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作业

合集下载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偏差的方法。

在标准成本法中,企业会事先确定好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然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会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出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而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一种根据作业的特点,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成本对象的方法。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会根据不同的作业特点进行分配,以便更好地掌握不同作业的成本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不同的作业或产品的情况,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不同作业的成本构成和分布情况,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实际运用中,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

标准成本法更适合于重复性生产过程,能够通过标准成本的设定和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而作业成本法更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情况,能够更精确地了解不同作业的成本情况,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总的来说,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都是企业成本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它们在不同的生产情况下有着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经营需求,合理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以便更好地掌握和管理企业的成本情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对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希望读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指引

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指引
4.2.2产品标准成本测算的应用
1)标准成本的测算方式:由集团成本管理部制定统一产品标准成本测算数据单元(成本项目),并按照工程量与单价分离的方式建立成本测算模型。
2)集团成本管理部按照统一产品标准成本测算数据单元(成本项目),设置单元系数(造价系数)。
3)城市公司成本部按【目标成本测算表】进行原始指标填报。
2)城市公司成本部在进行各阶段成本测算时,原则上所测算的成本数据应不大于【标准成本费用表】内的价格单元数据。
3)【标准成本费用表】中的价格单元只是作为成本测算时参考依据。在进行成本测算时,城市公司成本部应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对测算超出【标准成本费用表】中的价格单元的成本数据,须有文字上描述并报集团成本管理部审核。
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指引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修订记录
日 期
修订状态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目的
计划性预设各产品类型的目标成本,作为控制成本、评价实际成本、衡量成本控制水平依据;同时配合成本分析及成本模拟,提供各产品成本测算依据。
2术语和定义
2.1标准成本:是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保目标利润实现的前提下,结合产品标准化配置,根据房地产行业具有先进性和竞争性的经济技术水平所确定的成本。
4.1.2标准成本是进行成本测算和项目设计的依据,设计要按照标准成本进行限额设计。
4.1.3依据【目标成本测算表】及【标准成本费用表】,集团成本管理部对新进城市项目进行模拟测算,城市公司成本部对新建项目进行成本测算。
4.1.4城市公司成本部按【目标成本测算表】对项目各阶段的成本测算进行填报。填报要求、深度及上报时间参照【成本管理流程】、【目标成本管理作业指引】执行。

标准作业成本法公式

标准作业成本法公式

标准作业成本法公式标准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来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到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并且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标准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标准化的工序,然后通过对每个工序的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出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标准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并且通过实例来说明其具体应用。

标准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的成本,其计算公式为,直接材料成本 = 标准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

其中,标准材料用量是指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的标准原材料用量,而标准材料价格则是指单位原材料的标准价格。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人工成本,其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成本 = 标准工时×标准人工费率。

标准工时是指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的标准工时,而标准人工费率则是指单位工时的标准人工费用。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制造费用的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除了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外的其他成本,如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设备折旧、厂房租金等。

其计算公式为,制造费用 = 固定制造费用 + 可变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随产量变化的费用,如设备折旧、厂房租金等;可变制造费用则是指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等。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然后将其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从而找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差异。

这样一来,企业管理者就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最后,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标准材料用量为100个单位,标准材料价格为1元/单位,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人工费率为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为100元,可变制造费用为1元/单位。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企业的结合应用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企业的结合应用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企业的结合应用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

前者是一种基于标准成本的管理方法,即以规定好的标准作为基准,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

后者则是一种基于实际生产成本的管理方法,即以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为基础,对每一个产品进行成本核算。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常常可以相互补充。

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使用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效果。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标准成本法用于生产成本的预测与规划,作业成本法用于实际成本的核算。

标准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做出准确的生产决策,作业成本法能够对实际成本进行监控和调整。

两者结合,可以及时掌握生产成本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2.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都可用于成本的分析和核算。

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出生产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发现影响成本的因素,并制定改进方案;作业成本法则可用于对实际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3. 应用两种方法可以制定更合理的成本预算和控制方案。

标准成本法可用于基于未来的预算制定;作业成本法则可用于实时监控成本控制进展情况。

两者结合应用,将能更好地应对生产成本的波动和变化。

综上所述,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结合应用可以实现更好地生产成本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研究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研究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研究,不少于1000字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

