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合集下载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一、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

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

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

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

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

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偏瘫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于脑血管意外发病后1-3个月内。

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肤色彩改变。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肩手综合征会很快转入II期、III期,进入III期后病情将无法控制,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患侧肘、肩、手指疼痛,手指僵硬、多汗、皮肤颜色以及温度受到影响而改变,患者的关节活动也受到阻碍。

根据不同的阶段,肩手综合征可分为I 期、II期和III期,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不同。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诊断肩手综合征主要根据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手和腕部水肿、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等症状。

加强对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手指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至关重要。

体位摆放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应注意良肢的正确摆放,避免长时间手下垂,避免腕部屈曲,减轻及消除患者手部的肿胀。

保证患者每天24小时腕关节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

如果患者患手肿胀明显,可采用上翘夹板使腕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在坐位时,应将上肢放在桌子上,并保持腕关节背屈。

对于坐轮椅的患者,应该在轮椅上放置一张桌板,或者保证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侧。

在仰卧位时,患者的患侧肩胛骨下方和下肢都应该垫上枕头,并保持掌心向上,呈伸展状;患者的患侧上肢也应该伸直有支撑,保持掌心向前伸位;在患侧卧位时,患者的患侧上肢应该伸直,掌心向健侧,肩胛骨要前伸。

在早期治疗时,应适当使用肩吊带来防止肩关节脱位,并防止肩关节过度牵拉。

对于肿胀的手指,可以采用向心性压迫缠绕法,即用直径为1-2mm的线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手指,并在指甲处作一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缠绕至指跟部不能缠绕为止,缠完后治疗师立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

该方法简单安全。

物理治疗包括冰疗、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也被称为肩周炎或冻结肩。

它通常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即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方法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1. 认识肩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是一种以肩部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

它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往往无法抬高手臂、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

在医学上,肩手综合征又可分为炎性期、冻结期和解冻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2. 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康复护理学在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牵引等专业手段,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的改善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学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炎症、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最终实现功能的恢复。

3. 康复护理学的方法在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热敷、冷敷、功能训练、按摩、牵引、针灸等。

这些方法既可以缓解疼痛,又可以促进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松弛和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作息、姿势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加快康复的进程。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我个人认为除了专业的护理方法外,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康复意识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护理指导,同时注意生活作息的规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走出疾病的困境。

在以上的文章中,我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和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肩手综合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为你的学习和康复带来一定的帮助。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这一疾病,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对肩手综合征进行康复护理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牵引、功能训练等,以及患者自我管理和饮食调整。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防治与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防治与康复护理进展

康复训练得 以有效进行 。在康 复护理 的过程 中, 指导 患者进
行预 防 , 如防坠床 、 防摔 倒 、 防烫伤 , 让 患手悬 垂 于轮 椅 外 不
等 J康 复 护士切记 不要 做 超越 关节 活 动范 围 的强制 性 活 ,
动, 在进行患侧上肢的康复训练时 , 当控制训练 的强 度及 持 适
性原发性水肿或创伤后继发性水肿 , 而肌肉泵的作用 减弱 , 不 能消除水肿 ; 水肿 、 疼痛、 关节活动受限 , 加之交感神经系统的 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而促成 S HS发生 。 徐本华 【 报道 , 于卒 中后 发生的 S S 可 能原 因是 : 4 对 H , 腕
强患肢关节对 感觉刺激 的输入 , 防止关节 活动 度降低 。( ) 4 Bbt oa h握手上举训练、 主动耸肩 运动 、 康复 医疗体操 等 , 这些
2 1 S S预防措施 . H
2 11 刘 秀等 报道 , 28 .. 将 3 例脑卒中后偏瘫 患者分成 康复 组 和对 照组 , 康复组采用超早期 ( 病后 3 ) 复护理方法 ( 康 d 包
患者常见的并 发症 , 多数 于病后 1 —3个月发 生 , 发生率 为 其 1 % ~ 4 1 L 。 目前 , 病因尚未完全 明确 , 2 7.% l J 其 但根 据其 临床
表现 , 可分 为 3期 : 期 表现 为肩痛 , 动受 限, I 活 患侧 手腕 、 手 指肿痛 , 出现发红 、 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反应 。x线下可见 手与肩部骨骼有脱钙表现。手指 多呈伸直位 , 屈曲时受限 , 被 动屈 曲时可引起剧痛。此期 可持续 3— 6个 月 , 或治愈或 以后 进入 Ⅱ期 。 Ⅱ期表现为肩 、 手指肿胀和 自发疼痛消失 , 皮肤和 手 的小肌 肉 E益明显萎 缩。手指活 动度 日益 受限 , t 如治 疗不 当将进入 Ⅲ期 。Ⅲ期表现为手部皮肤 、 肉萎缩明显 , 肌 手指完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d n t,a a nd n e u r o pr o g r e s s i v e p a t h wa y s. An d n e w dr u g c a n d i -
D i s t u r b a / l e e F o l l o w i n g T r a u ma t i c B r a i n I n j u r y — T h e i r N a t u r e, C a u s e s, nd a P o t e n t i a l T r e a t me n t s f J 1 . J o u r n a l o f He a d T r a u m a
天用 温热 水 擦洗 患 肢 , 以促 进 血液 循 环 。临 床操 作 上避 免 在 患侧 手背 输 液 , 必 要 时应 用 锁骨 下 静 脉输 液 。
2 体 位 摆 放 良肢 位 摆 放 上 在康 复治 疗 和 护 理 中 已经 得 到 广 泛 的
目前 较 为 公 认 的机 制 是 脑 血管 病 急 性 发作 影 响 到运 动 中
华行 为 医学 与脑科 学 杂志 , 2 0 1 2, 2 1 ( 1 ) : 5 9 — 6 2.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4 )
[ 2 1 ] Wi a r t L. P o s t - e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s t r o k e d e p r e s s i o n[ J 】 . E n e e p h le a ,
1 9 9 7, 2 3( 3) : 5 1 - 5 4. [ 2 2 ] P ns a f o M 儿 , Z i i n o C , P a r c e l l D L, e t a 1 . F a t i g u e a n d S l e e p

