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乱局的根源
中东最缺的其实是帝国主义?

中东最缺的其实是帝国主义?尽管帝国主义现在已经声名狼藉,但帝国在有记载的历史里大多都是默认的治理模式,帝国倾塌后的局面也一向是烂摊子,不管是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初的中国和印度,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都是如此。
我们今天在阿拉伯世界看到的政权垮台以及在北非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和黎凡特地区出现的混乱局面实际上都反映着帝国主义的最终完结。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参加支持者集会三个帝国体系的崩溃事实上,我们正在中东看到的是三个帝国体系的崩溃。
首先,中东乱局表明,该地区仍未找到奥斯曼帝国在一战之后分崩离析产生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长达数百年时间里,生活在大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逊尼派和什叶派、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以及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很少发生领土争端。
他们当时都被伊斯坦布尔的一位帝王所统治,这位帝王使他们免于彼此加害。
该体系在1918年崩塌,从而释放出民族、种族和教派争端的恶魔,争端是关于由谁来控制哪块领土以及准确的边界在哪里。
第二,伊拉克在萨达姆·侯赛因倒台后发生的内战、叙利亚在“阿拉伯之春”后发生的内战以及“伊斯兰国”组织的崛起共同终结了欧洲帝国主义者在黎凡特地区建立的边界。
第三,奥巴马总统对这些事态采取明显的不插手策略,说明美国已经停止在组织并维护该地区稳定的事务中扮演强国角色。
没落下去并在身后留下乱局的不仅仅是帝国。
萨达姆·侯赛因在伊拉克倒台,穆阿迈尔·卡扎菲在利比亚倒台,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在叙利亚减损到一个四面楚歌的小国,这些都终结了后殖民强人时代。
这些强人的统治与帝国主义的遗留产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毕竟,那些独裁者都根据欧洲人建立起的边界进行统治的。
由于那些帝国边界并不经常与种族或教派边界一致,因此那些独裁政权需要非宗教的身份认同来克服群体间的分歧。
现在,所有这些强人统治都被无情地清除了。
唉,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并不是关于自由的诞生的,而是关于中央权威的崩塌的。
它丝毫没有提及这些国家——无论是人造国家还是自然形成的国家——是否为民主的严苛做好了准备。
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有哪些

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有哪些中东(英语:Middle East,阿拉伯语:‎,希伯来语:????? ??????‎)是一个欧洲中心论词汇,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
为什么中东战乱不断呢?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中东战争的表面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卖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将他们的土地交给犹太人建立国家。
而后以色列依靠美国地力量逐步侵占了大片的阿拉伯领土。
中东冲突是必然的,在《圣经》中,上帝应许亚伯拉罕给他一个孩子,由于他等不及,便和一女仆生了一个孩子叫以实玛利(阿拉伯人的祖先),后来上帝赐给他一个孩子,起名以撒(以色列人的祖先)。
由于以撒是上帝应许的,上帝应许把迦南地(即巴勒斯坦)赐给他的后代,他也对亚伯拉罕说:“至于使女的儿子,我也必使他的后裔成立一国,因为他是你所生的。
”上帝对以实玛利母亲的应许是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甚至不可胜数。
”并说:“你如今怀孕要生一个儿子,可以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因为耶和华听见了你的苦情(“以实玛利”就是“神听见”的意思)。
他为人必像野驴。
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
他必住在众弟兄的东边。
”(创世纪16章10-12节),这也预言了中东将会战争不断和以色列人终会得胜。
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犹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可是这不是犹太人拥有巴勒斯坦的最根本理由,虽然他们数千年前就不是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了,但是《圣经》中上帝对雅各(以色列人的祖先)应许要把这块地给他后人,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了几千年。
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简单地说,中东战争主要由三个原因:石油、水、文化。
中东战争的原因中东战争与石油

中东战争的原因-中东战争与石油中东问题主要问题是:阿以冲突问题。
阿以冲突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石油毫无无关,但实际上每次的中东战争都与石油紧密相关。
我们来回顾一下中东地区的石油战争: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是因为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从英国人的手里收回苏伊士运河而引发,其根源在于石油。
当时,英国等西欧国家经济对海湾石油严重依赖,而大部分石油都必须经苏伊士运河运输。
否则须绕过非洲好望角,当时任英国首相的艾登声称:“没有苏伊士运河运入的石油,英国和西欧的工业便不能保持正常运转。