它们均是企业成本核算中的两个基础性方法,不同的核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业务环境和核算需求。

本文将对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进行比较研究。

1. 定义(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在管理会计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别,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并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成本的升降趋势,及时发现成本异常情况,从而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和管理。

(2)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将生产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或作业,以求得每个产品或作业的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这种方法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再按照一定的分配规则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摊,可以对每个产品或作业的成本进行精确计算。

2. 适用范围(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适用于批量生产、重复生产的行业,如制造业、服装业、电子业等。

这些行业的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产品规格稳定,分摊的制造费用比较固定,适合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2)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并且每件产品或作业的成本明显不同的行业。

如建筑业、服务业等。

在这些行业,因为生产过程变化较大,常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核算,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成本计算。

3. 数据时效性(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需要提前设定一定的计算标准,然后通过与实际成本的对比来判断成本偏离情况。

在计算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应考虑经济环境、市场变化等因素,定期更新计算标准,以保持其时效性。

(2)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通常需要对每项作业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并且涉及到间接成本的分摊。

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数据时效性会逐渐降低。

因此,作业成本法需要不断更新、调整成本数据,以保证精确计算。

4. 精确度(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因为它基于制定的标准进行计算,如果标准制定得合理,则成本核算的结果比较精确。

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

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

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
作业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而标准成本则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一个标准,用于评价实际成本表现的一个指标。

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的合理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关系在于,标准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设定的一个合理的成本水平,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预期成本。

而作业成本则是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是实际生产活动的成本支出。

通过对比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关系还在于,标准成本可以作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

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成本,企业可以对实际生产成本进行评价,从而评估生产活动的效率和经济性。

同时,标准成本还可以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依据,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确保生产活动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进行。

另外,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关系还在于,标准成本可以作为企业的成本预测和成本核算依据。

通过对实际生产活动进行标准成本的预测和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生产成本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成本控制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总之,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的合理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定标准成本,加强对作业成本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二)各种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实际成本-材料标准成本 =实际数量×乘以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举例
例12-1 某产品生产过程耗用A材料,A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 600千克,标准单价为8元,实际消耗量为700千克,实际单 价为7.5元。则A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A产品直接材料20 000元,直接人工30 000元; B产品直 接材料40 000元,直接人工15 000元。
依据不同的成本库,归集的制造费用如表所示,要求按 作业成本法计算A、B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成本库)资料
项目 材料处理 检验人员 管理人员 取暖照明
折旧 机器能量
合计
数额 12000 15000 18000 4000 30000 11000 90000
1
10000
5000
6
30000
40000
分配率 0.275
分配额 2750 8250 11000
2.批作业层次(材料处理成本与检验成本 分别按移动次数与检验次数比例分配)
检验成本分配表
产品名称 批数 每批检验数 合计
A 产品
10
50
500
B 产品
25
10
250
合计 ——
——
750
材料处理成本分配表
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 本法
•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明确标准成本的作用 在于成本控制,理解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及注意 事项;熟练掌握成本差异的计算方法并能结合实 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成本差异的月末处理方法。

浅析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

浅析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

浅析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介绍成本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支出的物质、劳动和其他各种费用的总和,是企业核算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成本控制是管理者必须重视和解决的管理问题之一。

在成本核算中,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常用的计算成本的方法。

本文将浅析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应用和优劣。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以实际成本为基础,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对比、差异分析等手段,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标准成本是企业按一定的标准制定的、预估的、规定的成本,可以是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或综合成本。

标准成本的制定需要对各个成本要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并确保合理性。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关键,差异分析结果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精细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信息,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并根据差异原因采取措施,从而改善和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精确计算和分配,便于了解每个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决策分析。

作业成本一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可以根据成本对象(如产品或工序等)进行分摊和计算。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每个成本对象的成本,避免了将所有成本均摊到所有产品上所带来的误差,可以更细致的分析产品成本结构和成本分布情况。

而作业成本法的缺点在于计算相对繁琐,需要较大的管理成本,在制度实施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应用和优势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虽然各有优势,但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存在缺点,缺乏全面准确的成本信息。

