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试题三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试题三1、配伍题属于致幻剂的是()属于兴奋剂的是()“冰毒”是指()属于阿片类的药物是()A.麦角酸二乙酰胺B.安定C.尼古丁D.哌替啶E.甲基苯丙胺(江南博哥)正确答案:A,E,E,D2、单选患者男性,22岁,诉全身骨骼、肌肉疼痛伴恶心1天前来就诊。
病人表现烦躁不安,体查见心率加快、流涕流泪、震颤、鸡皮疙瘩、瞳孔扩大,病人乞求医生注射哌替啶止痛。
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A.心理社会应激史B.药物滥用史C.家族史D.生长发育史E.有无脑外伤病史正确答案:B3、单选?一24岁女性,入院7小时后急起出现头痛、呕吐、腹泻、流泪、流涕、打哈欠、坐立不安,自称全身骨头痛。
对该患者如果予以盐酸吗啡10mg静注后,病人所有症状很快缓解甚至消失,则可基本确诊该患者有()A.阿片类物质依赖B.酒精依赖C.苯二氮ꯟ类依赖D.可卡因依赖E.苯丙胺依赖正确答案:A4、多选纳洛酮和纳曲酮是()A.阿片受体拮抗剂B.阿片受体的激动剂C.可用于解除阿片类中毒D.可用于解除早期的戒断症状E.具有一定的预防复发的作用,但主要取决于病人的合作性正确答案:A, C, E5、名词解释戒断综合症正确答案: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后出现的特殊心理症候群,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物质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
6、填空题酒精依赖者可发生Korsakoff综合征,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征。
正确答案:记忆障碍;虚构;定向障碍7、判断题阿片类物质急性期的脱毒治疗中使用美沙酮和丁丙诺啡等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只减不加,先慢后快、限时减完。
()正确答案:错8、单选关于Wernicke脑病说法哪项不对()A.是由于维生素B缺乏所致B.表现为眼球震颤、眼球不能外展和明显的意识障碍C.一部分病人转为Korsakoff综合征,成为不可逆的疾病D.往往伴有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妄等E.大量补充维生素B可使眼球的症状和记忆障碍很快消失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Wemicke脑病是由于维生素B缺乏所致,表现为眼球震颤、眼球不能外展和明显的意识障碍,伴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妄等,一部分病人转为Korsakoff综合征,成为不可逆的疾病,大量补充维生素B可使眼球的症状很快消失,但记忆障碍的恢复较为困难。
精神病学章节练习题 第七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七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选择题】(一)A型题1.我国的毒品不包括A.阿片类B.可卡因C.大麻D.兴奋剂E.酒精2.下列不属于阿片类物质的是A.海洛因B.吗啡C.苯丙胺D.美沙酮E.丁丙诺啡3.吗啡和海洛因等短效药物的戒断反应的极期常出现于停药后A.8-12小时B.48-72小时C.4-7天D.8-10天E.12-24小时4.酒精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部位是A.肝脏B.肾脏C.脾脏D.胃肠道E.呼吸道5.有关酒精的代谢吸收,下面错误的是:A.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B.主要代谢场所在肝脏C.最终代谢产物是乙醛D.代谢中需要一些酶及辅酶参加E.参与酒精代谢的是乙醛脱氢酶系统和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6.长期大量饮酒者如突然断酒,震颤谵妄常出现在断酒A.48小时后B.24小时后C.12小时后D.72小时后E.8小时后7.在临床上常用来缓解酒精依赖戒断症状的是A.苯二氮卓类B.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C.大剂量维生素D.能量合剂E.新型抗抑郁药8.单纯酒精戒断症状的处理正确的是A.一般不需要处理,或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B.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预防精神症状C.一般不需要补充维生素类药物D.常规使用抗癫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生E.应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以防戒断症状反跳9.下列不符合酒精性震颤谵妄的是A.在戒酒后发生B.有意识障碍C.有大量的感知异常D.全身肌肉有粗大的震颤E.症状多迁延,可持续数月10.酒精戒断反应哪项论述不正确A.一般在停饮后48小时左右出现震颤谵妄B.多在停饮后12-48小时出现癫痫发作C.单纯戒断反应可有短暂的幻觉、妄想D.复杂的戒断反应包括癫痫、震颤谵妄、幻觉症、人格改变等E.戒断性幻觉的特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幻觉性质不同11.关于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认知行为治疗,哪条不是其主要目的A.改变导致适应不良行为的认知方式B.改变导致吸毒的行为方式C.帮助病人应付急性或慢性渴求D.促进病人社会技能、强化不吸毒行为E.缩短其急性脱毒期的时间12.下列不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是A.安非他明B.冰毒C.MDMA D.匹莫林E.海洛因1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每年死于与烟草有关疾病的人数是A.400万B.40万C.4000万D.200万E.1000万14.大麻中所含精神活性物质最主要成分是:A.Δ9四氢大麻酚B.咖啡因C.海洛因D.MDMAE.多巴胺15.男,55岁,有长期饮酒史,近期出现情绪低沉,想死,由家属送来急诊,当时呼吸有明显酒味。
精神病学(第8版)第六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障碍

1. 个性问题 如反社会性、情绪控制较差、易冲动、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追求即刻满足等。 2. 从行为理论解释强化作用:正强化与负强化 “酒逢知己千杯少”“一酒解千愁”。
