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快乐成长小组张慧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小组张慧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小组张慧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小组(张慧)

————————————————————————————————作者:————————————————————————————————日期:

?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

——暑期教育社工坊成长小组一、小组基本情况:

小组名称:“认识自我快乐成长”——暑期教育社工坊成长小组

服务对象:楼村社区初中生

小组人数:11人

活动时间:2009年7月

活动地点:楼村教育社工坊

工作员:张慧

二、小组目标:

通过自我认识小组的开展,使组员更好能够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了解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三、小组理念/理论架构: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12~18岁),在这一阶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进入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现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埃里克森清楚地看到了这几年的重要意义。年轻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宗教问题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相反,他们

出现了角色混乱。

本小组设计基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通过小组游戏,协助组员组员更好能够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了解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四、小组过程

(一)小组方案

第一节

日期/时间:7月21日15:00—16:30

主题: 建立小组

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细节/注意事项

超级大访问相互认识,初步了解,活跃气

1.微笑握手:面带微笑,相互握手,并

说“hello”。

2.超级大访问:在10分钟内,看谁

采访的人数多,获取的信息量大。

澄清澄清组员的疑问 1.工作者介绍此小组的内容和目的

2.回答组员的提问

小组契约制定小组规范,使组员产生

信赖感和安全感及责任感

工作员与组员共同商量制定小组协

约,并贴在活动室内

水果拼盘组员间有初步认识和了解1.介绍我是谁,是什么样的性格,用

一个水果代表自己,说出原因

2.下一位组员重复前面组员的自我

介绍,之后再介绍自己

愿望树澄清组员对小组的期望,使

组员更了解自己参加活动的

目的,了解自身需求;锻炼当

众表达的能力

1.每个人写下自己对于这个小组的

期望,希望在其中获得什么;

2.贴在愿望树上,并且对组员解释自

己的期望

第二节

日期/时间:7月23日15:00—16:30

主题:我的五样

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流程

名字串串烧进一步相互认识

第一位组员说出自己的名字,第二为组

员先要说出前面组员的名字,再说出自

己的名字,以此类推。

坐地起正增加组员接触及加强合

1.先邀请两位组员进行游戏。两人先背

靠背、手臂扣着手臂地坐在地上,然后,

依靠背与背的支撑点一齐起来。

2.当两人站起来后,增加一人,成为三

人组,以同样背靠背的方法一起站起来。

3.以此类推,增加到四人、五人、六

人……直至无法一起站起来为止。

知多一点点帮助组员自我探索,强化

自我认识,同时促进组员

间的相互认识

1.我的兴趣是:

2.我的特长是:

3.我的优点有:

4.我的缺点有:

5.我最希望拥有的是:

6.我最珍惜的是:

7.我希望我将来是(怎样一个人):

分享:

1.分享自己的优点,给哪些事情带来了

帮助。

2.分享自己有哪些认为不好的,并引导

赋于积级的意义。

3.写感受,布置作业让组员们回去问父

母眼睛里的自己

我的五样心灵思考自己重要的五

样,学习选择与放弃

1.在工作员的引导下,写出五样自己

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第三节

日期/时间:7月26日15:00—16:30

2.依次涂抹掉五样中的四样活动时间活动目的活动流程

可爱的猫咪用轻松的游戏使组员尽快

进入活动状态

可爱的猫咪:一人扮猫咪,其他人抚摸

他的头说“可爱的猫咪”,被逗笑的人

继续作猫咪。

情有千千

加强团队意识,学习沟通。游戏规则:1.所有组员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工作员站在圈外指挥。

2.每个组员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工作员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在圈内走动,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重新牵手。

3.紧接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到正常的牵手状态。

优点轰炸发掘自己更多的优点,提

升自信、学会赞美别人。

1、工作员介绍游戏

2、做游戏:优点轰炸:

小组成员轮流坐到中央,其他成员

从他身上找特别的地方,然后用发自内

心的语言赞美对方。

分享:当别人赞美你时,你的感觉如

何?你赞美别人时,通常赞美哪些地

方?你能给所有的人不同的赞美吗?你

在赞美别人时,感到自然吗?为什么会

这样?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

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

处的认识?

主题:特质魔法师

特质魔法师

请列出6个最能代表自己的形容詞

1. 2. 3.

4.5. 6.

组员对我的看法是(请找三个组员)

我是,我觉得你是…

1. 2.3.

我是,我觉得你是…

1. 2. 3.

我是,我觉得你是…

1. 2. 3.

