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设计说明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150字(必备3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150字第1篇一、项目概况1、本项目的案名:西雅图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部最大的城市,被誉为“全美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本项目以“西雅图”为名,不但点明了项目在大郑州的区位,并且通过西雅图的品牌捆绑来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西雅图,郑州西部最美丽的城市版图。
2、区位分析一期启动区项目基地位于基地北边。
用地西接河南工业大学用地、南靠小学用地、东临牡丹路、北连主干道新龙路,规划总用地面积为公顷。
二、规划设计依据本次规划设计遵从设计任务要求及各类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1、甲方提供的“西雅图”住宅区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和基地红线图。
2、《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住宅设计规范》5、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三、规划设计原则本居住区定位为生态居住区,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
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
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1、和谐性: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与活力。
2、可持续性:生态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因而它能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3、整体性: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本住宅小区位于_____,占地面积约_____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_____平方米。
小区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场所。
二、规划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打造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
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生活需求。
2、生态环保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引入绿色植被和水系,营造生态景观。
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智能化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如智能安防、智能物业管理等,提高小区的管理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总体规划布局1、功能分区小区分为居住、休闲、商业等功能区。
居住区域包括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和别墅等不同类型的建筑,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休闲区域设有公园、健身设施、儿童游乐区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商业区域位于小区入口处,方便居民购物和生活。
2、道路交通小区内部道路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保障居民的安全。
主干道宽_____米,次干道宽_____米,方便车辆通行。
同时,设置了充足的停车位,包括地下停车位和地面停车位。
3、景观绿化景观设计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种植了多种乔木、灌木和花卉,营造出四季有景的绿化环境。
中心公园是小区的景观核心,设有水系、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空间。
四、建筑设计1、住宅建筑(1)户型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居民生活习惯,设计了多种户型,包括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和四居室等。
户型方正,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
客厅和卧室朝向主要景观面,提高居住舒适度。
(2)建筑外观建筑外观采用现代简约的风格,线条简洁流畅,色彩搭配协调。
外立面采用高品质的建筑材料,如石材、真石漆等,保证建筑的美观和耐久性。
(3)建筑高度多层住宅建筑高度为_____米,高层住宅建筑高度为_____米,别墅建筑高度为_____米,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一、选址与规划选址是住宅小区建设中的首要考虑因素,应当选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尽量远离噪音源和环境污染源。
在选址时还应考虑到日照情况、气候条件等因素,以便为住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规划中需要确定住宅小区的用地面积和产权性质,同时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便利需求。
应合理分配土地资源,确定好公共设施和绿化用地的位置,以便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此外,还要合理规划道路、车位及停放区域,确保交通通畅和居民的车辆停放。
二、建筑设计与风格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要紧密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格,在保持原有城市风貌的前提下,注重创新和美观。
建筑风格可选择传统、现代或是结合两者的风格,但要保证整个小区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在建筑设计上,应尽可能参考住户的居住需求和生活方式,充分考虑到功能性和实用性。
每栋住宅建筑应具备合理的格局,包括合适的房间数量和布局、宽敞明亮的起居空间、功能齐全的厨房和卫生间等。
三、设施与服务配套住宅小区的设施与服务配套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应该充分满足居民的各项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1.公共设施:小区内应设置公共花园、休闲娱乐场所、运动健身区域、儿童游乐场等,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和锻炼需求。
