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课程技术》作业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项目《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物资管理系统背景资料:1)一个存放商品的仓库,每天都有商品出库和入库。
2)种商品都有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等。
3)出入库时必须填写出入库单据,单据包括商品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数量、日期、时间、入库单位(或出库单位)名称、送货(或提货)人姓名。
设计要求:1)进行需求分析,编写数据字典。
2)设计E-R图。
3)设计出入库单据的录入。
4)实现按商品名称、出入库日期的查询。
5)实现分别按日、月和年对出入库商品数量的统计。
任务安排:1、每个学生选择一个题目,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和源程序清单(以附录形式)。
3、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按照以下提纲书写:1)摘要。
2)需求分析。
3)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数据流图及程序结构框图。
6)程序原代码及其说明。
7)总结。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目录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简介 (3)2、课程设计选题 (10)3、VFP课程设计难点分析之一——主界面和退出表单的设计 (12)4、VFP课程设计难点分析之二——浏览成绩表单的设计 (16)5、VFP课程设计难点分析之三——浏览学生表单的设计 (21)6、VFP课程设计难点分析之四——设置口令表单集的设计 (24)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简介1. 系统组成本系统由1个数据库、3个查询,14个表单、3个报表、1个菜单、6个程序和2个自由表组成。
数据库组成:(1)数据表3个:学生表(5个字段:xh, xm, xb, csrq, bj),其中有4个班各5名学生的记录课程表(4个字段:kch,kcm, js, xf),其中有4门课程的记录;成绩表(3个字段:xh, kch, cj),其中有80条学生成绩的记录。
(2)本地视图1个:基于以上3张表创建,输出字段为:xh, xm, xb, bj, kcm, cj查询组成:查询学生、按班级查询成绩、按课程查询成绩表单组成:主界面表单、退出表单、学生表单、课程表单、成绩表单(可按学号分类和按课程分类)、查询学生表单、查询成绩表单、总浏览表单、浏览学生表单、浏览成绩表单、系统信息表单、设置口令表单集、修改表单界面。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作业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作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和操作。
•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和操作。
•具备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能独立解决数据库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
2.关系型数据库:表、查询、视图、索引等。
3.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
4.数据库操作:数据插入、修改、删除、查询等。
5.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其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据库应用教程》。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教材和论文,供学生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占比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
2.作业:占比30%,包括课后练习、项目作业等。
3.考试:占比40%,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内容涵盖本课程的全部知识点。
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2. 使学生了解关系数据库的原理,如表、记录、字段、主键、外键等;3. 引导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如增删改查等;4.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设计原则,进行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和优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管理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利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据库设计方法进行问题分解和解决方案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尊重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编程基础,对数据库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据库概述2. 关系数据库原理:关系模型、实体与属性、表与记录、主键与外键、关系运算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原理3. SQL语言操作: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数据控制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SQL语言4.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与优化等;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5. 数据库应用案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数据库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库应用案例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数据库基本概念第二周:关系数据库原理第三周:SQL语言操作第四周:数据库设计第五周:数据库应用案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南开20秋《数据库技术与程序设计》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1.在Access中要显示“教师表”中姓名和职称的信息,应采用的关系运算是()。
