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青田刘文成先生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合集下载

文言文《明史刘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明史刘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

起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论御史失职,为台臣所阻,再投劾归。

基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

方国珍起海上,掠郡县,有司不能制。

行省复辟基为元帅府都事。

基议筑庆元诸城以逼贼,国珍气沮。

及左丞帖里帖木儿招谕国珍,基言方氏兄弟首乱,不诛无以惩后。

国珍惧,厚赂基。

基不受。

国珍乃使人浮海至京,贿用事者。

遂诏抚国珍,授以官,而责基擅威福,羁管绍兴,方氏遂愈横。

亡何,山寇蜂起,行省复辟基剿捕。

经略使李国凤上其功,执政以方氏故抑之,授总管府判,不与兵事,基遂弃官还青田。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

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

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日牧竖耳奉之何为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

太祖问征取计,基曰:“士诚自守虏,不足虑。

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

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

太租数以书即家访军国事,基条答悉中机宜。

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军卫法。

帝幸汴粱,基与左丞相(李)善长居守。

基谓宋、元宽纵失天下,今宜肃纪纲。

令御史纠劾无所避,宿卫宦侍有过者,皆启皇太子置之法,人惮其严。

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暱之,请缓其狱。

基不听,驰奏。

报可。

方祈雨,即斩之。

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

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

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B.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C.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D.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行省,元代在京师附近地区外,普遍分设的中央政务机构,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福建三明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福建三明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福建三明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节选)【乙】崔子忠,字青蚓。

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子忠为诸生①,甚贫。

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

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

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③;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④。

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

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

②黾(m ǐn)勉:勉励;尽力。

③寄傲:寄托傲世之志。

④克肖:酷似。

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标一处)(2分)(1)常著文章自娱(2)其先山东平度州人10.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造饮辄.尽()(3)数.试而困()(4)更善貌.人()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因以为.号焉为.文崛奥B.亦不其.姓字慕其.人C.多谢.不见长跪而谢.之D.皆逃避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分)(2)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3分)13.五柳先生与崔子忠家庭状况有何相似之处?面对此种状况,他们都如何面对?这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4分)【参考答案】9.(2分)(1)常著文章∕自娱(2)其先∕山东平度州人(每小题1分)10.(4分)(1)地方(处所);(2)就;(3)多次(屡次);(4)描绘(描摹,描画)。

刘先生者阅读答案

刘先生者阅读答案

刘先生者阅读答案第一篇:刘先生者阅读答案篇一:刘先生者阅读答案篇二:刘先生者阅读答案16.(1)买(2)几乎(差点儿)(3)穿上衣服(4)正好(恰好)17.a18.自己忽然领悟到因为一件袍子的缘故,使内心像这样(忧虑),这真的太可笑了。

19.只有不被外物所累,人才会变得坦然。

(只有心中没有贪图和牵挂,心才变得坦然。

)...2014-10-02 16.(1)买(2)几乎(差点儿)(3)穿上衣服(4)正好(恰好)17.a18.自己忽然领悟到因为一件袍子的缘故,使内心像这样(忧虑),这真的太可笑了。

19.只有不被外物所累,人才会变得坦然。

(只有心中没有贪图和牵挂,心才变得坦然。

)篇三:刘先生者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

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

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①径归,尽则更出。

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②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鼻耳窍有尘土,即以笔拈出之,率以为常,环百里人皆熟识之。

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③,刘欣谢而去。

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

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

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④。

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

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

数日营营⑤,不能自决。

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⑥如此,是大可笑。

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

嘻,吾几为子所累矣!”【注释】①盐酪:指食盐等物品。

②麻拂:除尘工具。

③衲袍:僧袍。

④扃:jiǒng关闭。

⑤营营:指内心忧虑的样子。

⑥方寸:内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则市盐酪径归()(2)吾几为子所累()(2)不衣而出()(4)适遇一人过前()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越数日见之(指代富人)b.问之(指代刘先生)c.出则锁之(指代门)d.即解袍与之(指代路上遇见的人)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此,是大可笑。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2翻译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2翻译

二十二翻译(建议用时:30分钟)1.(2023·济宁模拟)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应曰:“吾何以不至于此!且吾闻之也,言之者,行之役也;行之者,言之主也。

