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合集下载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在我们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能是一种常见而广泛应用的能量形式。

而在很多情况下,电源只是源源不断地供电,似乎并不需要关心它们供电的原理和来源。

但是,电能也可以通过能源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获得,其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

本文章将探讨这种过程的原理和应用。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又称为化学电池,它的本质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荷,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根据反应机制的不同,化学电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原电池和电解池。

1.原电池原电池是根据一些特殊化学反应原理制作的,可以把这个过程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化学燃烧反应,不同的是化学燃烧是通过氧气在常温下与其它物质反应形成能量,而原电池中则是通过两种或多种化学物质之间的摆放或反应来释放出电子,跑出电流。

一个典型的原电池通常由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组成,它们之间由一个含有可导电离子资料的溶液、半固体或固体电解质通过连接。

在这种组装方法中,如果只是把两个电极放在一起,电极之间仍然存在能量,但无法释放电子。

在原电池中,一个电极通常被称为阳极,另一个电极被称为阴极。

在阳极和阴极之间,这座电池内部会形成一个电势差,它们之间存在一个电位差,电子的流动是由高能电极向低能电极的流动。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或非金属离子会从一个电极移动到另一个电极中,并在这个过程中捕捉或释放电子,最终在两个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流。

此时,电池内部的化学成分总是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化学反应。

这种电池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比如钱枚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等。

2.电解池电解池是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过通过一个外部电源施加电流,对电解质中的薄层电荷进行扰动,将原有的化学反应倾向性逆转,使得电解质中的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得到电子捐赠或电子损失。

在这个过程中,正离子会移动到阴极电极,而电子则会在阳极电极处产生离子,从而在阴极电极物质与阳极电极物质之间形成电势差。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

其中,化学能和电能是常见的两种能量形式。

化学能是指物质中所蕴含的储存能量,而电能则是指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

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主要依赖于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反应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与电现象耦合起来的反应过程,通过控制电子的流动,将储存在化学物质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1. 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常见的电池有原电池、干电池、锂电池等。

以干电池为例,通过化学反应将储存在干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干电池中存在阴极、阳极和电解质三个部分。

化学反应导致电解质中出现电荷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一个电场,使得电子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流动,产生电流,最终将储存在化学物质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2. 燃料电池的应用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类似于电池。

燃料电池通过将燃料(如氢气、甲烷等)与氧气在电解质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主要通过电解反应实现。

电解反应是一种利用电能来促使化学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储存在化学物质中的能量。

1. 电解水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经典例子。

在电解水中,通过外加电压使得水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在这个过程中,电能被转化为化学键的能量,从而储存在氢气和氧气分子中。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过程。

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葡萄糖等有机物中。

这个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键的能量,从而形成储存能量丰富的化学物质。

三、化学能和电能的应用与意义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例子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例子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例子
化学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化为电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电池:电池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例如,原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在反应时释放出电子,这些电子流动产生电流,从而产生电能。

2.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利用氢气等燃料与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在燃料电池中,氢气在阳极释放电子,并在氧气的参与下在阴极产生水,同时产生电流。

3.化学发电机: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可以直接产生电能,如氢氧化钾与铝之间的反应可以直接生成电能,这被应用于一些小型化学发电机的制造。

4.电化学反应:在电解池中,化学能可以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

例如,水电解可以将水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这些例子展示了化学能如何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或过程转化为电能。

这些技术在各种领域中得到应用,包括能源储存、电力生产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1/ 1。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是将能转化为能的一种装置,电子流出的一极称为极,该极发生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叫极,该极发生反应。

原电池中电子流动的方向为:从极经外电路流向极。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具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较活泼金属作极,发生反应。

较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如石墨等)作极,发生反应。

(2)具有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4)原电池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4、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设计原电池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1)写出总化学反应方程式(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根据总反应方程式从电子得失(或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将总反应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3)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注意介质可能参与反应; (4)验证;两电极反应式相加所得式子和原化学方程式相同,则书写正确。