中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中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电池剩余能量 。
治疗过程 中及 时进行 围手 术期 护理 和并发 症预 防及故 障
6.3 保持 良好 的生 活规律 、情绪稳 定 、戒 烟酒 、严禁饱 餐 , 后急救处理与健康指导 ,加强患者 病情观察 和随访 及健康
保证 睡眠质 量 ,防止感 冒,身体 锻炼 量力 而行 ,循 序渐 进 。 教育 的有效实施 ,心脏起搏技术 已成为生 物医学工 程 中最
第24卷 第6期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013年6月 749
侧偏瘫患者 4l例 ,右侧偏 瘫 患者 18例 ;对 照组 男性 患 者 1.3 观察指标 患者 临床治疗效 果分为临床治愈 :患者肩
37例 ,女性患者 22例 ,年龄 45—73岁 ,平均年 龄 (61.51 4- 关节完全没有疼痛感 ,病残程度为 O级 ;显效为患者肩关节
术后 1个月睡 眠应 采取 平卧 或左侧 卧位 。1~3个 月避 免 具代 表性 的成 就 ,是心率失常疾病治疗 的重要方 法之一。
剧烈运动 ,如甩手 动作 和肩 部 负重 ,以免 脉 冲发生 器 和导
参 考 文 献
线移 位。3—6个 月后无 老年合 并症 者可适 当做 家务 和正 1 余 雪峰 .86例健 康教 育在 永久 式起 搏 器植入 术 中的应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 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观 察两组临床 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 有效率优 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
析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患者 治疗后 Fugl—Meyer评分均较 治疗前改善 ,经统计 学分析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 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 康 复护理 干预 能够促进 中风偏瘫 患者发 生肩手 综合征 的上 肢功 能恢复 ,减 少患者的痛苦 ,值得在 临床上 大力推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方式对98例脑卒中患者归并肩手综合征38例的缘故进行回忆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通过初期心理干与、及早、及时、正确训练和肢位摆放等康复护理,对改善微循环、松解粘连,对肩痛的病症减缓,患肢的消肿、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手浮肿和皮温转变。

较典型的表现是肩部疼痛,手浮肿和疼痛,皮温上升,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直至挛缩畸形。

最先多发生在中风后2~3个月内显现。

阻碍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失望等心理障碍[1]。

笔者对2005年6月至2020年8月我科98例脑卒中患者归并肩手综合征的39例进行回忆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样资料本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岁,病程1-4个月。

其中脑梗死25例,脑出血14例。

缘故分析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多发生在中枢性损伤后1~3个月内显现,多突然发生,初期显现肩部疼痛,继而显现手、腕关节疼痛,手浮肿进行性加重,关节活动受限,被动运动引发肩部猛烈疼痛。

后期肩、手自发痛和手浮肿消失,皮肤萎缩,手部肌肉萎缩。

3~6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缩,形成典型畸形,严峻阻碍患肢功能[2]。

2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评定一样情形:文化程度、生理状态、精神心理状态、皮肤检查、营养评估、排泄状况、环境等。

康复护理评估肩手综合征缘故、疼痛频率、阻碍因素、肩痛对生活的阻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等。

及早心理干与①营造良好诊疗环境,成立残疾人通道,病房无障碍设计。

播放优美乐曲以排除因疼痛等因素造成愁闷和焦虑情绪;②成立良好护患关系。

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做好环境、住院须知、脑卒中知识宣教。

对患者要爱心、细心、耐心、关切;③做好心理疏导,患者心理状态对医治的阻碍不容轻忽。

对焦虑、抑郁症患者,从病情、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等方面行全面分析,找出心理障碍的缘故,和患者及家眷一路制康复护理打算;④在ADL训练中,对微小进步都要给予确信;⑤重视社会化康复,做好患者单位、家眷工作,争取支持配合。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理疗护理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理疗护理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772020年 第28期解和引导民众心理,促进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卢黎歌,岳潇,李英豪.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博弈与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06):75-79.[2]赵玉枝,谢玉进.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3(5):44-48.[3]侯天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境遇与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7):106-107.[4]唐金权.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5(003):16-19,46.[5]孙洲.网络空间下意识形态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与进路[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020(002):148-152.患者在发生脑卒中问题之后,肩手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此类问题发生于患者脑卒中发病之后3个月之内,发病率约为30%,在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的情况之下,患者的疾病会进一步严重,除了肩关节畸形的问题之外,患者还会同时出现手关节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进一步出现肢体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进而增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负担。

