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仪器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及其发展趋势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准确测量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为生产和科研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量测试仪器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测量数据和更加便捷的操作体验。
本文将从计量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计量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计量测试仪器是用来测量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的装置,它们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原理和方法来实现测量。
常见的计量测试仪器包括电子测量仪器、光学仪器、力学测量仪器、化学分析仪器等。
电子测量仪器是利用电子技术实现测量的一类仪器,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频谱仪等。
它们通过感应和放大被测量的电信号,然后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得到测量结果。
光学仪器则是利用光学原理实现测量的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激光测距仪等。
它们通过光线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测量被观测物体的各种特征。
而力学测量仪器则是利用力学原理实现测量的仪器,如称重传感器、动平衡仪、压力表等。
它们通过测量物体受力产生的变形或者位移来确定被测量物体的力学性能。
化学分析仪器则是利用化学原理实现测量的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
它们通过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分离来实现对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测量。
以上仅是计量测试仪器的一部分分类和原理,实际上这一领域的仪器种类非常丰富,每种仪器都有自己独特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和专业性,使得计量测试仪器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计量测试仪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测量和计量方面就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比如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简易的水平仪和测量尺来保证建筑的水平和垂直度;古希腊人在进行天文观测时使用了简易的望远镜和日晷来测量时间和角度。
这些古代的测量仪器虽然简陋,但却为后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计量测试仪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仪器分析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及应用

仪器分析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及应用仪器分析技术是指将化学、物理、生物等分析方法中的测试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于实验室中的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仪器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仪器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应用。
(1)仪器分析技术的自动化自动化是仪器分析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而自动化技术可以将这些操作自动化,从而提高效率和精度。
例如,自动化的样品制备技术可以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自动化,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误差和劳动强度。
微型化是仪器分析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
微型化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大型仪器压缩到微型尺寸,从而使得仪器更加便携、更加便于操作和管理。
例如,微型质谱仪可以将传统的高分辨率质谱仪缩小到便携式大小,从而方便实时监测。
多模态是仪器分析技术的一个新趋势。
多模态的仪器可以同时具有不同的测试模式,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样品的信息。
例如,多模态光谱仪可以同时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散射光谱等信息。
2. 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仪器分析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1)食品分析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添加剂,从而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2)环境分析(3)医学分析仪器分析技术在医学分析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生物芯片技术、分子诊断技术等方法可以检测人体组织、细胞和分子中的信息,从而帮助医学诊断和治疗。
(4)材料分析仪器分析技术在材料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可以检测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分布,从而帮助材料的设计和加工。
综上所述,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已经具备自动化、微型化和多模态等趋势,并且在食品分析、环境分析、医学分析和材料分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未来,仪器分析技术将不断发展,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加精确、高效和便捷的分析方法。
分析仪器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论述了分析仪器的特点及其要基础和推动力之一。
关键词:分析仪器特点发展趋势
分析仪器是新兴的技术行业,是科学仪器的主体,是四两拨千斤的产业。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分析仪器行业于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逐步形成,至今已发展成包括光谱、质谱、色谱在内的62类分析仪器体系。尽管它的历史很短,但其产品类别及质量进展之快、应用领域扩展之迅速,都是十分惊人的。分析仪器的应用并不局限于化学领域,而是渗透到很多学科领域之中,诸如,与技术发展或生产现场等科学技术有关的领域(如石油、化工、地质、煤炭、冶金、空间科学及国防工业等),以及水文、气象、农业、医学、卫生学、食品化学、环境科学等与人类生活和健康有关的非常广泛的基础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对现有分析仪器的继续开发研究和新仪器分析方法的不断开发采用,推动了科学研究和技术的新进展,分析仪器在高科技领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又促进了仪器分析技术和分析仪器的新进展。
