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的精度和结论及依据
混凝土路面路基沉降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路面路基沉降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路面路基是公路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混凝土路面路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混凝土路面路基的沉降情况,对于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营和维护至关重要。
二、检测方法混凝土路面路基的沉降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静载荷试验法静载荷试验法是利用重载车辆对路面路基的荷载作用,通过测量路面路基的变形情况,计算出路面路基的承载力和沉降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已经通车的公路,能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评估路面路基的性能,但需要考虑交通管制、交通安全等问题。
2. 动态加载试验法动态加载试验法是利用冲击负荷或者振动负荷对路面路基进行荷载作用,通过测量路面路基的动态响应,计算出路面路基的承载力和沉降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新建公路或者维护工程,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路面路基进行检测,但需要考虑噪声污染等问题。
3. 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是利用激光测距仪对路面路基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的测量数据,计算出路面路基的沉降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对路面路基的沉降进行长期监测,但需要考虑激光测距仪的精度和稳定性。
三、检测步骤1. 静载荷试验法(1)选择适当的荷载:荷载应该足够大,能够使路面路基产生明显的变形,但不能超过路面路基的承载能力。
(2)布设试验点:根据实际情况,在路面路基上布设试验点,通常每100米左右布设一个试验点。
(3)进行荷载试验:将重载车辆放置在试验点上,进行荷载试验,记录车辆行驶时的速度和轴重。
(4)测量变形:在荷载试验过程中,使用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对路面路基的变形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5)计算沉降量:根据测量数据,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计算出路面路基的沉降量和承载力。
2. 动态加载试验法(1)选择适当的荷载:荷载应该足够大,能够使路面路基产生明显的变形,但不能超过路面路基的承载能力。
(2)布设试验点:根据实际情况,在路面路基上布设试验点,通常每100米左右布设一个试验点。
检测试验项目、主要试验参数、取样依据和要求一览表()

检测试验项目、主要试验参数、取样依据和要求一览表检测试验项目在制造和生产中,检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指定的标准和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检测试验项目:1.外观检查: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完整,有无痕迹、划痕、氧化等缺陷。
2.尺寸检测:测量产品的尺寸、形状、公差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材料检验:对产品的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测试,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强度。
4.功能测试:测试产品是否具备正常的功能和性能,例如电器产品的电压、电流等参数是否正常。
5.耐久性测试:测试产品的耐用程度,以确保其在使用中能够长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主要试验参数试验参数是指测试的指标和参数,针对不同的检验项目,主要试验参数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检验项目主要试验参数外观检查表面光洁度、涂层厚度、氧化层厚度等尺寸检测尺寸精度、形状偏差、公差等材料检验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硬度等功能测试电压、电流、功率、效率等耐久性测试循环次数、负载能力、稳定性等取样依据和要求在进行检验前,需要进行取样,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和准备。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取样依据和要求:1.测试样品的数量和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应从同批次产品中随机取样。
3.样品应存放在适宜环境中,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应符合要求。
4.对于有损伤的样品应进行特殊处理,如封口、套管等。
5.样品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试,以避免在存放过程中发生质变。
要求一览表下面是一个检测试验项目、主要试验参数、取样依据和要求一览表:检验项目主要试验参数取样依据和要求外观检查表面光洁度、涂层厚度、氧化层厚度等数量和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尺寸检测尺寸精度、形状偏差、公差等数量和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取样应具有代表性材料检验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硬度等数量和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功能测试电压、电流、功率、效率等数量和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取样应具有代表性耐久性测试循环次数、负载能力、稳定性等数量和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取样应具有代表性以上就是关于检测试验项目、主要试验参数、取样依据和要求的一些介绍和要求一览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泳涂料及电泳涂膜检测指标及检测规范

