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古城导游词5篇

合集下载

大理导游词范文五篇

大理导游词范文五篇

大理导游词范文五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大理导游词范文五篇大理导游词_大理景区导游词大理州,全名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临沧地区,西与保山地区、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地区。

大理古城导游词

大理古城导游词

大理古城导游词大理古城导游词(一)大理的古城犹如童话里藏在山里的一方城堡,远远望去高高的城门上面是苍劲的“大理”二字,那厚重的墙体、凝重的颜色无一不透达出它沧桑而久远的故事。

大理古城导游词漫步在这座拥有1200年历史的古城的街道上,厚重的历史积淀让人不停的寻觅历史留给这座古城的岁月印记。

这座白族人世代休生养息的千年古城,曾多次毁于战火和地震自然灾难,如今依然坚挺的保留着千年模样,古大理国时期留下的一些文物古迹和建筑奇观,已经成为古城最重要的标识,也是所有游人必看的景观。

摩挲着被抚摸千年之久的人类心中不分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寓意祈福、长寿、平安、发财、消灾、避祸的吉祥之物,我在心中祈祷这些穿越千年历史长河的富有神灵气息的圣物能够给我和家人带来好运,带来吉祥、平安和健康。

我相信这里的每一件神圣之物都具有灵气,都能给到来的游客带来好运。

大理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民族风情为特色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我也随着人们的节奏来到大理古城的一角,在这条古街上看到一些可爱的人们,自在自由的生活着这里。

古老的街道,一弯溪水错落着贯穿了整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石板斑驳了,可是水依然非常的清冽,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

大理是南昭国旧时的城都,曾经辉煌、喧闹、繁华、摩登。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祖国大西南一块待开发的宝地。

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1999年末总人口326.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人口108.53万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有着浓郁独特的白族风情,白族姑娘统称为金花,小伙子称为阿鹏,他们的村寨大多分布在苍山、洱海间的平地上。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会说话的都会唱歌。

关于大理古城导游词(四篇)

关于大理古城导游词(四篇)

关于大理古城导游词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位居风光亮丽的苍山脚下,距大理市下关____公里。

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____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优美。

大理城的规模壮阔,方围____里,原城墙高____米,厚____米,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

如果说,自治州首府下关给人以繁盛、喧闹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则是古朴而幽静。

城中有一贯穿南北的大街,街边有各种专卖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编等名特产品的店铺和风味十足的白族饮食店。

城内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到处可见古朴雅的白族传统民居,这里居民不论贫富,都有在庭院内养花种草的习惯。

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之说。

大理古城距下关很近,乘公共汽车十多分钟即可到达,城内各汽车站和主要宾馆前都有车前往。

也可由下关乘小马车前往,不过千万要在上车前谈好价钱。

到大理古城旅游,如要留宿,城内有许多按照白族传统民居建造的旅馆可供选择,价格不算贵。

关于大理古城导游词(二)你见过大理那里的古城吗?嘻嘻,没见过吧?好,我讲给你听听。

古城是一条很大的街坊,卖一些服饰和玩具等,从外观看,楼房都是古代式的房子,可走进去灯火辉煌,很干净。

从外面看,古城真的像一座城堡,有着高高的围墙,大门那儿还有“大理”两字显得有很深的文化历史。

走进去一瞧,我又觉得古城很热闹。

这里人山人海,往远处一看,几乎是黑压压的一片。

“笑笑,”妈妈拉紧我说,“跟紧点,这里容易走丢。

”我四处瞧了瞧,吃了一惊:是啊,人那么多,如果有人走丢是很难找到的。

但活泼的我,一刻也没停下,好奇地打量着古城,哇,这里的地好奇特,是用石头平成的。

不远处,有一家卖白族服饰和披肩的店。

我随妈妈进去瞧了瞧。

一条鲜红色的披肩很是漂亮,我一披到肩上就舍不得脱下来。

这条披肩有漂亮的花纹,摸起来很柔软的布料,边上还有一条条小线段,穿在肩上漂亮舒服。

于是妈妈果断的买下了这条披肩。

“看,看,旗袍耶,好漂亮!”这是一家旗袍店。

关于云南大理古城的导游词5篇

关于云南大理古城的导游词5篇

关于云南大理古城的导游词5篇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

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云南大理古城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云南大理古城的导游词5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南大理古城,我是你们的导游。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

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历史沿革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

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

太和城分为外城和内城。

外城筑有南北两道城墙,两道城墙的西端在金刚山顶相连接,南城墙长约3350米向东延伸;北城墙长约3225米。

唐贞元四年(779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大理旧城。

唐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

南诏天应元年(927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

元朝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

云南大理古城的导游词(六篇)

云南大理古城的导游词(六篇)

云南大理古城的导游词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位居风光亮丽的苍山脚下,距大理市下关____公里。

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____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优美。

大理城的规模壮阔,方围____里,原城墙高____米,厚____米,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

