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操作技能——胸腔穿刺术
临床必会操作之胸腔穿刺

CONTENTS
01 为什么胸腔穿刺必须要会 02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胸腔穿刺 03 如何完美做好胸腔穿刺
04 胸腔穿刺善后事宜
为什么胸腔穿刺必须要会
1.胸腔穿刺是肺病科比较常见、方便简易的一种诊断和治 疗方法。通过胸腔穿刺可以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各种检查,找到
疾病的原因。如果腔内积液压迫肺脏或者积液时间过长,容易引 发胸膜粘连,从而影响肺部呼吸功能,这时可通过胸腔穿刺把积 液抽掉。必要时还可以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目的。如果胸腔内有过 多的气体,胸膜腔已经由负压变成了正压,那么,也可以通过此 项操作进行减压把气体抽出来。
A②DD 操YOU作R IT流LE 程HERE
肩胛下线在哪儿?
1.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 明显部位进行。
2.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 或腋后线第7~8肋间。
3.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 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 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 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 在皮肤上标记。
胸腔穿刺善后事宜
1.标本采集后,及时提交医嘱以送检。 2.收拾物品,区分利器、医疗垃圾、生活垃圾。 3.安慰患者、书写有创操作记录。
做事有始有终
THANK YO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患沟通 签署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 准备胸腔穿刺包 准备麻醉用药及耗材
准备物品
由胸穿针、注射针、注 射器、手套、纱布、棉 签、镊子、孔巾、试管 及试管塞、试管架、胶 管和导管夹组成。
准备物品
9
2%利多卡因注射液
一次性医用帽子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②操作流程
选择穿刺点
(1) 胸腔穿刺抽液:先进行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可结合X 线及B超定位。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常选择:肩胛下角线7~9肋 间;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间。 (2) 包裹性胸膜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 (3) 气胸抽气减压: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因为肋 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下缘走行,故应经肋骨上缘穿刺以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胸腔穿刺术操作技术

胸腔穿刺术操作技术【适应证】1.抽取胸腔积液、积气、积血或积脓检查,需要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患者。
2.胸腔内给药物治疗。
【禁忌证】1.有出血性疾病或正在抗凝治疗者慎做。
2.心肺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慎做。
3.不合作者,暂不宜进行。
【准备】1.术前准备术前体检,胸透或摄X 线片或B 超检查,并告知患者操作过程,以减少顾虑,取得合作,术中感觉不适时及时示意。
2.器械准备胸腔穿刺包或一次性胸腔抽液包。
【操作方法及程序】定位1.常规排气者,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
2.常规排液、排血、排脓者,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
包裹性积液、积脓者,需行胸部X线正侧位摄片或超声定位穿刺。
穿刺方法1.检查胸穿针是否通畅,三通开关的方向机关闭情况。
2.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局麻后试穿定位,用胸穿针沿肋骨上缘进针2.5-3cm,进胸腔后抽液。
3.穿刺完毕后,拔出穿刺针,局部皮肤消毒,贴无菌纱布。
【注意事项】1.抽液不可过多过快,首次抽液一般不超过800ml,以后常规方法每次抽液不超过1000ml。
如抽出液体为新鲜血液,停止抽液。
2.心脏、大血管旁的局限性积液,或有心脏扩大、肝大、脾大及严重肺气肿者,要十分慎重决定穿刺。
3.穿刺时应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4.穿刺过程中,患者不可变动体位、咳嗽或深呼吸。
5.穿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胸闷、胸部剧痛或晕厥等胸膜过敏现象或连续咳嗽、吐白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急救。
6.每次抽液均应准确记录患者情况、抽液量、液体性质、色泽,并根据情况留取标本。
执业医师操作技能——胸腔穿刺术

第五章基本操作技能——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一、适应证:1.诊断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2.治疗胸腔大量积液、气胸产生压迫症状,可抽液或抽气以减压;急性脓胸或恶性肿瘤侵及胸膜引起起积液,可抽液或注入药物。
二、胸膜腔积液的X线表现:当胸腔积液量达0.3-0.5L时,胸部X线检查显示肋膈角变钝。
随着胸腔积液增多,肋膈角消失,显示一凹面向上,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积液影。
