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繁殖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我的观察日记之动物的繁殖过程

我的观察日记之动物的繁殖过程

我的观察日记之动物的繁殖过程天气渐暖,春意盎然,作为一名动物爱好者,我开始观察动物繁殖过程。

在我的观察日记中,记录下了各种动物在繁殖季节中的种种表现,让我更加了解了动物的繁殖习性和生殖方式。

一、鸟类的繁殖过程鸟类是很多人喜爱的动物,它们展示了华美的羽毛和独特的繁殖方式。

在我的观察中,我注意到不同鸟类在繁殖季节中的行为差异。

比如,雄性鸟类会通过鸣叫来吸引雌性,表达自己的繁殖能力。

而一些鸟类则在繁殖季节中展示出鲜艳的羽毛和舞蹈动作,以吸引异性。

观察到鸟巢建造的过程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不同鸟类会选择不同的材料来筑巢,有的使用树枝搭建平台状的巢,有的则将细小的枝条和草叶编织成巢,形状各异。

鸟类对于巢的建筑技巧和位置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很多鸟类都会选择在安全高处或树洞中筑巢,以保护自己和孵化中的蛋。

二、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更加复杂且多样化。

不同的物种有着不同的繁殖习性和孵化方式。

在我的观察中,我发现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有独特的交配仪式。

雄性动物会通过展示自己的体魄和力量来吸引雌性的注意,而雌性动物则会选择健康繁殖能力强的雄性作为配偶。

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孕育后代的过程则更加令人惊奇。

雌性动物会怀孕一段时间,发育中的胎儿在体内得到营养和保护。

通过观察,我注意到一些动物在临近分娩时会寻找安全的地方,有些动物则选择建立巢穴或巢床,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三、昆虫的繁殖过程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群体,它们以其特殊的繁殖方式而闻名。

在我的观察中,我注意到很多昆虫都会进行交配舞蹈,以吸引异性的注意。

而一些昆虫则通过释放信息素来达到吸引和交配的目的。

除了交配方式的差异,昆虫的卵和幼虫的孵化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有些昆虫会将卵产在适合孵化的地方,比如叶片上或者土壤里,待幼虫孵化出来后,它们会依靠自身的能力寻找食物和保护,度过幼虫期。

而有些昆虫则选择将卵直接附着在宿主植物或其他昆虫体表,利用宿主提供的养分来孵化和生长。

知识点动物的繁殖与生长

知识点动物的繁殖与生长

知识点动物的繁殖与生长动物的世界丰富多彩,它们的繁殖与生长方式各具特点,蕴含着大自然的奇妙智慧。

繁殖是生命延续的关键环节,动物们为此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方式。

有的动物通过有性生殖来繁衍后代,比如大多数哺乳动物、鸟类和部分爬行动物。

有性生殖需要雌雄两性个体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发育出新的个体。

这种方式增加了基因的多样性,使得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以人类熟悉的猫为例,雌性猫在发情期会吸引雄性猫的注意,经过交配后,雌性猫体内的卵子与雄性猫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雌性猫的子宫内着床并逐渐发育,经过约两个月左右的妊娠期,便会诞生小猫。

而有些动物则采用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

比如,一些低等生物如细菌通过分裂生殖,一个个体直接分裂成两个或多个相同的个体。

还有些动物如海绵动物、水螅等通过出芽生殖,母体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离母体成为新个体。

这种无性生殖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个体数量,但后代的基因与亲代几乎完全相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动物的繁殖行为也十分有趣。

许多鸟类在繁殖季节会精心筑巢,以吸引异性并为后代提供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

例如,燕子会用泥土和草叶在屋檐下筑起精致的巢穴;织布鸟则能用草茎编织出复杂而美丽的巢。

一些鱼类在繁殖时会进行洄游,长途跋涉回到特定的水域产卵。

大马哈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从海洋游回出生的河流上游产卵,完成繁殖使命。

动物的生长过程同样充满了奇妙之处。

从受精卵开始,动物经历了胚胎发育、幼体生长和成熟等阶段。

在胚胎发育阶段,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例如,鸡的胚胎在孵化过程中,逐渐长出羽毛、翅膀、爪子等器官。

幼体出生或孵化后,会经历不同的生长模式。

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被称为变态发育。

像青蛙,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后成为成体青蛙,用肺呼吸,能够在陆地和水中生活。

