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绪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1 第一章 绪论

CH4 CH3 CH2 CH CH3 + H CH2 + H CH + H C + H Ed ( CH3-H ) =423 kj / mol Ed ( CH2-H ) =439 kj / mol Ed ( CH-H ) =448 kj / mol Ed ( C-H ) =347 kj / mol
C-H键键能 (423+439+448+347)/4=414 kj/mol 键键能=( 键键能
2003-2008年 2003-2008年
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
1999-2003年 年 化学(师范类) 化学(师范类) 2003-2008年 年 有机合成 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 有机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 中国农业大学 理学博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博士后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 1-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3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1-4 现代共价键理论 §1-5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4,键的极性和极化性 ,
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将使键产生极性 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δ H δ Cl H C m H Cl C =3.57X10
-30
=3.57X10-30 C m Cl
极化性: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成键的两原子电负性 极化性:
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永久的性质 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是永久的性质
H3C NH2 N O
O
硝羟硝
S OH 硝磺羧 O
§1-3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H H C H C H H C C H CH3CHCH2CH3 CH3
C-H键键能 (423+439+448+347)/4=414 kj/mol 键键能=( 键键能
2003-2008年 2003-2008年
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
1999-2003年 年 化学(师范类) 化学(师范类) 2003-2008年 年 有机合成 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 有机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 中国农业大学 理学博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博士后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 1-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3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1-4 现代共价键理论 §1-5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4,键的极性和极化性 ,
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将使键产生极性 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δ H δ Cl H C m H Cl C =3.57X10
-30
=3.57X10-30 C m Cl
极化性: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成键的两原子电负性 极化性:
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永久的性质 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是永久的性质
H3C NH2 N O
O
硝羟硝
S OH 硝磺羧 O
§1-3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H H C H C H H C C H CH3CHCH2CH3 CH3
第一章 有机化学绪论

——鲍林(Pauling)
《普通化学》
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月28日
-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学和结构生
物学的先驱者之一。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得诺
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得诺
贝尔和平奖,成为获得不同诺贝尔奖项的两人之一。鲍林
(4) 一般有机化合物的极性较弱或没有极性.
水是极性强,介电常数很大的液体,一般有机物难溶 于水或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苯、乙醚、 丙酮 、石油醚).但一些极性强的有机物,如低级醇 、 羧酸 、磺酸等也溶于水.
(5) 有机物的反应多数不是离子反应,而是分子 间的反应.除自由基型反应外,大多数反应需要 一定的时间.
一)、建立时期(18世纪末 - 19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1、主要工作是从天然物中提取纯的有机化合物。 积累实验资料。
2、建立分析方法。分析纯有机化合物的化学 组成。
这一时期,工作最显著的当属瑞典的一位药剂 师舍勒(S.W.Scheele)
瑞典药剂师舍勒(C.W.Scheele)
1770年: 酿酒副产物 酒石酸。
1811年:〔法〕盖.吕萨克(Gay _ Lussaac) 改进了拉瓦锡的分析方法,使得化合物中C、 H、O的含量可进行定量测定。
1814年:〔瑞典〕伯齐利乌斯(Berzelius) 对有机分析方法又进行了改进补充相继创 立了C.H.O的定量分析法。(有机定量分析 的奠基人)
1830年:〔法〕杜马(J.B.Dumas) 创立了N的测定法。
2、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组成上的特征(P19):
1、所含元素种类少。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 含有碳,绝大部分含有氢,此外常见的元素 是O、 N 、S、 P 、X。 2、数目众多。以传统的观点来看,有机化 合物占化合物总数的95%左右。
《普通化学》
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月28日
-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学和结构生
物学的先驱者之一。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得诺
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得诺
贝尔和平奖,成为获得不同诺贝尔奖项的两人之一。鲍林
(4) 一般有机化合物的极性较弱或没有极性.
水是极性强,介电常数很大的液体,一般有机物难溶 于水或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苯、乙醚、 丙酮 、石油醚).但一些极性强的有机物,如低级醇 、 羧酸 、磺酸等也溶于水.