汝能行我言,汝为主,我为役,吾亦何以不至于此哉?”窥墙者乃言之于楚王,遂解其缚,与俱之楚。

故曰:“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

”韩昭侯造作高门。

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门。

”曰:“何也?”曰:“不时。

吾所谓不时者,非时日也。

人固有利不利,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

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高门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门。

(选自《说苑·权谋》) (1)窥墙者乃言之于楚王,遂解其缚,与俱之楚。

(2)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2.(2023·苏州模拟)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青阳有孝子曰徐守仁,幼孤,事母孝。

……七年,擢工部侍郎,调吏部。

九年,偕尚书松筠赴直隶按外委白勤被诬冤毙狱,总督屠之申以下降黜有差。

督江苏学政。

寻偕侍郎宝兴勘视南河垛料,举实以闻。

……十三年,擢工部尚书,典武会试。

故事,武闱双好不足额,始取单好。

是科双好不尽取中,坐降大理寺卿。

十九年,乞病归,卒于家,年七十四。

(选自《清史稿·白镕传》) (1)九年,偕尚书松筠赴直隶按外委白勤被诬冤毙狱,总督屠之申以下降黜有差。

(2)故事,武闱双好不足额,始取单好。

是科双好不尽取中,坐降大理寺卿。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见污本,问之。

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

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

讶曰:“狐似有意。

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

”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

比晓,又涂之。

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文言文阅读答案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docx

文言文阅读答案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docx

文言文阅读答案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 除高安丞,有廉直声。

行省辟之,谢去。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

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

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

基辞。

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自讨之,自旦及暮不下,基请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

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

其龙兴守将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文言文阅读答案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

太祖有难色。

基从后蹋胡床。

太祖悟,许之。

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 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文言文阅读答案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

”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

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债辕也。

”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

”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

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后宪、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

十一月,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

明年赐归老于乡。

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

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文言文阅读答案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222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222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莫敢言时政者。

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解析]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可知A、D两项为一组,B、C 两项为一组。

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此处主语为“此人”,谓语为“有”,后跟宾语“痴名”,“闻”为动词,后面需要跟宾语“其”。

由此可见“痴名”后必定停顿,可排除A、D两项。

比较B、C两项,不同点有两处“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和“僮仆亦奔散无留者”,语句“僮仆亦奔散/无留者”两种断法皆可,重点分析“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此句中的“时”必定归到上句,即“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由此可排除B项,确定答案为C项。

[答案] C[参考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

御史来到县学学舍,属下的官吏都跪地拜见,唯独海瑞只作揖,不下拜,说:“(按规定)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节,(可)这个厅堂是师长教诲生员的地方,不应该屈膝下跪。

【参考文档】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阅读答案附翻译-精选word文档 (4页)

【参考文档】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阅读答案附翻译-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阅读答案附翻译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龠(yu)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

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

行省辟之,谢去。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

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

太祖大喜。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

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

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

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

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大旱,请决滞狱。

即命基平反,雨随注。

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

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

后三日,海宁降。

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

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

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

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

明年赐归老于乡。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

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行省辟之,谢去辟:征召B. 以币聘,基未应币:礼物C. 大旱,请决滞狱狱:诉讼案件D. 伏兵邀取之,易耳邀:请求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基清廉正直的一组是(3分)①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解析1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解析1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

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

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

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轼从旁窃观(偷偷地)B.则能诵习其词(通晓)C.则已私识之矣(认识)D.读之至流涕(眼泪)(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以鲁人石守道作/以念拥覆(《送东阳马生序》)B.童子何用知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C.既葬,而墓碑出/云归而岩穴瞑(《醉翁亭记》)D.且日/年且九十(《愚公移山》)(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总角”“加冠”“豆蔻”三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B.范仲淹,谥号“文正”,所以《范文正公文集》是用范仲淹的谥号来命名的。

C.乡校指设在乡里的学校。

除了教育学生,它也是乡人聚集的文化场所。

D.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的人。

(4)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限2处)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6)苏轼对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感情?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①余幼时即嗜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贽《青田刘文成先生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李贽《青田刘文成先生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青田刘文成先生传[明]李贽公名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

