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申论写作误区及评分标准 (1)

合集下载

申论作文批分细则

申论作文批分细则

申论作文批分细则
在申论作文中,批分细则是评判作文质量和给予分数的重要依据,批分细则需要在作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判,并不需要包含标题。

在正式写作时,文中不能有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评分细则如下:
1. 观点表达(30分):作文是否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观点,
观点是否确切、深刻、独特,观点表达是否清晰明了。

2. 内容充实(20分):作文是否包含了足够的细节、事例、
论据等内容支撑,是否具备充分的论证和论据深度。

3. 逻辑严谨(20分):作文的逻辑是否通顺、有层次感,段
落之间是否衔接自然,论述是否合乎逻辑推理。

4. 文章结构(10分):作文的开头是否能吸引人,主体结构
是否合理划分,结尾是否得当,文章结构是否紧凑合理。

5. 语言准确(10分):作文中的词语、句子是否准确,遣词
造句是否得体,语法使用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拼写、标点等错误。

6. 表达方式(10分):作文是否具有一定的文采和表达能力,是否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观点,文笔是否流畅。

总体而言,以上是针对申论作文的一般批分细则,具体可能因考试要求和主题不同而略有差异。

在写作时,应严格遵守不重复标题的要求,同时尽量通过恰当的段落划分、行文逻辑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使作文内容清晰、结构合理、表达准确,以获得较高的分数。

2020公务员申论写作三大雷区

2020公务员申论写作三大雷区

2020公务员申论写作三大雷区掌握方法做事永远都是事半功倍,国考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公务员申论写作三大雷区”,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公务员申论写作三大雷区2020年国考申论考试最后一道题改为公文写作,这对于苦于议论文写作的考生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捷报。

但值得探究的是,国考这一指向标,以及各地省考,是否会将议论文写作驱逐出境,永不录用,这却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未雨绸缪,以完备的备考心态,对众多题型加以重视,才是王道。

今天小编就来说下,申论写作中不能踩的几大雷区。

一、照搬材料原文积累不足,使得众多考生望着字数之“洋”生出兴叹之感。

而大篇幅的申论材料便成为凑够字数的首选,从头抄到尾,一边心虚不已,一边感叹自己的成功凑字。

但实际上,在申论写作中,这是万万要不得的,这样的抄写无疑是低级的抄袭,只会暴露自己的短板,甚至被打成四类文。

那么申论材料应该如何抄写呢?拿事例运用来说。

更多考生选择单例,但其实可选择引用多例,通过宏观概括的方式,将事件压缩为5-6字之间,借用“从……到……”或“无论……还是……”等类似表述或正反对比、古今对比等,加以串联。

如“从传承千年的鹤溪缸窑到雄伟壮丽的长城故宫,从喜庆热闹的中式婚礼到古朴雄浑的贺兰壁画……都在无言的诉说中华民族那波澜壮阔的历史。

”或“古有晋国赵盾对灵辄的慷慨施饭,魏齐李士谦荒年无私救济百姓,今有徐虎风雨无阻为民解难,刘盛兰以拾荒所获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二、过度拔高,陷入“假大空”“假大空”的问题在申论写作中已成为常态,包括标题如《心理健康问题事关国家兴亡》,包括具体写作“加强土地保护,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强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这种“少吸一口气,有助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蝴蝶效应式的写作如何避免呢?其一,升华要适度,要懂得及时首尾,戛然而止,同时建议升华部分放在结尾,更要把握适当的度。

申论的评分标准

申论的评分标准

(一)申论的评分标准1.关于整体的要求只要有字即不给 0 分;每偏离规定字数 5%扣 1 分,累计扣分;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每题累计扣错字分最多 3 分。

2.关于问题卷的要求若申论答卷具有以下三点之一,则视为问题卷:( 1)内容上有严重的政治性错误; (2) 前后笔迹不一致; (3) 在文中有特殊标记。

问题卷一律提交阅卷大组处理。

3.关于概括的要求标准答案给出若干规定的概括条目,每缺一条则扣除相应的分数;有条目但未能紧扣资料,或者概括欠准确,或者条理不清的酌情扣分。

4.关于对策的要求标准答案给出若干对策条目,但评分时,所给对策只作参考,不是惟一的标准,只要考生提出的相应对策言之有理,就要酌情给分。

5.关于论证的要求评分采取“综合判断,分等参照”的原则。

首先从总体上给文章综合打分,看它属于是哪一档的。

假设以满分为 50 分计,则申论文章可以分为五档:第一档:立论鲜明,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表达恰当,无病句;书写规范,格式正确,无错别字,标点正确,卷面整洁、美观。