结果有害;②如果控制不做,则紧张、焦虑逐渐增加;③一旦完成此行为,则紧张、焦虑迅 速、暂时得以解脱;④过一段时间后,如几小时、几天或几周又重新出现实施此行为的欲望; ⑤外部、内部环境刺激可条件反射性引起此欲望;⑥成瘾者希望能控制此行为,但屡屡失败。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精神病学(第8版)
一、基本概念
(二)依赖(dependence)
➢ 定义: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滥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仍然 继续使用。自我用药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
➢ 分类: • 躯体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也称生理依赖,是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病理性适
精神病学(第8版)
一、基本概念
(一)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
又称物质(substances)或成瘾物质、药物(drug);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 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 的心理、生理状态。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精神病学(第8版)
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相关因素
(一)社会因素
1. 容易获得 2. 家庭因素 如家庭矛盾、单亲家庭、家庭成员间交流差、家庭成员犯罪吸毒是吸毒(特别 是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危险因素。 3. 同伴影响、同伴间压力等 4. 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
2021精神科住院医师-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选试题)

精神科住院医师-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下列不属于精神活性物质的是()A.大麻B.烟草C.苯丙胺D.碳酸锂E.酒精2、下列表现对诊断物质依赖没有帮助的是()A.耐受性增加B.渴求C.冲动性使用物质D.带来严重不良后果E.戒断症状3、关于戒断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B.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C.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D.是滥用的特征性表现之一E.不同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因其药理特.性不同而不同4、与苯丙胺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B.中毒时可出现幻觉、妄想症状C.与可卡因有类似的药理作用D.使用后很快体会到快感E.极易产生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5、不属于阿片类的成瘾物质是()A.海洛因B.吗啡C.美沙酮D.哌替啶E.可卡因6、与成瘾物质产生快感密切相关的是()A.乙酰胆碱系统B.甘氨酸系统C.5-羟色胺系统D.去甲肾上腺素系统E.多巴胺系统7、关于Wernicke脑病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量补充维生素B1可使眼球的症状和记忆障碍很快消失B.表现为眼球震颤、眼球不能外展和明显的意识障碍C.一部分患者转为Korsakoff综合征,成为不可逆的疾病D.往往伴有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妄等E.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所致8、关于柯萨可夫综合征,不正确的是()A.近记忆障碍B.明显的意识障碍C.错构D.顺行性遗忘E.是与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9、阿片类物质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镇痛B.抑制咳嗽中枢C.瞳孔扩大D.抑制呼吸E.导致欣快10、关于烟草依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要的依赖成分是尼古丁B.有害物质包括气相和粒相两种形式C.可乐定可以作为治疗的选择D.一般不会出现戒断症状E.可以导致呼吸、消化、心血管疾病及各种癌症11、下列哪种药物用来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替代治疗()A.可乐定B.纳洛酮C.美沙酮D.纳曲酮E.吗啡12、一次大量使用或者小量短时间反复使用可卡因的表现不包括()A.情感欣快B.幻视C.瞳孔缩小D.幻触E.敏感多疑13、某男,21岁。
精神病学课件 第6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急性酒精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皮层下释放,个体主观体验倒心境升高,社 交活动增加,以及脱抑制。
持续使用,过度到轻度的中枢抑制,心境不 稳定,判断力损害,具有攻击性,言语不清, 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中重度的中枢抑制:深睡到昏迷。
血液浓度超过0.4%时,很可能出现呼吸心跳 抑制,死亡可能性大。
100
Sweating
Pilooerection,shivering
80
Adbdominal cramps,vomiting
and diarhhoea
60
Insomnia
Dialated pupils
40
Restlessness and agitation
20
Hyperaethesia
Paraesthesia
易蒙停,治疗腹泻,4mgqd,每次腹泻后 再服2mg,最大剂量16mg/d。
胃复安,治疗恶心呕吐,最大剂量30mg/d 布洛芬,治疗疼痛,初始400mg/d,最大
1600mg/d。
阿片物质依赖的治疗
替代性脱毒治疗
将所有阿片类药物转化成单一的处方用药。