(5) 有机物的反应多数不是离子反应,而是分子 间的反应.除自由基型反应外,大多数反应需要 一定的时间.
一)、建立时期(18世纪末 - 19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1、主要工作是从天然物中提取纯的有机化合物。 积累实验资料。
2、建立分析方法。分析纯有机化合物的化学 组成。
这一时期,工作最显著的当属瑞典的一位药剂 师舍勒(S.W.Scheele)
瑞典药剂师舍勒(C.W.Scheele)
1770年: 酿酒副产物 酒石酸。
1811年:〔法〕盖.吕萨克(Gay _ Lussaac) 改进了拉瓦锡的分析方法,使得化合物中C、 H、O的含量可进行定量测定。
1814年:〔瑞典〕伯齐利乌斯(Berzelius) 对有机分析方法又进行了改进补充相继创 立了C.H.O的定量分析法。(有机定量分析 的奠基人)
1830年:〔法〕杜马(J.B.Dumas) 创立了N的测定法。
2、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组成上的特征(P19):
1、所含元素种类少。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 含有碳,绝大部分含有氢,此外常见的元素 是O、 N 、S、 P 、X。 2、数目众多。以传统的观点来看,有机化 合物占化合物总数的95%左右。
有机化学课件:有机化学绪论

二、碳原子轨道的杂化
碳的原子序
数为6, 能
电子排布式
为:
量
1s22s22p2
2p — — — 2s — 1s —
碳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
1. sp3杂化
2p — — — 能
2s — 量
1s —
2p — — — 2s — 1s —
————
基态
激发态
sp3杂化态
碳原子2s电子的激发和sp3杂化
轨道式表示杂化方式为:
有机化合物:
含碳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3、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通常可用五个字概括: “多、燃、低、难、慢”。
(1)结构特点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C和H组成,有些有机化合物也含有O、S、
P、N、X、Mg、Ag等。尽管组成有机物的元素不是很多,但 是由于碳原子之间相互以共价键结合,分子组成复杂,加之 立体构型不同,因而有机物的数量繁多。而由众多元素组成 的无机物的数目只有六万种。
O H2N C NH2
自 然 界 中 碳 的 循 环
通过对众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发现,有 机化合物均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有的还含有氧、 氮、硫、磷和卤素。这些元素的种类虽然远不如 无机化合物所含的多,但是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却 远比无机化合物繁多,性质也有较大的差异。有 机化合物的种类不仅因元素组成而异,即使元素 组成相同,它们也往往呈现不同的性质。
有机化学→有生机的化学,这一僵化的观点便是历史上显赫一 时的“生命力”学说。
1828年Berzelius.J的学生,一个法国青年科学家F.Wöhler在 实化合验物室的由人氰工酸合铵成(N:H4OCN)合成尿素(NH2CONH2),促进了有机
O
有机化学-第一章-绪论

sp2杂化的碳原子的几何
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sp2杂化的碳原子 有机化学 第一章
24
sp1杂化
sp杂化轨道 形状:梨形
成分: 1/2 s + 1/2 P 夹角: 180° 碳原子构型:直线型
未参与杂化的两个 p 轨道的对 称轴相互垂直,且均垂直于sp 杂化轨道对称轴所在直线。
可形成两个 键和两个π键
19
杂化轨道理论 (hybrid orbital theory) 碳原子在基态时的价电子层电子构型
C : 2s2 2px1 2py1 2pz0
吸收能量
C*: 2s1 2px1 2py1 2pz1
sp3杂化
重新 分配
sp2杂化
sp杂化
有机化学 第一章
20
sp3杂化
可形成四 个 键
有机化学 第一章
21
ψ*
能
1
2
量
ψ
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必备条件: ① 能量相近 ② 最大重叠 ③ 对称性相同
有机化学 第一章
27
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填充顺序
能量最低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 洪特规则(兼并轨道规则)
最大重叠 此外还遵循成键三原则: 能量相近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 、合成、应用及相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那么,什么是有机物呢?