一档文可得 41~50 分。

第二档:立论较鲜明,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表达恰当,基本无病句;书写规范,格式正确,基本无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整洁。

得分 31~40 分。

第三档:立论基本明晰,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语言基本通顺,表达方式基本恰当,有个别病句;结构合理,条理基本清楚;书写比较规范,格式基本正确,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卷面较整洁。

三档文可得 21~30 分。

第四档:立论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语句欠通顺,表达方式不够恰当,有较多病句;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字体潦草,错别字、标点错误多,格式不正确,卷面不整洁。

四档文可得 11~20 分。

第五档: 立论不明确, 认识有错误, 内容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语句不通 顺,表达方式不恰当,有多处病句;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字体特别潦草, 难以辨认,卷面涂抹较严重。

2020国考申论贯彻执行题组织答案过程中有哪些误区

2020国考申论贯彻执行题组织答案过程中有哪些误区

2020国考申论贯彻执行题组织答案过程中有哪些误区贯彻执行作为国省考申论考试中的一大题型,由于其可以融合多种题型一起考察,又区别于正规正矩的公文写作,具体内容要点比较灵活,所以在试题命制过程中也备受专家推崇,从近些年国考申论考试中贯彻执行题目的出现频率可见一斑。

但是,在作答贯彻执行题目过程中,很多考生觉得找点比较容易,但是串起来就比较难,容易陷入组织答案的恶性循环中而难以自拔,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以贯彻执行题目的误区为切入点,引领大家更快速、准确的把材料中找到的要点进行“排列组合”。

一、方向不明确:凭感觉列要点虽然申论考试需要考生培养对于材料的敏感性,但是部分考生却将感性阅读为第一要义,殊不知,感性阅读需要以题干为立足点。

对于给定资料中存在的要点,也不加以进行有效的分区就进行要点的罗列,没有满足题干的要求。

如:2016年副省级第四题——某区一所中学举办“文明素养教育主题宣传周”活动,假如你是该区文明办的负责人,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开幕式上讲话。

请结合给定资料5,写一篇题为“素质养成,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的讲话稿。

(20分)审题:1.文种----讲话稿;2.标题----素质养成,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3.方向:学会道谢,应对致谢----明确正文主体的内容4.答题思路:标题+发文对象+问好,简单自我介绍+背景阐述+主体(学会道谢+应对致谢)+结尾(呼吁)在该题的作答过程中,找点的方向核心围绕“学会道谢”+“应对致谢”进行要点的查找即可。

再如:2016年副省第三题——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这一作品展撰写一则导言。

(20分)要求:(1)围绕黎明的创作宗旨、作品材质及其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2)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3)不超过400字。

审题:1.文种----导言2.主体内容----创作宗旨、作品材质、艺术追求3.答题思路:标题+开头(总体介绍黎明作品展情况)+正文主体分三段(创作宗旨、作品材质、艺术追求)+结尾在该题的作答过程中,要点的查找应分别从“创作宗旨、作品材质、艺术追求”中进行查找。

公务员的申论题评分标准

公务员的申论题评分标准

公务员的申论题评分标准一、引言公务员的申论题评分标准是对考生申论答题表现的评价依据,也是对申论题目完成度和质量的评判标准。

本文将探讨公务员的申论题评分标准,并对每个评分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逻辑思维(30分)逻辑思维是评价考生申论答题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申论答题中,考生应展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条理清晰、观点连贯、论证有理等。

1. 条理清晰(10分)考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合理分段,每段仅包含一个论点或观点。

