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大通」职员证申请书

合集下载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理学硕士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理学硕士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理学硕士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介学校名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校英文名称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学校位置中国 | 广东 | 深圳2020 QS 世界排名暂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概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henzhen),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理事会管理机制,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学校的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截至2018年8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分为上园、中园、下园;辖4个书院、3个学院及研究生院,设有14个本科专业和11个研究生专业;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4500余人;学校已经引进教师约200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2名,IEEE Fellow13名。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专业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够有效利用,处理,分析并深入剖析大数据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快速增长。

因此,数据科学专业已在商业,自然科学,生命与医疗科学,以及其它科研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硕士课程项目旨在融合数据科学的基本理论、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分析及高可扩展性的知识发现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大数据科学及其分析领域打下扎实基础。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学制1.5年,毕业生将习得最尖端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并接触到支撑大数据技术的前沿理论与方法。

此外,学生将在毕业前参与一个实际研究课题项目来展示他们在商业、政府、安全、医疗、生物、自然科学、环境等领域中能够熟练运用数据科学的基本概念来设计创新的方法及应用。

香港中文大学申请条件汇总

香港中文大学申请条件汇总

香港中文大学申请条件主要有哪些呢,申请香港中文大学同学们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的,对于想要申请香港中文大学的同学们来说是需要了解相关条件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通过下文进行了解吧。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英文名称为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CUHK),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学,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

中大是由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及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组成,及后逸夫书院于1986年成立,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录取条件1,获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在将通过提前批次录取本科生。

2,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招生计划分设文、理、工、商四个学科门类,文科类包括文学院、社会科学院及法律学院;理科类为理学院;工科类为工程学院;商科类为工商管理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只招收普通本科生。

3,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设置分"奖学金基础班"、"文科基础班","理科基础班"、"工科基础班"及"商科基础班"五项。

"奖学金基础班"已包括文、理、工、商基础班,获录取学生可于入学时选择其中一学科门类。

4,考生统考成绩应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

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学提档要求的情况下,香港中文大学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择优而录,不设专业志愿级差。

在高考成绩同分的情况下,则先予录取英语单科成绩较高者。

5,考生报考的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以 150 分为满分计算,自费生的英语成绩须达 120 分或以上。

奖学金基础班须达 130 分或以上。

6,奖学金基础班只录取以香港中文大学为第一志愿,并以奖学金基础班为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

非奖学金基础班只在一志愿录取后仍有剩余名额的情况下才考虑其后志愿,但不设高校志愿分数级差或专业志愿分数级差。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英文: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缩写:CUHK),简称中大或香港中大,是一所坐落于香港新界沙田的公立研究型大学。

其正式成立于1963年10月17日,为香港第二所大学及唯一采用书院联邦制的高校。

大学最初是由现有的三所历史最悠久的书院合并而成,当中的源流最早可追索至1949年。

这些书院的前身亦是当时一些早已在中国大陆成立的大学。

此后,学校迅速发展及越趋多元化,多所学院及书院相继成立。

香港中大现共有9所成员书院及8所学术学院。

校方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语教授,但某些部门同时也提供粤语及标准汉语指引。

其曾经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长获得诺贝尔奖,校友衔盖菲尔兹奖与沃尔夫数学奖得主及港大校长,为唯一拥有以上国际奖项及图灵奖得主专任任教的香港高校。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突破了大英帝国在英国殖民地只设置一所大学、近500年的殖民铁律,也掀起了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

其与香港大学为香港唯有的两所综合型大学。

1、院系设置香港中文大学现设有八个学院: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工程、医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法律学院。

八个学院合共63个学系,学生总数为18006人(资料源于30.6.2006统计数据),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732名,研究生7965名,另有其他非全日制学生309名。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条例》(第1109章,1965),中大的主要授课语言为中文。

不过,其实中大大多数学系皆有提供中英语课程予同学选择。

有些院系,如医学院,法律学院、药学院、英文系、语言学系等及大部分新开办的理学院课程,则是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

