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色的月光下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6课《在银色的月光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6课《在银色的月光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歌曲,歌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月光夜景,歌曲旋律优美、抒情。
本节课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第6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在音乐欣赏和歌唱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歌词的情感表达和意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描绘月光夜景,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和表达。
3.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月光夜景图片、歌曲音频、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月光手环、月亮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月光夜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进行话题引入:“同学们,你们看过美丽的月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绘月光的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随后,教师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针对音准、节奏等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中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
4.巩固(5分钟)学生再次分组演唱,对比之前的演唱,看看哪些地方有所改进。
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在银色的月光下》歌词 Sofia Kallgren

在银色的月光下
在银色的月光下
词曲:王洛宾
演唱:戴玉强
在那金色沙滩上
洒着银白的月光
寻找往事踪影
往事踪影迷茫
寻找往事踪影
往事踪影迷茫
往事踪影已迷茫
犹如幻梦一样
你在何处躲藏
背弃我的姑娘
你在何处躲藏
背弃我的姑娘
往事踪影已迷茫
犹如幻梦一样
你在何处躲藏
背弃我的姑娘
你在何处躲藏
背弃我的姑娘
我骑在马儿上
箭一样地飞翔
飞呀飞呀我的马
朝着她去的方向
飞呀飞呀我的马
朝着她去的方向
以上就是关于在银色的月光下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3.2.3《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教案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歌曲《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情感升华:
结合歌曲《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与情感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 3.2.3《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 3.2.3《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教案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和表达。
5. 技术支持:确保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设备正常运行,如投影仪、音响、电脑等。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检查并确保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设备正常运行。如有必要,可以提前向学校申请技术支持。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歌曲《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七年级音乐下册《在银色的月光下》教学反思

七年级音乐下册《在银色的月光下》教学反思《在银色的月光下》教学反思篇一《在银色的月光下》教学反思《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旋律优美、忧伤,以物达意,借月咏愁,抒发伤感哀怨之情的代表作品。
学生对这种音乐,唱法不是很喜欢,刚开始课堂氛围没有预期效果,但是要活跃气氛,就得加入他们喜欢的一些东西,如他们都喜欢的流行音乐,就把流行音乐加入到课堂中,与教材相结合,较终达到预想中的好效果。
《在银色的月光下》这首歌曲的。
速度偏慢,曲调柔美,但是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的情绪不是很高,因此这首歌曲的学唱占用了这节课三分之二的时间,但是效果还不是很好。
《在银色的月光下》这首歌曲的难度相对于中学生有些高了,在音域以及歌曲的转调处,是教学的难点。
歌曲的A段,色彩比较明亮,曲调悠扬,学生学唱起来,很快就学会了,效果还不错。
到了B段,有老师起头带唱时,学生唱的调还准确,但是学生自己演唱时,就找不着调了,往往会跑到A段的曲调上,这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解决这一难点,我主要是让学生多听轻音乐版的《在银色的月光下》,并小声跟唱,感受调式的对比,淡化处理歌词。
月光曲的教学反思篇二佳宁的老师利用过渡语将整个故事连起,让学生自比贝多芬,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情境,从而感受贝多芬迸发的灵感,聆听优美的《月光曲》。
按照这一宗旨,我们一同听了佳宁老师的《月光曲》。
不得不感叹,美女与这篇课文的气质就是绝搭,佳宁的老师的循循善诱,渐渐使学生走进了曲子。
然而,我所思考的是,我与佳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如果照着她的风格上课,起到的效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改——课堂伊始,我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共弹了几曲,此时抛出问题:为何弹了一曲再弹一曲?让学生明确贝多芬弹两首曲子的初衷是有差别的。
此时我利用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感受弹奏第一曲的原因。
想象自己此时就是徜徉在莱茵河畔的贝多芬,享受宁静的同时,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并将揣测到的贝多芬的心理披露在书中。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6课(听赏)《在银色的月光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6课(听赏)《在银色的月光下》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歌曲,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六课选用这首歌曲作为听赏内容。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展现了月光下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欣赏和演唱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的美妙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月光下的宁静与美好。
3.学会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乐于创作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和理解歌曲的美妙旋律和歌词含义。
2.学会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咬字等。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4.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5.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歌词或旋律,培养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的相关课件,包括歌曲图片、歌词、旋律等。
2.音响设备:确保教学过程中音响设备正常使用。
3.乐谱:准备歌曲的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多次聆听。
在聆听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等。
在银色的月光下

