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是指在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岩层内部或其他研究对象上,按一定要求设置的一系列
互相联系的观测点。在采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定期观测这些观测点的空间位置及相对
位置的变化,以确定各位置和点之间的相对移动,从而掌握开采沉陷的规律。
方法:1)了解该观测站的集体地理条件;交通条件,地形地貌,地面水系,气象情况,
地震情况。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李江飞
专业班级 测绘 11-3 班 指导教师
一、课题的名称、来源
1.课题名称 唐家会煤矿 61101 综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2.课题来源
√生产
√ √
√科研
√ √ √ √
√ 教学
√
√ 其他
√
余学祥教授
.1.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深刻领会新标精神认真思自身际研究生探法
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认识岩层与地表移动这一复杂过程,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实地观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观测获得大量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因素对移动过程的影
响规律,再将这种规律应用到开采沉陷问题的实践中去,使之进一步完善与深化,为了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教务〔2004〕5号毕业设计(论文)是各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必然需要相应地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要求。
因此,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或研究)的综合性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初步进行科学研究,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1、调查研究、方案制定、分析比较、检索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2、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3、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实验研究、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各院系及专业教研室要在毕业设计(论文)前做好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
具体要求如下:1、毕业设计(论文)按照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2、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学术性,要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内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述其研究成果;3、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创见性,要对学术或工程的某一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构想或新的发展与完善;4、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科学性,要求论述系统而完整,首尾一贯而不前后矛盾,实事求是而不主观臆造;5、毕业设计(论文)应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必要的相关资料和图表等;6、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参阅一定量的外文资料,并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来。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领导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是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与协调,各院系组织实施,各专业教研室(或研究室)具体负责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质量监控。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二、物料衡算 通过车间物料衡算,得出进入与离开每一过程或设备的各种物料数量、组分,以及 各组分的含量。根据物料衡算的结果进行后续的车间热量衡算、设备选型或工艺设计、 确定原材料消耗定额、进行化工管路设计等各个设计项目。 三、能量衡算 当物料衡算完成后,对于没有传热要求的设备,可以由物料处理量、物料的性质及 工艺要求进行设备的工艺设计,以确定设备的型式、台数、容积及主要尺寸;对于有传 热要求的设备,则必须通过能力衡算,才能确定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 四、设备设计与选型 1 工艺设备设计与选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以下内容:○定型机械设备和制药 2 3 4 机械设备的选型;○计量贮存容器的计算;○定型化工设备的选型;○确定非定型设备 5 的型式、工艺要求、台数、主要规格;○编织工艺设备一览表。 第二阶段是解决工艺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例如过滤面积、传热面积、干燥面积以及 各种设备的主要规格等。 五、车间布置设计 车间布置设计的任务:第一是确定车间的火灾危险类别,爆炸与火灾危险性场所等 级及卫生标准;第二是确定车间建筑(构筑)物和露天场所的主要尺寸,并对车间的生 产、辅助生产和行政-生活区域位置作出安排;第三是确定全部工艺设备的空间位置。 六、管道设计 通过选择和确定管道、管件及阀件的规格和材料,从而估算出管道设计的投资。同 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还须确定管沟的断面尺寸和位置,管道的支承间距和方式,管道 的热补偿与保温,管道的平、立面位置及施工、安装、验收的基本要求。 七、非工艺条件设计 非工业条件设计主要包括:厂房、防火防爆、安全卫士、环境保护、工程经济等各 个方面。 1 2 研究内容:○大输液的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大输液生产的 GMP 要求; 3 4 ○大输液的制备工艺流程;○绘制大输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5 6 ○通过物料衡算进行生产设备的选型;○绘制大输液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 拟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分三个研究阶段: 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熟悉大输液的性质特点及质量要求,在满足 GMP 生 产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大输液生产流程并且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通过物料衡算进行生产设备选型,确定非定型设备的型式、工艺要求、台数、 主要规格并且编织工艺设备一览表。 三、结合车间布置的一系列原则绘制出大输液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
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组织与管理工作,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旨在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资料收集的能力;分析、制订设计或实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实验分析和研究能力;数据处理、综合分析、总结提高和编制设计说明书及撰写论文的能力等。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分管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学院、系(教研室)分级实施。
第四条教务处负责全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一)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等相关文件。
(二)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三)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检查、指导。
(五)负责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监控。
(六)组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工作。
第五条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本院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学校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结合本院专业特点,制定本院“毕业论文(设计)实施规范”及“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等具体实施文件。
(二)检查、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负责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四)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院级信息维护及管理工作。
(五)为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有效保障;(六)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
第六条系(教研室)主要职责:(一)落实毕业论文(设计)任务,选聘校内外指导教师,审议并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二)监督、检查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程。
(三)组织实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
第三章指导教师第七条指导教师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实际的设计、实验或研究工作经验。
