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生产
蛋鸡生产计划书

蛋鸡生产计划书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蛋鸡生产计划,确保蛋鸡养殖业务的高效运营。
蛋鸡养殖业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收益,制定一份详细的生产计划非常重要。
目标本生产计划的主要目标为:1.提高蛋鸡养殖产量;2.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效率;3.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4.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生产流程蛋鸡生产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选购蛋鸡种苗;2.饲养和管理;3.蛋鸡卫生防疫;4.饲料管理;5.蛋品采集;6.产品销售。
选购蛋鸡种苗选择优质的蛋鸡种苗对于生产的成功至关重要。
种苗应具备以下特点:1.品种适合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2.健康强壮,无明显疾病症状;3.优良的遗传背景,高产蛋能力。
饲养和管理良好的饲养和管理是保证蛋鸡健康和高产蛋的关键。
以下是饲养和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1.圈舍设计:合理的圈舍设计能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保持蛋鸡的生产激情;2.温度和湿度控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3.饮水管理:保证蛋鸡充足的饮水量,避免脱水和缺水;4.饲料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根据蛋鸡年龄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饲养;5.定时消杂:定期清理鸡舍内的杂物和粪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6.疾病防控: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蛋鸡卫生防疫蛋鸡卫生防疫是确保蛋鸡健康和生产数量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蛋鸡卫生防疫的主要内容:1.定期的鸡舍清洁和消毒工作;2.定期为蛋鸡进行疫苗接种;3.定期监测蛋鸡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蛋鸡间的争斗和感染传播;5.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设备的进入,防止疾病的传入。
饲料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是蛋鸡保持良好生产状态的基础。
以下是饲料管理的关键要素:1.选择优质的饲料供应商;2.根据蛋鸡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3.定期检测饲料质量,确保符合相关标准;4.控制饲料供应量,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5.增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蛋鸡生产产蛋期2课件(共56张PPT)《家禽生产技术》

21
• 按需给料 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产蛋水 平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是不同的,要 按照鸡本身的营养需要量投料。
• 饲料的添加 我国大多数养鸡场使用料槽, 人工加料,在添加饲料时,要注意添加量 不能高于料槽深度的1/3。正确掌握投料方 法,不能将饲料抛撒在料槽外边。
蛋鸡生产
产蛋期饲养管理
1
(2)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优良的蛋鸡品种,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产蛋率80% 以上可达1年之久,产蛋率90%以上也 可达6个月。产蛋高峰是蛋鸡的黄金生产 期,这一时期管理的重点是在营养满足 的条件下加强管理,使鸡群充分发挥其 遗传潜力,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水平。
2
(3)产蛋后期的管理 产蛋鸡经过较长的 产蛋高峰期后,随着日龄的增长,产蛋 机能减退,产蛋率降到80%以下,蛋重 变大,鸡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蛋壳变 薄,颜色变浅,发白,破损率明显上升, 脱肛和腹膜炎的鸡增多。因此,在产蛋 后期的死淘率明显上升,在管理上应采 取相应措施。
3
• 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 原日粮的能量水平不 变或适当提高,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 2%,钙由原来的3.5%提高到4%,有效磷 水平下降到0.35%, B族维生素水平提高 10%~20%,维生素E提高一倍。
