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接口基础知识

(完整版)华为视频会议基本知识

华为视频会议基本知识 1.、什么是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是利用现有通信网(包括各种传输网络)和数字信号压缩处理技术,将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处理后传到远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其交流形式为点到点,点对多点。主要设备包括MCU(多点控制单元)、视频会议终端、网关、网守和相关的配套外围设备。如显示设备,音响系统等。 2.、视频会议系统的作用是什么?视频会议可以实现数据、视频、语音应用的有机融合与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进行面对面交谈,做到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并能够随时自主地组织和召开会议,进行业务调度、远程管理、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等等,节约时间和差旅经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视频会议的发展趋势?视频会议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70年代。采用模拟传输,占用带宽大(960个话路),因此用户极少。第二代是80年代。其传输由模拟转为数字传输,由最初的数字静态传输到动态图像传输,占用带宽8—34Mbps。第三代为90年代。视频会议采用了国际电联(ITU)标准H.320。正是进入商用领域。传输带宽为64Kbps-2Mbps。第四代为21世纪。视频会议进入多媒体通信。基于国际标准H.323和

SIP,将音频、视频和数据融合与一体。适用于不同的用户,不同需求的融合通信。 4.、视频会议系统对网络的需求是什么?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广泛运行于IP、ISDN、FR、DDN、卫星网络等各种网络环境中。华为终端提供E1、IP、ISDN等多种线路接口。 5. 建立视频会议系统的成本包括那些?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成本分为建设费和使用费。建设费是一次性投资,包括视频会议设备的购买费用,基础网络的建设费用和会议室的装修费用。使用费主要包括网络的使用费用,如电信线路的租费等。 6、视频会议有哪些国际标准?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是由ITU(国际电信联合会)和IETF(国际工程师组织)制定的。主要以字母H开头。 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有H.320、H.323和SIP(H.324)三个主要的标准集。其中H.323是目前主流的标准。SIP是已经确定的下一代标准。常用的算法如下:图像处理算法有:H.261、H.263、H.263++和H.264 图像清晰度:CIF(VCD)、4CIF(DVD)和10CIF(HD,16:9数字高清电视)声音处理算法有:G.711、 G.722、G.722.1Annex C、G.723、G.728和G.729 声音清晰度:3.4KHz(电话音质)、7KHz(调幅收音机音质)、14KHz(调频收音机音质)和20KHz(CD音质)

视频基础知识详解

视频基础知识详解 视频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比照相技术历史时间短,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最重要的媒体。 由于互联网在新世纪的崛起,使得传统的媒体技术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应运而生了新的多媒体技术。而多媒体技术不仅涵盖了传统媒体的表达,又增加了交互互动功能,成为了目前最主要的信息工具。 在多媒体技术中,最先获得发展的是图片信息技术,由于信息来源更加广泛,生成速度高生产效率高,加上应用门槛较低,因此一度是互联网上最有吸引力的内容。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技术的制作加工门槛逐渐降低,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同时由于视频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完整的先天优势,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那么我们就对视频信息技术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模拟时代的视频技术 最早的视频技术来源于电影,电影技术则来源于照相技术。由于现代互联网视频信息技术原理则来源于电视技术,所以这里只做电视技术的介绍。 世界上第一台电视诞生于1925年,是由英国人约翰贝德发明。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电视拍摄、信号发射和接收系统。而电视技术的原理大概可以理解为信号采集、信号传输、图像还原三个阶段。 摄像信号的采集,通过感光器件获取到光线的强度(早期的电视是黑白的,所以只取亮度信号)。然后每隔30~40毫秒,将所采集到光线的强度信息发送到接收端。而对于信号的还原,也是同步的每隔30~40毫秒,将信号扫描到荧光屏上进行展示。 那么对于信号的还原,由于荧光屏电视采用的是射线枪将射线打到荧光图层,来激发荧光显示,那么射线枪绘制整幅图像就需要一段时间。射线枪从屏幕顶端