”所以为了夺回运河,英法和以色列于当年10月29日出兵攻打埃及,这样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阿拉伯国家给予埃及坚决支持,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立即切断了输油管道,同时沙特停止向英、法供应石油。
阿拉伯国家第一次使用了“石油武器”。
石油供应中断给了英、法致命打击……通过这场战争,石油生产国体会到了石油武器的“威力”。
在这一背景下,60年代石油生产国在伊拉克巴格达发起成立了自己的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这一组织在以后的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再一次拿起了“石油武器”。
战争爆发后,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国宣布对美石油禁运。
可阿拉伯人这次输掉了战争,蕴藏丰富石油的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再次动用“石油武器”支援埃、叙等国。
战争爆发不久,阿拉伯国家就一致决定立即实行石油减产计划,逐月减产5%。
随后,阿拉伯国家纷纷对美实行石油禁运。
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还大幅提高油价,各国还乘机推行石油国有化政策,将西方石油公司股份收归国有。
减产、禁运和国有化等三大措施导致油价飞涨,从而导致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1980年,世界第三大产油国伊拉克和第五大产油国伊朗之间爆发长达8年的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本来就有尖锐的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但石油因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形势与政策

中东乱局及根源一、地区热点此起彼伏25个国家阿拉伯(22):西亚(12):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黎巴嫩、伊拉克、也门、科特威、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北非(6):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及西非(1):毛里塔尼亚非阿拉伯(3):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地区特点:(大动荡、大重组、大调整)地区性大动荡持续;传统地区秩序坍塌,处于新旧秩序过渡阶段;地区安全秩序酝酿巨变;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不断蔓延扩大。
巴以冲突久拖不解: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民族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
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
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伊朗核问题翻开新的一页: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和伊朗达成全面协议,伊朗核谈判终成正果。
“阿拉伯之春”引发地区大动荡:“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0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一系列反政府运动。
先后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多名领导人先后下台。
“阿拉伯之春”不但未能给该地区带来“春天”,反而使该地区国家陷入“严冬”。
伊拉克成了烂摊子:伊拉克局势动荡,教派冲突愈演愈烈,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发展方向不明。
伊拉克三大政治力量逊尼派、什叶派以及库尔德人之间,展开激烈斗争,“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重新抬头,加剧本已动荡的伊安全局势。
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肆虐二、中东局势的特点中东地区原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正经历着历史性剧烈变化。
未来5-10年将是中东旧秩序解体、新秩序重构的过渡期,各方力量将为重塑地区格局与秩序展开激烈博弈。
1.政治动荡长期化,前进方向不明:传统国家治理模式遭遇严峻挑战,新模式、新道路探索曲折艰难,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治理现代化任重道远。
中东战事不断的原因

中东战事不断的原因
中东战事不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政治、宗教、历史、资源和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
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1. 资源争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拥有大量的石油储备。
这些资源对于全球能源市场至关重要,因此各国和国际势力对这些资源的争夺成为引发冲突的重要因素。
2. 宗教和民族矛盾:中东地区宗教信仰多样,主要包括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
不同宗教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中东战事不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 历史遗留问题:中东地区的历史悠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边界是在殖民时期由外部势力划分的,这导致了一些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如克什米尔问题、巴勒斯坦问题等。