街头海洛因 0.5-1.0g≈美沙酮50-80mg
复发干预
纳曲酮,停药物质7d后即可使用。 开始每天25mg,增加到50mg,每日1次。 每周的总药量可通过3天服用,来增强服药依从性。
酒精的代谢
主要在肝脏代谢,每小时可以代谢8g酒精。 乙醛脱氢酶(ALDH)是限速酶,东方人普遍具有无代谢活性 的ALDH。 饮酒后60min形成最大血药浓度,血液的酒精浓度(BAC) 在各个部位是一致的,可以从呼吸的气体中测得。
理智的饮酒(西方标准):男性≤21个标准杯,女性≤14个 标准杯(1个标准杯=8g酒精)
精神病学——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病学——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是一种常见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对个体本身有害,而且对社会安全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当人们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过量或长期滥用时,可能会引发各种精神障碍,如药物依赖、药物滥用、药物中毒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并介绍其常见病例和治疗方法。
精神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激活、改变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物质,包括各种药物和毒品。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吸入、注射、口服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对神经递质的释放、再摄取和代谢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个体的思维、情绪、感知和行为。
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包括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毒品(如大麻、可卡因等)、兴奋剂(如安非他命、咖啡因等)等。
长期或过量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会给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首先,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会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直接的损害,导致失眠、注意力缺陷、记忆力下降、精神分裂症等症状的出现。
其次,滥用药物会导致个体对药物的依赖,进而出现药物依赖性障碍,使个体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再次,药物滥用还可能引发药物中毒,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 医学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物等,以减轻症状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2. 心理疗法: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辅导,帮助其调整思维方式、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以及学会应对负面情绪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3. 社会支持: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人、朋友以及社区组织的支持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帮助解决问题,并提供康复资源。
4.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重新融入社会。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① 替代疗法 美沙酮疗法(methadone) 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
非替代治疗
可乐定(clonidine) 洛菲西定(lofexidine) 对于渴求、肌肉疼痛效果较差,主要用 于脱毒治疗的辅助治疗。 针灸、中草药:促进机体康复、促进食 欲。 镇静催眠药。
6、预防
1.防止复吸:认知行为治疗 2.社会心理干预
3、滥用
滥用物质的标准(美国)至少符合下列的一项: a.因重复服用该物质或药物,而影响其社 会功能 b.即使身处危境仍不断服用物质 c.因重复服用物质而受到法律制裁 d.知道服用该物质或药物产生持久的社交 和人际关系问题,还是不顾一切
4、耐受性
许多的药物要逐渐加量,才能获得同样的效 应称耐受。 吗啡常用量为10mg,依赖者在2.5小时内可 静注2g。度冷丁常用量为100mg,成瘾者可达 4g才能达到欣快效应。 耐受性在依赖者戒断后即消失。
三、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滥用
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是苯丙胺及其衍生物的统称 苯丙胺是麻黄素的类似物,中国出产麻黄素,所 以在中国发展这样的兴奋剂将很严重。
现在流行的ATS有: 甲基苯丙胺(MA)俗称“冰毒”它的结晶 似冰样 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3.4 methy lenedioxymeththamphetamine,MDMA) 俗称摇头丸,又称迷魂药
临床戒断症状时程图
120 100
80
60
40
20
0 ÖÖÖ ÖÖÖ ÖÖÖ ÖÖÖ ÖÖÖ ÖÖÖ ÖÖÖ ÖÖÖ Ö°Ö ÖÖÖ ÖÖÖ ° ù Ö
替代治疗
利用与毒品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来替代毒品, 以减轻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病人能较 好的耐受。然后在一定时间内(14-21天) 内,将替代药物逐渐减少停用。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真题一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真题一1、判断题可卡因、苯丙胺类药物是通过间接促进多巴胺释放,使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增加,从而使吸食者主观上产生某种陶醉感和欣快感。
