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腈法丁二烯装置溶剂含水量的控制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乙腈法丁二烯抽提装置溶剂发泡原因分析及对策

乙腈法丁二烯抽提装置溶剂发泡原因分析及对策
( 中韩 ( 武汉 ) 石油化工有 限公 司, 湖北 武汉 4 3 0 0 8 2 )
摘 要: 乙腈法 丁二烯抽提装置受 乙腈溶剂含水量 、 p H值 、 杂质含量和操作条件等因素影响 , 萃取系统易出现溶剂发泡现象 , 造成系统压差 波 动、 分离效率下 降 、 处理量 降低等 。为维持系统平稳运行 、 降低溶剂发泡 趋势可采取控 制溶剂含水 量和 p H值 , 降低原料 中 c 5 等 重组 分含量 , 加大溶剂再生量和对劣质溶剂精制再生 , 加强恶劣天气 的操作应 对等措施 ; 为快速恢 复生产 稳定和提 高运行负 荷, 建议适 当加
乙腈法 丁二烯抽 提工艺 1 9 6 5年 由美 国壳牌研究 开发并 实 现工业化 , 兰州石化 于 1 9 7 1年建成 国内首套 1 . 2 5万 t / a乙腈 法丁二烯抽提装置 。近 年 , 由中石化 自主 开发 的乙腈法 丁二烯
膜 。
2 萃 取 系统溶 剂发 泡原 因分 析
丁二烯抽提装 置 使 用 的 乙腈溶 剂 , 本 身 不 属 于强 发 泡物 系, 但在萃取精馏 过程 中受溶 剂 品质和操 作条 件影 响 , 会 出现
第2 O期
£ < < < < < < < < < < < <
李贵林 : 乙腈 法丁二烯抽5・
生产 - f应 用

> > > > >> > > > > > >
乙腈 法 丁 二 烯 抽 提 装 置 溶 剂 发 泡 原 因分 析及 对 策
李贵林
注 消泡剂进行消泡 。 关键词 : 乙腈 ; 萃取精馏 ; 发 泡; 对策 中图分 类号 : T Q 2 2 1 . 2 2 3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8—0 2 1 X( 2 0 1 6 ) 2 0—0 1 0 5— 0 3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难点问题探究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难点问题探究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难点问题探究摘要:乙腈抽提法生产丁二烯,即以乙腈为溶剂,利用萃取精馏和普通精馏的方法,从乙烯装置的副产碳四馏份中将丁二烯分离出来。

由于丁二烯的化学性质活泼,极易发生反应,造成各生产单元设备堵塞,泄漏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探究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乙腈法、丁二烯、难点、对策简介: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工艺共分为5个单元,萃取精馏单元、丁二烯精制单元、水洗及溶剂回收单元、热水循环单元、回丁处理单元。

丁二烯装置利用乙烯装置裂解碳四为原料抽提分离出丁二烯。

在原料碳四馏份中除含丁二烯外,还有丁烷、丁烯、丁炔等多种C3~C5 烃类,这些组份沸点相近,又能形成共沸物,当在分离系统中加入溶剂乙腈后,各组份间的相对挥发度差值增大。

利用两级萃取精馏的方法,先除去丁烷、丁烯,后除去碳四炔烃,即得粗丁二烯;再经两级精馏除去重组份及丙炔,制得聚合级产品丁二烯。

1.丁二烯的物化性质丁二烯属共轭二烯烃,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极易于氧发生反应。

无色无臭气体。

能溶于丙酮、苯、乙酸、酯等多数有机溶剂。

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强氧化剂、卤素、氧。

火灾和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化学反应性: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3.1丁二烯装置脱轻塔一.塔底再沸器泄漏丁二烯装置脱轻塔由两台再沸器共同加热。

一个热源由溶剂回收塔顶乙腈和水馏出蒸汽加热,后者由循环热水提供换热。

被加热介质为高纯度丁二烯。

在再沸器气相管线阀门处很容易发生泄漏。

(图片 1)图片1 再沸器气相管线阀门泄漏图片 2 脱轻塔放空线堵塞原因分析:1.再沸器气相管线阀门一般采用闸阀,它存在一个白色阀腔区域,这个部分是一个死角,丁二烯在阀腔内无法流通,长时间停留。