而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则较为相似,生长过程是渐进的。

动物饲养学科知识点动物繁殖与种质资源的保护

动物饲养学科知识点动物繁殖与种质资源的保护

动物饲养学科知识点动物繁殖与种质资源的保护动物繁殖是动物饲养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动物繁殖的基本概念、繁殖方式、种质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动物繁殖的基本概念动物繁殖是指动物通过生殖活动增加个体数量的过程。

在动物饲养学中,动物繁殖是提高畜禽生产性能、优良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动物繁殖过程的研究,可以提高繁殖效率、改良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的优良动物。

二、动物繁殖的方式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多样性,常见的主要有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两种。

1. 自然繁殖自然繁殖是指动物在自然环境下自主完成繁殖过程的方式。

这种方式最符合动物的生理特性和本能需求,能够保持动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但由于自然繁殖过程中存在着环境限制、种兽相适应能力的差异等问题,无法满足经济要求。

因此,在动物饲养中,通常需要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提高繁殖效率和品质。

2. 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是指通过人工手段辅助动物完成繁殖过程的方式。

这种方式包括人工授精、人工受精储精、人工孕育、人工配种等。

人工繁殖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控制,提高繁殖效率和品质。

同时,人工繁殖还能够选择父母个体,优化配对,为种质资源的提高提供了有效手段。

三、种质资源的保护种质资源是指作为农业、畜牧业发展基础的动植物及其亲缘物种。

种质资源的保护对于保持遗传多样性、推动品种改良和增加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1. 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指一种或一群物种内部、物种间多样性的总和。

科学合理的保存种质资源池,并结合基因泳动、选择育种等手段,保持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特别是对于濒危物种和珍稀资源,需要加强保护与管理,防止基因池丧失和物种灭绝。

2. 品种改良和创新利用种质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持物种的数量和品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进行育种改良,培育出适应现代农业和畜牧业需求的高产、高效、优质的新品种。

种质资源的保护应与品种改良和创新利用相结合,为生产与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种资。

养殖动物的繁殖与繁殖管理知识点

养殖动物的繁殖与繁殖管理知识点

养殖动物的繁殖与繁殖管理知识点繁殖是养殖动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对于养殖业来说,繁殖与繁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几个养殖动物繁殖与繁殖管理的知识点。

一、养殖动物的繁殖方式养殖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两种形式。

1. 自然繁殖自然繁殖是指动物按照其自身的生理特点进行繁殖,如动物的交配、受精、胎儿发育并最终产仔。

不同的养殖动物在自然繁殖方式上有所不同,有些动物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环境条件方能成功繁殖。

2. 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来促进和控制动物的繁殖过程,以提高繁殖效率。

常见的人工繁殖手段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人工孵化等。

二、养殖动物的繁殖管理知识点为了保证养殖动物的繁殖效益,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繁殖管理工作。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繁殖管理知识点。

1. 选种与配种选种是指根据养殖目标,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种公种母。

通过合理的选种,养殖者可以提高下一代动物的品质和生产性能。

配种是指将选好的种公种母进行交配,以产生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后代。

2. 环境控制良好的环境能够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促进动物的正常繁殖。

养殖者需要关注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控,以确保良好的繁殖效果。

3.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养殖动物繁殖的基础。

饲料的合理配置、定时定量的喂养、清洁舒适的养殖环境等都对繁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4. 疾病防控疾病是影响养殖动物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殖者应加强动物的免疫工作,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动物,以减少疾病对繁殖过程的不良影响。

5. 繁殖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准确记录繁殖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为养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进一步优化繁殖管理措施。

常见的繁殖数据包括个体繁殖性能、繁殖涉及的时间节点等。

三、结语养殖动物的繁殖与繁殖管理是养殖业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繁殖方式、做好繁殖管理工作,可以提高繁殖效益,保证养殖动物的良好繁殖状况。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繁殖与繁殖管理知识点对您的养殖工作有所帮助。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嘿,同学们!咱们今天来好好聊聊动物繁殖学这有趣的事儿。