开始一行一行的发出射线,一直到屏幕底端。然后继续从顶部开始一行一行的发射,来显示下一幅图像。但是射线枪扫描速度没有那么快,所以每次图像显示,要么只扫单数行,要么只扫双数行。然后两幅图像叠加,就是完整的一帧画面。所以电视在早期都是隔行扫描。 那么信号是怎么产生的呢? 跟相机感光原理一样,感光器件是对光敏感的设备,对于进光的强弱可以产生不同的电压。然后再将这些信号转换成不同的电流发射到接收端。电视机的扫描枪以不同的电流强度发射到荧光屏上时,荧光粉接收到的射线越强,就会越亮,越弱就会越暗。这样就产生了黑白信号。 那么帧和场的概念是什么? 前面说到,由于摄像采集信号属于连续拍摄图像,比如每隔40毫秒截取一张图像,也就是说每秒会产生25副图像。而每个图像就是一帧画面,所以每秒25副图像就可以描述为帧率为25FPS(frames per second)。而由于过去电视荧光屏扫描是隔行扫描,每两次扫描才产生一副图像,而每次扫描就叫做1场。也就是说每2场扫描生成1帧画面。所以帧率25FPS时,隔行扫描就是50场每秒。 模拟时代在全世界电视信号标准并不是统一的,电视场的标准有很多,叫做电视信号制式标准。黑白电视的时期制式标准非常多,有A、B、C、D、E、G、H、I、K、K1、L、M、N等,共计13种(我国采用的是D和K制)。到了彩色电视时代,制式简化成了三种:NTSC、PAL、SECAM,其中NTSC又分为NTSC4.43和NTSC3.58。我国彩色电视采用的是PAL制式中的D制调幅模式,所以也叫PAL-D 制式。有兴趣的可以百度百科“电视制式”来详细了解。 另外你可能会发现,场的频率其实是和交流电的频率一致的。比如我国的电网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而电视制式PAL-D是50场每秒,也是50Hz。这之间是否有关联呢?可以告诉你的是,的确有关联,不过建议大家自己去研究。如果确实不懂的同学可以@我。 彩色信号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第三章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3.1 视频的基础知识 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有70%来自视觉,其中视频是最直观、最具体、信息量最丰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电视、电影、VCD、DVD以及用摄像机、手机等拍摄的活动图像等都属于视频的范畴。 摄影机是指用胶片拍摄电影的机器,摄像机是用磁带、光盘、硬盘等作为界质记录活动影像的机器,广泛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家庭及其他各个方面。 摄影机使用胶片和机械装置记录活动影像,所采用的是光学和化学记录方式,摄象机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 1 视频的定义 ?视频(Video)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25或30帧/秒),所以视频又叫作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 ?一帧就是一幅静态画面,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能形运动的图像,每秒钟显示帧数越多,即帧频越高,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 『视觉暂留现象』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根据实验人们发现要想看到连续不闪烁的画面,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少要达到是二十四分之一秒。 ?视频信号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随时间而变化 ?有与画面动作同步的声音(伴音) ?图像与视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静止的图片称为图像(Image),运动的图像称为视频(Video)。 ?图像与视频两者的信源方式不同,图像的输入靠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设备;视频的输入是电视接收机、

摄象机、录象机、影碟机以及可以输出连续图像信号的设备。 2.视频的分类 ?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视频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 ?模拟视频是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的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早期视频的记录、存储和传输都采用模拟方式,如在电视上所见到的视频图像是以一种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的,并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再用盒式磁带录像机将其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模拟视频的特点: ?以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 ?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 ?使用磁带录象机将视频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传统视频信号以模拟方式进行存储和传送然而模拟视频不适合网络传输,在传输效率方面先天不足,而且图像随时间和频道的衰减较大,不便于分类、检索和编辑。 ?要使计算机能对视频进行处理,必须把视频源即来自于电视机、模拟摄像机、录像机、影碟机等设备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要求的数字视频形式,这个过程称为视频的数字化过程。 ?数字视频可大大降低视频的传输和存储费用、增加交互性、带来精确稳定的图像。 ?如今,数字视频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包括直接广播卫星(DBS)、有线电视(如图5.2)、数字电视在内的各种通信应用均需要采用数字视频。 ?一些消费产品,如VCD和DVD,数字式便携摄像机,都是以MPEG视频压缩为基础的。 数字化视频的优点 ?适合于网络应用 ?在网络环境中,视频信息可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视频数字信号便于长距离传输。 ?再现性好 ?模拟信号由于是连续变化的,所以不管复制时精确度多高,失真不可避免,经多次复制后,误差就很大。

音响设备常用连接头及音视频线材

音响设备常用连接头及音视频线材 一套可使用的音响设备无论是专业系统还是非专业的民用音响设备除了设备本身外还需要各种连接线材将设备进行连接才能够使用。通常民用的设备从简单的DVD机到一套组合音响的线材都是附带的,也就是不用另加购买或制作;但一套专业的扩声或VOD工程中由于安装环境的不同其使用的线材都是需要施工人员自己进行制作的。一根完整的线材是由接插头和线组成的。下面对常用插头、线材及连接线的制作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1、常用音视频设备的连接插头: 在一个音视频工程中设备的输出、输入信号种类可分为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本次只作简单介绍);音频信号根据阻抗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平衡信号和非平衡信号(音源设备如DVD 播放机/ 卡座/ CD播放机及的输出多为非平衡信号)。因此,连接插头也有平衡和非平衡之分,平衡插头为三芯结构,非平衡插头为二芯结构。音频插头中还有一种功放与音箱连接用的专用插头,这种插头常见的为四芯结构(也有二芯、八芯)又因为是瑞士NEUTRIK(纽垂克)公司发明,因此又称“NEUTRIK(纽垂克)插头”或“四芯(二芯、八芯)音箱插头”。 1.1、常用的平衡信号插头: A、卡侬插头(XLR):卡侬头分为卡侬公头(XLR Male)和卡侬 母头(XLR Female)。卡侬头公、母的辨别很简单,带“针” 的为“公头”,带“孔”的为“母头”。很多音响设备的输入、 输出端口为卡侬接口,同样带“针”的接口为“公座”,带“孔” 的接口为“母座”。 卡侬母头(XLR Female)卡侬公头(XLR Male)

B、大三芯插头或6.3mm三芯插头(PhoneJack Balance): 大三芯插头(PhoneJack Balance) 1.2、常用的非平衡信号插头: A、大二芯插头(PhoneJack Unbalance )。 大二芯插头(PhoneJack Unbalance) B、莲花插头(RCA) 莲花插头(RCA) C、小三芯插头或3.5mm三芯插头 小三芯插头或3.5mm三芯插头