相同点

不同点

我的发现及心得

特质魔法

使组员了解自己的特质,

思考青少年在青春期承担

的社会角色与人的特质的

关系。

根据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第四节

日期/时间:7月27日15:00—16:30

主题:我的周哈里窗

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流程

大风吹活跃气氛,打乱座次,避

免次小组的形成

“大风吹,吹大风”游戏规则:所有组

员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工作员站在圈

内开始喊口令:“大风吹,吹大风,吹

穿白色衣服的……”,其他同学围着主

持人转动,一旦听到吹什么样的人,这

些人就得立马反应过来,然后进行位置

互换。

自我寻宝提升自我认同感,1、工作员介绍游戏

2、进行游戏:自我寻宝

操作:

寻宝方式:我开始喜欢我自己,因

为……

寻宝要求:①必须实事求是;②必须是

自己的优点或特长,也可以是自己的进

步;③每个人至少找到自己的5个珍宝。

我的周哈里窗了解公开我、隐私我、盲

目我、潜在我,内心反

思,全面自我认识

我的周哈里窗

我的周哈里窗

请你根据以下的说明內容予以归类,写在周哈里窗的四个格子里。

(1) :自己与別人都有提到的特质

(2) :自己沒写而別人却提到的特质

(3) :自己有写而別人却沒提到的特质

(4) :自己与別人都不知道的特质

別人知道別人不知道

自己知道( 公开我 ) ( 隐私我 )

??

自己不知道

(盲目我 ) ( 潜在我 )

我希望继续保有的特质是:

我希望改变的特质是:

我希望能夠拥有的特质是:

我的发现:(原来我~)

第五节

日期/时间:7月28日15:00—16:30 主题:价值大拍卖 价值大拍卖 【项目表】

拍卖的东西如下表,每一样东西的底价都是500元,每人总共有10000元钱

1、爱情 6、欢乐 11、友情

2、健康 7、威望 12、亲情 3、美貌 8、财富 1

3、精湛的技艺

4、爱心 9、自由 14、理想的事业

5、知识

10、诚实

15、名垂青史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活动细节/注意事项

动感颠球

活跃气氛,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将组员分成三组,组员合作颠球,先颠到20个的一组胜利

秘密大会串

帮助成员面对与处理目前

的困扰,使其能拥有较愉快的生活,并能顺利发展未来

1.请成员将目前最感困惑的一件事写

在纸上,并将纸折叠好置于团体中央。

2. 领导者抽取一张纸并读出其内容,请成员共同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3. 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采用讨论,示

范,角色扮演,书面资料提供等。 4. 逐个解决问题

价值大拍卖

激发组员思考自己的价值

观念;帮助组员体验和澄清自己价值观

根据项目表依次拍卖,出价最高者,获

得该项价值。

1、你最初打算买进的5样东西是(并排序):

2、你最终买进的东西是:

3、你的花费为:

4、最终确定你想要的东西是:

5、用一句话概括出得到/失去自己想要的东西时的感受:

6、假如现在已经是你人生的尽头,请你看看你手上所有的东西?他们对

你来说是否仍有意义?

第六节

日期/时间:7月29日15:00—16:30

主题:祝福未来更美好

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流程

小组体会反思总结收获, 在卡纸上写下自己在小组中的体会,大家分享。兔子舞活跃气氛兔子舞

彼此的祝福操作:互增祝福与鼓励

祝福卡片

分享祝福语,大合照

小组结束

(二)小组发展状况

从小组第一次聚会,本次小组工作也就将进入了小组初期,这一阶段,在工作员的引领下,通过组员相互认识、制定小组契约、信任游戏、问题澄清等环节完成了建立小组、组员间的信任关系以及明确小组目标等任务,组员互动及较多,参与积极性较强,为小组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期的良好氛围继续延续到小组中期,在此阶段,随着组员间相互认识程度的加深,组员间的亲密感更强,鼓励的话语也越来越多,对小组有了进一步的认同感。但与此同时,次小组出现,最明显的是男女生各为一组,工作员通过热身游戏重排小组座次,引导组员感受次小组对整个小组发展的影响,并给组员一些有关小组发展的建议,有效地完成了小组的重新整合。

在小组后期,组员的主动性增强,尤其是分享环节,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深度上,组员所分享的对整个小组都有很大的建设与推动作用。

小组结束期,组员的情绪还算稳定(因为大家都在一所学校,平时见面、在一起的机会都会很多)。

五、小组评估

(一)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工作员观察、个别面谈。

(二)评估

1.主要目标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小组的主要目的是使组员更好能够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了解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本次小组共六节,第一节是建立小组,最后一节是小组回顾总结,互赠祝福,描绘美好未来。四个主题游戏穿插于四节小组,由浅入深,从认识自己重要的五样,学会选择与放弃,到认识自己的特质,思考青少年在青春期承担的社会角色与人的特质的关系,再到全面认识自己的价值观,思考我是怎样一个我,深入引导人生思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2.组员评价