例: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的两极反应式:负极:正极:练:Ag2O + Zn + H2O = 2Ag + Zn(OH)2的两极反应式负极:正极:【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2.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C.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3. 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白铁(镀锌)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时,可使反应加速 4. 实验室中欲制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5. 铁制品上的铆钉应该选用下列哪些材料制成() A.铝铆钉 B.铜铆钉 C.铅铆钉 D.锡铆钉6. 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怎样变化() A.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7. 对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①锌片溶解了32.5g②锌片增重了32.5g③铜片上析出1g H2④铜片上析出1molH2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8.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的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A.X > Y > Z B. X > Z > Y C. Y > X > Z D. Y > Z > X9. 将铜棒和铝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其中铝是负极 B.该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其中铜是负极 C.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0.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使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w.w.w.k.s.5.u.c.o.m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11. 微型锂电池可作植入某些心脏病人体内的心脏起博器所用的电源,这种电池中的电解质是固体电解质LiI,其中的导电离子是I-.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2Li - 2e- = 2Li+ B.负极反应:I2 + 2e- = 2I- C.总反应是:2Li + I2 = 2LiI D.金属锂作正极12. 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 + Fe = 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 13. 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Zn + 2MnO2 + 2NH4+ = Zn2+ + Mn2O3 + 2NH3 + H2O 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Zn B. 碳棒C. MnO2 和NH4+D. Zn2+ 和NH4+14. 将锌片和铜片插入某种电解质溶液,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形成原电池装置。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pptPPT课件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pptPPT课件
ZNnaSCOl溶溶液液 CuSO 溶液 2.注意声音表情
4 26.、文“阳明谷的县结中账医服院务彩礼超仪采购项目”系指中标人按招标文件和政府采购合同4的要求,向招标人提供所需的设备、服务及有关技术资料。
Intel公司之所以能有今天这么高的竞争力,是因为它有坚定的信仰,即顾客至上的原则。 收款单位:法正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二)施工须知 三、评标方法
硫酸铜
组装(5)装置并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1 组装(5)装置并观察现象
电流不稳定
铜片表面有红色Cu物质析出;锌 片表面有黑色Cu物质析出 ,断开
课外活动
导线继续有黑色Cu物质析出 实验验证黑色物质为铜。
实验探究1
实验现象
➢锌片所失电子是 否全部形成电流?
不足
①电流不稳 A
②开路耗损
Zn
Cu
③效率低
硫酸铜
阴离子移动方向:
电流流动方向:
还原剂失去的 电子从锌极流 出
负极
还原剂(Zn)失去电 子,发生氧化反应
Zn-2e-=Zn2+
经外电路
Zn2+ H+
SO42-
提炼模型
流入铜极.
正极 氧化剂(H+)在铜极上 得到电子,发生还 原反应 2H+ +2e-=H2
电流方向
判断:哪些装置属于原电池?
硫酸铜
➢预测实验现象
表针同样偏转,且电流稳定 铜片表面有铜析出,锌片 逐渐溶解表面无铜析出, 取出“浸NaCl滤纸条”表 针回零。
实验探究2
Zn
A
浸NaCl滤纸 Cu
NaCl溶液
CuSO4溶液
结论: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是指将储存在化学物质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业和军事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中,常见的化学能转电能的装置包括化学电池、燃料电池、电解槽和蓄电池等。

一、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最常见的化学能转电能的装置之一。

它是通过将两种不同的金属与其相应的离子在电解质中反应而形成的。

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了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能。

常见的化学电池类型包括干电池、湿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等。

干电池是最简单的化学电池,它由一个锌电极和一个碳电极组成,中间隔着一块电解质、纸质隔膜或聚合物隔膜。

当锌电极与电解质反应时,会产生氢离子和电子。

这些电子会经过内电路从锌电极流到碳电极,从而形成电流。

在电极间的反应中,锌离子被迁移到电解液中,同时通电过程中电解质会被消耗,因此干电池的电能有限,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

湿电池的电解液是一种水溶液,通常是酸性或碱性溶液。

因此,湿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电流功率,但它会释放气体,且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液体泄漏导致损害。

锂离子电池则是使用锂离子作为电解质的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较小的尺寸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设备中被广泛应用。

镍氢电池也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等方面,在这样的电池中氢原子会将电子输送到镍水体中,从而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

