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全国卷一 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内容分值分析(附答案解析)(全国卷Ⅰ)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内容分值分析(附答案解析)(全国卷Ⅰ)第31题,以伴性遗传为切入点,考查遗传定律和信息获取能力;第32题,以生态系统为切入点,考查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以及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第37题和第38题为二选一非选择题,考查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总体来说,试题涵盖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四、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核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
同时,要注重对生物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科学素养。
本文分析了2016-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的考点和分值分布情况。
其中,必修一、二、三的考点和分值比例分别为33.33%、23.89%、23.25%。
而选修一、三的分值比例则一直保持在15分。
具体来说,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生态、遗传、代谢等方面。
其中,第31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第32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37题和38题则侧重考查选修基础知识。
在文章中,对于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进行了删除,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对于考试的分析可以帮助准备明年高考的同学们了解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复,提高复效果。
以下是一些复建议,希望能为准高三的学生提供帮助。
首先,根据考试大纲的知识内容表,夯实核心基础知识。
虽然每年考试大纲都会有一些变化,但知识内容列表变化不大,因此可以使用今年的考试大纲的知识内容表进行基础知识的点对点解决。
务必夯实基础知识,只有掌握扎实的知识,才能提高能力。
其次,根据往年高考模考典型题,锻炼四大能力。
不鼓励大家进行题海战术,但是并不是说不用做一定量的题。
能力培养需要做一定量的题目,通过对错题的分析,不断提高审题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推理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019年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分析

2019 年高考生物试题(全国卷Ⅰ)剖析冠县武训高中梁文刚今年试题题型和早年同样,包含 6 道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中有 4 道必考题, 1 道选考题。
共计 90 分。
试卷以基础知识考察为主,重视考大纲求的骨干知识。
并着重获守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研究能力的考察。
一、考点内容散布2019 年生物各小题波及的主要知识内容以下:1.细胞凋亡及细胞坏死2.翻译所需要的条件3.光合作用的条件及光合作用的本质4.神经调理和体液条件及肾上腺素的作用5.伴性遗传的剖析及配子致死6.种群增加模型29.植物生理学方面及考证明验的设计方法30.神经调理的构造基础、调理过程及神经系统的分级调理31.生态学知识的考察(食品链、营养级、竞争的观点、信息的种类、种群特点)32.遗传的基本规律的本质剖析方法37.微生物的培育及计数方法38.基因工程(基因文库的种类、 PCR技术原理)选择题中有第 1、3 题属于必修一内容,第 2、5 题为必修二内容,第 4、6 题为必修三内容,必考题中 29 题为必修一内容, 30、 31 属于必修三内容, 32 为必修二内容。
必修部分试题散布状况为:必修一占 24 分,必修二占 23 分,必修三占 28 分。
选修部分有些内容也是考察必修的所学知识,能够说,三本必修所占比率相当。
二、考察中心考点,适合兼备知识的覆盖面今年出现的中心考点包含: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光合作用的本质、人吃惊吓时生命活动的调理过程、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种群数目变化、经过光合作用的影响要素考场实验设计能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理、微生物培育、基因工程等。
除中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察了非中心考点,如竞争的观点,基因文库的种类。
三、着重学科修养的考察,表现学科特点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研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本质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重点能力,是生物高考取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材的基本要求。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与启示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与启示章君果(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深圳518003)摘要对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进行分析,阐述2019年理综生物学重点考查的主要内容,对试题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生物学课堂教学和高考复习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2019年生物学高考试题特点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延续了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主线知识,注重科学思维,体现考纲要求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本文主要从试题内容和试题特点两方面对2019年生物学试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一窥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对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导向作用。
1试题主要内容归纳2019年全国卷生物学试题考查的是常见重点内容,考查面涉及三册必修教材,从内容的分布上分析,与前3年考查的主要内容相比差异不大,主线知识考查越来越来明晰(表1)。
近年试题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特征:①情境化试题占比逐年提高,情境化试题成为科学思维考查的重要载体,试题考查的落点依然是高中生物学中的基本过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②利用教材内容作为命题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成为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比较突出的特征。
今年生物学试题难度适中,整体上维持近几年高考对生物学试题考查的要求。
笔者认为三册必修模块分值维持基本均衡,都超过了20分,其中必修1主要是考查了细胞结构功能和光合呼吸,光合呼吸依然是重点(一道选择题和一道非选择题);必修2侧重于遗传基本规律的考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各1题,都是关于遗传基本规律的考查;必修3今年主要考查了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近几年考查得比较少。