4
பைடு நூலகம்
• 加强管理 及时挑出低产鸡、停产鸡和 病鸡。最好能在55~60周龄对鸡群逐只 挑选,挑出过肥、过瘦及其他有缺陷的 鸡。挑出后全部淘汰,以保证鸡群的产 蛋水平。
大小适中、清秀、头顶宽 稍粗短,略弯曲
大、细致、红润、温暖 宽而深,向前突出,胸骨长而直
背长而平,腰宽,腹部容积大 尾羽开展,不下垂
不同品种蛋鸡的产蛋规律

不同品种蛋鸡的产蛋规律1. 引言1.1 研究背景蛋鸡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随着人们对优质蛋类需求的增加,对蛋鸡产蛋规律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不同品种的蛋鸡在产蛋规律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了解这些规律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畜禽养殖中,人们常常选择不同品种的蛋鸡进行养殖,比如褐壳鸡、白羽鸡、乌鸡等。
而这些不同品种的蛋鸡在产蛋规律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了解不同品种蛋鸡的产蛋规律,可以帮助养殖户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措施,从而提高蛋鸡的产蛋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因此,针对不同品种蛋鸡的产蛋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产蛋数、产蛋期、蛋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环境、饲料、管理和遗传因素对其产蛋规律的影响,对于优化生产管理,提高蛋鸡产蛋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品种蛋鸡产蛋规律的研究,可以为蛋鸡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蛋类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品种蛋鸡的产蛋规律,从产蛋数与产蛋期、蛋品质的影响因素、环境、饲料和管理对产蛋规律的影响,以及遗传因素对产蛋规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品种蛋鸡的产蛋规律,可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了解蛋鸡的生产特点,有效地优化生产管理,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从而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还可以为今后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养殖业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1.3 意义蛋鸡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家禽,主要用于生产鸡蛋。
研究不同品种蛋鸡的产蛋规律对于优化养殖管理、提高产蛋率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不同品种蛋鸡的产蛋规律可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养殖环境和需求的蛋鸡品种,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深入研究蛋鸡的产蛋规律,可以探讨影响蛋品质的因素,进而提高鸡蛋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了解环境、饲料和管理对产蛋规律的影响以及遗传因素对产蛋规律的影响,可以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养殖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蛋鸡群体,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一、引言蛋鸡是指用于产蛋的鸡类,是重要的家禽之一。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对于蛋鸡养殖的效益和产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蛋鸡的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
二、蛋鸡选种1. 选种目标蛋鸡选种的目标是选择出良好的遗传品种,以提高蛋鸡产蛋性能和抗病能力。
常见的蛋鸡品种有白羽肉鸡、褐羽蛋鸡、红羽蛋鸡等。
2. 选种标准选种标准包括产蛋性能、体型特征、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等。
产蛋性能是选种的重要指标,包括蛋重、产蛋率和蛋壳质量等。
体型特征主要包括体重、体长、胸深等。
繁殖能力指的是蛋鸡的孵化率和育雏率。
抗病能力是蛋鸡抵抗疾病的能力。