视频会议系统配置参考说明

视频会议系统配置参考说明 一.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配置内容 视频会议系统要能够顺利使用,需要各个医院的会议室或培训室提供相关的硬件配套。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1.PC 视频会议系统终端在PC上使用,并通过PC与音频、视频、显示设备连接。 PC的性能配置必须要满足一定要求(具体参见下表)。 2.网络 PC通过互联网与会议服务器连接,并通过互联网传输音频、视频、数据共享的内容。为了满足远程会议、培训、经验交流等各个应用,需要在会议带宽上有充分的保障,会议使用的PC连接所用网线至少保障独享2M;2M以上效果更好。 3.音频设备 音频包括全向麦、麦克、音箱功放、音频处理器、调音台等常见部分。由于发言、扩声等设备的现场布置与实际会议室的面积、布局密切相关,所以需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设计方案。音频作为视频会议的最重要内容,在会议室中需着重关注与PC音频的交互支持,作为音频控制的核心音频处理器需对音频回声消除和噪声抑制重点支持,确保在会议音频的输入和输出稳定正常。 作为国际常用的会议数字音频处理器,在功能上把传统使用的调音台、均衡器、时延器、回声消除器等多个设备功能统一集中在一个设备中解决。具有更好的音频效果,并减少了占用空间,能够通过软件控制界面进行调整,降低使用难度。 4.显示设备 显示设备对于视频会议效果影响很大,要确保显示清晰度和质量。一般采用投影仪、智能交互平板、液晶电视。 投影仪和幕布是会议室常用的设备,投影仪优点是在支持超大屏幕时性价比高;缺点是投影仪的灯泡有寿命,使用频繁的话需经常更换。 液晶或等离子电视,优点是寿命长清晰度高,在小会议室性价比好,在支持超大屏幕价格太高。 智能交互平板是在液晶平板基础上支持了触摸交互功能,极大的增强了其交互效果,适宜现场培训或教学使用。缺点也是在超大屏幕(65寸以上)时价格偏高。 在大会议室或培训室,采用投影仪与智能交互平板或液晶电视相结合的方案。这样后排的人可以通过辅助智能交互平板或液晶电视更清晰的观看视频会议内容。 5.视频采集 视频会议中本地视频采集一般采用会议摄像机和采集卡,摄像机可根据会议室情况采用吊装或正装。 二.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设备配置参考表

电脑基础知识讲座(第一讲_电脑入门)

电脑基础知识讲座 前言 电脑知识犹如无边无涯的大海,是永远学不尽的。这里讲的只能起到电脑学习的引路作用。本讲座是为电脑入门者和刚入门的初学者编写的,但因为是系统的电脑教程,对于已经达到电脑中级水平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你能耐心看下去,总会发现有你还不了解的内容。 讲座共分六讲: 第一讲:电脑入门; 第二讲:文字录入; 第三讲: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第四讲:Powerpoint2003幻灯片制作工具; 第五讲:Internet基础知识; 第六讲:Excel工作表。 本着实用易懂的原则,尽量少讲理论;操作上讲透,理论上简单叙述。包括办公自动化的绝大部分内容,同时还讲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文件的关联,解决本地连接受限制问题、网上下载电影等。 第一讲:电脑入门 平常所说的电脑是个人计算机的形象叫法,是一种微型计算机。从字面上就可看出,电脑可以用来替代甚至增加人脑的部分功能。至今为止,除电脑以外的所有机器都是用来帮助、取代人类体力劳动的工具,是对有形物体进行加工,或对不同的物理量进行转换,只有电脑是用来对各种信

息进行加息理,从而替代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电脑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说,只有人想不到的,没有电脑做不到的。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只有一个,而电脑是由无数个人的大脑共同研究出来的。 电脑的构成:电脑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硬件: 电脑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都称为硬件,主要分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中央处理器CPU CPU即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的大脑,计算机的运算、控制都是由它来处理的。它的发展非常迅速,从最初的8088到奔腾486、586,现在已经发展到双核甚至四核,用迅驰技术装备的笔记本电脑,使用户脱离缆线的约束,真正做到在移动中进行工作、学习、休闲。全世界99%的CPU 都是英特尔和AMD公司的产品,中国最近才制造出“龙芯一号”。 2、存储器 存储器是电脑的记忆细胞,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指CPU可以随时直接存取的存储器,一般容量很小,虽然容量小,但电脑的速度与它有很大关系。现在的空腹电脑的已经彀2G的容量。 外存包括磁盘、磁带等。磁盘有硬盘、移动硬盘、光盘、软盘、U盘等。 3、输入、输出设备

