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灾害事故自救互救培训资料
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范本(四篇)

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范本一、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措施1. 迅速判断,并迅速采取响应措施。
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矿工应立即判断事态的严重程度,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任何可燃气体供应,同时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2.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在矿井中工作时,矿工应始终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
这些防护装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矿工的头部、面部和眼睛的安全。
3. 查找最近的避险场所。
在紧急情况下,矿工应尽快查找最近的避险场所。
这些避险场所可以是安全出口、指定的避难室或其他安全区域。
矿工应清楚地知道这些地点的位置,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前往。
4. 按照正确的逃生路线撤离。
为了更高效地逃离事故现场,矿工应按照正确的逃生路线撤离。
逃生路线应事先规划好,并且矿工应了解并熟悉这些路线。
在逃生过程中,矿工应遵循指示,避免慌乱和拥挤,确保自身安全。
二、互助救援的重要性1. 建立互助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煤矿工作中,互助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应对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矿工应意识到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以最佳方式解决问题。
互助救援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生存率,还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安全水平。
2. 良好的沟通和配合。
在紧急情况下,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是关键。
矿工应与同事保持沟通,及时交流信息并协调行动。
通过有效的沟通,矿工可以迅速了解其他人的情况和需求,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3. 掌握简单的急救技能。
在紧急情况下,掌握简单的急救技能可以帮助挽救更多的生命。
矿工应接受相关的急救培训,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例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在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矿工可以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并为伤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
4. 组织逃生和救援行动。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矿工应组织逃生和救援行动。
首先,矿工应帮助弱势群体,例如老年人、孕妇和伤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其次,矿工应协调行动,互相提供支持和帮助。
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培训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领域将会出现更多 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如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高效自救装备等。
法规政策与标准完善
国家将会继续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和标准体系,提高煤矿安全保障水平。
培训教育与素质提升
未来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培训将会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通过多 样化的培训方式和手段,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01
02
03
自救器
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呼 吸保护,帮助人员逃离危 险区域;
担架
用于运送受伤人员,减轻 伤员的痛苦和避免二次伤 害;
应急照明灯
提供照明功能,帮助人员 在黑暗环境下进行逃生和 救援。
维护保养知识普及
定期对应急装备进行 检查和维护保养,确 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熟悉装备的使用方法 和注意事项,避免因 操作不当造成损坏或 危险。
伤员搬运
在救助过程中,要注意伤员的搬运方 法,避免不正确的搬运方式造成二次 伤害。
03
避灾逃生技巧与演练
火灾逃生技巧
01
02
保持冷静,观察火势蔓 延方向,选择逆风逃生。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 姿匍匐前进,避免吸入 有毒烟雾。
03
沿着安全出口指示牌, 寻找安全通道或紧急出 口。
04
若身上着火,应就地打 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灭 火。
产损失。
煤尘爆炸
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 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具
有极大的破坏性。
矿井透水
地下水或地表水通过裂缝、断 层等渗入矿井,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顶板冒落
矿井巷道或采场顶部的岩石因 支护不当或压力过大而塌落,
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培训PPT课件

灾害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 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的性 质、发生地点、原因及危害程度向矿井调度 室汇报。
第8页/共107页
灾区人员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 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威胁的人 员发出警报。
第9页/共107页
准确地分析灾情: 1. 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根据事故的发生地点,通过分 析,对灾害可能波及的范围和危害程度作出判断。 2. 根据事故的地点、性质结合巷道布置.通风系统.人员 分布等情况分析判断有无话发和伴生其他灾害的可”能性。 3. 了解、掌握自己所在地点的安全条件,人员伤亡情况, 判断现场有无进行抢救的手段和条件。
第18页/共107页
2)注意事项: • (1)在井下工作,当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爆炸现象时,
必须立即佩用自救器,撤离现场。 • (2)佩用自救器时,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或超
过0.5%,吸气时会有些干、热的感觉,这是自救 器有效工作的正常现象。必须佩用到安全地带,方 能取下自救器,切不可因干、热感觉而取下。 • (3)佩用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 匀。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 • (4)在佩用自救器时,因外壳碰瘪,不能取出过滤罐, 则带着外壳也能呼吸。为了减轻牙齿的负荷可以用 手托住罐体。 • (5)平时要避免摔落、碰撞自救器,也不许当座垫用, 防止漏气失效。
下拉护罩胶片,使护罩挂钩脱离壳体丢掉。再用右手掰锁口带扳 手至封条断开后,丢开锁口带。 • (3)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上外壳用力拔下丢掉。 • (4)将挎带套在脖子上。 • (5)用力提起口具,立即拔掉口具塞并同时将口具放入口中,口 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 • (6)两手同时抓住两个鼻夹垫的圆柱形把柄,将弹簧拉开,憋住 一口气,使鼻夹垫准确地夹住鼻子。 • (7)戴好头带。将头带分开,一根戴在头顶,一根戴在后脑勺上。 • (8)戴好安全帽,迅速撤离灾区。 • (9)撤离灾区时若感到吸气不足,应放慢脚步,做长呼吸,待气 量 充 足 时 再 快 步第行2走0页。/共107页
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培训

