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依据,评定标准规定,样品描述,结论

合集下载

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编号规则

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编号规则

附件4:
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等的编号规定
一、编号规则
按“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所辖合同段编号—日期(年月)—样品标识—流水号”五区段的格式进行编号。

说明:
1、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即样品用“YP”表示,记录用“JL”表示,报告用“BG”表示,流水号按各个标段单独进行流水号连接。

2、所辖合同段编号:按下表规定选择。

3、日期(年月):年份采用4位数表示。

4、样品标识:按身份识别编号规则,具体参照下表选择对应的样品标识。

委托单、任务单、样品、记录、报告身份识别编号规则示例
5、流水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根据样品或试验先后顺序连续编号,按月流水,不得间断,如001、002、003......。

二、样品描述
三、结论填写
三、其他事项
1、试验条件:用于描述试验时的环境条件。

例:室内:温度:20℃;相对湿度:50%。

现场检测:室外。

2、试验日期:记录表格落款区时间为复核时间,报告落款区时间为签发时间。

采用8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中间用“-”间隔。

例:2018-08-15。

试验用时间跨度的两个日期中用“~”连接。

例:2018-08-15~2018-08-16。

3、仪器设备:规格型号+仪器名称+内部编号或有唯一性的编号
4、空格:如无内容填写,在空白的适中位置画一横线,如纵向有几行无内容填写,可用一斜线代之。

检验报告模板范文

检验报告模板范文

检验报告范本范文标题:XX检验报告1.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对XX进行全面综合检测,以验证其质量合格性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测试:2.1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强度、耐磨性、耐压性等。

2.2化学性能测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酸碱度、溶解度等。

2.3外观检验:包括外观色泽、表面平整度、气味等。

2.4功能性能测试:包括电气、机械等性能的测试。

2.5安全性能测试:包括对环境和人体安全的检测。

3.检验结果根据以上检验方法,得到如下结果:3.1物理性能测试结果:在强度、耐磨性、耐压性等方面,样品均通过了相关测试要求,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

3.2化学性能测试结果:经化学成分分析,样品化学成分符合要求,酸碱度、溶解度等指标也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该样品在化学性能上没有异常。

3.3外观检验结果:样品外观色泽均匀,表面平整度良好,没有明显的裂纹、变形等问题,气味方面也没有异常。

3.4功能性能测试结果:在电气、机械等方面的测试中,样品均达到了要求,具备良好的功能性能。

3.5安全性能测试结果: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检测结果良好,不存在危险物质、放射性等问题。

4.检验结论综合以上检验结果,本次检验的样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具备良好的质量合格性。

可以放心使用和销售。

5.建议针对本次检验中发现的一些小问题,建议进行如下改进措施:5.1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2完善产品说明书,明确产品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6.注意事项此检验报告仅对样品进行了全面综合检测,并不代表全部产品或批次。

为保证产品质量,请在购买前查看相关产品标准和说明。

注:此为虚构的检验报告范本,请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况进行修改。

安全型式试验报告

安全型式试验报告

器具的型号、规格
Ⅱ类结构的符号(对Ⅱ类器具)
IP代码(IPX0不标出)
设计由用户来充液的加热器应标有最高和最低液位(GB4706.23-2003)
除了高位安装和可见发光的辐射式加热器外,其余应标警告用语“禁止覆盖”,除非其结构能保证其不被覆盖
(GB4706.23-2003)
设计用于干衣并符合IEC60335-2-43的加热器不要求该标志(GB4706.23-2003)
在运输或储藏时设计拆掉防火保护罩的加热器应标有警告用语(GB4706.23-2003)
7.2 对于用多种电源的驻立式器具的警告语
此警告语应位于接线端子罩盖的附近
7.3 正确地标示额定值围
7.4 不同额定电压的设定应清晰可辨
7.5 标出每个额定电压所对应的额定输入功率
标出额定输入功率的上、下限值
7.6 正确使用符号
7.7 配备正确的接线图,并固定在器具上
7.8 除Z型连接以外:
—专门连接中线的接线端子用字母N标明
—接地端子用符号标明
—标志不应设置在可拆卸的部件上
—应标出单极保护装置的对应接线端子
7.9 可能引起危险的开关的标志或放置
7.10 开关和控制器应用数字、字母或其它方式表示
数字“0”只能表示“断开”档位,除非不致引起与“断开”
档位相混淆
7.11 控制器应标出调节方向
7.12 使用说明(书)应随器具一起提供,以保证器具能安全使用。

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编号规则

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编号规则

附件4:
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等的编号规定
一、编号规则
按“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所辖合同段编号—日期(年月)—样品标识—流水号”五区段的格式进行编号。