电泳涂料与电泳涂膜检测指标及检测规X不挥发物的测定法一、适用X围:本标准适用于电泳漆原漆,电泳槽液及回收槽槽液的不挥发物的测定。
二、依据标准:国家标准GB6751-86《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EDTM-03《固成份测定法及计算方式》。
三、仪器设备和材料:1.精密天平(精确度0.001g)2.玻璃干燥器(硅胶干燥剂)3.铝箔纸4.玻璃吸管5.100ml烧杯6.细玻璃棒7.鼓风恒温烘箱8.50ml移液管四、测定方法及步骤1.抽取试样:准备好烧杯,移液管,把需要检测的漆液搅拌均匀,然后用移液管从被测液中抽取试样。
2.将铝箔纸截直径约6cm圆形纸,再将其折成直径4cm的圆盘,将截成的吕箔纸盘置于天平称重并记录为A。
3.玻璃棒搅拌被测液,使之均匀;用玻璃吸管吸取大约2g置于铝箔纸盘上精确称重为B。
4.依次置于烤箱内烘烤温度为105±2℃ 2小时,然后断开电源,等温度下降到70℃左右时,转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5.待冷却至室温,后精确度称重为C。
6.试验平均测定至少两次。
五、结果表示:1.计算:注:NV以两次测试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一位小数)为报告结果。
2.重复性:由同一操作者,在短时间间隔内,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试样所测得两连续结果的差,应不超1%。
电泳漆检测技术指标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技术指标检测方法电泳漆原漆外观无结块,无沉淀目视不挥发份%☆105℃×2h乳液:35-37色膏:44-46武科液检01细度µm色膏:≤15武科液检15灰份%☆色膏:21-23武科液检06MEQ酸mmol/100g乳液:30-36武科液检05MEQ酸mmol/100g乳液:55-650.1mol/LH2SO4溶剂含量%☆ 6.8-7.2武科液检04PH值☆乳液:6.3-6.9色膏:6.0-7.0武科液检03导电度µs/cm☆乳液:2400-2800色膏:1550-1850武科液检02贮存乳液:6个月;色膏:6个月;贮存条件5-35℃;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电泳漆槽液导电度µs/cm1000-1600武科液检02PH值 6.0-6.6武科液检03MEQ酸mmol/100g26-34武科液检05灰份%☆10-14武科液检06槽液因体份%☆14-18武科液检01泳透力≥98武科液检08工作温度℃28℃-32℃溶剂含量%☆2-3武科液检04干燥性能175±5℃/20min完全干燥漆膜性能漆膜外观色泽均一,平整光滑无颗粒目视漆膜厚度µm15-30武科液检01漆膜硬度(铅笔)≥2H武科液检05漆膜附着力(划格1mm)0级武科液检06漆膜柔韧性mm≤1武科液检09耐盐雾性≥1000h,单向腐蚀≤2mm武科液检12漆膜冲击强度Kg•cm50武科液检04耐水性(40℃)≥500h,无明显变化武科液检08光泽性(60°)50-80武科液检10杯突mm≥6武科液检11注:☆因产品规格不同,指标也略不同,说明书上标明各规格产品详细指标。
电缆检测报告

电缆检测报告一、引言电缆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电缆的性能符合要求,需要对电缆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本报告将对一段电缆进行检测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检测结果和建议。
二、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对一段电缆进行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检测,以确保其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通过对电缆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避免因电缆故障导致的电力系统事故。
三、检测设备和方法本次检测使用了专业的电缆检测设备,包括电气性能测试仪、耐压试验仪、绝缘电阻测试仪、机械性能试验机等。
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电气性能测试、机械性能试验等多个方面。
四、检测结果与分析1、外观检查:电缆表面光滑,无划痕、起皮、气泡等问题,符合外观质量要求。
2、尺寸测量:电缆的直径、导体截面积、绝缘层厚度等尺寸均符合标准要求。
3、电气性能测试:通过电气性能测试仪对电缆的交流电阻、绝缘电阻、耐压性能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电缆的交流电阻和绝缘电阻均符合标准要求,耐压性能良好。
4、机械性能试验:通过机械性能试验机对电缆进行了拉伸、弯曲、扭转等试验,以检测电缆的机械性能。
测试结果显示,电缆的机械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五、结论与建议本次检测结果表明,该段电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为了确保电缆的长期稳定运行,建议定期进行电缆的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加强电缆的管理和维护,防止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电缆分支箱出厂检测报告一、概述本报告旨在总结电缆分支箱的出厂检测结果,以确保其满足相关质量标准和用户需求。
检测涵盖了电缆分支箱的外观、尺寸、电气性能、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
二、检测设备和方法1、检测设备:我们使用了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包括数字式万用表、绝缘电阻测试仪、耐压测试仪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检测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用户需求,对电缆分支箱的外观、尺寸、电气性能、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检测。
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总结

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总结