在法兰和阀杆等密封处渗氧时,就会产生丁二烯端聚物。

丁二烯端聚物持续增长膨胀致使法兰变形泄漏。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本文从丁二烯的用途、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优化的必要性、ACN法生产丁二烯的后处理部分及工艺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乙腈法;丁二烯;优化一、前言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丁二烯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优化的研究,对我国生产丁二烯的技术水平起着重要的意义。

二、丁二烯的用途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和合成橡胶单体,是C4馏分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石油化工烯烃原料中的地位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共轭二烯,可以发生取代、加成、环化和聚合等反应,使得其在合成橡胶和有机合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合成顺丁橡胶(BR)、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S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多种橡胶产品,此外还可用于生产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1,4-丁二醇等有机化工产品以及用作粘接剂、汽油添加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三、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优化的必要性粗丁二烯一般还含有其他的C4组分杂质,通常是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将丁二烯分离开来。

乙腈(ACN)及其含水物是常用的萃取剂之一。

ACN是丙烯腈生产中的副产物,在我国来源丰富。

ACN对C4气体的分离能力较强,工艺要求较低,故以ACN为萃取剂从C4中分离出丁二烯的工艺流程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在我国这类装置应用较多。

随着近期国内乙烯装置的不断改扩建,就必须了解原有ACN法工业装置的生产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ACN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ACN法生产丁二烯的后处理部分ACN法生产丁二烯的后处理可以分为3个部分:丁二烯水洗部分、丁二烯精制部分和溶剂回收部分。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的工艺条件优化措施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的工艺条件优化措施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的工艺条件优化措施摘要:通过对丁二烯萃取装置中溶剂乙腈与裂解碳四进料的腈烃比、溶剂中水分含量、溶剂进料温度等条件的优化,获得适用于丁二烯的更优生产工艺条件,并对造成高含量聚合物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工艺及操作的优化,保证丁二烯产品的质量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引言随着石油产业的不断发展,裂解原料重组分含量增加,裂解温度也越来越高,同时裂解生产乙烯过程中产生的碳四馏分也在不断增加。

伴随着丁烷、丁烯、炔烃以及少量碳三和碳五,裂解碳四丁二烯的含量为大约50%。

由于裂解过程中的四个组分与丁二烯的相对挥发性非常相近,有些甚至会和丁二烯发生共沸,因此采用常规蒸馏法很难将其分离出来。

并且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高分子物质,造成了原料罐底结焦、罐底过滤装置频繁清洗、原料加热炉出口温升急剧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装置的正常长周期运行。

1进料中丁二烯含量的分析与操作条件优化1.1丁二烯含量对第一萃取塔温度分布的影响装置原料中丁二烯的设计含量为53%(W),而通常热解碳四中的丁二烯含量均在50%(W)左右,由于原料乙烯的存在,实际裂解过程中的丁二烯含量仅为35%(w)左右。

乙腈法丁二烯抽提装置中,原料中丁二烯含量偏低,在相同进料量时,会导致一次萃取塔上塔负荷偏高,下部塔负荷偏小,导致两塔之间乙腈及碳四含量不均衡,导致塔内压力梯度起伏大,从而影响塔顶抽余物及底部粗丁二烯品质,具体表现为全塔温场变化大,塔顶抽余物中丁二烯含量高,底部顺丁烯与反丁烯含量不稳。

整个塔的总温度随原料中丁二烯含量的减少而逐级上升,特别是底部温度较设计值高出4-7℃。

这主要是由于一次提取柱的温度场受乙腈浓度的影响,由于原料中轻组分如丁烷和丁烯被逐级分离,在进料口下方以乙腈为重组元,其浓度逐级增加,因此,在原料中丁二烯含量越少,塔底温度越高。

然而,随着整个第一提馏柱温度的提高,塔顶丁二烯含量及底部顺、反丁烯的含量较难控制,丁二烯聚合物产率显著增加,而丁二烯的大量增加又会影响回收后的溶剂品质,进而导致设备的波动更加严重。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溶剂发泡探讨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溶剂发泡探讨

