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基的诚与德——刘基的“三不朽”之二:所立之德

合集下载

松窗梦语东游记原文及翻译

松窗梦语东游记原文及翻译

松窗梦语东游记原文及翻译原文:古称三不朽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士非此三者,无以托于世而列于士君子之林矣。

兼之者,其命世之豪杰乎!道德不足,则功业、文章亦足表见。

若夫希世取容,求为富贵利达而已,又何足比其数也。

我朝英贤辈出,其以道德、功业、文章名世者,代不乏人。

余尝窃高山之仰,景行先哲。

诚意伯刘公基,少通《春秋》,长务理学,尤精兵法。

会太祖定栝苍,是时吴、汉为敌,众以苏湖地饶,宜先取吴。

公密谋曰:“汉灭,吴直囊中物耳!宜先伐汉。

”上纳其言,灭汉取吴,因收中原。

志在澄清天下,言于上曰:“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

”上皆嘉纳之,累欲进公爵,公固辞不受。

公刚毅,慷慨有大节,遇急难,勇气奋发。

与金华宋濂友善,并以功名显于世。

文章二公尤著,基曰《郁离子》,濂曰《龙门子》。

宋濂始见上于金陵,问:“世乱奈何?”对曰:“愿明公不嗜杀人,天下可定。

”上悦之。

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侍上多所陈说,直谅不务文饰。

上喜曰:“卿可参大政。

”对曰:“臣少无他长,徒以文墨议论事。

一旦授职不效,有负陛下。

”顿首力辞。

上尝廷誉公曰:“古人太上为圣,其次为贤、为君子。

若濂,事朕十九年,口无毁言,身无饰行,宠辱不惊,始终无异,匪惟君子,抑可谓贤矣。

”公尝自言曰:“古人为学,使心正身修,措之行事,俯仰无愧而已。

”后居青萝山,闭门著述,人罕睹其面。

方孝孺,恒以明王道为己任。

太祖尝召见,喜其举动端整。

建文即位,召为文学博士,凡将相谋议,辄资孝孺。

及靖难兵起,诏檄皆出其手。

兵既渡江,坚守誓死。

建文逊去,文皇召用,不屈。

文皇命孝孺草即位诏,悲恸彻殿,大哭且骂曰:“死即死,诏不可草!”文皇大怒:“即死,独不顾九族乎?”孝孺曰:“便十族奈我何!”文皇大怒,竟磔诸市。

孝孺慨然就戮,之死靡悔。

其所著述甚多,文大类苏氏,而正论过之。

此数英贤,岂非志于道德,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富贵不足以累其心者耶!迨今承平日久,今之士人非科第无以自见,故始为诸生,欣羡一举,不啻起渊谷、腾霄汉也;既推上矣,羡登甲第,汲汲不减诸生时;既成名矣,骎骎希冀显荣;位列公卿,犹思恩逮上世,赏延后裔。

最新-刘基简介 精品

最新-刘基简介 精品

刘基简介篇一:刘基解密千古人豪刘伯温一、刘基家世与生平一、源流与播迁1、彭城郡、中山郡、鄜延郡、永嘉郡。

2、从鄜延到临安,至丽水,至南田。

3、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变。

4、生平简历。

二、刘基的智商为什么这样高?(优生)三、刘基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三不朽”间气伟人?(优育)。

四、元配富氏为什么不育?(刘基驳辨“七出”之条的现实体验)。

五、二夫人陈氏,何许人也?(刘基与陈宅)六、三夫人章氏所育二女适谁?七、刘基与方国珍的恩怨情仇一、方国珍起义的背景及其蜕变。

二、方国珍是“志在横行”土匪式的人物。

三、方国珍一再乞降招安,是彻头彻尾的投降派。

刘基不受贿赂,并因此受到朝廷处分。

四、方国珍是倭患的始作俑者,是汉奸。

五、刘基力荐朱亮祖讨伐方国珍是为民除害,不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朱亮祖封永嘉侯如同耿炳文守长兴有功封长兴侯)。