在银色的月光下在那金色沙滩上,洒遍银白的月光。
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
往事踪影迷茫,有如幻梦一样。
你在何处躲藏,背弃我的姑娘,你在何处躲藏,背弃我的始娘。
很多人喜欢这首歌,它能把月光下的人间描写得如此清澈!这就是传说中著名的塔塔尔族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
一片无垠的沙漠、一段无法忘怀的背弃、一卷快速飞去的云、一颗追寻的痴心;一个个人间悲喜剧都在月光的照耀下上演。
塔塔尔族,一个具有白种人血统的奇特民族,在他们那蓝色的眼睛里,曾有过怎样的悲欢离合?又饱含着怎样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居处与其他民族有何不同?在2006年初秋,我们来到新疆伊宁,我们希望了解,有着如此美丽歌曲的民族,有着怎样美丽的居所。
祖丽飞亚,我的在伊宁的老朋友,正宗的塔塔尔族人,热情地迎接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祖丽飞亚虽然住在城市里,但还是继承了塔塔尔族人爱住平房的传统。
她的房子坐落在伊宁市郊一个僻静的角落,据说,由于具有民族特色,电视台还有好多摄影师曾专门来拍摄过。
夕阳的余辉里,祖丽飞亚带我来到一栋老房子前:“这栋老房子就是早期的塔塔尔民居。
式样都是欧式的,你看房顶上都是铁皮,150周年了还是不漏水,”她很是自豪。
穿过繁华的街道,走过一条条古朴的小巷,推开一扇蓝色的小木门,里面便是祖丽飞亚温,馨的小家。
这是一幢典型的塔塔尔族民居,独门独院,庭院内种植着各种果树和花草,环境清幽,像一座小花园。
房子的墙比较厚,是为了便于安装火墙或铁皮壁炉,供冬季取暖之需。
除卧房外,另有客房、厨房和储藏室。
墙壁粉刷着素雅的颜色,挂有壁毯,地上也铺着地毯,室内摆设着各种欧式家具,显得简朴而古雅。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塔塔尔族人在和其他民族融合的同时,依然保留着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有点欧洲风格。
此时,祖丽飞亚的妈妈正忙着准备晚餐。
“这个食物看起来像包子,不过是完全用清油来和面的,是塔塔尔族特有一种美食。
炸包子的名字叫“泊马拉西”,是塔塔尔族人最喜欢吃的,但不是主食,而是每一次招待客人家里必须用的美食,在喝茶的时候,点心吃完了才上它。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初中音乐PPT课件

• 法国作曲家,是十九世纪 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 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 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 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 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德彪西的代表 作品有管弦乐《大海》, 《牧神午后前奏曲》,钢 琴曲《月光》《练习曲》 等,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 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 桑德》。
印象主义音乐
• 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在绘画领域兴起 的一个艺术流派,风格源于莫娜的《印象:日出》, 印象主义音乐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重视 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 忽朦胧的意境,充斥着若因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塔塔尔族
• 人种:塔塔尔族是我国 少数民族之一,属于白 色人种。
• 音乐艺术:音乐节奏鲜 明,民歌种类繁多,大 多是抒发内心情感,表 达男女青年的爱情。器 乐有库涅、科比斯、手 风琴、曼陀林、七弦琴 等。
节日中的塔塔尔族人民 塔塔尔族民居
塔塔尔族妇女
该曲可以分为几段?
单三部曲式
A+B+A
王洛宾
王洛宾(1913-1996)中 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 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 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 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 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 《达坂城的姑娘》之后, 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 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 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 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 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 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 传播事业。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听赏)在银色的月光下》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听赏)在银色的月光下》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在银色的月光下》选自湘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课。
《在银色的月光下》由塔塔尔族民歌改编而来,乐曲音乐的形式主要由大提琴、小提琴与乐队演奏形成。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塔塔尔民族的民风民俗,并在了解乐曲的故事背景下,带着感情聆听乐曲。
2、知识目标:理解主题音乐的含义。
3、能力目标:随乐看谱唱音乐主题旋律,能随乐用声势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主题音乐和随乐看谱唱音乐主题。
2、变唱边做好声势动作对音乐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导入
1、(展示中国地图)师生一起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得新疆。
2、引入课题了解塔塔尔族,(图片导入建筑、服饰、礼仪、饮食、节日)学生观察,老师解说塔塔尔族。
展开:
师:孩子们曾经在塔塔尔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以为塔塔尔族的小伙子爱上了以为塔塔尔族的姑娘,他们本来可以甜蜜并且永远的幸福下去,可事实并没有向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发展,因为种种原因这位姑娘离开了他,从此他时常一个人抱着一把琴在沙漠中的月光下一个人唱着那首《在那银色月光下》陷入对姑娘的深深思念中。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乐队演奏《在那银色月光下》乐曲(请认真的聆听)并说说你听完后的感受,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生:(聆听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1949年的时候,一个 塔塔尔族青年歌手唱了一 首歌,“西部歌王”王洛 宾记下后进行了改编,定 名为《在银色的月光下》, 后来作曲家黎英海又对其 进行了改编。
欣赏《在银色的月 光下》的时候要思考 这样一个问题:1.歌 曲表现了什么?2.描 述了什么?3.诠释了 一个怎样的主题?
歌曲着重表现了 新疆年轻小伙子对 爱情的纯洁向往和 爱人背叛后这种无 限惆怅的感觉。
再宾(1913~1996)汉,中国20世 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 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 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 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 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 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将传奇般 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 播事业。“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 就有王洛宾的歌”,这一句话高度概 括了王洛宾对中国民歌的巨大贡献!
他 们 属 于 哪 个 民 族 ?
塔塔尔族妇女
节日中的塔塔尔族人民
塔塔尔族民居
塔塔尔族的乐器种类繁 多,著名的有“库涅” (二孔直吹的木箫)、 “科比斯”(置于唇间吹 奏的口琴、二弦小提琴); 此外还普遍使用手风琴、 曼陀铃、七弦琴等。
唱歌、跳舞时 也用手风琴、曼 陀林伴奏。
音乐艺术:音乐 节奏鲜明,民歌种 类繁多,大多是抒 发内心情感,表达 男女青年的爱情。
诠释了爱情这 一永恒主题。
歌 曲 简 介
《在银色的月光下》是塔塔尔族反映爱 情生活的一首民歌。歌曲表达了一位青 年在爱情上的伤感、思恋和向往,歌词 中通过许多景色的描绘:沙滩、月光、 幻梦、踪影等,表达了小伙子对爱情的 执著。
该曲可以分为几段?
单三部曲式
A+B+A
曲 式 结 构
这是一首三段体结构的歌曲(单三部曲 式)。A段与再现段为降E大调,中间的B 段为降e小调, 3/4拍。这首歌曲的每个 乐段均由三个乐句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