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三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Ⅲ试题特色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Ⅲ试题特色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Ⅲ试题特色分析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Ⅲ试题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

本文就试题的特色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单选题1. 出自实际问题:试题中大多数单选题都是出自实际生活问题,比如声音传播、电路分析、光学成像等。

这些实际问题也反映了物理学的应用性,考察了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知识、方法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2. 全面覆盖知识点:试题中的单选题内容较为全面,覆盖了体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等,同时也多涉及交叉知识点的考察,通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来考察综合能力。

3. 强化计算、分析能力:本试卷中的单选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需要学生进行计算和分析,使学生拓宽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多选题1. 选项设计多变化:本试卷中多选题出题的选项较为丰富,选项的设计有多种变化方式,有些题目的选项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有些选项出现了否定形式,需要仔细辨别。

2. 推理分析题比例高:多选题中涉及到一些推理分析题,选项众多,考察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正确性的判别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三、非选择题1. 计算量大:非选择题中有很多题目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比如机械能守恒、热力学循环、电场电势等等,考察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操作能力。

2. 针对性强:非选择题中的试题大多数是专门针对某个知识点出题,比如电路合成、光学成像等,考察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运用能力。

3. 非标准问题考察:本试卷中的部分非选择题是非标准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考察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Ⅲ试题既有基础知识点的考察,也有涉及交叉知识点的综合能力考察,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题中的单选题和多选题设计多变,非选择题设计针对性强,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计算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和应试水平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2019年高考全国卷3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3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物理试题解析1.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

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A. 15和28B. 15和30C. 16和30D. 17和3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遵循的规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根据核反应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2+13=15,质量数为4+27-1=30,根据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可知X的原子序数为15,质量数为30,选项B正确。

2. 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A. 2:1B. 4:1C. 8:1D. 16: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卫星的运动、开普勒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设地球半径为R,根据题述,地球卫星P的轨道半径为R P=16R,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为R Q=4R,根据开普勒定律,==64,所以P与Q的周期之比为T P∶T Q=8∶1,选项C正确。

3. 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正。

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0,周期为T,如图所示。

则Q方: Q正等于A. B. C. 1:2D. 2: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交变电流的图线、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焦耳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根据题述,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有效值为,而方波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0,根据焦耳定律和欧姆定律,Q=I2RT=T,可知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与电压有效值的二次方成正比,Q方∶Q正= u02∶()2=2∶1,选项D正确。

点睛此题将正弦交变电流和方波交变电流、有效值、焦耳定律有机融合。

解答此题常见错误是:一是把方波交变电流视为正弦交变电流;二是认为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与电压有效值,导致错选B;三是比值颠倒,导致错选C。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物理试题解析与点评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物理试题解析与点评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物理试题解析与点评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与高考前的预测相同,多选题仅有3个。

最后的两次考试的多选题均设置为3个,但成都三诊仍设计了4个多选题。

(一)单选题14.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A.电阻定律B.库仑定律C.欧姆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答案:D (此题偏重考查知识,或者说考查学生平时的积累;个人觉得今后再次出现类似题的可能性很小!)15.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

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R 地<R 火,由此可以判定( )A.a 金>a 地>a 火B.a 火>a 地>a 金C.v 地>v 火>v 金D.v 火>v 地>v 金 答案:A (高考全国卷中单选题的主流是考查单一问题,此单选题考查了两个问题,但正确答案为A,命题者似乎有意在降低难度。

)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g 。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A.12F F ,B.12F F ,C.121=2F mg F ,D.121=2F F mg , 答案:D (此题的难度并不比14、15大,命题者似乎有意识将需要定量计算的单选题放在不需要定量计算的单选题后面。

)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距地面高度h 在3 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Ⅲ卷高考试题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Ⅲ卷高考试题分析

2019年全国三卷高考试题分析
高考理综全国三卷,物理试题从整体上来看是123卷中难度最小的一个,他在遵循了考试大纲的要求,主干知识突出,体现了想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命题思路,加强了学生对于已知知识和物理事实之间的联系,以及条件和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总体而言,目标清晰,富有逻辑。

