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电梯毕业设计论文【篇一:电梯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课题名称:对tkj1000/0.63—jx电梯的plc改造二、指导老师: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课题概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楼越来越多。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轨道交通工具,是大型综合机电设备。

目前仍有一些电梯是采用继电器的双速控制,其控制设备庞杂,故障率高,检修不方便,调速平滑性差,能耗大。

因此,对继电控制电梯进行plc控制、变频器调速的改造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也是电梯技术的发展方向。

2、设计内容与要求:1)分析tkj1000/0.63—jx双速电梯的结构,重点是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2)设计5层5站电梯的信号系统、执行部件,对应设计出plc的输入、输出分配表;3)采用fx2n系列plc作为电梯控制plc,正确选取plc型号,设计出电梯控制程序。

4)采用三菱系列的变频器作为调速控制变频器,正确选取型号,设计出与plc、拖动点击的连接方式。

5)电梯载重1000kg,运行速度为0.63m/s,计算配重量,正确选择曳引电机的功率。

6)所设计的电梯控制程序,应符合电梯的运行规则。

如运行中电梯只响应轿外同方向前方呼梯和轿内同方向前方的到达层信号,完成后自动取消。

待梯时,本层轿外呼梯自动开门,非本层呼梯自动启动,到达后自动开门等。

7)设计说明书要有硬件原理接线图,i/o分配表,程序梯形图及相应的说明。

要求文字流畅,图形清晰,便于阅读。

有条件的设计方案要求在实验室验证其正确性。

四、设计参考书1、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陈家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张万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3、电梯控制技术李惠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4、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实用技术王兆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5、plc原理与编程实例分析程子华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6、电梯安装与使用维修实用手册蒋春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五、设计说明书要求1、封面2、目录3、内容摘要(200~400字左右,中英文)4、引言5、正文(设计方案、特点、分析、比较、论证、plc程序的设计及调试,测试结果的说明及特点,实验结果的说明及特点)6、结束语7、附录(参考文献、图纸、材料清单等)六、毕业设计进程安排第1周:资料准备与借阅,了解课题思路。

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本设计针对我国电梯业的现状,将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于四层电梯进行逻辑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不但提高了电梯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灵活性,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缩短了电梯的开发周期,并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改善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感,使电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本文所设计的电梯与传统的电梯相比,在运行上具有良好的舒适感,在生活中可以节约电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理想的目的。

该电梯控制系统具有指层、厅召唤、选层选向、手动和自动等功能,具有集选控制的特点。

在介绍电梯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电梯的工作原理,阐述了PLC的优点及特点,重点分析了电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研究并提出了基于PLC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的实现方案。

MCGS(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即通用监控系统。

他是一套用于快速构造和生成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能够在Window平台上运行。

通过现场数据处理,以及动画显示,流程控制等多种方式向用户提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案。

本设计利用MCGS组态软件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电梯,PLC控制,通用监控系统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elevator industry will be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used for four-storey elevator control logic, through the rational selection and design,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levator, maintainability, and flexibility, while extending the of life and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the elevator and the elevator control to raise the level of the elevator operation to improve the comfort, so that the lift to reach a more satisfactory control effec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the elevator by the elevato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n the run with good comfort, in life can save energy, and achieved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purpose.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has a mean layer, the Office of calls to the layer selected, manual and automatic functions with a set of features to control the election. In introducing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lift on the basis of the depth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elevator, on the meri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LC, the focus of an analysis of the lift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research and PLC based control system designed to lif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program.Keywords:elevator;PLC control;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2电梯的发展及主要研究内容 (1)1.3本文的主要内容 (2)第二章电梯控制的特点 (3)2.1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3)2.1.1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优点 (3)2.1.2电梯继电器控制的缺点 (3)2.2 PLC及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 (3)2.2.1 PLC简介 (3)2.2.2 PLC的特点 (3)2.2.3 PLC的应用领域 (4)2.2.4 PLC控制电梯的逻辑关系 (5)2.2.5 PLC控制电梯的优点 (5)2.3 电梯变频调速控制的特点 (6)第三章PL 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7)3.1四层电梯主电路 (7)3.1.1四层电梯曳引电机及门电机电路图 (7)3.1.2 plc外部接线图 (7)3.2 I /O点数的分配及机型的选择 (8)3.2.1 I/O点数的估算 (8)3.2.2输入/输出的分配如下: (9)3.2.3机型的选择 (9)3.3系统结构框图 (10)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12)4.1 四层电梯梯形图 (12)4.1.1 PLC编程 (12)4.1.2外召唤信号登记及消除 (13)4.1.3内指令信号登记及消除 (14)4.1.4 电梯的平层信号处理 (15)4.1.5选层定向及反向截梯 (16)4.1.6内指令外召唤信号的保持 (18)4.1.7各楼层停车信号 (18)4.1.8自动开关门 (19)4.2软硬件的调试 (20)4.2.1 MCGS工控组态软件的简介 (20)4.3 MCGS工控组态过程 (20)4.3.1制作工程画面 (20)4.3.2变量的定义及连接 (21)4.3.3变量连接 (22)4.3.4编制循环策略 (24)结论 (26)参考文献 (27)附录 (29)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关于电梯的毕业论文

