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土木工程材料

Q Q ( 1 w ) w d 0
• 式中:Qw-试件的湿质量,g; • Qd-试件的干质量,g; • w0-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 根据表5.4中每种石灰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 表5.5中每种混合料的干重,用上式计算得每个 试件需用湿混合料的数量也列表5.5.
2019/3/20
5.1 石灰稳定土
2019/3/20
5.1 石灰稳定土
• (3)强度指标 • 抗压强度,试件标准养生后,浸水1d,然 后测试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值。 • 直径5cm(dmax≤10mm)、10cm (dmax≤25mm)、15cm(dmax≤40mm)的 圆柱形试件 • 抗拉强度采用劈裂试验评定。
2019/3/20
5.1 石灰稳定土
2019/3/20
5.1 石灰稳定土
• (2)缺点 • ①石灰稳定土的强度有一定限制。 • ②塑性指数小的土,即使用12%以上的石灰进行 稳定,达不到较高强度。 • ③石灰稳定土的收缩系数大。 • ④石灰土基层的表层较另两类土基层表层更容易 浸水而软化,在裂缝处冲刷唧浆严重。 • ⑤石灰稳定土早期强度低。 • ⑥石灰稳定土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较其两类 关刚性材料差。
2019/3/20
5.1 石灰稳定土
• 二、石灰稳定类混合料组成材料的质量要 求 • 1、土的要求 • 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 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均适宜于用石灰 稳定。 • 用石灰稳定不含粘性土或无塑性指数的级 配砂砾,级配碎石和未筛分碎石时,应添 加15%左右的粘性土。
2019/3/20
5.1 石灰稳定土
• 塑性指数偏大的粘性土,可采用两次拌和 法施工。 • 适宜做石灰稳定土基层的材料有:级配碎 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 煤矸石和各种粒状矿渣等。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 二、材料组成设计三、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 1、备样:水、砂、石; 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 ,浸水1d ,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7R (7d )应符合:()v a d C Z R R -≥1/7或()d v a R C Z R ≥-17d R ——设计抗压强度;v C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a Z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a Z =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a Z =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配合比实施细则

4、千斤顶:20t
5、脱模器:20t
6、电子天平:测量范围0~20kg 测量精度1g
7、成型试模:Φ10×10
8、砂石筛:31.5mm、26.5mm、19.0mm、9.5mm、4.75mm、2.36mm、0.6mm、0.075mm筛孔各一支
9、路强仪:测定范围变形量为100~500,测量精度1。
4、液性指数: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除以塑性指数称为土的液性指数。
5、土的不均匀系数: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测出土的颗粒级配后,以土粒的累积质量百分比为曲线纵坐标,横坐标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Cu=d60/d10其中d60为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60%时的粒径,该粒径称为限定粒径;d10为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10%时的粒径,该粒径称为有效粒径。当Cu<5的土称之为均匀的;当Cu>5的土视为不均匀的;不均匀土颗粒级配良好,有较好的压实效果;
5、24小时后,将试件称量并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湿养生6d,再次称量并浸水24h,取出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将浸水的试件取出称量,然后擦拭试件表面明水,将试件放在路强仪压力座上,接通电源,调整零点使指针与零点对齐,将路强仪速率调至慢速,开动机器,压力座慢慢上升,指针开始转动,待表中指针开始回针时,记录试验数据,然后将仪器调至下降状态,压力座开始下降,待下降至一定高度后,关闭电源,试验结束。
三、仪器设备:
1、击实仪:击实筒:小型,内径1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中型,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和高50mm的筒内垫块,底座。击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4.5kg。击锤总行程450mm。
第六章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第六章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亦为CaO;
➢ 消石灰粉:将块状生石灰用适量的水消化而得的粉末,亦
称熟石灰,其主要成分为Ca(OH)2。 由于石灰原料中常含有碳酸镁成分,经煅烧生成的生