今年有三个设计图像的选择题,如第17题,第19题,以及第20题;这些三个选择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从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我们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构建模型,这考察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电学实验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物理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5题则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动力学观点、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处理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25题中动量部分的考查比较更为突出,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信号。

选修的内容,一卷和三卷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选修3-4中选择题部分都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这一知识点,在计算题中也依然是光的折射和反射;但是由于二卷今年考察了其光的其他知识点——光的双缝干涉,所以需要注意是否会在来年之中考察另一知识点,这个无法确定,但需要我们注意。

最后三卷命题难度较低,但结构完整,考察知识点全面,富有开放性;体现了将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每题知识考点分析:。

(解析版)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解析版)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3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解析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 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全国3卷14.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A .电阻定律B .库仑定律C .欧姆定律D .能量守恒定律【答案】14.D【解析】楞次定律的“增反减同”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全国3卷15.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

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R 地<R 火,由此可以判定 A .a 金>a 地>a 火B .a 火>a 地>a 金C .v 地>v 火>v 金D .v 火>v 地>v 金【答案】15.A【解析】根据Rmv ma R GM 22m ==,得2R GM a =,因为R 金<R 地<R 火,所以a 金>a 地>a 火 ; 得RGM v =,因为R 金<R 地<R 火,所以v 金>v 地>v 火 ;只有A 正确。

全国3卷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高考考试试题分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高考考试试题分析

2019年全国三卷高考试题分析
贾航
高考理综全国三卷,物理试题从整体上来看是123卷中难度最小的一个,他在遵循了考试大纲的要求,主干知识突出,体现了想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命题思路,加强了学生对于已知知识和物理事实之间的联系,以及条件和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总体而言,目标清晰,富有逻辑。

今年有三个设计图像的选择题,如第17题,第19题,以及第20题;这些三个选择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从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我们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构建模型,这考察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电学实验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物理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5题则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动力学观点、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处理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25题中动量部分的考查比较更为突出,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信号。

选修的内容,一卷和三卷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选修3-4中选择题部分都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这一知识点,在计算题中也依然是光的折射和反射;但是由于二卷今年考察了其光的其他知识点——光的双缝干涉,所以需要注意是否会在来年之中考察另一知识点,这个无法确定,但需要我们注意。

最后三卷命题难度较低,但结构完整,考察知识点全面,富有开放性;体现了将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每题知识考点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三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三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总体难度趋于平稳,与2018年基本持平,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稳中有变,具体分析如下:14题:本题作为物理部分第一题,考点为楞次定律与能量的关系,较为简单,学生不太容易把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联系起来,但答案的设置使学生较容易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15题:本题考查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关系,模型为同一个中心天体,只需要学生记得最基本的公式即可选出正确答案,相比往年对圆周运动的考查难度有所降低。

16题考查力的平衡,但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在于往年都考查力的动态平衡,今年考查的知识简单的静态平衡,难度不大。

17题:本题考查有阻力作用下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动能和高度的关系,相关信息已E K-h图的形式给出,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能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并把式子化为E K-h 关系式,从而找出斜率的含义,需要学生掌握动能定理并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18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涉及周期公式和半径公式,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找出对应几何关系。

总体难度适中。

19题: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的双棒问题,情景设置较为简单,学生要选出答案不太难,但要真正找出v-t关系难度不小。

20题:本题考查有拉力作用下的版块模型,相关信息用f-t图,v-t图给出,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从图像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

21题:本题考查空间中的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问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空间中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电势变化,并具有较好的空间空间想象能力,难度较大,与往年该考点难度差不多。

22题:力学试验题以自由落体运动为考查背景,难度不大,但第二问的设置为开放性的答案,要求学生确实理解实验,并能准确表达,单独就比简单的选择增大了。

23题: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相关知识,用到中值电阻。

多用电表近几年多次出现在全国卷的高考试验题中,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24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和功能关系,题目难度不大25题:25题是对动力学与能量,动量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结合了动量的考查,作为物理部分的压轴题,难度合理。