根据组员的调查表回馈,以及面谈情况,组员均反映达成了小组目标,对自己的特质、这个阶段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说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尝试着去调整这些角色间的矛盾,使自己快乐成长。

3.存在的问题

(1)天气很热,活动场地没有空调,四个风扇,声音很吵,影响了分享环节。

(2)组员流失:其中一个组员由于生病没能参加最后一节小组。

(3)青春期男女意识敏感,游戏中需要牵手或肢体接触的时候,组员比较被动。总得动员一下,强调小组归属、团队精神。

六、专业反思与建议

(一)小组游戏设计要围绕小组目标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是一个成长小组,而非暑期康娱活动,所以在小组游戏设计时要明确主题游戏、次主题游戏、以及热身游戏,三者都不能脱离小组整体目标或当节小组目的。

小组游戏本身好像是一个单纯的游戏,其实在不同的主题小组中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意义,这就要看工作员是如何引导分享,才能真正发挥游戏“丰富多彩”的意义或作用,使之更切合小组主题。

(二)分享环节

分享环节工作员经常会被冷场所困扰,组员低头不语,没有任何目光交流,

也看不出任何一个组员有要发言的肢体语言,这个时候怎么办?我的做法通常是

先讲一下自己在这个环节所看到的积极地东西,并具体到某个组员或某个动作,同时注意组员的反应,根据情况,让有反应的组员接着分享或我提到的组员分享。

分享环节语言要具体,切忌笼统的语言,比如:大家的感受如何?很笼统,组员可能不明白,也不确定对什么的感受,说错了怎么办,以至于因担心出错而不敢说。所以要把语言具体化。

作者简介

资料:张慧,性别:女,年龄:24,社会工作学士,毕业于贵州大学,在社工领域从事学校领域工作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工作主动,实务经验丰富。

服务心得:看到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我很开心;听到他们的心声,我给予支持;看到他们的成长,我很欣慰。用心体会他们的感受,陪伴他们成长。

认识自我 快乐成长小组(张慧)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 ——暑期教育社工坊成长小组 一、小组基本情况: 小组名称:“认识自我快乐成长”——暑期教育社工坊成长小组 服务对象:楼村社区初中生 小组人数:11人 活动时间:2009年7月 活动地点:楼村教育社工坊 工作员:张慧 二、小组目标: 通过自我认识小组的开展,使组员更好能够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了解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三、小组理念/理论架构: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12~18岁),在这一阶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进入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现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埃里克森清楚地看到了这几年的重要意义。年轻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宗教问题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相反,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2)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心理学含义和真正内涵。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二、教材分析 《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 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 学生起立,开始活动时,喊口令:“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爱运动的人””刮到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

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二、)自己眼中的“我”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师用五个句子给出自我评价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有点不善表达的人。 请一组学生现在表达。 2、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请学生写说我是一个XX样的人。 游戏:①将纸收齐后放放一小纸箱中,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问: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 3、讨论: 讨论:①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一致,说明了你了解了

成长小组工作计划书(共6篇)

篇一:成长小组计划书 成长小组计划书 一、小组名称:职来职往二、导师:高梅书 三、口号:职来职往前途宽广四、组员:五、理念(背景) 随着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已步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一方面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国家建设储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会显著增加,接踵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了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介于这种就业现状我们“职来职往”成长小组意识到了就业的危机感,我们本着社工的专业价值和工作理念,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与组员进行由浅入深的交流,并向他们灌输一些面试技巧、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从中掌握一些技巧从而在求职过程中更好的展现自我。 六、理论框架 我们小组的对象是大一的学生,我们认为他们尚未意识到外面社会上的就业形势,没有正确的自我定位,对自己以后的发展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择业观、求职技巧等方面进行互相交流和指导。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按照社工的原则和方法。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采用行为治疗法。通过细致的观察他们对于环境和外界刺激的反应,了解他们的心理并予以适当的帮助。行为治疗法认为,如果一种行为出现后能导致一种满足的后果,那种行为在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性便会很高。因此,工作员会较多用正增强,给予正面影响,倡导积极心理,若组员能在活动中有较为积极的反应,会给予口头上的称赞,来增强这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即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强调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提供示范、观察和模仿获得的。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阶段:注意阶段、保持阶段、再现阶段和动机确定阶段。我们通过播放《职来职往》的视频以及进行模拟面试让他们从中注意和领会学习理论的四个阶段,为他们在以后的求职做好铺垫。 团体生活发展理论认为团体生活可以使个人相互认知,透过交流取长补短;可以使个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关心帮助,有利于免除恐惧、焦虑心理,建立安全感,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七、目标及目的 目标:在交流中共同学习求职技巧,助人自助,共同发展 目的:1、组员互相熟悉和有效沟通,增加组员的互相了解。 2、为组员树立求职的信心,学习求职的礼仪 3、组员真正掌握基本求职技巧并观察他人的求职从中学到技巧 4、让组员在模拟面试中有效运用前几次活动中学习的技巧并从中发现优点和不足。 5、为组员理性确定以后的目标,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向其努力,实现自我。 八、服务对象 1. 对象: 2. 特点:共同学习求职求职技巧,在求职中更好的展现自我。九、小组的特征 1. 性质:成长小组 2. 规模: 3. 聚会频率:每周一次 4. 聚会时间:待定 5. 聚会地点:待定十、招募方法 1、通过联系人,宣传成长小组; 2、自制手绘邀请函; 3、亲自走访新生宿舍,宣传成长小组,为新生解答疑难,招募小组成员。 十一、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活动内容 nice to meet you