()正确答案:错2、判断题ATS(苯(江南博哥)丙胺类兴奋剂)大多主要作用于儿茶酚胺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
()正确答案:对3、单选关于阿片类药物在癌症镇痛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对剧烈疼痛和晚期癌症疼痛,其他类型镇痛药无法替代B.癌痛治疗实践中,会出现耐受性、戒断症状C.要强调药物滥用的危害,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D.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确实E.在正常临床应用中,心理渴求、滥用的比例很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疼痛是癌症病人最普遍的症状,也是影响生活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采用较为现实的方式处理癌症疼痛。
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确实,特别是对剧烈疼痛和晚期癌症疼痛,其他类型镇痛药无法替代。
在正常临床应用中,尽管会出现耐受性、戒断症状,但心理渴求、滥用的比例很小。
我们在宣传降低药物滥用危害的同时,也应正确认识依赖性药物的医用价值,科学、合理使用这些药物。
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
4、多选患者男性,64岁。
三天前出现咳嗽,头痛,双手震颤,烦躁不安,伴有恶心,呕吐,自觉心慌,但能识家人。
昨天起突然出现精神失常,晚上不眠、恐惧,大呼卧室的墙上有一只老虎,看到自己盖的被子上面布满蜘蛛、蟑螂。
患者情绪激动,大声呼救。
次日仍烦躁不安,大呼房间里面有鬼,便溺糊身,阵发性身体紧缩及表情惊恐,肢体颤动,口齿不清,言不达意。
患者出现发热、大汗淋漓,意识不清,分不清东西南北,不识家人,近几天未进食。
血常规提示WBC升高,余各项检查正常,目前应考虑的处理措施包括()A.对症支持治疗B.苯二氮卓类药物C.抗精神病药D.注意护理,防止意外E.预防感染F.保持良好环境正确答案:A, B, C, D, E, F5、多选关于物质滥用和物质依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滥用强调的是造成的不良后果B.有些物质滥用的个体尽管后果很严重,时间很长,但无依赖特征C.物质滥用者有耐受和戒断症状,有强制用药行为D.只要后果严重就会形成依赖E.物质滥用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正确答案:A, B, E参考解析:滥用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如不能完成重要的工作、学业,损害了躯体、心理健康,导致法律上的问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戒断反应 1、单纯性戒断反应 2、震颤谵妄 (三)记忆及智力障碍:近记忆缺损、 遗忘、虚构和错构 (四)其他精神障碍 1、酒精性幻觉症 2、酒精性妄想症 3、人格改变
四、治疗
(一)戒酒 (二)对症治疗 (三)支持疗法 (四)心理治疗 (五)预防
第四节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 临床上主要有两大类: • 巴比妥类(barbiturates) •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
• 大麻吸食者往往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 • 大麻的药理作用: • 开始:陶醉状态,欣快、人格解体和视 觉敏锐 • 然后:全身松弛,可有时间和空间知觉 的歪曲
• 大麻中毒时的表现:
• 大麻中毒时有两个生理特征:脉搏加快 和结膜变红。 • 血压可能降低、也可能出现肌无力、震 颤等。 • 可导致一些精神和躯体症状。
第六章 精神活性物 质所致 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 1.掌握药物依赖、耐药性、精神依赖、躯体 依赖的概念; • 2.熟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抗焦虑药物与吗 啡类依赖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治疗原则; • 3.了解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表 现。
第一节
概述
• 一、基本概念 (一)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 • 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 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 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 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二)非成瘾药物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 1、症状标准:有非成瘾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 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有此引 发心理或躯体症状。如中毒、智能障碍、精神 病性症状、情感症状、神经症样症状或人格改 变等。 • 2、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 3、病程标准:除残留性和迟发性精神障碍之 外,精神障碍发生在非成瘾物质直接效应所能 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 4、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 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
四、治疗
(一)、脱毒治疗 • 替代疗法 美沙酮(methadone) 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 …… • 非替代疗法 可乐定(clonidine) 洛菲西定(lofexidine) …… • 中药、针灸脱毒 韩氏戒毒仪
•
手术戒毒?