防和控制措 施
通过 装置的 生产 实践证 明, 这些 应急和预 防措 施能 够取 得 良好 的效果 , 从而保证 了 乙腈
法 丁 二 烯 装 置 的 安 全 连 续 平 稳 运 行
关键词 : 乙腈 发 泡 消 泡 剂
中国 石化镇 海炼 化 分公 司 l 6 0 k t / a乙腈 法 丁 二 烯抽 提 装 置 , 自2 0 1 4年 7月 大 修 开 工 以来 , 一
O .1 8
<( ) . 0
<O . O <0 0 <O. ( ) <( )( ) <0. 0 <O. ( )
0. 43
0 . 4 2 ( ) . 4 3 0 . 4 6 0. 4 6
9 . 92 9 . 96 9. 9 2
1 . 6 6 1 7 3
l 6 5 1 . 6 4 j . 6 8 1 5 9 1 . 6 2
< O. 0
0. 3 9
5 . 2 6 5 . 8 4 6. 】 O
6 6 7
0 . 6 4
0 6 7 0 6 3 ( )6 3 0 6 4 ( )6 2
O. 3I l 2 0. 3l 3 4
0 2 8 6 5 ( ) . 2 6 4 7
<l ( ) <l 0 <l 0 <l ( )
91 . 5 6 9 0 . 8 3 9 0. 7 3 9 0. 1 8 8 9. 9 8 9 0 3 8
塔( T—l 0 l A) 压差 开 始异 常 上 升 ( 见图 1 ) , 第 l 4
剂) 。在 丁二烯 装 置 中 乙腈 溶 剂 的浓 度 在 9 2 % 芹 右, 是何 原 因导致 装 置 内的 乙腈 溶 剂 发泡 , 技 术 人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管理措施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管理措施

7月
对 萃取 系统 � 精制 系统氧 含量 进行 了分 析 程 解决了亚 硝酸钠析 出的问题 使其 阻聚效 果得
见图 1) 分析 结果 表明 萃取 系统 精制 系统 氧 以 充分发 挥 目 前 亚 硝酸钠 的添加 量为 4 比 � (� � � � 含量控 制平稳 均 低于 10 � / 的控 制指标 2 010 年减 少 2 精制 系统添加 新型阻聚 剂 � 装置在连 续运转 约 12 个 月时 精 制系统 机泵 出 现聚合物 � 聚合物主 要产生 在脱轻 塔釜液 泵和 � 脱 重塔 釜液 泵 添 加新型阻 聚剂 � � 产 生不良后 果
� � 1
萃取系统和 � � 精制系统 进行了 酸洗 , 除去系 统中存 量 . 为了将系统中氧含量控制在 1 0 � / 以下 ,要定 在的铁锈 , 并随之进 行了钝化 处理 , 酸洗和 钝化处 期对 塔顶氧含 量进行分 析 . 20 1 � 0 年 7月 理降低了 外界因素对 丁二烯 聚合的影响 .
20 1 1 年 9 月 中旬 ,该装 置已经 连续 运转 20 个 月 ,
连续运行时 间之长在 国内当 属首例 . 丁二 烯装置 能运行如此 长时间 , 与日常 的规范 操作和 严细管 理密不可分 . 本文从 工艺 , 设备 维护和安 全管理方
面介绍了确 保该装置 � 长周期运 行的措施 . 浓度 均较高 , 丁 二烯容 易积聚 堵塞管 线 溶剂 回收 装置开车 前的准备 工作 前 期的 准备 工作 是 装置 长周 期运 行 的基 础 . 开车 之前 , 中 沙 (天 津 ) 石化 有 限公 司丁 二烯 车间 从 "三 查 四定 "(查 设计 漏项 , 查 工程 质量 及 隐患 , 查未 完工 程量 定 任务 , 定 人员 , 定时 间 , 定措 施 ) 开始 , 展开 了确保装 置一次 开车成 功及长 周期运 行的系列 工作 . 对投 料前检 查出的 多项隐 患逐一 协调解决 , 为装置开 车扫清 了障碍 . 本着 高标准 , 严要求的原 则 , 在装 置气密 环节方 面严格 按照泄 漏率的下限 执行 . 与 此同时 , 在 系统氮气 置换过程 中严格做到 全面 , 彻 底 , 不留死 角 . 装置 开车前 , 对 上述 情况 , 采 取了定期 排放仪 表高低 压引压 管内 静止 物料的 措施 . 同时 为防止 相关调 节阀旁 路盲 端的 静止物料 积聚形成 聚合物 , 定期 开关旁 路使 静止 的物料流 动起来 . 严格监 测萃取系 统和精制 系统氧含 量 抑制丁二 烯过氧化 物的生 成必须 在添加 亚硝 酸钠 的同时 , 严格控制 丁二烯 装置系 统内的 氧含 量 , 尤其要把 丁二烯含 量高的 区域作 为氧含 量监 控的 重点 . 装 置区内 第二萃 取精馏 塔塔顶 , 脱轻 塔塔 顶和脱重 塔塔顶的 丁二烯 含量均 较高 , 通过 火 炬定期排 放丁二烯 可降低这 3 个塔 塔顶的 氧含

