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与染色体word版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默写(学生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默写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1.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和,其中自由水的主要作用:是细胞内的良好、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 ;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 ,而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细胞吸收的无机盐的主要方式是。
无机盐的作用是①,②维持细胞的,③维持细胞和酸碱平衡。
如血液中缺少会使动物发生抽搐现象。
3.糖类是细胞的 ____________ 物质,动、植物共有的糖是。
植物二糖有等,动物二糖有。
植物多糖有等,动物多糖有。
是植物体内特有的储能物质,是动物体内特有的储能物质。
具有还原性。
三大能源物质的主要供能顺序为。
在氧化分解中,由于三大有机物的C、H不同,需氧量也不同,同等质量情况下,脂肪的耗氧较,释放的能量较 ,产生的水较。
4.脂质可分为、、,固醇包括、和等。
其中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物质、构成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 _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性激素包括;V D促进。
5.蛋白质的多样性的原因有、、和, 因而功能具有多样性,氨基酸经方式形成多肽,再加工成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有:① .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称为 ;②.具有功能,如血红蛋白(主要运输1;③.有信息的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 ,如胰岛类;④.有功能,如酶;⑤.有功能,如抗体。
多肽形成过程中产生H2O中的H来自于,而O来自于。
只有连在上的竣基和氨基才能参与形成肽键。
6.核酸分两种,即和,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和。
在人体的核酸中,核甘酸共有种;核甘酸的组成部分包括:1分子、1分子、1分子。
假设DNA中共n个脱氧核糖核甘酸,脱氧核糖核甘酸的平均分子量为m,则DNA的分子量可表示为, 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7.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 ;而生命活动的控制者是 ,它是通过来实现的。
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虽然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核DNA的种类,但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细胞生物学复习(翟中和)Word版

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答: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只有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②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⑤细胞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⑥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试论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
(基本特征见课本P21)答: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①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真核细胞以生物膜分化为基础,分化为结构更精细、功能更专一的基本单位——细胞器,使细胞内部结构与职能的分工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标志;②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由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化,遗传信息量相应扩增,即编码结构蛋白与功能蛋白的基因数首先大大增多;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一个重大标志。
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的装置和程序也相应复杂化,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有严格的阶段性与区域性,而在原核细胞内转录与翻译可同时进行。
细胞质膜的基本结构特征:①磷脂双分子层的基本骨架。
磷脂,亲水性一端朝外,亲脂性一端朝内②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其中或结合于表面,蛋白质的类型、数量的多少、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不同的特性与功能。
膜脂:甘油磷脂,鞘脂,固醇; 膜蛋白:外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脂锚定膜蛋白简述细胞膜的基本特性: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细胞膜的不对称性是由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所决定的。
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表现在:①膜脂双分子层内外层所含脂类分子的种类不同;②脂双分子层内外层磷脂分子中脂肪酸的饱和度不同;③脂双分子层内外层磷脂所带电荷不同;④糖脂均分布在外层脂质中。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表现在:①糖蛋白的糖链主要分布在膜外表面;②膜受体分子均分布在膜外层脂质中;③腺苷酸环化本科分布在膜内表面。
(word完整版)有丝分裂导学案

6.1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学习目标】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学习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学习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的数量的变化.【知识回顾】1。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和。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增殖包括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2.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四者之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复螺旋化着丝粒分染色体加倍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2条染色体1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学习过程】(一)细胞周期1.定义:的细胞从开始,到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和。
常见的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茎的形成层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2.阶段:(1)分裂间期:90%~95%(2)分裂期:5%~10%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1、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之前,是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 ,完成和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 .2、分裂期:是一个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分为四个时期、、、。
①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每条染色体包含条由一个共同的连接着的;解体,消失;由细胞的两极发出,形成,染色体的分布在的中央.②中期: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到细胞中央的 .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③后期: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并由牵引这两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移动到细胞的两极,从而实现的平均分配。