石灰中,或多或少含有氧化镁成分。建材行业标准中,根 据石灰中氧化镁含量按表6-2将石灰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 灰两类。
•第六章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6.1.1.1石灰的生产、消化与硬化
石灰土强度的形成与发展是通过机械压实、离 子交换反应、氢氧化钙结晶和碳酸化作用,以及火山 灰反应等一系列复杂、交织的物理-化学作用的过程来 完成的。
•第六章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离子交换反应:从石灰氢氧化钙中游离出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与粘土
矿物中的钠、氢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其结果使得粘土颗粒吸附水膜减薄, 促使土粒凝集和凝聚,形成稳定团粒结构。
⑴ 建材行业标准(表6-3):将生石灰、生石灰粉和消石灰粉分
。 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第六章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⑵ 道路行业标准(JTJ034-93)仍按袁国家标准 (GB1594-79)将生石灰和消石灰分别划分为3个等 级(见表6-4)
•第六章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6.1.2 石灰稳定土的技术性质
•第六章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性经压实成型并经养护后,可形成板 体结构,当其7d的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表6-1)时,可 以作为道路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或底(垫)基层,称为结合料 稳定类基(垫)层,在道路工程中,这类材料有被称之为半 刚性基层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含参考数据)

管理编号:/报告编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编号:/(检测结构名称)二〇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工程名称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工程部位K0+120~K0+940路面基层稳定剂种类水泥土种类碎石设计强度(MPa) 6.5设计压实度(%)98样品描述1.集料碎石1: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10~30mm;碎石2: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5~10mm;碎石3:样品编号B02-XXXXXXXX、规格0~5mm。
2.水泥:样品编号A12-XXXXXXXX、牌号P·O42.5R。
3.以上样品状态均无异常。
委托日期2023年2月13日检验类别丙法试验日期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28日见证单位——见证人——见证证号——检验依据CJJ1-2008《城镇道路道路与质量验收规范》;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试验结果序号无机结合料剂量(%)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平均抗压强度(MPa)偏差系数(%)Rd/(1-ZaCv)1 4.0 5.6 2.238 3.8 6.6 5.02 5.0 6.1 2.272 4.1 6.3 5.03 6.0 6.8 2.314 5.0 4.2 4.8 47.07.2 2.350 5.4 4.1 4.8 58.07.5 2.385 5.5 3.5 4.8剂量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无机结合料剂量为6.0%的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Rd/(1-ZaCv)且掺量最少,据此确定其无机结合料的剂量为 6.0%。
建议配合比材料名称碎石1碎石2碎石3质量百分比(%)452530单位体积用量(kg/m3)1042.2579.0694.8备注1.本试验报告中无机结合料掺合方式采用外掺法。
任务2-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第三集)(精)

原材料要求
• 土 – IP=12~20的粘性土(亚粘土)、最大粒径≤15mm、有机质含量<10% – 中粒土和粗粒土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二灰稳定土
• 底基层: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53mm
• 基层: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37.5mm,碎石、砾石或其他粒状材料的 质量占80%以上,并符合表2.2.10或表2.2.11的级配范围 – 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二灰稳定土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原材料要求
– 砾石或碎石:预先筛分成3~4个不同粒级,配合成颗粒组成符合表
2.2.10或表2.2.11所列级配范围的混合料
– 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 • 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 底基层
≤30%
≤35%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混合料组成设计