提高煤矿安全水平的建议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大安全投入
增加对煤矿安全技术研发、装备更新和隐患整改等方面的投入,提 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救援能力,最大程度地 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验教训
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勘查,掌握地下水分布情况;完善排水系统, 确保能够应对突发水灾。
矿井冒顶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某矿井在掘进过程中发生冒顶事故,造成多名作业人员被困。
原因分析
岩石稳定性差,掘进过程中发生坍塌;支护措施不当或未能及时支 护。
经验教训
加强岩石稳定性检测,选择合适的掘进方法和支护方式;严格按照 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作业安全。
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培训
目录
• 煤矿安全概述 • 煤矿避灾知识 • 煤矿自救互救技能 • 煤矿安全意识培养 •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 煤矿安全未来展望
01
煤矿安全概述
煤矿安全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煤矿事故可能导致矿工伤 亡,因此保障安全是首要 任务。
维护社会稳定
煤矿行业是国家重要的能 源供应来源,保障煤矿安 全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04
煤矿安全意识培养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预防事故发生
安全意识强的员工能够自 觉遵守安全规定,减少操 作失误,从而降低事故发 生的概率。
提高生产效率
安全意识强的团队在工作 中更加专注,能够减少因 安全事故导致的生产中断, 提高生产效率。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安全意识强的员工能够及 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 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矿工自救与互救培训教材

矿工自救与互救培训教材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和避灾,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涉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像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2.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
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3.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器具;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4.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通路被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动。
2024版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培训PPT课件

PPT课件•煤矿灾害概述•自救互救基本原则与方法•避难硐室建设与使用指南•井下安全通道与标识识别目•应急演练与实战模拟训练•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录顶板事故矿井顶板冒落、片帮等事故,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地下水源涌入矿井,造成淹井和人员伤亡。
矿井火灾因电气设备故障、煤炭自燃等原因引发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瓦斯爆炸由于瓦斯积聚并遇火源引发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和有毒有害气体。
煤尘爆炸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爆炸,破坏力巨大,易造成人员伤亡。
常见煤矿灾害类型灾害发生原因及危害程度发生原因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操作、设备老化等。
危害程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产中断、环境破坏等。
预防措施与应急管理体系预防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完善安全设施等。
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等。
010204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观察周围环境,判断自身所处位置。
迅速找到避难硐室或救生舱,利用避难设施进行自救。
佩戴好自救器,确保呼吸畅通,防止中毒窒息。
节约使用矿灯、食品等物资,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03遵循“三先三后”原则:先复苏后搬运、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
检查伤员呼吸、心跳、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对骨折、出血等伤员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固定等处理,防止伤情恶化。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寻找遇险人员,进行互救。
01020304掌握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操作技能,及时对心脏骤停伤员进行急救。
心肺复苏术(CPR )学习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创伤救护技能,正确处理各种外伤。
创伤救护了解中毒窒息的症状和急救措施,如佩戴自救器、使用呼吸器等。
中毒窒息急救掌握烧伤烫伤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如冷却伤口、涂抹药膏等。
烧伤烫伤处理现场急救技能培训避难硐室选址及设计要求选址原则优先选择地质构造稳定、远离灾害源、方便人员快速到达的区域。
设计要求硐室结构应坚固耐用,具备防火、防水、防爆等功能;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满足人员避难和生存需求。
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培训课件