六、刘琏18岁平定山寇,刘基向朱元璋奏禀,以致刘琏招来杀身之祸。

二、刘基与罗贯中(罗贯中考)一、刘基一生最精彩的部分是鄱阳湖决战大破陈友谅。

灭汉歼吴,奠定了朱元璋反元与统一全国的基础。

二、鄱阳湖决战与赤壁之战极为相似,可以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原型,所以刘基传奇难以写好。

三、罗贯中为什么把“三国”写得这么好,远过他所有的历史小说。

四、刘基没有诸葛亮之后杜甫那样的“诗圣”与文学巨匠,为他描述与颂扬。

五、要提升刘基传奇创作质量,必须努力发掘鲜为人知、真实生动的乡土史料。

三、刘基的民本思想一、民族优秀传统(尤其是儒家兼济天下,经世致用的思想),良好的家世、家风、家训的薰陶。

二、《多能鄙事》是刘基原著,并非后人伪托。

是他关切民生(生产与生活)的一部好书,是刘基民本思想从细微处见精神的佳作,不能视之为粗浅与谫陋而不屑一顾。

三、保境安民,刘基与青田鱼灯。

要严肃维护这一民间文化遗产,不容轻率篡改。

四、建功立业与“官瘾”辨(兼及对刘基军事谋略否定的驳辨)。

四、《二鬼》诗考辨种种一、《二鬼》诗内容意义简介。

刘基论文

刘基论文

院系:经济与贸易学院班级:市场营销1202班学号:1210501237姓名:许春苗论古谈今讲‚三立‛————刘基论文说到‚三立‛,大家会疑惑的问:‚三立‛是什么啊?我们不知道啊!那就由我来给你们讲讲‚三立‛的由来吧。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说出‚三立‛的伟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连蔡元培也称他:‚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甚至日本学者奥野纯评价他:‚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刘公一人而已矣。

‛可见刘基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已经被神话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何为‚三立‛。

什么是‚三立‛?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它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不朽的问题。

范宣子说,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就已经受封为贵族,历经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时期,世代受封,延续千年以上,长盛不衰,这是不是可以说是不朽了?叔孙豹回答,这不能算不朽,只能说是世禄。

他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故而‚三立‛也叫‚三不朽‛。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论刘基_三不朽_之三_所立之言_俞美玉

论刘基_三不朽_之三_所立之言_俞美玉
皆有 文 采 , 刘 册 在 此 给 人 们 描 绘 了一 个 美 妙 的 、充 满 生 气 的 “文 ”的 世 界 。 而 这 些 乃 “ 自
然 ” , 即 “ 自然之道 ” , 是 自然而然 , 天然生成的 。 因此 , 天地万物之文随天地 万物而存 在 , 是
恒久不变的 , 是不朽的 。 而文章 即是 自然之道 的言语表达 , 《原道 》篇里 说 : “心生而 言立 ,
之文 ”。

刘 伯 温所 著 之 书
杨 守 陈说 : “汉 以 降 , 佐 命元 勋 ,所 崛起 草 莽 甲兵 间 , 安 文 墨 者殊 鲜 。 子 房 之 策 , 不 见 辞
章 ;玄 龄之 文 , 仅 办符 檄 。 未 见 树 开 国 之 勋 业 而兼 传 世 之 文 章 如 公 者 , 公 可 谓 是 千 古 之 人
40 篇 , 其 他序 、 记 、 跋 、 赋 等 12 1 篇 。
《灵棋经解 》是刘伯温术数造 诣的传世之作 , 阐发人微 , 衷易理 , 有 《灵棋经解序 》一文 收人 《诚意伯文集 · 覆瓶集 》里 。 《多能鄙事 》其中八至一二卷同样体现其象纬之作 , 全书十二卷 , 分春 夏秋冬 四部 , 每
明之 治 , 有 学 者 认 为 , 刘 基 当初 见 朱元 璋 的 见 面 礼 十 八 策 就 是 以 《郁 离 子 》蓝 本 , 并 且 是 通 过 刘 基 本 人 实践 检验 了 的 , 刘 基 用他 这 一 套思 想 来 开创 和 建 设朱 明王 朝 。 例 举 如下 :
“六经 ” 以后诸 子 者 , 出其 立 言 , 皆将 以 明夫 道 也 … … 先 生是 书 虽 寓 言居 多 , 然 其 于天 地 阴 阳 , 性命 道 德 , 世 运 政 治 , 礼 乐 法度 之 际 详 矣 。 换 之 圣 人 之 道 , 盖 所 谓 不 悖