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是保证实验室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实验
室检测校准工作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和相关法规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的一些关键要点,并分享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和质量管理体系。
在进
行校准前,我们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我们需要准备好校准所需的标准物质和校准仪器,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校准操作。
在校准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需要及时记录和分析校准数据。
在进行校准操作时,我们需要及时记录校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
通过对校准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校准数据的分析,不断改进和优化校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测试准确性。
最后,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在进行校准工作后,我
们需要及时总结校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校准工作,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是保证实验室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
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和质量管理体系、及时记录和分析校准数据、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确保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验室测试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检测实验工作总结

检测实验工作总结
在科学研究中,检测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验证假设的有效性,为研
究结果的可靠性提供支持。
在进行检测实验工作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设计和执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最近进行的一项检测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实验对象,确保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然后,我们设计了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步骤、操作流程、实验条件等,以确保实验的可控性和可比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了实验操作规程,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
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对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最后,我们将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这次检测实验工作,我们不仅获得了有益的实验数据和结论,也积累了丰
富的实验经验和方法。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和方法,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科学研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检测实验工作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实验数据和结论。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实验工作,为科学研究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总结

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总结
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是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室检
测校准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对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SOP)。
在实验室检
测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SOP进行操作,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只有在严格遵守SOP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其次,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对测试结果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可靠的测试结果。
另外,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在实验室检测工作中,新的
测试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测试要求。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我们才能适应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发展需求。
最后,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我们
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我们才能提供客户满意的测试结果。