关于电梯的毕业论文

关于电梯的毕业论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中不可避免的存在。

而电梯作为高楼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安全。

本篇毕业论文将围绕电梯展开探讨,从电梯的历史、作用、安全以及维护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梯的历史电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的古希腊人使用人力滑轮将人和物品提升至较高的位置。

而真正意义上的电梯则出现在19世纪初,当时的电梯主要用于运送物品,其采用的是蒸汽引擎或者人力作为动力源。

到了19世纪末,电梯逐渐普及,此时的电梯也有了安全门、电梯门等现代化的设计。

二、电梯的作用电梯作为现代城市高楼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作用不言而喻。

首先,电梯可以节省人们的时间和体力,同时提高温馨度和便利程度。

其次,电梯适用于各种身体条件的人,比如残障人士、老年人等。

再次,电梯附设的安全系统可以大大降低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

三、电梯的安全电梯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无论是在运行过程中还是停留的楼层,电梯故障都有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电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电梯部件的安全性:电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都受到各种部件的影响,因此电梯的每个部件都需要经过专业的检测和维护,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电梯的运行状况:电梯的运行状况也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电梯运行过程中的颠簸、摇晃、停滞时间过长等情况都会增加安全隐患。

(3)电梯所在楼层的安全:电梯所在楼层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乘客在电梯外部发生意外,需要在每个电梯出入口附设安全门或者护栏等安全措施。

四、电梯的维护为了确保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电梯的维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电梯的维护主要分为预防性维护和修复性维护两种,其中预防性维护是电梯运行中必须实行的措施。

预防性维护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周期性维护:即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检测其部件是否正常运转或是否需要更换。

(2)日常维护:包括对电梯的周围环境清理、电梯内部和外部卫生清洁、清理电梯门等等。

电梯毕业论文

电梯毕业论文

电梯毕业论文电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垂直交通方式,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电梯的历史发展、工作原理、安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梯的历史发展电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人们用简单的机械设备来进行垂直运输。

然而,真正的电梯是在19世纪末由Elisha Graves Otis发明的。

Otis的发明引入了一个安全装置,当电梯绳索断裂时,它能够自动停止并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基于一系列复杂的机械装置。

当乘客按下楼层按钮时,电梯控制系统将计算出最优路径,并派遣合适的电梯来接送乘客。

然后,电梯将运行至目标楼层,乘客顺利出入电梯。

电梯的驱动力来自电动机和钢缆系统,它们协同工作以使电梯上下移动。

三、电梯的安全性尽管电梯是一种安全的交通工具,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发生事故。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电梯配备了多种安全装置,例如紧急刹车、过载保护设备以及火警探测器等。

此外,电梯也需要定期的维护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出行。

四、电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梯也在不断演进。

未来,电梯将更加智能化和环保。

例如,电梯可以使用节能灯、太阳能板以及能量回收系统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此外,智能化的电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传感器和网络连接等技术实现更高效的运行和管理。

总结:电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便捷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通过分析电梯的历史发展、工作原理、安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安全和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电梯在未来将会拥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有信心相信,未来的电梯将更加高效、智能和安全。

(字数:400)。

电梯毕业论文

电梯毕业论文

电梯毕业论文电梯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设施之一,它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电梯,但是很少有人会关注电梯的设计和安全性。

因此,本论文将重点探讨电梯的设计原理和安全性。

首先,电梯的设计原理是基于物理学的力学原理。

电梯是靠电机的力量带动钢丝绳来上升和下降的。

电梯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制动器和传动机构等,通过这些部件的协同工作,电梯可以安全地运行。