丁二烯装置优化操作及节能改造措施

丁二烯装置优化操作及节能改造措施

量增多,影响丁二烯产品质量。一旦解析塔塔釜再
取精馏的方法,除去碳四中的丁烯、丁烷及碳四炔
沸器发生堵塞现象,需停车清洗其换热器。车间增
收稿日期:
2019-07-05;
修回日期:2019-07-15
2019 年第 25 卷第 4 期
化工生产与技术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文献标识码 B
丁二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原料,主要用于
DOI 10.3969/j.issn.1006-6829.2019.05.014
烃(乙烯基乙炔、1-丁炔、2-丁炔),得到粗丁二烯,再
生产各种合成橡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 2 级精馏除去碳五等重组分及丙炔,最终得到聚
目前,生产丁二烯的方法有丁烯氧化脱氢法和乙烯
·47·
加解析塔塔釜再沸器备台,从而避免了由于再沸器
发生堵塞而需停车处理的状况。并且对装置现有
加热方式进行攻关改造,避免了由于蒸汽压力的不
稳定性而造成的温度变化,有利于换热器加热量的
稳定,从而延长换热器的运行周期。
2
改造方案
2013 年装置大检修期间,将装置 3 台再沸器丁
二烯萃取塔釜再沸器 E12104、解析塔塔釜再沸器
的不稳定性等原因,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尤
其是解析塔塔釜再沸器,物料易在其换热器处生成
聚合物堵塞换热器,换热效果变差,解析塔灵敏板
温度波动,从而导致乙烯基乙炔聚集区发生变化;
入一定量的乙腈,改变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这一
乙烯基乙炔抽出不好,丁二烯产品中乙烯基乙炔含
原理,通过丁二烯萃取精馏和炔烃萃取精馏2级萃
图3
改造后解析塔工艺流程

丁二烯生产工艺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丁二烯生产工艺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丁二烯生产工艺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摘要:乙腈法抽提丁二烯的生产工艺技术是利用乙烯裂解碳四原料,用乙腈做萃取剂,通过两级萃取,两级精馏的方法来制取高纯度的丁二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一些生产工艺波动和难题处理,本文主要讲述对常见问题的分析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丁二烯、波动、难题、对策引言在丁二烯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例如原料异常变化组分不稳定,超出设计指标。

公用工程波动,蒸汽压力低,使系统加热升温困难。

循环水温度高,冷凝效果差,生产单元压力升高,无法维持生产1腈烃比的调节腈烃比的选择是控制萃取精馏效果的最重要手段。

腈烃比控制不当会降低萃取精馏塔的分离效果,造成塔顶抽余碳四产品中的丁二烯浓度升高和塔底物料中的反丁烯、顺丁烯过高在一定范围内,腈烃比增大,塔顶和塔釜的物料组成指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塔釜再沸器的蒸汽用量会相应增加。