常见音视频接口知识-配图

S-端子,或称“独立视讯端子”是一种将视频数据分成两个单独的讯号(光亮度和色度)进行传送的模拟视频讯号,不像合成视频讯号(composite video)是将所有讯号打包成一个整体进行传送。目前S-Video的讯号一般采用4 接脚(pin)的mini-DIN连接端子,终端阻抗须为75欧姆。 针口插孔: Pin assignments 针口插孔简称用途 1 GND 地线(Y) 2 GND 地线(C) 3 Y 亮度(Luminance) 4 C 色度(Chrominance) AV端子(又称复合端子)原文为Composite video connector。在AV端子中传送的是类比电视讯号的三个来源要素:Y、U、V,以及作为同步化基准的脉冲信号。Y代表影像的亮度(luminance,又称brightness),U信号与V信号之间承载了颜色的。 在液晶电视机的AV端子中,通常将音频接口做成白色,而将视频接口做成黄色,采用RCA(俗称莲花头)进行连接,使用时,只需将带莲花头的标准AV线缆与相应的接口连接起来即可。 D-Sub 俗称VGA(Video Graphics Adapter)接口。可能因为竖看很像一个大写的字母D,所以称之为D-Sub,于1952年由ICC公司发明。由于在当时来说,这种接口已经算小的了,所以才以subminiature(超小型)冠名。D-sub包含若干子类,比如DB25,第一个字母D 表示属于D-sub,第二个字母B是描述接口的大小——和后面的数字(针数)对应(A=15针,B=25针,C=37针,D=50针,E=9针)。每种接口又分公头(plug)和母头(socket)。最常见的是DB25和DE9,个人电脑上典型的应用就是VGA(DA15母头)、并口(DB25母头)、COM串口(DE9公头)。 VGA D-Sub输入接口,上面共有15针孔,分成三排,每排五个。CRT彩显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最基本的包含RGBHV(分别为红、绿、蓝、行、场)5个分量,不管以何种类型的接口接入,其信号中至少包含以上这5个分量。 S/PDIF 是索尼与飞利浦公司合作开发的一种民用数字音频接口协议。全称是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connect Format,由于被广泛采用,它成为事实上的民用数字音频格式标准,如民用CD机、DAT、MD机、计算机声卡数字口等都支持S/PDIF。

高清视频会议基本技术要求

一、技术要求 第1.1节概述 MCU要求 1.1.1MCU应符合H.323和H.320标准及SIP协议,支持H.323 V4以上版本。 1.1.2MCU应采用整机一体化的体系结构,为保证系统的高度稳定性,MCU的操作系统必 须为嵌入式操作系统,MTBF不小于100000小时。 1.1.3MCU采用中文WEB管理界面,采用图形化控制界面。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只需 要通过帐号就可以实现对于MCU会议管理及系统配置的所有操作。 1.1.4MCU支持高清晰分辨率,可支持30帧/秒的H.264 HD(1280×720)活动视频编码 协议。 1.1.5MCU具备H.264HD视频编码,同时支持H.263、H.263+视频编码,H.263、H.264 协议的速率应达到2M。 1.1.6MCU能在同一个会议中接入标清(CIF、4CIF)及720P高清视频终端,不能降低高清 终端分辨率及声音及图像质量。 1.1.7MCU具备H.239高清(720P)双流协议,可以实现全网的双流会议,并且双流会议时 不降低会议容量。 1.1.8MCU支持终端以128Kbps/s-4Mbps/s速率接入,投标方应明确设备所支持的用户 速率范围。 1.1.9容量 1)考虑到系统可靠性、系统处理能力及今后的扩展性,MCU应至少具有24个2Mbps 速率以上终端的接入能力,能够同时召开多组会议。 1.1.10音频指标 1)投标方应说明支持的音频编码,语音编解码应符合ITU-T G.711、G.722、G.722.1 和G.728等建议。支持MPEG-4 AAC/LC的宽频声音,如果有高于上述标准的编解 码技术请详细说明。 2)投标方需给出MCU会议中同时混音的数量。混音数量不能低于4方。 3)具有自动唇音同步,误差应不可察觉,音频视频相对延迟小于40ms。 4)多个会议同时召开的时候,各个会议的声音互不影响。 1.1.11视频指标 1)视频编码应支持H.263、H.263+、H.264建议,各编码速率要求达到4M。 2)图像分辨率:支持QCIF、CIF、4CIF,HD(720P)。 3)在图像带宽上,要求在384Kb/s速率时达到25帧CIF连续运动图像,512Mbp时 达到30帧/秒连续的DVD画质,在1Mbps以上带宽时达到30帧/秒连续的720P高

视频会议系统基础知识

基本形态 一般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MCU多点控制器(视频会议服务器)、会议室终端、PC 桌面型终端、电话接入网关(PSTNGateway)、Gatekeeper(网闸)等几个部分。各种不同的终端都连入MCU进行集中交换,组成一个视频会议网络。 (1)多点处理单元(MCU) MCU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部分,为用户提供群组会议、多组会议的连接服务。目前主流厂商的MCU一般可以提供单机多达64个用户的接入服务,并且可以进行级联,可以基本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MCU的使用和管理不应该太复杂,要使客户方技术部甚至行政部的一般员工能够操作。 (2)大中小型会议室终端产品(End Ponint) 大中小型会议室终端产品是提供给用户的会议室使用的,设备自带摄像头和遥控键盘,可以通过电视机或者投影仪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会场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设备。一般会议室设备带SONY或CANON的专用摄像头,可以通过遥控方式前后左右转动从而覆盖参加会议的任何人和物。 (3)桌面型(PC)终端产品 直接在电脑上举行视频会议,一般配置费用比较低的PC摄像头,现已支持几十点几百点甚至上千点的会议。由于PC已经是办公的标准配置,桌面会议终端不需要增加很多的硬件投入。而会议室型终端也只需要购买比较高性能的PC和视频采集卡即可,其成本也低于普通的硬件视频终端。国内的网络视频会议厂商已经率先推出saas模式的会议系统,创新式的推出租用服务,更是让网络视频会议的成本降到一般企业可以接收的范围内。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实现电子白板、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数据会议功能,作为会议的辅助工具。 (4)电话接入网关(PSTN Gateway) 用户直接通过电话或手机在移动的情况下加入视频会议,这点对国内许多领导和出差多的人尤其重要。可以说今后将成为视频会议不可或缺的功能。 此外,视频会议系统一般还具有录播功能。能够进行会议的即时发布并且会议内容能够即时记录下来。基于现时流行的会议信息资料的要求,本系统能够支持演讲者电脑中电子资料PPT 文档、FLASH、IE浏览器及DVD等视频内容,也包括音频的内容等、会议中领导嘉宾视频画面、会场参与者视频画面的同步录制。