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

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 刘会海 (一)自我认知 本人性格稳重,个性独立,待人热情、真诚,有包容心;喜欢思考,与人交流能取长补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注意细节,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足之处:缺乏耐心,主观意识强烈,不太喜欢积极主动地与人交流,对文艺活动不热心。 (二)工作认知 一是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刻苦。我深知知识的“折旧”让学历只能代表过去,要想成为服务型政府中的一名合格公务员就得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满足目前日新月异的变化。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做到认真仔细,积极消化吸收。定期回顾、加深印象,寻找新的体会和感悟。 二是能坚持“上为领导分忧,下为干部职工服务”的原则。社区工作千头成绪,纷繁复杂,日常事务、综合调研、文秘、档案、信息、宣传、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很多具体的事情都会涉及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具体工作中,我主要是履行好了“协调、参谋、服务”三大职能,即协调到位,参谋到位,服务到位。 三是能承上启下,做好协调工作。1、坚持提前介入,做好事前准备工作。为保证上级重要事项的实施和落实,我坚持提前介入,以便未雨绸缪,真正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总结”,2、坚持原则、缓解矛盾。即在办理具体工作时,分清哪些按政策能办,哪些原则不能办;哪些必须急办,哪些可以缓办并注意协调处理;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耐心

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以便于理顺情绪、缓和矛盾、维护稳定。 四是能看到了自己在工作当中的优缺点,同时也能掌握大部分同事的优缺点,不妄自尊大,能正视差距,分配合理,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最终形成合力完成好各项工作。 (三)今后的发展 一、要善于感悟。要学会关注,对事物既要有“感”,又要有“悟”。“感”就是要在接受指令、布置工作、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学习知识中有感想、有思考。要求能树立成就事业的理想抱负,遇事会有感而发;“悟”就是要在“感”的过程中,个人不断吸纳知识和经验,在知识积累和沉淀到一定程度时形成触类旁通的灵感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要善于自我认知。就是要有自知之明。既要能够认知自己的长处,更要清楚自己的短处。要学会在学习中自知、在人际交往中自知、在实践中自知、在群众中自知。即要在不断吸纳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对照检查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从而找到发挥强项、克服弱项的方法;要能够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接受度中发现自己的优劣,从而扬长避短;要能够在工作中寻找出自己抓科学发展能力的深浅,从而把握住自己由浅入深的才干增强方向。 三、要善于心理调适。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当前我心中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谨小慎微、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委屈失落。心理自我调适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根本上还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而就各种不同的心理表现,也应注意把握不同的调适方法。对于焦虑不安的人,应学会自我释放,多参加有益身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一、教案背景 (一)面向学生:中学 (二)学科: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自我认识方面的故事,影片,准备若干白纸。 2.思考目前存在的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情况。 3.收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识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课题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以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和体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也是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随着生理的不断发育和心理的不断发展,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关注,学生已出现了较为独立的评价标准,但由于独立判断能力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所以自我评价的水平仍然较低,对自身的认识还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因而,指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使其对自我的评价更客观,更合理,对其今后正确地对待生活、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准备了《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这样一节心理健康课,利用集体辅导的优势,借助熟悉的动植物暗喻自己,让学生全面关注、发现、认识自我,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开发潜能,争取成才。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心理学含义和真正内涵。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关注,因而自我意识辅导必须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开始。本节辅导课的各个环节是立足七学生的实际问题,针对七学生的自我认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并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设计的: 《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 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 活动前先将教室桌椅向两边挪动,在中间留出一块空地来。学生搬着椅子到空地处,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活动时,教师撤出一把椅子,站在圈外,喊口令: “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子坐,动作慢的学生就没有椅子坐了。这个活动做了几次,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 (二、)自己眼中的“我”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师用五个句子给出自我评价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 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高建明 一、活动背景: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设计本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二、活动目的: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要求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特制定教学活动目标如下: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活动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为此确定教学活动重点难点如下: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我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教学方法有: 1、教师教的方法: 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体验式、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游戏活动等 2、学生学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体验法;总结归纳法 (意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五、活动准备: 1、给每位同学准备3张小白纸,其中一张写上每位同学的名字 2 、制作幻灯片 3 、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加分制,先在黑板上写上每个小组的预积分100分,以后每猜对一次加100分。 六、教学环节步骤: 1、小品导入,渗透主题 2、体验感悟,感受主题。 3、深思分享,体验主题。

