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前预习1.噪声是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人们以(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dB为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觉。
4.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音板,这是在减弱噪声;在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减弱噪声。
知识点1.噪声的来源所谓噪声有两层含义:(1)从物理的角度来说,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如工厂里的机械切割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如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以及邻居电视音量过大等都是噪声。
因此噪声的来源是很多的。
综合起来说有:①交通运输噪声;②工业机械噪声;③城市建筑噪声;④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⑤家用电器噪声。
【例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加油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机器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解析:本题考查多噪声概念的理解。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到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现象A中球迷的加油声虽然震耳欲聋,但既不妨碍比赛,又没有干扰别人,还鼓舞了士气,故不是噪声。
选项B中的锣鼓声是美妙乐曲的组成部分,故不是噪声。
现象C中工人师傅通过机器的发声情况判断故障的部位及原因,不属于噪声。
选项D中,小林和同桌上课交谈,干扰了其他同学听讲,妨碍了他人学习,故属于噪声。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3、有效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有:防止噪声的______,阻断噪声
的______,防止噪声进入______。
4、如右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由图可知图甲是的波形,理;图乙是的波形,理由是。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5、噪声是一种严重的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为声源的是.李明将声源放人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难点:噪声的等级
三、学习活动
(活动一)自学课本P42“噪声的来源”
1、自然界有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听起来优美动人,我们称这类声音为乐音,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有的声音听起来杂乱刺耳,我们称这类声音为噪声,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生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
3、小组讨论: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
(活动二)阅读课本P43“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完成下列题目:
1、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是_________符号________。
八年级物理声音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声音复习教案八年级物理声音复习教案1§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三、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四、教学过程: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
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
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1、噪声的****(学生讨论)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学生讨论)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90dB,会破坏听力;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声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课堂小结:1、噪声的****和危害有哪些?2、怎样防治噪声?六、布置作业: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七、教学后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在强调一两个主要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完成。
八年级物理声音复习教案2§2—2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四、控制噪声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三个阶段
声源的 振动
1、防止噪 声产生 (在声源 处减弱)
空气等介 人耳接收 质的传播 (鼓膜的振动)
2、阻断噪 声的传播 (在传播过 程中减弱) 3、防止噪声 进入耳朵 (在人耳处 减弱)
请同学们看书44页图2.4-3
这是什么含义?
不准在此处鸣笛
本课小结:
1、噪声 (1)狭义: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 (2)广义: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 ( 2)工业噪声 ( 3)施工噪声 (4)社会生活噪声 3、噪声强弱的等级 声音响度的单位:分贝(dB) 4、控制噪声方法: (1) 在声源处减弱 (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4、社会生活噪声
三、噪声强弱的等级
噪声等级装置
我国城市环境声强及标准
适用区域 昼间(dB) 夜间(dB) 特殊住宅区 45 35 居民、文教区 50 40 一类混合区 55 45 商业中心区、二类混合区 60 50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70 55
声音响度的单位:分贝(dB)
90 分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 贝;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分贝; ______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分贝。 ______
B.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 C.炮弹的爆炸声
D.收录机里传出的歌声
11.从环保角度看,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A )
A.晚上休息时,从迪斯科舞厅传来的音乐声
B.做家务时,窗外传入的“雨打芭蕉”声
C.登山时,小溪传来的潺潺水声 D.湖面传来的一阵阵歌声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2.3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典题解析二

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类型一、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
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教室外婚庆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思路点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对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答案】C【解析】题目中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的声音有: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教室外婚庆的爆竹声,所以选项C正确;故选C。
【总结升华】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此题注意考查生活中噪声,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
举一反三:【变式】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 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答案】C2. 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此时噪声分贝数为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填“增大”“减少”或“不变”)【答案】59.1;响度;增大【解析】从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59.1分贝,它代表声音的响度。
当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监测器距离发声体距离变近,响度会增大。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噪声的强弱等级分贝(dB),响度的定义和影响响度的因素。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可以从噪声监测器上直接进行读取。
3.“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中减弱噪声。
初中物理_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来源1、噪声的振动都是无规则的;2、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等级:噪声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适宜学习的强度为30~40dB。
2、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能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三、控制噪声的方法1、在发声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3、在声源处控制。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五、噪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主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一害,因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保护意识。
随后教材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过大量数据及各种分贝声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据,阐明了噪声对人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材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教材最后的“想想议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改造自己的环境。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互相讨论进行探究,形成感性认识,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是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是鼓励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讨论探究,形成理性知识。
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这种方法,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立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一、“教”的效果分析:1、在本课题的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噪声的危害和来源,使学生知道了控制噪声的重要性。
原创2: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二、噪声的等级 1.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表示 ,符号是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超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超50dB 注:0dB是指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
2.噪声的危害
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 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致 人耳聋,还能造城其他疾病(头疼、高血压等)
预习:
1、噪声的来源? 2、噪声有哪些危害? 3、防止噪声的途径有哪几点?