因此,结合运用两者进行成本核算是可取的选择,其主要应用在以下两方面:生产成本计算如在企业的生产成本计算中,首先需要按照作业成本法的方法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

同时,标准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创立合理高效的生产标准,指导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及销货成本资料表 材 料 工 资
单位:元 制费用 合 计
金额 % 金额 % 在制品 4200 12 1500 10 产成品 6300 18 2700 18 销售成本 24500 70 10800 72
合计
金额 600 1200 4200
%
金额
%
10 6300 11.25 20 10200 18.21 70 39500 70.54
表19-22
产品完工和销售标准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单位产 完工产品标准成本 产品 品标准 名 称 成本 入库数量 总成本 1 甲 9900 2 100 3=2×1 990000
销售产品标准成本
销售数量 总成本
4 90
5=4×1 891000
账务处理
• 1.材料购进: 借:材料 贷:材料价格差异 应付账款 • 2.材料耗用: 借:在制品 材料数量差异 贷:材料
标 准 实 际 差
单位:元

预 算
总 分配 总 总 总成本 总成本 总成本 效率差异 能力利用差异 耗费差异 时数 率 时数 时数 1 2 3 4 5=4×2 6 7 8=(6-4) 9=(1-6) 10=7-3 ×2 ×2 +8000 +11200 -2800
44800 4
179200 40000 160000 42000 176400
接下页
本月实际发生有关业务如下:
接上页
• 3.费用实际发生额 本月费用发生251400元,其中固定费用 176400元,变动费用75000元。 • 4.本月生产甲产品100件,期初和期末均 无在制品。该产品已销售90件,每件售价 12200元,货款已收到。
表19-15
直接材料 A材料 B材料 小计 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固定费用 变动费用 小计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单价 100 50
(耗用总量 - 耗用总量)× 均标准单价 =(2100-4×500)×5.50=550(元)
(2)组合差异
• 组合差异是指各种材料实际配比与材料配比之间的差异,确定组合 差异对材料成本影响的 • 组合差异=材料实际耗用总量×实际结构的平均标准单价-标准结 构的平均标准单价)
– = 2100×(5.10-5.50)=-840(元)
甲产品标准成本表
标准消耗量 50千克 10千克 标准工时 400 标准工时 400 400 金额(元) 金额(元) 金额(元)
标准工资率 5 标准分配率 4 2
要求:请根据以上资料进行相应的 账务处理。
表19-16
项目 变动费用: 消耗材料 动力 修理费 ……
费用预算
每小时费用 1.00 0.20 0.50 总费用 44800* 项目
4=2×3
5
6=7÷5
6
7
252000
8=(5-2) 9=(6-3) ×3 ×5 +10000 +4 2000
20 0000 42000
实际产量的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和 差异的计算
• 实际产量的变动费用标准成本和差异 的计算见表19-20。 • 实际产量的固定费用标准成本和差异 的计算见表19-21。 • 产品入库和销售标准成本的计算见表 19-22。
• 作业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直接耗用三种材 料,A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6 千克,标准单 价为10元;B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20千克, 标准单价为5元;C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4千克, 标准单价为8元 。 甲产品的单位标准工时为 15小时,其中第一工序5小时,第二工序6小 时,第三工序4小时;小时标准直接工资率第 一工序为2元,第二工序为3元,第三工序为4 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率第一工序为5元,第 二工序为4元,第三工序为3元;变动制造费 用率第一工序为4元,第二工序为3元,第三 工序为2元。 • 账务处理
表19-3 材料名称 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合计
材料耗用情况表 实际单价 实际耗用量(千克) 6 4 10 1050 840 210 2100
单位:元 金 额
6300 3360 2100 11760
根据上述资料可得: 实际结构的平 1050 5 840 4 210 10 (元) 均标准单价= 5.1
• 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三因素分析如下:
– 分析对象= 11760-22×500=760(元)
• 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三因素分析如下: 分析对象= 11760-22×500=760(元) (1)产出差异
• 材料产出差异是指一定数量的投料经加工制造后,所生产出实际产 量与应得标准产量的不同而引起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产出差异= 材料实际 材料标准 标准结构的
本月实际发生有关业务如下:
• 1.原材料采购和耗用 购进A材料7000千克,每千克购价95元;B 材料1500千克,每千克购价55元。生产甲 产品全月领用A材料5100千克,B材料1100 千克。 • 2.生产工人的实际工时和工资 生产工人的实际工时数为42000工时,工资 应付额为252000元。
标准成本和差异的计算
•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和差异计算 • 实际产量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差异 的计算见表19-19。 • 实际产量的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和差异 的计算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和差异计算
• 购入原材料标准成本和价格差异见表 19-17。 • 实际产量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和数量 差异见表19-18。
表19-17
2100
有了以上资料,就可以分别计算产出差异、组合差异和价 格差异。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
三因素分析法
账务处理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有关指标如下:
标准结构的 5×1.2+4×4+10×0.8 • 平均标准单价=—————————— = 5.50(元) 4 实际结构的 10 50×5+840×4+210×10 • 平均标准单价= —————————————————— =5.10(元) 2100 实际结构的 10 50×6+840×4+210×10 平均实际单价= ———————————————————— = 5.6(元) 2100
直 接 人 工
部门 操作 标准 标准 合计 号码 时数 工资率 1 2 1-2 5 2 10 10 2-3 6 3 18 18 2-4 4 4 16 16 直接人工成本合计 10 34 44
部门 标准 标准 合 固 合计 计 定 时数 分配率 1 2 2 制 5 4 20 20 5 5 25 25 造 6 3 18 18 6 4 24 24 费 4 2 8 8 4 3 12 12 用 20 26 46 变动制造费用合计 固定制造费用合计 25 36 61 107 制造费用合计 343 每一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合计
购入原材料标准成本和价格差异表
购入数量 1
单位:元
材料种类
标 准 单价 成 本
2 100 50 3=2×1 700 000 75 000
实 际 价格差异 单价 成本
4 95 55 5=4×1 665 000 82500 6=5-3 -35 000 +7500
A B
7000 1500
775 000
747500
账务处理
• 成本差异分配后,应做会计分录如下: • 借:生产成本 204 库存商品 3372 主营业务成本 1324 材料价格差异 3500 工资分配率差异 1500 贷:材料数量差异 4200 工资效率差异 1200 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600 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900
接下页
作业5: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预计 生产112件,产品标准成本(表19-15)和 费用预算,见表19-15和表19-16。 – 本月实际发生有关业务如下: 要求:账务处理
接下页
775 000 27500 747500 550 000 15 000 565 000
接上页
3.生产工人工资计入产品成本: 借:在制品 200 000 工资效率差异 10 000 工资分配率差异 42000 贷:应付工资 252000 4.费用的实际发生: 借:变动制造费用 75000 固定制造费用 176400 贷:各有关科目 251400
表19-20

