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汇总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二)含解析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二)含解析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共10 分,每题 1 分)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2.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表现。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A.刺激泛华B.刺激消退C.刺激分化D.刺激强化4.学生学习完“哺乳动物”的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5.智力是一种偏重于认知方面的潜在能力,它的核心是()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语言能力D.抽象思维能力6.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7.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可能的答案是: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直尺划线,可以垫高等。

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8.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A.道德情感B.道德信念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9.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松散群体D.联合群体10.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问题的教师处于发展的()阶段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二、填空题(共10 分,每空 1 分)1.现代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__________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__________。

3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育目标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_____三大领域。

4.问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条件(也叫起始状态),一部分是____________。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3_真题-无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3_真题-无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3(总分116.6,考试时间120分钟)单项选择题1. 1.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的方法是( )。

(2015·河南)A. 示范法B. 系统脱敏法C. 惩罚法D. 行为塑造法2. 2.系统脱敏法由( )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2015·山西)A. 沃尔帕B. 福勒C. 雅各布松D. 奥苏贝尔3. 3.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 )。

(2015·湖北)A. 行为改变法B. 认知改变法C. 精神分析法D. 运动改变法4. 4.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 )。

(2015·江苏)A. 开发潜能B. 寻求发展C. 促进学习D. 个案辅导5. 5.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2014·山东)A. 人际关系B. 社会化人格C. 个性特征D. 社会适应能力6. 6.抑郁症表现为持久的( )。

(2016·辽宁)A. 焦虑B. 紧张C. 情绪低落D. 注意障碍7. 7.小玲的作业写得不整洁,总要反反复复擦写,她明知道没必要,但是控制不住。

她可能出现了( )。

(2014·河南)A. 抑郁症B. 焦虑症C. 强迫症D. 恐怖症8. 8.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小平建立焦虑等级,让她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她的考试焦虑,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2015·黑龙江)A. 强化法B. 系统脱敏法C. 理性情绪疗法D. 来访者中心疗法9. 9.按照布卢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

(2015·广东)A. 综合B. 运用C. 评价D. 领会10. 10.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教学设计的关键设计任务是按( )的先后顺序进行。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5.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5.doc
(D)改善认知法
4【2015.河北石家庄】下列方法,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的是( )。
(A)自由联想
(B)系统脱敏
(C)厌恶疗法
(D)强化和惩罚
5【2014.山东枣庄】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其中A是指( )。
(A)诱发性事件
(B)事件的原因
(C)事件发生导致的后果
(A)抑郁症
(B)恐惧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焦虑症
(D)强迫症
13【2014.山东济宁】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心理焦虑
(B)精神紧张
(C)注意障碍
(D)情绪低落
14【2015.陕西汉中】学习问题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下列对于学习问题干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应结合学生的需求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B)应指导学生调节认知以应对学习压力
(C)可以用外部学习动机强化内部学习动机
(D)应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
15【2014.辽宁大连】张老师每次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
(A)教师职业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职业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职业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职业角色内化阶段
(A)上网内容
(B)电脑或网络
(C)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所产生的精神活动
(D)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信念
11【2015.四川】学生小敏近段时间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完……这些行为表明他有( )倾向。
(A)焦虑
(B)过敏
(C)强迫
(D)怀疑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判断题7.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2015.福建】有大器晚成者,亦有少年早慧者,这体现了个体能力发展的( )。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互补性D.阶段性正确答案:B解析: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大器晚成”等反映了个体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体现了个体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知识模块:心理学2.【2014.山东济宁】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其核心成分是( )。

A.想象的综合B.观察力C.记忆力D.抽象思维能力正确答案:D解析: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知识模块:心理学3.【2014.河南洛阳】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能力属于心理健康考察范围指标中的( )。

A.智力指标B.非智力指标C.协调与控制情绪指标D.智力与体力综合指标正确答案:A解析: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能力属于智力的成分,因此这些指标属于智力指标。

知识模块:心理学4.【2014.河北石家庄】我国心理学家认为,( )是智力的核心。

A.想象力B.创造力C.思维力D.记忆正确答案:C解析:智力是偏重于认识方面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要素组成.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知识模块:心理学5.【2015.辽宁特岗】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卡特尔B.霍华德.加德纳C.华生D.韦克斯勒正确答案:B解析: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他在其理论中指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①语言智力;②逻辑一数学智力;③视觉一空间智力;④音乐智力;⑤身体一运动智力;⑥人际智力;⑦自知智力。