自我成长-团体心理辅导详细方案

自我成长-团辅方案 第一单元: 我是谁——探索自我 一、单元目标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让成员们互相认识,建立小组,形成的团体氛围,促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与接纳,并让成员们通过学习什么是自我意识,对自我有个初步的了解。 1、通过热身活动(刮大风、Hedin方程式)打破尴尬沉默的气氛,使气氛融洽活跃,使同学们更快地融入团体。 2、通过主要活动(你我的约定)使同学们尽快相识,保证团体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良好的团体氛围的形成,共建团体交往规范;(别人眼中的我、自画像)使大家在通过不同事物表现自己的时候,对自己的有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对自我深入理解做好铺垫作用。 3.通过结束活动(一句话感言),让成员小结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二、活动内容(共 105分钟) (一)开场白(10分钟) (1)主持人介绍自己与指导老师以及辅导员。 (2)简单说明此次团体的目标及进行方式,团体辅导的活动形式和组织这次活动的意义。 团体辅导是模拟一个团体的体验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自我认识、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的态度与行为模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活动、纸笔练习等形式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彼此启发,支持鼓励,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家要学会主动、积极、勇敢的开放自我。在团体中你投入了多少,将决定你得到了多少。团起星火,体验翱翔,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3)团体宣誓 注意:在宣誓前,主持人要简明扼要地说明团辅所要遵守的五点原则并说明其目的。五点原则包括: ①守时。 ②注意力集中在此时,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③坦诚、开放。 ④用开放的心态理解别人。 ⑤保守秘密 (二)热身活动:(共20分钟) 1、刮大风(15分钟) 活动规则: (1)大家先围成一个圈坐下来,间隔尽量大一点。 (2)主持人说出一些关于在场的同学们的某些特征的口令,比如大风吹大风吹到戴眼镜的同学身上,那戴眼镜的同学就要离开原来的位置寻找一个新的位置坐下来。 主持人的口令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小风吹小风吹到戴眼镜的同学身上,这时就是

成长小组心得体会

篇一:小组学习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感想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 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圆锥的体积如何求?

自我认知与成长感悟

自我认知与成长感悟 ——人生若只如初见。 也许有很多的东西,我在来大学的时候就不懂;所以,造成了现在这样的自己。也许,我没能真正的了解别人,从而无法真正的把自己全部交给别人;所以,在大学里,我在收获友谊的同时也失去了曾经我以为可以成为一辈子的友情!!我一直以为我的付出一定和我的收获成正比,可是现实却远远不是这样!!所以,自从上了这个自我认知与成长课后,我从老师和同学那里重新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我也能够从梦幻和理想中苏醒,勇敢地面对现实;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从里到外的重新塑造自己。 通过学习的感悟:人生的真相! 在现实中,我们总会遇到痛苦,但痛过了,有时就故意淡忘了,不愿正视它,更不愿提起它。其实,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种“维他命”,认真反思它的人,可以找出苦的根源,痛过一次就够了;而不愿正视它的人,会接二连三犯同样的错误,遭受同样的“痛”和“苦”。比如:印度伟大的寂天伦师曾说:“执我唯增苦。”只要执着“我”,就肯定会增加痛苦。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苦,均应将其归罪于我执,而不要去责怪别人。若能除掉我执,再不顺的日子都会改变。就像现在的我,就因为自己曾经的年少无知,自己的无所顾忌,让我和好朋友变成了陌生人;在一个宿舍却形同陌路,除了偶尔说说话,其余时间就是无视彼此的状态。曾经的我,总以为是她的错,所以,我不愿意选择原谅。可是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又渐渐发现,这也并不全是她的错,如果之前没有犹豫,没有怀疑,没有判断失误,导致自己听信谣言,迷失了心智,让坏人有机可趁,把小事无限扩大化。也许,现在就不会弄得那么僵了;也许我现在后悔了,但我却不遗憾。因为,我感