– 二灰土做基层或底基层时,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可用1:2~1:4( 对于粉土,以1:2为宜),石灰粉煤灰与细粒土的比例可以是30: 70~90:10 – 二灰级配集料做基层时,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可用1:2~1:4,石 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应是20:80~15:85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混合料组成设计
– 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
– 测定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 – 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 依公式2.2.3选定合适的石灰剂量 R≥Rd/(1-ZaCv) 公式(2.2.3) – 石灰煤渣混合料的设计可参照此步骤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5题)1、关于无机结合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粗粒土试模的直径×高为()。
A.50mm×50mmB.10Omm×10OmmC.150mm×150mmD.200mm×200mm【答案】 C2、土工织物垂直渗透性能试验中,将试样置于含湿润剂的水中,至少浸泡()直至饱和并赶走气泡。
A.6hB.12hC.24hD.48h【答案】 B3、水泥28d强度应从水泥加水拌和开始算起,试件在28d±()内必须进行强度试验。
A.30minB.45minC.2hD.8h【答案】 D4、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3450-2019)的要求,进行挖坑法厚度检测时,在选定试验地点后,选一块约()的平坦表面进行挖铲。
A.20cm×20cmB.30cm×30cmC.40cm×40cmD.50cm×50cm【答案】 C5、对某一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时,己知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为3.2MPa,某路段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值(单位:MPa)为:3.86、4.06、3.52、3.92、3.52、3.92、3.84、3.56、3.72、3.53、3.68、4.00。
已知Z0.99=2.327、Z0.95=1.645,Z0.90=1.282,t0.99/√12=0.785,t0.95/√12=0.518,t0.90/√12=0.393。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4)按百分制计算该检查项目评分值为A.无百分制B.80C.0D.100【答案】 A6、能够采用负压筛进行细度检测的水泥品种是()A.普通硅酸盐水泥B.复合硅酸盐水泥C.Ⅰ型硅酸盐水泥D.Ⅱ型硅酸盐水泥【答案】 B7、弯沉测试中,当弯沉仪置于规定位置,调整百分表读数300,指挥汽车缓缓前进迅速读取最大读数为360,当汽车开出影响半径以外百分表读数稳定后,读取终读数为270,那么该测点处回弹弯沉()(0.01mm)。
第6章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详解

第六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2)干燥收缩及影响因素分析 石灰稳定土的干燥收缩主要是由于水分蒸发而产生的。 a.水分蒸发使毛细管压力增大,从而产生收缩; b.毛细水蒸发完后,材料中的吸附水开始蒸发,颗粒 表面水膜变薄,颗粒间距变小,分子力增加,引起宏观体 积进一步收缩。本阶段的体积收缩要远大于前一阶段的收 缩。
温缩:因温度变化而造成反射裂缝 干缩:因含水量变化而造成
11
第六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1)温度胀缩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石灰稳定土的体积收缩是由固体矿物组成和液相的热 胀缩构成的。稳定土中的固体矿物组成包括原材料矿物和 新生矿物。 原材料中粘土矿物的胀缩性较大,新生矿物如氢氧化 钙、氢氧化镁、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的热胀缩性较大。 含粒料的石灰稳定集料比石灰土的温缩系数低得多。 随着龄期的增长,各类新生矿物不断增多,温度收缩 系数随龄期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初期增长速率较快.后期 较慢。 在石灰稳定土中液相的热胀缩系数比固相部分的热胀 缩系数大4~7倍,主要是毛细管作用引起。在干燥和饱水 状态下,稳定土的温缩系数值远比含水而非饱水状态下的 值小。
土的强度形成。
湿度:适当的湿度为火山灰反应提供了必要的结晶水,
但湿度过大会影响石灰中氢氧化钙的结晶硬化,从而影响 石灰土强度的形成。
石灰稳定土中的火山灰反应的进程缓慢,其强度随着 龄期的增大而增长,甚至到180d时,石灰稳定土的强度还 会继续增长。
10
第六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2.石灰稳定土的体积收缩特征
路路面结构的基层、底基层或垫层。
基层
板
体 结
底基层
构
垫层
2
第六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2.按结合料品种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从试件内部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其含水量?。
D、无侧限抗压强度计算:
5、确定试验室配合比(详见表3):
(1)比较强度平均值和设计要求值,根据试验结果,水泥剂量制作
的试件强度平均满足不低于设计值要求。
(2)考虑到试验数据的偏差和施工中的保证率,通过对公式R≥—Rd
的验算,1?Z?C?
样品,测定其含水量,计算至0.1%。两个试样的含水量的差值不得大于
1%。所取样品的数量应不少于700g,如只取一个净度筒,称其质量m2。
H、按以上方法进行其余含水量下稳定材料的击实和测定。
(2)计算干、湿密度;
?W??wm1?m2;?d?。V1?0.01?