溶剂的用量应根据原料中的具体组成和进料量的大小决定。

当进料条件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时,要及时调整乙腈加入量,以保证腈烃比稳定。

当原料中丁二烯含量升高时,应按升高比例增加乙腈用量,当丁二烯含量降低时,则减少乙腈用量。

由于溶剂循环系统为多个系统提供热源,所以乙腈加入量的改变,不仅对萃取塔的分离效果造成影响,也将影响到利用热乙腈为热源的系统的稳定,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腈烃比不能有太大的变化。

1.1乙腈含水量的影响乙腈含水量对萃取系统的分离效果影响较大,作为确保萃取精馏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行控制。

如果含水量过高,将会导致碳四烃类在乙腈中的溶解度降低,萃取精馏塔的分离效果会大幅降低。

乙腈含水对萃取精馏的好处在于增加乙腈的选择性和降低塔釜温度两个方面。

随着乙腈中水含量的升高,对烃类的溶解选择性增加,但该效果随含水量的升高逐渐降低。

乙腈含水后,可降低乙腈和烃类的均相混合物的泡点,从而降低塔釜的操作温度,不但降低了丁二烯的热聚合机会,还可减少再沸器的蒸汽使用量。

除此之外,乙腈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之后,可进一步扩大各碳四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溶剂含水量的控制优化研究作者:李家乐秦胜陈豹来源:《当代化工》2019年第12期摘 ; ; ;要:对乙腈法丁二烯装置影响溶剂中水含量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总结出通过系统参数快速判断溶剂水值的方法,提出了调整溶剂水值的最佳方案,为操作员提供了判断及操作依据。

有效解决了循环溶剂系统水值频繁波动的问题,进而改善了萃取塔的分离效果,保证了丁二烯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关 ;键 ;词:溶剂水值;水值判断;分离效果;回收乙腈中图分类号:TQ 221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9)12-2904-04Abstract: The control factors of water content of solvent in the butadiene plant with acetonitrile process were studied, the method of quickly judging solvent water value by system parameters was developed, and the best scheme of adjusting solvent water value was put forward, which could provide reliable judgment and operation basis for operators. The problem of frequent fluctuation of water value in circulating solvent system was solved effectively, and then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extraction column was improved, which ensured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butadiene unit for a long period.Key words: Solvent water value; Water value judgment; Separation effect; Recovery of acetonitrile乙腈法生产丁二烯装置利用含水乙腈作为萃取溶剂,乙腈含水后对萃取精馏的影响在于增加乙腈的选择性和控制塔釜温度两方面。

随着乙腈含水量的增加,选择性增加,可进一步增大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但随着含水量的升高影响趋势逐渐减慢。

同时,乙腈在含水后,降低了乙腈及烃的均相混合物的泡点,使萃取精馏塔的塔釜温度控制低一些,减轻了丁二烯的热聚合机会,同时减少塔釜蒸汽用量[1,2]。

但是当乙腈含水过高时,乙腈浓度太低,混合物料在萃取精馏塔内易出现分层,稳定操作受到破坏,由于含水量的增加,乙腈的循环量随之增大,这样蒸汽消耗和动力消耗都要增加,很不经济,而且对丁二烯的溶解能力也降低,抽提率下降[3]。

当含水量过低时,必须相应地提高萃取精馏塔的釜温,釜温的提高势必加剧丁二烯的自聚,缩短装置运行周期。

因此乙腈含水量的选择和稳定控制对于产品质量、装置运行周期及综合能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乙腈含水量的判断方法和控制方式进行了优化研究。

1 ;装置简介乙腈法生产丁二烯装置,利用乙腈作为溶剂,先经过萃取精馏,后经过普通精馏,从乙烯裂解装置产出的裂解碳四中提纯丁二烯组分。

碳四馏份中除含丁二烯外,还有丁烷、丁烯、丁炔等多种烃类,这些组份沸点相近,又能形成共沸物,当在分离系统中加入溶剂乙腈后,各组份间的相对挥发度差值增大[4]。

利用两级萃取精馏的方法,先除去轻组分作为抽余碳四-1产品抽出,后除去炔烃重组分,制得纯度较高的丁二烯粗產品;然后利用两级普通精馏的方法,先脱除顺丁烯、碳五等重组份,后脱除甲基乙炔和微量水,最终制得符合国标的丁二烯产品,丁二烯装置工艺流程见图1。