4. 地缘政治: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洲,是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
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如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利益交织,也是推动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外部因素。
5. 政治体制和政权稳定性: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政治体制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国内政治斗争和权力真空可能导致内战和冲突,如叙利亚内战、也门冲突等。
6. 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组织的活动,如基地组织、伊斯兰国(ISIS)等,也是中东地区战事不断的原因之一。
这些组织通过暴力手段追求政治目标,引发了广泛的混乱和不稳定。
7. 国际干预:外部大国的干预,包括军事、经济和政治支持,往往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冲突,如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介入等。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战事不断,使得该地区长期处于冲突和紧张状态。
中东冲突不断的原因

中东冲突不断的原因近年来,在中东地区一直存在着不断发生的冲突和战争。
这一地区的冲突不止数十年,而是上百年,迄今为止仍在持续不断。
中东冲突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历史问题,也有宗教冲突、经济问题以及政治因素等多重的因素造成。
历史问题是中东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东地区包括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这些国家在过去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这些压迫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时欧洲列强在中东地区发起了殖民主义扩张,许多欧洲国家开始通过殖民地的形式控制中东地区。
殖民化政策导致了殖民地经济被破坏,资源被掠夺,社会基础设施被拆毁。
这种殖民主义的政策和行为使得当地人民对外国人产生强烈不满和反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的英国等欧洲国家控制了中东地区,并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和条约,试图让中东地区保持被控制和削弱力量的状态。
同时,宗教冲突也是导致中东地区危机的原因。
中东地区有着众多的宗教信仰,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
每个宗教信仰都拥有它的重要价值和信仰体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导宗教。
伊斯兰教是中东地区的主要宗教之一,其信众分为不同的派别,如逊尼派和什叶派,在许多国家中的各种宗派之间带来持续的冲突和对立。
在伊朗和沙特等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力的关系及影响力有很大影响,所以中东地区的宗教矛盾和对立正在拉长每个国家之间的间隔和分化。
经济问题也是导致中东地区危机的原因之一。
中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这一地区的发展却不够均衡,当地人民仍然面临着贫困、落后和失业等问题。
根据基于人均收入排名的全球金融中心智库给出的数据,中东地区有很多国家的人均收入较低,甚至比许多非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都要低得多。
这样的经济形势,不仅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和社会治安问题,而且也滋生了各种各样的军队和犯罪组织,政治局势不稳定。
最后,政治因素也是导致中东地区危机的原因之一。
中东地区的政治形势一直以来都很不稳定,一方面有国际大国的干涉并利用政治宣传渗透在当地居民的状态,并使人民产生敌对情绪;另一方面,各国政治领袖通常只关注他们本国的利益,而不是看重整个中东地区的发展。
中东乱局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中东乱局对国际社会的影响王子李在我看来,中东之所以长期陷入动荡与冲突之中,与这几方面因素紧密相关。
第一,宗教信仰。
中东是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宗教对本地区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
宗教之间的冲突常常会诱导暴力的发生。
如阿以冲突中穆斯林与犹太教徒的宿仇,“黎巴嫩问题中”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恩怨,以及“两伊战争”中伊斯兰内部不同教派(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纷争。
因为信仰的不同,影响了不同教派的利益,也是引起中东动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国家利益。
这里所指的利益,不仅包括本地区的国家,更是全世界列强所要竞争的。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东作为“世界油库”,全球海陆空交通的关键枢纽,拥有巨大的石油财富以及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自然而然成为了欧美列强势力角逐的“斗兽场”。
频繁爆发的战争不仅源于中东内部,更与欧美列强背后的支持操纵息息相关。
第三,领土领海的纠纷。
中东地区石油丰富,因而寸土寸金,水资源短缺,因而“水比油贵”。
石油与水是阿拉伯国家多年来所相争的。
为了生存,他们可能会战争;为了生活,他们也会靠近战争。
第四,民族与体制。
阿拉伯民族本身具有复仇传统,具有“犯我部族者,远者必诛”的特性,这种民族血液里流淌着的东西,是一种好战的特质。
