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档】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阅读答案附翻译-精选word文档 (4页)

合集下载

《明史刘基传》阅读答案

《明史刘基传》阅读答案

《《明史刘基传》阅读答案.doc》刘基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基幼颖异。

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571288.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刘基传阅读答案_刘基传翻译赏析

刘基传阅读答案_刘基传翻译赏析

刘基传阅读答案_刘基传翻译赏析刘基传阅读答案_刘基传翻译赏析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曾祖父刘濠曾在宋朝为官,任翰林掌书。

宋亡之后,县城男子林融倡导义旅。

事情败露,元朝派使臣将其同伙列成名册,许多人被株连。

使臣中途留宿刘濠家,刘濠便将使臣灌醉,然后放火烧了他的宿舍,名册全被烧毁,使臣毫无办法,只得更改名册,被株连者都得以幸免。

刘基自幼聪颖异常,他的老师郑复初曾对其父刘火龠说“:你祖德深厚,这个孩子日后必成大器。

”元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授为高安丞,获得廉洁正直的名声。

行省要提升他,刘基谢绝离去。

后来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论御史失职之罪,被台臣所阻,刘基两次上奏弹劾,后弃官还乡。

刘基博通经史,无书不读,尤其精于天文。

西蜀赵天泽在评论江右人物时,首推刘基,将他比作诸葛孔明。

方国珍起兵海上,抢劫郡县,有关官员控制不了他,行省复任刘基为元帅府都事。

刘基建议修筑庆元诸城威逼方国珍,方国珍为之气沮。

等到左丞帖里帖木儿招降方国珍时,刘基说方氏兄弟首先作乱,不杀他们无以惩后。

方国珍心里害怕,重贿刘基,刘基拒不接受。

方国珍便派人从海路行船至京,贿赂掌权者。

于是朝廷下诏招抚方国珍,授予他官职,而责怪刘基滥用权力,擅作主张,并让刘基离京去管理绍兴,方氏于是更加骄横。

不久,山寇蜂拥而起,行省又召刘基前去剿捕,与行院判石抹宜孙一起驻守处州。

经略使李国凤将其功劳上奏,主持政事者因方氏之故压制刘基,授他为总管府判,却不让他掌握兵权。

刘基于是弃官归隐青田,着《郁离子》一书以明志。

当时躲避方氏的人都纷纷投靠刘基,刘基稍做部署,贼寇便不敢来犯。

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括苍,闻知刘基及宋濂等人的名声,便以钱财招聘,刘基没有答应。

总制孙炎两次写信坚决邀请,刘基始出。

到了应天,刘基陈时务十八策。

朱元璋大喜,马上命人建造礼贤馆让刘基等居住,对他们宠爱备至。

当初,朱元璋因为韩林儿自称宋朝之后,对其遥相尊奉。

每年年初中书省设御座行礼时,唯独刘基不拜,并说“:韩林儿只是一个牧童罢了,尊奉他干什么?”因此刘基去拜见朱元璋,陈天命之所在。

语文文言文翻译-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语文文言文翻译-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

行省辟之,谢去。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

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

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

基辞。

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自讨之,自旦及暮不下,基请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

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

其龙兴守将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

太祖有难色。

基从后蹋胡床。

太祖悟,许之。

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

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

”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

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后宪、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

十一月,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

明年赐归老于乡。

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

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

基惧入谢,乃留京,不敢归。

未几,惟庸相,基大慼曰:“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

”忧愤疾作。

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

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

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刘基,字伯通,青田县人。

刘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刘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也。

少颖悟,读书过目成诵。

及长,益究心于经术,博览群书,旁通百家。

弱冠之年,即负笈游学,访求贤达,以资其学。

既而归乡,设帐授徒,讲说经义,学徒众多,声名远播。

注释:刘基,字伯温:刘基,名基,字伯温,是青田(今浙江省青田县)人。

青田,古代地名,今为浙江省青田县。

少颖悟:少时聪明过人。

颖悟,指天资聪颖,悟性高。

读书过目成诵:读书时看过一眼就能背诵。

形容记忆力强。

及长,益究心于经术: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深入研究经书。

经术,指儒家经典及其研究。

博览群书,旁通百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对诸子百家都有所了解。

百家,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学派。

弱冠之年: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弱冠之年,即指二十岁左右。

负笈游学:背着书箱四处游学。

负笈,背着书箱。

游学,指外出求学。

访求贤达:寻求有才德的人。

贤达,指有才德的人。

以资其学: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学识。

既而归乡:不久之后回到家乡。

设帐授徒:开设书塾,教授学生。

设帐,开设书塾。

授徒,教授学生。

讲说经义:讲解经书的义理。

学徒众多:学生众多。

声名远播:名声传播得很远。

翻译:刘基,字伯温,是青田人。

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

长大后,更加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对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有所涉猎。

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就背着书箱四处游学,寻求有才德的人,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学识。

不久之后,他回到家乡,开设书塾,教授学生,讲解经书的义理。

他的学生众多,名声也因此远播。

在这段文言文中,刘基的形象被描绘得非常立体。

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对诸子百家有所涉猎。

他的学识渊博,声名远播,可见其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段文言文也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追求学问、崇尚道德的品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五月十九日大雨(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五月十九日大雨(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五月十九日大雨(阅读答案)
【明】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②。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③。