选修1和选修3还是考查重点内容——微生物培养和基因工程,近几年基本保持一致。
今年选修1和选修3试题难度相当,选修1试题有7个空,选修3有6个空,试题设问也相当。
试题图表信息依然比较»»»»»»»»»»»»»»»»»»»»»»»»»»»»»»»»»»»»»»»»»»»»为知道他们的行为有崇高的社会价值,他们愿意承担这份社会责任。
2019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

一、高考命题的依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
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 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 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 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 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 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 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 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 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 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 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 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 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 务。
考查了考纲要求的教材实验
31.(10分)
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
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B、验C、D三
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分D析三组出现
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侧重能力考查
1)理解能力
构建知 识网络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 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 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 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019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

2019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一、试题总体分析(一)试题结构2019年高考生物全国Ⅰ卷试题设置为6道选择题、4道解答题及2道选考题,总分90分。
整体难度适中,简单题:中档题:较难题接近5:3:2 的比例。
(二)考察方向(1)知识点考察每道题对应的模块,涉及的课本知识的考查情况及在《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如下表:从上表可知选择题的考查内容和分布为:必修一两个选择题(第1题和第3题),分别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凋亡以及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
必修二两个选择题(第2题和第5题),分别考查遗传分子学基础DNA转录翻译和伴性遗传。
必修三也是两个选择题(第4题和第6题),分别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和种群增长曲线。
选择题在模块分布中比较均匀,整体难度不高,但题型比较新颖,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
非选择题跟近几年的高考题相比题型分布一致。
第29题共12分,考查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考查了植物激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实验设计。
第30题共8分,考查内环境和稳态部分的神经体液调节。
第31题共8分,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部分种间关系,考查形式也很传统。
第32题共11分,主要考查遗传计算,本题是学生一贯觉得难得分的题,因为遗传考查学生计算功底和平时遗传做题速度,本次高考遗传题相比往年难度有所下降,占分比值也有所下降。
选修1共15分,本次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没有涉及今年新加的选修内容,学生比较熟悉,整体难度不大。
选修3共15分,主要考查基因工程,难度比以往的选修3难度小。
综上所述,2019年高考仍考查了高中的基础核心知识包括光合作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及伴性遗传、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同位素标记、蛋白质合成等。
在知识点考查范围,与往年类似,仅在选择题前三题,生物基础知识考查方面存在差异。
在知识点所占比重方面,与往年试卷比较,孟德尔遗传定律、植物种群、群落等仍占据一道选择题、一道大题,神经及激素调节、光合作用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变为一道选择题一道大题,而同位素标记结合DNA 转化、蛋白质合成所占比重减小,由一道大题变为一道选择题。
依课标析教材,细梳理抓规范——2019年高考生物全国卷评析

61{高考高参}依课标析教材,细梳理抓规范——2019年高考生物全国卷评析●河北省衡水第一中学 魏秀蕾一、立足教材,重视基础【例1】(2019全国I 卷第2题)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 ,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 和mRNA 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C【回归课本】必修二课本选学内容“遗传密码的破译”中,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一种氨基酸”“除去了DNA 和mRNA 的细胞提取液”“人工合成的RNA 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了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
【备考建议】高考命题方向为“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纵观全国I 卷试题,源自教材原内容的试题分值比例相当可观,解答这些题目的前提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记忆,尤其是教材中的拓展题及选修内容。
高考选择题的每个选项都涉及课本中多个知识点,在复习备考阶段,考生要及时翻阅课本,研究课本的表述,规范自己的答题语言;要重视对教材问题探讨、旁栏思考、拓展题等模块的回顾复习,课本中的选学内容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如果把回归课本当作是简简单单地看课本或者读文字,很容易分心或者低效复习,从而很难量化自己的学习效果。
所以,笔者认为,依托课本进行联想,构建知识网络是回归课本的一个方法。
例如看到“病毒”联想到:①没有细胞结构;②需要寄生在活宿主细胞中;③遗传物质单一,为DNA 或RNA ,RNA 病毒易变异;④复制增殖→必修二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⑤生态系统的成分:消费者;⑥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⑦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举例:SARS 病毒、HIV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2噬菌体等);⑧应用: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动植物病毒),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灭活的病毒)等。