④末期:染色体解螺旋为;同时,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________和_______,形成两个新的 .这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 ,由中央向四周扩展为新的,从而使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中考生物基础强化训练: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word版含解析)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选择题1.已知桃树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1个细胞连续分裂2次后,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A.2个、16对B.4个、8对C.2个、8条D.4个、4对2.细胞分裂后,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核里含有的遗传物质()A.保持不变B.数目加倍C.数目减半D.成分改变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染色体上有与生物遗传有关的遗传信息,故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B.细胞分裂时,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都要分成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C.遗传物质在细胞的前后代之间没有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D.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与原来细胞的染色体在形态和数目上是一样的4. 如图是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②是染色体,①是细胞核B.②中含有DNA和蛋白质C.分裂过程中②的形态不变D.分裂过程中①先一分为二5.如图是人体细胞分裂过程图,按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②①6.一个细胞有4条染色体,连续分裂3次,新细胞数目和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A.8个和4条B.8个和2条C.6个和4条D.6个和3条7.人的身体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分裂而来的.到成年时,我们身体内的细胞数达到了1014个左右.在1个→1014个的过程中,每个体细胞的一个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是()A.23条B.46条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8.如图为植物细胞部分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使细胞体积增大B.②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C.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②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9.小超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B.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叶绿体C.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的一半D.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10.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B.挤压水果可以得到的果汁主要来自结构②C.③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分裂首先是③一个分成两个D.①和④都是细胞中能量转换器,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①11. 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紧贴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才有的结构B.a可以表示“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B中的能量转换器,不包括线粒体D.细胞进行分裂时,最先分裂的是C12.关于细胞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的分裂过程首先是细胞核的分裂B.细胞的分裂受细胞核的控制C.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D.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不一样13.壁虎在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掉下来的尾巴还会扭动,而壁虎还会长出新的尾巴。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4)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师寄语:有小不愁大。
学习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是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难点是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变化。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教材57页了解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二、情境引入: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想一想,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三、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描述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阅读教材58—59页答复以下问题学习任务〔二〕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1、细胞分裂各期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2、描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3、细胞核中可以染成深颜色的物质叫。
它由和构成。
4、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的意义:四、拓展创新:一个篮球和一个乒乓球相比,他们的外表积和体积之比有何差异?细胞体积越大,需要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当细胞体积变大时,外表积和体积之比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有什么关系?五、归航拾贝:六:达标测试1、新产生的细胞很小,它要通过〔〕由小长大。
A 生长B 分裂C 生长和分裂D 能量转变2、细胞核分裂时,〔〕的变化最明显A DNAB 蛋白质C 基因D 染色体3、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以下哪项?〔〕A 细胞核先由一个平分为两个B 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C 形成新的细胞壁D 形成新的细胞膜4、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X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X→→2X→2X →2X→→2X→X5、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新的细胞核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③母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6、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关于染色体的变化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B.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C.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D.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7、在正在分裂的细胞的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是_______,它主要是由___和____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