说明:
1、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即样品用“YP”表示,记录用“JL”表示,报告用“BG”表示,流水号按各个标段单独进行流水号连接。

2、所辖合同段编号:按下表规定选择。

3、日期(年月):年份采用4位数表示。

4、样品标识:按身份识别编号规则,具体参照下表选择对应的样品标识。

委托单、任务单、样品、记录、报告身份识别编号规则示例
5、流水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根据样品或试验先后顺序连续编号,按月流水,不得间断,如001、002、003......。

二、样品描述
三、结论填写
三、其他事项
1、试验条件:用于描述试验时的环境条件。

例:室内:温度:20℃;相对湿度:50%。

现场检测:室外。

2、试验日期:记录表格落款区时间为复核时间,报告落款区时间为签发时间。

采用8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中间用“-”间隔。

例:2018-08-15。

试验用时间跨度的两个日期中用“~”连接。

例:2018-08-15~2018-08-16。

3、仪器设备:规格型号+仪器名称+内部编号或有唯一性的编号
4、空格:如无内容填写,在空白的适中位置画一横线,如纵向有几行无内容填写,可用一斜线代之。

试验检测报告结论的描述 2

试验检测报告结论的描述 2
6
细集料含泥量
是否洁净、规格、型号、种类
经检测,该样品含泥量符合/不符合GB/T14684-2011中的(I、II、III类)技术要求
7
细集料泥块含量
是否洁净、规格、型号、种类
经检测,该样品泥块含量符合/不符合GB/T14684-2011中的(I、II、III类)技术要求
8
细集料综合
是否洁净、规格、型号、种类
33
石料
颜色、品种
经检测,该样品抗压强度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33
沥青针入度
固态、黑色
经检测,该样品针入度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34
沥青软化点
固态、黑色
经检测,该样品针入度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35
沥青延度
固态、黑色
经检测,该样品针入度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36
沥青混合料
样品均匀、无离析、无花白料
经检测,该样品所检指标符合JTG F40-2004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
37
构造深度
路面干燥、清洁、无污染
经检测,该路段构造深度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38
渗水
路面干燥、清洁、无污染
经检测,该路段渗水系数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39
弯沉
路面干燥、清洁、无污染
经检测,该路段弯沉代表值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40
砂(净)浆抗压
无麻面、无缺角
经检测,该组砂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28d)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3
细集料筛分
是否洁净、规格、型号、种类
经检测,该样品干(水)筛分符合/不符合GB/T14684-2011中的技术要求
4
细集料表观密度
是否洁净、规格、型号、种类

GB4943-2001信息技术产品安全试验报告格式-2010实施规则

GB4943-2001信息技术产品安全试验报告格式-2010实施规则

2.10.5.3
2.10.5.4
2.10.6 2.10.6.1 2.10.6.2 2.10.6.3 2.10.6.4 2.10.6.5 2.10.6.6 2.10.7 2.10.8 2.10.9 2.10.10 3 3.1 3.1.1 3.1.2 3.1.3 3.1.4 3.1.5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绝缘穿 透距离 一般要求 工作电压的确定 电气间隙 一般要求 一次电路的电气间隙 二次电路的电气间隙 瞬态电压电平的测量 爬电距离 CTI试验 固体绝缘 最小绝缘穿透距离 薄层材料 层数 抗电强度试验 印制板 绝缘穿透距离 薄层材料抗电强度试验 层数 绕组元件 层数 在元器件内接触角度在 0 0 45 ~90 之间的两根导线 涂覆的印制板 一般要求 样品制备和预备试验 热循环试验 0 热老化试验( C) 抗电强度试验 耐划痕试验 抗电强度试验 封装的和密封的零部件 0 温度T1=T2+Tmra-Tamb+10K( C) 填充绝缘化合物的间距 抗电强度试验 元件的外部接线端子 有不同尺寸要求的绝缘 布线,连接和供电 一般要求 电流额定值和过流保护 机械损伤防护 内部布线的固定 导体的绝缘 玻璃绝缘珠和陶瓷绝缘子