十七世纪中叶,据物质来源分为:动物、植物 和矿物
有机——“有生命的物质”
有机化学 第一章
3
有机化学发展的历史
十九世纪初瑞典化学家 柏齐利乌斯(Berzelius)把动物物质和 植物物质合并称有机化合物,把矿物物质称为无机化合物。
徐寿昌《有机化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1845年柯尔伯(H.Kolbe)合成了醋酸 1854年柏赛罗(M.Berthelot)合成了油脂 有机化学: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
贝采利乌斯,瑞典化学家。1779年8月
20日生于东约特兰省的林雪平,1848年8月7
日卒于斯德哥尔摩。1796年入乌普萨拉大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应用的科学。 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四个学科。2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 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等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验技术上都获 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现已分 为7个分支学科。
1684年于耶拿大学读完医学。1694~ 1715年任哈雷大学化学和医学教授。 1716年任普鲁士宫廷医生。施塔尔被认 为是当时的第一流化学家。他的重大成
就是1703年根据他的导师J.J.贝歇尔的 燃烧理论提出了燃素说,该学说流行于
18世纪。他还是最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试验的化学家,又是冰醋酸的最初制造
1778年提升为正教授。拉瓦锡是近代化学奠基
人之一。1774年10月,发现氧。1783年拉瓦锡
将水滴在加热的炮筒上,产生了氢气,他和H.
卡文迪什的工作确证了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
氢和氧的化合物。1789年拉瓦锡写了《化学概
要》一书,书中为元素下了一个定义:“凡是
简单的不能分离的物质,才可以称
“有机化学”是由当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瑞典化学家柏则 里斯(Berzelius,Jons,Jakob)(1979.8.20-1848.8.8)于1806年首先 引用,以区别于矿物的化学——无机化学。其引用有机化学这个 名词并将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绝对分开是基于“生命力论” (Vital Force).
贝采利乌斯,瑞典化学家。1779年8月
20日生于东约特兰省的林雪平,1848年8月7
日卒于斯德哥尔摩。1796年入乌普萨拉大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应用的科学。 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四个学科。2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 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等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验技术上都获 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现已分 为7个分支学科。
1684年于耶拿大学读完医学。1694~ 1715年任哈雷大学化学和医学教授。 1716年任普鲁士宫廷医生。施塔尔被认 为是当时的第一流化学家。他的重大成
就是1703年根据他的导师J.J.贝歇尔的 燃烧理论提出了燃素说,该学说流行于
18世纪。他还是最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试验的化学家,又是冰醋酸的最初制造
1778年提升为正教授。拉瓦锡是近代化学奠基
人之一。1774年10月,发现氧。1783年拉瓦锡
将水滴在加热的炮筒上,产生了氢气,他和H.
卡文迪什的工作确证了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
氢和氧的化合物。1789年拉瓦锡写了《化学概
要》一书,书中为元素下了一个定义:“凡是
简单的不能分离的物质,才可以称
“有机化学”是由当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瑞典化学家柏则 里斯(Berzelius,Jons,Jakob)(1979.8.20-1848.8.8)于1806年首先 引用,以区别于矿物的化学——无机化学。其引用有机化学这个 名词并将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绝对分开是基于“生命力论” (Vital Force).