电脑基础知识汇总大全

电脑知识大全菜鸟必备 开机注意 当我们使用电脑的时候,第一步进行的就是要对电脑进行开机,而电脑的开机一般分为3种,第一种是冷启动,它是最常用的开机程序,只需要按下复位键,就能够进行启动了。如果我们的电脑遇到了死机情况,我们可以按一下电脑主机的复位按钮,它一般位于主机电源的下方。如果我们遇到了断电的情况或者是系统崩溃,那么我们通常需要热启动。 屏幕保护 接着是电脑屏幕方面的知识,一般来说,一个普通的电脑屏幕可以使用5到6年左右,而为了尽可能的延长使用寿命,所以我们在平时不使用电脑的时候,就尽量关闭。而如果是开启屏幕保护程序来说,那是一种有害无益的做法。如果我们重装系统的话,那么就需要对电脑硬盘进行分区。一般来说,分区在3到5个区之间就最好了,这样有利于存放相关的文件,而且不会显得太乱。当我们在电脑中查找相关的资料的时候,要将一些同类的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当中。而且无论我们是复制还是粘贴,一定要新建一个文件夹,同时要记清文件夹的名字。而在安装某软件的时候,要安装在原文件夹。 杀毒清理 当我们想要卸载软件的时候,也可以及时的删除干净,这样避免了浪费磁盘空间,同时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程序冲突。而电脑在运行过程当中,有可能引发中毒现象,所以很有必要为我们的电脑设置一款杀毒软件,一般来说,我们都是选择市面上常见的杀毒软件。例如360或者是金山毒霸之类的。当然我们也要及时查看,这些软件是否恶意更改电脑的设置,防止对我们的工作或者学习造成影响 菜鸟提升电脑知识必看篇 电脑是我们最普及的互联网工具,在互联网上混,了解一些最基础的电脑知识,是必须的,人的大脑用来思考问题。同样,电脑也有自己的“大脑”,用来处理我们需求的数据,今天电脑先生和大家一起了解电脑大脑,CPU基础知识。 市场CPU的主流品牌分类 英特尔-intel

常用音视频接口的分类及焊接方法

常用音视频接口的分类及焊接方法 常用音视频接口的分类及焊法: 1.卡侬头(XLR):卡侬头接口用于接平衡信号。接法:1脚:屏蔽线;2 脚:信号+;3脚:信号-。 2.大三芯(TRS):大三芯用于平衡信号的传输(功能相当于卡农头)或者 用于不平衡的立体声信号的传输,如耳机。接法:热端:信号+;冷端:信号-;接地端:屏蔽线。 3.大二芯(TS):大二芯用于单声道信号的传输,可以直接通过芯对芯,屏 蔽层对屏蔽层的焊接与RCA、BNC等用于单声道的接头实现实现转换,只能传输费平衡信号。接法:热端:信号+;接地端:屏蔽线。 4.莲花(RCA):莲花接头既可以传输音频信号,又可以传输普通的视屏信 号。接法:热端:信号+;冷端:地线。 5.VGA接口:VGA接口传输计算机等设备的显卡输出的模拟信号,也可以 传输高清视屏信号,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通过VGA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接法:1脚:红线的芯线;2脚:灰线的芯线;3脚:蓝线的芯线;4脚:蓝线;5脚:棕线;6脚:红线的屏蔽线;7脚:灰线的屏蔽线;8脚:蓝线的屏蔽线;9脚:悬空;10脚:外层屏蔽线;11脚:外层屏蔽线黑线;12脚:绿线;13脚:黄线;14脚:白线;15脚:黑线;金属外壳:外层屏蔽线。 6.BNC接口:主要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 7.S端子接口:S端子也是非常常见的端子,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 也称为SUPER VIDEO。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的是“SEPARATE(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S端子是日本在A V端子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从硬件结构来说,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全系列介绍 1、什么是视频会议 通俗的说:视频会议系统就是为人们无法聚集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会议的时候,提供一种高科技的通信、协作和决策的一种现代化手段。 专业的说:视频会议是利用现有通信网(包括各种传输网络)和数字信号压缩处理技术,将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处理后传到远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其交流形式为点到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 主要设备包括MCU(多点控制单元)、视频会议终端、网关、网闸和相关的配套外围设备,如显示设备、音响系统等。 2、视频会议系统协议标准 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是由ITU电子桌牌(国际电信联合会)和IETF(国际工程师组织)制定的。 目前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有H.320、H.323(ITU)和SIP(IETF)3个标准集。其中H.323是目前主流的标准。SIP是已经确定的下一代标准。 ITU-T H.320标准是关于在速率从56Kbps到2Mbps的ISDN和交换的 56Kbps电路上进行电视会议的标准。自从1990年最早通过以后,H.320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H.320是一个"系统"标准,它包含了许多关于系统各部分的其它 ITU-T标准,下列标准是H.320的主要组成部分: H.320是一套标准,他包括视频、音频的压缩与解压缩、静止图像、多点会议、加密及一些更新的特性,主要用于系统的终端和MCU的设计。H.320标准包括H.200系列标准和T.120系列标准;H.200系列指的是视听业务,具体来说是以传送活动图像为主的通信业务.T.120系列主要针对声像业务,即传送静止图像 的通信业务。 ?ITU-T H.323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及数据在以IP包为基础的网络——LAN、INTRANET、EXTRANET和INTERNET上的通讯,建立H.323标准是为了允许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能够互操作。对于范围广泛的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来说,H.323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构件。另外,该标准也允许通过ISDN 和POTS与基于PPP的网络直接相连。 1996年,ITU批准了H.323规范。该标准范围广泛,涵盖了各种独立设备。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点对点和多点视频会议。标准解决了点对点及多点视频会议中诸如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管理等许多问题。H.323为现有的企业基础设施(如IP网)电子桌牌建立了多媒体标准,设计时考虑了弥补质量保证(QOS)机制的不足,H.323使用户能使用多媒体应用而无需改变他们网络的基础结构。 SIP(会话初始协议)是IETF提出的在IP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SIP是IETF标准进程的一部分,它是在诸如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和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它用来建立、改变和终止基于IP网络的用户间的呼叫。 3、相对于H.323协议标准,为什么H.320标准是落后的被淘汰的? 1.终端图像与声音的编解码技术