在政治体制上,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君主专制”,埃及穆巴拉克,也门萨利赫以及利比亚卡扎菲所把持的“老人政治”都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容易引起民众的反对与抗争,以至于最后可能引起的暴乱。
第四,历史遗留问题。
中东各国历史上或为一国,或为联姻,或为奥斯曼附庸,殖民时代又附属各个西方大国。
具有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
美国主导的联大181号决议让巴以之间常年战乱不断,五次中东战争不断加深着历史的仇怨,因为历史的错误,让这一代的中东人长时间的经历在炮火之中。
第五,经济,社会的发展。
由于大多数国家体制的僵化,导致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过度的依赖石油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极不稳定,不合理的分配政策,使得社会间的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生产力水平处在较低位置,失业率逐年增高,基层民众的生活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社会安全环境也日益不佳,糟糕的国内环境也是中东常年动乱的原因之一。
中东乱局的根源

中东乱局的根源三大根源:其一,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的矛盾;其二,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事业派的矛盾;其三,美欧国家为争夺石油资源与阿拉伯国家产生的矛盾。
中东国家局势动荡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一:执政党和政府的廉政很重要。
腐败、权利终身制、家族政权、司法不公正等都是能产生社会动乱的因素。
二:年轻人就业、物价,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的事情很重要。
所以要抑制物价飞涨,增加工资,调整税率,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三:我们要警惕西方一人道之名推行霸道的阴谋。
四:我们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
冷战开始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各大国的介入和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但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也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
外部势力的长期介入加剧了内因的复杂性,而某种程度上看,内因的存在、发酵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
优点与缺点:绕不开的能源与地缘因素丰富的能源储备成为吸引外部因素介入的重大因素之一。
中东是当今世界最主要、最大的石油供应基地,有“世界油库”和“石油海洋”之称。
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62%,仅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的探明储量就分别占世界的22%、11%、9.7%、8.3%和 8.2%。
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向为大国所觊觎和争夺。
中东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地理位置非常显眼而重要,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
中东地区这种适中、临海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的十字路口,是从欧洲经西亚到北非的联系纽带,从而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所必争。
领土领水纠纷与民族矛盾盘根错节领土争端严重与民族矛盾交织。
殖民主义者曾在其殖民统治区采取“分而治之”等政策,给中东留下严重隐患。
伊朗与伊拉克、伊朗与阿联酋、沙特与卡塔尔、卡塔尔与巴林、埃及与苏丹、摩洛哥与西班牙、也门与厄立特里亚、叙利亚与以色列、黎巴嫩与以色列等国家之间均存在领土纠纷,不少国家曾经因领土问题而兵戎相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东乱局的根源三大根源:其一,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的矛盾;其二,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事业派的矛盾;其三,美欧国家为争夺石油资源与阿拉伯国家产生的矛盾。
中东国家局势动荡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一:执政党和政府的廉政很重要。
腐败、权利终身制、家族政权、司法不公正等都是能产生社会动乱的因素。
二:年轻人就业、物价,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的事情很重要。
所以要抑制物价飞涨,增加工资,调整税率,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三:我们要警惕西方一人道之名推行霸道的阴谋。
四:我们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
冷战开始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各大国的介入和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但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也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
外部势力的长期介入加剧了内因的复杂性,而某种程度上看,内因的存在、发酵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