三、饲养管理1. 场地选择蛋鸡的场地选择要保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无噪音和异味等条件。
同时要注意场地的卫生和安全。
2. 饲养环境蛋鸡的饲养环境要保持稳定,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湿度要保持在30%~70%之间,光照时间要有规律,保证每天至少有16小时的光照时间。
3. 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调配。
日粮中要包含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同时,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4. 疾病防控蛋鸡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要加强对蛋鸡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四、产蛋管理1. 产蛋周期蛋鸡从开始下蛋到停产为一个产蛋周期。
一般来说,蛋鸡的产蛋周期为12个月左右。
在产蛋周期中,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蛋鸡的产蛋性能和健康状况。
2. 蛋壳质量管理蛋壳质量是蛋鸡产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蛋壳质量与蛋鸡的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有关。
合理的饲养管理和提供适宜的饲料,可以提高蛋壳的硬度和坚固性。
3. 蛋的收集和储存蛋的收集要定期进行,避免蛋的积压和过期。
收集后要进行清洗和消毒,然后储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保持蛋的新鲜度和质量。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蛋鸡的养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以下是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蛋鸡养殖的准备工作:1. 场地选择:要选择远离居民区和水源的地方,保证环境干净、卫生。
2. 场地清洁消毒:在养殖前要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没有病毒和细菌的污染。
3. 鸡舍建设:根据鸡的尺寸和数量,设计合理的鸡舍并确保通风良好,保证蛋鸡的生产环境舒适。
二、蛋鸡的选育和饲养:1. 苗鸡选择:选择健康、活泼的苗鸡,避免疾病的传播。
2. 饲料配方: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
3. 饲养管理:注意饲养密度,保证鸡舍内的空气流通,并妥善处理鸡的排泄物,保持鸡舍内干净卫生。
4.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检查,对发现的疫病及时隔离和治疗,确保鸡群的健康和安全。
三、蛋鸡的生产和管理:1. 繁殖管理:保持合适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水源,促进蛋鸡的产蛋量和品质。
2. 蛋的采集和储存:定期清理鸡舍内的蛋,尽量避免鸡蛋的损坏,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储存鸡蛋,保持其新鲜度。
3.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对蛋鸡的生产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鸡群的状况和趋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益。
四、蛋鸡的销售和营销:1.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
2. 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并与超市、饭店等进行合作,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
3. 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加强宣传推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之,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需要全面的管理和科学的技术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管理,才能保证蛋鸡的良好生产效益和高品质的产品,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蛋鸡业生产流程介绍

蛋鸡业生产流程介绍1. 繁殖与孵化阶段蛋鸡业生产流程通常从繁殖与孵化阶段开始。
该阶段的目标是培育出健康的蛋鸡,为日后的蛋鸡生产做好准备。
1.1 配种在蛋鸡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人工配种的方式。
配种主要是将雄鸡和雌鸡进行配对交配,以确保后代具备良好的遗传特性。
配种时,需要注意选择健康、品种良好的蛋鸡作为配种对象。