安理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论文采用单面复印; 论文编辑软件要求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
10
第三章 封面、摘要、目录及符号
3.1 封面
论文封面按照学校统一封面要求制作; 论文题目要做到确切、恰当、鲜明、简短 ; 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 ; 论文题目字数要求在25字以内 ; 若题目语义未尽可用副题补充说明特定内容; 副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 用破折号“——”引出。
安徽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数理系 顾广颐
2013年8月9日星期五
第一章
毕业(设计)论文组成
(三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段后1行, 章节与题目间空两格)
毕业(设计)论文组成包括:(小四号宋体) (1) 封面(学校格式) (2) 毕业设计任务书(签字) (2) 进度表(签字) (3) 中文摘要(400字) (4) 英文摘要 (5) 目录 (6) 主要符号表(可以省略) (7) 正文
17
目 录
摘要 Abstract1 第一章 前言··································· ··································· ··································1 1.1 金属腐蚀磨损································1 ································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1.3 研究成果··································· ··································· ··································3 1.3.1 腐蚀磨损机理模型的建立························· ························3 ························ 1.3.2 磨屑形态分析·······························4 ······························· ······························· 1.3.3 磨损形貌·································· ·································· ·································5 1.4 本试验研究的内容······························ ·····························6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8 ································ 2.1 试样的制备·································· ·································8 ································· 2.2 腐蚀磨损试验································10 ································ ································ 第三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11 ···························· 3.1 试样的金相组织······························· ······························· ······························11 3.2 低铬白口铸铁的硬度····························13 ···························· ···························· 3.3 低铬白口铸铁的腐蚀磨损·························· ·························15 ························· 3.3.1 腐蚀磨损试验结果····························· ····························18 ···························· 3.3.2 腐蚀磨损试验机理····························· ····························22 ···························· 第四章 结论···································23 ··································· ··································· 参考文献·····································24 ····································· ····································· 致谢········································ ········································ ·······································25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名:汪立生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06-4 指导教师:李运来一、课题的名称、来源1、课题名称淮南市人民医院门诊楼设计2、课题来源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大纲二、课题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可附页)三、指导教师意见课题研究意义:1.巩固、加深基础和专业知识通过毕业设计对于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如数学、力学、计算机等和专业知识如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抗震、施工、钢结构、工程经济管理、建设监理、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专业知识可以进一步系统巩固、加深和拓展。
特别是力学、结构和计算机方面的基础,在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设计中更显现出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在设计中会加深和巩固这些方面的基础2.提高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过去所学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结构及管理的专业知识在毕业设计中就要综合运用。
毕业设计具有综合性,通过设计也就提高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在毕业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过去所学单纯某一门课的知识所能解决,这样就锻炼了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能力。
3.了解熟悉土木工程专业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国的有关土木工程建筑的方针和政策,通过设计了解一个设计任务从任务书到政府建设部门批文,到委托设计和进行施工的建设程序。
熟悉如何使用专业的技术规范和规定,建筑防火、抗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公路桥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等。
4.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和熟悉如何搜集国内、外资料,了解国内外的现状和水平。
搜集国内外资料,包括设计图纸。
目的是了解现状,有那些先进的东西,可以结合我们的实际,可以吸取先进的设计的内容和国内外有关设计的优点。
知识,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5.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深入细致、联系实际,从经济,技术观点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提出个人见解。
毕业设计管理规定

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我校所有本科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本科生。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应符合学科专业特点,体现学科的基本要求,同时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第四条毕业设计(论文)分为理论研究类和实践应用类两种类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但必须符合学院的规定。
第五条本管理规定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归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委员会所有。
第二章指导老师第六条每位学生有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备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
第七条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个别的指导,并与学生保持定期沟通,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八条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审和批改,确保学生的成果符合学院的要求。
第九条指导教师对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有义务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制止,并向学院报告相关情况。
第三章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第十条学生根据学院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并提出书面申请。
第十一条学院应根据学生的申请和学院的教学资源,进行审核和确定选题。
第十二条学校鼓励学生选择与学科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相关的选题,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和探索。
第十三条学生应确保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同时符合学院的教学要求和学科发展方向。