每一段的内容能够突出主题,并通过合理的过渡词汇和语句,使文章各段之间有机衔接。

2. 观点连贯(10分)考生在回答问题时,要运用清晰的表达方式,保持观点连贯。

各个观点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并能够顺畅过渡。

3. 论证有理(10分)考生应当具备较强的论证能力,展示有力的论证逻辑和合理的论证方法。

论证要点要有明确的论据,推理过程要清晰可辨。

三、观点深度(30分)观点深度是评价考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的重要标准。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应当表达出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 问题把握(10分)考生在回答申论题时,要准确理解题目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全面回答,避免主题偏离。

2. 分析透彻(10分)考生要对问题有深入的分析,能够概括问题所涉及的关键点,并能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和论证。

3. 独立思考(10分)考生应表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能对已有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还要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并给出合理的论证和证据支持。

四、语言表达(20分)语言表达是评价考生申论答题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依据。

考生应注意使用精细准确的语言,确保文字流畅、条理清晰、表述准确。

1. 文字流畅(10分)考生应使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表达思想,并通过合理的过渡词汇使文章整体结构紧密、完整。

2. 条理清晰(5分)考生应使用清晰的结构和层次,避免语句冗长并适当使用标点符号。

3. 表述准确(5分)考生应准确使用词汇和语法,避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

申论写作错误常见类型总结及分析

申论写作错误常见类型总结及分析

申论写作错误常见类型总结及分析申论写作错误常见类型总结及分析在事业单位申论考试中,文章写作题不仅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求考生具备申论思维。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申论写作错误常见类型总结及分析的知识,欢迎阅读。

申论写作错误常见类型总结及分析通常在考试中,考生对申论写作有以下误解:认为申论写作时完全抄材料。

2.认为申论写作与高中作文一样需要极强的散发性。

3.认为申论写作时前几道客观题的综合。

4.认为没有积累就无处下手。

其实,只要我们严格把握题干意图,结合材料,进行思考,一定能写好的申论文章。

店铺在此对错误常见类型进行总结与分析。

第一,缺乏形式要件申论文章格式没有公文写作严格,但也不能任意发挥。

申论文章应该是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为支撑。

用全部文章内容去说明一个论点,为了内容齐全,将总论点剥离为若干个分论点,分别阐述即可。

第二,内容干瘪枯燥考生对于该写什么一无所知,提起笔就只能写大白话,抄材料,导致内容干瘪枯燥无味,没有思想,甚至写到一半,无话可说。

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提笔前缺少思考;2.个人积累过少;3.缺少申论思维。

所以只要针对以上原因进行解决,就能补充好内容。

第三,逻辑性差考生不易发现这部分问题,自己特有的`语言习惯决定了写作上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以及例证与论点毫无关联的情况。

所以需要及时调整写作方式。

第四,其他错误首先是错别字,错别字在文章写作中虽然扣分不多,但直接影响阅卷人的印象,从而拉低文章档次,因此广大考生在练习时就注重细节,不要出现错别字连篇的现象。

其次是词语搭配。

很多考生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注重词语搭配,如“提高...的水平”就不能写成“增强...的水平”。

建议考生练习中写完一篇文章后先读一下,自己挑挑错误,先修改。

最后是字数。

字数不够和出现错别字后果一样严重。

虽然阅卷人不会去查字数,但整体关照后发现字数欠缺也会造成印象分低。

解析申论公文写作评分标准

解析申论公文写作评分标准

解析申论公文写作评分标准公文写作在申论考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因此理解和掌握申论公文写作评分标准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本文将对申论公文写作评分标准进行解析,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公文写作中,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考生应该确保公文内容包含必要的要素,并且准确表达意思。

内容完整性主要指公文中是否包含了必要的信息,如标题、正文、附件等。

准确性则要求公文表达的内容应与实际相符,对相关事宜进行客观、准确的叙述和说明。

二、结构合理性和逻辑性公文写作要求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结构合理性包括了公文的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等部分是否合理有序,各部分之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

逻辑性要求公文内容的安排和叙述应当符合逻辑,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公文的主旨和意图。

三、语言规范性和精确性语言规范性和精确性是公文写作评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语言规范性主要指公文应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要符合规范。

精确性则要求公文表述准确、简明,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措辞,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公文内容。

四、适应性和针对性适应性和针对性要求公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要适应具体情况和对象,具有针对性。