绪论--有机化学课件

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又迈进了一大步。 ②. 核糖核酸的合成
从1968年起,由中科院北京生物物理所、上海生物化学研
究所,上海有机所,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上海生物物理
所,北京大学生物系协作完成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
糖核酸工作,这种核糖核酸由76个核糖核苷组成。
1979年底,对其中一个片断—核糖四十一核苷酸合成成功,
(2). 容易燃烧
例:乙醚、汽油、甲烷(沼气)等。
但CCl4不燃烧,而是灭火剂(扑灭电源内或
电源附近的火)。
8
(3). 熔点低 有机化合物熔点比较低,而无机化合物熔点较高。
例: NaCl m.p. 801℃ b .p. 1478℃
CH3CH2Cl m.p. -136. 4 ℃ b.p. 12.2 ℃
原因:NaCl 化学键是离子键,而CH3CH2Cl是共价键。 (4). 难溶于水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而有机物 大多是非极性分子或极性较弱的分子。
9
(5). 反应速度慢 例: Cl- + Ag+
AgCl 快
RCl + Ag+
AgCl
RCl要和Ag+反应,首先要打开R-Cl键,使氯转变为
离子型,才能与Ag+反应。
O
O
N
O
H
N
O
H 35
2. 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都有相似的性质。
例: CC
CC
X
官能团 双键 叁键 卤素
化合物 烯烃
炔烃 卤代烃
36
OH
羟基
O
羰基
COOH 羧基
醇 醛、酮 羧酸
从1968年起,由中科院北京生物物理所、上海生物化学研
究所,上海有机所,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上海生物物理
所,北京大学生物系协作完成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
糖核酸工作,这种核糖核酸由76个核糖核苷组成。
1979年底,对其中一个片断—核糖四十一核苷酸合成成功,
(2). 容易燃烧
例:乙醚、汽油、甲烷(沼气)等。
但CCl4不燃烧,而是灭火剂(扑灭电源内或
电源附近的火)。
8
(3). 熔点低 有机化合物熔点比较低,而无机化合物熔点较高。
例: NaCl m.p. 801℃ b .p. 1478℃
CH3CH2Cl m.p. -136. 4 ℃ b.p. 12.2 ℃
原因:NaCl 化学键是离子键,而CH3CH2Cl是共价键。 (4). 难溶于水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而有机物 大多是非极性分子或极性较弱的分子。
9
(5). 反应速度慢 例: Cl- + Ag+
AgCl 快
RCl + Ag+
AgCl
RCl要和Ag+反应,首先要打开R-Cl键,使氯转变为
离子型,才能与Ag+反应。
O
O
N
O
H
N
O
H 35
2. 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都有相似的性质。
例: CC
CC
X
官能团 双键 叁键 卤素
化合物 烯烃
炔烃 卤代烃
36
OH
羟基
O
羰基
COOH 羧基
醇 醛、酮 羧酸
大学化学《有机化学 绪论》课件

第 1 章 绪论 ——有机化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本章提纲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2 有机化学的成就
1 学科建设 2 学术成就 3 研究思路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773年 由尿中得到了尿素。 1805年 由鸦片中得到了第一个生物碱——吗啡。 1806年Berzelius J(柏则里)首先引用“有机化学”,同时提出“生命力” 学说。 1828年Wöhler F(魏勒)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尿素。 1845年Kolbe H(柯尔柏)合成了醋酸 1848年Gmelin L(葛美林)提出“有机化学是研究碳的化学”。 1854年Berthelot M(柏塞罗)合成了油脂, Butlerov A(布特列洛夫) 合成H4CNO
NH4CNO 氰酸铵
O
H2NCNH2
尿素
Kolbe H的工作(1845年)
C + 2S CS2 + 3 Cl2
CS2 Fe
CCl4 + S2Cl2
2 CCl4
C2Cl4 + 2 Cl2
C2Cl4 + 2 H2O + Cl2
CCl3COOH + 3 HCl
CCl3COOH + 3 H2
CH3COOH + 3 HCl
1.2 有机化学的成就
1 学科建设
1 制备了上千万种的化合物 1928年(第一个),1990年(1000万种), 1999年(2443万种) 。
2 建立了一套系统鉴定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吗啡(1805年)发现,历经150年才测出它的结构,现在使用先进的 仪器,几个月、几天、几个小时就可以测定一个化合物的结构。
材料化学 由无机材料发展为无机、有机材料并重,将来有机材料将会占主导地位。
本章提纲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2 有机化学的成就
1 学科建设 2 学术成就 3 研究思路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773年 由尿中得到了尿素。 1805年 由鸦片中得到了第一个生物碱——吗啡。 1806年Berzelius J(柏则里)首先引用“有机化学”,同时提出“生命力” 学说。 1828年Wöhler F(魏勒)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尿素。 1845年Kolbe H(柯尔柏)合成了醋酸 1848年Gmelin L(葛美林)提出“有机化学是研究碳的化学”。 1854年Berthelot M(柏塞罗)合成了油脂, Butlerov A(布特列洛夫) 合成H4CNO
NH4CNO 氰酸铵
O
H2NCNH2
尿素
Kolbe H的工作(1845年)
C + 2S CS2 + 3 Cl2
CS2 Fe
CCl4 + S2Cl2
2 CCl4
C2Cl4 + 2 Cl2
C2Cl4 + 2 H2O + Cl2
CCl3COOH + 3 HCl
CCl3COOH + 3 H2
CH3COOH + 3 HCl
1.2 有机化学的成就
1 学科建设