2.安全设施:小区内应设有安全监控系统、防火设施、门禁系统等,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商业配套:可以在小区内设立商业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店、超市、小吃店等,方便居民购物和就餐。
4.社区服务:在小区内设立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如快递代收取送、家政服务、修理服务等。
四、绿化与环境保护住宅小区的绿化是重要的建筑设计要素之一,应充分考虑到绿地的布局和比例。
小区内应设立草坪、花坛、树木等,营造宜人的景观效果,提供清新的空气和人们接触自然的机会。
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注重垃圾分类处理,设立垃圾收集站和垃圾分类指导板。
此外,还应考虑到水、电、气等资源的节约使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高小区的能源利用效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一、设计目标与原则本次小区设计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社区,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设计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人性化、生态友好、社区互动、区域特色等。
二、布局规划与功能分区小区整体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以提供良好的空间连通性和视觉效果。
根据功能需求,分为公共活动区、居住区、商业区、绿化休闲区等辅助功能区域。
公共活动区包括社区中心、公园、游乐场等,提供居民社交、体育娱乐及公共服务等功能。
居住区分为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及商务公寓等,满足不同居住需求。
商业区设置购物中心、超市、餐饮街等,方便居民购物和生活。
绿化休闲区设置公共花园、景观湖等,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交通道路与停车系统小区内道路规划考虑到交通流量及人流量,将主次道路设置合理,保证交通顺畅。
道路两侧设置人行道和车道,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同时,小区内设置停车系统,包括地下停车场、停车位和停车管理系统等,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四、建筑设计与生态环保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居民的居住需求和视觉美感,打造独特的建筑风格。
建筑外立面使用环保材料,促进节能减排。
设置双层玻璃、太阳能电池板及雨水回收系统等设施,实现节能环保。
五、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小区设置公共设施,如社区中心、健身房、游泳池、篮球场等,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同时,设置服务设施,如医疗中心、幼儿园、学校等,方便居民的生活。
六、绿化与景观小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种植各类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打造美丽的绿色景观。
设置景观湖、喷泉等水景,增加居民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同时,设置休闲长廊、健身步道等,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
七、安全与保障小区设置安全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及消防设施,确保小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同时,设置社区巡逻、安保人员,加强小区的安全管理。
八、社区互动与文化活动小区设置互动广场、户外舞台等设施,提供居民互动的平台,促进邻里关系的发展。
举办社区文艺演出、文化节庆等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小区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小区景观设计说明范文小区景观设计说明。
一、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的居住场所,其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是为了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幸福感。
因此,本小区景观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打造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在繁忙的都市中有一个回归自然的空间。
二、设计理念。
本小区景观设计的理念是“融合自然,创造美好”。
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将自然的美丽融入到小区的每一个角落,让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景观设计,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宜游、宜憩的环境,让居民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三、设计内容。
1. 绿化景观。
本小区将大面积的绿地用于植被覆盖,打造成一个绿意盎然的景观区域。
在小区的中心设置一个草坪,周围种植各种花卉和乔木,形成一个绿荫环绕的休闲区。
同时,在小区的各个角落设置花园小品,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2. 水景景观。
小区内设置多个水池和喷泉,通过水的流动和喷泉的喷洒,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水景不仅可以增加小区的观赏性,还可以降低周围的温度,改善小区的气候环境。
3. 休闲活动区。
在小区的边缘设置多个休闲活动区,包括露天茶座、篮球场、儿童游乐区等。
这些活动区域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让他们可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样化的活动。
4. 健身步道。
在小区内设置健身步道,让居民可以在晨跑、散步的同时进行健身锻炼。
步道两旁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让居民在锻炼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自然的美景。
四、设计特色。
1. 生态环保。
本小区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所有的植被都选择了当地适合生长的品种,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也考虑到了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通过设置雨水花园和雨水收集池,将雨水进行收集和净化,再利用于植物的浇灌和景观的水景。
2. 人性化。