1.2 孵化经过配种后,雌鸡会产下蛋。
这些蛋会被收集起来,放置在温度和湿度控制良好的孵化箱中进行孵化。
孵化箱中通常会利用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来模拟母鸡孵化蛋的环境。
孵化通常需要持续21天左右,孵化出的雏鸡即为幼鸟。
2. 幼鸟抚育阶段孵化出的幼鸟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抚育,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成长。
2.1 温控幼鸟对温度比较敏感,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来确保它们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通常会采用灯光加热或者电热器等方式提供适宜的温度。
2.2 饲料幼鸟的饲料需求与成年鸟不同。
幼鸟需要更加易消化的饲料,通常会选择配制专门针对幼鸟的饲料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2.3 疾病防控在幼鸟抚育阶段,疾病的防控尤为重要。
常见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等。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措施如保持清洁、合理的通风和消毒。
3. 成年鸟生产阶段当幼鸟长大成年后,便进入了成年鸟生产阶段,开始产蛋。
3.1 饲料管理成年蛋鸡的饲料管理是保证其产蛋量和质量的关键。
饲料需求根据不同的蛋鸡品种和季节进行调整,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
3.2 环境控制蛋鸡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适宜的环境有助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3.3 疾病防控成年蛋鸡也需要进行疾病的防控工作。
注意蛋鸡的生活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症状,以维持蛋鸡的健康状态。
4. 蛋品采集与处理蛋鸡产下的蛋通常会进行采集和处理,以满足市场需求。
4.1 蛋的采集蛋鸡产蛋后,需定期将蛋进行采集。
采集时需注意尽量保持蛋的完整性,避免破损和污染。
4.2 蛋的分类与包装采集到的蛋会根据不同的品质和规格进行分类,并进行包装。
蛋鸡的生产成本与收益计算 - 养鸡技术

蛋鸡的生产成本与收益计算-养鸡技术钟锋(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州510430)目前,国内蛋鸡分为白壳蛋系和褐壳蛋系,白系主要以白来航为代表,褐壳蛋系以罗曼为代表。
国内的地方品种比较多,但是产蛋量较低。
蛋鸡的产蛋周期一般是一年,从小鸡出壳到120天开始见蛋,140天时50%以上的鸡已经产蛋。
淘汰时间也根据鸡的产蛋率,还有市场情况适当调整,有的400天就被淘汰。
1养殖成本仔鸡价格在3元/只左右。
饲料成本=饲料消耗量×饲料价格,生长期和产蛋期共消耗饲料约61.35千克。
饲料价格一般在1.9元/千克左右,部分养殖户自行配制饲料,其价格一般在1.7元/千克左右。
由此推算购买饲料成本116.565元,自配饲料成本104.295元。
生长期(0~5月龄)每只鸡的防疫费约为2元/只。
产蛋期(5~17月龄)每只鸡的防疫费一般约为1元/只。
因此,一只鸡一个养殖周期防疫费合计约为3元/只。
水、电费平均每只鸡一个养殖周期(17个月)约为0.5元。
在不计人工成本的前提下,蛋鸡养殖总成本=仔鸡+饲料+防疫费+水电费。
按购买饲料成本计算,总成本123.065元。
按自配饲料成本计算,总成本110.795元。
2鸡蛋收入鸡蛋收入(蛋价×产蛋量),平均每只蛋鸡在一个养殖周期内(17个月)产蛋量约300个,那么一只蛋鸡一个养殖周期产蛋重量约18.75千克。
蛋鸡在17个月后,即产蛋1年后一般都要淘汰出售。
今年5月份,淘汰毛鸡平均价格8.2元/千克,淘汰鸡平均毛重约为2千克,淘汰鸡平均售价16.4元。
鸡粪价格每立方米,平均售价为60元。
平均每300只鸡每个月产鸡粪1立方米,那么每只鸡一个养殖周期的鸡粪收入为3.4元。
总收益合计=鸡蛋收入+淘汰鸡收入+鸡粪收入。
那么,鸡蛋收入=总收益合计-淘汰鸡收入-鸡粪收入。
3盈亏平衡点在盈亏平衡时,总成本(未计人工成本)=总收益。
那么,盈亏平衡时的鸡蛋收入=鸡蛋盈亏平衡点价格×产蛋量=总收益合计-淘汰鸡收入-鸡粪收入。
蛋鸡生产关键技术

钙: 一 般为 3 . 2 %一 3 . 5 %, 高温或 高峰( 8 5 %上 ) 为 3 . 6 %~ 3 . 8 %, 产 蛋 率小 于 6 0 %时为 3 . 0 % 。1 4 0 0 ~ 5 6 0 0 微 米 的石 灰石 。
磷: 弹性 和 韧 性 , 有效 磷 在 0 . 3 5%~ 0 . 4% 。 高 磷 抑 制 钙 的吸收 , 低磷 壳 脆 。钙磷 比例 6 . 5 : 1。
3 . 3 . 2耐 心细 致地 观察 鸡 群 。观 察 精神 状态 、
粪便 、 采食 和饮 水 情 况 ; 检 查 水槽 是 否 漏 水 , 乳 头 式 饮 水器 是 否 出水 ; 夜 间 听听鸡 舍 内有元 呼吸 道
2 . 2疾 病 多 而复 杂 ,尤其 大 肠 杆菌 、呼 吸道 病。
2 - 3选择 饲料 、 饲 喂存在 误 区 。 2 . 4用药 、 免疫 程序 的混 乱 。
3饲 养 管理 关键技 术 3 . 1 改善 环境 条件