当代四大污染是什么?
→ 水污染
空气污染 ↓
← ↑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的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引擎声、汽笛声、刹车声; 施工噪声:搅拌机、 打桩机、切割机等的声音; 工厂里的噪音:机器运转振动发声,机器切割、摩擦、锻造等发声;
[讨论] 1、家居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防止噪声的措施?
安装窗帘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 弱噪声.
PTFE橡胶家具脚垫
凳子,椅子脚上安装橡胶垫是在声源处 减弱噪声.
[训练] 1.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 无规则振动 时所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从环境保护上说, 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
声音,都属噪声.
2.人们以分贝 来划分声音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分贝;为 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 过 50分贝
6.汽车的发动机在排气时会发出很大的响声,产生噪声污染,我们平 时听到汽车发出的声音很小,这是因为安装了消声设备,如果让你 设计消声器,原理是怎样的呢?
答.消声器中应有一定的吸音材料,结构上要增加声音的反射次数,减弱声 音传出来
1、深夜,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舞厅还在营业,歌 声吵醒了一些同学,一个同学起身关上门窗,一个同学索性 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还有一位同学拨打110,请110制止歌舞 厅过大的歌声,这三位同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控制噪声?
人教版《声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

《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声现象》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1课时) 第二章第1节2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 第二章第1节3 2.2 声音的特性第二章第2节4 2.3 声的利用第二章第3节5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二章第4节单元分析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22年版) 》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主题。
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多种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能对活动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推理, 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本单元由“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部分组成。
让学生先从整体上认识声现象,再进一步了解声音的特性,最后再分析声的利用和噪声的危害,让学生可以较全面地把握有关声的知识。
声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
因此,对声全方位的感知可以通过设计有趣且易操作的探究活动获得,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
对“声”既熟悉又陌生,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与声有关的现象,但这些知识只是关于声的“前概念”和经验性认识,其中有的是基本正确的,但有的则是不合理的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联想与建构的方式,才能便于开展较为专业的知识学习。
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单元学习目标是制定单元作业目标的依据。
作业目标更全面,描述更。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知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17、下面是小明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
二.合作探究
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耳塞D、市区里汽车禁鸣喇叭
8、向远处的人减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
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声音损失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
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增大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C、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D、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种花
11、电影放映厅的墙壁上被装饰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B、减弱回声
C、增强回声D、改变声音的频率
D、使用超声波是利用回声来传递信息
14、以下是由于地震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钻出来
15、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D、孕妇作“B超”
4、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是在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紧是在处减弱噪声;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是在处减弱噪声。
5、蝙蝠通常是夜间活动,它飞行时发出一种,这些声波碰到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向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
6、外科医生可以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9、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型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10、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的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期间,居民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18、小刚在书房记单词,爸爸在客厅看新闻联播.为了不受电视机声音的影响,他采用了以下办法中较为合适的是()
A、把电视机关掉B、减小电视机的音量
三.拓展提升12、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渔民利用声呐技术探测鱼群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C、录音棚用软泡沫塑料隔音D、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病情
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打开书房内的收音机D、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加快空气流动
四.当堂达标
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7导学稿
课 题
2.3声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 型
新授课
第周 第课时
教师寄语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指导防治噪声的途径(重难点)。3、了解现代科技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重点)。4、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前置自学自学指导:自学教材P38—45内容,时间不少于15min,并记住以下内容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发出的声音。它的波形是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为表示声音的强弱,人们以为单位,符号是。
3、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