吸管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3.在发射器边放置米尺,调整米尺的零刻度;

4.把吸管火箭放到发射器上,将吸管火箭模型拉到1厘米处,发射,借助米尺,观察火箭上升后的高度,并记录。注意火箭吸管不要对着其他同学。

5.重复以上过程,认真做好记录。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发现:橡皮筋拉得越长,火箭飞得越高,橡皮筋拉得越短,火箭飞得越低。

实验结论:橡皮筋拉得越长,能量就越大,物体运动就越远;橡皮筋拉得越短,能量就越小,物体运动就越近。

(五)实验内容: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

(2)快压时,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我的解释: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

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

(六)研究问题: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我的假设: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2)操作步骤: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察小金鱼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3)我的结论:小金鱼没有死。

(4)为什么会这样?请解释。

答:金鱼不会有生命危险。试管内的小金鱼之所以能够存活。一是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二是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端;三是热的传递方向主要是向上。小金鱼虽然能存活,但能持续的时间不长。如果改变加热的位置,或者将试管尽可能平置,金鱼就会处于危险境地了。

(七)研究问题: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用力往纸杯里吹气,“气垫汽车”能开动吗?为什么?

(1)我的假设:气垫汽车能开动。

(2)实验设计:

①实验器材:剪刀、纸杯、餐盒等。

②操作步骤: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用力往纸杯里吹气,观察“气垫汽车”能否开动。

③我的结论: 气垫汽车能开动。

(3)“气垫汽车”能行驶的秘密是什么?请解释。(3分)

答:气流进入杯中后受纸杯壁的阻挡向后下方吹出,向下方的力托起气垫汽车,向后方的力推动气垫汽车前进。

(八)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着一个瓶子,为什么结果就是不一样了呢?(3分)

(1)瓶子改变了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

(2)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答:因为盖上瓶子后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将会上升,有利于小草的生长.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反而会枯萎。

(九)填写下列实验发生的现象,并解释。(4分)

(1)轻而慢地向下压尺,看到的现象是报纸能很快的翘起。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使上下大气

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

(3)重而快地向下打击尺,看到的现象是报纸不会被轻易的抬起。

(4)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

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

(十)填写下列实验发生的现象,并解释。(4分)

(1)向瓶壁浇热水,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从吸管中排出。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向瓶壁浇热水,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从吸管中排出气泡。

(3)再向瓶壁浇冷水,看到的现象是:水经过吸管压入瓶中。

(4)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向瓶壁浇冷水,空气受冷体积收缩,压力减小,瓶外空气的压力大于瓶内空气的压力,从而将水经过吸管压入瓶中。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作业 第一课我们在成长 1. 回想一下,由于自己太小过去做不了而现在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答: 2. 我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3.如果按照出生后一年内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答:人体在出生后一年内,身体大约增长50%,如果按照这个生长速度,以出生时50厘米计算,到12岁时大约会增高80多倍。 第二课悄悄发生的变化 1.什么是青春期?从何时开始? 答: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到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

一些。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1)不要穿高跟鞋。 (2)女生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3)男生不要拔胡须。 (4)要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5)不吸烟、不酗酒。 3,。判断题。 (1)进入青春期我们要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2)我们长大了,可以抽烟、喝酒了。() (3)我们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要自觉地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三课人生之旅 一、选择题。

1. 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B 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C 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D 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二、连线。 呀呀学语老年期 十月怀胎婴幼儿期 颐养天年胎儿期 抚育后代青年期 勤奋求学成年期 生长迅速学龄期 努力工作青春期 三、人的一生应怎样划分? 答: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幼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