第四章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第十四条学生应按照学院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阶段。
第十五条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应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有抄袭、剽窃等行为。
第十六条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应提交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并按照学院的要求进行答辩和评审。
第十七条学院应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计入学生的毕业成绩。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要求

摘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
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本系统是在Windows 2000或是Windows XP的环境下,用JSP ,Microsoft SQL Sever 2000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该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了对大量教师个人信息的系统化管理。
包括新的个人信息的录入,对存档数据的更新、删除、修改、综合查询、帮助等。
通过计算机可以使教师信息管理步入了自动化,科学化管理的行列。
避免了以往手工操作等繁杂的劳动,既节省了人力又方便快捷,还大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本文分析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及特点,应用本系统能够科学、规范、高效率地做好教职工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字:JSP;MSSQL Sever 2000;数据库的设计;教师信息ABSTRACTThe system of managing teacher information is a typical application of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 (know as MIS),which mainly includes building up data-base of back-end and developing the application interface of front-end. The former required consistency and integrality and security of date, and the later should make the application powerful and easily used.This system is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ed by JSP, Microsoft SQL Sever 2000 under Windows 98 or Windows XP. It uses the modularization design. The system’s main functions are systematic management of teacher personnel’s information and include the register of new personnel’s information, updating, deleting, searching, inquiry of data and help, etc. It makes teacher personnel’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at enters the automatic and scientific queue by computer. It avoids the involved work, saves to manpower and raises the data's accurac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system. Using this system could do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 scientifically, normally and more efficiently.Key words: JSP; microsoft SQL sever 2000; database design; teacher inform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2 系统概述和总体设计 (2)2.1系统概述 (2)2.2系统的总体设计 (2)6 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7)1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教务〔2004〕5号毕业设计(论文)是各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必然需要相应地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要求。
因此,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或研究)的综合性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初步进行科学研究,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1、调查研究、方案制定、分析比较、检索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2、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3、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实验研究、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各院系及专业教研室要在毕业设计(论文)前做好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
具体要求如下:1、毕业设计(论文)按照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2、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学术性,要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内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述其研究成果;3、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创见性,要对学术或工程的某一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构想或新的发展与完善;4、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科学性,要求论述系统而完整,首尾一贯而不前后矛盾,实事求是而不主观臆造;5、毕业设计(论文)应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必要的相关资料和图表等;6、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参阅一定量的外文资料,并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来。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领导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是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与协调,各院系组织实施,各专业教研室(或研究室)具体负责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质量监控。
(一)教务处负责协调各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人员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检查,必要时对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及外审。
(二)各院系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组,并以专业为单位成立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
各指导小组在所在院系领导下负责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安排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检查与毕业答辩、成绩评定工作。
各院系要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归档工作,每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在答辩后一周内收齐,编号登记,造册归档。
三、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一)各专业教研室应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每个指导教师应根据课题性质和内容,按照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认真负责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表”。
(二)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制定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各院系及专业教研室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系与系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提倡学生选择跨系、跨学科的课题做毕业设计(论文)。
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间毕业设计(论文)时间按各专业培养计划执行,选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工作,一般应于毕业实习前确定,有条件的理工类专业可提前在第7学期进行。
各专业在选题前应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论证书”,经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审查筛选后报所在院系备案。
审查确定后的课题题目应向学生公布(题目数量应大于学生数),并组织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工作。
(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原则1、毕业设计(论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题原则上应一人一题。