2019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评价与质量分析报告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评价与质量分析报告高考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高考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承载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
高考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
生物学学科的高考测试共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组成一套合卷。
根据试题难易度和参加的测试不同省份,共有3套试卷,分别是Ⅰ卷、Ⅱ卷和Ⅲ卷。
其中福建省、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和广东省参加全国Ⅰ卷的测试;甘肃省、青海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陕西省、重庆市、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全国Ⅱ卷的测试;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和广西自治区参加全国Ⅲ卷的测试。
二是由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生物学学科独立试卷。
具体有海南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和浙江卷共6套试卷。
甘肃省从2011年开始进入课改,2013年开始课改之后的新高考,采用的是新课标全国卷Ⅱ卷(简称全国卷,2014年有新课标Ⅰ卷、Ⅱ卷卷和大纲卷之分,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开始分成Ⅰ卷、Ⅱ卷和Ⅲ卷),直至今年一直采用。
1 试卷分析1.1总体情况2018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卷严格按照《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的要求编制。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生物学科育人功能,创新试题呈现方式,体现劳动精神。
试题凸显生物学科鲜明特色,聚焦科学探究,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引导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保持一贯的风格特征,稳中有进;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倡导学以致用、开拓创新,助力推进素质教育。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内容分值分析(附答案解析)(全国卷Ⅰ)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内容分值分析(全国卷Ⅰ)一、总体评价能力立意,突出考查核心基础知识是今年高考典型特点,体现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中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要求。
同时试卷也体现了高考试题稳定性一面,题型分布保持稳定,考生比较适应,便于发挥。
二、知识与能力考查分布试卷分为6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必考题)和2道二选一非选择题(选考题),主要考查核心基础知识和四大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具体考查内容和能力考查分布见下表:三、试题特点1、选择题主要承载核心知识的考查,同时注重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的考查。
第1题,以细胞凋亡切入,考查细胞凋亡定义和意义,以及与细胞坏死之间的区别,侧重核心知识考查;第2题,体外蛋白质的合成切入,考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条件的相关知识,侧重核心知识考查;第3题,以植物质量增加切入,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及其物质循环和矿物质的吸收相关知识;第4题,以兴奋的两种作用方式切入,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侧重核心知识考查和信息获取能力;第5题,以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高等植物为切入点,考查遗传定律、伴性遗传,侧重核心知识考查;第6题,以异养型细菌培养为基础,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基础知识及信息获取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2、非选择题主要承载四大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核心基础知识掌握。
第29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光合作用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 第30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第31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生态系统的的基础知识;第32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二选一的非选择题:37题和38题,侧重考查选修基础知识。
2016-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分析(全国卷Ⅰ)2016-2018年高考生物考点分布及分值分析(全国卷Ⅰ)四、准高三学生复习建议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对试卷的分析,主要是让明年高考的同学们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加强学科科学素养考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核心基础知识),从而进行针对性复习,提高高三复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生物全国卷一试卷分析
重视基础知识考查关键能力
2019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与2018年相比保持了基本稳定,考查生物学科关键能力,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考查了细胞凋亡、蛋白质合成所需条件、光合作用原料、神经体液调节、伴性遗传题、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依托于课本,考查基础知识,如肾上腺素的考查,整体难度较低,凸出学科特点,联系生产实际,增强劳动意识。
主观题29题以植物激素为情景的代谢实验设计要求写出实验思路,要求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与2017年III卷29题相同素材不同角度的考查。
30题神经调节中的排尿反射,兴奋传递的原因。
31题是生态题,考查种群的基本特征,群落的种间关系等,培养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
32题为遗传规律验证为主的遗传题以及相关的概率计算。
选一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并未体现高考考纲变动,选三考查基因工程,PCR与体内DNA复制的相同之处,基因文库,Taq酶的特点。
必修部分的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0分,必修二占17分,必修三占28分。
课件必修一的比重比较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情况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