3 . 1 . 1场址 选择及 场 区布局
密度 : 1 ~ 2周 5 O 6 0 ; 3  ̄ 4周 3 0 ~ 4 0只 ; 5 - 6周
通 风 换气 : 人 感 觉 舒适 为准 。加 大通 风 量 ; 纵 向通 风 , 注意 开 进气 孑 L 的位 置 ;照 新 旧料 比例 1 / 3: 2 / 3 1 / 2: 1 / 2 1: 0
全部 。
光照 时 间及强 度 。 时间 : 1 8周 龄 体重 1 4 5 0克 ( 白壳 蛋 鸡 1 3 5 0克 , 粉壳蛋鸡 1 4 0 0克 ) 开 始 延 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育成鸡的培育目标
• 总目标:健康;体重和跖长达标;肌肉发
育良好,无多余脂肪;骨骼坚实;整齐度
高;适时性成熟。
–体成分比例适当:体重-肌肉发育-肥度。
–整齐度:至少80%的鸡只体重、跖长在标准
±10%范围内。
笼养育成 0’27
三、育成鸡的饲养
(一)日粮过渡(逐渐)
育雏期饲料 2/3 1/2 1/3 0 育成期饲料 1/3 1/2 2/3 1 –7wk左右进行,以体重和跖长达标为准。 –若6wk达标,7wk更换饲料;如果没达标,继续 喂育雏料,直到达标为止。 –经常不达标,要查明原因,排除疾病。
(2)预防应激
–因防疫、转群、运输、断喙、疾病、高温、低 温等发生应激时,自由采食,恢复后再限饲。
(3)注意监测体重
–减少10%~20%为宜,否则会使以后的产蛋量↘, 死亡率↗。
(4)不一定限饲,以达标为目的。
一条料线70多个料盘在1分钟之内加满料
(三)补充砂砾和钙
5~8wk 砂砾/千只 4.5kg 粒度 1mm 9~12wk 13~20wk 9kg 11kg 3mm 3mm
制订育雏计划 (三)检查与维修鸡舍及设备
足够的饲喂和饮水设备、加温装置等
(四)消毒鸡舍及设备 • 冲洗→干燥→药物消毒→熏蒸→空闲三周→进鸡前3
天通风,排除甲醛气体。
(五)鸡舍试温:进鸡前1天 (六)准备饲料及药品等
记录本、笔、剪刀、电子秤、疫苗等。
笼养育雏 1’47
四、雏鸡的选择和运输
(一)初生雏的选择
一、产蛋前的准备 二、产蛋鸡的饲养 三、产蛋鸡的管理 四、产蛋曲线 五、蛋重大小的控制 六、蛋鸡的生产标准
笼养蛋鸡 0’37
一、产蛋前的准备
(一)鸡舍整理与消毒(P120) (二)整顿鸡群
1. 严格淘汰病、残、弱、瘦、小的不良个体。 2. 转群前对全群鸡进行驱虫,主要驱除肠道线虫。 3. 鸡群健康一致,有一个理想的体重和体形。
3、雏鸡的综合管理技术
(1)及时断喙
(2)剪冠与切趾
(3)加强日常看护:很重要
采食、饮水、精神、粪便等
(4)测体重与胫长
育雏期的跖长比体重更重要:体重在整个育
成期不断增长,直到产蛋36周龄时达到最高点;骨
骼在10wk内迅速发育,20wk时完成骨骼发育。
第二节
蛋用育成鸡的培育
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二、育成鸡的培育目标
1、种鸡选择
2、孵化场选择
3、感官选择 (已讲)
一看,就是看雏鸡的精神状态。 二摸,就是摸雏鸡的膘情、体温。 三听,就是听雏鸡的叫声。
(二)初生雏的运输
1、选好运雏人员
2、准备好运雏用具
3、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出壳后12h左右为好。
4、解决好保温和通风的矛盾
选气温适宜的时间养:10-12只/m2,笼养:15-16只/m2。
(三)控制性成熟
• 限制饲养结合光照控制(特别是10wk后)
• 保持稳定( <11h )或逐渐缩短的光照时间
(四)通风
• 呼吸和排粪量相应增多,舍内空气很容易污浊。 • 通风不良,羽毛生长不良,生长发育减慢,整齐 度差,饲料转化率下降,易发病。
(一)饮水
1、初饮时间 及时饮水,饮水1~2h后再开食。水温要适宜。 2、强迫饮水 3、饮水器:数量足够,均匀分布,高度适合,防 止堵塞 (饮水位置1.3~2.5cm/只,多观察) 4、加入多维素、电解质等 5、饮水器清洗消毒:每天1~2次 饮水空间与饮水量 :参考P109。
(二)喂料
1、开食 时间(孵出后24~36h ) 整齐度 开食盘 开食料 检查嗉囊 人工诱食 23h光照 2、正常饲喂 :少喂勤添八成饱 自由采食 喂料间隔 不留残料 喂料次数 3、饲喂量:恰当,表6-3,每天记录喂料量。 4、雏鸡日粮 重点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饲料形状 1%砂砾 5、喂食器:数量、大小、高度、布局
二、雏鸡的生理特点
1、幼雏体温较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2、雏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单位体重耗氧
量比家畜高1倍以上。
3、幼雏羽毛生长快、更换勤。
4、幼雏胃肠容积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5、敏感性强,抗病能力差 。
6、胆小易受惊吓,缺乏自卫能力。
三、育雏前的准备
(一)选择育雏方式
地面育雏 、网上育雏 、立体育雏(笼育)(二)
2.自由采食:喂料量的增加先于产蛋率增长 3.补充光照
• 18-20wk体重达标时进行。 • 每周↗0.5-1h,到产蛋高峰时达16h。
4.更换日粮
• 时间:产蛋率5%时(18-19wk时) • 方法:一是开产前饲料(钙2%)→产蛋料 二是产蛋料按比例逐渐替换育成料。
5、准备产蛋箱 6、保持鸡舍安静
•多用限量法,日粮质量要好 。 •要查明雏鸡的周龄、标准体重和标准饲喂量,对照 实测体重确定给料量。一般是自由采食量的7%~8% (轻型),或10%~15%(中型)。
4、限制饲养注意事项
(1)正确掌握给料量,采食机会均等:关键