高考物理全国卷三试卷分析

高考物理全国卷三试卷分析

***2019 年高考物理试卷剖析徐勇2019 年高考物理试题整体难度趋于安稳,与2018 年基本持平,试卷构造,试题种类稳中有变,详细剖析以下:14题:本题作为物理部分第一题,考点为楞次定律与能量的关系,较为简单,学生不太简单把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联系起来,但答案的设置使学生较简单用清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15题:本题考察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线速度,向心加快度的关系,模型为同一其中心天体,只要要学生记得最基本的公式即可选出正确答案,对比早年对圆周运动的考察难度有所降低。

16题考察力的均衡,但与早年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早年都考察力的动向均衡,今年考察的知识简单的静态均衡,难度不大。

17题:本题考察有阻力作用下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动能和高度的关系,有关信息已E K-h图的形式给出,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能依据动能定理列式并把式子化为E K-h关系式,进而找出斜率的含义,需要学生掌握动能定理并拥有必定的读图能力。

18题:本题考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波及周期公式和半径公式,需要学生运用有关知识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找出对应几何关系。

整体难度适中。

19题:本题考察电磁感觉的双棒问题,情形设置较为简单,学生要选出答案不太难,但要真实找出v-t关系难度不小。

20 题:本题考察有拉力作用下的版块模型,有关信息用f-t图,v-t******图给出,需要学生拥有较好的从图像提取有关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

21题:本题考察空间中的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问题,需要学生娴熟掌握空间中等量异种电荷四周的电场散布,电势变化,并拥有较好的空间空间想象能力,难度较大,与早年该考点难度差不多。

22题:力学试验题以自由落体运动为考察背景,难度不大,但第二问的设置为开放性的答案,要修业生的确理解实验,并能正确表达,独自就比简单的选择增大了。

23题:本题考察多用电表有关知识,用到中值电阻。

多用电表近几年多次出此刻全国卷的高考试验题中,是最近几年高考的热门,也是难点,在复习中要赐予足够的重视24题:本题考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和功能关系,题目难度不大25题: 25 题是对动力学与能量,动量的综合考察,要修业生拥有较好的剖析能力,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与往年对比最大的变化是联合了动量的考察,作为物理部分的压轴题,难度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徐勇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总体难度趋于平稳,与2018年基本持平,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稳中有变,具体分析如下:
14题:本题作为物理部分第一题,考点为楞次定律与能量的关系,较为简单,学生不太容易把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联系起来,但答案的设置使学生较容易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15题:本题考查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关系,模型为同一个中心天体,只需要学生记得最基本的公式即可选出正确答案,相比往年对圆周运动的考查难度有所降低。

16题考查力的平衡,但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在于往年都考查力的动态平衡,今年考查的知识简单的静态平衡,难度不大。

17题:本题考查有阻力作用下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动能和高度的关系,相关信息已E K-h图的形式给出,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能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并把式子化为E K-h关系式,从而找出斜率的含义,需要学生掌握动能定理并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18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涉及周期公式和半径公式,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找出对应几何关系。

总体难度适中。

19题: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的双棒问题,情景设置较为简单,学生要选出答案不太难,但要真正找出v-t关系难度不小。

20题:本题考查有拉力作用下的版块模型,相关信息用f-t图,v-t
图给出,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从图像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

21题:本题考查空间中的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问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空间中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电势变化,并具有较好的空间空间想象能力,难度较大,与往年该考点难度差不多。

22题:力学试验题以自由落体运动为考查背景,难度不大,但第二问的设置为开放性的答案,要求学生确实理解实验,并能准确表达,单独就比简单的选择增大了。

23题: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相关知识,用到中值电阻。

多用电表近几年多次出现在全国卷的高考试验题中,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4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和功能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25题:25题是对动力学与能量,动量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结合了动量的考查,作为物理部分的压轴题,难度合理。

选修3-3第一小题:本题考查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该考点在高考改革后首次出现,且考查的方式由原来的5选3变成开放性的填空题,难度增加,让人比较意外。

选修3-3第二小题: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题目比较常规,难度不大。

总之,19年高考部分考点考查难度加大,也有部分考点考查难
度降低,总体来说难度趋于平稳,但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两个开放性实验题的设置,表明对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深刻理解实验原理的要求提高。

故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出现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中一定不要只盯着常考点,要做到重点不遗漏。

多用电表的多次出现则说明热点还是要持续关注,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