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土配比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石灰(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石灰(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工控制 压实度(%)
试 验
第 1 页共 1页
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原材料试验结果
抗压强度(MPa) 28天
组成设计数据表
是否满足R ≥
Rd(1-ZaCv)
目标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
第 1 页共 1页
批号
抗弯拉强度(MPa)
3天
28天
抗压强度(MPa)
3天
28天

厅 石灰类别
产地

有效氧化钙镁含量(CaO+MgO)(%)

未消解残渣含量(5mm筛的筛余)(%)

细度
0.71mm平均筛余百分数(%) 0.125mm平均筛余百分数(%)

组成设计数据表
监 督
最大干密
强度平均
石灰:水泥: 土
度 最佳含水量
石灰(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岱山县江南山至牛轭岛公路工程 委托单位 工程部位 试验单位
合同号:
01 试验规程 环境条件 试验日期
试验编号:
原材料试验结果
土样类别
浙 水泥强度等 级
江 生产日期
省 交
细度 (%)
安定性
初凝时间 (min)
土的液限(%)
终凝时间 (min)
土的塑性指数
产地
(g/cm3)
(%)
值 (MPa)
强度标准 差
(MPa)
强度偏差 系数(%)

::

Rd (1-ZaCv)
是否满足R ≥
Rd(1-ZaCv)

石灰(水泥)剂 量(%)
石灰(水泥)剂 量(%)
结论:
最佳含水量 (%)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水泥土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中。

为了保证水泥土的性能和施工品质,需要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

下面是一份关于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的报告,共计1200字。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水泥土的最佳配合比,以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质量。

二、试验原理与方法1.资料收集:从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勘察中收集与水泥土有关的资料,包括土壤类型、工程要求、环境条件等。

2.试验设计:根据资料收集,确定试验中使用的水泥品种、掺合料和试验参数,如拌制水泥土试样的含水率、水泥用量、试样形状等。

3.实验操作:按照设计要求,按比例混合水泥和土壤,进行试样的制备。

4.试样检测:对试样进行强度、密度、含水率等指标的测试。

5.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佳配合比,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试验过程与结果1.原始材料准备:选用XX水泥品种和XX土壤,按照设计要求准备试验所需的水泥和土壤材料。

2.配合比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资料分析,确定合理的水泥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用量、掺合料添加量、水灰比等。

3.试样制备:按照配合比,在试验室中进行试样制备。

首先称取一定质量的土壤和水泥,充分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拌和,确保混合均匀。

4.试样养护: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试验模具中,经过一定的养护时间,保证试样获得足够的强度。

5.试样检测:对试样进行强度、含水率和密度等指标的测试。

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找出最佳配合比。

6.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最佳配合比。

四、试验结论根据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确定的环境条件下,选用XX水泥品种和XX土壤,通过试验得出最佳配合比为xx%。

2.最佳配合比下的水泥土的强度、密度和含水率等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工程性能。

3.试验中的结果可以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并可通过合理的掺合料的添加来进一步提高水泥土的性能。

五、试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我们确定了水泥土的最佳配合比,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水稳配合比报告

水稳配合比报告

水稳配合比报告1. 引言水稳配合比是指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和掺合料配合的比例和方法,它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水稳配合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

2.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以下方法对水稳配合比进行研究:2.1 骨料试验通过对细骨料和粗骨料进行筛分试验,确定其粒度分布曲线,并计算骨料的均值粒径。

2.2 水泥试验通过对水泥进行标准稠度试验,求得其标准稠度,计算水泥用量。

2.3 水泥胶砂比试验通过对不同水泥胶砂比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水泥胶砂比。

2.4 水灰比试验通过对不同水灰比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水灰比。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骨料试验结果根据骨料试验得出的粒度分布曲线和均值粒径,确定了细骨料和粗骨料的配合比。

3.2 水泥试验结果通过水泥试验得出的标准稠度和水泥用量,确定了水泥的配合比。

3.3 水泥胶砂比试验结果通过水泥胶砂比试验,得到了不同水泥胶砂比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从中选择了最佳的水泥胶砂比。

