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市场上,虽然目前有一些国外引进的排队系统产品,但价格高昂。近 几年,国内服务性行业逐步开始使用国内研制的排队机系统。
如今国际上的排队叫号系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虚拟、物理呼叫器 选择这两种配置中的任一种均可利用现有的电脑网络线。 根据实际配置情况,虚拟和物理呼叫器可在合适的情况下互换。 2)后台监控可以实现高层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了解服务动态,便于 适时调动人员、方便管理。 3)高度集成所有主要器件都内置控制板、微处理器 CPU 、网络接口。 4)排队叫号系统已经开始向功能齐全、外观时尚且轻便小巧等特点开始发展。
五、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1.接受毕业设计 2.资料收集,阅读,分析,写出毕业设计计划 3.中期检查 4.毕业设计收尾 5指导教师阅读论文,给出答辩意见
参考文献
[1] 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C专家编程 .(美)林登(LinDen,P.V.D)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 操作系统及应用(Linux).王红.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9 [4] 大话数据结构. 程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 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RandalE.Bryant.中国电力出版.2010 [6] C和指针.KennethA.ReeK.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7]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潘新民.王燕方.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8] 鸟哥的Linux私房菜.鸟哥.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9] Linux开发完全手册.韦东山.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0] C语言经典282例.明日科技.2009 [11] C陷阱与缺陷.Andrew.Koenig.2010
排队叫号系统完全模拟人群排队过程,通过取票进队、排队等待、叫号 服务等功能,诠释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舒缓顾客等待的急噪情绪,使人 们在等候服务的过程中拥有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本文基于Linux的排队 叫号系统,由客户端和主机终端组成,有LCD屏幕显示信息,让客户知道 自己的队号,并有叫号提示音提醒客户,方便快捷,可以满足日常的服务 行业排队叫号,所以非常有意义。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000字感谢评阅老师审阅我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
本课题将在这个背景下,以自动化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探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控制理论基础知识介绍。
(3)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特点及应用。
(4)应用PLC自动控制技术实现钢琴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2.研究方法(1)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知识。
(2)实验法:基于工程实例,利用PLC编程软件编写程序,进行实验验证其实用性。
(3)问卷法:对于设计的钢琴生产线控制系统,在企业中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生产操作员对于该系统的使用感受及意见反馈。
三、预期成果1.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做出深入剖析,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知识。
2.深度掌握控制理论基础知识,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类,为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供基础。
3.独立完成PLC编程实验,掌握PLC编程技术,了解其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4.设计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钢琴生产线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可行性分析1.资料和资源充足:针对本课题,相关实验设备和技术材料已经全部准备好,在进行研究时不会有任何物质上的障碍。
2.研究方法完备:综合运用了文献法、实验法、问卷法等多种研究手段,取长补短,将有利于研究课题的深入,有足够的可行性。
3.目标实现有关性:通过本项目的设计,可以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提高企业智能化水平,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电气设计开题报告doc

电气设计开题报告doc电气设计开题报告篇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XXXXXX大学XXXXX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单片机控制变频调速的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学号:指导教师:XX年月日填写说明:1.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对题目的出处,背景和意义进行说明论述,不少于300字。
2.题目研究现状概述通过调研和查阅文献,对题目所涉及的技术、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说明论述,不少于1000字。
3.题目要完成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对题目要完成的主要内容进行说明,并说明达到的预期目标,不少于300字4.进度计划从设计开始的教学周起,依据任务书的进度安排进行细化并以周为单位给出主要工作和完成的任务。
5.参考文献对2引用的资料、论文或著作按照引用顺序列出参考文献(格式同论文《参考文献》)。
不少于10篇(其中近3年的文献占1/3以上),注:相应栏不够时自动加页。
排版要求: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的第2周末完成《开题报告》,并交到指导教师评阅(交电子稿和双面打印稿)。
篇二:火力发电站电气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火力发电厂电气设计学生姓名 XX学号 XX1424XXXX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届别 XX指导教师邓XX职称XX 年11 月 29日篇三:电气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本的设计能力提出来的。
属于工程设计类。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们全面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对实际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设计的过程。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关于水电站电气一二次的设计,着重在于锻炼我们对发电厂电气设计、继电保护、微机保护、计算机监控系统等课程的熟悉和运用的能力。
根据实际的要求运用理论熟悉电力系统电气一次和计算机监控自动化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技能,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对电气一次设备的选型和校验,确保选型的正确,并且培养自己在实践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以下是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文 献 综 述1. 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机电及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效劳。
[1] 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在同一地域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
因此,电能的集中开辟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构造和运行。
据此,电力系统要实现其功能,就需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便对电能的生产和输运过程发展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确保用户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2]2.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电能是当今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
国民经济的建立与开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保障与提高,都离不开电能。
电能供应的中断或者减少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科技要开展,电力要先行”,因此,做好电力工程建立的前期工作,落实发、送、变电本体工程的建立条件,协调其建立进度,优化其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基建投资,意义尤其重大。
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正是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关于单项本体工程设计的总体规划,是详细建立工程的方针和原那末,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3]3.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其任务是根据规划地区的国民经济和长期社会开展目标、经济布局和能源资源开辟与分布情况,宏观分析电力市场需求,发展煤、水、电、运和环境等综合分析,提出电力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原那末和方向,电源的总体规模。
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电气自动化是现代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自动控制、电力系统、电子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次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高我对电气自动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设计的背景和目的,并详细阐述设计方案和预期成果。
二、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手动操作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电气自动化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设计目的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和实施一个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通过此项目,我将深入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并学习如何将PLC与其他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等)进行集成。
此外,通过实际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我将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设计方案1. 系统架构本次设计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将采用三层架构,包括传感器层、控制层和执行层。
传感器层负责采集各种信号,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控制层通过PLC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设定的逻辑进行控制。
执行层包括各种执行器,如电机、阀门等,负责根据控制层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2. PLC编程本次设计将使用西门子S7-1200系列PLC进行编程。
PLC编程语言采用国际标准的IEC 61131-3,包括梯形图、功能块图等多种编程方式。
通过PLC编程,可以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对执行器的控制。
3. 设备集成除了PLC,本次设计还需要将其他设备集成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例如,通过与温度传感器的连接,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通过与电机的连接,可以实现对电机的启停和转速控制。
设备集成需要进行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配置和调试,以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和协作。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希望能够达到以下几个预期成果:1. 深入理解电气自动化的原理和应用。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4)

感谢各位老师的 指导与帮助!