优点与缺点:绕不开的能源与地缘因素丰富的能源储备成为吸引外部因素介入的重大因素之一。
中东是当今世界最主要、最大的石油供应基地,有“世界油库”和“石油海洋”之称。
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62%,仅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的探明储量就分别占世界的22%、11%、9.7%、8.3%和 8.2%。
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向为大国所觊觎和争夺。
中东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地理位置非常显眼而重要,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
中东地区这种适中、临海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的十字路口,是从欧洲经西亚到北非的联系纽带,从而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所必争。
领土领水纠纷与民族矛盾盘根错节领土争端严重与民族矛盾交织。
殖民主义者曾在其殖民统治区采取“分而治之”等政策,给中东留下严重隐患。
伊朗与伊拉克、伊朗与阿联酋、沙特与卡塔尔、卡塔尔与巴林、埃及与苏丹、摩洛哥与西班牙、也门与厄立特里亚、叙利亚与以色列、黎巴嫩与以色列等国家之间均存在领土纠纷,不少国家曾经因领土问题而兵戎相见。
水资源争端复杂。
中东地区幅员辽阔但严重缺水,水资源只占世界总量的0.4%。
该地区有三个主要水系:两河水系、尼罗河水系和约旦河水系。
伴随该地区水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纷争进一步加剧。
宗教和教派纠纷错综复杂鉴于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积淀和发展,许多问题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历史久远,几乎无法得以解决。
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存有矛盾。
中东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只有158平方公里,人口约65万。
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作为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已经超出了普通的领土范畴。
伊斯兰教内部如逊尼派、什叶派、苏菲派等派别之间也矛盾重重。
伊斯兰教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发生两伊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教旨与温和派别之间的矛盾常常导致国内政局动荡。
比如黎巴嫩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的由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两大类居民组成的国家,其中穆斯林又分为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
黎巴嫩全国只有1.04万平方公里面积、400多万人口,在1975-1990年内战时期却曾有分属于两大宗教派别的100多个党派团体、30多支民兵武装和数十家电台。
伊斯兰教需要改革,但堪当宗教改革的领袖人物难以出现。
伊斯兰教自诞生至今并未接受过深层次的宗教改革,伊斯兰教呼唤具备崇高威信和能力的改革领袖人物,推动伊斯兰社会的宗教和社会改革,使之最终融入现代社会发展洪流,并最终具备自我发育和自我发展能力。
但要出现类似超越于国家和民族之上、具备远见卓识的伊斯兰宗教权威人士决非易事。
既然伊斯兰内部暂时无法出现这样的改革领袖,靠外部强加和推动改革并非好的选择。
核心的巴勒斯坦问题短期无解巴勒斯坦问题充满复杂性。
中东问题包括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端两个内容,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二战后,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都与该问题有关联,并给地区民众造成惨重损失和巨大创伤。
人们对和平望眼欲穿,但中东和平进程绵延至今,举步艰难。
巴以和平进程从1991年以来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其中最棘手最关键的问题远未解决。
从历史经验看,即使达成一些协议,协议实施起来依旧障碍重重,巴方的极端组织和以方的右翼或极右翼势力总能找到理由或方法使之流产或夭折,最后不了了之。
美国政府严重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以色列政府的不稳定性、巴方内部的协调程度等诸多问题,也都是影响和谈的重要因素,布什政府在该问题上的超脱和严重偏袒是导致极端势力袭击美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东国家需要独立自主和发展自强受到政治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各类矛盾交织等因素影响,在全球化大潮和大国干预面前,中东国家自身的力量有限。
各国政体复杂多样,现代政治发育并不完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二战前,多数中东国家的政体是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
战后,许多原来的君主制国家转而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但不少国家的共和政体仍带有比较浓厚的传统历史色彩、宗教色彩并实行事实上的总统终身制。
政治体制比较完善的代议制民主国家如以色列和土耳其,其它政体还有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制及酋长制等。
子承父业、弟承兄业的政权延续方式在许多地区国家存在。
经济发展方面,中东地区许多国家缺乏激励发展的内生机能和科技创新能力,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过于依赖能源支撑,缺乏发展后劲。