1 制备了上千万种的化合物 1928年(第一个),1990年(1000万种), 1999年(2443万种) 。
2 建立了一套系统鉴定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吗啡(1805年)发现,历经150年才测出它的结构,现在使用先进的 仪器,几个月、几天、几个小时就可以测定一个化合物的结构。
材料化学 由无机材料发展为无机、有机材料并重,将来有机材料将会占主导地位。
2024版《有机化学绪论》ppt课件

有机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早期有机化学以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18世纪开始,有机化学 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中后期,合成有机化学迅 速发展;20世纪以来,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金属有 机化学等分支学科逐渐形成。
现状
有机化学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医药、农药、高分子材料、功 能材料等;新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和理论不断涌现;绿色化 学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形成的化学键,具有方向 性和饱和性。
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 重合,导致分子具有极性, 如HCl等。
非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 合,导致分子不具有极性, 如CCl4等。
官能团对性质影响分析
官能团定义
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 子团,如羟基、羧基等。
官能团对物理性质影响
构象异构
由于分子中单键旋转而产生的不同 空间构象,如乙烷的交叉式和重叠 式构象等。
03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探讨
取代反应类型及实例分析
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
例如,卤代烃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和卤化氢。
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
例如,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卤代苯。
官能团对化学性质影响
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 性质,如醇类能发生酯化反应、羧酸 类能发生中和反应等。
官能团的存在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熔 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立体异构现象介绍
立体异构定义
分子式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的异 构现象,包括构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和构象异
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物——只能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的有生机 的化合物。
2、诞生和发展阶段(十九世纪初—— 十九世纪中叶)
(1)名词提出——1808年J.Berzelius (柏 齐利乌斯)
(2)有机元素分析的发展 通过元素分析发现有机物都含有碳 1781年 拉瓦锡通过燃烧的方法来分析有
机物,使他成为有机O N 把含有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
“悟”的首要方面—认真听课, 教师的工作就是, 根据教材内容把 握重点, 又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能力 解决难点, 还要依据知识间的联系突 破关键性的问题。 学生既要适应教 材的结构特点, 还要读懂老师—每 个教师都有不同的授课特点、方式、 方法,老师会通过特有的肢体语言告
诉你,一些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第一章 绪 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Organic compounds and Organic Chemistry)
一、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的涵义
1、有机物——只能从生物体中分离出 来的有生机的化合物。
2、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
3、有机物——烃及其衍生物。 所以,有机化学是研究烃及其衍生物的
预习的目的就是使同学们有针对性
的听课,所以说预习是听课的前提。 “悟”的第二方面—笔记,笔记要
少而精, 主要记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 和分析问题的思路, 规律性的知识以 及知识记忆主线。
复习的目的,就是同学们自己把教材 知识系统,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系统,有机 结合,总结概括,把握规律, 形成自己的 系统的知识记忆主线, 掌握分析问题处 理问题的方法。
同学们好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
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有机化 合物的分类、结构、性质、合成 方法、反应机理等规律。有机化 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十九世纪开始, 随着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 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今天有机化 学已由实验性学科发展成实验、 理论并重的学科。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其规律的一门 科学。