本小区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居民的需求和习惯,设置了多个休闲活动区和健身步道,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住宅小区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的合理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将对一个理想的住宅小区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一、项目概述本住宅小区位于具体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
小区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临近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二、规划布局1、功能分区住宅区域:分为高层、多层和别墅区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公共活动区域:包括中心花园、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商业服务区域:设有超市、理发店、餐厅等,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2、道路交通小区主入口和次入口设置合理,避免交通拥堵。
内部道路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保障行人安全。
停车位充足,包括地下停车场和地面停车位。
3、绿化景观绿化率达到X%,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和花卉,营造四季有景的环境。
中心花园设有景观小品、喷泉等,增加小区的美观度。
三、住宅设计1、户型设计提供多种户型选择,从一居室到四居室不等,面积合理,布局紧凑。
注重采光和通风,客厅和卧室朝向良好。
动静分区明确,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2、建筑外观采用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外观简洁大方。
色彩搭配协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3、建筑材料选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质量和居住环境的健康。
四、配套设施1、教育设施规划建设幼儿园,方便小区内儿童就近入学。
2、医疗设施设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3、物业服务配备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提供24 小时安保、保洁、维修等服务。
五、安全设计1、门禁系统小区入口和单元门设置门禁,只有业主和授权人员能够进入。
2、监控系统安装全方位的监控摄像头,确保小区内的安全。
3、消防设施配备完善的消防设备,设置消防通道,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节能环保1、节能设计采用节能门窗、保温材料等,降低能源消耗。
2、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和景观用水,节约水资源。
3、垃圾分类处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第一篇:居住小区设计说明居住小区设计说明就设计意向而言,主要的理念是让居住区内的人们感到惬意舒适,不会有杂声影响他们的隐秘私生活和带给其不良社会风气,为营造良好居住小区环境作贡献,切实落实好和谐小区章程管理制度,走和谐发展道路,让小区变得更加美好,温馨可居!具体规划内容如下;首先,进入主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宽敞的铺装开朗空间,让小区里的人们平时有活动需要具体集中时提供方便。
在两排居室旁边各种有花叶榕若干,起到夏季遮阴作用。
在中轴线区域我们主要设计的是老年活动区和儿童玩乐区,在老年活动区中设立了小型下沉式广场,儿童玩乐区设立了植物迷宫,功能各异,方便在不同层次人的活动需求。
生态停车场设在可方便车位转移的地方。
主要在居住区周围设立条带式的绿篱,主要种植春鹃、四季桂、小叶黄杨等等。
其中出现的小品有花架、亭子、汀步等。
在四周做防护树种的是水杉树,个人以清凉的感觉,在一个设计的规划中水体和假山是少不了的,这不里面均齐了。
整个设计以配置植物为主,这样让长期呆在城市里的人们时刻感觉没有脱离乡村那种自然温暖的怀抱——四季如春之感!详细内容可参观原设计图,有何不健全地方请指出。
第二篇:居住小区设计说明设计说明该项目规划总用地为112009平方米,整个地块呈矩形,地势平坦,总建筑面积为——总社区绿化面积为--,地块的建筑形式均为6层和20层的多层和高层。
我这次的设计理念围绕着以下四个方面:1.家园,我所要强调的是通过对住区环境的塑造,提升居住者对“家”的认知感,2.“家”不是一栋楼,一套公寓,而首先是一片完整的社区,一个美丽的“园”。
绿洲,在高层环抱的建筑围合出的人工空间中创造出现代的生态绿洲,最大可能的将景观设计以生态自然的方式出现,人工的模拟出自然景观通过有机的组织,让其自身成为一个可循环的生态环境,调节区域性的小气候,让人类能最大限度的回归自然,让整个社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人文,每一个社区都将会创造出自己的“区域文化”从项目开始策划运作,整个“人文”的创造就已经开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是一步步地将文化的火种传承并扩大,甚至是一个系统,不停地延伸。
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

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述本住宅小区位于具体地理位置,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旨在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
二、规划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和行为习惯,打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施配置,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生态环保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营造,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小区的生态效益。
3、融合社区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三、总体布局1、建筑布局小区内建筑采用行列式与围合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既能保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又能形成相对独立的院落空间。
2、道路交通小区设置两个主要出入口,内部道路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同时,合理设置停车位,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3、景观绿化在小区中心设置大型中央景观花园,结合宅间绿地和道路绿化,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系统,为居民提供优美的景观环境。