适应性要求公文内容与要求的主题或问题密切相关,避免与主题无关或无意义的内容。

针对性要求公文要针对特定的对象或读者需求进行写作,使公文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意义。

五、文风和语气文风和语气是公文写作的重要方面,要求公文具有正式、严谨、客观、中立的特点,以及与读者身份相适应的语气。

公文应该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夸张、庸俗、情绪化的表达。

同时,也要注意公文所使用的语气要符合要求,比如是否需使用敬语等。

总之,申论公文写作评分标准涵盖了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结构合理性和逻辑性、语言规范性和精确性、适应性和针对性,以及文风和语气等多个方面。

考生在备考申论时,应根据这些评分标准进行提升和实践,通过识别和熟悉评分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以取得满意的成绩。

申论作文 评分标准

申论作文 评分标准

申论作文评分标准
申论作文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其评分标准直接关系到考生的成绩和录取情况。

因此,了解申论作文的评分标准对于备考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内容要点、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详细介绍申论作文的评分标准。

首先,申论作文的内容要点是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考生在写作时,应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对所给的材料和议题进行分析,理清思路,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论证。

评分标准要求考生的论述要点要全面、深刻,对问题要有独到见解,不断丰富和发展论述的内容,做到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其次,申论作文的结构安排也是评分的重要考量。

文章的结构应该合理,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要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提出论点;中间要对论点进行充分的论证,列举事实和论据,展开论述;结尾要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建议或展望。

评分标准要求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再次,申论作文的语言表达也是评分的重要方面。

考生在写作时,应该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用词得体,表达清晰,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评分标准要求文章语言表达得体,行文流畅,语句通顺,表达准确,语言得体,语言规范。

总的来说,申论作文的评分标准是多方面的,内容要点、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要符合评分要求。

考生在备考时,应该注重对这些方面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做到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结构完整、语言得体。