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2015.湖北荆门】教师利用红色笔批改作业,这是( )原理的应用。

(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后效解析:解析:感觉对比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这道题中用不同颜色作用于眼睛,形成视觉对不同颜色的对比。

2.【2014.辽宁营口】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

(分数:2.00)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解析:解析: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于联觉.故选D。

3.【2015.辽宁锦州】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 )。

(分数:2.00)A.感觉B.知觉√C.表象D.想象解析:解析: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单一属性的反应。

表象是对于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2014.吉林延边】一个苹果,我们不仅知道苹果的形状、颜色和离我们的距离,而且能感受苹果是酸甜的等等,这是对苹果的( )。

(分数:2.00)A.感觉B.知觉√C.听知觉D.空间知觉解析: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5.【2014.辽宁鞍山】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分数:2.00)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解析:解析: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如果只看到颜色、闻到气味属于感觉.能够看见并且知道它是玫瑰花则属于知觉。

四川2015年教师招聘试题真题及答案

四川2015年教师招聘试题真题及答案

四川2015年教师招聘试题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测验的( )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评估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一种( )。

A.专门职业B.职业C.技术D.行业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的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 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突然意识到解决办法的现象称为( )。

A.反省B.建构C.顿悟D.反射5. ( )年起,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进行免费师范生招生试点。

A.2006B.2007C.2008D.20096. 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

A.君子B.兼士C.圣人D.绅士7.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

A.汉武帝B.董仲舒C.郑玄D.朱熹8.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和( )。

A.体育B.体育、美育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9. 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学手段10.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教师的( )。

A.传道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管理者角色D.示范者角色1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深化拓展时期12.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自我1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识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2015广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

2015广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中公教育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北京·广州·上海·西安严格依据广西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编写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编著:中公教育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责任编辑:夏丹李凤云装帧设计:中公教育图书设计中心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人:张跃明发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37号邮编:100010电话:64077922)销售:各地新华书店印刷:三河市海新印务有限公司开本:787mm ×1092mm 1/16印张:10.5字数:252千版次:2014年10月第1版2014年10月第1次印刷ISBN 978-7-5100-8426-3定价:28.00元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中公教育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8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ISBN 978-7-5100-8426-3Ⅰ.①教…Ⅱ.①中…Ⅲ.①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师-聘用-资格考试-题解②德育工作-中小学-教师-聘用-资格考试-题解Ⅳ.①G44-44②G631-4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4)第186336号前言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又称教师入编考试,是由各省、市、地区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统一组织的教师竞争上岗考试,是一种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新型录用制度。

2003年教育部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制定了“凡进必考”的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

近年来,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广西等省(或自治区)在全省(或自治区)范围内实行统考,其他省、市、地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也在逐渐走向正规化、专业化。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2X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觉察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操作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管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以下哪种因素在人的开展中的作用〔A〕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开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B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主体作用的X表现形式为〔 C〕A.自觉性 B.独立性C.制造性 D.主动性7.教材包含〔D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8.德育过程的根本矛盾是〔C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根底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B〕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10."开而弗达"表达了教学的〔 C〕A.直观性原则 B.稳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11.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是〔 D〕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12.教育要适应人的开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二、填空题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汇总文章来源:天津教师招聘网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应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避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

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这种原则被称为()原则。

(2008年)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D.教育性2、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撰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发表于()年。

(2008年)A.1868B.1897C.1903D.19213、1903年()撰写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立。

(2010)A.华生B.斯金纳C.桑代克D.杜威填空题4、学生因素主要从()与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了教学。

(2006)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

(2006、2007)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与()的作用。

(2007)7、教育心理学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通常有实验室实验法和()实验法。

(2008)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中()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009)9、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了八阶段学习过程,具体分为动机、选择、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和()。

(2011)简答题10、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010)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四个: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四个研究原则容易出选择题。

教育性原则是指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是四个原则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客观性原则就是对心理的研究必须按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必须实事求是。

发展性原则是把心理现象看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要密切关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从实际出发进行研究,发挥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