一、脑卒中后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问题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肩手综合症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现阶段临床上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论,很多学者都认为,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肩手综合征的问题与他们患肢部位发生损伤的关节结构有关,同时也与患者自身存在的肌肉痉挛以及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不活动等因素有关。

而从患者的发病机制的角度来讲,大脑的传导束以及大脑的皮质在发生损伤之后,血管的运动神经会出现麻痹的情况,进而引发疼痛以及水肿的问题。

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手腕部位长期受到压迫,同时处于屈曲的状态之中,导致手关节长时间被过度牵拉,液体在进入到手背之后,肌肉泵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导致发生损伤,且这种损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导至上肢以及交感神经,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2-03-23T14:55:08.1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隋爽程广红[导读]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如果诊治不及时,将会造成很高的残疾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

隋爽程广红(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中图分类号】R4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285-02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指在中风急性期或恢复期,病侧上肢出现浮肿、疼痛及肩部疼痛,使肩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及血管运动性改变的疾病。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属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的范畴。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脑血管病及其所并发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如果诊治不及时,将会造成很高的残疾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
和生存质量。

笔者所在科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给以康复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均经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1]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排除心肌梗死或脑脊髓外伤所引起的肩-手综合征及卒中前明显疾病所致疼痛或运动障碍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5.1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等,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根据不同病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入院后即给予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正确的体位摆放和康复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与护理是中风单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风患者出现愠怒心理及过度期望等一些心理改变,还可发生抑郁、焦虑等情感方面的问题。

通过观察和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鼓励、多安慰,使患者对康复有信心;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消除恐惧心理,配合康复活动;安排适当的娱乐,使其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培养积极乐观态度。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肢位摆放,为防止肢体挛缩,要及早做与挛缩相反方向的动作,以充分牵伸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正确的肢位摆放:(1)仰卧位时患侧上肢适当外展、外旋,适当抬高,避免上肢受压,肩下垫软枕,避免肩后缩。

(2)患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前伸,掌心向上。

(3)健侧卧位时胸前放软枕,患肢在上面。

(4)坐位时防止患侧手下垂,注意托手,保持患肢的舒适位,腕关节轻度背伸,防止腕关节掌屈。

改善患肢静脉回流,手部做向心性按摩。

肿胀的患手用细线做向心性缠绕,缠绕的顺序为大拇指、其他逐个手指、手掌、手背、腕关节,并教会患者及家属。

也可采用冰疗法:将患者手浸泡于冰与水之比为2:1的冰水中。

时间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准,难以耐受者可改为温水-冷水交替浸泡法,冷-热-冷20分钟左右。

被动活动患侧上肢被动活动可防治肩痛,维持各个关节的活动度,活动时操作者应动作轻柔,以不产生疼痛为宜。

主动运动法鼓励患者做患手主动运动,也可用健手协助患手及患侧上肢活动。

患者仰卧上举患侧上肢,刺激伸肘肌活动,肌肉的收缩可产生肌泵效应,促进静脉回流。

在有疼痛和水肿时不宜进行肘伸展位负重练习。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30例,30例,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 5)。

3 讨论
关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至今尚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合理的治疗应该基于对疾病病因的彻底的认识,然而当前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

虽然当前的一些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争议,但有一个共识就是早期治疗。

Chu Ds[3]指出:如果肩-手综合征出现后没有及时的治疗和特殊的护理,将导致严重的肢体功能的障碍。

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诊断和全面的护理对于成功的治疗和预防严重的肩、手关节挛缩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一出现手部水肿、疼痛和运动受限时,就立即予以治疗,效果最佳。

即使在数月之后,若仍有上述表现,治疗仍然有效。

一旦发生实变,手的大小、颜色已恢复正常,将很难改变手的挛缩。

肩手综合征由于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掌屈;腕关节过度伸展,可产生炎症样的浮肿及疼痛。

这些并发症不仅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带来不良影响,而且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其康复积极性,因此,应给予足够重视,早期预防,进行有效的预防,尽早实施康复训练,不但可以控制或阻止病程进展,防止手部出现不可逆转的功能障碍,而且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运训,梁绣龄.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9-261.
[2]缪鸿石,朱镛连主编.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第一版,北京:华厦出版社,1999.236.
[3] Chu Ds,Petrillo C,Davis SW,Eichberg R. Shoulder-hand syndrome:importance of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J].J Am Geriatr Soc, 1981,29 (2):58-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