1分析仪器的特点
1.1析仪器的微型化和智能化[1,2]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制造技术、纳米技术和新功能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分析仪器不但会具有越来越强大的“智能”,而且正沿着大型落地式一台式一移动式一便携式一手持式一芯片实验室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小型化、微型化、智能化,以至出现可穿戴式(wearable)或甚至不需外界供电的植入式(implanted)或埋人式(embedded)智能仪器。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分子计算机、DNA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的不断推出,计算机也将越来越微型化。分析仪器和专用计算机的界限也将变得模糊,许多分析仪器实际上就是具有某种分析检测功能的计算机,分析仪器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也将可以发挥类似的作用,从而造福于整个人类。
2024年电阻测试仪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电阻测试仪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电阻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路元件或电气设备中电阻值的仪器。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阻测试仪的需求越来越大。
本文将对电阻测试仪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挑战。
2. 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全球电阻测试仪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这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电子产品市场的增长: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电阻测试仪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电阻测试仪在电路板制造、电子产品组装和维修等环节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其需求日益增长。
•技术升级和创新:电阻测试仪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如多功能电阻测试仪、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等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设备等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电阻测试仪的需求。
这些行业对电路质量的要求极高,对电阻测试仪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市场竞争电阻测试仪市场存在较大的竞争。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功能创新、售后服务和价格等。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有:•Fluke Corporation:作为电阻测试仪行业的领先企业,Fluke以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品质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从而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
•Keysight Technologies:Keysight Technologies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测试和测量解决方案提供商。
该公司生产的电阻测试仪以其高精度和可靠性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并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提高竞争力。
•Rohde & Schwarz:Rohde & Schwarz是一家德国公司,专注于电子测量设备和系统的开发和制造。
公司生产的电阻测试仪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声誉,以其卓越的技术能力和创新产品而脱颖而出。
此外,市场上还有一些小型企业和地区性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为市场增加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2024年无线电测量仪器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无线电测量仪器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电测量仪器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线电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效率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测量和测试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无线电测量仪器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无线电测量仪器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该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无线电测量仪器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升,能够满足更多复杂的测量需求。
这将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行业需求增加:无线电测量仪器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在通信、电子、汽车等领域,对无线电测量仪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区域市场扩大:随着全球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无线电测量仪器市场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 市场竞争和厂商分析目前,无线电测量仪器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的厂商包括Agilent Technologies、Rohde & Schwarz、Anritsu等。
这些厂商在产品技术、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厂商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主要包括:•产品创新:不断推出具有更高性能和更多功能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营销:通过积极的市场宣传和广告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