总之,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是实验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实验室检测校
准工作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SOP,定期维护和校准实验设备,不断学习和提高,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
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一、检测工作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检测标准、规程规范及试验方法,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认真填写试验原始记录,项目要填写齐全,检测有效数据的计算,应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精度要求,试验记录签字齐全。
3.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并严格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
4.检测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应有专人对检测仪器性能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5.对不合格的材料、检验项目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和人员。
6.出具试验数据和结论,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不受行政或经济利益的干预。
二、质量保证制度1.检测人员必须具备检测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并持证上岗;无证人员只能进行辅助工作,并不得在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上签字。
2.难度较大的检测项目,需由技术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协助进行检测。
3.检测人员要按照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工作,对检测数据负责。
4.仪器设备要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校验,对主要的仪器设备要有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操作规程。
5.对大型精密设备要经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对仪器设备要进行好维护保养,确保良好状态。
6.试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整齐规范、方便检测工作的进行,进入检测区域应遵守有关制度。
7.对在检测过程中将产生油烟和有害气体的检测室,应安装通风排气仪器设备,并安装空调和去湿机(加湿器)或恒温恒湿仪,确保试验室环境符合要求。
8.相邻区域的工作不相容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9.室外进行的检测项目所需设施和环境条件,由检测人员按相关规定及本程序有关规定进行监控记录,对危及检测结果和安全的环境条件应停止检测。
10.离开检测室应切断水、电源(不影响使用),关好门窗,消防、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放置于明显易取得的位置,并不得随意搬动。
各检测室都要严格按照要求监控设施和环境的条件,并在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及时调整,以满足要求。
数据处理必须按照有关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填写和处理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名称 测试项目 筛分细度模数 表观密度 1 细集料 含泥量 泥块含量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2 粗集料 含泥量 泥块含量 细度 稠度 3 水泥 初凝 根据粒径 根据粒径 25g/次 500g 两次之差不应大于0.2% 两次之差不应大于0.1% 两次筛余百分率之差不应大于0.5% 6±1mm 4±1mm 针片状 含泥量 ≤15 ≤1 ﹤5 ﹤1 约400g/次 200g/份 根据粒径 根据粒径 两次之差不应大于0.5% 两次之差不应大于0.4% 两次之差不应大于0.02g/cm3 压碎值 C30 ≤16 C50 ≤12 JTJ041-2000(公路 所检项目符合 JTG E42-2005(公路 桥涵施工技术规 JTJ041-2001技术 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范) 规范要求 细度模数 试验质量 约500g/次 约300g/次 要求精度 两次之差不应大于0.2 两次之差不应大于0.01g/cm3 含泥量 常用技术指标 C30 ≤3 粗砂 中砂 C50 ﹤2 中砂 JTJ041-2000(公路 所检项目符合 JTG E42-2005(公路 桥涵施工技术规 JTJ041-2000技术 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范) 规范要求 试验依据 试验结论 结论用语
序号 名称 测试项目 试验质量 要求精度 常用技术指标 试验依据 JTG E30-2005(公路 工程水泥及混凝土 试验规程) 所选定配合比满足试配要求 抗压强度 0.1mpa 试验结论 结论用语 坍落度 5mm
18
路面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汇总报告
JGJ55-2000(普通混 凝土配合比设 计)JTG E30-2005 (水泥混凝土规 程)JTG F302003(水泥砼路面施 工技术规范)
14
地基承载力 普通混凝土 、喷射混凝 土、砂浆、 水泥浆
符合设计要求
15
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灌砂前筒+砂质量 锥体砂质量 试坑砂质量
1g 1g 1g
第 4 页,共 6 页
试验检测项目所要求的精确度、依据、结论
序号 名称 测试项目 试坑土样质量 含水量盒质量 盒重+湿土质量 16 压实度 盒重+干土质量 含水量 平均含水量 干密度 压实度 湿密度 0.01g 0.01% 0.10% 0.01g/cm3 0.10% 0.001g/cm3 JTG E30-2005(公路 工程水泥及混凝土 试验规程) 试验质量 1g 0.01g 0.01g 要求精度 常用技术指标 试验依据 试验结论 结论用语
11