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第四课踏上健康之路 一、判断。 1.睡觉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健康。() 2.吸烟和酗酒是少年健康的大敌。() 3不同的少年,生长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 4.价钱越贵的食品,营养价值越高。() 二、选择 1.下面不属于科学用脑的是() A.动静结合 B.课程交替 C.勤于思考 D.多睡觉 2.下列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不包括() A. 勤洗澡 B.勤洗手 C.勤挖鼻孔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面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第一节我在成长 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 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 ★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 第二 个高峰期是青春期0 5、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周期是少年 而不是成年。 6、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7、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8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 定后读数。 10、身高和体重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儿童的发育水平, 身高和体重 的比例还可以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11、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判断 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2) 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X )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X) 第二节悄悄发生的变化 苏 教 版 六 年 级 科 学 下 册 复 习 资 料 1、 测量体重的工具是: 体重称。 2、 在成长中,我们的 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 牙。 3、 婴儿期,

1、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2、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幵始进入青春期, 而男孩要稍晚一些,一般是12岁幵始进入青春期。 3、青春期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4、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别一个特点是性发育幵始。 5、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6、男孩在青春期时会出现变声、遗精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青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 7、标志我们成为“大人”的阶段是青春期。 8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1)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 (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9、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少女不宜穿高跟鞋,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 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骨盆负担,造成骨盆处狭窄,给日后生育带来困难。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总分50分时间3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18分)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C)。 A、弗莱明 B、胡克 C、列文虎克 2、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C)。 A、酵母菌 B、青霉菌 C、乳酸菌 3、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细菌的体积较大 B、细菌的繁殖较慢 C、细菌也要吃食物 4、从我国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A)。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差不多 5、杜鹃花喜欢( B)土壤。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6、四季的形成和( B )有关。 A、月球的公转 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 7、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 B)。 A、天河 B、星座 C、星系 8、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它就是(C)。 A、细菌 B、病毒 C、细胞 9、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核、地壳、地幔 C、地核、地幔、地壳 10、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C)。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种植庄稼 1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C)。 A、天王星 B、金星 C、海王星 12、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把它放在面前偏左的桌面上,这样便于(B)。 A、右眼观察 B、左眼观察 C、两眼同时观察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3、自制的酸奶要放在温暖、干燥的地放保存。(×) 14、由于霉对人类有益,为了节约粮食,馒头长了一点霉,问题不大,也可以吃。(×) 15、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6、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放大的总倍数就是1500倍。(×) 17、地球表面上,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得多。(×) 18、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19、喜马拉雅山脉那么高,无论多少年前那里都不可能是海洋。(×) 20、浓度极高的酸或碱会伤害人的身体,不要直接触摸。(√) 21、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宇宙中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 22、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中有2000多亿颗。(√) 23、“麦哲伦号”太空探测器主要用于勘测火星。(×) 24、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索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25、好奇心总是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26、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千米。(×)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 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一、填空: 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 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自然界的水中有(虫子)、(沙)、(漂浮物)(杂质)和悬浮物等。 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13、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英国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英国)的(胡克)发现(细胞)。 14、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15、霉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等。 16、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17、发现霉斑慢慢变大,证明了微生物是有(生命)的。 18、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要使物像向上移动,就要向(下)移动载玻片,要想物像向左移动,就要向(右)移动载玻片。 19、一个细菌开始繁殖,分裂8次后会有(256)个细菌。 20、细菌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球)体,(多面)体,(纺锤)体,(柱状)体。 21、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 二、问答题: 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你认为霉菌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 答:有,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慢慢扩大。 4:除了下表列出的,你认为还有哪些实验条件的组合方式? 答:还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寒冷、潮湿的条件组合;一种是寒冷、干燥的条件组合。5: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 6:你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细胞。 7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8、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9、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六、实验部分: 1、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

(完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安排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

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 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 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代人。他制造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他一生磨制了 400多个透镜。他的遗物中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科学奎香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一、填空: 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4、馒头上的霉是(曲霉),水果上的霉是(青霉)。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 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一、填空: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问答: 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 答: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不规则,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试题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2、在适宜的温度(35℃~40℃)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4、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5、(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英国)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英国)的(胡克)发现(细胞)。 7、人的身体是由(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组成。 8、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9、霉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等。 10、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1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13、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14、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15、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5、生命体在都由细胞构成。(√)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7、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8、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9、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11、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12、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选择题 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A)。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大部分学生身体健康,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但自我管理能力差,意志力弱,需培养和磨练。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在家过于娇惯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受基础设施限制的原因,有些探究活动因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无法展开,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探究习惯需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遗传与变异》、《假设与实验》,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1、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系统与平衡;2、过程与方法着重与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为主。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馒头发霉了》、《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与地震》、《地表的变迁》。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是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

