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词】《水浒传》
水浒传开篇词及解释解析

水浒传开篇词及解释解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开篇词可是让人一读就爱不释手。
接下来,我就带大家轻松了解一下这篇经典开篇词的意思和背后的故事。
1. 开篇词原文“天空辽阔,地面广袤,四面八方,不知道天高地厚。
哪里是官府?哪里是草寇?哪里是英俊?哪里是卑微?谁知道?明天又会如何?一切皆无常,世间都是沧桑。
”2. 原文解析2.1 开篇的背景首先,开篇词把“天空辽阔,地面广袤”作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大气磅礴的场景。
这一段文字有点像我们说的“天高地远”,强调了自然的雄伟和社会的广阔。
接着提到“不知道天高地厚”,有点像是“盲人摸象”,暗示了对世界的无知和不确定。
2.2 描绘人物和社会接下来的“哪里是官府?哪里是草寇?哪里是英俊?哪里是卑微?”这几句话就是在给我们一种混乱的感觉。
就像我们常说的“混战一场”,讲的是那个时候社会的混乱,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根本没法分清楚。
这里的“官府”和“草寇”就像是社会中的两种极端,真正的情况复杂得多。
3. 背后含义3.1 反映社会现实开篇词其实是在告诉我们,那时候的社会是一片混乱。
就像我们说的“风云变幻”,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让读者了解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3.2 预示故事发展这段开篇词还暗示了《水浒传》后面的故事。
大家知道,《水浒传》讲的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传奇故事。
开篇的这些文字,其实就是在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
它提醒我们,虽然社会混乱,但也许正是这种混乱,造就了那些英雄人物。
总结《水浒传》的开篇词用了一种很有画面感的方式,让人一读就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动荡和不确定。
它就像是一个画卷,展开了一个宏大的背景,让我们对后面的故事充满期待。
无论是描绘社会的混乱,还是预示未来的英雄人物,开篇词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大家在读《水浒传》的时候,能带着这段开篇词的背景,去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经典故事。
四大名著开篇词

中国四大名着开篇词《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水浒传》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绕绕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
讶求鱼橼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西游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精辟点评:四大名着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研读中国四大名着,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四大名着其实代表皇权,神权,贵族权,以及暴力权,三国演义就不说了,皇权,西游记,神权,红楼,贵族权,水浒,暴力权.其实都是封建社会的样板戏而已.当每个人思维局限,并按此套路运转的话,无形中就是封建社会的游戏规则了.中国四大名着详细介绍《三国演义》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回数:共一百二十回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
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
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
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
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水浒传定场诗

水浒传定场诗《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衍生注释:- “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描绘出一种宏大而不停歇的动态景象。
“滚滚”强调水流的湍急和连续不断。
- “浪花淘尽英雄”:就像是这奔腾的江水浪涛,将众多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生命都卷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淘尽”表示冲洗、冲洗干净,这里是说历史将英雄淹没。
- “是非成败转头空”:世间的对与错,成功与失败,转眼间就成为虚无。
这里的“转头”表示迅速、很快的时间概念。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还是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而夕阳却多次地变红落下。
暗示了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短暂变幻。
- “白发渔樵江渚上”:头发花白的渔夫和樵夫在江边的小洲上。
“渔樵”是指捕鱼的渔夫和砍柴的樵夫,代表普通百姓。
- “惯看秋月春风”:他们已经看惯了秋天的月亮、春天的微风这种季节更迭的景象,暗指他们经历了很多岁月。
- “一壶浊酒喜相逢”:提着一壶浑浊的酒,高兴地碰面。
“浊酒”是古人自酿自饮的酒,有些浑浊。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古往今来的多少事情,最后都只能成为人们谈笑的话题而已。
表示一种豁达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赏析:主题: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兴亡、人事变迁的深深叹惋和豁达态度。
诗人感叹英雄人物无论多么辉煌,随着时间的流逝,是非成败都变为浮云,而自然却永恒不变。
情感:既有对英雄消逝的惋惜,又有一种超脱于尘世纷争的豁达感。
通过对历史浪潮中英雄的起伏和自然永恒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在沧桑历史面前个人渺小的深刻感悟。
表现手法:诗人开篇以长江的宏大景象入手,引出英雄被历史淹没,情景交融。
“青山依旧在,几度⼣阳红”形成了自然与人事的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的永恒性。
从英雄到普通渔樵,再到笑谈古今事,层层递进,表述出一种对历史和人生的深邃思考。
水浒传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及感悟第一回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施耐庵。
第一回《林冲本色》是水浒传的开篇,讲述了林冲被错害成梁山好汉的故事。
在这一回中,不仅有精彩的情节,还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选取一些水浒传第一回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进行摘抄,并结合个人感悟进行深度解读。
1.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自从见了秦桧之后,纵使爱惜,到头必受人欺。
"这是林冲在第一回中对自己遭遇的感慨。
这句话反映了梁山英雄们的命运多舛,正直善良的人往往会被欺凌或误解。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秦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陷害林冲,这也是古代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
2. "自古道人心大如海,大海无波,不分东西南北。
常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今番倘遭上天眷顾,那寻常事就都脱得身去了。
"这是林冲被牢狱所困之时的心情。
他对善良和正直的信仰,以及对命运的期盼,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坚定和不屈。
3. "若道有颗不得领情花,只怕碍来垂恩林。
" 这是林冲在离开家乡时对自己的感慨。
这句话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远方的向往,展现了林冲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以上是水浒传第一回中的一些精彩句子,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学内涵和人生哲理。
通过阅读和感悟,我深切体会到大道无情,凡事皆有因果。
正如林冲的遭遇,善良的人常常遭到欺凌,但无论遭遇何种困境,善良和坚持都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也让我深刻明白,人生命运多舛,但只要心怀善念,始终相信美好,那么就能在命运的起伏中,不断击退挫折,百折不挠地迎接新的希望。
总结来说,水浒传第一回中的好词好句好段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更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和人性的真实反映。
这些句子深刻而真挚,教诲并激励着读者,也让我在阅读中获得了深刻的感悟。
正如林冲的命运一样,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只要保持善良的同时坚定不移,相信总会有一条通往阳光的道路。
《水浒传》诗词赏析1