净浆配合比 设计
稠度 强度
JTJ041-2000
所选定配合比满足试配要求
12
土工
所有指标
所检项目符合JTG F10-2006(公路路 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13
锚杆拉拔
GB50086-2001(喷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 经检测结果不符合 射混凝土技术规 求 设计要求 范) TBJ18-80(动力触 经检测结果不符合 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探技术规定) 设计要求 JTG E30-2005(公路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 工程水泥及混凝土 求 试验规程)
8
岩石
单轴抗压强度
0.1mpa
混凝土等级为C60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 JTJ E41-2005(石 料试验规程) 度检验,其他情况下,如有必要时也可以进 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 土强度等级之比对于大于或等于C30混凝 土,不应小于2.其他不应小于1.5,且火成 岩强度不宜低于801MPa,变质岩不宜小于 60MPa,水成岩不宜小于30MPa。 JTJ E41-2005(石 料试验规程)
伸长率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5 低碳圆盘条 (I级) 断后标距 1拉2弯/组
5mpa 应使用分辨力优于0.1mm的量具或测 量装置测定断后标距,准确至0.25mm 0.50%
HPB235≥370
GB/T228-2002(金 GB1499.1-2008低 所检项目符合 属拉伸试验方法、 碳钢热轧圆盘条标 GB1499.1-2008标 GB/T232-2000(金 准 准要求 属弯曲试验方法)
试验检测项目所要求的精确度、依据、结论
序号 名称 测试项目 抗拉强度 4 钢筋(II 级) 2拉2弯/组 断后标距 试验质量 要求精度 5mpa 应使用分辨力优于0.1mm的量具或测 量装置测定断后标距,准确至 (0.25mm修约)(0.02mm游标卡尺) 0.50% 5mpa HRB335≥17% HPB235≥235 常用技术指标 HRB335≥455 GB/T228-2002(金 GB1499.2-2007 所检项目符合 属拉伸试验方法、 (钢筋砼用热轧带 GB1499.2-2007标 GB/T232-1999(金 肋钢筋) 准要求 属弯曲试验方法) 试验依据 试验结论 结论用语
所测指标满足设计及规程要求
所测指标满足设计及规程要求
9
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
抗压强度
汇总报告
稠度
分层度 10 砂浆配合比 设计 强度
1mm 0.1mpa
第 3 页,共 6 页
试验检测项目所要求的精确度、依据、结论
10 序号 砂浆配合比 名称 设计 测试项目 试验质量 要求精度 抗压强度应大于试配强度,其他符合设计要 常用技术指标 求 试验依据 JGJ98-2000(砂浆配 合比设计规 程)\JGJ70-90(建筑 砂浆基本性能试验 方法) 1s 0.1mpa 击实应平行两次取最佳的平均值,CBR高速 JTG E40-2007(土 一级路上路床≥8%下路床≥5%上路堤≥4%下 工试验规程) 路堤≥4%,Wp﹤50%Ip﹤26% 抗压强度应大于试配强度,其他符合设计要 求 所选定配合比28d抗压强度满足试配要 试验结论 结论用语 求 汇总报告
1mm
距断口距离大于5mm
断口位置 7 钢筋焊接 抗拉强度 3根/组
1mm
距断口距离大于5mm
5mpa
符合母材要求
GB/T27-2001(钢筋 闪光对焊拉伸、闪 JGJ18-2003钢筋焊 焊接接头试验方 光对焊弯曲、电弧 接及验收规程 法) 焊
第 2 页,共 6 页
试验检测项目所要求的精确度、依据、结论
终凝
0.5mm
(PI及PII)不大于390min,(P.O-P.CP.S.A-P.S.B-P.F)不大于600min
屈服强度
5mpa
HRB335≥335
第 1 页,共 6 页
4 钢筋(II 级) 2拉2弯/组
GB/T228-2002(金 GB1499.2-2007 所检项目符合 属拉伸试验方法、 (钢筋砼用热轧带 GB1499.2-2007标 GB/T232-1999(金 肋钢筋) 准要求 属弯曲试验方法)
伸长率
HPB235≥25% (JGJ107-2003钢筋 机械连接通用技术 规程)(钢筋锥螺纹 所检项目符合 接头技术标准 JGJ107-2003标准 JGJ109-96)(墩 要求 粗直螺纹钢筋接头 JG171-2005)
抗拉强度 6 钢筋机械连 接 断口位置 3根/组
5mpa%
符合母材要求 GB/T228-2002
JTG E60-2008(公路 路基路面现场测试 规程)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7
混凝土抗渗
所测坑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容重
10kg/cm3
第 5 页,共 6 页
18 路面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JTG E30-2005(公路 工程水泥及混凝土 试验规程) 所选定配合比满足试配要求
试验检测项目所要求的精确度、依据、结论
80um≤10% 45um≤30% 比表面积≥300m2/kg 安定性≤5.0 不小于45min 3d(以上所测指标 符合GB175-2007标 JTG E30-2005(公路 GB175-2007水泥技 准要求,28d待 工程水泥及混凝土 术标准 报.28d(所检项目 试验规程) 符合GB175-2007标 准要求)
19 碳素结构圆钢
GB/T228-2002(金 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32-1999(金 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702-2004
GB700-88
第 6 页,共 6 页
序号 名称 测试项目 试验质量 要求精度 常用技术指标 试验依据 试验结论 结论用语 6个/组(桥涵 用) (70.7*70.7 *70.7mm)± 2mm 6个/组(路面 用) (50.5*50.5 *50.5mm)± 2mm 容重 坍落度 10kg/cm3 5mm 0.1mpa 抗压强度应大于试配强度,其他符合设计要 求 JGJ55-2000(普通混 凝土配合比设 计)JTG E30-2005 (水泥混凝土规 程) 两次试验之 差不大于 20mm 两次试验之 差不大于 21mm 1mm JGJ70-90(建筑砂浆 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抗压强度应大于试配强度,其他符合设计要 求 所选定配合比28d抗压强度满足试配要 求 JTG E30-2005(公路 工程水泥及混凝土 试验规程) 所选定配合比满足试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