设计研究的内容
指纹应用系统分为两类:验证(verification)和辨识 (Identification)。验证就是 把一个现场采集到的指纹与 一个己经登记的指纹进行一对一的比对(one-to-one matching),来确认身份的过程,作为验证的前提条件,他 (或她)的指纹必须在指纹库中已经注册,并与其姓名或 其标识(ID、PIN)联系起来。随后在比对现场,先验证 其标识,然后,利用系统的指纹与现场采集的指纹比对来 证明其标识是合法的。这是应用系统中使用得较多的方法。 辨识则是把现场采集到的指纹同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逐一 对比,从中找出与现场指纹相匹配的指纹。
5、指导教师阅读论文,给出答辩意见。 2017-05-01----2017-05-15
6、准备论文答辩 2017-05-1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参考文献
. [1] 王崇文,李见为,周宏文,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J]. 北京,2001,21(12):23~25 [2] 谢立锋,陈灵枭,浅谈指纹识别基本原理[J]. 北京: 技术与市场,2008,1:44~45 [3] 耿德英,陈志敏,陈梅琴,图像处理在指纹识别 中的应用[J]. 西昌:西昌学院学报, 2009,32(4): 72~74 [4] 郭文鹃,杨公平,董晋利. 指纹图像分割方法综述 [J]. 济南:山东大学学报,2010,45(7):94~100
设计中主要特点
指纹识别的核心技术:日常称呼的指纹识别技术其实 包括“指纹采集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后者即 人们常说的“指纹算法技术”。 在指纹识别算法的研究方向上主要是基于图像的识别 算法和基于特征的识别算法这两种。
四、毕业设计预期结果
1、文件检索、开题报告、论文综述各一份 2、完成产品设计草图 3、完成计算机辅助效果图和设计工程图 4、模型一个 5、毕业设计展板和毕业设计答辩幻灯片资料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次数字钟的主要设计内容,是利用51单片机设计一个数字钟,主要由振荡器、LCD数码管显示及蜂鸣器等模块构成,实现时间、日期,并具备闹铃功能
1.时钟信号设计2.60进制计数器设计
3.24进制计数器设计4.译码电路的设计
5.校验电路设计6.闹钟电路设计
7.用proteus进行电路仿真调试
四、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时间
工作内容
第十四周
开题报告、进行调研、收集与课题相关资料,熟悉课题所需知识,初拟论文方案。
第十五周
了解各种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和实际应用特点、工作原理及与专业相关知识,进一步收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李坤班级 Nhomakorabea121262
学号
123126220
论文(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在我国,单片机已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设备等各个方面,而51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三、主要研究(设计)方法论述:
数字电子时钟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555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秒脉冲,秒脉冲送入计数器进行技术,并把累计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分”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的计数器电路实现,“时”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电路来实现。
第十六周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名称
机动车检测监控系统的设计
研究类型
(工程设计)(工程技术)(产品开发)(软件工程)
(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论文)(其它)
一、开题报告
(报告要点可以是:选题背景、依据、意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难点;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方案论证、论文提纲等,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汉字字符)
4、车牌自动辨识系统
由高清摄像机及相应的软件系统组成。其通过软件把采集到的牌照图像转化成可辨识信号与数据库进行对比,完成车牌的的比对和自动登录。
5、数据存储系统
将检台
完成对视频信号的管理、授权以及信息共享。
(三)、参考文献:
1、GB/T13423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
(一)、选题背景、依据、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急剧增加,机动车的安全运行问题,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的安全管理,提高机动车安全检测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在机动车检测线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将有效地提高检测质量。在检测线安装车牌识别系统及视频监控设备,实现车辆牌号识别并自动录入;检测信息的实时传输;实现与机动车登记系统双向数据交换;车辆识别代号条码识别并校验(另加扫描仪);通过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有效避免来车不检及检车不彻底的问题;同时,监控中心可查看检测现场的实时视频监控信息;严把车辆检验关,将被检车与车牌图像信息唯一对应,全面监控汽车检测全过程,有效防止汽车检测过程中的徇私舞弊现象。
14、《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
15、《工业电视工程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16、《以太网10BASE-T标准》IEEE802.3
8、《电视系统视频指标》(CCTR RECOMMENDATION 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