3.4 水灰比试验结果通过水灰比试验,得到了不同水灰比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从中选择了最佳的水灰比。

4.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对骨料试验的分析,确定了细骨料和粗骨料的配合比。

2.通过水泥试验得出的标准稠度和水泥用量确定了水泥的配合比。

3.通过水泥胶砂比试验和水灰比试验选择了最佳的配合比。

4.最佳的水稳配合比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

5. 参考文献1.国家标准: GB/T 50080-201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2.《混凝土技术与实践》,李春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3.《混凝土原理与设计》,刘斌,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年以上是本次水稳配合比报告的内容,通过实验和分析,我们得出了最佳的配合比,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这份报告对您有所帮助。

水稳配合比报告范文

水稳配合比报告范文

水稳配合比报告范文一、引言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常用的路基材料,经过混合而成的稳定层可以提高路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水稳配合比是根据不同的技术要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水泥、碎石和水的比例,以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一种适合本地路基工程的优化水稳配合比。

二、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选用粒径分别为5mm、10mm和20mm的碎石,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纯净水。

2.细度模数试验:采用湿筛法测定不同粒径的碎石的筛余系数,计算出细度模数。

3.水稳配合比试验:依照GB/T1447-2024《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按照不同的水泥用量、水泥和碎石的比例,配制出一系列的试件。

4.试件制备:将试验配合比下的水泥和碎石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搅拌,然后放入模具中压实成试件,共制备10个样品。

5.试件养护:将试件放入恒温恒湿室中养护7天,然后取出进行试验。

6.试件测试:对养护后的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测定每个试件的抗压强度。

三、实验结果1. 碎石细度模数:经过实验测定,5mm、10mm和20mm的碎石细度模数分别为2.76、5.82和10.932.抗压强度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不同水稳配合比下的抗压强度如下表所示:水泥用量(kg/m3)水泥与碎石比例抗压强度(MPa)300 1:4 2.3350 1:5 3.1400 1:5.5 3.6450 1:6 4.2500 1:6.5 4.5四、数据分析1.经过细度模数试验,本实验选用的碎石的细度模数分别为2.76、5.82和10.93,表明碎石的粒径分布较为合理。

2.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用量和水泥与碎石比例的增加,水稳砂浆的抗压强度逐渐提高。

当水泥用量为500kg/m3,水泥与碎石比例为1:6.5时,水稳砂浆的抗压强度达到最高,为4.5MPa。

五、结论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选用的碎石的细度模数较为合理,适合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试验。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一、引言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将水泥与碎石混合后进行固化的材料,具有压实性好、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配合比试验是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物中水泥与碎石的比例关系,以获取最佳的工程性能的重要环节。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试验研究,探究最佳的配合比参数,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二、试验目的1.确定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中的水泥与碎石比例;2.分析不同配合比下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特点;3.探讨最佳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参数。

三、试验方法1.材料准备准备水泥、碎石和水作为试验材料。

水泥按照规定比例搭配,粒度为15-25mm的碎石。

2.配合比设计选择3种不同的水泥与碎石比例进行试验分析,分别为1:6、1:8和1:10。

3.试验制样根据设计的配合比,按照一定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比例制备试样。

4.试验内容(1)密度试验:测定水泥稳定碎石试样的湿密度、干密度和相对密度。

(2)抗压强度试验:进行不同养护时间下的抗压强度试验。

(3)耐久性试验:浸泡试样在硫酸盐溶液和氯离子盐溶液中的耐久性试验。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密度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到不同配合比下的水泥稳定碎石试样的湿密度、干密度和相对密度。

结果显示随着水泥与碎石比例的增加,密度逐渐增加。

2.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不同配合比水泥稳定碎石试样在不同养护时间下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与碎石比例的增加,抗压强度有所提高。

3.耐久性试验结果五、结论通过对不同配合比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1:8的水泥与碎石比例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试样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

2.在硫酸盐溶液和氯离子盐溶液的耐久性试验中,1:8的水泥与碎石比例试样的失重率较低,耐久性较好。

3.水泥稳定碎石的密度随着水泥与碎石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六、建议1.进一步扩大配合比范围,探索更多的水泥与碎石比例条件下的水泥稳定碎石性能。