视频会议系统

3.5、网络互动教研基础平台建设 3.5.1、项目概况 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条规定,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嘉定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本着为教育服务的原则,更好地服务教育发展、服务学校师生、服务群众,同时在提高教育、教研信息化水平为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互动教研的网络基础环境。 本次项目建设中,视频会议系统作为构建于基础信息网络平台现代化高效远程通讯手段,也成为了未来嘉定教育在教育服务、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评测标准之一。通过远程视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部门实现了快速沟通、快速决策,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5.2、系统设计依据 本方案建设围的活动均遵守国家现行的规与标准,对我国未制定的规,则参照相应的国际标准执行。 1)国家标准: YD 5032-2004《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 YD5033-2004《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 GB/T16858-1997《采用数据链路协议的会议电视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YDN075-1998《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网络管理规》; YDN077-1997《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2)系统框架协议: ITU-T 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的63~1920kbit/s信道的帧结构 ITU-T H.225: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呼叫信令与媒体流传输协议ITU-T H.231:用于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单元 ITU-T H.235:用于定义媒体流的加密规程 ITU-T H.239:用于数据应用双流协议的技术标准 ITU-T H.245: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ITU-T H.261:关于P X 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 ITU-T H.263: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协议 ITU-T H.264:关于高压缩比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协议 ITU-T H.281:会议电视的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ITU-T H.320:窄带电视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H.323:基于IP包交换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议 ITU-T G.711:话音频率的PCM脉冲编码调制

-音响设备常用连接头及音视频线材的制作方法

音响设备常用连接头及音视频线材的制作方法 一套可使用的音响设备无论是专业系统还是非专业的民用音响设备除了设备本身外还需要各种连接线材将设备进行连接才能够使用。通常民用的设备从简单的DVD机到一套组合音响的线材都是附带的,也就是不用另加购买或制作;但一套专业的扩声或VOD工程中由于安装环境的不同其使用的线材都是需要施工人员自己进行制作的。一根完整的线材是由接插头和线组成的。下面对常用插头、线材及连接线的制作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1、常用音视频设备的连接插头: 在一个音视频工程中设备的输出、输入信号种类可分为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本次只作简单介绍);音频信号根据阻抗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平衡信号和非平衡信号(音源设备如DVD 播放机/ 卡座/ CD播放机及的输出多为非平衡信号)。因此,连接插头也有平衡和非平衡之分,平衡插头为三芯结构,非平衡插头为二芯结构。音频插头中还有一种功放与音箱连接用的专用插头,这种插头常见的为四芯结构(也有二芯、八芯)又因为是瑞士NEUTRIK(纽垂克)公司发明,因此又称“NEUTRIK(纽垂克)插头”或“四芯(二芯、八芯)音箱插头”。 1.1、常用的平衡信号插头: A、卡侬插头(XLR):卡侬头分为卡侬公头(XLR Male)和卡侬 母头(XLR Female)。卡侬头公、母的辨别很简单,带“针” 的为“公头”,带“孔”的为“母头”。很多音响设备的输入、 输出端口为卡侬接口,同样带“针”的接口为“公座”,带“孔” 的接口为“母座”。

卡侬母头(XLR Female)卡侬公头(XLR Male) B、大三芯插头或6.3mm三芯插头(PhoneJack Balance): 大三芯插头(PhoneJack Balance) 1.2、常用的非平衡信号插头: A、大二芯插头(PhoneJack Unbalance )。 大二芯插头(PhoneJack Unbalance) B、莲花插头(RCA) 莲花插头(RCA) C、小三芯插头或3.5mm三芯插头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