电梯的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自动选择运行方向和楼层。

电梯的门系统也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了乘客进出电梯的安全。

其次,电梯的安全性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电梯的安全性包括运行的稳定性和乘客的安全。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要保持平稳的运行状态,减少震动和噪音,这需要电梯的设计和制造达到一定的标准。

此外,电梯还要具备防止故障的能力,如防止电梯在停电情况下停留在楼层之间。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电梯内部需要配备报警装置和通风设施,以及应急照明系统。

同时,电梯还应具备过载保护和紧急停止功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然而,目前电梯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存在。

据统计,很多电梯事故都是由于电梯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因此,加强电梯的设计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各级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严格监管电梯的设计和制造。

电梯的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也要加强对电梯的日常维护和检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总之,电梯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它的设计原理和安全性对于人们的出行和生活至关重要。

电梯的设计需要基于物理学的力学原理,以及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

电梯的安全性需要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和乘客的安全。

然而,电梯的设计和维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努力解决。

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中文摘要本次设计是以三菱FX2n为核心的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采用PLC来控制轿箱提升电机的起、停和正、反转。

这里主要是对电梯牵引机的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包括电动机、减速器、轴、轴承、联轴器、制动器)以及工艺的编排和相关图形的绘制,另外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是PLC控制电路图、程序流程图以及PLC编程。

其中对牵引机的设计重点是减速器的选择和箱体零件的设计和加工。

减速器选择的是蜗杆减速器,轴承是调心滚子轴承,联轴器选择的是弹性柱销联轴器。

PLC控制程序设计是考虑到电梯的上升和下降逻辑,以及楼层显示,运作时的加速和减速。

现在电梯都采用传统的继电器群的控制方法,由于所用的继电器较多,控制柜体积庞大,控制系统成本高,而且众多继电器的动作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环境。

采用PLC配合接口进行控制,可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逻辑变为计算机程序控制逻辑,去掉所有用于逻辑控制的中间继电器,使电梯系统的成本和噪音大大降低,控制柜的体积也可大大缩小。

关键词 PLC 牵引机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制动器AbstractThis design is take FX2n as the cor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composition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uses the PLC integrated circuit to control the sedan box to promote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to stop with, the reverse. Here mainly is carries on the design, the computation to the elevator tractor parameter, (including electric motor, reduction gear, axis, bearing, shaft coupling, brake) as well as the craft arrangement and the correlation graph plan, moreover to the PLC integrated circuit control system design, mainly is the PLC integrated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diagram, the program flow diagram as well as the PLC integrated circuit programming.The most important of this design is changed huge parts of contents. The new version increases plenty of new technical contents and new calculation method.PLC integrated circuit control system design. Besides a few parts ar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Chinse lift situations, this revised version is basically compliant Now the elevator all uses the method of traditional the relay group control, because of many relay have been used, control the cabinet volume huge, the cost of control system is high, most of the multitudinous relay movement have the big noise, the pollution environment. Uses the PLC integrated circuit coordination connection to carry on the control, may become the traditional black-white control logic the computer program control logic, removes all uses in the logical control intermediate relay, causes the cost of the elevator system and the noise reduces greatly, controls the cabinet the volume also to be possible to reduce greatly. Key words PLC integrated circuit Tractor Electricmotor Reduction gear Shaft coupling Brake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1 绪论 (1)1.1引言 (1)1.2电梯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梯安装工程设计方案论文

电梯安装工程设计方案论文

电梯安装工程设计方案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本文主要讨论了电梯安装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电梯的类型选择、安装位置、土建要求、设备配置、控制系统等方面。

通过对电梯安装工程的全面分析,为电梯安装工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电梯安装;设计方案;类型选择;土建要求;设备配置;控制系统1. 引言电梯是现代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它能够方便、快捷地将人们送达不同的楼层。

电梯的安装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因此,对电梯安装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于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2. 电梯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的特点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梯类型。

常见的电梯类型包括乘客电梯、货梯、无机房电梯、有机房电梯等。

在选择电梯类型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高度、楼层数、载重能力、运行速度等因素。

3. 电梯安装位置电梯的安装位置应在建筑的中心位置,以便于人们的使用。

同时,电梯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土建要求,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在电梯的安装位置确定后,需要进行电梯井道的施工,包括井道的尺寸、形状、结构等。

4. 土建要求电梯的安装需要满足一定的土建要求,包括电梯井道的尺寸、电梯门的开门宽度、电梯井道的垂直度等。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需要对井道的垂直度、水平度、平面度进行测量和控制,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5. 设备配置电梯的设备配置包括电梯主机、电梯导轨、电梯门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等。