觉我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无愧于心;虽然,现在的状况,和以前没什么区别;但我的心却不再那么消极和悲观,也许,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缘分成为朋友,那就放开彼此的手,让彼此都过得快乐些;同时,我也很感谢他们,让我在大学学会了这些东西,让我成长了一点,懂事了一点!!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出了社会,我会经历更大的伤痛!!正是这次的经历和痛苦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让我更加看清自己,了解自己,懂得了反省自己,想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因为这次的痛苦已经挫败了我的优越感,打消了我的傲气十足;能让我对别人有心声悲悯;让我慢慢看清了事情的真相,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痛苦也并不一无是处,关键看我们懂不懂从中提炼“养分”。对于人生,我们也应该有全面的认识:一方面要憧憬光明,一方面要面对黑暗;一方面要梦想成功,一方面要迎接失败…若有了这些准备,不论社会如何复杂,我们应对起来都会十分自如。因为有苦有甜,因为有痛有乐;才丰富了的人生,才提升了自我,才增添了美好!! 通过老师与同学的教导明白:失去并不可惜。 从小到大,我们了解的:“幸福”,全来自于外在。比如有钱了就幸福,没钱了就痛苦;有人爱就幸福,失恋了就痛苦…但实际上,这一切都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这个自我认知与成长的课程所揭示的“幸福”,建立在内心的基础上,这是人人平等具有的,只是很少人懂得该怎样挖掘。一旦你认识了它,才知道何为不变的幸福。就如现今我是一名大学生。我觉得,有时候欲望也是一种动力,如果人人都知道知足少欲,可能就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但往往追求不等于贪欲。作为年轻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追求不能过了头,否则可能变成贪欲,这样一来,就会对他带来害处。在生活中,既要有看破、放下的一面,也要有积极努力的一面。该放下的固然要放下,该挑起的还是要挑起,这样才能够幸福与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小组(张慧)分析(推荐文档)

认识自我 快乐成长” ——暑期教育社工坊成长小组 、小组基本情况: 活动时间: 2009年7月活动地点: 工作员:张 慧 、小组目标: 通过自我认识小组的开展,使组员更好能够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 接受并欣 赏自己,了解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三、小组理念 / 理论架构: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 12?18岁), 在这一阶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 会带来问题,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 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 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 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 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 。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 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埃里 克森, 1963 年)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 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是进入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 青少年阶段可能 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 现 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 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 至痛苦。埃里克森清楚地看到了这几年的重要意义。 年轻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重 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 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宗教问题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人, 接 受并欣赏自己。 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相反, 他们出现了角色混乱。 小组名称: 服务对象: “认识自我 快乐成长” 楼村社区初中生 暑期教育社工坊成长小组 小组人数: 11 人 楼村教育社工坊

自我认知与职业发展

自我认知与职业发展 【摘要】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充分、客观的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进行自我认知是认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选择职业的依据。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规划中的盲目性,有效地促进职业发展。 自我认知是自我定位的前提,很难相信一个没办法客观认知自己的人能很好的定位自己,同样很难相信这样的经理人会很好的认知和定位其所服务的品牌。 关键字:认知能力兴趣职业定位 一、能力认知 很多经理人喜欢把自己说的无所不能,喜欢把过往从事企业的集体创造的辉煌据为己有,如果这种想法放在面试的话容易让人难以判断其长处,以及不谦虚感觉,最终被企业弃用;如果这种心态用来看待自己的话,会造成自恃清高,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能力认知还有就是对自己的帅才还是将才的认知,我们看到,有些经理人本来在某一范畴做的很好,但是当他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的时候就做不好了,原因在于,他没有具备统领全局的能力 二、兴趣的认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职业选择的原动力。一旦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潜能,他知道了他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能做好什么时,他的成就欲就被点燃,他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渴望成功的强烈愿望将使他不可阻挡地吸取一切他所需要的知识,把学习作为事业成功的需要,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性格的认知 性格是一个人对事物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性格分别适合不同的职业。根据性格选择职业,能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职业工作相吻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本职工作。 四、自身与职业 1、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确立目标