《水浒传》诗词赏析1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
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
天香影里,玉簪珠履聚丹墀。
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
珍珠廉卷,黄金殿上现金舆。
凤尾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
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遥山叠翠,远水澄清。
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
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
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
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驱驰紫陌中。
青松屈曲,翠柏阴森。
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
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
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靸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
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
阶砌下流水潺谖,墙院后好山环绕。
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
三清殿上,呜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磬真人礼斗。
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
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根盘地角顶接天心。
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
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极平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隐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
左壁为掩,右壁为映。
出的是云,纳的是雾。
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磁如平。
千峰竞秀,万壑争流。
瀑布斜飞,藤萝倒挂。
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
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毛披一带黄金色,爪露银钩十八只,睛如闪电尾如鞭,口似血盆牙似戟。
伸腰展臂势狰狞,摆尾摇头声霹雳。
山中狐兔尽潜藏,涧下獐麀皆敛迹。
昂首惊飚起,掣目电光生。
动荡则拆峡倒冈,呼吸则吹云吐雾。
鳞甲乱分千片玉,尾稍斜卷一堆银。
水浒传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及感悟第一回

水浒传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及感悟第一回第一回《水浒传》是这部我国古典小说的开篇,其中不仅有精彩的情节,更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和段落。
今天,我将为你整理出一些精彩的摘抄,并共享我的一些感悟。
1. “一日,遭大雨,众僧皆避雨去。
智深拈杖立殿前,恁地看处,只见一条大蟒,盘在一只大蛤蟆身上咬。
杖一指呵一声,蛤蟆振抖,那蟒便跳将起来,咬其身三四口,便肿胀细细的起来。
智深看处,楞了多时。
”这段描写了智深僧人遇到的情景,通过对于细节的描写,读者仿佛就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氛围和僧人的心情。
这段文字展现了作者对于描写的细腻和深刻,让人不禁为之拍案叫绝。
2. “师父不同生死自有俱平之理。
今自己何以为刺史!没有书信在家已经三十年,‘知命者不忧,知福者不悲’。
”这段摘抄体现了主人公的豁达和隐忍,同时也表现了对于命运的洞察和对于人生的领悟。
这种深刻的人生思考在《水浒传》中频频出现,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3. “小人有本事,诌一本手本曲调,名《红拂通神》,是赖公叔独口和来的。
小人偷听他和的好些,不在话下。
要画谱文样,就尽数如他。
”这段文字体现了小人物的狡诈和小聪明,通过这些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不仅勾勒出了各色人物,更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裂痕和肮脏。
4. “夫人瞧见十分欢喜,此却是我公婆为我陪了阴功,常言道,一家老小,终身前定。
故此再三谢了公婆不过”。
这段文字体现了主人公对于家庭的情感,对于传统的尊重和依恋。
通过这段文字,读者对于当时的伦理和社会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这些摘抄中,我看到了作者对于细节的敏锐和处理的巧妙,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让《水浒传》成为了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其丰富的内涵和瑰丽的语言所吸引。
作为一部反映古代社会百态的文学巨著,《水浒传》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更是一部集情感、人性、道德于一体的文学巨作。
通过对于各色人物的描绘以及事件的展开,作者不仅令读者沉浸其中,更能够在不经意间引发对于当下社会的一些思考。
四大名著开篇诗词全解析