大量胸腔积液时,整个患侧胸部呈致密影,纵膈和气管被推向健侧。
局限包裹性积液可发生于胸腔任何部位。
肺底积液时显示一侧膈肌明显升高或胃底气泡影与肺下缘之间明显加宽。
在胸部X线片与胸腔积液量判断:胸腔积液在第4前肋间以下称为少量胸腔积液;第4前肋与第2肋之间属于中等量胸腔积液;积液位于第2前肋以上为大量胸腔积液。
三、操作准备: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签字。
3.器具:消毒用具(无菌纱块、碘伏、消毒棉签)、标本送检试管、无菌胸腔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手套、洞巾、注射器及胶布。
4.操作者戴无菌帽、口罩。
四、操作方法: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自然呼吸。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可行超声波定位,或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
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方向与深度,以确保穿刺成功。
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气胸病人选择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
3.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覆盖消毒洞巾。
4.选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注射皮下出现皮肤橘皮样皮丘改变,然后自皮至胸膜层进行逐次麻醉。
5.术者以左手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麻部位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已穿入胸膜腔。
胸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有选择体位、定位麻醉、穿刺引流、固定;注意事项有穿刺部位、引流量等。
1.选择体位:嘱被检查者反向坐在椅子上,前臂置于椅背,头枕前臂。
2.定位麻醉:通过超声及叩诊的方式定位穿刺点,然后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3.穿刺引流:穿刺点切开约2mm切口,穿刺针缓慢进入胸腔,回抽有积液表示成功,留取标本进行化验例如常规、生化等。
4.固定:固定穿刺管,根据需求引流胸水(停留在胸腔的积液)。
注意事项有穿刺时要选择上一肋骨的下缘;在引流胸水时首次不多于600ml,以后不多于1000ml;穿刺过程中出现不适及时停止等。
胸腔穿刺术需要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出现不适及时进行诊治。
(完整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操作技能评分标准:胸膜腔穿刺术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操作:胸穿患者体位正确(3分)穿刺前先量血压(1分)。
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2分)穿刺点选择正确(3分)穿刺点选择患侧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波定位确定)。
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8分)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厘米(1分)。
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
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的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5分)。
覆盖消毒洞巾。
抽取2%利多卡因5毫升在穿刺点的下一肋骨上缘模拟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分)。
模拟穿刺操作正确(4分)考生以左手的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局麻处刺入,转动三通活栓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毫升,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毫升(1分)。
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
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1分)。
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止血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1分)。
抽液结束时,按压、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按压后固定(1分)。
术后处理正确(1分)术后再次测血压,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提问:胸膜腔穿刺术临床意义?(1分)答: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为什么穿刺点选择在下一肋骨上缘?答:避开肋间血管和神经。
诊断性穿刺抽液量是多少?答:50-100毫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执业医师临床考核技能操作胸穿术步骤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1、适应症:①大量的胸腔积液或积气,穿刺抽出液体或气体以减轻其对肺或大血管的压迫,改善呼吸或循环障碍。
②胸腔积脓时抽出脓液,减轻中毒,防止脓胸的进一步发展,并可对脓液进行检查如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治疗。