(二)防复吸
• 美沙酮维持 • 阿片类阻滞剂 • 社会心理综合干预 1.认知行为治疗 2.群体治疗 3.家庭治疗 4.医疗-心理-社会行政司法-家庭综合干预
一、巴比妥类
较早的镇静催眠药,滥用 可能性大 小剂量:镇静催眠 较大剂量:感觉迟钝、 活动减少 中毒剂量:麻醉、昏迷 死亡
戒断症状:
• 较重、甚至有生命危险 • 突然停药后12~24小时内出现:厌食、失 眠、粗大震颤等 • 停药2~3天戒断症状达到高峰:全身抽搐 或癫痫大发作、高热瞻望
• 戒断症状治疗:
三、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 中枢镇静、镇痛、抑制呼吸、镇咳、缩瞳、 兴奋呕吐中枢 • 外周抑制胃肠蠕动 • 肝脏代谢,半衰期4~5小时
• 戒断反应
8-12小时 呵欠、眼泪鼻涕齐流、出汗 48-72小时 之间达到高峰 持续7-10天 客观症状: 瞳孔散大、寒战、恶心呕吐、腹泻、心博 加快、血压上升 主观症状: 思睡(睡不安稳 频频醒转)、情绪恶劣、 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惹、喷嚏、鸡皮疙瘩、 厌食、腹绞痛、全身骨和肌肉酸痛(有时抽 动)、软弱、怕冷、情绪更加激惹(攻击行为) 或转为抑郁、渴求药物
• 1 脑内的“犒赏系统”与药物依赖 • 2遗传学因素
•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 标准 • 1、症状标准:(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 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 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 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精神病性症 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 障碍等。 • 2、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 3、病程标准:除残留性和迟发性精神障 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 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 依赖的可能原因: 1、中枢神经系统MAO的活性降低 2、四氢异喹啉(TIQ)作为伪递质与中 枢神经系统鸦片受体的结合 3、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GABA(r-氨基丁 酸活性和代谢的影响
三、饮酒与精神障碍
• (一)急性酒中毒 1、普通醉酒 2、病理性醉酒 3、复杂性醉酒
太白醉酒
• • • • • • • •
四、 大麻
• • • • • 大麻(cannabis) 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大麻滥用在世界范 围内出现。
• 大麻中含有400种以上化合物,其中 精神活性物质统称为大麻类物质, 最主要的成为是: • △9四氢大麻酚( △9 tetrahydrocannabinol)
• 大麻吸食者存在的躯体和心理问题:
二、吸烟的危害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烟草每年使世 界上400万人丧生,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 负担之一 • 然烟中含有4000种化学物质,其中有近 20种有害物质 • 吸烟可导致呼吸道、消化道、心脑血管 疾病及各种癌症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 肺部对比
吸烟对人的危害
三、吸烟问题的处理和社会干预
• 签署烟草控制框架条约 • 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意识,加大宣传 力度 • 通过改变行为与认知等方法,减少烟草 的使用 • 采取替代疗法治疗戒断症状
• 脱瘾时减量要缓慢
二、苯二氮卓类
• 主要药理作用 抗焦虑、松弛肌肉、抗癫痫、催眠等, 安全性较好。 • 戒断症状: 较轻微,但易感素质、长期服药后突 然停药,可能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或称精神兴奋剂 (psychosimulants),主要两大类: • 可卡因 • 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是苯丙胺及其衍生物的统
(二)依赖(dependence)★ 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 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滥用成瘾 物质会带来问题,但仍然继续使用。 药物依赖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两种情况。
(三)滥用(abuse)
★