–鸡群数要清点无误,每次给料量要称量准确。 –布料快速而均匀,饮食位置充足。 采食:8或4.5cm(圆形),饮水:2cm以上
(三)蛋鸡阶段饲养 1、概念:指根据鸡群的产蛋率和周龄将 产蛋期分为几个阶段,并根据环境温度 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主要是蛋白 质和能量水平的调节。这样既能满足营 养需要,又不浪费饲料。 2、两阶段饲养法(自学) 以42wk,P124表6-11。
第一节 蛋用雏鸡的培育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与培育目标 二、雏鸡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三、育雏前的准备 四、雏鸡的选择和运输 五、雏鸡的饲养 六、雏鸡的管理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与培育目标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
1、后备鸡 1d雏鸡至开产,通常指0~20wk 2、两阶段划分为幼雏(0~6周龄) 育成鸡(7~20周龄) 3、三阶段划分为幼雏(0~6周龄) 中雏(7~14周龄) 大雏(15~20周龄)
二、产蛋鸡的饲养
(一)疾病净化
• 开产前投药1-2次,以后每3-4周进 行一次药物预防,定期带鸡消毒。 • 在新城疫抗体效价较低时,注射一次 油剂灭活苗或饮一次弱毒苗。
(二)饲喂与饮水
• • • • • • 下午5点补喂3-5mm贝壳粉,3-5kg/千只。 1/3贝壳粉+2/3石粉,能提高蛋壳质量。 产前与熄灯前喂足料非常重要。 自由采食,日喂2次,夜间熄灯前无剩料。 日粮中各种氨基酸要平衡。 饮水量一般是采食量的2-2.5倍,饮水不足 会使产蛋率急剧下降。 • 在产蛋及熄灯之前各有一饮水高峰。 • 夏天饮用凉水,有利于产蛋。
(二)限制饲养
概念:为避免鸡只体重过大或过肥,对日粮实行 必要的数量限制,或在能量蛋白质质量上给予 限制。蛋鸡通常在育成期进行限饲。
(二)限制饲养(详见p115)
1、限饲效果
省料、维持标准体重 、保证正常体脂、防止早熟、 减少产蛋期死淘率、提高生产性能。
2、起止时间:蛋鸡7-8wk~16-18wk 3 、限饲方法
各阶段的环境条件和营养需要不同
(二)培育目标
1.健康
–未发生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食欲正常, 精神活泼,反应灵敏,羽毛紧凑而有光泽。
2.成活率高
–先进水平:1wk死亡率<0.5%,前三周<1%,0~6 周<2%。
3.生长发育正常
–发育正常的雏鸡,体重符合标准,骨骼良好,胸 骨平直而结实,8wk跖长达76~80mm,羽毛丰满, 肌肉发育良好,无多余的脂肪,均匀度好。
4.转群后的饲养管理
• • • • 要注意观察鸡群的动态,并及时处理。 产蛋舍事先准备好饮水和饲料。 饲料或水中添加2倍多维素和适当的抗生素2-3天。 适应1wk后,再进行预防注射、换料、补充光照等。
(四)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
• 指开产前几周到80%的鸡开产,一般18-25wk。 • 开产至产蛋高峰的生理变化很大: 外界应激(转群、饲养环境与方式的改变等) 自身的生理刺激(生殖系统,性激素,内脏、 髓质骨) 1.适宜的体重标准 18wk测定。不达标者,限制饲养→自由采食, 并↗蛋白质和能量水平;达标后再补光。 没有足够的体重增长和营养积蓄,或者过肥, 产蛋水平较差。
六、雏鸡的管理
(一)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1、温度:适当保温 (1)温度控制程序 1~3天,34~35℃ ,4~7天,32~33℃, 以后每周平稳↘2~3℃,至室温20℃恒定; 使用围栏,逐日向外扩展。 (2)影响因素 品种、年龄、群体大小、雏鸡体质及气候等
(3)脱温
当室内外温差不大时即可进行 脱温要逐渐进行(3~5天),防止太快使雏鸡感冒 避开各种逆境(免疫、转群、疾病、寒潮、换料) 脱温后舍内保持干燥,料槽、饮水器等维持原状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蛋鸡生产
蛋用雏鸡的培育 蛋用育成鸡的培育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蛋种鸡的饲养管理
选择
种 鸡
产蛋鸡
育成期
种 蛋 分段饲养
孵化
雏 鸡
育雏期 商品肉鸡 育雏期
育成鸡
育成期 商品蛋鸡
鸡的分段饲养
三段式 • 我国传统而主要的分段方式。 • 育雏(6~8wk)→育成(~性成熟)→产蛋鸡舍。 • 三种鸡舍分区建设,有独立的人口、消毒等设施。 两段式 • 目前的趋势,种鸡比商品鸡有更大的意义。 • 雏鸡舍(1d~10wk)→产蛋舍,无育成舍。 一段式 • 多用于种鸡地面、网上或板条饲养。 • 1d~产蛋结束都在同一鸡舍。 • 鸡龄↗,分散鸡群、调整饲槽和水槽。 • 好处:预防传染病(尤其是支原体),减少应激。
三、育成鸡的饲养
四、育成鸡的管理
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 生长迅速、发育旺盛,各系统的机能基本 发育健全。 • 羽毛已经丰满,具备了体温调节能力。 • 消化吸收能力日趋健全,食欲旺盛。 • 骨骼发育旺盛,肌肉生长最快,注意脂肪 沉积逐渐↗。 • 体重增长速度随日龄逐渐↘,但育成期的 增幅仍然最大。 • 12wk后公母鸡的性器官发育很快,必须限 制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