由几名学生共同参加的课题,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并在题目上加以区别。
2、毕业设计(论文)要认真贯彻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选题。
选题应考虑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相结合。
3、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基础和写作时间的限制,选题应努力做到大小适中,难易适度。
在确保课题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前提下,一般以选择小型课题为主,以保证课题结束时不留尾巴。
工科类各专业做毕业论文的学生比例应超过20%。
4、为鼓励选题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各专业可在满足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要求条件下,可选择少量自拟题,但学生自拟题目需经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审查确定。
学生自选实习单位、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为本专业教师无法指导的,所在院系可帮助其联系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但学生须另加本专业小论文。
5、题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课题内容,如必须更换需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选题工作结束后,各院系应将学生所选题目列表报送教务处备案。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一)指导教师的配备1、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应选派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
首次参加担任指导教师的,需安排副教授职称以上有经验的教师对其工作进行指导。
2、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时,可由有关院系聘请少量外单位中级职称以上的科研、技术人员担任指导,但必须由本专业教师负责,掌握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要求,协调有关工作。
3、指导教师由教研室确定并经院长(系主任)审批后,在所在院系备案。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10人。
(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1、指导教师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端正学风,帮助学生做好选题工作,支持学生自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把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关。
2、向学生讲清题意、提出明确的要求,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实验等。
3、指导学生拟定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计划和写作提纲,审阅毕业设计(论文)初稿且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进度和质量,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指导学生解决理论上的难点和实践中的技术性问题。
5、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指导教师应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在岗时间每周不得少于10小时(须分散进行指导)。
原则上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不得外出,确需外出的必须到教务处办理相关手续,并视作调课记载,且事先安排他人接替指导工作。
6、对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认真评阅,严格把关,并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六、学生任务(一)学生应根据所接受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选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方案分段实施时间、任务、检验方式等在内的课题进度计划。
(三)学生要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实事求是保质保量地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对弄虚作假或抄袭、拷贝他人成果的,毕业设计(论文)按不及格论处。
(四)学生要尊重指导教师,真实诚信,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检查。
(五)学生调研、实验时,要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有关部门规定,严禁在工作场所戏嬉、打闹、打扑克、下棋等。
(六)学生应遵守纪律,保证出勤。
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应遵守有关单位的作息时间。
学生请病事假,1~2天需经指导教师批准,3天以上需经院系批准;累计旷课5天(含5天)或请假15天(含15天)者,其毕业设计(论文)按不及格论处。
七、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结构(一)前置部分:包括封面、任务书、中英(外)文摘要和目录页等;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300字,并译成英(外)文。
(二)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或绪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
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报告的字数要求在1.5~2万字以上,英语专业应达到4000~5000个英文单词。
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应达到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三)附录部分:设计图纸、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性能简介、照片和翻译论文、资料的原文、计算机程序等。
文中的插图原则上为计算机绘图。
(四)结论性意见:指导教师审阅意见、评阅人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
八、答辩和成绩评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后,由各院系统一组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以检查学生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的实际程度。
(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1、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各院系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组长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答辩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全部资料应由评阅人详细评阅。
评阅人应是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但学生的指导教师不担任其评阅人。
评阅人应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阅意见。
3、学生要准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提纲,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情况。
答辩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答辩教师提问及学生回答15-20分钟。
4、优秀和较差或有异议的毕业设计(论文),有关院系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
5、答辩应以公开方式进行,其他学生可以参加旁听。
(二)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1、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为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语,并给出成绩,交答辩委员会审核。
2、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后才能评定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必须严格掌握标准,采用五级记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定。
各院系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应综合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评分确定,然后折算成五级记分的总成绩。
优秀一般不超过15%。
3、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经答辩委员会审定,报院系批准后统一公布,并将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各专业可择优推荐1篇毕业设计(论文)摘写成3000字,于暑假前报送教务处,以备汇编成册。
九、其他(一)各院系应根据学校关于实践教学的规定,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必要的经费,可预算到人,超出部分由学生自理。
(二)按省教育厅规定,毕业设计(论文)及软盘、开题报告、成绩评定(含结论性意见)、总结材料、统计表等资料,由各院系统一收存,每人一袋,封面应有目录清单。
其中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统计表一式三份,于每年10月底前,一份交教务处存档,一份交学校档案馆存档,一份由院系存档。
(三)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原有关文件即行作废。
教务处二○○四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