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我们周围的变化》《铁钉生锈了》、《变色花》、《洗衣服的学问》。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现象就行了,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讲解的太深奥。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基础;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本单元由以下两课组成:《假设》、《实验》。 三、教学目标 1、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习解释模型,以验证的假设。 3、学会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价值观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利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人与自然相处的意识。 5、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和表达的见解。 6、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知识。比如,在《做酸奶》一课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火山和地震》一课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会测量自己身高和体重并记录.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秤. 2,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3,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十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微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4,9-10岁(或10-11岁)这一年间长得特别快,这是你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标志.除了这段时间,人还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就是从出生到一岁这一年间. 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6,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青春期对待异性的正确做法是:保持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式,而不是讥笑、杜绝、禁止异性的交往.男孩在青春期时会出现变声、遗精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青春发育过程

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穿高跟鞋的坏处: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骨盆负担,造成盆处狭窄给日后生育带来困难.少年健康的大敌:吸烟和酗酒. 7,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连线: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努力工作—青年期,十月怀胎—胎儿期,生长迅速—青春期抚育后代—成年期,颐养天年—老年期,勤奋求学—学龄期.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有或多或少保持着相似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遗传,遗传现象普遍存在. 2,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变异,变异现象普遍存在.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为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如太空椒----染色体变异,能遗传;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车祸导致的后天残疾等,不遗传. 4,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5,孟德尔,现代遗传学之父,曾做过著名的“碗豆实验”进行遗传和变异的研究.看一看P20孟德尔和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P21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X射线照射种子、无籽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六年级任课教师:×××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国标本《科学》六年级下册是在六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 (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 (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5.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可直接打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一节我在成长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5、时期 --年龄(岁): 乳儿期 0—1 婴儿期 1—3 幼儿期 3— 6、7 童年期 6、7—11、12 少年期(危险期)11、12—14、15青年期 14、15—17、18 成年期 20~25中年期 40岁老年期 65岁以后学龄期 6、7—12、13 6、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周期是少年而不是成年。 7、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8、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9、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10、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 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第二节悄悄发生的变化 1、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2、我们正处在青春期,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女孩一般是10岁进入青春期,男孩一般是11岁入青春期.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别一个特点是性发育开始。 4、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5、男孩在青春期时会出现变声、遗精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青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 6、标志我们成为“大人”的阶段是青春期。 7、少年健康的大敌:吸烟和酗洒。 8、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 9、青春期对待异性的正确做法是:保持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式。而不是讥笑、杜绝、禁止异性的交往。 10、穿高跟鞋的坏处: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骨盆负担,造成盆处狭窄给日后生育带来困难。 11、我们所处的阶段是: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期。 12、体育课上,老师要进行1500米跑步测试,而小红正处于月经期,对此,她应该将实际情况告诉老师。(v) 13、每个孩子都是10岁进入青春期。(X) 14、进入青春期,我们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答:努力学习,培养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1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第三节人生之旅 1、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 2、根据父母身高预测: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 3、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期是成年时期。 4、能给自己一生留下美好回忆的是:每年的同一时期同父母合影留念。 5、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6、人一生中发育最快、最不稳定的阶段是成年期(×)应是青春期。 7、预测出来的身高不一定就是自己将来准确的身高(√)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有。细菌、霉、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吃变质的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细菌体极微小,有三种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如,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8、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在数小时内可以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生产腐殖质)、(生产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净化环境)、(生产然料)等。细菌的过:(会致病)。 10、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11、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 12、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3、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青霉菌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 14、霉的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的过:霉菌会(造成食物或其他物品变质);(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1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6、最初发现细胞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 17、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1、使用显微镜里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曝晒。 3、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至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至40摄氏度,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至6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