刘基的人才观

刘基的人才观

刘基的人才观作者:陈贤文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9期【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191-01刘基字伯温,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传奇历史人物,与其文才武略息息相关。

刘基辅佐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张时彻曰:“赞画帷幄之奇谋、恢复中原之大计,往往属之基,故在军有子房之称,剖符发孔明之喻。

”[1]其智谋能和张良、诸葛亮相提并论;杨文懿曰:“子房不见词章,玄龄仅办符檄。

公勋业造邦,文章传世,可谓千古人豪。

”[2]“千古人豪”、“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伟人,彪炳千秋!刘基是传世文章有许多体现他的人才观念,以下择取几例,略作解析。

人才关系国家命运昔有信陵君,乃在大梁城。

亲为贵介弟,位冠诸侯卿。

倾家待国士,倒屣延豪英。

诣门谒朱玄,虚左上侯嬴。

袖锥夺兵符,救赵蜚英声。

河外走蒙骜,宗社赖扶倾。

于今不可见,寂寞伤人情。

[3] 这首诗歌抒发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能否正确地使用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成败兴亡。

刘基感慨自己身处元末乱世,统治者贤愚莫辨,官场任人唯亲腐败不堪,怀抱奇才者得不到重用,感慨空有济世拯民之志而不得申,遗憾生不逢时,徒留英雄寂寞伤心之泪!刘基认为能否任用贤才是关系到国家社稷兴衰的关键,表达了元末官场任人唯问系族出生的强烈愤懑之情。

元朝社会等级森严,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严重,国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蒙古、色目贵族把握朝政,汉人、南人地位低下,处在被奴役的地位,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虽然元王朝岌岌可危,刘基还是积极寻找一条挽大厦于将倾之路。

人才必须发挥自己特长盖闻人非大圣,鲜有全材。

君欲任贤,当如用器,惟能避短而庸长乃克奏功而济事,是故骅骝騄駬以之运磨,不若蹇驴之能,干将莫邪以之刈草不若钩镰之利。

[4]刘基认为人才很少有全材,发挥其特长便是人才。

蹇驴运磨胜过骅骝騄駬,钩镰刈草胜过干将莫邪。

信陵君正是恰当使用食客们的特长,择才惟长是用,充分体现了善用人者化腐朽为神奇、点铁成金的奇特效果。

关于刘基庙的作文

关于刘基庙的作文

关于刘基庙的作文去年文成一游,从百丈漈出来,看见路边硕大的路标——刘基故里,此去不过四十里地,然而你不在旅行社的安排线路之内,只好割爱,扫兴而去。

然而,无论山水还是人文,文成终究是这么一个别致的地方,它竟让我念念不忘了,于是我今年又来了。

从去年到文成之后,我就在纳闷,文成本来就是一个蜗居深山的偏远小县,而南田更是深山更深处,就这样一个如此偏远的地方怎么出了刘基这样一个冠绝古今的人豪?百丈漈到南田四十里都是盘山路,在盘山之后居然会有这么一片高山环抱之平原,确实少见,难怪被称为“天下第六福地”。

下午的阳光闪闪烁烁,刘基庙前人烟稀少,车子便停在大门口,起身一看,门票二十。

好说歹说,弄了个折扣,孩子们一律免票,便鱼贯而入。

事后才知刘基庙四面围墙都是开放的,不买门票同样可以进去,提醒一下后来者,哈。

高高的门槛踏进去,走过小小的钟楼鼓楼,右转,两进门坊上写着“王佐”“帝师”之字,颜体端庄,浑厚有力,无声地透露出肃穆庄严,门坊之间的石碑上铭刻着刘基的生平简介,有“后为胡惟庸所构陷,忧愤而死”这样的文字,令我想起民间马皇后送枣子桃子给刘基(暗示早逃)的传说,据说逃回老家后仍被朱元璋药酒赐死。