•渠道拓展:与经销商和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价格竞争:通过降低产品价格,争夺市场份额。
4. 市场前景展望无线电测量仪器市场的前景非常乐观。
未来几年,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主要原因包括:•5G技术的推广:随着5G技术的商用推广,无线电测量仪器在5G测试和优化中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物联网的发展: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无线电测量仪器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新兴行业的崛起:新兴行业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的兴起,将带动无线电测量仪器市场的增长。
仪器分析与总结

仪器分析与总结分析仪器与总结仪器分析是一种通过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测试和分析,获取精确数据和结果的方法。
其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对仪器分析的原理、分类和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总结其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一、仪器分析的原理仪器分析的原理是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粒子束、声波等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仪器分析分为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和热分析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与仪器之间的响应信号,来推断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光学分析是利用光的吸收、散射、发射和干涉等现象对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是通过样品与电极之间的电荷转移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其中常见的有电位滴定法、电位荧光法和电解析光波法。
质谱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离子的质量-电荷比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结构,其中常见的有质谱法和电离质谱法。
核磁共振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中核自旋的频率来分析样品的结构和性质,其中常见的有核磁共振光谱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法。
热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在一定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性质,其中常见的有差示热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
二、仪器分析的分类根据仪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仪器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的响应信号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成分和结构的方法。
定性分析常用于物质的鉴定和鉴别。
例如,通过光谱法可以确定物质的吸收或发射峰,从而判断物质的种类和结构。
定量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的响应信号来确定样品中成分的含量和浓度的方法。
定量分析常用于物质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例如,通过光度法可以测定物质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三、仪器分析的应用仪器分析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其应用范围涉及医药、化工、冶金、环保、食品、农业等多个行业。
在医药领域,仪器分析可用于药物的研发、质量控制和药物代谢的研究等。
仪器分析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及应用

仪器分析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及应用摘要:本文阐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仪器分析发展的现状及其基础地位,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存在的局限性及最新发展趋势。
特别是当今仪器分析技术吸取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生物学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完善现有的仪器分析技术,使仪器分析技术正朝着快速、准确、自动、灵敏以及适应特殊分析方向而迅猛发展,这就是当今仪器分析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关键词:仪器分析分析方法发展趋势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分析化学也不例外。
分析化学是四大化学之一,包括两大范畴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常常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仪器。
仪器分析又分为基础仪器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分析又分为波谱分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电镜分析、放射化学分析等.1 仪器分析技术的基础地位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信息科学,用于陈述事物的运动状态,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交流。
现代仪器分析也是一门信息技术,涉及信息的生产、处理、流通、也包括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和信息显示等,有效地扩展了人类信息器官的功能。
人们通常将信息与物质!能源相提并论,称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支柱.世界由物质组成的,没有物质世界便虚无缥缈。
能量是一切物质运动的源泉,没有能源,世界便成为静寂的世界.信息则是客观事物与主观认识相结合的产物,没有信息交换,世界便成为没有生气的世界,人类无法生存和发展。
生产和科研的发展,特别是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对分析化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是什么”、“有多少”?而是要求提供更多更全的信息,即从常量到微量分析,从微量到微粒分析,从痕量到超痕量分析,从组成到形态分析,从总体到微区分析,从表现分布到逐层分析,从宏观到微观结构分析,从静态到快速反应追踪分析,从破坏试样到试样无损分析,从离线到在线分析等。