二、有机化学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1、萌芽阶段(无意识的生活本能阶段)
(1)获取、使用有机物质(不纯): 我国 4000多年前主要是夏、商时代:酿酒、制醋; 汉朝:造纸、纺织、染料、中草药。
(2)分离、提纯有机物:尿液—尿素(1773 年);鸦片—吗啡(1806年);脂肪—胆固醇 (1815年)。
有机化学是药学、临床医学、 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口腔修 复工艺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 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 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经本 课程的学习,才能进行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 化学、药物合成、生物化学等相 关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学习。
要会听课,俗话说,内行看
门道,外行看热闹,要提高自己 的“悟性”,“悟”这个字的含义 深刻,很妙,她妙就妙在她那,只 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学习 也是这样,要有感觉,而这感觉 就在你的心里,有了这种感觉, 也就找到了“悟”的真谛,成功 就在你不远的前面。
(2) 立体结构理论的建立---1874年,荷兰化学 家范特霍夫(J.H.vant Hoff)和法国化学家勒比尔 (J.A.Le Bel)提出饱和碳原子的四个价指向以碳 为中心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开创了从立体观点 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stereochemistry)。
(3)现代结构理论的建立 ---1917年,美国化学 家路易斯(G.N.Lewis)用电子对来说明化学键的生 成。1931年,休克尔(E.Huckel)用量子化学的方 法来解决不饱和化合物和芳香烃的结构问题。这 些工作对有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 动作用。
( 4)、20世纪60年代,美国伍得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和霍夫曼Hoffmann 提出了分子 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获1965年的Nobel 化学奖;日 福井谦一(1918~)提出了前线轨道理论,与 Hoffmann共获1981年Nobel 化学奖。
4、 壮大阶段 19世纪至今 (1)、分析手段进入了以物理方法为主的 时期
红外光谱仪(IR)--测定有机物中不同的官能团 核磁共振谱(HNMR)---测定有机物中不同类 型氢的数和 位置。
质谱 (MS)---测定有机物的分子量。 紫外光谱(UV)---测定有机物中共轭双键和芳 香化合物。
物质的数量(单质和化合物): 1900年,美国化学文摘“CA”登录, 已知物质 55万种;1945年,经过45 年,110万种(翻一翻);1970年, 经过25年,236万种(翻一翻); 1999年12月31日,2340万种(每十 年翻一翻);其中有90%是有机物 (>2000万种)。
(2)、 以煤、天然气、石油为有机原料的
有机工业蓬勃发展
1928年 H.Fisher
血红素
1960年 Woodward
叶绿素
1965—1971年 Woodward 维生素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同时,有机化学与数学、物 理、生物等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 孕育和形成了新的学科。近二十 年来有机化学高速发展,促进了 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有机化学 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命运 动等问题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李比希使碳氢分析发展成为精确的定量分析 技术 。
(2) 1828年推翻“生命力”论的《论尿 素的人工合成》——维勒
3、理论建立和发展完善阶段(十九世 纪中叶以后)
(1)经典结构理论的建立 ----1865年,德 国化学家凯库勒(A.kekule)提出,在有机 化合物中,碳为四价,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有 机化合物的结构学说,结构学说对有机化学 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诞生和发展阶段(十九世纪初—— 十九世纪中叶)
(1)名词提出——1808年J.Berzelius (柏 齐利乌斯)
(2)有机元素分析的发展 通过元素分析发现有机物都含有碳 1781年 拉瓦锡通过燃烧的方法来分析有
机物,使他成为有机O N 把含有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
“悟”的首要方面—认真听课, 教师的工作就是, 根据教材内容把 握重点, 又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能力 解决难点, 还要依据知识间的联系突 破关键性的问题。 学生既要适应教 材的结构特点, 还要读懂老师—每 个教师都有不同的授课特点、方式、 方法,老师会通过特有的肢体语言告
诉你,一些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第一章 绪 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Organic compounds and Organic Chemistry)
一、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的涵义
1、有机物——只能从生物体中分离出 来的有生机的化合物。