四大名著开篇诗词全解析纵览四大名著的开篇诗词,各以一字以蔽之:《三国》曰“空”,《水浒》曰“隐”,《西游》曰“修”(修成正果),《红楼》曰“梦”。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据说这是明代的一位状元唤作杨慎的写的词,有分教:纵然是千古英雄,也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随浪逐流一逝而尽。
秋月春风相续,人世转换不停,唯青山常在,夕阳依旧。
所谓是非成败,其实转瞬成空,均免不了化作笑谈。
即便是千古传奇,亦不过付之一笑而已。
此词调寄《临江仙》,词人真可谓临江之仙人了。
这首《临江仙》词教人看空:“是非成败转头空;教人看淡:“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该词用长镜头大视角,横观天地,纵论古今,有很强的历史沧桑感,更兼参透功名勘破富贵,属大手笔。
将此词拉来给《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制做开篇词,无论是意境还是格调都是与之相吻合的,其宏伟的气势也是能够压住全篇的。
2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
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水浒传》讲的是江湖豪杰的传奇故事,而这首开篇词,却大有笑傲江湖的味道。
按词中所论,称王称霸,攻城略地,不过是“扰扰”之人作“乱”而已。
世上成名求名及埋名者,终将被沧海桑田所掩埋。
而求鱼之路、穷猿之路,只怕最后走成了惊弓之路。
唯“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者,隐匿于书林之中,方才是“俊逸儒流”。
所以世上之人,不如握着掌中的酒杯茶杯,听一曲新鲜的曲目。
此词蔑视厮杀争斗的“七雄”,冷眼旁观熙来攘往的图名逐利者,笑看那些为名利而剜门子捣洞寻找门路的人,羡慕那些笑傲江湖的“俊逸儒流”,倡导一种隐逸恬淡的生活态度。
中国四大名著开篇结尾词读书札记

中国四大名著开篇结尾词读书札记中国四大名著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如何写笔记呢?来看看店铺精心为你整理中国四大名著开篇结尾词读书札记,希望你喜欢。
三国演义心机,天机,契机三国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其实是一场后果前因。
你非要懂得了过程,看到了结局,才感悟得到最初。
这或许就是所谓返本归元、返璞归真。
开始也是结束三国的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用在三国,最合适不过。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曾经叱咤风云、阅尽世间成败的白发老者,站在离开的小船的船头,端着杯中酒,唱着这首歌。
这种境界太高。
功名争斗,哪怕是三国中搅动风云的英雄们,也始终沦陷在这个角斗场,脱不开,逃不掉。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的漩涡里,也何尝不是如此。
但起码我们能够由此知道:顿悟,是需要跳出来的,跳出人间种种利欲纠葛;就像我们作为局外人,看着三国中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中的浪花淘尽英雄,才能秋月春风笑谈中。
可惜,世人争做的却是当局者。
如何跳出来呢?观心,观人,观世间,观自在。
三国,一开始就把最高处,轻轻而重重地搁放在我们眼前。
三国演义结束词: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这让我想到《三国志·诸葛亮传》里最后那句话: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这就是天数。
于是我们就更能理解开篇那首词的意味——那样的旷达之人,不只是经历过、跳出看,就可以的;他还需要看到和明白“天数”这个东西。
古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不可违”,又告诉我们“尽人事,安天命”。
人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不能也不该对结果太过执着,太挂心上。
有时候,往往是这句话最管用:这就是命。
由此,生命开始有所悟。
开始也是结束,结束也是开始,三国的故事如一个闭合的圆。
人间争夺,本是这样循环不尽。
故事之中,是心机;故事之外,是天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篇词】《水浒传》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1),谈笑看吴钩(2)。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3),七雄(4)扰扰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5)。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沧海变桑田古路。
讶求鱼缘木(6),拟穷猿择木(7),又恐是伤弓曲木(7)。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
[注释]
1.裁冰及剪雪:
即吟诗作赋的意思。
裁、剪,营构、制作。
冰、雪,代指超尘拔俗,词意清新的文词。
2.谈笑看吴钩:
吴钩,春秋时吴国制造的铜刀,后世泛指锋利的刀剑。
杜甫后出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这里改一字,表示以超脱的态度,评议历代兴亡。
3.中州:
古代地区名称,与中土、中原同义。
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它位处古代九州之中;广义的中州,或指黄河流域中流,或指全中国。
4.七雄:
指战国时代秦、楚、燕、齐、韩、赵、魏七个诸侯强国。
5.虚舟:
无人驾驶、乘坐的空船。
原出《庄子?山木》,比喩飘泊无定,不能自主。
6.求鱼缘木: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爬到树上去抓鱼的意思。
比喻方向、方法错误,就不能达到目地。
缘,爬。
7.穷猿择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比喻困窘之人,因慌急而不择栖身之处。
8.恐伤弓之曲木:
伤弓之鸟,见曲木而恐惧远避。
宋黄公度《汉高祖论》:「伤弓之鸟惊曲木。
」曲木,弯曲如弓形的树木。
全文翻译:
你看那古今书中记载和隐居的,有多少俊朗飘逸的儒生学士?
他们不关心那些虚名薄利,只是吟诗作词,谈笑吴钩(古今战事)。
评论历史的帝王,真真假假在中原征战割据,就像春秋时争霸的七雄一样。
兴亡像脆柳一样弱,人的身世类同虚舟一样飘摇。
看那成名的有很多,图名争斗的也很多,更有很多隐士逃名的。
霎时间新月落下长河,沧海变为桑田古路。
惊讶缘木求鱼,也想穷猿择木而生,又怕损伤弓木良材。
不如暂且放下手中酒杯,再听一曲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