2.在现场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与碎石比例。

水泥稳定试验总结报告

水泥稳定试验总结报告

水泥稳定试验总结报告水泥稳定试验总结报告为了探究水泥对土壤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一系列水泥稳定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

试验选用的原始土为黄土,水泥掺量为0%、5%、10%、15%和20%。

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掺入水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稳定性,适合用于道路和路基工程中。

试验方法1. 原材料试验用的原生土为黄土,经过初步筛选和干燥后,筛分为两个级别:大于5mm和小于5mm。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 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样品的制备采取干密度法。

首先将原生土进行适量的拌和,然后将水泥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充分拌和,使其成为均匀的混合物。

最后将混合物放在试验模具中,压实成固态样品。

常规试件规格为直径为10cm,高度为8cm。

3. 试验方案本试验采用水泥掺量为0%、5%、10%、15%和20%共五组试验,每组采用3个试件,共计15个试验样品。

每个试验样品经过标准养护后进行测试。

4.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三轴剪切评价法和波动箱摇动试验法进行测试。

试验结果1. 三轴剪切分析本试验运用三轴剪切评价法对试剂进行测试,获得了试剂的剪切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图1展示了不同水泥掺量下样品的抗剪切强度表现。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水泥掺量下样品的抗剪切强度逐渐增加。

其中,掺水泥量为10%时,样品的抗剪切强度最高。

耐久性方面,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试验所得结果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其中掺水泥20%的试验样品在经过6次循环后,仅存在轻微的表面裂纹。

2. 波动箱摇动试验本试验运用波动箱摇动试验法,对样品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测试。

可以看出,当水泥掺量为5%时,样品的波动系数和稳定性破裂应变值明显上升。

当水泥掺量增加到10%时,波动系数和破裂应变值均达到最低点。

如果增加水泥掺量,样品的稳定性不再变化,但波动系数和破裂应变值都略有增加。

3. 综合分析通过上述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适当的水泥掺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适合特定工程项目的水泥土的最佳配合比,以便达到设计要求。

二、试验原理水泥土是由水泥、砂、水和其它可能的掺合料组成的混合物。

水泥作为水泥土的胶凝材料,可以与细颗粒填料结合起来形成坚固的水泥土胶结体。

试验的原理是通过不同的配合比试验,分析水泥土的力学性能,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三、试验设备和材料1.试验设备:强度试验机、比重计、细度模块、培养箱等。

2.试验材料:水泥、砂、水、掺合料等。

四、试验方法1.准备工作:-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试验材料。

-对试验材料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水泥砂的筛分、掺合料的筛分、掺合料的活性检测等。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试验样品的制备尺寸。

2.配合比试验:-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不同的水泥、砂和水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率等。

-按照配合比制备试验样品,并进行养护。

3.试验:-测量试验样品的体积和质量。

-进行压缩试验、抗拉试验等力学性能试验。

-测量试验样品的吸水性、干缩性等物理性能试验。

五、试验结果及讨论根据配合比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到水泥土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数据,包括强度、吸水性、干缩性等。

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六、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数据,可以确定适合特定工程项目的水泥土的最佳配合比。

同时需要考虑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以满足设计要求。

七、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样品制备不均匀、试验设备不准确等。

建议改进制备工艺和试验设备,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的完整报告,通过试验得出最佳的配合比,以满足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土配比试验报告

水泥稳定土配比试验报告

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道路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批准:审核:试验:日期:2010.03.18检测单位(盖章)道路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委托单位日照市政材料公司报告编号LTP10-002工程名称云海路道路排水工程试验编号16-002样品名称水泥稳定土工程部位下基层生产厂家/ 规格等级/检验依据JTJ034-2000 送样日期2010.03.07检验地点临沂路中段(叠泉广场对面)检验日期2010.03.09检测公司地址:临沂路中段(叠泉广场对面)检测项目性能要求试验结果单项评定配合比水泥% 土% 干密度含水率% 强度1 4.0 96.0 2.11 7.2 1.952 5.0 95.0 2.11 7.3 2.26 推荐3 5.5 94.5 2.12 7.5 2.504 6.0 94.0 2.13 7.6 2.72以下空白综合结论推荐采用“2”型配合比。