二、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特殊类型的电池。

燃料电池一般使用氢气、甲烷、乙醇、甲醇和天然气等作为燃料。

其原理与化学电池类似,不同的是它可以通过反应中的燃料源,地产生大容量的电能。

燃料电池有许多种类,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高温熔体燃料电池(HTM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碱性燃料电池(AFC)等,各种不同的燃料电池类型在不同的领域应用广泛。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蒸汽机发电技术的替代品,它使用氢气作为燃料与空气在电化学反应中产生水和电,是最常见的燃料电池类型之一。

6.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7
C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电极, 可以是两种不同金属,也可以是一种金属、一种非金属,A 错;原 电池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但不一定产生气体,B 错;原电池中电 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C 对;原电池放电时, 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 错。]
38
实验 3、4 现象:锌片周围无气泡产生,铜片周围有气泡产生; 电流计指针 发生偏转。
实验结论:锌、铜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导线中有 电流产生。
7
微思考 将铁片、镁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则铁片上发 生什么反应,电极反应式如何书写?
[提示] 镁比铁活泼,镁作负极,铁作正极,铁电极上发生还原 反应,电极反应式是 2H++2e-===H2↑。
44
【对点训练】 3.有 a、b、c、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 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45
部分实 验现象
a 极 质 量 减 b 极 有 气 体 d 极溶解,c
电流从 a 极
小,b 极质量 产生,c 极无 极 有 气 体 产
流向 d 极
增大
变化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12
(2)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电解质溶液 钢铁表面水膜中含有 H+和 OH- ,还溶有 O2 等气体
电极
负极 材料: Fe ,电极反应:2Fe-4e-===2Fe2+ 正极 材料: C ,电极反应:O2+2H2O+4e-===4OH-
总反应
2Fe + O2 + 2H2O===2Fe(OH)2 , 进 一 步 被 氧 化 , 4Fe(OH)2+O2+2H2O===4Fe(OH)3,Fe(OH)3 易脱 水生成铁锈(Fe2O3·xH2O)

电能的转换电能与其他能源的转化

电能的转换电能与其他能源的转化

电能的转换电能与其他能源的转化电能的转换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源转化方式。

在能源转化的过程中,电能与其他能源之间的转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和发展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电能与其他能源的转化方式及其应用领域。

一、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是一种常见的能源转化方式。

其中,化学能可以通过电解反应转化为电能,而电能也可以通过化学能的方式得以储存和释放。

在电解反应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中,使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通过这种方式,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

常见的电解反应包括水电解和金属电解等。

水电解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而获得一定量的化学能。

金属电解则是通过电流作用下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实体。

另外,化学电池也是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方式之一。

化学电池利用可逆或不可逆的化学反应来储存和释放电能。

常见的化学电池包括干电池、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这些电池在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二、电能与热能的转化电能与热能的转化是一种常见的能源转化方式,也是很多设备和机械的基础能源转化原理。

一方面,电能可以通过电阻产生热能。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阻会产生电阻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这一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炉、暖风机和热水器等设备中。

另一方面,热能也可以通过热电效应转化为电能。

热电效应指的是在两个不同温度之间形成的热电偶,通过热电效应可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热电发电和温差发电等技术中。

三、电能与光能的转化电能与光能的转化是一种常见的能源转化方式,主要应用于光电与光热领域。

在光电领域,电能可以通过光伏效应转化为光能。

光伏效应指的是当光照射到半导体中时,激发电子产生电动势。

这一原理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在光热领域,电能可以通过电弧焊和激光等技术转化为光能。