校方亦加紧强调“中大自创校以来一直坚持中英双语的教育方针”文学院人类学系历史系艺术系英文系日本研究学系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翻译系音乐系雅礼中国语文研习所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哲学系崇基学院神学院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商学院会计学院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财务学系管理学系亚太工商研究所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市场学系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教育心理学系体育运动科学系体育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电子工程学系讯息工程学系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医学院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生物医学学院肿瘤学系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那打素护理学院儿科学系微生物学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妇产科学系药剂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化学病理学系外科学系精神科学系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中医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统计学系社会科学学院政治与行政学系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经济学系建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心理学系社会工作学系社会学系法律学院比较及公共法中心国际金融法亚研究所法律专业学系法学系+DD126:H1412、历史沿革书院自主时期1957年,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成立“香港中文专上学校协会”,共同争取应得的政府资助及学术地位。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英文名称为TheChinese...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英文名称为TheChinese...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英文名称为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CUHK),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八所受政府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

中大是由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及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组成,及后逸夫书院于1986年成立,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

全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2009年首次公布亚洲大学排行榜,香港大学名列亚洲第一,香港中文大学紧随其后位列第二,香港科技大学名列第四,令香港高校在亚洲大学五强中首次荣获三席。

香港中文大学现设有八个学院: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工程、医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法律学院。

八个学院合共63个学系,学生总数为18006人(资料源于30.6.2006统计数据),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732名,研究生7965名,另有其他非全日制学生309名。

办学特色融会双语香港中文大学独具远见,早已提倡以中英双语、双文化为教学基础,贯彻中英语文并重的原则,致力培育糅合中西学术文化和知识的学生。

双元教学香港中文大学采用「学科为本」及「学生为本」之双元教学法,学系负责「学科为本」教学,书院则负责「学生为本」教学,并提供学生宿舍。

多元课程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不断发展的大学,开设多项全日制与在职制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

大学设有七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共分61个学系,提供54项主修课程及46项副修课程,供全日制本科学生修读。

书院制度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唯一采用书院制度的高等学府。

大学原有三所成员书院,分别为新亚书院(1949年创立)、崇基学院(1951年创立)和联合书院(1956年创立)。

1976年12月,政府订立大学新条例,修改中文大学及各成员书院的组织章程和权责范围。

1986年7月,政府复立法通过中文大学成立第四所成员书院逸夫书院。

港澳俄高校中英文翻译 修改

港澳俄高校中英文翻译 修改

港澳俄高校中英文翻译1香港大学,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香港中文大学,英文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香港科技大学,英语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4香港城市大学,英文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5香港专业教育学院, 英文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6香港教育学院外文名: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7香港浸会大学, 英语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8香港岭南大学, 英语Lingnan University9香港树仁大学, 英语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10香港公开大学, 英语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1澳门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Macau12澳门科技大学,英语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3澳门理工学院, 英语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14莫斯科鲍曼技术大学,英语Bauman Moscow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15萨哈林国立大学, 英语Sakhalin State University16库班国立体育、运动与旅游大学,英文Kuban State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 and Tourism17埃里斯塔市卡尔梅克国立大学, 英语Kalmyk State University (Elista)18莫斯科文化艺术大学,英语Moscow State University of Culture and Arts19杜布纳市自然、社会与人类国际大学,Dubn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for Nature, Society, and Man20国立管理大学, 英语State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21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英语Moscow St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the MFA of Russia。