视频基础知识---高清晰度视频会议 高清晰度视频会议 在高清晰度编码/ 解码技术产生之前,视频会议数据是根据公用交换格式(CIF) 进行编码的。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 制定了视频标准,称为H.261 和H.263。H.261 标准只定义了QCIF 和CIF 格式。四分之一CIF (QCIF) 格式只被用于最低数据率(64 千位/ 秒及更低)的会议,今天已经很少使用。自从H.263 标准发行以来,更多使用“全分辨率”(定以为16CIF)的格式(4CIF 和16CIF)被采用。由于采用此类标准时,计算和宽带功能有限,所以,用于全动感视频会议的公用分辨率仍然是CIF 到4CIF。下面的表格列出了用于NTSC(北美)和PAL(欧洲)视频信号的H.261 和H.263 标准的相应格式分辨率。以下列出的分辨率代表4:3 的屏幕高度比。 ITU-T 最近采用了视频压缩新标准,该方法减小了整个视频文件的大小,从而文件可以更为节省地通过容量更小的网络连接(更低的数据率/ 宽带)进行传输。现在,ITU-T 建议高清晰度视频会议采用H.264 视频标准,该标准通过比较低的数据传输率提供上好的画面质量。现在,H.264 是HD-DVD(高清晰度DVD)以及广播、电缆、视频会议和消费者电子产品的强制使用的标准。下面的表格说明了H.264 标准中引入的SD和HD 分辨率。 H.264 规格是视频会议理想的工具。尽管和之前的H.26x 算法相比,它需要更强的处理能力,但是自2004年之后生产的大多数视频会议系统都包括H.264。它可提供优质的视频传输和低延时的编码和解码,从而视频流更为流畅、自然。事实上,H.264 的效率是H.263 的两倍,在特定线路速率下的视频质量也要高出一倍。此外,某些增强的H.264 规格包括互动视频的错误隐藏算法,此技术可自动调整视频操作,即便网络负担过重、不稳定或者出错率高,都可以保证操作自如,并提供更高品质的视觉享受。H.264 编码标准提供了更强的灵活性,为不同的开发商提供了进行互操作的通用平台。H.263 标准支持大量可能的变异产品,与此不同,H.264 标准只包括少量的压缩技术。这样一来,可以在不大幅度下、降视频质量的前提下更为轻易地实现来自多个生产商的不同视频会议设备的集成。

图像及视频基础知识

图像及视频基础知识 光和颜色 1 光和颜色 可见光是波长在380 nm~780 nm 之间的电磁波,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光不是 一种波长的光,而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组合成的。如果光源由单波长组成,就称为单色光源。该光源具有能量,也称强度。实际中,只有极少数光源是单色的,大多数光源是由不同波长组成,每个波长的光具有自身的强度。这称为光源的光谱分析。 颜色是视觉系统对可见光的感知结果。研究表明,人的视网膜有对红、绿、 蓝颜色敏感程度不同的三种锥体细胞。红、绿和蓝三种锥体细胞对不同频率的光的感知程度不同,对不同亮度的感知程度也不同。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由R,G,B 这3 种颜色值之和来确定,以这三种颜色为基色构成一个RGB 颜色空间,基色的波长分别为700 nm(红色)、546.1nm(绿色)和435.8 nm(蓝色)。 颜色=R(红色的百分比)+G(绿色的百分比)+B(蓝色的百分比) 可以选择不同的三基色构造不同的颜色空间,只要其中一种不是由其它两种 颜色生成。例如Y(Yellow,黄色),C( Cyan,青色),M(Magenta,品红)。 2 颜色的度量 图像的数字化首选要考虑到如何用数字来描述颜色。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 )对颜色的描述作了一个通用的定义,用颜色的三个特性来区分颜色。这些特性是色调,饱和度和明度,它们是颜色所固有的并且是截然不同的特性。 色调(hue)又称为色相,指颜色的外观,用于区别颜色的名称或颜色的种类。 色调用红、橙、黄、绿、青、蓝、靛、紫等术语来刻画。用于描述感知色调的一个术语是色彩(colorfulness)。 饱和度(saturation)是相对于明度的一个区域的色彩,是指颜色的纯洁性, 它可用来区别颜色明暗的程度。完全饱和的颜色是指没有渗入白光所呈现的颜色,例如仅由单一波长组成的光谱色就是完全饱和的颜色。 明度(brightness)是视觉系统对可见物体辐射或者发光多少的感知属性。它 和人的感知有关。由于明度很难度量,因此国际照明委员会定义了一个比较容易度量的物理量,称为亮度(luminance) 来度量明度,亮度(luminance)即辐射的能量。明度的一个极端是黑色(没有光),另一个极端是白色,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音视频输入输出信号格式与接口