先来说说大家都熟悉的猫吧。

我家附近有只漂亮的花猫,每次到了春天,它就变得特别不一样。

成天在院子里晃悠,叫声也跟平常不一样,那叫声啊,又长又嗲,好像在呼唤着谁。

这其实就是它的繁殖本能在起作用啦。

咱们从基础知识开始。

动物繁殖,简单来说,就是动物产生后代的过程。

这包括了生殖细胞的形成、交配、受精、胚胎发育等等一系列环节。

比如说,像鸡这种家禽,母鸡下蛋大家都见过吧?但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哦。

只有经过公鸡受精的鸡蛋,才有变成小鸡的可能。

这就涉及到生殖细胞的结合。

公鸡的精子和母鸡的卵子在母鸡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样的蛋才能孕育出小鸡。

再看看鱼类,不少鱼类产卵那叫一个壮观。

我曾经去水族馆看过鲑鱼产卵,那场景真是让人惊叹!一群鲑鱼拼命地往上游,水流那么湍急,它们也不放弃。

雌性鲑鱼把卵产在石头下面的缝隙里,雄性鲑鱼赶紧排出精子让卵受精。

它们为了繁殖后代,真是拼了老命。

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又有所不同。

像牛啊羊啊,它们是通过体内受精,胚胎在母体内发育。

母羊怀孕的时候,肚子会一天天变大,行动也变得迟缓。

但这都是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动物的繁殖行为也特别有意思。

有些动物会为了争夺配偶大打出手,比如雄鹿,它们用角相互顶撞,胜利者才能获得和雌鹿交配的权利。

还有些动物会通过展示美丽的外表或者独特的舞蹈来吸引异性,像孔雀开屏,那漂亮的尾巴展开,就是为了吸引雌孔雀的注意。

动物的繁殖周期也各有特点。

有的动物一年能繁殖好几次,比如兔子,繁殖能力超强;而有的动物好几年才繁殖一次,像大象,怀孕周期长,繁殖速度慢。

动物繁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繁殖的环境和条件。

比如海龟,它们会回到特定的海滩产卵,要是海滩被破坏了,它们的繁殖就会受到影响。

还有蜜蜂,大家都知道蜜蜂会酿蜜,可知道它们怎么繁殖吗?蜂王可是关键,它会产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决定了后代是工蜂还是雄蜂。

动物繁殖学的知识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呢。

动物繁殖学习笔记

动物繁殖学习笔记

用于产后镇疼抗炎的药物
• 氟尼辛葡甲铵 • 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内源性前列腺素合 成,达到迅速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 也可有效清除细菌产生的内毒素。 • 不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 几无毒性和副作用。
• 美达佳 (美洛昔康), • 作用特性优于氟尼辛葡甲胺。 • 于美达佳注射一次可以维持药效3日。
• 直检触摸卵泡发育在某些情况下仍有一定 意义: • (1)可判断卵泡发育侧,提高受胎率。 • (2)对屡配不孕者发情紊乱者和不发情者。
• 多数产后牛会有疼痛发生 • 母牛的产后疼痛表现:
(1)精神萎顿、目光呆滞; (3)采食减少、反刍无力; (5)不愿活动、奶量下降; (7)摆尾掸耳、过度流涎; (9)心动过速、呼吸加快; (2)磨牙呻吟,后躯抖颤; (4)反应冷漠、食欲废绝; (6)努责频频、步履蹒跚; (8)不断刨土、以蹄踢腹; (10)卧地不起、哀凄哞叫。
动物繁殖
孙耀辉
• 奶牛每日发情率:由于奶牛的发情周期是21日,所以奶牛 每日发情率大约为5% 。 • 育成牛群每日可期望发情牛数=育成牛总头数×5% +已 配种21日以上未孕检育成牛总头数×30%×5%。 • 泌乳牛群每日可期望发情牛数=产后50日以上未孕牛数 ×5% +已配种21日以上未孕检挤奶牛总头数×60%×5% • 混合牛群每日发情牛数=纯育成牛群每日可期望发情牛数 +泌乳牛群每日可期望发情牛数 =成母牛总头数×2.5 + 4月龄以上育成牛总头数×1.4)/ 365 =完全混合群牛总头数(大小一起计算)×0.5%
• 21日妊娠率:在21日期间,全部应配种母 牛的实际妊娠率 =实际妊娠牛总数/21日内全部应配种牛总 数 • 21日妊娠率=发情检出率×母牛繁殖力×发 情观察准确率×公牛繁殖力×输精技术