02
03
04
遇到火灾时,应尽快找到最近 的灭火器或水源进行灭火,同
时报警并通知其他人员。
遇到瓦斯泄漏时,应立即佩戴 好自救器,远离泄漏区域,向 上风方向转移,并通知其他人
员。
遇到塌方时,应迅速找到安全 通道撤离,同时注意避开落石
区域。
遇到水灾时,应尽快向上风方 向转移,寻找高处避难,同时
注意避开积水区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煤矿安全法规与标准
国家法律法规
企业规章制度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矿 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 对煤矿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得 到落实。
行业标准
制定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如《煤矿安 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对煤矿安全 生产工作进行了规范。
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培训 课件
• 煤矿安全概述 • 煤矿避灾知识 • 煤矿自救互救技能 •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 煤矿安全意识培养与培训
01
煤矿安全概述
煤矿安全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煤矿事故对矿工生命安全 构成严重威胁,加强煤矿 安全工作是首要任务。
维护社会稳定
煤矿安全事故可能引发社 会不稳定因素,加强煤矿 安全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 定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经济效益
减少事故发生有助于提高 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降 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
自然因素
瓦斯突出、地下水涌入、 岩层塌落等自然灾害是导 致煤矿事故的重要原因。
设备故障
采掘设备、通风设备、排 水设备等出现故障可能导 致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缺陷
煤矿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培训课件