2 ;溶剂循环系统含水量的控制研究2.1 ;含水量控制的难点含水量控制的难点,一是溶剂水值无法准确判断。

溶剂水值通常通过离线取样分析来确定,由于分析时间较长,分析岗位反馈给装置操作员的数据通常滞后若干小时,无法及时为操作员提供参考数据。

二是操作员对溶剂水值调整方式的选择和操作幅度的判断难度较大,操作不当情况时有发生。

当溶剂水值发生变化后,一萃塔内烃类在循环乙腈中的相对挥发度随之改变,需要调整塔釜温度以确保产品合格。

由于以上难点的存在,在日常生产中溶剂水值的波动较大,造成萃取塔各项参数频繁被动调整,不仅增加了操作员的工作强度,而且随着温度的变化,一萃塔各塔板上的物料组成无法稳定,反丁烯脱除效果差。

由于反丁烯的沸点与丁二烯相近,后部普通精馏单元无法脱除,过量的反丁烯将全部进入丁二烯产品中,造成丁二烯产品纯度不合格。

2.2 ;系统中水的物料平衡研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水与碳四共沸、乙腈再生等原因,乙腈循环系统内的水处于不断脱除和补充状态,乙腈循环系统水的物料平衡关系见图2。

如图2所示,乙腈循环系统内的水含量处于动态平衡。

水的脱除可分为萃取塔顶脱水、乙腈抽出、除炔塔顶抽出三个节点,水的补充可分为解吸塔凝液补入、亚硝酸钠溶液带水、回收乙腈带水三个节点。

2.3 ;控制水值的优化措施2.3.1 ;通过解吸塔釜参数判断溶剂水值解吸塔釜温度即为溶剂在操作压力下的沸点,含水量不同,沸点也发生变化,因此塔釜温度也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溶剂水值。

通过总结解析塔底温度、压力和实测水值的关系,得出不同的温度、压力组合下对应不同的水值,做为水值判断的依据和基础。

在一定的塔压下,温度上升,说明循环溶剂中水含量偏低,需要补水,反之亦然。

在生产过程中,乙腈中的水含量在8%时,萃取系统分离效果较好,装置综合能耗较低。

通过对解析塔压力,塔釜温度变化以及水值分析对应关系,得出一组基础数据:当该塔压力在0.525 MPa,温度141 ℃时,实际测得溶剂水值8%。

近似确立一个关系式:根据该关系式,根据解析塔各参数变化情况,在没有实际分析数据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判断并调整,避免溶剂水值的波动。

例如:塔压力现为0.530 MPa,要保证水值在8%左右,根据关系式(1)可得,塔釜温度应为141.4 ℃。

若高于实际温度,说明溶剂中水含量大于8%,需要通过调整降低溶剂水含量,反之亦然。

基于解析塔的操作状况,在保证压力、塔釜温度、循环溶剂水值8%的前提下,决定精制溶剂返回量的大小。

例如:总循环溶剂量300 t/h,实测水值7.5%,溶剂系统返回量(含水40%左右,可根据需要调整)5 t/h,现需要把实际循环溶剂含水量提高到目标值8%,需提高补水量=300 t/h×(8%~7.5%)=1.5 t。

现把溶剂回收塔返回量提高至5.5 t/h,多向系统补水=(5.5~5)t/h×40%=0.2 t/h,8 h可完成补水目标,即一个班次时间。

为了生产更为平稳,可少提返回量,延长补水时间,达到目标后,稳定解析塔塔釜温度并采样分析。

2.3.2 ;溶剂水值调整方式的选择当溶剂循环系统中水值偏离控制目标时,需要对脱水节点或补水节点进行调整,对三个脱水节点和三个补水节点逐一进行研究。

第一,萃取塔顶脱水调整。

萃取塔顶脱水的原理为萃取系统中的水与碳四形成共沸物进入塔顶回流罐中,大部分水进入水包与碳四分离,水包中的水送至溶剂回收系统。

由于水包脱水量仅与碳四负荷、循环溶剂含水量、回流罐沉降时间有关,因此不能作为水值调整的控制方式。

第二,再生乙腈抽出量的调整。

在生产过程中,丁二烯物料会不断的自聚形成二聚物,循环溶剂需要连续进行溶剂再生,主要作用是脱除其中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聚物等杂质,最后进入溶剂回收塔精制。