少颖悟绝群,读书过目辄诵;善经学,工属文,旁通天官阴符家言。

会太祖已下金华,定括苍,使孙炎以金帛来聘,即日同章溢、叶琛间道走金陵。

既见上,陈时务一十八策,上大悦。

俄陈友谅倾国入寇,压金陵,军势张甚。

上欲发兵御之,而众恇扰不决。

公后至,独张目不言。

上为起入内,趣召公。

上固问计安出,乃曰:“贼骄矣,诱之深入,而伏兵徼取之,故易易耳。

”上于是决策,诱破友谅,尽覆其众。

以克敌赏酬公,公辞不受。

师攻友谅之皖城,不下。

公谓:“弹丸地,何足久劳师!友谅胆破矣,急进薄江州,彼必遁,江州下,皖城焉往?”友谅果遁。

友谅之丞相胡廷瑞,使其子请以洪都降,有所要质。

上难之,公从后蹴其所坐胡床,上悟而许,洪都下。

前是公以母丧告归。

上固留不得行;至是复申前请,始许。

公至衢,而苗军叛,杀金华、括苍守将胡大海、耿再成等。

衢人汹汹,其将夏毅忧甚,迎公入,众即帖伏。

公移书诸属邑,俾固守,俟邵平章之兵而悉诛诸叛将。

俄驿召还,道建德而张士诚来寇。

李文忠时为帅,奋欲击之。

公使勿击,曰:“三日后必走,走而尾之,可尽擒也。

”三日,公登城望曰:“贼走矣。

”众见其壁垒旗帜如故,且闻严鼓声,莫敢发。

公复趣之,至其所,则空壁,所留皆老弱;追而薄之东阳,悉获其众。

公入谢,上从容问曰:“吾欲取陈友谅、张士诚。

而鲰生谓士诚密迩,且富而弱,宜先。

若为我策之。

”公对曰:“陈氏据上游,窃名号,乃心无日忘我。

.此不宜久蕴崇之。

取陈氏,士诚则羹中物矣。

”会友谅复攻洪都,上遂率师迎敌之,大战于彭蠡湖,虽小利,尚未决。

公请移军湖口,以金木相犯日决胜,陈氏遂平。

上即位,擢御史中丞,领太史令。

如遇诸大典封赏册拜,皆公与左丞相李善长、学士宋濂计定为之。

时处州七县粮岁额五升加五合,而上独令青田仅以五升为额。

曰:“令乡里子孙,世世颂刘伯温也。

”【注】太祖:明太祖朱元璋。

蕴崇:积聚,堆积。

合:gě,一升的十分之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欲发兵御之御:抗击B.上为起入内,趣召公。

趣:急忙C.道建德而张士诚来寇道:叙说D.上遂率师迎敌之敌:抵挡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基机敏善谋的一组是①即日同章溢、叶琛间道走金陵②急进薄江州③公从后蹴其所坐胡床④至是复申前请⑤迎公入,众即帖伏⑥以金木相犯日决胜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立即派人带着礼物前去括苍后,所以在攻占金华、太祖了解刘基的才干,A. 聘请刘基,刘基初次见到太祖就献计献策。

B.陈友谅的丞相胡廷瑞,派他儿子到洪都去向太祖请降,提出了投降的条件,当时太祖觉得为难,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C.刘基从陈友谅所在地理位置、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认为他是首要敌人,应该先消灭掉,然后张士诚就好对付了。

D.太祖即位后,对青田县征的税比邻近县少,让青田人得到恩惠并世代称颂刘基,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彰刘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陈友谅倾国入寇,压金陵,军势张甚。