2、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这是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成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桑代克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有“教育心理学之父”之称。

此知识点经常会考。

3、答案:C。

4、答案:群体差异5、答案:课堂社会环境6、答案:控制7、答案:自然8、答案:学与教9、答案:反馈10、【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与教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点击查看: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典型真题评析第二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1、小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使用相关的实物教具,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

(2005)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哪个时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2006)A.学前期B.学龄期C.青年期D.成年早期3、埃里克森认为下列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2007)A.学前期B.学龄期C.青年期D.成年早期4、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最为明显。

(2009)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2010)A.关键期B.发展期C.转折期D.潜伏期6、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

(2011)A.0—2B.2—7C.7—11D.11—157、【填空题】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的过程。

(2005、2009)8、【填空题】认知方式可分为沉思型和()。

(2006)9、【填空题】认知方式可分为场依存型和()。

(2007)10、【填空题】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

(2008)11、【填空题】儿童已有发展水平和在他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

(2010)12、【填空题】心理发展的四个特征为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

(2011)13、【判断题】在认知风格中场独立要比场依存好些。

(2005)14、【判断题】一个人如果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就怎么也学不好外语了。

(2006)15、【判断题】小学生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

(2007)16、【判断题】场独立比场依存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更高。

(2008)17、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010)18、简述席尔瓦和汉森的学习风格类型。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

(1)感知运动阶段(0-2)。

儿童的认知活动仅局限于感知运动,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

表现为儿童刚刚能区分主体与客体,智力已先于语言发展,到后期有了表象,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

其思维的特征是:思维的单向性、思维的刻板性和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

特征是: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等。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已经摆脱了具体事务的束缚,能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

思维特征是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思维此时已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经常使用实物教具,则是因为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概念,但是还需要具体实物的支持。

2、【答案】C。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儿童早期(1.5-3)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成年早期(18-30)亲密感对孤独感7.成年中期(30-50)繁殖感对停滞感8.成年晚期(50岁以后)完善对绝望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A。

关键期最早是由动物学家劳伦兹提出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技能的发展存在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条件,这种行为或技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例如,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6、【答案】B7、【答案】心理自我8、【答案】冲动型9、【答案】场独立型10、【答案】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答案】最近发展区12、【答案】差异性13、【答案】错误。

认知风格无好坏之分。

14、【答案】错误。

人类的行为学习与动物完全依赖于本能的学习不同,有的能力经过补偿学习仍有可能获得发展。

15、【答案】正确。

有些小学生在高年级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而且小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只是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持。

16、【答案】错误。

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是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的方式,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决定学习或问题解决水平高低。

17、【参考答案】(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8、【参考答案】(1)感官--思考型(掌握型学习者);(2)感官--感受型(人际型学习者);(3)直觉--思考型(理解型学习者);(4)直觉--感受型(自我表达型学习者)。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奥苏伯格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2005)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机械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2、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笼”实验,证明了学习是()。

(2006)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B.认识同化的过程C.知识构建的过程D.信息加工的过程3、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出这一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为()。

(2007)A.泛化B.消退C.获得D.分化4、构建主义理论强调()。

(2010)A.情景学习B.接受学习C.潜伏学习D.机械学习5、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存在,只不过未表现出来。

也就是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2011)A.操作性行为B.辨别学习C.潜伏学习D.获得6、【填空题】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

(2006)7、【填空题】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可能性的手段,都可以称为()。

(2008)8、【填空题】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

(2011)9、【判断题】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性行为。

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2009)10、【判断题】只需采用惩罚就可以消除一个人的不良行为。

(2006)11、【判断题】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2010)12、为了促进学生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2006)13、简述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011)14、简述教学中如何应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2009)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刺激的泛化指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射。

4、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构建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不同的人由于原来的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

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产出新的经验。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支架式学习、情景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

5、答案:C6、答案:操作性行为7、答案:强化8、答案:准备率9、答案:正确。

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时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性行为,所以两者的结合效果会更好。

10、答案:错误。

惩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适应性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会更有效。

11、答案:错误。

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会引起行为变化,但不能称之为学习。

12、参考答案: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13、参考答案:(1)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14、参考答案:(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

(2)构建主义强调已有经验、主动构建、自我发展。

(或者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任一方面阐述)(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A.支架式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