放至养生室。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A、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布吸去试件表面的水分,
并称试件的质量m4,用游标卡就测量试件的高度h,精确至0.1mm。
B、将试件放在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或压力机上,并在升降台上先放
一扁球座,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加载速率1mm/min。记录
上下垫块应与试模筒相配套上下垫块能够刚好放入试筒子内上下自由移动且上下垫块完全放入试筒后试筒内未被上下垫块占用的空间体积能满足径高比为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至少应该分别制作13个试件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一、分类:
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
石和填隙碎石;二、材料组成设计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
证率95%,
此时Za=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Za=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
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
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他两
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
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
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算好的该份试料中应加的水量均匀地喷洒在试料上,用小铲将试料充分拌
和到均匀状态,然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口袋内浸润备用。
D、将所需要的稳定剂水泥加到浸润后的试样中,并用小铲、泥刀或
其他工具充分拌和到均匀状态。水泥应在土样击实前逐个加入。加有水泥
的试样拌和后,应在1h内完成下述击实试验。拌和后超过1h的试样,应
加0.5%,采用路拌法
施工时,宜增加1.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
1、原材料选定
(1)水泥;
(2)碎石:
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
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
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
4:100,5:100,6:100,7:100。
3、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详见表1)
确定是否满足强度指标要求,满足强度指标要求的最水泥用量,为最
佳水泥用量。
6、确定生产配合比:
水泥:集料=,其中砂占集料的%,石占集料的%,
最大干密度为g/cm3,最佳含水量为%,施工时压实度按%控
制。
每m3的材料用量计算:
水:
水泥:
砂:
石:
质量百分比,水:水泥:砂:石=
最少的试验数量
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
浸水1d,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
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
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
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R7(7d)应符合:
R7?Rd/?1?ZaCv?或R7?1?ZaCv??Rd Rd——设计抗压强度;
表面拉毛,然后重复上述做法,进行其余两试样的击实。最后一层试样击
实后,试样超出试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6mm,超出高度过大的试件应该作
废。
F、用刮土刀沿套环内壁削挖,扭动并取下套环。齐筒顶细心刮平试
样,度拆除底板,取走垫块。擦净试筒的外壁,称其质量m1。
G、用脱模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内部由上至下取两个有代表性的
C、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至少应该分别制作9个和
13个试件。根据击实结果和无机结合料的配合比计算每份料的加水量、无
机结合料的质量。
D、将称好的土放在长方盘内。向土中加水拌料、闷料。(含土很少的
未筛分碎石、砂砾及砂可以缩短到2h,浸润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E、在试件成型前1h内,加入预定数量的水泥并拌和均匀。在拌和过
予作废。
E、将试筒、套环与夯击实板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将垫块放在筒内
底板上。击实筒应放在坚实地面上,取制备好的试样1.8kg左右倒入筒内,
整平其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将其安装到多功能自控电动击实仪上,设
定所需锤击次数,进行第1层试样的击实。第1层击实完后检查该层的高
度是否合适,以便调整以后两层的试样用量。用刮土刀或螺丝刀将已实的
对于φ150×150的试件,一个试件约需干土5700~6000g。
B、调试成型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检查是否运行正常;将成型用的模
具擦试干净,并涂抹机油。上下垫块应与试模筒相配套,上下垫块能够刚
好放入试筒子内上下自由移动且上下垫块完全放入试筒后,试筒内未被上
下垫块占用的空间体积能满足径高比为1:1的设计要求。
平方向轻轻旋转,待感觉到试件移动后,再将试件轻轻捧起,放置至试验
台上。切勿直接将试件向上捧起。
J、称试件的质量m2,小试件精确至0.01g,中试件精确至0.01 g,大
试件精确至
0.1g。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高度h,精确至0.1mm,检查试件的
高度和质量,不满足成型标准的试件作为废件。
K、试件称量后应立即放在塑料袋中封闭,并用潮湿的毛巾覆盖,移
33;?d——试样的干密度(g/cm);?w——稳定材料的湿密度(g/cm)
;m2——试筒的质量(g);m1——试筒与湿试样的总质量(g)
V——试筒的容积(cm3);?——试样的含水量(%)。
(3)制图。
4、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详见表2)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
A、根据击实结果,称取一定质量的风干土,其质量随试件大小而变。
以1mm/min的加载速率加压,直到上下压柱都压力试模为止。维持压力
2min。
H、解除压力后,取下试模,并放到脱模器上将试件顶出,用水泥稳
定有黏结性的材料时,制件后可以立即脱模;用水泥稳定无黏结性细粒土
时,最好过2~4h再脱模;对于中、粗粒土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也最
好过2~6h脱模。
I、在脱模器上取试件时,应用双手抱住试件侧面的中下部,然后沿水
程中,应将预留的水加入土中,使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拌和均匀的加
有水泥的混合料应在1h内制成试件,超过1h的混合料应作废。
F、将试模配套的下垫块放入试模的下部,但外露2cm左右。将称量
的规定数量m2的稳定材料混合料分2~3次灌入试模中,每次灌入后用夯
棒轻轻均匀插实。G、将整个试模放到反力架内的千斤顶上或压力机上,
三、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1、备样:水、砂、石;2、
配制剂量:
(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其他细粒土:8%、10%、
12%、14%、16%。(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
5%、6%。砂土:4%、6%、7%、8%、10%。
(1)击实试验方法按丙法;
A、将已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逐次分小,至最后取约33kg试料。再用
四分法将所取的试料分成6份(至少要5份),每份质量约5.5kg(风干质
量)。
B、预定5~6个不同含水量,依次相差0.5%~1.5%。在估计最佳含水
量左右可只差0.5%~1.0%。
C、按预定含水量制备试样,将1份试料平铺于金属盘内,将事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