【考点8】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温馨提示:【考点8】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选择题1.(2010·济宁高一检测)据报道,英国科学家从人皮肤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植入剔除了99.9%的遗传物质来自人,只有0.1%来自牛。
你认为这0.1%的遗传物质最可能存在于牛卵细胞的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解析】选B。
牛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除此之外,线粒体中也含少量DNA。
2.(2010·广州高一检测)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变形虫的核从其体内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中的一系列变化的特点,推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②③④,请选出推测现象和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 ( )推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在几天后核就再生,能正常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变得更加旺盛推测理由:①许多生物器官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②只有细胞核才是控制细胞质代谢和遗传的中心③在没有核的细胞质里,也残存着分裂的能力④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A.a一① B.b一② C.c一③ D.d一④【解析】选B。
3.(2010·湛江高一检测)【解析】4.(2010·海口高一检测)【解析】C D项是核膜和各种细5.(2010·宜昌高一检测)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解析】6.(2010·荆州高一检测).黑色母绵羊 C.白色母绵羊 D.白色公绵羊【解析】7.(2010·石家庄高一检测)右图是根据细胞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A.有无核膜结构 B.是否为单细胞生物C.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具有核糖体【解析】选D。
蓝藻细胞和玉米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蓝藻细胞和细菌细胞无核膜结构,是单细胞生物;不论原核生物细胞还是真核生物细胞都有核糖体。
(完整word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核与染色体学习方法归纳:第一、认识细胞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正如原子是物理性质的最小单位,分子是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50年代以来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大都授予了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可见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性。
如果你将来打算从事生物学相关的工作,学好细胞生物学能加深你对生命的理解。
第二、明确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即:结构、功能、生活史。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每一种结构都有特定的功能,每一种功能的实现都需要特定的物质基础。
如肌肉可以收缩、那么动力是谁提供的、能量从何而来的?第三、从显微、超微和分子三个层次来认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方面每一个层次的结构都有特定的功能,另一方面各层次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第四、将所学过的知识关联起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细胞生物学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几乎所有生物系学过的课程,将学过的知识与细胞生物学课程中讲到的内容关联起来,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为什么?尽可能形成对细胞和生命的完整印象,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另一方面细胞生物学各章节之间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如我们在学习线粒体与叶绿体的时候,要联想起细胞物质运输章节中学过的DNP、FCCP 等质子载体对线粒体会有什么影响,学习微管结构时要问问为什么β微管蛋白是一种G蛋白,而α微管蛋白不是,学习细胞分裂时要想想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中起什么作用,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
第五、紧跟学科前沿,当前的热点主要有“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等。
细胞生物学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知识的半衰期很短(可能不足5年),国内教科书由于编撰周期较长,一般滞后于学科实际水平5-10年左右,课本中的很多知识都已是陈旧知识。
有很多办法可以使你紧跟学科前沿:一是选择国外的最新教材,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读者服务部那里可以买到很多价廉物美的正宗原版教材(一般200-400元,只相当于国外价格的1/5);二是经常读一些最新的期刊资料,如果条件所限查不到国外资料,可以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查一些综述文章,这些文章很多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助的,如在中国期刊网的检索栏输入关键词“细胞凋亡”,二次检索输入关键词“进展”,你会发现一大堆这样的文章,都是汉字写的比读英文省事。
第六、学一点科技史,尤其是生物学史,看看科学家如何开展创造发明,学习他们惊人的毅力、锐敏的眼光和独特的思维。
牛顿说过:“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本章要点:本章要求掌握核孔复合物、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核定位信号、端粒等基本概念,核膜、核孔复合物的基本结构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染色质、染色体的类型、化学组成、核小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染色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了解染色体包装的多级螺旋、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核型分析及分带的原理、巨大染色体的形成机制,掌握核仁的超微结构及功能,了解核基质的组成和功能。
一、名词解释1、染色体2、染色质3、常染色质4、异染色质5、核小体6、核孔7、核仁组织区8、基因组9、核纤层 10、亲核蛋白 11、核基质12、核型 13、带型 14、核定位信号 15、端粒二、填空题1、细胞核外核膜表面常附有颗粒,且常常与相连通。
2、核孔复合物是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在经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中,核孔复合体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3、是蛋白质本身具有的、将自身蛋白质定位到细胞核中去的特异氨基酸序列。
4、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迄今已鉴定的脊椎动物的核孔复合物蛋白成分已达到十多种,其中与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成分,它们分别代表着核孔复合体蛋白质的两种类型。
5、细胞核中的区域含有编码rRNA的DNA序列拷贝。
6、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是、、。
7、染色质DNA按序列重复性可分为、、等三类序列。
8、染色质从功能状态的不同上可以分为和。