知识点动物的繁殖与生长

知识点动物的繁殖与生长

知识点动物的繁殖与生长知识点:动物的繁殖与生长动物的世界充满了神奇和多样性,它们的繁殖与生长方式各不相同,每一种都适应了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有性繁殖是大多数动物采用的方式,通过雄性和雌性个体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的个体。

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基因的多样性,使得后代更有可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哺乳动物通过交配,雄性的精子与雌性的卵子在雌性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在子宫内发育。

鸟类则通过交配后,雌性产下受精的蛋,经过一定时间的孵化,幼鸟破壳而出。

鱼类和两栖动物通常在水中进行体外受精,雌性排出卵子,雄性排出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

无性繁殖则相对简单,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后代往往与亲代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例如,一些低等动物如草履虫通过分裂生殖,一个个体直接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

水螅可以通过出芽生殖,在母体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离母体成为新个体。

这种繁殖方式能够快速增加个体数量,但由于遗传多样性较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动物的繁殖行为也非常多样和有趣。

许多鸟类在繁殖季节会展现出华丽的羽毛和独特的求偶舞蹈,以吸引异性。

比如孔雀开屏,雄性孔雀通过展示其美丽的尾羽来吸引雌性。

一些昆虫如蜜蜂,通过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信息素来吸引异性。

哺乳动物中的一些种类,如狮子,雄性会通过激烈的竞争来争夺交配权。

动物在繁殖过程中,为了保证后代的生存和成长,往往会表现出一系列的育幼行为。

鸟类中的大多数会精心筑巢,为卵和幼鸟提供安全的环境,并辛勤地觅食喂养幼鸟。

哺乳动物中的母兽通常会在幼崽出生后给予长时间的照顾和保护,例如,母狮子会教幼狮捕猎技巧,母猩猩会怀抱幼崽并为其梳理毛发。

动物的生长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

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发育、幼体发育,最终达到成年个体。

在这个过程中,动物的身体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动物繁殖与胚胎发育知识点总结

动物繁殖与胚胎发育知识点总结

动物繁殖与胚胎发育知识点总结动物繁殖和胚胎发育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动物的生殖过程及胚胎的形成和发育。

本文将从动物繁殖和胚胎发育两个方面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一、动物繁殖知识点总结1. 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动物的繁殖过程涉及到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而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精子导管、尿道和阴茎。

2. 生殖细胞的形成:在动物的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的形成非常重要。

雌性的生殖细胞是卵子,而雄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

卵子和精子都是由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经过卵子和精子的结合才能形成受精卵。

3. 受精过程:受精是指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受精一般发生在输卵管内。

受精分为内受精和外受精两种形式,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受精方式。

4. 妊娠和分娩:妊娠是指孕妇子宫内受精卵的发育过程,而分娩是指胎儿从子宫内出来的过程。

动物的妊娠和分娩方式也有多种形式,如孵化、胎生和卵生。

5. 干细胞和克隆: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克隆是指通过核移植等技术复制动物。

干细胞和克隆在繁殖和胚胎发育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胚胎发育知识点总结1. 受精卵的发育:受精卵是指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的细胞。

从受精开始,受精卵经历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过程,最终形成胚胎。

2. 胚胎的发育阶段:胚胎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卵裂期、囊胚期、胚胎期等。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发育。

3. 胚胎器官和组织的形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器官和组织也同时形成。

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4. 胚胎的发育调控:胚胎的发育过程受到一系列的内外因素的调控。

内因素包括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外因素包括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环境因素等。