课程标准 自我认识与成长小组

《成长小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成长小组课程编码:学分:1.5 总学时:27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成长小组》是一门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的课程,该课程作为社会工作团体活动的一种形式,主要通过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积极的态度,以发展其良好的学习、生活适应过程。目前,成长小组这门课程已在大学广泛开设,该课程在解决大学生各类身心问题、确定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本门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为后续各类社会工作课程铺垫良好的基础。 2. 基本理念 成长小组的教学目的可概括为:提升自我认识水平,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促进自我成长。这种自我认识和成长无法依靠说教来完成,它必然是一个发生在学生自身的过程,必须由学生本人自己来完成,所以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现代教学观为指导,以建构主义、参与式教学法为理论基础,采用团体社会工作的形式为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学生体验式的学习。此外,本课程也是一个促进教师重新进行或加深自我认识的过程。教与学相互交织着,教师和学生彼此用生命影响着生命。 3. 设计思路 结合成长小组的基本理念,本门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在前期阶段,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信任氛围,引导学生放下心理防御机制,乐意与其他学生沟通;在中期阶段,通过“我眼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理想中的我”、“不断成长的我”等主题,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在后期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参与课程以来的收获和成长,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自我认识和成长,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自己,并具备一定的自我觉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调节能力,以促进其心理成长和成熟,为未来从事社会工作事业做好个人心理素质方面的准备。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①比较全面地把握自己的基本性格特点; ②了解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主要方面; ③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的重要态度和价值取向;

团队角色自我认知测试课程用

团队角色自我认知测试 A. 我能很快地发现并把握新的机会 B. 无论在一般或特别的问题上,我的建议都易于被他人接受 C. 我能与不同类型的人融洽地合作做事 D. 我总有许多点子 E. 我善于发掘对实现团体目标有价值的人p F. 我可使别人放心所交托给我完成的任务 G. 技术知识和经验通常是我的主要财富 H. 为创造有益的结果,我愿意面对寂寞和冷淡的对待 I. 通常我能判断某些计划或主意是否适用在某种特定情况 J. 我能理由充分而且不带偏见地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二、如果我在团队中存在某些缺点,这可能是: A. 如果会议安排不合理、缺乏控制并不能顺利进行,我就感到不自在 B. 我一向迁就那些观点颇有价值但却得不到足够关注的人 C. 除我所熟悉的题目外,我不愿发表自己的见解 D. 每当转入新的话题时,我都喜欢大发议论 E. 我倾向低估自己意见的重要性 F. 我十分客观,难以主动、热情地与同事配合 G. 当处理重要问题时,人们有时认为我武断、专横 H. 我发现难以领导他人,这也许因为我太在乎团队气氛了 I. 我太注重捕捉头脑中的一闪念,而忽视了眼前的事情 J. 对不完整的建议,我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当跟他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计划时: A. 我不需要施加压力就能影响别人 B. 我善于防止因大意而引起的错误或遗漏,保证计划的成功 C. 我会尽力使会议不浪费时间或者偏离主题 D. 我善于提出崭新的见解 E. 我乐于支持为了大家利益的好建议 F. 大家可以相信我的真心实意 G. 我能很快洞察新主张中的可能发生的变化 H. 我努力维持自己专业的形象 I. 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能带来正确的决定 J. 别人会信任我用有条理的方法来满足工作的需要 四、我处理团队工作的特点或方式是: A. 我会耐心地进一步了解同事们 B. 我会先肯定才提出建议 C. 我会向不同观点提出质疑,即使处于少数地位也能保留自己的意见 D. 我通常能发现争论的线索,以反驳不好的建议 E. 当一个计划付诸实施时,我有能力把事情顺利进行 F. 我会避开研究浅易的问题,而去求索没被探讨的题目

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课题: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目的: 1、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情况,并深刻认识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正视和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3、能力目标 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通过自己以及同伴对自我形象的认识与评价,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形象,对自我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热身与导入(10分钟) 背后留言 1.活动目的 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2.活动步骤 ①每人拿出一张纸,在最上面一行写下自己的姓名,相互帮助用大头针把纸固定到自己的后背上。 ②在同学的后背上写留言。 ③10分钟后,同学们再次坐好,互相帮助摘下背后的爱心纸条,一起来分享 3.注意事项 1.活动之前要强调对待这次活动的态度:真诚,客观,负责; 2.在留言过程中,同学们不能讲话,要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留言 内容是你对别人的认识,包括优点、缺点以及建议,还可以写上自己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 3.在活动中要及时的调整。 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活动开展:(25分钟) 活动目标: 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 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A4影印纸。 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 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五分钟?」。两人之中须有一人负责统整讨论结果。 学生三小组或四小组并为一大组,每大组有六至八人。 1.两人小组中负责统整的人向其它人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2.分享后,教师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之A4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其对此位同学的观察与了解,于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写完之后则依序向右转,直到签名纸张传回到本人手上为止。 3.每个人对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回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全班学生回到原来的位子 1.教师请自愿者或邀请一些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说明了解真实的我与接纳真实的我之重要性。 三、结束语(5分钟) 老师总结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建议,要从实际上帮助学生, 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做个幸福快乐的人。不要艳羡别人的风景, 其实我们都很优雅。 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小组张慧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小组(张慧)