A.投影B.自然联接C.联接D.选择答案:A2.要想从子过程调用后返回两个结果,下面子过程语句说明合法的是()。
A.PublicSubf2(byvaln%,byvalm%)B.PublicSubf1(byrefn%,byvalm%)C.PublicSubf1(byrefn%,byrefm%)D.PublicSubf2(byvaln%,byrefm%)答案:C3.关系数据模型()。
A.只能表示实体之间的1∶1联系B.只能表示实体之间的1∶n联系C.只能表示实体之间的m∶n联系D.可以表示实体之间的上述三种联系答案:D4.Visual Basic中的“启动对象”是指启动Visual Basic应用程序时,被自动加载并首次执行的对象。
下列关于Visual Basic“启动对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启动对象”可以是指定的窗体B.“启动对象”可以是SubMain过程C.若没有经过设置,则默认的“启动对象”是第一个被创建的窗体D.“启动对象”可以是指定的标准模块答案:D5.表达式Chr(Int(Rnd*10+66))产生的范围是()。
A.“A”~“Z”B.“a”~“z”C.“B”~“K”D.“b”~“k”答案:C6.创建宏不用定义()。
A.窗体或报表的属性B.宏名C.宏操作对象D.宏操作目标答案:A7.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C.至多有一个属性组成D.以上都不是答案:B8.如果表A中的一条记录与表B中的多条记录相匹配,而表B中的一条记录与表A 中的一条记录相匹配,则表A与表B存在的关系是()。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答案:B9.VBA中定义符号常量可以用关键字()。
A.ConstB.DimC.PublicD.Static答案:A10.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数据模型有3种,它们是()。
数据库课程设计大作业

数据库课程设计大作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数据、数据库、表、关系等。
2.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如实体-关系模型、E-R图等。
3.熟悉数据库的操作语言,如SQL语句。
4.了解数据库的性能优化和事务管理。
5.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进行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6.能够运用实体-关系模型和E-R图进行数据库的设计。
7.能够编写简单的SQL语句进行数据库的操作。
8.能够对数据库的性能进行简单的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协同完成数据库的设计和操作。
2.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认识到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表、关系等。
2.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实体-关系模型、E-R图、关系模型等。
3.数据库的操作语言:SQL语句的编写和应用。
4.数据库的性能优化:索引、分区、事务管理等。
5.数据库的实际应用案例: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使用场景。
6.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课时)–数据的定义和分类–数据库的概念和功能–表的概念和基本操作7.数据库的设计原理(4课时)–实体-关系模型–E-R图的绘制和转换–关系模型的概念和性质8.数据库的操作语言(6课时)–SQL语句的编写和应用–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数据库的高级查询功能9.数据库的性能优化(2课时)–索引的使用和优化–分区和分表的概念及应用–事务管理的基本原理10.数据库的实际应用案例(2课时)–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的使用场景–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的使用场景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中南大学《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C) R一定属于3NF
(D)不能断定R是否属于3NF,也不能断定R是否属于2NF
参考答案:
(B)
13.
在关系数据模型中,把()称为关系模式。
(A)记录
(B)记录类型
(C)元组
(D)元组集
参考答案:
(B)
14.
数据冗余引起的问题主要是花费( )
(A)时间
(B)空间
(C)时间与空间
(C)组成模型定义严格,无多义性
(D)具有使用图形表示概念模式的能力
参考答案:
(B)
3.
一个外部关键字的属性个数()。
(A)至多一个
(B)至多2个
(C)至少一个
(D)至少2个
参考答案:
(C)
4.
已知关系模式R(C, T, S, N, G),F={C→T, (C.S)→G, S→N}, R的一个分解为ρ={R1(C,T,S,G),R2(C,S,N,G),则R1,R2分别是()。
(一)单选题
1.
由分E-R图生成初步E-R图,其主要任务是()。
(A)消除不必要的冗余
(B)消除属性冲突
(C)消除结构冲突与命名冲突?
(D) B.和C.
参考答案:
(B)
2.
下面关于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可以方便地表示各种类型的数据及其相互关系和约束
(B)针对计算机专业人员
(D)时间或空间
参考答案:
(C)
15.