【注释】
①此诗写的是雨来到雨止。

②殷:震动。

③龙传说中是水神,掌降雨,古人认为龙带来风雨,所以雨过也就是龙走了,所以说不知龙去处
【参考译文】
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呜,大雨倾盆。

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

【文学常识】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今浙江青田县)人。

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尤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

是诗人,更是政治家。

后被人诋毁,忧愤而死。

诗作揭露元代暴政,关注民瘼。

诗风古朴雄放,闳深顿挫,自成一格。

【阅读训练】
1.第一、二句是怎样描写大雨的?
2.第三句雨过不知龙去处写大雨__________。

3.第四句写______声,与开头两句所写的雷声雨声形成_____,前者____,后者_____。

4.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可以理解为_____。

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刘基的《_______》一文中的名句。

【参考答案】
1.通过雨、风、云、雷四样景物描写大雨:雨用一个急字,风用一个驱字,云用一个压字,雷用一个殷字,极力形容夏雨的急骤。

2.来得快去得也快
3.蛙对照磅礴威猛恬静平和
4.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维持的时间决不会长久,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也是暂时的,不应该被它吓到。

5.《卖柑者言》。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刘基(附答案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刘基(附答案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刘基(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勺相君矣J基顿首日:“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及善长罢,帝欲以杨宪为相。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

夫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已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帝问汪广洋,日:“此褊浅举甚于宪。

”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日臣疾恶太甚又基日臣嫉恶太甚区不时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F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ψΣo,r(节选自《明史•刘基传》,有删改)材料二: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尊国?”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

夷吾善鲍叔牙。

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

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有:鹏之志,而不耻下问,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

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

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日:“解狐可。

”平公日:“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日:“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日:“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日:“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J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J(节选自《吕氏春秋•贵公/去私》,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B.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C・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D.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行相君矣”与“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行”字含义相同。

明史·刘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山东卷最新版)

明史·刘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山东卷最新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

起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论御史失职,为台臣所阻,再投劾归。

基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

方国珍起海上,掠郡县,有司不能制。

行省复辟基为元帅府都事。

基议筑庆元诸城以逼贼,国珍气沮。

及左丞帖里帖木儿招谕国珍,基言方氏兄弟首乱,不诛无以惩后。

国珍惧,厚赂基。

基不受。

国珍乃使人浮海至京,贿用事者。

遂诏抚国珍,授以官,而责基擅威福,羁管绍兴,方氏遂愈横。

亡何,山寇蜂起,行省复辟基剿捕。

经略使李国凤上其功,执政以方氏故抑之,授总管府判,不与兵事,基遂弃官还青田。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

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

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日牧竖耳奉之何为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

太祖问征取计,基曰:“士诚自守虏,不足虑。

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

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

太租数以书即家访军国事,基条答悉中机宜。

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军卫法。

帝幸汴粱,基与左丞相(李)善长居守。

基谓宋、元宽纵失天下,今宜肃纪纲。

令御史纠劾无所避,宿卫宦侍有过者,皆启皇太子置之法,人惮其严。

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暱之,请缓其狱。

基不听,驰奏。

报可。

方祈雨,即斩之。

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

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

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B.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C.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D.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行省,元代在京师附近地区外,普遍分设的中央政务机构,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感兴其六刘基原文赏析

感兴其六刘基原文赏析

感兴其六刘基原文赏析《明史·刘基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

”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

行省辟之,谢去。

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

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

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

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

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基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

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

”后三日,海宁降。

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

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太祖即皇帝位,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

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

明年赐归老于乡。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

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翻译:刘基,字伯温,是青田人。

刘基小的时候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刘基的父亲说:“您祖上德行深厚,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您家门庭。

”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龠(yu)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

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

行省辟之,谢去。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

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
基始出。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

太祖大喜。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

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

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

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

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大旱,请决滞狱。

即命基平反,雨随注。

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太祖方欲
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

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

后三日,海宁降。

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

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
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
木为之,且立覆。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
相才无相器。

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

十一月大封功臣,授
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

明年赐归老于乡。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

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行省辟之,谢去辟:征召
B. 以币聘,基未应币:礼物
C. 大旱,请决滞狱狱:诉讼案件
D. 伏兵邀取之,易耳邀:请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基清廉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②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
③以克敌赏赏基,基辞。

④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

基力赞。

⑤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⑥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基博通经史,凡是书都要阅览,尤其精通天象地理,西蜀人赵天泽认为他是诸葛孔明之类的人。

B. 刘基能为太祖出谋划策,分忧解愁。

他平冤案,止滥杀,释囚徒,深得太祖信任。

C. 刘基清廉正直,敢于直言,深受明太祖赏识重用,由高安县县丞连续升职,封为诚意伯后,才被赐归还乡。

D. 刘基不从个人恩怨出发,替多次要陷害他的李善长说情,否定太祖想让向来与他交好的杨宪做丞相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

(2)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参考答案:
(一)4.D(邀:阻留)
5.B(①⑥正直③廉洁②④有预见⑤为人谦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