四、建筑设计1、住宅户型设计多种户型,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户型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离,采光通风良好。
2、建筑外观建筑外观采用现代简约的风格,色彩搭配协调,注重线条的简洁与流畅,展现出时尚与大气的形象。
3、建筑材料选用环保、节能、耐用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公共服务设施1、物业管理用房设置专门的物业管理用房,为小区的物业管理提供便利。
2、社区活动中心配备社区活动中心,包括健身房、阅览室、儿童游乐区等,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3、商业配套在小区周边设置适量的商业配套,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购物需求。
六、消防与安全设计1、消防设计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进行设计,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确保小区的消防安全。
2、安全防范采用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环保与节能设计1、雨水收集与利用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绿化灌溉和景观用水,节约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区设计说明“”小区规划设计说明1. 项目概述1.1 区位该项目地块位于城市东部,北接湖南东路,西沿慈湖河路,南接规划中的花园路,东临慈湖河。
1.2 用地范围规划用地范围东至慈湖河、南到规划中前进路、西到慈湖河路、北到湖南东路,东西约300米,南北约580米,总用地面积为173556平方米。
1.3 自然条件花山区自然、人文景观丰厚。
濮塘风景区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景区”,总面积24.8平方公里。
区内山势连绵、沟整险峻,生态植被保持完好,山峰、峡谷、水库交错,珍贵动植物、经济作物遍布,黄盖屯兵营、刘备招亲馆、乾隆南巡篁林古道等古迹、遗址众多,粟裕、黄火青率领新四军曾在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现在是我市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与雨山湖公园、佳山山体公园、盆山度假村,共同营造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4 规划目标基地周边有很好的自然环境,加上周边的大学城、花山区风景旅游园,以及马芜高速、宁宜城际铁路将为发展服务业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
2. 规划设计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3、《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4、《安徽省住宅设计标准》;2.5、国家及安徽省关于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规定;2.6、1 / 1000地形图(规划红线图)。
3. 规划设计理念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一直是设计者不断追寻的目标,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居住小区,为设计创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定位。
本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全新的住区内涵。
3.1人本主义,充分体现对家庭生活的关怀居住区是家庭生活的原点,通过对家庭发展趋势的关注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定位于为每个人及每个家庭提供具有优美环境和温馨氛围的家园社区。
3.2便捷交通,引入符合时代特征的交通手段二十一世纪人们对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公共交通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城市人居环境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外部公共交通环境。
同时,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
规划设计为适应这一发展态势,努力营造流畅快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和充足的停车场库用地,同时使交通空间与步行开敞景观空间之间既有一定分隔又能达到相互交流。
3.3 适应市场,努力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与居民居住需求大规模的居住开发必须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本方案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出对动态变化着的市场的呼应:其一,通过建设标准的差异形成多元化的供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居住需求;其二,通过与住区分时序开发的协调,满足不断发展的居住需求,随着建设时序的变化,适时调整建设标准。
4. 规划设计原则4.1 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应面向二十一世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4.2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
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绿化系统的建立及绿化覆盖率的提高,是现阶段改善居住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完善的配套设施,方便的交通系统,宜人的空间设计以及健身、休闲、娱乐场所的设置,将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4.3 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变性,适应市场变化。
4.4 强调住区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
注意住区环境、建筑群体与城市发展风貌的协调。
4.5 强调绿脉与居民生活活动的融合。
以点状的组团绿地、带状的林荫步行道和集中块状的中心绿地为主的居住区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绿地的功效,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活动的需求,将住宅群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
4.6 尝试建立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以分为主、适当结合的居住区交通方式,力求在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同时,仍能提供给居民安全、便捷、环境优美的交通空间。