在关系R(R#,RN,S#)和S(S#,SN,SD)中,R的主键是R#,S的主键是S#,则S#在R中称为()。
(A)主键
(B)候选键
【南开大学】21春学期《数据库技术与程序设计》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大学】21春学期《数据库技术与程序设计》在线作业提示:本科目有多套随机试卷,请仔细对应本套试卷是否与您的相一致!!!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1.表达式10 Mod 3的值为___。
【A】.0【B】.1【C】.2【D】.5【正确选项是】:B2.数据的人工管理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A】.数据不长期保存【B】.数据不具有独立性【C】.数据安全性不高【D】.数据不共享,冗余度大【正确选项是】:C3.“教学管理”数据库中有系名表、学生表、课程表和选课表,为了有效地反映这四张表中数据之间的联系,在创建数据库时应设置()。
【A】.默认值【B】.有效性规则【C】.索引【D】.表之间的关系【正确选项是】:D4.以下关于Access2016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一般包含一到两个主题的信息【B】.表的数据表视图只用于显示数据【C】.表设计视图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表的结构【D】.在表的数据表视图中,不能修改字段名称【正确选项是】:C5.若要在文本型字段执行全文搜索,查询"Access"开头的字符串,正确的条件表达式为()。
【A】.Like "Access*"【B】.Like "Access"【C】.Like "*Access*"【D】.Like "*Access"【正确选项是】:A6.学校规定学生住宿标准是:本科生4人一间,硕士生2人一间,博士生1人一间,宿舍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住宿关系,这种住宿关系是()。
【A】.一对一联系【B】.一对四联系【C】.一对多联系【D】.多对多联系【正确选项是】:C7.在某窗体上,有一个标有“显示”字样的命令按钮(名称为Command1)和一个文本框(名称为text1)。
当单击命令按钮时,将变量sum的值显示在文本框内,正确的代码是()。
【A】.M【E】.Text1.Caption=sum【B】.M【E】.Text1.Value=sum【C】.M【E】.Text1.Text=sum【D】.M【E】.Text1.Visible=sum【正确选项是】:B8.用于获得字符串S从第3个字符开始的2个字符的函数是___。
南开24秋学期《数据库技术与程序设计》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数据库技术与程序设计》作业参考1.某数据库表的结构中含有年龄字段,选择下列哪种类型最合适()。
选项A:整型选项B:长整型选项C:日期型选项D:字节型参考答案:D2.某一学校规定学生宿舍标准是:本科生4人一间,硕士生是2人一间,博士生是1人一间,学生与宿舍之间形成的住宿关系是( )。
选项A:一对一的联系选项B:一对四的联系选项C:一对多的联系选项D:多对多的联系参考答案:C3.关于创建索引文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A:应该为所有表的所有字段创建索引选项B:数据库的数据量大的时候,能大大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选项C:当数据量不大的时候,创建索引是毫无意义的选项D:当数据进行增、删、改操作时,索引会降低这些操作的速度参考答案:A4.VBA中用实际参数a和b调用过程f(m,n)的正确形式是___。
选项A:f a, b选项B:Call f(a, b)选项C:Call f(m, n)选项D:Call f m, n参考答案:B5.可以计算当前日期所处年份的表达式是___。
选项A:Day(Date)选项B:Year(Date)选项C:Year(Day(Date))选项D:Day(Year(Date))参考答案:B6.Sub过程和Function过程最根本的区别是___。
选项A:Sub过程可以使用Call语句或直接使用过程名,而Function 过程不能选项B:两种过程参数的传递方式不同选项C:Sub过程的过程名不能返回值,而Function过程能通过过程名返回值选项D:Function过程可以有参数,Sub过程不能有参数参考答案:C7.下列横线中填入哪个函数可以使得D的值为2016-2-25:D=___(“February 25,2016”)选项A:Date选项B:DateValue选项C:Time选项D:Now参考答案:B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选项A:数据模型选项B:数据库管理员选项C:数据库选项D:数据库管理系统参考答案:D9.以下SQL语句和其他三条执行结果不一样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2011级计算机本科班39号吴鸿章一、设计目的学习了《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为了验证自身的学习效果,同时希望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简单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方便学校对学生信息的管理。
希望通过项目实践,熟悉巩固所学知识,以使自身达到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以及数据库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了解数据库开发基本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也希望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能进一步推进学生学籍管理规范化、电子化,并能有效控制辍学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更要举措。
二、需求分析我任教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全校共有1200多名学生;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课程、学籍的信息化管理。