电弧焊利用电能产生高温电弧,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用于焊接。

激光则是通过电能激发激光器发出的聚焦光束,实现光能转化和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极一液成闭合
1.图中所示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C D E ). 是原电池的判断电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E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
1.定义: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子从锌片流出
经外电路
流入铜片
负极 还原剂(Zn)失去电 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
氧化剂(H+)在铜极上 得到电子,发生还 原反应
Zn2+ H+ SO422H+ +2e-=H2 阳离子:移向正极
Zn-2e-=Zn2+
阴离子:移向负极
电流方向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 属(或非金属)作电极 2.电极材料均插入 电解质溶液中 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4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两极 一液 成闭合
3、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 + Cu2+ = Zn2+ + 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组成正确的是( C )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电极材料做负极,较不活 泼的电极材料做正极。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石墨)
(可以)
(可以)
(可以)
形成条件一: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不可以)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第一组实验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可以)
(不可以)
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中
3、电极反应式 : 负极: 正极: . .
4、 原电池的设计
(3) 请结合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将氧化还原反应:
Fe + Cu2+ = Cu + Fe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电解液: 。
2、电极材料:
正极 ,负极 。
3、电极反应式 :
负极: .
正极:
.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极材料
电极反应
Zn
Zn-2e-=Zn2+ 失去电子 电子流出 氧化反应 负极 Zn+H2SO4=ZnSO4+H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u
2H++2e-=H2↑ 得到电子 电子流入 还原反应 正极 Zn+2H+=Zn2++H2↑
电子得失
电子流向 反应类型 电极性质 总反应 能量转化
想一想
在实验室制氢气时(Zn+2 H+ = Zn2+ + H2↑),
加入少量CuSO4溶液后,发现反应速率加快了。
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1、(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2.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 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 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 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 A. a > b > c > d
B
B. a > c > d > b
C.c > a > b .> d
D. b > d > c > a
2.原电池的形成可以用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下列情况是否形成了原电池?若是,写出两 极反应方程式。
A
负极:2Fe-4e-=2Fe2+ 正极:2H2O+O2+4e-=4OH-
Fe
C
NaCl
3.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原电池的应用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活泼的金属作负 极)
2.比较反应速率(构成原电池反应一般比 普通反应快)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腐蚀速度比一般快)
4. 原电池的设计
(1) 将氧化还原反应:Cu+2FeCl3= 2FeCl2 +CuCl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电解液: 2、电极材料: 正极 ,负极 。 。
猜想1:铜失去电子生成Cu2+,硫酸 溶液中的H+得到电子产生氢气 猜想2:锌失去电子生成Zn2+,电子 通过导线进入铜片,硫酸溶液中的 H+在铜片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实验四:在实验三中导线之间接一个灵敏电流计
实验现象: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Cu片上有气泡产生
实验现象 实验一 锌片上有气泡产 生,铜片上没有 气泡 锌片上有气泡产 生,铜片上没有 气泡 铜表面有气泡, 锌表面没有气泡 电流计指针偏转, 铜表面有气泡产生
Zn 实验现象: 锌片上有气 泡产生,铜 片上没有
Cu
实验二: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插入盛 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而铜片上没有
实验三:用导线把实验2中的锌片和铜片连 接起来,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铜片上有气泡,锌片 上没有气泡
铜片上为什么会有氢气产生?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 例子吗?
闪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火力发电站: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电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电流的形成原因是电子的定向移动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发生转 移
俩者有何联系?
实验一: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分别插入乘有稀 硫酸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第二组实验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不可以)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组实验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 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较 不活泼的金属(正极)。
电子流向:
负极
导线
正极
二、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前提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 金属导体)作电极 3、两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4、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结论 锌与稀硫酸反应, 铜不与稀硫酸反 应 锌与稀硫酸反 应,铜不与稀 硫酸反应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 ?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
一、 定义:
生偏转, Cu片上有气泡 产生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锌片上发生的反应? 2.铜片上发生的反应? 3.电子的流动方向如何? 4.电流的流动方向如何? 5.铜锌原电池中的正极、负极分别是谁? 6.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如何? 7.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正极、负极发生的反应类型?
3、电极反应式 : 负极: 正极: . .
4. 原电池的设计
(4) 将氧化还原反应: Al+2NaOH+2H2O=2NaAlO2+3H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电解液: 2、电极材料: 正极 ,负极 。 。
3、电极反应式 : 负极: 正极: . .
4. 原电池的设计
(2) 将氧化还原反应:2Al+6HCl=2AlCl3+3H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电解液: 2、电极材料: 正极 ,负极 。 。
A Zn Cu B Ag Cu C Cu Zn D Cu Zn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FeCl2
记一记
一般负极自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 应,而正极自身不发生反应,是溶液 中的阳离子或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 应。
正负极判断
1、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 属或者能够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作正 极 2、失去电子的是负极,得到电子的是正极 3、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的反应是正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