备注检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试件来源:送样委托送样委托人:孙树岩检验样品特性与状态:满足检测要求批准:审核:试验:日期:2010.03.18检测单位(盖章)道路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委托单位日照市政材料公司报告编号LTP10-003工程名称济南路道路工程(香店河-昭阳路)试验编号16-003样品名称水泥稳定土工程部位下基层生产厂家/ 规格等级/检验依据JTJ034-2000 送样日期2010.03.07检验地点临沂路中段(叠泉广场对面)检验日期2010.03.09检测公司地址:临沂路中段(叠泉广场对面)检测项目性能要求试验结果单项评定配合比水泥% 土% 干密度含水率% 强度1 4.0 96.0 2.11 7.2 1.952 5.0 95.0 2.11 7.3 2.26 推荐3 5.5 94.5 2.12 7.5 2.504 6.0 94.0 2.13 7.6 2.72以下空白综合结论推荐采用“2”型配合比。

备注检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试件来源:送样委托送样委托人:孙树岩检验样品特性与状态:满足检测要求批准:审核:试验:日期:2010.03.18检测单位(盖章)道路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委托单位日照市政材料公司报告编号LTP10-004工程名称文化路道路工程(海滨三路-海滨四路)试验编号16-004样品名称水泥稳定土工程部位下基层生产厂家/ 规格等级/检验依据JTJ034-2000 送样日期2010.03.07检验地点临沂路中段(叠泉广场对面)检验日期2010.03.09检测公司地址:临沂路中段(叠泉广场对面)检测项目性能要求试验结果单项评定配合比水泥% 土% 干密度含水率% 强度1 4.0 96.0 2.11 7.2 1.952 5.0 95.0 2.11 7.3 2.26 推荐3 5.5 94.5 2.12 7.5 2.504 6.0 94.0 2.13 7.6 2.72以下空白综合结论推荐采用“2”型配合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稳定土配比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确定水泥稳定土的最佳配比,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试验原理
水泥稳定土是利用水泥作为胶结剂,与土壤混合并经过固化而形成的
一种复合材料。

通过调整水泥与土壤的配比,可以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质,
提高其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本试验采用常规的试验方法,包括推土试验、
塑性限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等。

三、试验材料
1.土壤样品:采用现场取样的土壤样品,经过筛分和干燥后得到试验
用土壤。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四、试验步骤
1.土壤样品的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颗粒分析,确定其粒径分布,并计算其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等参数。

2.推土试验:采用推土试验仪器,测定土壤的可塑性指数。

根据推土
试验的结果,初步确定合适的水泥掺量范围。

3.塑性限度试验:采用塑料度试验仪器,测定土壤的液限、塑限和塑
性指数。

4.抗压强度试验:按照规范要求,制备水泥稳定土试块,并进行抗压
强度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佳配比。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
1.土壤样品分析结果:
-粒径分布:经过颗粒分析,得出土壤样品的粒径分布曲线。

-塑性性质:根据塑性限度试验结果,确定土壤的液限、塑限和塑性
指数等参数。

2.推土试验结果
-可塑性指数:从推土试验中得出土壤的可塑性指数。

3.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试块制备:按照配比要求,制备一定数量的水泥稳定土试块。

-抗压强度测定:对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并测定其抗压强度指标。

-最佳配比:通过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水泥掺量,以得到最佳的抗
压强度。

六、试验结论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得出土壤的粒径分布和塑性性质等参数。

2.推土试验结果显示,土壤的可塑性指数为XX,初步确定了合适的
水泥掺量范围。

3.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
加而增加,但过量的水泥掺量可能导致试块的开裂。

因此,根据试验结果
确定了最佳配比为XX%的水泥掺量。

七、试验总结
本试验通过对水泥稳定土的配比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水泥掺量,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过本次试验的经验总结,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水泥稳定土在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