同时,不少国家的社会问题严重,腐败成风,经济发展失衡,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把原教旨主义视为实现“社会公正”的希望和出路,导致国内政局不稳。
以上是导致2010年底以来中东政局急剧动荡的重大诱因。
中东问题的历史根源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前身诞生在新兴的希伯来王国。
几百年后,欧罗巴大陆上又诞生了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
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侵入耶路撒冷,占领了巴勒斯坦。
犹太人曾举行多次武装起义,但均被罗马人镇压下去,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失去了他们的国与家园,但他们的信仰却没有动摇。
犹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他们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们的教义,保持着他们的文化,形成一支独特的、没有自己土地、没有自己祖国的民族。
500年后,阿拉伯半岛上又诞生了一位震撼世界的奇人,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
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居民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从此他们从未离开过这块土地,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1518年,巴勒斯坦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1920年奥斯曼帝国崩溃为止,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400多年。
但是奥斯曼帝国鼓励传播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巴勒斯坦人一直保持着伊斯兰教的信仰和阿拉伯人的文化传统一战结束后,英国接管了巴勒斯坦,。
随着二战的爆发,德国和英国交战,英国为了得到阿拉伯人民的支持,承诺在战争结束后,英国将归还阿拉伯人的土地,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国家,其中就包括巴勒斯坦建国。
德国在二战中迫害犹太人,犹太人四处逃难,欧洲的众多犹太人逃到了巴勒斯坦,这时的犹太人还没有建立国家的愿望。
大量的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他们大量购买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建立家园。
二战接近尾声时,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已经拥有了大量定居点。
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给了犹太人一个启示,只有拥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国家,才可能避免再次陷入被屠杀的相同境地,于是犹太人成立了复国组织,并把未来的犹太国家定在了巴勒斯坦。
犹太复国组织的行动开始引起英国的警惕,巴勒斯坦将由巴勒斯坦人建立自己的国家。
于是英国开始限制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并通过了限制犹太人移民的法规。
对于英国对犹太人的打压,犹太复国组织开始进行暴力的抵抗运动,在巴勒斯坦全境开展恐怖的袭击。
最为典型的就是1946年8月,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的贝京所领导的恐怖主义团体,炸毁了耶路撒冷最大的高层建筑。
二战结束后,美国崛起,英国却日薄西山。
犹太人的资源是足以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的,美国对犹太人建国全力支持。
这时的英国百废待兴,政治地位也大不如前,在美国不段的压力下,终于屈服于美国的政策,废除了所有限制法规,彻底退出阿拉伯世界。
当时的阿拉伯还没有发现如此大量的石油。
英国妥协后,全世界的犹太人向自己的圣地进军,大量的移民拥入巴勒斯坦,犹太人开始在巴勒斯坦取得主导地位,于是犹太人跟巴勒斯坦人的冲突开始了。
英国在撤退的时候却把军用物资留了下来,并且训练了大量的阿拉伯战士。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几乎建国就灭国,但美国为以色列争取到了一周的停火时间,在这一周内,美国将自己的先进武器尽可能多的运进以色列,在停火结束后,以色列一举打跨了阿拉伯联军。
通过几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不光完全控制了巴勒斯坦,还侵占了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的土地,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也远远超过了联合国181号决议案划给以色列的土地。
中东目前的混乱,归根到底与美国的一味偏袒以色列和英国的殖民政策相关,阿拉伯人从来就没有自己决定过自己的命运。
以色列有着美国撑腰,在同阿拉人打交道的时候一味的通过军事手段来打击,在打击对手的时候,激起阿拉伯人更大的愤怒,阿拉伯人用以色列用过的手段来报复以色列,以色列再进行反报复,周而复始,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我认为中东和平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才可能达到:1、美国彻底改变自己的中东政策,改变只关心以色列的利益,不关心阿拉伯利益的行为,对以色列和阿拉伯人一视同仁,只有这样,美国才能给出双方都觉得公平的条件;2、以色列归还几次中东战争中所侵占的所有领地,只保留联合国181号决议案划分的领土,并且以色列放弃有仇必报的心态,让阿拉伯人看到以色列真正愿意解决问题的决心;3、阿拉伯的各种势力放弃成见,在对以色列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承认以色列作为国家的事实,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