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顺利通过申论作文的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标准: A 类文(40~33 分,以 36 分作为基准分,根据作文具体情况上下浮动) (1)对“慢下来”的理解准确、深刻。 (2)从给定资料出发,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 (3)具有社会实际的例证。 (4)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文面整洁,字迹工整。 【解读】 1.A 类文:33-40 分,以 36 分作为基准分,一般不会得满分(最高分可能是 36-37 分)。 2.“对‘慢下来’的理解准确、深刻”:阅卷规则中已经规定了关键词(观点),写到了 关键词才算准确,比如:五个词写到其中的三个,则是准确;写了其中的两个,则是二类; 只写了一个,则是三类;一个也没有写到,则是四类。 3.“从给定资料出发,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必须有材料之外的例子。 4.“思路清晰”:结构;“语言流畅”:语言;“文面整洁,字迹工整”:如果出现了错别 字,则不建议再更改,可能阅卷老师不会注意到,但画“×”会影响文面(扣分);如果想
提示: 1.主题和观点 2.论据 3.结构 4.语言 【解读】 1.考场上是 50-60 分钟写一篇作文,阅卷老师是 20-30 秒给出分数。有的地方可能会规 定不到一分钟不允许跳卷,但这不影响他们阅卷,30 秒给出分数后,还可以休息 30 秒。 2.第一个 10 秒:看主题、观点,大概看标题、第一段、其余各段的第一句(“慢下来” 是什么、为什么“慢下来”、怎么“慢下来”),便可决定是 20 分以下,还是 20 分以上。 3.第二个 10 秒:每段的中间内容(可能是第二、三段),看是否有材料之外的例子、素 材(是否丰富),决定是 20-25 分,还是 25-30 分。 4.如果阅卷老师是“老司机”,则结束了阅卷,因为看观点、论据时,便知道了文章的 结构、表达能力。 5.第三个 10 秒:看文章分了几段,结构是否严谨,语言表达,最后确定分数。 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明白阅卷老师主要看哪几个环节,如何确定作文的 好与坏,不能瞎写。自己以为写得很好,可能是四类文。
【解读】 1.作文有评分规则,这不是老师自己规定的,而是阅卷规则已经定好的。 2.“自选角度,见解深刻,参考‘给定资料’”: (1)说明作文的观点、立意必须来自于材料。 (2)“自选角度”:不能自己选择角度、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选择的角度必须和阅卷规 则的角度一样才能得高分,即观点要与材料相同。 3.“‘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1)说明作文要围绕“慢”展开(10 分以上)。 (2)第一个观点(第一段):到材料中找什么是“慢”(“慢”的意思),“慢”可能是指 慢的生活方式、工作态度、人生的心态。 (3)为什么要“慢”(第二、三段):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有两个方面的 意义:自在(心情好、悠然自得,活得轻松,很快乐),有所作为(自在的情况下有成就, 能够为社会做贡献,并不是混吃等死、天天“葛优躺”)。 (4)怎么“慢下来”(第四、五段):个人回归慢的心态、加强自律、调节自己的心理 状态,社会营造慢的、闲适的氛围(要到材料中寻找)。 (5)结尾。 4.“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1)作文不能只有观点(字数不够),而是要在此基础上举例子、写名言(最好是材料 之外的,因为阅卷老师早就看过了材料),进行论证(说理论证)。 (2)个人的自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坐看庭前花开花落;胜似闲 庭信步。自在有为:屠呦呦、金庸不急不躁,但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3)论证精彩可以增加 5-6 分。 5.思路清晰:等于词句理解题。 (1)公文写作题中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作文要有标题、开头、分析、对策、结尾 (有头有尾)。 (2)内在的逻辑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提出观点即破题,说明什么是“慢”、 “慢”代表了什么、“慢”的内涵;为什么要“慢”:自在、有为、健康的心态、怡然的状态、 有所成就;怎么才能“慢”)。 (3)如果提出观点后,没有分析,直接作答对策,则是思路不清晰、不完整。 6.低分作文:没有说明什么是“慢”,就开始作答为什么要“慢”,未进行破题。国考作 文一般会给出抽象的话题,比如: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有与无;想象力经济;不学礼,无
一、作文的评分规则 【例 1】2014 年国考申论(副省级)作文阅卷规则
“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 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 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 分)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 1000~1200 字
要更改,则轻轻划掉;申论中每 3-5 个错别字会扣 1 分(不重复扣分),也不要用涂改液、 橡皮擦(卷面分为 2 分)。
B 类文(32~24 分,以 28 分为基准分) (1)对“慢下来”的理解基本正确。 (2)从给定资料出发,写出自己的一些感受。 (3)具有社会实际的例证。 (4)思路较为清晰,语言基本流畅,文面整洁。 【解读】 1.并没有要求大家必须是一类文,28-32 分即可(小题 45 分、作文 32 分,总分 77 分 则是高分)。 2.二类文:三个观点要写对两个;第二、三段要有材料之外的例子(一半材料之内,一 半材料之外);结构、思路不完美,清晰即可(一环扣一环);文采不好,语言流畅、没有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即可;字不好看,卷面整洁即可。 3.目标:保三类、争二类。