2、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
3、有机物——烃及其衍生物。 所以,有机化学是研究烃及其衍生物的
预习的目的就是使同学们有针对性
的听课,所以说预习是听课的前提。 “悟”的第二方面—笔记,笔记要
少而精, 主要记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 和分析问题的思路, 规律性的知识以 及知识记忆主线。
复习的目的,就是同学们自己把教材 知识系统,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系统,有机 结合,总结概括,把握规律, 形成自己的 系统的知识记忆主线, 掌握分析问题处 理问题的方法。
同学们好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
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有机化 合物的分类、结构、性质、合成 方法、反应机理等规律。有机化 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十九世纪开始, 随着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 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今天有机化 学已由实验性学科发展成实验、 理论并重的学科。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其规律的一门 科学。
二、有机化学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1、萌芽阶段(无意识的生活本能阶段)
(1)获取、使用有机物质(不纯): 我国 4000多年前主要是夏、商时代:酿酒、制醋; 汉朝:造纸、纺织、染料、中草药。
(2)分离、提纯有机物:尿液—尿素(1773 年);鸦片—吗啡(1806年);脂肪—胆固醇 (1815年)。
有机化学是药学、临床医学、 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口腔修 复工艺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 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 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经本 课程的学习,才能进行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 化学、药物合成、生物化学等相 关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学习。
要会听课,俗话说,内行看
门道,外行看热闹,要提高自己 的“悟性”,“悟”这个字的含义 深刻,很妙,她妙就妙在她那,只 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学习 也是这样,要有感觉,而这感觉 就在你的心里,有了这种感觉, 也就找到了“悟”的真谛,成功 就在你不远的前面。
(2) 立体结构理论的建立---1874年,荷兰化学 家范特霍夫(J.H.vant Hoff)和法国化学家勒比尔 (J.A.Le Bel)提出饱和碳原子的四个价指向以碳 为中心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开创了从立体观点 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stereochemistry)。
(3)现代结构理论的建立 ---1917年,美国化学 家路易斯(G.N.Lewis)用电子对来说明化学键的生 成。1931年,休克尔(E.Huckel)用量子化学的方 法来解决不饱和化合物和芳香烃的结构问题。这 些工作对有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 动作用。
( 4)、20世纪60年代,美国伍得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和霍夫曼Hoffmann 提出了分子 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获1965年的Nobel 化学奖;日 福井谦一(1918~)提出了前线轨道理论,与 Hoffmann共获1981年Nobel 化学奖。
4、 壮大阶段 19世纪至今 (1)、分析手段进入了以物理方法为主的 时期
红外光谱仪(IR)--测定有机物中不同的官能团 核磁共振谱(HNMR)---测定有机物中不同类 型氢的数和 位置。
质谱 (MS)---测定有机物的分子量。 紫外光谱(UV)---测定有机物中共轭双键和芳 香化合物。
物质的数量(单质和化合物): 1900年,美国化学文摘“CA”登录, 已知物质 55万种;1945年,经过45 年,110万种(翻一翻);1970年, 经过25年,236万种(翻一翻); 1999年12月31日,2340万种(每十 年翻一翻);其中有90%是有机物 (>2000万种)。
(2)、 以煤、天然气、石油为有机原料的
有机工业蓬勃发展
1928年 H.Fisher
血红素
1960年 Woodward
叶绿素
1965—1971年 Woodward 维生素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同时,有机化学与数学、物 理、生物等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 孕育和形成了新的学科。近二十 年来有机化学高速发展,促进了 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有机化学 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命运 动等问题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李比希使碳氢分析发展成为精确的定量分析 技术 。
(2) 1828年推翻“生命力”论的《论尿 素的人工合成》——维勒
3、理论建立和发展完善阶段(十九世 纪中叶以后)
(1)经典结构理论的建立 ----1865年,德 国化学家凯库勒(A.kekule)提出,在有机 化合物中,碳为四价,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有 机化合物的结构学说,结构学说对有机化学 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