本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有: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科目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以及系统管理员才具有的教师管理和用户管理。
1.班级管理:可对班级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班级属性有:名称、班主任(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教师)、当前学生人数、建班日期和备注等属性。
2.学生管理:可对学生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学生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所属班级(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班级)、相片、出生日期和备注等属性。
3.科目管理:可对科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科目属性有:科目名称、学时数和备注等属性。
4.课程管理:可对每一个班级的上课科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课程属性有:所属班级(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班级)、授课老师(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教师)、授课时间和备注等属性。
5.成绩管理:可对每一个班级的上课科目的学生成绩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成绩属性有:学生姓名、所属班级(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班级)、课程名、成绩、备注等属性。
6. 系统管理: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设置,包括添加用户、修改密码、重新登录等等。
三、系统模块的实现在系统中包括以下功能:系统管理、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班级信息管理。
系统各模块关系如图所示:1、登录模块为了系统的安全,在进入系统之前首先会出现一个登录模块,用户只有在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之后,才能进入系统。
用户登录窗体中放置了两个文本框(Textbox),用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两个按钮(Button)用来确定或者取消登录。
设置一个SSTab控件,供不同用户登录时选择用户权限,超级用户拥有一切权限(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以及对用户的管理),普通用户拥有受限制的权限(查询及修改密码),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2、系统主界面模块登陆成功后,即可进入,系统主界面模块。
窗体名称为界面功能介绍。
主界面为进入学生管理系统各模块的入口,用户可根据各个模块名称单击进入各个管理模块,从而进行对系统的管理操作。
3、各功能模块1.用户管理:可对用户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等功能,用户属性有:用户名、密码、用户类型、用户权限、用户注册日期等信息。
在用户管理界面,用户可根据自身权限查看用户信息,系统超级管理员可根据需求进行添加、删除用户等相关操作。
进入用户管理界面后,将会出现一个主窗体,选择系统管理模块下的添加用户,就可以进入添加用户窗体,可以通过该窗体增加新的用户。
在这个窗体中放置了三个文本框,用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添加用户;三个标签用来标示文本框的提示。
用户添加界面,超级管理员可通过本界面对用户修改用户类型,用户权限设置。
1.4.2修改密码窗体的创建在系统管理模块下,进入修改密码窗体,用户可根据需要修改自己的密码。
在这个窗体中放置了两个文本框,用来输入密码和确认密码;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修改密码;两个标签用来标示文本框的内容。
密码修改界面主要包括用户名、新设置密码、以及确认等功能。
主要供普通用户进行密码修改、以及密码清除操作。
2.班级管理:班级信息管理界面班级属性有:名称、班主任(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教师)、当前学生人数、建班日期和备注等属性。
班级管理模块主要分为班级信息管理和班级查询两个界面,班级基本信息管理界面中的Groupbox班级档案,显示班级编号、班级名称、学制、专业、班主任、开班日期、备注等基本信息情况。
DataGridView显示数据库中班级详细信息以及伴随操作产生的数据变动情况。
在本操作界面内,管理员可对班级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各种操作。
班级查询界面班级查询界面,主要实现班级基本信息的查询,面向没有管理权限的普通用户访问系统信息,根据班级编号对班级信息进行查询操作,详细信息会在窗体上面DataGridView中显示,普通用户只能浏览信息,不能进行删除、修改等管理权限操作。
3. 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模块主要分为课程管理界面和教师管理界面两部分实现。
课程管理界面中的DataGridView显示课程基本信息,包括科目编号、班级编号、开课学期、教师编号、开课日期、结课日期等基本信息。
管理员可对每一个班级的上课科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等功能,也可对全部课程进行查看、修改、添加、删除等基本操作。
教师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档案,教师属性为编号、姓名、联系电话、教师姓名、任教年限、性别、专业、出生年月。