2.每道题都是两个老师判分,之后取平均分,作文的分差是 5 分以内,如果分差超过了 5 分,则组长要重新阅卷,所以一般老师都会给某个档次的中间分数,避免出现很大的分差。
3.本题的难度系数很高,非常有借鉴意义,江苏的作文与国考很像。 4.本题给出了作文的标题。 5.“紧扣‘给定资料’、观点鲜明”:观点来源于资料;“结合个人体会”:论据超越资料; “语言流畅”:语言;“结构严谨”:结构完整、严谨。 6.“守望家园”:破题。 (1)“家园”是指农村。 (2)“守望家园”:对农村的守望,坚守与未来的希望。 (3)话题与农村相关:如果开头能够说明是农村的相关内容(话题),则有了 10 分的 保底分。 7.为什么要“守望家园”:必须写出当前农村面临的变化,要到材料中找相关的内容, 比如:农村的人变少,大家都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孩子;土地变少,没有人愿意种 田;农村人变坏,丧失了文明的乡风、精神。 8.怎么办: (1)坚守:要想办法守住农村好的东西,不能让其流失,比如:土地、精神。 (2)望:农村不能一成不变,要展望农村未来的美好,要振兴乡村:让其生态宜居、 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要有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记得住的乡愁。 (3)具体的内容要到材料中寻找。 9.观点鲜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0.“结合个人体会、有所感触、议论深刻”:第一人称+情感色彩。 (1)国考的作文经常会要求,2012 真题: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的感人故事一定让你有 所感触;“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一定给你带来了很多思考。 (2)说明必须要感慨,要用语言进行表述。个人代表了“我”,表达观点时要体现:给 了我很深的思考,在我看来,在我们看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让别人看出来是在表达 自己观点,即观点句之前用第一人称表达。 (3)不建议用“笔者认为”,可以用我、我们(个人)。 (4)感慨:要有带感情色彩的词汇,比如:面对农村的变化,我表示遗憾、心痛、欣 慰、感慨颇多、咦嘘慨叹、感触良多、久久沉思、思绪颇多。人的感情:开心、欣慰、高兴、 兴奋、激动;悲伤、遗憾、感慨思绪(有分)。 11.结构严谨:家园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望家园、怎么守望家园。 12.语言:流畅,多用短句子。 13.字数:800-1000 字,尽量靠近 1000 字。
E 类文(8 分以下,以 5 分为基准分) (1)对“慢下来”的理解严重背离正确含义。 (2)内容空泛,缺乏自己的感受。 (3)没有社会实际的例证。 (4)大量抄袭给定资料。 (5)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文面不整洁。
【解读】 最低层次:全部跑题、存在大量抄袭。
【总结】 1.二类文与材料的重合度不能超过 20%(1200 字的作文,只能有 300 字是材料之内的), 观点是材料之内的,但用了自己的表达(不用原话即可);例子可以是材料之内的,但必须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改编;绝对不允许直接摘抄材料中一句很长的话、一段话。 2.如果重合度超过 50%,则会是四类以下的文章(文章内容一半都是材料以内的)。 3.抄词、抄句:如果没有摘抄大段的内容、整句话,则不算抄袭。 4.如果是题干中引用的话,则可以用原话,其他的内容要用自己的话表达(换一种说法)。
写作误区及评分标准
写作文常见的误区 1.瞎写,写得不准确: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偷换概念跑题、偏题 2.没货,写得不精彩:挤牙膏;车轱辘话 【解读】 1.常见的误区:作文的总分是 40 分,大家的分数一般为两种:15-17 分(50%),22-26 分(30%),这两个得分区间段都无法让大家在考场上胜出,因为最起码要得到 28-32 分(国 考作文的理想成绩,省考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可能会在 35 分左右)。 2.存在的“毛病”: (1)瞎写: 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去考试,作文要求写“让……大放异彩”,材料讲解 的是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基层文化、语言文化,这位学生的题目是“让中医文化大放 异彩”,他是学医的,觉得自己比较了解,并且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医,觉得这是另辟蹊径、 与别人不一样、能够与别人拉开差距,但实际上分数不会很高。 a 彻底跑题是 10 分左右。 b 跑题一半:类似于擦边球,比如:以水为师,第一段:以水为师就是学习水;第二段: 学习水是有意义的、很重要;第三段:要有学习水的做法、对策。并没有说出具体的词汇, 内容假大空、重复、没有实际含义,可能是 13-15 分(另起炉灶、偷换概念)。 ⑦如果能够找准观点,即使没有文采,最起码可以得到 20 分,分数则不会很低。 (2)作文的分数一直是 22-25 分,从未超过 30 分,说明作文写得比较“干巴”,类似 于“挤牙膏”,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不会举例、正反论证、排比句、名人名言,无法展 开,即论证不够充分、精彩(包装)。 3.标题、开头吸引人、举例子:类似于“化妆”(方法精讲-申论 8 讲解),准确是指灵 魂、品质。 4.观点要源于资料,要做一个“老实人”,最大限度反映材料的本意;素材要高于资料, 因为要求“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于泥给定资料”,即论证要精彩,如果全篇都是材料中的 内容,则无法结合实际、分数不高,所以要做有才华的人。 5.方法精讲-申论 6、7:保证作文在 20 分以上,确保作文的准确性,观点源于材料, 不必与老师探讨“如何写标题、包装例子”;包装的内容会在方法精讲-申论 8 讲解。 6.如果一个人很有文采、储备了漂亮的句子和例子,但观点不准确,则分数不会很高。 阅卷老师首先看的是观点,之后才关注文采,如果观点错了,有文采也无法得到好的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