③抽出胸腔积液进行化验明确其性质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④通过胸膜腔穿刺向胸膜腔内注入药物(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粘连剂等)以行局部治疗。
2、禁忌症①有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小板明显减少或用肝素、双香豆等进行抗凝治疗者;②大咯血、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等;③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对禁忌,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或行基础麻醉后进行胸膜腔穿刺。
3、穿刺部位和体位①胸膜腔穿刺抽气取仰卧高坡位或半坐位,穿刺点应选择叩诊为鼓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显的部位,多取锁骨中线第2肋间。
②胸膜腔穿刺抽液体可取反向骑跨坐于靠背椅上,上肢屈肘交叉置于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
病情不允许久坐者,可取仰卧高坡位,病侧稍向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显露胸部后外侧。
穿刺点应选择叩诊为实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显的部位,一般常取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
③对于包裹性积液和局限性积气,须结合X线或B超定位穿刺点。
4、术前准备①术者准备术者应认真体检和备齐穿刺物品。
将皮肤消毒用品、无菌手套、局麻药物、治疗用药和胸穿包携至操作地点。
胸穿包一般要求含有带橡皮管的胸膜腔穿刺针(16号或18号)、血管钳、纱布、弯盘、孔巾、7号针头、10ml及50ml(或更大)的注射器、标本试管。
另须准备较大容量的容器盛放积液。
②病人准备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于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或苯巴比妥30mg或可待因0.03g等以镇静止痛。
剧烈咳嗽者可给予止咳剂如氨酚待因。
5、具体操作①按上述方法摆好体位,确定穿刺点。
②操作者先戴口罩、帽子,穿刺点周围常规皮肤消毒(范围至少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执业医师操作之四大穿刺

腰椎穿刺术
【适应证】
1、诊断 2、测定颅内压力 3、鞘内注射药物 【禁忌证】 1、颅内高压、脑疝先兆 2、休克、衰竭 3、局部皮肤有炎症 4、颅内占位者
腰椎穿刺术
(一)术前准备 1、核对病人姓名 2、说明穿刺目的,签知情同意书 3、测血压、脉搏 4、戴好帽子、口罩 5、清洁双手
6、操作用物准备
骨髓穿刺包、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无菌手套、 消毒用品、胶布、弯盘、2%利多卡因、玻片
(二)选择穿刺点
1、髂前上棘:骨面较平,髂前上棘后1-2cm处 2、髂后上棘:穿刺点在骶椎两侧2~4cm 3、胸骨柄:胸骨中线相当于第2肋间处 4、胸、腰棘突:第11-12胸或第1-3腰椎棘突处 5、胫骨(仅适用于2岁以内的患儿):胫骨结节平面下约1cm
穿 刺 术
1、适应证和禁忌证 2、准备(病人、医生、物品、环境) 3、体位、定位 4、消毒、戴手套、盖洞巾 5、局部麻醉 6、检查穿刺包物品并穿刺 7、抽液、留样送检 8、术后处理、注意事项
签知情同意书、排尿 检查穿刺包日期
腹膜腔穿刺术
【 适 应 证 】 【 禁 忌 证 】
1、诊断性穿刺 2、大量腹水,减轻症状 3、腹水浓缩回输 4、腹腔内注入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
人文关爱
1、胸腔穿刺前阅读胸部X片,严防左、右侧穿错 2、无菌技术,防止气胸 3、抽液(气)过程中,如连续咳嗽、出汗、心悸、胸 部不适或压迫感,乃至虚脱等,应立即终止 4、术后应观察有无气胸、血胸、肺水肿及胸腔感染等 并发症发生 5、诊断穿刺,50-100ml;减轻症状首次 600ml-800ml, 以后〈1000ml;脱落细胞至少100ml
【注意事项】
人文关爱
1、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时,应停止操作 2、掌握禁忌症如必须进行,确认无脑疝者,可先用脱水剂
内科临床技能-穿刺术

穿刺部位
胸腔内化疗。 (4)化脓性或结核性胸膜腔积液药物治
体位选择 疗疗效不佳者,应多次穿刺将积液抽净, 并可注药。
操作要点 (5)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腔积气,均可
行胸腔抽气术。
注意事项
胸膜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尤对接受抗凝 剂特别是溶栓药物治疗的病人应慎重。血
禁忌证 友病病人禁忌穿刺。 (2)穿刺局部皮肤有感染、皮损者。
穿刺部位
及腹腔脏器。 7. 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顾虑;
体位选择
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 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8. 恶性胸腔积液,可在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或 操作要点 硬化剂以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
膜粘连,闭合胸腔。
注意事项 9. 操作前向病人解释胸腔穿刺的必要性及可能
胸膜腔穿刺术
适应证 病人面向椅背取端坐位,双前臂平置于椅 禁忌证 背上缘,额头伏于手臂上。病重者可半卧 物品准备 位,穿刺侧上肢高举,前臂屈曲,手垫于
后枕部。
穿刺部位
体位选择
操作要点
注意事项
胸膜腔穿刺术
适应证 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约