在教师管理模块可进行相应的查询与信息修改。
4.课程管理模块课程信息浏览功能:点击主窗体中课程管理模块下的科目信息浏览,可进入科目信息浏览窗体。
为了用户的使用方便,我使用了SSTab控件,故在该窗体中同时包含了科目信息的添加和修改的功能。
并且我还在窗体上设置了myflexgrid控件。
添加和修改记录后,对于数据有何变化都可以在myflexgrid中显示出来,使用户对所做的操作一目了然。
课程设置功能:进入课程管理模块下的年级课程设置窗体,可以对每一个年级的课程进行设置。
科目管理模块科目属性主要包括科目名称、学时数和备注等属性。
同时包括教师管理,教师管理包括教师姓名、电话、性别、科目、职称等一系列基本信息;可对教师进行添加、删除、查询等基本操作。
5.成绩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成绩信息管理功能点击成绩管理模块下的成绩信息浏览,进入成绩信息浏览窗体,考虑到美观和实用性,界面设置如下图。
用Frame控件在窗体中划定一个可浏览成绩信息地方,再在Frame中添加MSFlexGrid控件,运行时将在MSFlexGrid中显示所有学生的成绩信息。
使用Toolbar来建立工具条。
点击工具条中的修改、添加和查询按钮就可分别进入修改成绩信息窗体、添加成绩信息窗体和查询成绩信息窗体。
这三个窗体的界面设置分别类似于学籍管理下修改学籍信息窗体、添加学籍信息窗体和查询学籍信息窗体。
成绩管理模块,管理员可对每一个班级的上课科目的学生成绩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成绩属性有:学生姓名、所属班级(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班级)、课程名、成绩、备注等属性。
6.学生管理模块选择主窗体中学生管理模块下的添加学籍信息,就可进入添加学籍信息的窗体,在该窗体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号等学生的信息进行添加。
设计时我尽可能设想各种边界条件,如记录为空,输入为空,输入出错等,当输入的信息满足这些边界条件时,将会弹出一个提示框提醒用户,以便用户能及时地做出修改。
添加的信息将全部存储到数据库中。
在窗体上放置多个文本框和下拉式文本框,用来输入学籍信息;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输入学籍信息;一个按钮用来退出窗体;多个标签用来提示文本框中需要输入的内容。
在学生管理窗体下,可对学生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学生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所属班级(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班级)、相片、出生日期和备注等属性。
点击学籍管理模块下的修改学籍信息,就进入修改学籍信息的窗体,在该窗体中我们可以对前面添加的学籍信息进行修改。
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同,有的是要对学生的信息做个别的改动,有的是需要删除该条记录,所以该窗体同时包括了修改记录的功能和删除记录的功能。
又考虑到用户的误操作,为了方便,我在该窗体中增添了取消修改的功能,可一次性把输入文本框的内容全部置空。
查询学籍信息功能进入学籍管理模块下的查询学籍信息窗体,在该窗体中可以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查询,有三种查询方式。
我在设计时,一方面考虑到简洁的因素,用户可以只设置一种查询方式进行查询;另一方面又为了避免数据的重复,用户可以输入详细的信息,也就是同时设置多种查询方式进行查询。
进入查询窗体时,myflexgrid中会显示出所有学生的学籍信息,如果不设置查询方式就进行查询,是无效查询,系统会给出提示。
在设置好查询方式后,便开始查询,将在myflexgrid中显示出用户所需的学生的学籍信息。
四、系统测试在开发这个软件系统的过程中,面对着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现实,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我采用循环测试法,力求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通过严格技术审查,即每完成一个功能,就进行测试,尽可能早的发现并纠正差错,完成模块测试之后再进行系统测试。
在该设计中,我偏重考虑了当用户输入的信息出错时,系统就会出现提示,以便让用户知道出错的原因,并能及时做出修改,所以我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尽可能设想各种边界条件,如记录为空,输入为空,输入出错等,以此来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当然,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成绩管理界面,当3次改变成绩为不同的内容时,程序会出错。
虽然尝试了很多方法,仍不能解决。
再一点就是关于打印和年级课程信息设置都未能实现,这有待于以后的进一步提高。
一个应用系统性能的优劣,效率的高低始终应当由用户来做出判决,应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用户会提出一些新的需求和建议,我就会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对本系统做出一定的修改,使其进一步地得到完善和提高。
五、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验证了我对数据库设计的学习效果,同时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尝试进行简单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
通过本次项目实践,熟悉巩固了本学期所学软件设计知识,达到熟练掌握基本结构以及数据库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了解数据库开发基本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