香港大学排名一览表

香港大学排名一览表

香港大学排名一览表香港大学排名 学校名称 中文名称1UNIV HONG KONG香港大学2CHINESE UNIV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3HONG KONG UNIV SCI & TECHNOL香港科技大学4CITY UNIV HONG KONG香港城市大学5HONG KONG POLYTECH UNIV香港理工大学6HONG KONG BAPTIST UNIV香港浸会大学最佳会计/专业会计(BEST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ACCOUNTANCY) 香港理工大学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最佳人类学/人文科学 (BEST ANTHROPOLOGY/ HUMANITIES)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最佳建筑学 (BEST ARCHITECTURAL STUDIES )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最佳生物学/应用生物 (BEST BIOLOGY/ APPLIED BIOLOGY ) 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最佳生物化学 (BEST BIOCHEMISTRY )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最佳工商管理学 (BEST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最佳屋宇设备工程学 (BEST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 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最佳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科技 (BEST CHEMISTRY/ APPLIED CHEMISTRY/ CHEMICAL TECHNOLOGY )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最佳中国语文及文学(文学学士) (BEST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A)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最佳中文教育 (BEST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最佳中医 (BEST CHINESE MEDICINE)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最佳土木工程学 (BEST CIVIL ENGINEERING)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最佳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BEST CIV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最佳电脑学 (计算机科学) (BEST com#PUTER SCIENCE (STUDIES)) 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最佳电脑工程(计算机工程) (BEST com#PUTER ENGINEERING ) 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最佳计算数学及运筹学 (BEST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最佳建筑经济(工程)及管理学(BEST CONSTRUCTION ECONOM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 香港理工大学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最佳经济/应用经济/ 商业经济(BEST ECONOMICS/ APPLIED ECONOMICS/ BUSINESS ECONOMICS )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最佳电子及电子工程 (BEST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香港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最佳英国语文 (BEST ENGLISH )。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鄭雅文的感想
• 這次參觀中文大學令我認識到大學的歷史、景點及設備。 在中文大學裏有很多設備,例如:宿舍(有男宿舍、女宿舍,還 有男女共用宿舍)、圖書館(有很多所)、文物館、藝術館等。 其中我最喜歡藝術館,因為我很喜歡藝術。在中文大學裏 最著名的景點有「天人合一」,老實說,我也挺喜歡這景點, 不過那裏風大了點。大學的環境很清幽,記得剛到達那裏, 有一個地方很有外國風格,很優靜,很適合讀書。在大學裏 經常有小型旅遊巴駛過,因為大學裏很大,分了四個書院,需 要用汽車來往。我認為中文大學挺適合我,我打算在中四 修讀視覺藝術科(必修!!!!)、地理科(也不錯~)、生物科(考 慮中)。這次活動令我學會了捕捉鏡頭,因為我是負責拍照 的。(笑
顏綺茵介紹的大學圖書館
• 大學圖書館系統於一九六三年創校時成立,負責 統籌大學圖書館及各分館之庋藏及服務。成員包 括大學圖書館 (一九六五年成立)、崇基學院牟路 思怡圖書館 (一九五一年成立)、新亞書院錢穆圖 書館 (一九四九年成立)、聯合書院胡忠多媒體圖 書館 (一九五六年成立)、位於沙田之教習醫院的 李炳醫學圖書館(一九八零年成立)、建築學圖書 館 (一九九四年成立),及利國偉法律圖書館 (二零 零四年成立)。各館之行政均由大學圖書館館長統 籌。
顏綺茵的感想
• 這次的活動令我對大學的認識加深了,實實 在在參觀過後,才發現大學真是一個很多元 化的地方。 • 參觀了很多地方,最喜歡的還是參觀的第一 個景點,一個古色古香的亭,雖然不知它的名 字,但它很吸引我,令我印象很深刻! • 這次的活動,令我跟同學的認識和默契加深 了,希望往後會舉辦多些這類活動!
何家麒的感想
•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來中文大學了,我以前也來過, 就在那草地前野餐。當時有一個在那裡讀書的朋 友。所以這次重遊舊地,真令我懷念。這次遊了 中大很多的景點,尤其是那个叫水天一色的,给 我很深的印象,能做到好像站在水中的感覺。 • 雖然上一段說到的景點真夠美麗,但我要找的資 料卻沒有找到,那就是中大有沒有日文系的呢?我 其實不太會說日文,所以打算在大學副修的。但 這次卻完全打聽不到,太遺憾了!

香港著名院校八所大学盘点

香港著名院校八所大学盘点

中国香港 (Hong Kong),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在世界享有盛誉,并且教育资源丰富、国际化水平高,在香港居住满7年就能获得香港永久居留权。

倘若你来香港留学,大学本科4年,硕士1年-1.5年,工作1年多,7年,便可拿香港身份证,既实现了拿到好学历,又可以拿到欧美大部分国家都免签的香港身份证。

现在就来为你推荐香港的八大名校!1 香港大学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18 QS 世界大学排名第26位,是香港世界排名最高的大学。