看来传说毕竟是传说,一代文豪认准胡惟庸小人之流决不能为相,奈何胡实在善于迎合,担任宰相后便衔恨在心,构陷刘基,因此忧愤而死应该令人信服;不信的话到后面的厅堂里无数文人墨客的楹联诗词里去寻找答案吧。

这里简直就是书法作品的展厅,隶、草、行、楷、篆……样样齐全,但归结成一句话,还是那几个字,“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巨人”。

孩子们和大人一起念着,互相讨论这个那个是什么字,什么意思。

我注意到后厅里朱元璋给刘基的评价诗:“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灭汉显英谟。

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云炉。

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

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

”从这首赠诗看来应该是刘基辞官之际赠与的,高度评价了刘基的功劳,同时也希望刘基能颐养天年,远离权利纷争,免得他担心不已。

温州文化--刘基文化

温州文化--刘基文化

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帝师与名臣
后朱元璋仰慕刘基名声,盛情邀请他出山。 此时刘基已50岁,应邀前往金陵(南京)。朱 元璋请教对时局的见解,他力陈消灭群雄、谋 夺天下的《时务十八策》,大有诸葛亮未出茅 庐先定天下三分的隆中对策的气魄,刘基对时 局把握准确,分析透彻精辟,使朱元璋拨开迷 雾,看清了战略方向。朱元璋帝业的成功,正 是走了他所设计的这样一条道路。
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 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 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 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 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 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 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 分精通。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 歙(shè)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 书》,便探秘覆船山,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 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 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 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 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 之才。
“三不朽”---“立言”
立言” 刘基著作等身,以文字为道德人格的 载体。在元未战乱连年的岁月里,刘基看透官 场黑暗,深谙民间疾苦,创作了大量诗歌。48 岁时隐居家乡,著肺6离子》。
他学问渊博,著作除《郁离子》外,还有《覆 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 明经》、《百战奇略》、《神机致理兵法心要》 及论述军械火器的著作《火龙神器阵法》等, 《四库全书》有《诚意伯文集》20卷。
“三不朽”---“立功”
“立功” 刘基辅助朱元璋扫平群雄,不 到十年就摧毁了元政权,结束元末群雄 割据的局面,建立起全国大一统的大明 帝国,人民解于倒悬,不受离乱之苦, 生产力很快得以恢复,实现了其“以万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兼济愿 望。刘基顺应历史潮流,顺应天心民意, 建立不世之功,并由此受到后人的景仰,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名言集锦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名言集锦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名言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名言集锦
邦无道,富加贵,耻也!
家有悍妇良友不至,国有妒臣贤士不留。

大德胜小德,小德胜无德;大德胜大力,小德敌大力。

力生敌,德生力;力生于德,天下无敌。

故力者胜,一时者也,德愈久而愈胜者也。

夫力非吾力也,人各力其力也,惟大德为能得群力。

是故德不可穷,而力可穷。

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

善疑人者,必不足于信;善防人者,必不足于智。

知人之疑已而弗舍者,必其有所存也;知人之防已而不避者,必其有所倚也。

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

省敌者昌,益敌者亡。

夫欲取人之国,则彼国之人皆我敌也。

故善省敌者,不使人我敌。

乐言己之长者不知己,乐言人之短者不知人。

不知己者无所见,不知人者无所闻。

夫琴大弦为君,小弦为臣,大小异能,合而成声,无相夺伦,阴阳乃和。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势;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虎用力,人用智。