5. 胚胎发育的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胚胎发育异常的情况,如胚胎畸形、胚胎停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1日妊娠率:在21日期间,全部应配种母 牛的实际妊娠率 =实际妊娠牛总数/21日内全部应配种牛总 数 • 21日妊娠率=发情检出率×母牛繁殖力×发 情观察准确率×公牛繁殖力×输精技术
情期受胎率与21日妊娠率度量奶牛群体繁殖效率的差异
21日应配 种牛总数 A群100 B群100 发情牛总 数 50 50 发情检出 率 50% 83% 配种牛总 数 50 83 妊娠牛总 数 30 50 情期受胎 率 60% 60% 21日妊娠 率 30% 50%
用于产后镇林、安乃近、安痛定、 保泰松等均属于吡唑酮类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 是一杂戊环,也属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 • 使用这类药物会引起人类再生障碍性贫血、粒性 白细胞缺少症、血小板缺少症、蛋白尿、间质性 肾炎、肝损伤等等。目前还无法确定给药后残留 期有多久,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已严格禁止在食 用和乳用动物临床继续使用。
产后镇疼的注意事项
• (1)使用氟尼辛葡甲胺时,应合理配伍给与 抗菌素类药物。 • (2) 阴道炎、重度子宫炎、阴道脱出、子宫 脱出等产后牛的疼痛,在给与氟尼辛葡甲 胺和抗菌素的同时,应做尾椎硬膜外麻醉。 • (3)确定使用后需要连续给药3日。 • (4)不可盲目使用。
21日妊娠率不仅度量情期受胎率,还度量与提高奶牛群体繁殖效率至关重要 的发情检出率
经产牛都于产后50天开始配种,产犊间隔要求为13个月,即390日, 年终受胎率为85% 那么,我们期望21日妊娠率是多少呢?
• 为什么不提倡触摸卵泡发育? • (1)排卵前触摸卵泡会引起输卵管伞部收 缩,如不及时舒张,稍后卵泡破裂排出的 卵子就有可能会落入腹腔而致受胎率有所 下降。 • (2)触摸卵泡发育涉及一定工作量,无实 际应用任何意义。 • (3)奶牛发情周期过程中会发生至少2个 以上的发育卵泡波,直检很难准确确定。
用于产后镇疼抗炎的药物
• 常用的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安乃近、安痛定、 保泰松等均属于吡唑酮类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 是一杂戊环,也属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 • 使用这类药物会引起人类再生障碍性贫血、粒性 白细胞缺少症、血小板缺少症、蛋白尿、间质性 肾炎、肝损伤等等。目前还无法确定给药后残留 期有多久,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已严格禁止在食 用和乳用动物临床继续使用。
用于产后镇疼抗炎的药物
• 氟尼辛葡甲铵 • 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内源性前列腺素合 成,达到迅速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 也可有效清除细菌产生的内毒素。 • 不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 几无毒性和副作用。
• 美达佳 (美洛昔康), • 作用特性优于氟尼辛葡甲胺。 • 于美达佳注射一次可以维持药效3日。
疼痛对产后牛的影响如下:
• (1)降低饮水和采食,产奶量下降; • (2)损伤免疫系统功能,感染机会增加; • (3)延长愈合时间,使产道损伤牛易继发子宫炎或子宫内膜 炎; • (4)发生应激,卵巢囊肿(COD)发病率升高。 • (5)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心律不齐、肺膨胀不全、肾功衰 竭等。 • (6)引发高分解代谢,最终有可能造成患牛死亡; • (7)造成换气率低下,可致呼吸性酸中毒。 • (8)导致痛觉过敏,造成对一般性的正常活动刺激反应过激。
• 直检触摸卵泡发育在某些情况下仍有一定 意义: • (1)可判断卵泡发育侧,提高受胎率。 • (2)对屡配不孕者发情紊乱者和不发情者。
• 多数产后牛会有疼痛发生 • 母牛的产后疼痛表现:
(1)精神萎顿、目光呆滞; (3)采食减少、反刍无力; (5)不愿活动、奶量下降; (7)摆尾掸耳、过度流涎; (9)心动过速、呼吸加快; (2)磨牙呻吟,后躯抖颤; (4)反应冷漠、食欲废绝; (6)努责频频、步履蹒跚; (8)不断刨土、以蹄踢腹; (10)卧地不起、哀凄哞叫。
动物繁殖
孙耀辉
• 奶牛每日发情率:由于奶牛的发情周期是21日,所以奶牛 每日发情率大约为5% 。 • 育成牛群每日可期望发情牛数=育成牛总头数×5% +已 配种21日以上未孕检育成牛总头数×30%×5%。 • 泌乳牛群每日可期望发情牛数=产后50日以上未孕牛数 ×5% +已配种21日以上未孕检挤奶牛总头数×60%×5% • 混合牛群每日发情牛数=纯育成牛群每日可期望发情牛数 +泌乳牛群每日可期望发情牛数 =成母牛总头数×2.5 + 4月龄以上育成牛总头数×1.4)/ 365 =完全混合群牛总头数(大小一起计算)×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