9、按照中期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的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
10、着丝粒-动粒复合体可分为、、三个结构域。
11、哺乳类动粒超微结构可分为、、三个区域,在无动粒微管结合时,覆盖在外板上的第4个区称为。
12、核仁超微结构可分为、、三部分。
13、广义的核骨架包括、、。
14、核孔复合体括的结构组分为、、、。
15、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区分为两种类型:和,异染色质又可分为和。
16、DNA的二级结构构型分为三种,即、、。
17、常见的巨大染色体有、。
18、染色质包装的多级螺旋结构模型中,一、二、三、四级结构所对应的染色体结构分别为、、、。
19、核孔复合物是的双向性亲水通道,通过核孔复合物的被动扩散方式有、两种形式;组蛋白等亲核蛋白、RNA分子、RNP颗粒等则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进入核内。
三、选择题1、DNA的二级结构中,天然状态下含量最高、活性最强的是()。
A、A型B、Z型C、B型D、O型2、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结构是()。
A、染色体B、染色质C、核仁D、核纤层3、每个核小体基本单位包括多少个碱基是()。
A 、100bp B、 200bp C、300bp D、 400bp4、下列不是DNA二级结构类型的是()。
A、A型B、B型C、c型D、Z型5、广义的核骨架包括()A、核基质B、核基质、核孔复合物C、核纤层、核基质D、核纤层、核孔复合体和一个不溶的网络状结构(即核基质)6、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上看,核纤层蛋白属于()。
A、微管B、微丝C、中间纤维D、核蛋白骨架7、细胞核被膜常常与胞质中的()相连通。
A、光面内质网B、粗面内质网C、高尔基体D、溶酶体8、下面有关核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B、rDNA定位于核仁区内C、细胞在M期末和S期重新组织核仁D、细胞在G2期,核仁消失9、下列()组蛋白在进化上最不保守。
A、H1B、H2AC、H3D、H410、构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
A、DNAB、核小体C、螺线管D、超螺线管11、染色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是()。
A、组蛋白B、非组蛋白C、DNAD、RNA12、异染色质是()。
A、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B、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C、松散和转录活跃的D、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四、判断题1、端粒酶以端粒DNA为模板复制出更多的端粒重复单元,以保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
()2、核纤层蛋白B受体(lamin B receptor, LBR)是内核膜上特有蛋白之一。
()3、常染色质在间期核内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典型包装率750倍)包含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如组蛋白基因和tRNA基因)。
()4、核被膜由内外两层单位膜组成,面向胞质的一层为核内膜,面向核质的一层为核外膜。
()5、在细胞周期中核被膜的去组装是随机的,具有区域特异性。
()6、目前认为核定位信号是存在于亲核蛋白内的一些短的氨基酸序列片段,富含水量碱性氨基酸残基,如Lys、Arg,此外还常常含有Pro。
()7、非组蛋白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富含带正电荷的精氨酸(Arg)和赖氨酸(Lys)等碱性氨基酸。
8、现在认为gp210的作用主要是将核孔复合物锚定在孔膜区。
9、微卫星DNA重复单位序列最短,只有1-5bp,串联成簇长度50-100bp的微卫星序列。
不同个体间有明显差别,但在遗传却是高度保守的。
五、简答题1、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简述染色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3、简述核仁的结构及其功能。
4、简述核被膜的主要生理功能。
六、论述题1、试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2、试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及其实验证据。
3、试述从DNA到染色体的包装过程(多级螺旋模型)。
4、核孔复合物的主动运输具有严格的双向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第八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染色体: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是细胞分裂期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
2、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物质染色的,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 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伸展为非光镜所能看到的网状细纤丝。
3、常染色质: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染色质组分。
4、异染色质: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染色质组分。
5、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组蛋白和200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组成的球形小体,其核心由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共8分子组成的八聚体,核心的外面缠绕了1.75圈的DNA双螺旋,其进出端结合有H1组蛋白分子。
6、核孔:是内、外两层核膜的局部融合之处形成的环状开口,是核、质间物质相互交流的渠道,并有一定的选择性。
7、核仁组织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是rRNA基因所在部位,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
但并非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
8、基因组:一个生物贮存在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称为该生物的基因组。
9、核纤层:是位于细胞核内膜与染色质之间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与核内膜紧密结合。
它普遍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间期细胞核中。
10、亲核蛋白:是指在细胞质基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
11、核基质: 广义的概念是由核纤层、核孔复合体和一个不溶的网络状结构(即核基质)组成;狭义的概念是指细胞核中存在的一个纤维蛋白构成的纤维网架体系,仅指核基质,即细胞核内除了核被膜、核纤层、染色质与核仁以外的网架结构体系,它不包含核膜、核纤层、染色质和核仁等成分,但这些网络状结构与核纤层及核孔复合体、染色质等有结构与功能联系。
12、核型:即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特征的总和。
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
13、带型:染色体经物理、化学因素处理后,再进行分化染色,使其呈现特定的深浅不同带纹(band)的方法。
14、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内含的特殊短肽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
这段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序列被命名为核定位序列或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的特殊氨基酸序列,具有定向、定位的作用,保证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转运到细胞核内)。
15、端粒: 位于每条染色体端部,为染色体端部的异染色质结构,由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构成,高度保守。
主要功能是维持染色体稳定,防止末端粘连和重组,并能锚定染色体于细胞核内,辅助线性DNA复制等,与染色体在核内的空间排布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有关;起着细胞计时器的作用.二、填空题1、核糖体,粗面内质网;2、双向;3、核定位序列(信号);4、gp210,p62;5、核仁组织区6、DNA复制起始序列(或自主复制DNA序列)、着丝粒DNA序列、端粒DNA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