滥用在ICD-10分类系统中成为有 害使用, 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 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
(四)耐受性(tolerance)
★
耐受性是一种状态,指药物使用者 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 或使用原来的剂量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 求的效果。
★
(五)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 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 使用剂量或使用桔抗剂占据受体后所 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 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 适应性的反跳。
二、治疗
• (一)精神症状治疗 • (二)躯体症状治疗
第六节
• • • • • •
烟
草
我国是烟草大国:3亿吸烟 者,受烟草危害者达7亿人 1993年调查统计: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 40.70%,其中男性69.70%, 女性为11.20%。
一、尼古丁的药理作用
• 尼古丁(烟碱,nicotine)是烟草中的主 要依赖成分;当依赖形成后,会出现唾液 分泌增加、头痛、失眠、易激惹等戒断症 状。 • 尼古丁通过作用于脑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 体(nAChRs)发挥生理及行为作用 • 尼古丁作用于边缘系统,产生强化作用。
称.
现在流行的ATS有: 甲基苯丙胺( MA )俗称“冰毒”它的结 晶 似冰样 3.4- 亚 甲 基 - 二 氧 甲 基 苯 丙 胺 ( 3.4 methy lenedioxymeththamphetamine , MDMA)俗称摇头丸,又称迷魂药
一、苯丙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ATS 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和致欣快作 用 中等剂量:舒适、话多、活动能力增强等; 也可有焦虑、激越等,一般认为容易产 生精神依赖 急性中毒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 系统兴奋症状 长期服用可出现人格改变、分裂样精神障 碍等
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 • • • • • • 1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酒精、巴比妥类、 苯二氮卓类 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咖啡因、苯丙胺、 可卡因 3、大麻 4、致幻剂 麦角酸二乙酰胺 5、阿片类 海洛因、吗啡、阿片、美沙酮 6、挥发性溶剂 丙酮 7、烟草
• 三、原因
• (一)社会因素 • (二)心理因素 • (三)生物学因素
说明I: 1、吸收部位(肠道) 2、是否与食物混合 3、酒饮料的种类
说明II: 1、正常人每小时可代谢7-20ml酒精 2、嗜酒者可代谢25ml 3、酒精为“燃烧食品”,嗜酒者靠 饮酒获得能量阻碍营养物质的摄 入
二、酒精的毒理作用
• 酒中毒: 1、营养缺乏,如B族维生素、烟酸、硫胺 等物质的缺乏导致相关疾病的产生(如 糙皮病、记忆障碍) 2、使垂体ACTH分泌增加,产生相应的 内分泌问题 3、肝脏损害,产生肝脏病变 4、与卵磷脂结合沉着于神经组织中,产 生神经毒性
精制海洛因
• 解放前我国吸食阿片、海洛因约2000万人 鸦片战争、东亚病夫 •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金三角” 过境贩毒 2004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14万 • “金三角” 和“金新月”地区是世界非法种 植罂粟和非法生产阿片的两个主要生产基地
二、阿片类受体及内源性阿片肽
• 阿片受体类型:Mu, Delta, Kappa • 内源性阿片肽:Beta-内啡肽、脑啡肽、强 啡肽
• (三)鉴别诊断 • 主要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相鉴别,根 据病史及体征、化验检查进行鉴别。
第二节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一、概 述
• 阿片类物质
阿片药物是指任何天然的或合成的、对机体 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类药物。包括阿片、 海洛因以及具有吗啡样作用的化合物,如度 冷丁、美沙酮等。
粗制阿片
吗啡片剂
第三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