4.7 多样化的住宅与人情化的生活场所的塑造。
只有多样化的住宅才能适应市场上多层次、多要求的选择。
“院落”空间,“绿色里弄”,步行绿带,开放绿地等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所的塑造,将增强居民归属感与自豪感。
4.8 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的居住生活要求有机地结合,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现代居住空间。
5. 规划设计构思5.1 规划结构小区分为南北两个地块。
北面地块约占总用地面积的1/5,为商业用地。
南面地块占总用地的4/5,为居住用地。
居住地块内,小区以环形车行道路和丁字形中心绿带构成核心骨架,绿色走廊贯穿整个居住区,将步行绿色景观与不同用地特点、使用功能、住宅组群形态,通过配套公建相对集中布局及绿化、交通系统组织空间,形成错落有致、收放有序、形式多样的整体有机结构和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
这种空间布局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以往居住组团处理手法,通过线性的空间组织,将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住宅单元融入整体结构之中,赋予每一个住宅组合单元不同的空间特点,增强场所感和可识别性。
并在保证总体开发规模和绿地容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每一个住户争取一个好的环境,体现小区的均好性,并为老人、儿童以及每一个居民多样化的居住生活活动提供空间和交往的机会,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小区主出入口设于地块中部面对慈湖河路,地块北部、南部设置车辆出入口。
主入口采用设置小区入口广场的手法,形成小区的入口标志,在内部通过强烈的轴线引入中心绿地,居民通过广场的引导,进入小区内部,豁然开朗之感油然而生。
独立的步行系统与小区绿带相结合,到达住宅的每一区域。
商业用地区域沿湖南路设置,规划为大型商业超市及一幢21层高的酒店式公寓。
大体量商业建筑的设置,在满足本小区的生活需要外,同时为更大范围人群提供一个商业服务场所。
6.2 空间构成与组合住区整体空间以集中绿地为中心,各组团又分别以组团绿化为中心,形成规模适宜,各具特色的住宅空间。
住宅由12-24层高层形成跌落的总体形态,住宅南北向布置,争取使每一户均有好的环境和朝向,通过建筑前后的错落,形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
丁字形中心绿带是本次设计的精华所在,在连接各组团的同时使绿带内有丰富的活动空间,并与城市绿化带和河道景观有机结合。
此外,建筑的收放有序使自然环境要素与居住空间相互融合,形成多层次的丰富的空间组合形态。
7.功能布局7.1 住宅布局小区以环形车行道路和十字形中心绿带构成小区主要结构框架,把小区分成两个区块:沿慈湖河路形成由商业休闲服务设施组成的外围,形成外部道路与住宅的屏障;内部形成居住区域。
宅间邻里空间与中心绿带呈鱼骨状联系,形成中心绿带与宅间绿地的有机联系。
7.2 商业公建布局沿湖南路设计商业休闲区,通过建筑退让湖南路,形成15米宽的休闲步行街,步行街与城市绿化带结合,设计成收放有致的线型广场,方便人流的休憩和观赏。
商业建筑充分利用地形,形成地下停车库。
7.3 小区管理用房布局小区管理用房位于商业街北端,结合公建设计,建筑面积250平方米。
7.4 小区公厕布局小区公厕布置小区西北部,结合公建设计,建筑面积40平方米。
7.5 小区地下车库和地面停车位布局小区南北中心绿地下分别设置一地下停车库。
另小区环路沿路设置地面停车位,商业地块内设置一地下停车库。
8. 道路交通系统8.1 道路系统小区内部道路由小区路、宅间路组成,西侧小区路位于出入口附近,车流量相对较大,车行道宽度7米,单侧设2米人行道,其余三侧道路车行道宽度6米,单侧设2米人行道。
宅间路为3.5米,结合绿化景观,设计为铺装道路,使得每个组团的内部空间景观有不同的变化。
8.1.1 出入口设置根据小区所处位置、现状条件及文件要求,本次规划范围内设2个出入口,小区主出入口设于地块中部面对慈湖河路,地块南部设置次入口。
主入口采用设置小区入口广场的手法,形成小区的入口标志。
8.1.2 车行系统小区内车行系统为环状,在满足通畅、便捷的前提下,以最短的交通距离和最小的道路面积解决好各组团的车行交通出入。
同时车行系统的布置考虑到避免割断绿化系统,将集中绿地布置在环形车行交通内部,创造出更加人性的步行景观绿带。
8.1.3 步行系统在本次规划内将小区内部设立独立的步行系统。
一方面方便地与城市交通系统相联系,另一方面在小区内部与小区绿化景观系统合而为一,有效的使小区步行系统将各部分外部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绿地、配套公建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人性化的住区户外活动空间。
8.1.4 消防、紧急救援系统机动车在小区内部形成的环形交通流线,使其可以便捷地到达每幢住宅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及紧急救援车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
8.2 停车8.2.1 机动车停车住宅地块内机动车停车共计有760个车位,地下车库停车520个,地面车位240个。
商业地块内机动车停车共计有420个车位,地下车库停车280个,地面车位140个。
9.外部空间景观与绿化系统设计绿化系统与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是本次规划总体设计的重点,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着重体现人性与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9.1 每个小组团都相对独立,空间独立围合,利用绿化分隔手法限定半公共的宅前空间;而且每个组团都围绕集中绿化布置,并向集中绿地开口,使集中绿地能够被尽可能多的人和组团都充分感受。
9.2 绿地系统由集中绿化、组团绿化、宅前绿化、立体绿化组成。
集中绿地以树枝状向组团和宅前延伸成为末节,即保持环境及视觉的连续性,又使绿化系统形成一个非常自然的生态整体。
9.3 本次规划小区绿地率可达54.5%,集中绿地率达25%。
9.4 规划中结合中心绿地在住区中形成一条十字状的步行绿化景观带,同时自然的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
再由十字状的绿化系统向各个组团发散,形成枝状的绿地渗入到每个单元的宅前屋后,以达到“出门见绿”的目的和生态的人居环境。
绿化系统向南延伸,与沿河景观代有机融合。
9.5 利用城市绿带,形成住区外围的绿带。
在区内步行通道和各个公共活动空间里,结合使用者的需求,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活动特点,布置各种小型广场、喷泉和各种观赏性的建筑小品,如:雕塑拄廊、休息座椅、游戏设施等。
9.6绿化景观系统的立意还在于“还绿于民”。
与自然和谐,重视居住环境的生态效益,绿化形式上有草地、灌木、乔木和垂直绿化,结合水面、室外活动场地和景观环境小品,形成点、线、面、体多样化丰富的绿色生态环境。
10. 建筑单体设计小区规划中,主体建筑由住宅、公建组成,通过绿脉融会贯通,形成有机整合的整体形象。
建筑的单体设计以统一在小区整体形象之中为原则,在整体协调的基调上强调变化与单体特征。
良好的建筑群体形象在城市中产生独特的标识作用,同样也会增加住区内的居民以亲切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