在设备配置过程中,应选择高质量的设备,以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6. 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控制电梯的运行、停止、开门、关门等操作。

目前,常见的电梯控制系统有感应器控制、红外线控制、触摸屏控制等。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7. 结论本文主要讨论了电梯安装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电梯的类型选择、安装位置、土建要求、设备配置、控制系统等方面。

关于电梯的毕业论文

关于电梯的毕业论文

本文介绍的是电梯PLC控制系统的一种。

电梯是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设备。

它靠电力拖动一个可以载人或物的轿厢,在建筑的井道内导轨上做垂直升降运动,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人口增多,住房越建越高,控制电梯运行的PLC系统也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达到电梯运行的“稳、准、快”的运行目的。

该系统主要由PLC和逻辑控制电路组成。

其中包括交流异步电动机、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按钮、发光指示器和变频器组成为一体的控制系统。

本机控制单元采用以三菱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对机器进行全过程控制。

整个系统通过PLC以及逻辑控制电路对电梯的升降,加速,减速,平层,起动,制动进行控制。

其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平层精度高、易于理解与掌握。

目录论文摘要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实际上电梯是根据外部呼叫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而呼叫是随机的,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是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因此,电梯控制系统采用随机逻辑方式控制。

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集选控制。

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国内厂家大多选择第二种方式,其原因在于生产规模较小,自己设计和制造微机控制装置成本较高;而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所以现在的电梯控制系统广泛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