————————————————————————————————作者:————————————————————————————————日期: ?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 ——暑期教育社工坊成长小组一、小组基本情况: 小组名称:“认识自我快乐成长”——暑期教育社工坊成长小组 服务对象:楼村社区初中生 小组人数:11人 活动时间:2009年7月 活动地点:楼村教育社工坊 工作员:张慧 二、小组目标: 通过自我认识小组的开展,使组员更好能够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了解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三、小组理念/理论架构: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12~18岁),在这一阶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进入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现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埃里克森清楚地看到了这几年的重要意义。年轻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宗教问题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相反,他们

自我认知与发展

自我认知与发展 当我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学校就在不断强调一个概念,那就是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起初我并不是很在意,认为这纯粹是学院的形式工作而已,但是,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大学生涯已过完四分之一时,蓦然回首,我才知道,无的放矢,像个无头苍蝇似的生活是大学最可怕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只知道随着大流去考试去上课去比赛,也许你毕业之后,还是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没有学到,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前方更是一切的未知数…… 一、概述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学院就一直在灌输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的概念,可是直到现在,我仍然很迷惘,自己究竟要干什么?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意义在哪里?大一是大学生的迷惘期,很多新生在这段时间之内长久的迷惘,因为他们看到了大学里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差距越大,迷惘的时间也就会越长,越不容易去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现实,面对现实,还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世界中无法解脱。 事实上,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工作,应该贯穿于一个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甚至说是一个人的一生。每个阶段的情况不同,每个阶段的目标也不同,所以每个阶段的规划针对性更是不同。 当我从自己所做的学生工作中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经常有意识的去反思自己,有意识的去规划自己要做的事情。如今,我发现身边的很多人在抱怨天天都很忙,却不知道忙的意义在哪里,自己又从中得到了什么,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其实,我也是一样,虽然在社团会有职务,天天很忙,但是想到卸任之后我还能干什么时,我又迷惘了,所以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帮助自己规划接下来的短暂而宝贵的大学时光。 二、自我的认知与该做出的改变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经常去审视自己。自从形成了这样的意识之后我就经常去问自己,我有哪些优势?和别人比,我又缺少哪些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素质?我又该怎么去改变这一切? 在不断的反省和思考中,我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优势所在: 1、在任何情况下我都有足够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是我从未情绪低落或者出现随意的现象,相反,任何工作我都是充满着热情。学习方面也是一样,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在大一上学期,我获得了学院颁发

最新谈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些学生几乎每天在课堂上都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问题。这类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没有学习的愿望,不懂得怎样与老师配合、与同学合作。他们在课堂上不停地讲小话、做小动作,无法安心学习,很让教师和家长费心。其实学生身上出现的这种不良待业是他们缺乏自我认知能力的突出表现。 自我认知能力是指儿童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达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认识,也就是儿童对自身主体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过程。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阶段,只有认识自身状况,确立完整的自我概念,知道自己的集体生活中的角色,才能使自己的行为适应教育环境的要求,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自我认知能力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 儿童的自我认知是通过与他人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从3岁起,儿童开始有自我意识,能觉察到周围环境的存在和他人的需要。这时候成人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认能力。比如:一个3岁的小男孩,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性别,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有祖父母、父母或兄弟姐妹),如何与家人和幼儿园的小朋处,以及什么样的行为能够得到他人的允许和肯定。儿童早期生活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形式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不少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事事迁就。孩子从小就随心所欲,容易产生任性、固执、情绪、急噪等心理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缺乏自己行为的察觉和辨别能力,养成与社会和集体不相适应的心理与行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类学生在学校常常和同学发生纠纷,不懂得怎样与同学融洽地相处,校园人际关系恶劣,也容易成为他人嘲弄和欺负的对象。一些儿童进入小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和学习环境,并非他们有什么智力方面的原因,而是缺乏自我认知能力。可以说,他们的智力发育基本上没有问题,但心理发育明显迟缓。曾有一位三年级的教师叹息说,她班基本上没有问题,但心理发育明显迟缓。曾有一位三年级的教师叹息说,她班里有几个男生在课堂上,总爱不停地吃手指头或咬指甲。弄得指头脱皮、出血。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课堂上还有许多类似这种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行为。这不能不引起家长和教师们的重视和思索:如何确立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自我认知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它一方面反映出教师管理、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自我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它包括儿童对外显行为的自控,如对冲动行的控制,还包括对内隐行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