如果说,自治州首府下关给人以繁盛、喧闹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则是古朴而幽静。

城中有一贯穿南北的大街,街边有各种专卖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编等名特产品的店铺和风味十足的白族饮食店。

城内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到处可见古朴雅的白族传统民居,这里居民不论贫富,都有在庭院内养花种草的习惯。

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之说。

大理古城距下关很近,乘公共汽车十多分钟即可到达,城内各汽车站和主要宾馆前都有车前往。

也可由下关乘小马车前往,不过千万要在上车前谈好价钱。

到大理古城旅游,如要留宿,城内有许多按照白族传统民居建造的旅馆可供选择,价格不算贵。

绕三灵,是在每年的夏历四月____日至二十五日,绕三灵的节日活动得进行三天。

三月街,又称:观音市,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____日至二十一日。

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既是物资交流的盛会,又是赛马、滇戏、花灯等各种文艺体育表演的中心。

石宝山对歌会,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____日至八月初一。

耍海会,又称:捞尸节。

上关、喜洲一带始于农历七月____日,大理、下关一带始于农历八月初八。

云南大理古城的导游词(二)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政府驻地。

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

____年,大理被中国政府列为第一批____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市为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面积____平方千米,全市人口____万人,其中白族占____%。

大理古城导游词介绍(六篇)

大理古城导游词介绍(六篇)

大理古城导游词介绍古城大理,原为白族先民“西洱河蛮”所建筑的“羊苴咩城”意为羔羊之城。

据清代学者解释说,大理地肥水美,就连娇弱的羔羊都能在这里幸福地生长,可见大理自古以来便是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风水宝地。

唐大历十四年(____年)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把都城太和城迁到这里,仿长安城格局建造南诏王都。

重建的羊苴咩城方圆十五里,外城“六街三市”为四方商贾所居,异国珍奇都在这里交易。

中间又筑了方四里的内城,名为叶榆城,为南诏王室和文武大臣的住所。

南诏第十代王劝丰佑时期(824—____年),在城西南建立了“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的五华楼;城西北又建崇圣寺和千寻塔,延续到大理国时期才完成三塔全部工程。

后晋天福二年(____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时,仍以羊苴咩城为都城,并以“大理国”为国号,改叶榆为大理。

“大理”一词来源于南诏国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国号“大礼国”。

“礼”与“理”谐音。

段思平改为大理国,有改革旧制、推行礼制、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

此后,“大理”一词便被沿袭成为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的专有地名。

大理城在唐宋____多年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个年代是古代大理城最辉煌的时期,据美国学者考证,公元____年时大理曾为世界上____大都会之一,排名第十三位。

当时奉行对外开放政策,大理成为国际城市,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大理古城导游词介绍(二)如今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____年)在南诏、大理国的都城—羊苴咩城西部的旧址上修建的。

历代曾经多次扩建、重修。

大家看到的东(洱海)、南(双鹤)、西(苍山)、北(三塔)四座城门楼和部分城墙,按照当今国际上对古代文物的“修旧如旧”原则,已在逐步修葺,大体恢复了昔日的容貌。

白族居民城内街道纵横、井井有条,为典型的棋盘式布局,九街十八巷大都保留明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居民建筑特点,显得故意盎然。

白族居民特点:青瓦白墙、朴素大方、典雅别致、崇尚文化。

云南大理导游词5篇精选范文

云南大理导游词5篇精选范文

云南大理导游词5篇精选范文大理简称榆城,风景优美,美食众多,非常值得一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大理的导游词,欢迎阅读。

云南大理导游词1今天我带大家来大理逛逛,大理是座美丽的城市,在大理市中有许多国家级的风景名胜,今天我就带大家来看看!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

主塔名为千寻塔,高69。

13米,是典型的唐代建筑,东面正中有个醒目的石壁,上面有“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在这四个大字中,只有“永”字是在一次大地震后保存下来的,剩下的三个字是由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

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地震中,三座塔都被震斜了,主塔在其后的余震中又恢复原样,其余两塔仍有不用程度的倾斜,左塔倾斜10度,右塔倾斜8度。

可是,经过一年又一年,那两座塔还是矗立在那,一动不动。

在三塔旁还有一个崇圣寺,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

接着,我们就来到了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位于苍山脚下,在古城的大门的正上方有一块大匾,上面写着楷书的“大理”二字,在城外还有城墙,城墙高7。

5米,厚6米。

可惜的是出于保护的目的,古城现在已不让游人登城游览了。

在大理古城内居住的大部分居民是白族人,城内由许多白族传统民居,城内的居民不论贫富,都有养花的习惯,所以大理古城也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之说。

大理古城的建筑还保存这原来的旧貌,古色古香。

最后,我们花了半天的时间乘“杜鹃号”游船游览洱海。

洱海其实不是海,是云南省容量最大的`淡水湖,由于面积大,所以人们称之为海。

它的海拔有1966米。

在船上我们欣赏了洱海的美丽景色,还观看了大理的“三道茶”、“白族歌舞表演”等节目。

“风花雪月”是大理著名的景色,上关花:是指大理的茶花举世闻名;下关风:下关(一个地方)的风很大,夏天的风还有点刺骨的感觉;苍山雪:在冬季,苍山雪白雪白的,这个季节是大理的雨季,所以看不见雪,只见满山云雾缭绕,更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洱海月:是说在洱海上看月亮,晚上,月亮倒映在水面上,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云南大理古城导游词