— — —
2.4 2.4.1 2.4.2
2.4.3 2.5
限流电路 一般要求 限值 频率(Hz) 测得的电流(mA) 测得的电压(V) 测得的电容(μF) 限流电路与其他电路的连接 受限制电源 内在限制输出 阻抗限制输出 过流保护装臵限制输出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 条件下调节网络限制输出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调节网络限 制输出和在单一故障条件下过 流保护装臵限制输出 输出电压(V),输出电流(A),视 在功率(VA) 过流保护装臵的电流值(A) 接地和连接保护措施 保护接地 功能接地 保护接地导体和保护连接导体 保护接地导体的尺寸 2 额定电流(A),截面积(mm ) 保护接地导体的尺寸 2 额定电流(A),截面积(mm ) 额定电流(A),类型和标称螺纹 直径(mm) 接地导体及其连接的电阻 (Ω),试验电流(A) 绝缘的颜色 端子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CNAS-CLxx: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征求意见稿 5#)Application of CNAS-CL01《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the Competency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旨在明确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相关条款的具体实施要求,同时也为评审员提供指南。

CNAS根据专业技术领域的情况,制定CNAS-CL01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说明。

本文件作为实验室认可强制性要求文件,与CNAS-CL01同步应用。

本文件中的条款号与CNAS-CL01相对应,因此并不连续。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4.1 组织4.1.1 实验室或其母体机构应是法定机构登记注册的法人机构,一般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或社会团体法人。

4.1.1a) 实验室为独立注册法人机构时,认可的实验室名称应为其法人注册证明文件上所载明的名称;实验室为注册法人机构的一部分时,其认可的实验室名称中应包含注册的法人机构名称。

政府或其他部门授予实验室的名称如果不是法人注册名称,不能作为认可的实验室名称。

4.1.1b) 实验室为独立法人机构时,检测或校准业务应为其主要业务,检测或校准活动应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开展。

4.1.1c) 对于法人机构内部实验室,申请的检测或校准能力应与核准注册的法人业务范围密切相关。

4.1.5g) 实验室应关注对人员的监督模式,确定可以独立承担检测或校准工作的人员,以及需要在指导和监督下工作的人员。

实验室可以通过质量控制结果(见CNAS-CL01中5.9条款),包括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现场监督实际操作过程、核查记录等方式对人员实施监督,做好监督记录并进行评价。

4.1.5h) 实验室技术管理者可以由一名技术人员担任,也可以由负责不同技术领域的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管理层,其技术能力应覆盖实验室所从事的检测或校准活动的全部技术领域。

食品感官评定实验

食品感官评定实验

实验一三角检验方法的应用一、实验目的掌握用三角检验法评价两种样品是否存在差异或是否相似。

二、实验原理三角检验是指同时提供三个已编码的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评价员挑选出不同的那一个样品的试验方法。

该方法用于两种产品的差别检验,也可用于筛选和培训评价员。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啤酒四、实验步骤1. 试验设计:实验目标为检验啤酒标准样品和稀释比较样品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将α值设定为0.05(5%);2. 样品准备:标准样品是啤酒,稀释比较样品是用水作10%稀释的标准样品。

啤酒除气处理方法为摇瓶法,方法如下:取样品约300 mL,置于500 mL容量瓶中,用瓶塞堵住瓶口轻轻摇动,并不时松开瓶塞排气几次,除气后静置备用。

3. 品评:从左至右依次对样品进行品尝,品评时取样品约15 mL左右,使其滑动接触舌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舌根部位。

获得感觉后,将样品吐入废液桶中,并用清水潄口,潄口后等待1 min,再品尝下一个样品;4. 记录:将品尝后的结果记录下来。

五、结果与分析1. 两种啤酒样品个人品评结果样品编号记录(〇相同的样品,×不同的样品)2. 两种啤酒样品最终品评结果参加人数:人正确选择人数:人α值设定:0.05临界值:比较:结论:两种啤酒样品______显著差异(填存在或不存在)。

实验二描述分析法感观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用描述分析法来评价样品的感观特性及每种特性的强度。

二、实验原理描述分析是由一组合格的感官评价人员对产品提供定性、定量描述的感官检验方法。

评价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部分的。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绿茶饮料四、实验步骤1. 评定样品特性的确定:对样品进行观察,建立描述词汇并对词汇进行筛选;2. 品评、记录:熟悉描述词汇后从左至右依次对样品进行品尝,将品尝后的结果记录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
拉伸
冷弯
重量偏差
1次/60吨·每批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1499.2-2007《热轧带肋钢筋》
GB/T701-2008《热轧圆盘条》
GB1499.1-2008《热轧光圆钢筋》
GB13788-2008《冷轧带肋钢筋》
沥青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密度
1次/每车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设计图纸
粗集料
>2.36mm
水洗法筛分、针片状、压碎值、密度、吸水率、粘附性、软石含量(必要时)、高温压碎值(上面层)
1次/每500吨·每批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1次/600吨·每批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碎石
筛分、含泥量、
针片状、表观密度、压碎值
1次/600吨·每批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强度等级为C50及以上配合比设计需要做碱活性试验、压碎值不换算
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用于砂垫层
粗集料
筛分、含泥量
针片状、压碎值
1次/2000吨·每批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用于碎石垫层
路基检测
压实度、灰剂量
弯沉、平整度
4点/200米·双车道·每层(2点/1000㎡·每层)
路基试验项目、频率及标准
材料名称
试验检测项目
频率
试验检测规程、方法
评定标准
备注