15cm),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禁忌证
↓
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先 物品准备 皮内注射产生一皮丘,然后注射针垂直皮
体位选择
识
好,同时胸水不能放太快。立即停止操作, 吸氧,予 0.1%肾上腺素 0.3-0.5ml 皮下注
射。 操作要点 点 3. 复张性肺水肿:往往发生在穿刺中、后
期,变现为胸闷、气短、咳泡沫样痰。处理:
注意事项
利尿、扩血管、强心,糖皮质激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基本操作技能——胸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
一、适应证:
1.诊断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2.治疗胸腔大量积液、气胸产生压迫症状,可抽液或抽气以减压;急性脓胸或恶性肿瘤侵及胸膜引起起积液,可抽液或注入药物。
二、胸膜腔积液的X线表现:
当胸腔积液量达0.3-0.5L时,胸部X线检查显示肋膈角变钝。
随着胸腔积液增多,肋膈角消失,显示一凹面向上,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积液影。
大量胸腔积液时,整个患侧胸部呈致密影,纵膈和气管被推向健侧。
局限包裹性积液可发生于胸腔任何部位。
肺底积液时显示一侧膈肌明显升高或胃底气泡影与肺下缘之间明显加宽。
在胸部X线片与胸腔积液量判断:胸腔积液在第4前肋间以下称为少量胸腔积液;第
4前肋与第2肋之间属于中等量胸腔积液;积液位于第2前肋以上为大量胸腔积液。
三、操作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签字。
3.器具:消毒用具(无菌纱块、碘伏、消毒棉签)、标本送检试管、无菌胸腔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手套、洞巾、注射器及胶布。
4.操作者戴无菌帽、口罩。
四、操作方法:
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自然呼吸。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可行超声波定位,或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
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方向与深度,以确保穿刺成功。
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气胸病人选择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
3.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覆盖消毒洞巾。
4.选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注射皮下出现皮肤橘皮样皮丘改变,然后自皮至胸膜层进行逐次麻醉。
5.术者以左手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麻部位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已穿入胸膜腔。
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
穿刺针可应用三通穿刺针或较粗的长针后接胶皮管,穿刺前应关闭三通针,先将胶皮管用止血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
穿入胸膜腔后再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或松开胶皮管止血钳,抽取胸腔积液。
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记量或送检。
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五、术后处理
1.术后嘱病人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半小时,测血压并观察病情有无变化。
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
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
4.做好穿刺记录。
六、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反应;或出现持续性咳嗽、气短等现象,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以防一次大量迅速抽液后出现复张后肺水肿;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
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检查瘤细胞,为提高阳性检出率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刺破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进针部位沿肋骨上缘以免损伤肋间血管。
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胞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
【考官提醒】
考试时需要说的:
戴口罩、帽子,术前测血压。
令患者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自然呼吸,取超声定位,胸部叩实处。
一般取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
也可选腋中线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巾。
询问患者过敏史,选下一肋骨上缘为穿刺点。
2%利多卡因逐层局部麻醉。
关闭三通后,进行穿刺,穿刺后打开三通,抽取胸腔积液。
注意胸膜反应,抽液不宜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