变动费用标准成本差异计算表
准 实 际 差
效率差异
单位:元

耗费差异
预算 分配率 总时数 总成本 总时数 总成本
1
2
2
3=1×2
4
5
6=(4-2) 7=5-(4×1) ×1 +4000 —9000
4 0000 8 0000 4 2000 75000
表19-21
固定费用标准成本差异计算表
– (3)价格差异
• 价格差异是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 计算公式如下:
– 价格差异=材料实际总耗用量×(实际结构的平均实际单价 构的平均标准单价 ) – = 2100×(5.60-5.10) )=1050 -实际结
• 作业3:
• 现假定某公司标准成本差异资料中的有 利差异是:材料价格差异3500元,工资分 配率差异1500元;不利差异是:材料数量 差异4200元,工资效率差异1200元,制造 费用效率差异900元,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600元。如该公司将有关成本差异科目转入 “收益汇总” ,请编写会计分录。
35000 100 15000 100 6000 100 56000 100
表19-10
差异项目 材料耗用价格差异 材料数量差异 工资分配率差异 工资效率差异 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在产品 -420 +504 -150 +120 +60 +90 +204
差异分配表
产成品 -630 +756 -270 +216 +120 +180 +372 销售成本 -2450 +2940 -1080 +864 +420 +630 +1324 合计 -3500 +4200 -1500 +1200 +600 +900 +19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