煤矿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培训课件煤矿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培训课件
第一部分:煤矿应急概述
1. 煤矿应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煤矿事故的主要危害和风险
3. 煤矿应急预防和处理的原则
第二部分:煤矿应急自救知识
1. 自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保持冷静,快速判断形势
- 就近寻找安全场所
- 防止瓦斯爆炸等意外
- 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 勿贪心、懈怠,及时求救
2. 通风知识
- 煤矿通风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 煤矿通风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 如何利用通风系统提高生存几率
3. 应急逃生方法
- 煤矿的逃生通道布置和标识
- 煤矿逃生器材的选择和使用
- 掌握逃生技能,提高自身逃生能力
第三部分:煤矿应急互救知识
1. 互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互救可以提高生存率和抢救效果
- 互救可以减少事故扩大化和后果
2. 互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煤矿井下沟通方法和手势信号
- 如何进行有效的救援和搜救工作
- 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3. 组织煤矿互救工作
- 煤矿建立有效的互救机制和组织
-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互救任务和责任
- 不断进行互救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与分享
1. 案例分析: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成功案例分享
2. 分享煤矿救援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3. 提醒和警示:煤矿应急自救互救永远不可忽视
第五部分:煤矿应急自救互救培训总结
1. 对煤矿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的总结回顾
2. 强调应急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呼吁每个煤矿员工都要关注并参与应急自救互救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凡因火灾引起如下情形之一者,定为火灾事故:
(1)造成人员伤亡;
(2)工作面停产8h以上;
(3)火灾直接焚烧煤炭、设备和材料,损失折合价值超过 (包括)1万元以上;
返 回
(4)封闭一个工作面;
(5)冻结煤量1万T以上;
(6)封闭设备、工具和材料折合价值超过(包括)1万元以上 。
2、自然发火:矿井某一区域或采掘工作面出现如下现象 之一时,就定为发生自然发火。
(1)出现明火、火灾烟雾、煤油味等现象;
(2)出现环境空气,煤炭围岩及其它介质温度升高并超过 70℃;
(3)采空区或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其浓度已超过矿井实 际统计的临界值指标,并有上升趋势。
返 回
3、自然发火隐患:矿井某一区域或采掘工作面出现如 下现象之一到突发事故要镇定,不要惊慌,更不能大喊大叫。
2、迅速了解工作区域通风系统,判断灾情及自己所处的 位置与入风巷道和回风巷道的距离关系。知道通风设施 的具体位置(如风门、风桥、挡风墙)。
3、熟悉本区域避灾路线,入风侧有烟撤不出去,要躲避 待救,不要盲目冲。
4、回风路线视线清楚,能撤离的情况下,要佩戴好自救 器,会熟练使用自救器,佩戴自救器时,要匀速呼吸, 千万不能奔跑,一般30分钟都能撤出危险区。
返 回
四、火风压
井下发生火灾时,由于温度的增高和矿井空气成分的 改变,往往形成一种较大的自然风压,由于这种风压 是火灾引起的,所以习惯上叫火风压(即热负压)。
特点: 1、火风压与火烟流经巷道的标高差成正比,高差越大,
火风压越大; 2、与发火后温度增值成正比,温度越高,火风压越大; 3、与通向火区的风量有关,风量越大,供给氧越充足,
(1)采空区或井巷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升 趋势,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值指标;
(2)风流中出现二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尚未 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值指标;
(3)煤炭、围岩及空气和水的温度升高,并超过正常温度 ,但尚未达到70℃;
(4)风流中氧浓度降低,其消耗量呈上升趋势。
返 回
第一节 矿井火灾
一、什么是矿井火灾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及地面井口附近,威
胁到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人员安全的火灾。
返 回
矿井火灾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它包括外因火灾和 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外源火灾):是由于外部热源如明火、 放炮、电器火花、机械冲击与摩擦、电流短路、静电、 瓦斯煤尘爆炸等引起可燃物燃烧造成的火灾。
煤矿灾害事故自救、互救 及避灾方法
李荣亮
目录
1、前言 2、第一节 矿井火灾的灾害特点及避灾方法 3、第二节 矿井瓦斯的危害及避灾方法 4、第三节 粉尘的危害及防治
前言
每个井下人员仅仅知道怎样防止和排除事故是不 够的,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还必须知道,并且要 熟练地掌握,怎样正确而又迅速地进行自救和互救, 使自己和其他人员能安然脱险得救。 一、什么是自救和互救 1、自救:就是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 变影响的区域内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 的方法。 2、互救: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基础上,去救护灾 区内受伤人员的方法。
三、矿井火灾的危害 1、产生高温及有毒有害气体,致使人员伤亡。 2、烧毁生产设施、设备、损失资源,造成停工停产。 3、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造成更大灾害。 4、炽热的火烟流经不同标高的巷道而产生火风压,造成
井下风流紊乱。 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至今,鹤岗矿务局发生火灾
400多起,形成火区260多处,积压煤量5370多万吨,封 闭设备价值8000多万元,火灾导致死亡96人。
返 回
五、火灾产生气体对人体危害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
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人体的反应
0.016
轻微头痛
0.128
肌肉酸痛、无力、呕吐、感觉迟钝
0.5
丧失知觉、痉挛、呼吸停顿、死亡
返 回
氧气浓度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特点:火灾发生突然,来势凶猛。多发生在井下风 流畅通的工作地点,如发现不及时或灭火方法不当,将 造成严重后果。
2、内因火灾(自然火灾):由于易燃物质接触空气, 经氧化发热、升温、蓄热、干馏等过程使热量集聚而导 致易燃物着火的火灾。
返 回
特点:常温下缓慢氧化,只要有供氧和蓄热条件, 就可燃烧。井下可能发生自然的地点很多,矿井火灾多 数为内因火灾,火源点难以确定,发火时间也不易掌握 ,但是在发展过程阶段有预兆,在发火早期容易被发现 。
火势越大,温度也越高,火风压必然越大; 4、火风压不仅产生在发火巷道中,凡高温火烟流经的倾
斜巷道都会产生火风压。 返 回
危害:能够增大或减小巷道风量,并可以造成风 流逆转,使井下看来似乎安全的巷道,会突然出现烟 雾,使距火源较远的进风风流中的人员中毒、窒息以 致死亡。
1990年5月8日,鸡西矿务局小恒山煤矿在入风斜 井施工时,由于气焊切割钢板引起皮带着火,扑救不 及,火势扩大,大量有毒气体进入下水平,造成大量 人员伤亡(80人),当救护队由矿总工程师带领从进 风侧下去灭火时,还未到达着火地点,由于火灾产生 火风压导致风流发生逆转,原来入风巷道变成高温火 烟的回风巷道,造成一个小队人员全部牺牲。
5、如果全风压巷道存在有毒有害气体,躲避待救地点要 在独头巷道内,可以设置风筒做临时风幛,尽量避免消 耗体力。
返 回
煤矿灾害事故有火灾、水灾、瓦斯燃烧、瓦斯爆炸 、煤与瓦斯突出、煤尘爆炸、顶板灾害等等。这些灾害 事故中“一通三防”事故破坏性强、危害大、伤害人员 多,应重点防范。(“一通”是指通风,“三防”是指 防火、防瓦斯、防煤尘)下面讲解有关火灾、瓦斯、煤 尘爆炸事故的灾害特点及避灾方法。
返 回
二、为了达到矿工自救和互救的目的,每个井下作业 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的基本常识: 1、每个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所在矿井的灾 害应急方案,掌握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预兆、性质、 特点和避灾方法; 2、了解自救器的性能并熟练地使用自救器; 3、熟悉作业区域的通风系统状况,了解通风设施的 作用; 4、熟悉抢救灾区受伤人员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会最基 本的现场急救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