急进薄江州,彼必遁,江州下,皖城焉往?公移书诸属邑,俾固守,俟邵平章之兵而悉诛诸叛将。

8.不久,陈友谅动用全部兵力入侵,进逼金陵,敌军的气焰很嚣张。

【评分建议】“寇”“压”各1分。

语句通顺1分。

赶紧进兵迫近江州,他一定会逃跑,江州被攻占,皖城能到哪里?【评分建议】“薄”“下”“焉往”各1分。

语句通顺1分。

公向下属各县发布文告,让各县坚守,等邵平章的军队到后诛杀了所有叛将。

【评分建议】“移书”“俾”各1分。

语句通顺1分。

译文刘公名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

少年时聪颖超群,读书过目成诵,擅长经学,工于作文,又旁通天文和阴阳符箓的学问。

恰逢朱元璋已攻下金华,平定括苍,派孙炎带着黄金绸缎来聘请刘基,当天刘基就同章溢、叶琛抄小路前往金陵,见到朱元璋后,陈述了十八条当前重大事务的对策,朱元璋非常高兴。

不久,陈友谅动用全部兵力入侵,进逼金陵,军队气焰非常嚣张。

朱元璋要派兵抵抗,但众人害怕,犹豫不决。

刘基在后面到朝,独自睁着眼不说话。

朱元璋因而起身走进内室,急忙召见刘基。

朱元璋坚持追问拿出什么计策,刘基才说:“敌人骄纵了引诱他们进入腹地,再派伏兵拦腰截击他们,所以非常非常容易罢了。

”朱元璋于是定下计策,诱敌深入,攻克了陈友谅,全部消灭了他的军队。

朱元璋因刘基献计战胜敌人而赏赐他,刘基推辞不肯接受。

明军攻打陈友谅的皖城,攻不下。

刘基说:“皖城是弹丸之地,哪值得长期让军队辛苦,现在陈友谅的胆子已经吓破了,赶紧进军,逼近江洲,他必定会逃跑,江洲攻克了,皖城能跑到哪儿去?”陈友谅果然逃跑了。

陈友谅的丞相胡廷瑞派他的儿子来请求献出洪都投降有订立盟约的要求朱元璋感到为难,刘基从后面踢了一下朱元璋坐的胡床,朱元璋醒悟过来,就答应了,洪都就攻下了。

此前,刘基因母亲去世请假回家,朱元璋坚决挽留,没能成行,到这时再次提出以前的请求,才获得许可。

刘基到了衢州,苗军反叛,杀了金华、括苍守将胡大海、耿再成等人。

衢州人骚乱不安,守将夏毅很担忧,就延请刘基进衢州,衢州人众立即服服帖帖。

刘基向下属各县下发文书,让各县坚守。

等邵平章的军队到达后,诛杀了所有的叛将。

不久,朱元璋用驿车召刘基回朝,路经建德时,张士诚来侵犯。

李文忠当时做统帅,想要奋起抗击。

刘基让他不要抵抗,说:“三天后,他必定逃跑,逃跑时从后面追上去,可以全部擒获。

”三天后,刘基登上城头遥望,说:“敌人逃跑了。

”大家看到敌人军营旗帜跟以前一样,并且听到密集的鼓声,没有人敢进攻,刘基再次催促他们进攻,到敌营一看,只剩下空空的营垒,留下的都是年老体弱的人。

于是赶紧追逼到东阳,把敌军全部俘获了。

刘基入朝答谢,朱元璋不慌不忙的问道:“我要攻取陈友谅、张士诚,可是有小人说张士诚靠近,所占地区富庶且军队疲弱,应该放在前面攻打,请你替我谋划这件事。

”刘基回答说:“陈友谅占据上游,窃取皇帝名号,他内心没有一天忘了我们的存在,这时候不宜让他长期积聚力量,发展壮大。

攻克了陈友谅,张士诚就是肉汤中的食物了。

”恰逢陈友谅又进攻洪都,朱元璋就率领军队迎面抵抗,在彭蠡湖打了一仗,虽然获得了小胜,还没有决出最后胜负。

刘基请求把军队移动到湖口,在金木相克的日子决战,陈友谅终于被平定。

朱元璋登基后,提拔刘基做御史中丞,兼任太史令。

如果遇.上各种封赏册拜的大典,都是由刘基和左丞相李善长、学士宋濂一起议定。

当时处州七县缴纳的公粮都按每亩五升五合计数,而皇上单独下令,青田县仅以五升作为限额,并说:“让青田刘基老乡的子孙们,世世代代歌颂刘伯温吧。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 127四王志忠生物圈10 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 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20X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二.主要工作及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

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

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