第五讲音视频输入\输出信号格式与接口 一、视频信号类型及接口 我们在《音视频系统工程基础》课程中已经对音视频系统中各类常见信号接口的知识进行了学习,接下来,我们对各类信号,尤其是视频信号进行比较分析。在实际的工程技术中,随着视频清晰度的不断提高,从早期的RF信号开始,经历了AV、S-video、YCbCr\YPbPr、VGA、DVI、HDMI等各种信号类型。 1. RF:电视机上的TV接口又称RF射频输入接口,这是最早在电视机上出现的接口,用于接收从天线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目前在有线电视领域也是一个常用的接口。RF信号是视频信号(CVBS)和音频信号(Audio)混合编码生成的一种高频调制信号(RF),采用同轴电缆传输,由于音视频信号之间相互干扰较大,它的视频清晰度是视频信号中最低的,但采用75Ω阻抗的线材减少了阻抗不匹配和信号反射对于图像的影响,适合于长距离传输。 2. Video:这类接口通常与音频接口(Audio)一起称为AV接口,又称RCA接口(俗称莲花头),AV信号是对RF信号的改进,也是最常见的音视频连接方式。一般来说,传输AV信号用三根信号线,传输Video信号的线头接口用黄色表示,音频信号分为左右声道分别用红色和白色表示。AV信号的改进之处在于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分离传输,在成像方面很大程度避免了视频与音频相互干扰对画质的影响,但由于Video信号依旧是将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进行混合传输,因此,也称Composite复合视频端口,需要在终端显示设备上需要进行对亮度和色度的分离,色度、亮度的相互干扰以及分离过程造成的信号损失使得画面并不是特别出色,水平清晰度在300电视线左右。目前,AV接口广泛用于电视与DVD连接,也是每台电视必备的接口之一。 3. S-video:称为S端子,是Super-Video(超级视频信号)或Separate-Video(分离视频信号)的简称。S-video接口分别用两条75欧的同轴电缆传输模拟视频信号,一条电缆传送亮度信号,另一条电缆传送色度信号。S-video与Video不同的是将亮度和色度信号分开传输,减少了影像在“分离”、“合成”转换过程中的信号损失,降低了设备内信号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能够有效的提高画质的清晰程度。S端子支持设备最大显示分辨率为1024*768,常见的S-video接口有三种:4针、7针和9针。目前,电视机、影碟机、投影机等设备配接的都是4针插头,而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亮度信号(亮度信号和亮度信号接地)、两路色度信号(色度信号和色度信号接地)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使用时要注意插入的方向和位置,以免弄弯针头。 4. YCbCr\YPbPr:YCbCr\YPbPr指分量信号(Component)也称色差信号,实质上是将S-video的色度信号再分解为色差Cr、Cb,这样就避免了两路色差混合编码和分离的过程。一般利用三根信号线将视频信号分离成亮度(Y)信号和两路色差信号(去掉亮度信号后的色彩差异信号Cb、Cr)进行传输,在三条线的接头处分别用绿、蓝、红色进行区别,这三条线如果相互之间插错了,可能会显示不出画面或是显示出奇怪的色彩,其所还原的信号质量比Video和S-video好。色差分为逐行和隔行显示, YCbCr表示的是隔行,YPbPr表示则是逐行,如果电视只有YCbCr分量端子的话,则说明电视不能支持逐行分量,用YPbPr分量端子的话则支持逐行和隔行两种分量。目前档次较高的电视一般拥有2组或3组分量接口,而稍差一些的电视可能只有一组隔行,色差分量信号在DVD、PS2、XBOX、NGC等视频设备上都可以使用。 5. RGBHV信号:将视频信号分解为“R、G、B、H、V”五种信号,利用三基色原理对图像进行编码,即红、绿、蓝三种视频信号外加行(黑色)、场(黄色)同步信号,分别使用五根BNC线进行传输。除此之外,RGsB、RsGsBs、RGBs均是常见传输模式。 RGsB:同步信号附加在绿色通道,使用三根同轴电缆进行传输;

视频会议系统实用培训教材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 视频会议系统 技术培训手册

前言 本手册根据现有基础设计资料、在厂家技术服务人员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进行编制,主要用于净化厂视频会议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学习以及生产阶段对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日常维护、故障处理等的相关说明,本手册中的所有技术信息都是非常认真地编写的,但由于视频会议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虽经编撰人员多方努力,也难免出现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们将不断修改完善。感谢周海峰提供技术数据和相关资料。 编者张向飞边瑞波伍胜 校对张向飞边瑞波伍胜 审核朱道庆 2010年4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硬件介绍 (11) 第一节MCU-25会议控制器MCU (12) 第二节RS2000录播服务器 (14) 第三节VS7000E视频终端 (15) 第三章软件使用操作说明 (16) 第一节会议控制器MCU软件MGC Manager使用说明 (16) 第二节RS2000使用操作说明 (26) 第三节视频会议终端VS7000E使用操作说明 (34) 第四章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6) 第一节MGC25常见故障及处理 (36) 第二节VX7000E常见故障及处理 (39)

第一章概述 普光净化厂的各分会场安装视频会议终端。终端具有视频和语音编码功能,直接简单的通过一条网线连接到石化网,就可以连接到公司总会场的MCU上。通过它的解码功能,可以将各分公司的图像通过投影仪、液晶电视等显示设备显示出来。 视频会议逻辑拓扑如下图所示 图1-1视频会议逻辑拓扑 在各分公司当地的PC上,直接通过WEB访问MCU的管理软件,就可以实现控制控制会议的功能。总部架设了视频管理服务器,通过设置可以实现录播功能,可以在必要时,远程遥控各分公司的突发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任何地方查看图像。 本系统有着非常良好的扩展性,就如上图中显示的公司领导办公室如有需要的话只要添加一台POLYCOM VEX7000E视频终端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一个简单的视频会议点。这样公司领导就不要每次开会都必需到会场,也很方便视频会议系统的使用,公司的其它地方如要添加一个视频会议点也和领导办公室的一样简单,容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