循环溶剂再生量通常为循环溶剂量1%左右,若大幅調整将造成溶剂循环系统内的二聚物含量发生波动,二聚物含量过高将造成乙腈的萃取效果变差,含量过低将促进更多的丁二烯物料发生自聚,装置收率降低,因此在二聚物含量一定时,应维持再生乙腈抽出量的稳定,不适合作为水值调整的控制方式。

第三,除炔塔顶乙腈抽出量的调整。

除炔塔顶乙腈抽出量的调整将造成除炔塔回流量的变化,对除炔塔的操作不利,因此正常生产过程中该节点也不宜作为水值调整的控制方式。

第四,调整解吸塔的补水量。

从解吸塔底直接补充凝液可快速提高溶剂水值,但是由于循环溶剂总量较大,流程较长,补水量的大小和时间很难掌握。

且在补水过程中容易出现系统内水的分布不均匀,局部含水量过高,在萃取塔塔板上出现分层,塔压差升高,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

第五,亚硝酸钠溶液带水量的控制。

亚硝酸钠水溶液的加入是为了维持循环溶剂中的亚硝酸钠含量稳定,加入量仅根据系统中的亚硝酸钠含量进行控制。

第六,调整溶剂回收塔顶部回收乙腈的浓度。

通过调整溶剂回收系统返回量的大小来控制溶剂的水值,一方面,在该系统可以对精制溶剂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采出量的调整幅度易于调节,水值变化稳定,不易过量,由于属于系统内部调节,没有外系统水的加入,使水含量便于计算,水值变化区间小,同时也减小了溶剂回收系统的负担,使相关联系统操作稳定,简单易行。

综上所述,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调整循环溶剂水值的最佳方式是调整溶剂回收塔顶部的回收乙腈浓度,其他节点的调整都将对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3.3 ;回收乙腈浓度控制的研究当循环溶剂水值偏高时,应提高回收乙腈的浓度,减少进入溶剂系统中的水量,反之则降低回收乙腈浓度。

在日常操作中,回收乙腈浓度调整幅度过大将造成溶剂水值波动幅度大,而调整幅度过小又将造成溶剂水值调整不到位。

为了维持溶剂水值的稳定,研究了回收溶剂浓度的快速判断方法。

在一定压力下,混合气体的温度可反映出物料的组成,总结出溶剂回收塔在一定操作压力下,不同塔顶温度T对应的回收乙腈浓度,对应关系见表1。

当影响溶剂水量的抽出及补充各节点保持稳定时,将回收乙腈浓度控制在70%左右,循环溶剂水值可稳定在8%左右。

在实际生产中,各节点随时可能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出现波动,造成乙腈循环系统水量的平衡被破坏,操作员可根据解吸塔釜参数的变化迅速判断出水含量的变化趋势,并通过调整溶剂回收塔塔顶温度改变回收乙腈浓度,使溶剂水值保持稳定。

在实际操作中,解吸塔底温度Y与溶剂回收塔顶温度T的对应关系见表2。

2.4 ;优化效果分析实施溶剂含水量优化控制措施后,对溶剂水值、一萃塔底反丁烯含量进行了连续一个月的跟踪分析,并与优化前一个月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图3、图4分别为溶剂水值和一萃塔底反丁烯含量的优化前后对比图。

由图3、图4可看出,通过溶剂含水量控制措施的优化,循环溶剂中的水含量稳定性大幅提高,同时一萃塔的分离效果有明显改善,解决了水值频繁波动和反丁烯脱除效果差的问2.5 ;注意事项第一,由于溶剂回收塔底水有一部分作为装置污水排出,为了保证装置环保指标合格,塔底乙腈含量需要严格进行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