1911年正式注册成立的香港大学,一直以来都是香港高等学府中的领头羊。

在港大现有的10所学院中,医学、商科、信息科学都是传统且极具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后来居上的土建、法政、教育等学科也位居世界一流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港大将牙医从医学院里分出来,单设了一个牙医学院,这也是香港唯一提供牙医学士和深造课程的学院。

有意向的同学,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2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2018 QS 世界大学排名第30位。

科大定位清晰,是教研兼备、专注的研究型国际学府。

科大重视跨学科学习、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

大学在研究和创新方面取得许多突破,备受国际认同。

同时,大学与工商业界和政府紧密合作,促进技术转移。

1991年建校,由理、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4所学院组成。

科大最为出名的是商学院的教育及成就,EMBA课程更是七度排名世界第一。

3 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的知名度仅次于香港大学。

成立于1963年的CUHK,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四所书院分别为新亚书院 (New Asia College) 崇基学院 (Chung Chi College) 联合书院 (UnitedCollege) 以及逸夫书院 (Shaw Colleg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大通」職員證申請書
APPLICATION FOR CU LINK (STAFF CARD)
請填妥此申請表並交回或寄往中大通發證中心 ( 沙田香港中文大學碧秋樓一樓112室)。

Please submit the completed application form to the CU Link Card Centre (Room 112, 1/F, Pi-Chiu Build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N.T.).
本人提供下列資料,以申請「中大通」職員證:
I apply for CU Link (Staff Card) as a staff member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y employment details are as follows:
Staff No.
姓名 (中文)
Name (in Chinese)
姓名 (英文)
Name (in English)
部門
Department
香港身份證或護照編號
HK I.D. Card/Passport No.
聯絡電話
Contact Tel
本人明白及接受有關「中大通」職員證發證條款如下:
(1)「中大通」職員證為確定僱員身份及使用大學校園設施之用,不可轉讓或借予他人使用。

(2)如遺失「中大通」職員證,須立即向「中大通」發證中心報失及申請補領,並繳交有關補領費用。

因遺失「中大通」職員證而蒙受之損失,
概由本人負責及承擔,與大學無關。

(3)本人不得使用已報失之「中大通」職員證。

倘於報失後尋回失證,須立刻交還「中大通」發證中心。

(4)本人於離職時須向大學交還「中大通」職員證以註銷。

(5) 僱員必須於領取新發出之「中大通」職員證時一併退還現時持有之「中大通」卡或大學職員證及圖書證,該等舊證即行作廢。

(6) 僱員於申請書內所提供的個人資料將用作核發職員證之用。

僱員須於上任時填妥「中大通」職員證申請書並交「中大通」發證中心(碧秋樓
一樓112室)。

新僱員的「中大通」職員證將於部門主管核實僱員到任日期後四個工作日發出。

查詢請致電「中大通」發證中心(電話:2609-8507)。

I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 conditions for issuance of the CU Link (Staff Card) as follows:
(1) The CU Link (Staff Card) will b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access control to University facilities and it is not transferable to another person.
(2) If the CU Link (Staff Card) is lost, I should immediately report to the CU Link Card Centre, apply for a replacement card and pay the
appropriate replacement fee. Any loss caused by losing the CU Link (Staff Card) will not be attributed to the University and will be borne by me.
(3) I shall not use any CU Link (Staff Card)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as lost. Any card found subsequently after being reported lost should
be returned to the CU Link Card Centre.
(4) If I cease employment at the University, I shall return the CU Link (Staff Card) to the University for cancellation.
(5) Appointees must surrender all CU Link card or Staff Identity Card(s) and University Library Card(s), if any, when collecting the new CU
Link (Staff Card). Issuance of the CU Link (Staff Card) will automatically invalidate all the above-mentioned cards previously issued to the appointees.
(6) The personal data provided on the application form will be used for producing the CU Link (Staff Card). New appointees should submit a
completed application form for CU Link (Staff Card) to the CU Link Card Centre (Rm112, 1/F, Pi Chiu Building) upon assumption of duty.
The CU Link (Staff Card) will be ready for collection approximately four working days after the appointment is certified as effective by Department/Unit. For enquiries, please contact the CU Link Card Centre at 2609-8507.
簽署 Signature 日期 Date
FOR OFFICE USE ONLY
Serial No. Expiry Date Signature
Issued on Processed b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