云南大理古城导游词

云南大理古城导游词【篇一】太和城遗址是南诏立国时的都城。

南诏在751年和754年与唐王朝发生了两次战争,史称“天宝战争”,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776年,为“立此存照”,南诏王阁罗凤立“南诏德化碑”于“国门”之外,“论阻绝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

1961年3月4日,太和城遗址(包括南诏德化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城遗址因其规模宏大、地面遗迹保存较好、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被列入期间全国百项重大遗址项目名录。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自由游览时间,祝大家旅途愉快!玩的开心!【篇二】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南大理古城,我是你们的导游。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

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历史沿革西汉元封二年(前120xx年),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

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

太和城分为外城和内城。

外城筑有南北两道城墙,两道城墙的西端在金刚山顶相连接,南城墙长约3350米向东延伸;北城墙长约3225米。

唐贞元四年(779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大理旧城。

唐天复二年(920xx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

南诏天应元年(920xx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

元朝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大理古城导游词5篇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

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云南大理古城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位居风光亮丽的苍山脚下,距大理市下关13公里。

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首府大理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全州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8万,有13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50%,白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大理历史悠久,山河壮丽。

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等地方政权延续500年,一度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全州可供观光旅游景点达130多处。

苍山洱海珠联璧合、相互辉映;剑川石宝山唐代石窟被誉为“西南敦煌”;佛教圣地鸡足山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齐名;巍宝山系南诏发祥地,有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观宇建筑群;洱海源头的茈碧湖、温泉闻名中外。

加之独特的旅游条件,海外媒介将大理誉为“东方日内瓦”。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云南大理古城,我是你们的导游。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
介绍一下云南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

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

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

太和城分为外城和内城。

外城筑有南北两道城墙,两道城墙的西端在金刚山顶相连接,南城墙长约3350米向东延伸;北城墙长约3225米。

唐贞元四年(779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大理旧城。

唐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

南诏天应元年(927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

元朝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
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

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文物遗存
古城楼
1、文献楼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

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

2、五华楼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

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

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

3、南城楼
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

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

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

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

4、北城楼
北城楼,又称“安远楼”。

北城门又称“安远门”、“三塔门”,始建于1382年,是古城四座城门之一。

城楼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宫室建筑中较高等级的重檐歇山式,保留了明朝时的建筑风格。

古书院
1、西云书院
西云书院位于大理市古城片区城内,大理市第一中学内。

书院建于清代,原为杨玉科私人府第。

《西云书院》既是历史悠久的学府,又是典型的大理古建筑,对研究大理教育史、清末历史、古建园林具有重要的价值。

2、大理府考试院
大理府考试院位于大理古城博爱路北段东侧,是清代滇西北童生考举的场所。

大理府考试院始建于明代,原建筑在大理城内西北角,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迁至现址。

1985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庙宇
1、天主教堂
大理古城天主教堂是辐射滇西教区的中心教堂。

教堂由巴黎外方传教
会法人牧师严美璋(中国名)于1927~1932年建盖。

教堂坐东朝西,由大门、通道、二门和礼拜堂组成。

主体建筑为台梁式结构,外面双层皆偷心,顶施彩绘藻井,大门斗拱挑檐歇山顶,二门与教堂相连。

堂前为门楼,双层,中间高两头低,采用白族实木结构建筑形式,由
狮、象、龙、凤等瑞兽斗拱挑檐。

1985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大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督教堂
大理古城基督教堂由传教士韩纯中于1914年(1904年)建盖。

当时称“中华基督教礼拜堂”,1956年,更名为“大理基督教合一会”。

1980年,又更名为“大理古城基督教会”。

2004年再次更名为“大理古城基督教堂”。

教堂坐北向南,由石拱形大门进入东西两道二门、礼拜堂、祷告室和屋顶的钟楼。

教堂主体结构为土木结构、四撇水瓦屋顶,四面墙壁均由石头垒砌而成。

200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三塔
崇圣寺三塔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塔之一,位于大理以北公里苍山应乐峰下,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颇有气魄。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底宽米,高米,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

三塔1961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维修时,发现600余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具有极高的维护价值。

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遗址是南诏立国时的都城。

南诏在751年和754年与唐王朝发生了两次战争,史称“天宝战争”,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776年,为“立此存照”,南诏王阁罗凤立“南诏德化碑”于“国门”之外,“论阻绝
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

1961年3月4日,太和城遗址(包括南诏德化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城遗址因其规模宏大、地面遗迹保存较好、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百项重大遗址项目名录。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自由游览时间,祝大家旅途愉快!玩的开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