2024年仪器分析总结

2024年仪器分析总结今年,仪器分析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和成就。
在分析技术方面,我们目睹了许多仪器的创新和改进,这些仪器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分析和测量样品。
以下是2024年仪器分析领域的总结。
首先,质谱仪在2024年迎来了一系列的改进。
新一代质谱仪在分辨率、灵敏度和速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提高。
这些改进使得质谱仪在各种领域,如医药研发、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质谱仪的价格也逐渐下降,使得更多的实验室能够购买和使用这些先进的仪器。
其次,光谱仪在2024年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了提高,使得其在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
紫外可见光谱仪在分析生物样品方面取得了突破,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核磁共振仪和电子自旋共振仪的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在结构化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三,色谱仪的发展也是仪器分析领域的亮点。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的分离效果得到了提高,使得更多的复杂样品能够得以分析。
此外,新型色谱柱和检测器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微量分析仪器也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微流控技术和微电极传感器的发展,使得微量样品的分析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这些微量分析仪器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2024年是仪器分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
质谱仪、光谱仪、色谱仪和微量分析仪器等仪器的创新和改进,为我们提供了更准确、更可靠的分析结果,推动了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的发展。
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仪器分析领域将继续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测试仪器发展趋势1小型化和便携式分析测试仪器正在向小型化和便携式方向发展:小型化一方面可以节省分析测试仪器在实验室所占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约分析测试仪器使用的水、电、气及试剂的消耗;分析测试仪器的小型化也将有利于分析测试仪器向便携式发展,这样可实现样品的现场、实时分析测试。
光谱仪器的小型化在这届展会上是很突出的,如:北京瑞利仪器公司新推出便携式WFX-91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最为典型。
该仪器是针对环境、食品等样品中As、Cd、Pb等有害元素分析而设计的,仪器工作波长范围在185~370nm,采用空心阴极灯光源、光栅单色器、电热金属丝原子化器、2048线阵CCD——独特的光学设计极大的增强了紫外响应,减少了杂散光的干扰。
该仪器以锂电池为动力,可持续工作6小时。
该仪器无运动部件、无需波长调节,总重只有18 Kg, 作为便携式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现场分析。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的PORS-15&16系列便携式光谱快速测定仪(分光光度计)主机为小型便携式快速测量仪器,测量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方便的进行手持操作,特别适合于作为野外环境测量、现场实时检测的专用仪器。
岛津公司展出了BioSpec-nano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专门用于分析DNA/RNA核酸样品,DNA与RNA快速定量、使用少量样品简便分析,样品用量只需1µL。
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的S 系列(iCF3000)原子吸收光谱仪功能齐全,可进行火焰法、石墨炉法和氢化物发生法分析,体积很小,在实验室中所占面积小于0.35平方米。
由于质谱仪器具有很强的定性定量功能,将大型的质谱仪器小型化,成为车载的、可移动的质谱仪器,可进行现场分析一直是各质谱仪器生产厂商的努力方向。
安捷伦科技推出了5975T-LTM车载式全功能气质联用系统. 这款专门为移动实验室设计的车载式全功能气质联用系统, 可与实验室分析结果相媲美,可供车载和实验室两用。
AB SCIEX公司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发出第一代LC/MS/MS以来,一直在仪器的小型化方面进行着努力,串联四极杆仪器从API365到现在的Tripple 5500,在小型化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而TOF-TOF从4700到现在的5600,仪器更是变小了很多,但仪器的各项性能却有极大的提升。
将芯片技术用于色谱仪器,使色谱仪器小型化。
安捷伦公司生产的2100生化分析仪,采用刻蚀在玻璃芯片上的通道和孔形成了微流控网络分析生物分子和细胞的产品。
岛津公司也展出了MultiNA微芯片电泳系统,是采用最新的专利技术、研制开发的用于DNA和RNA 的碱基长度分析的最新产品。
戴安公司的UltiMate 3000 NanoLC系统是应用最新微流速技术制造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流速范围从纳升(75 µm内径的nano柱)级、 毛细管(300 µm内径的capillary柱)级到微柱(1.0 mm内径的Micro柱)级的一维、 二维或平行进样等各种应用均可轻松完成。
在与质谱仪联机时,无论使用哪种离子化技术(ESI,Nanospray或MALDI) 和哪种类型(四极杆、离子阱或飞行时间等)的质谱,均可轻松完成。
由于手持式XRF分析仪除具有一般XRF分析仪器的无损检测、多元素同时检测、无需特别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等特点外,还具有轻便价廉,携带方便,可现场直接测定的优点,无疑是其它仪器无法比拟的,手持式XRF分析仪很快就成为RoHS指令关于有害成分检测的宠儿,有6家生产手持式XRF分析仪的厂家参加了本届BCEIA,他们是: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尼通(Thermo Scientific Niton),美国Innov-X(伊诺斯),英国牛津(Oxford Instrument),德国布鲁克(Bruker),美国斯派克(Spectro Instrument),江苏天瑞仪器公司。
展览会上有多家厂商展出了小型的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其中包括了国产的北京东西电子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GC-4400型便携式光离子化气相色谱仪、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的MGC-5800系列和MGC-5900系列便携式检测仪。