界限含水率、颗粒分析
1次/10000m3·每种土
JTG 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方法》
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有机质含量、最大粒径、膨胀总率、CBR试验等在有必要时进行
标准击实
每种土质一次,相同土质每10000 m3复检一次
苏高技(2005)105号文《江苏省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
胶砂强度
见国家标准



筛分
见规范
1次/2000吨·每批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压碎值
见规范



筛分
见规范
1次/1000吨·每批
塑性指数
液限
<9.0
<28.0%
JTG 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方法》
抗压弹性模量、抗剪弹性模量、极限抗压强度、
竖向压缩变形、
盆环径向压缩变形、摩阻系数
1组/每批次(板式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超过200块、盆式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超过10块)
JT3132.3-90《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成品力学性能检验规则》JT/T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391-2009《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集料筛分采用:水洗法
集料组成级配需符合苏高技(2005)105号文要求
粗集料:4.75mm以上颗粒
细集料:4.75mm以下颗粒
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安定性
见国家标准
初凝时间
>3h
见施工指导意见
终凝时间
6h~10h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抗压强度
见JTG F80/1-2004附录D
弹性模量
1组/每工作台班
砂浆
试块
稠度、强度
见JTG F80/1-2004附录F
JGJ/T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检验方法》
施工图设计值、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稠度依据基准配合比稠度判定
孔道压浆试块
稠度、强度
泌水率、膨胀率
掺量大于1%(含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100t,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50t,不足50t的也可按一个批量计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橡胶支座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设计图纸
细集料
<2.36mm
水洗法筛分、密度、塑性指数、砂当量
1次/每200吨·每批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设计图纸
填料
水洗法筛分、密度、塑性指数、亲水系数
1次/每50吨·每批
津Q/YB3125-1996《精轧螺纹钢筋》
钢筋机械连接
型式检验
每个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生产厂家、每种品牌的钢筋、每种钢筋的规格、每种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级别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要求做一组接头型式检验
JGJ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JGJ107-2010
锚固系数
3组/1000套
夹片
硬度、外观
硬度
钢绞线
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延伸率、弹性模量
1次/60吨·每批
GB/T228.1-2010《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5224-2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2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松弛损失
2次/同厂家
外加剂
减水率、泌水率比、凝结时间之差、抗压强度比、对钢筋锈蚀、1H经时坍落度就化量或保留值
1次/每个结构物
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施工图设计值
几何尺寸、平整度、竖直度等项目未列入
锚具
硬度、外观
5%且不少于5套
GB/T 231.1-2009《金属洛氏硬度试验规程》
GB/T14370-201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JGJ85-201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TG/TD3-201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备注:掺灰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采用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桥梁材料、结构物试验项目、频率及标准
材料名称试验Leabharlann 测项目频率试验检测规程
评定标准
备注
水泥
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凝结时间、胶砂强度
1次/200吨·袋装每批
JTG 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
每根
JTG/T F81-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原材料试验标准
材料名称
试验项目
要求值
频率
试验检测规程、方法
评定标准或依据
备注


比表面积
见国家标准
1次/200吨·袋装每批
1次/500吨·散装每批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试件不应少于9个,其中单向拉伸3个、高应力反复拉压3个和大变形反复拉压3个,同时应另取3根钢筋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
工艺试验(抗拉强度、残余变形)
每种规格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试件不少于3个
拉伸
1次/500个·每台班
钢筋
焊接
工艺试验
1次/500吨·散装每批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方法》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比表面积1次/2000吨

筛分、含泥量、
表观密度
1次/每车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设计图纸
乳化SBS改
性沥青
粘度、蒸发残留物含量、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1次/每车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设计图纸
双车道单幅
级配
符合规范要求
1次/每2000㎡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水泥剂量
(%)
设计剂量±0.5
6个样品/每2000㎡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灰剂量滴定曲线
含水量
(%)
最佳含水量±2.0
衰减曲线
每种土质一次,相同土质每一次15天衰减
石灰
有效钙、氧化镁含量
未消解残渣含量
1次/100吨·每批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用于掺灰土
细集料
含泥量
细度模数
1次/1000吨·每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