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持心如衡,以理为平。

凡与敌战,须务持重。

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

势顺则强,气顺则舒。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落日下前峰,轻烟生远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a t Ta i g i t g i st et e r tc l r c n iin o k n t e sa d h ms l u c s f l n i h g n e r y,t i h ss sr c : k n e r y a h h o e i a p e o d t f n t o ma i g o h r n i efs c e s u t i h i t g i u l t h st e i
刘基, 字伯温 , 末 明初杰 出 的思想 家 、 治家 、 元 政 文学家 、 军事家 , 被誉 为“ 德 、 立 立功 、 言 ‘ 不 朽” 立 三 伟 人 , 思想 核心是 以经世 为特 征 , 其 用儒 者有 用 之学
建立理想 社会 。基 于这 个 理想 , 刘基 博 览 群 书 , 于 “
第 3 4卷 第 2 期
21 0 1年 3 月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o a nn r l ie st ( o ilS in eE i o ) o r a fLio ig No ma v riy S ca ce c dt n Un i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 e o dIe o uJ ’ r eI eS c n tm fLi isTh e mm o t l is t eEsa l h dVit e rai e :h t bi e ru t s
Y U e— u M iy
( h ja g Voa in olg f I d sr n r d ,We z o 2 0 3 Z ei n c toalC le eo n u ty a d T a e n h u 3 5 0 ,Chn ) ia
关键词 : 基 ; 立 之 德 ; ; 代 价 值 刘 所 诚 现
中 图分 类 号 : 2 9 9 B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1 5 ( 0 1 0 — 1 00 1 0 — 7 1 2 1 ) 20 1 - 5
A s u so n Li i SI tg iy a d Vit e Dic s in o u J ’ n e r t n r u
c e fitg i .Th b v - n in d fIf d ate fLi iSvru .Ho v r n e rt stec r fhse tb ih d vr h so e r y n t ea o eme t e oTl reo uJ ’ ite o e we e ,itg i i h o eo i sa l e i— y s te u ,whc srv ae o ltl yhm. L uj d i efs c esu n epo h r u ce swe1 ih i e e ld c mpeeyb i i i ma ehmsl u c sf l d h l t ess ce d a l.Thsi o n yt e a i sn to l h
Vo . 4 No 2 1 3 .
Ma. r 2 01i
论刘 基 的诚 与德
— —
刘基 的“ 不朽 ” 二 : 立之 德 三 之 所 俞 美 玉
( 江工 贸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江 温州 3 50 ) 浙 浙 2 0 3
摘 要 : 章 考 察 了 “ ” 成 物 成 己至 高 德 性 三 层含 义理 论 前 提 , 为 “ ” 刘 基 大 德 之 根 、仁 、 、 ” 刘 文 诚 是 认 诚 是 “ 智 勇 是
基 之 德 之 干 ; 其 他 如 “ 直 公 正 , 于 执 法 , 畏权 贵 , 言敢 谏 , 而 正 严 不 直 公而 忘 私 , 待人 以真 、 民情 怀 ” 爱 等种 种 德 性
则 是 枝 蔓 , 一 切 形 成 了 刘 基所 立 之 德 这 棵 茂 密 的大 树 。但 是 “ 诚 ” 疑 是 刘 基 所 立 之 德 的核 心 , 把 至 诚 这 至 无 他 品性 挥 洒 得 比较 完整 , 成 就 了 自己 , 成 就 了 别人 ; 是 明理 的哲 学 起 点 , 既 也 既 又是 所 有 品德 里 之 至 高德 性 。
c n iest a ne r yi t er o fL uJ’ it e n e e oe c ,itlg n ea dc u a ea etetu ko i iSvru . o sd r h titg i s h o to i isvru ,a db n v ln e n el e c n o rg r h r n fL uj’ ite t i
之 性理 , 能大其 心 ; 故 因大其 心 , 故能无 私 为 民 ; 因一 心救 民, 不论 仕元 还 是佐 明 , 为 官 清正 , 君 以 故 均 事 诚; 因其“ 至诚 ” 故能 避其祸 , , 成其 大 。换句 话说 , 刘 基 至诚 品质成 就 了他 的功业 , 而其 不 朽 功 业 和 言论 反 过来 升 华 了 其 至 诚 品 质 诚 所 谓 “ 秋 庙 宇 立 道 千
sa to e s l h l s p y,b ta s h i h i h falv ru s t r fs n i e p i o h b o u lo t e h g l to l it e . g
Ke o d : uJ ,etb ih d vru ;itg i ;mo e nv le y w rs Li i sa l e ite n e rt s y d r au s
W h l ,f i- n ,s rc- n o c me t d f ig p we , l n u g s in ,s l e s e s s n e iya d c e ih n e p e a eb a — i e ar mi d tit e f r e n , e y n — o r b u ts g e t s e f s n s , i c rt n h r i g p o l r r n o l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