2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分析测试仪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提高分析测试速度、减少分析测试时人为因素引起的失误和误差、提高分析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各个分析测试仪器生产厂商的努力方向,很多分析测试仪器的产品都是在原有仪器硬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和软件的开发,使原有分析测试仪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得到提高,达到产品的升级换代。
AB SCIEX公司各种型号的质谱仪器,在对仪器的控制、操作、数据处理以及人机界面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特别是LC/MS/MS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分析、毒物监控和临床检验等方面,AB SCIRX能提供全面的方法测试平台,无需进行复杂的仪器参数调节,就可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做到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地分析样品。
瑞士著名的精密仪器制造商梅特勒-托利多推出了全新的智能化容量法V20/V30水分仪和库仑法C20/C30水分仪,可以实现一次按键即可完成水分的测定。
岛津公司的LC-2010HT高效液相色谱仪,如果使用自动启动、停机功能、自动有效性功能,则可实现分析、管理的全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岛津公司的DSC-60自动差示扫描量热仪内装自动进样器,可设定大约1天测定量的样品(24个),分别以不同的测定条件检测,自动给出测试报告。
3通用型和专用型通用型仪器的功能越来越全,应用范围越来越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可适应多种分析检测目的,如原子发射光谱仪器向远紫外领域的拓展,波长范围已拓宽到180nm以下,扩大了可测定元素的种类;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向近红外范围拓展,光谱范围覆盖了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拓展了仪器的应用范围。
例如,美国PerkinElmer公司的Lambda 950(175-3300 nm),美国Varian公司的Cary 6000i(175-1800 nm)与Cary 5000(175-3300 nm),日本Shimadzu Scientific Instruments公司的UV 3600(185-3300 nm)等。
戴安公司的ICS-5000型离子色谱兼容性强,双系统可同时兼容常规分析性体系和毛细管体系。
一般毛细管系统应用涵盖了常规阴阳离子检测及糖分析。
在配合分析型体系组成双系统后,能够一针进样分析样品中的不同物质或同时分析两个不同的样品,还可以采用IC×IC (二维离子色谱)的分析技术,实现基体消除,并进一步提高被分析物的灵敏度。
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开发“专用”的分析仪器是近年来国内外分析仪器厂家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通用”型分析仪器多在实验室内使用,因此结构比较复杂,成本也高,工厂或技术监督部门买了这种分析仪器往往只用其中一种功能,其它功能都被闲置,造成很大的浪费。
在这种“通用”型分析仪器的基础上,简化其结构,开发出适应某一具体分析检测目的的专用型分析仪器,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高分析仪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操作也相应的简单了许多。
因此,在通用分析仪器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专用型分析仪器也是今后分析仪器发展的一个趋势,这点特别得到国内分析仪器厂家的关注。
在通用型气相色谱仪的基础上,根据工业生产质控的需求,上海荆和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和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开发了GC-9310系列专用气相色谱仪(有:溶剂残留测定专用气相色谱仪、成品汽油中芳烃分析专用气相色谱仪、裂解气分析专用气相色谱仪、煤气分析专用气相色谱仪、石化行业专用气相色谱仪、天然气分析专用气相色谱仪等)和GC-9560系列专用气相色谱仪(有:变压器油色谱分析系统、车用汽油色谱分析系统、高纯气体分析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分析系统等)。
安捷伦公司在其先进的Agilent 7890A 气相色谱仪基础上,推出了两款温室气体分析仪,这种分析仪配置多路阀、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甲烷转化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组合。
一次进样可以完成所有温室气体(CH4, N2O,和 CO2)的分析。
4分析测试仪器和样品处理技术联用分析测试仪器的联用可以大大提高分析测试的速度、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近年来,除了分析测试仪器之间的相互联用(如色谱-色谱、色谱-质谱、质谱-质谱、色谱-光谱、色谱-波谱等)得到进一步发展外,将样品处理仪器与分析测试仪器联用也是各个分析测试仪器生产厂商研发新产品的热点。
安捷伦科技和荷兰的Spark Holland BV将固相萃取(SPE)与HPLC联用,推出了全自动在线样品富集-快速分析检测系统,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岛津公司将凝胶色谱(GPC)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联用,构成在线前处理GCMS联机系统。
该系统应用GPC提纯系统可将油脂、色素成分与小分子化合物分离,通过切换阀排出油脂、色素等杂质,将要分析的小分子化合物导入GC-MS。
实现了从试样的提纯到小分子化合物分析的完全自动化。
珀金埃尔默仪器公司将TurboMatrix 650 ATD全自动热脱附进样系统与GC 和GC-MS联用,在气路设计中使用了独特的模块式设计,将所有关键气路的连接、控制组件集中于一体,包括质量流量计、电磁阀等,从而减少连接件的数量和可能的泄漏,使气路的连接更加方便,保证有良好的气密性,特别改善了在与GCMS联用时的性能。
TurboMatrix 650 ATD全自动热脱附进样器可以将进样时分流掉的样品回收到同一根吸附管或新老化好的吸附管上,这一功能可将热脱附进样技术的功能大大扩展。
如果样品中所关心组分的含量相差很大,则可利用这一功能分别使用不同的分流比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分析,可保证所有样品的分析精度。
另外,这一功能的好处还有可以对同一样品在不同实验室进行分析、数据确认。
如果对实验结果有疑问,或样品是在突发事件中采集的,对浓度范围不了解,而且样品无法重复再采集,则可利用此功能重复分析、优化和确认结果。
该样品回收功能可以在同一仪器上实现,大大节约仪器和操作成本。
珀金埃尔默公司推出了热重分析与质谱联用、热重与红外联用、热重与气质联用仪联用、热重与红外、气质联用仪串联联用、热裂解仪与气质联用仪联用等等仪器。
所有这些联用技术,可以让用户在了解材料的物性变化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官能团、化合物结构随之变化的结果。
AB SCIEX公司的质谱系统还可以与离子色谱系统完美地联用,用于分析离子型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环境分析中要求定量检验的高氯酸盐和高溴酸盐等物质。
北京科创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和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将HPLC与原子荧光光谱仪联用,推出了可以直接分析铅、汞、砷、锡等无机元素价态的联用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