电梯是将机械原理应用、电气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系统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及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和技术集于一体的机电设备,它是建筑物中的永久性垂直交通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பைடு நூலகம்
(2) 层站候梯厅深度尺寸,至少在整个井道宽度范围应符合表 1 规定。
关键词:样板的制作;安装工艺流程;安装质量验收规范
-I-
电梯安装质量与工艺分析
目录
摘 要..................................................................................................................................... I 绪 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安装条件..................................................................................................................................2
a、轿厢照明或通风; b、轿顶电源插座; c、机房和隔音层照明; d、机房内电源插座; e、电梯井道照明;
-2-
f、报警装置。 (12)主电源开关应装在机房内入口处距地面 1.3~1.5m 的墙上。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
机房,各台电梯的主电源开关的操纵机构应易于识别。 (13)机房应设有固定式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就不小于 200 勒克斯。机房内靠
近入口(或几个入口)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开关,以便进入时能控制机房照明。 (14)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其电源应取自第 15 条所述之照明电路,这 些插座是 2P+PE 型 250V。 (15)动力电源的照明电源应分开,并都送至机房的墙上,或通过与第 11 条所述之主
电源开关供电侧相连而获得照明电源。 (16)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通往机房的通道和楼梯应有充分的照明,需使用楼梯运主机等时,应能承受主机的重量, 并能方便地通过。此时,楼梯宽度应不小于 1200mm,坡度应不大于 45°。 3. 井道 (1) 井道墙体的耐压强度不低于 24MPa,井道结构如下:
- II -
绪论
论文参考《电梯安全技术》是由朱德文,刘剑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于2007-9-1日出版的一本专 业类书籍。该书是讲解应用电梯安全技术,研究和解决电梯安全问题,以及讲解如何减少和防止电 梯事故发生和一本实用书籍。特点是:以电梯规范为准绳剖析电梯安全问题。对电梯安全技术进行 了全面的、详尽的阐述。以丰富的事例和实例为背景,对电梯安全技术进行讲解,有较强的实用性。 内容较新,对新型电梯均有讲述。以及电梯《安装维修使用技术》张洪学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较为详细的探讨和论述。可以作为电梯安装作业人员和使用管理人员与司机、上岗安全培训教 材。本论文还参考了一些标准 GB/T10060—1993、2003等。
1.1 电梯土建应满足电梯的工作环境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机房.............................................................................................................................3 1.3 井道.............................................................................................................................3 1.4 地坑.............................................................................................................................4 1.5 层门.............................................................................................................................4 2 安装工艺流程及质量要求 ………………………………………………………………6 3 电梯安装质量要求 ......................................................................................................10 附录 安装质量验收规范.......................................................................................................13 结 论...................................................................................................................................22 参 考 文 献.............................................................................................................................23
a、井道系混凝土结构时,按图示要求埋设预埋件; b、井道系砖墙结构时,按图示预埋件位置设置圈梁,圈梁高度为 300mm。如
井道为烧结空心砖时,可选用 C25 混凝土灌实体墙。 (2) 每一电梯的井道均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只允许有下述开口:
a、层门开口; b、通往井道的检修门、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 c、火灾情况下,排队气体与烟雾的排气孔; d、通风孔; e、井道与机房之间的永久性开口。 (3) 井道的墙、底面和顶板应具有足够和机械强度,应用坚固、非易燃材料制造,而 这种材料本身不应助长灰尘产生。 (4) 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距离超过 11m 时,其间应设置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 距离不超过 11m.。 (5) 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 1.8m,宽度不得小于 0.35m,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 1.4m, 宽度不得小于 0.6m,且它们均不得朝里开启。 (6) 安全门和检修门必须装有带钥匙操纵的锁,当安全门与检修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 能将其关闭和锁住。检修门和安全门均应即使在锁住的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 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a、混凝土墙应坚固结实,其耐压强度应不低于 24MPa。 b、混凝土墙壁的厚度应在 120mm 以上。 c、所选用的膨胀螺栓必须为电梯专用的膨胀螺栓。 4. 底坑 (1) 井道下部应设置底坑及排水装置,底坑不得渗水,底杭底部应光滑平整。 (2) 电梯井道最好不设置在人们能到达的空间上面。如果轿厢或对重之下确有人们能 到达的空间存在,底坑的底面应至少按 5000N/m2 载荷设计,并且: a、将对重缓冲器装在一直延伸到坚固的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 b、或对重应装备安全钳。(本土建图中的井道尺寸未考虑配置对重安全钳) 5. 层门 (1) 在层门附近,层站的自然或人工照明,在地面上应至少为 50 勒克斯。
-3-
电梯安装质量与工艺分析
(7) 检修门和安全门均应是无孔的,并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 (8) 井道顶部应设置通风孔,其面积不得小于井道水平断面面积的 1%。通风孔可直
接通向室外,或经机房通向室外。除为电梯服务的房间外,井道不得用于其他房 间的通风。 (9) 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 允许偏差值为: 高度不大于 30m 的井道:0~+25mm; 高度不大于 60m 的井道:0~+35mm; 高度不大于 90m 的井道:0~+50mm; (10) 同一井道装有多台电梯,在井道的下部,不同的电梯运动部件(轿厢或对重装 置)之间应设置护栅,高度从轿厢或对重装置行程最低点延伸到底坑地面以上 2.5m,如果运动部件间水平距离小于 0.3m 则护栅应贯穿整个井道,其有效宽度 应不小于被防护的运动部件(或其他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 0.1m。 (11)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井道内允许装 设采暖设备,但不能用热水或蒸汽作热源,采暖设备的控制与调节装置应装在井 道外面)。 (12)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照明,在井道最高和最低点 0.5m 内各装一盏灯。中间每隔 7m (最大值)设一盏灯。 (13)井道处井道检修门近旁应设有一须知,指出“电梯井道—危险,未经许可禁止入 内”。 (14)采用膨胀螺栓安装电梯导轨支架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电梯安装质量与工艺分析
第一章 安装条件
1. 土建应满足电梯的工作环境要求如下: (1)机房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 5~40℃这间; (2)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 85%(在 25℃时); (3)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 (4)供电电压波动应在±7%范围内。 2. 机房 (1) 机房地板每平方米应能承受 6865Pa 的压力。 (2) 机房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3) 曳引机承重梁如需埋入承重墙内,则支承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 20mm,且不应小 于 75mm。 (4) 机房地面应平整,门窗应防风雨。机房入口楼梯或爬梯应设扶手,通向机房的道
电梯安装质量与工艺分析
毕业论文
电梯安装质量与工艺分析
作者姓名:
专 业、班 级:

号:
校内指导教师:
校外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电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目前,我国电梯数量在不 断增加,由于电梯型号错综复杂,控制形式各异,高、中、低档次参差不齐,电梯安装, 维修使用过程中的人身伤害与设备事故经常发生。电梯质量又有很大部分取决于安装质 量发面,业内的行话说;‘七分安装,三分质量(这里的质量是指设备的质量)’,而 安装质量就占了很大一部分。看来一部电梯运行的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都是和安 装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安装的质量离不开安装工艺,安装流程,安装人员的素质培 养和责任意识。安装工艺的分析是电梯安装最重要的一环,安装质量要求,施工前的准 备,施工要求,样板的制作,安装工艺流程,以及安装质量验收规范,安装后的自检。 在本论文中都会有很详细的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