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药的介绍

合集下载

4类新药 临床试验标准

4类新药 临床试验标准

4类新药临床试验标准一、概述随着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药开发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挑战。

为了确保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新药的研发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

其中,临床试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旨在评估药物在人体上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四类新药的临床试验标准,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指导。

二、临床试验的种类1. 初步临床试验:也称为初步人体实验,是在药物进入人体之前进行的实验。

目的是评估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2. 安全性试验:在初步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通过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发现可能的毒副作用,为药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3. 有效性试验:评估药物的疗效。

通过比较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的情况,确定药物的疗效。

4. 后期临床试验: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同时,对药物的长期使用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

三、临床试验的标准1. 伦理标准:临床试验必须符合伦理原则,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充分告知受试者实验的目的、方法、可能的风险和益处,并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同时,研究人员必须遵守伦理规范,对实验数据严格保密。

2. 统计学标准:临床试验的结果必须具有统计学依据,以确定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实验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充分的样本量估算和统计分析计划,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科学标准:临床试验必须遵循科学原则,确保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

同时,实验设计必须基于前期的研究和科学依据,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 法规标准:临床试验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对新药的研发过程进行规范和管理。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病例分享新型抗老年性痴呆特效药艾地苯醌

病例分享新型抗老年性痴呆特效药艾地苯醌

病例分享新型抗老年性痴呆特效药艾地苯醌病例分享:新型抗老年性痴呆特效药艾地苯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老年性痴呆症也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然而,这一问题正逐渐得到缓解,因为科学家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抗老年性痴呆特效药——艾地苯醌。

艾地苯醌是一种新型抗老年性痴呆药物,它通过阻断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的聚集进而减少大脑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有效改善老年性痴呆症状。

以下是一位患者的真实病例分享。

患者张先生,今年75岁,最近几年开始出现记忆力衰退和思维能力下降的症状。

他原本是退休的数学教师,以前思维敏捷、记忆力良好,但近年来他发现自己逐渐变得健忘,甚至有时候连重要的事情也会忘记。

张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上了老年性痴呆,于是去医院寻求帮助。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后,医生给出了他的确诊结果。

医生告诉张先生,目前尚无法治愈老年性痴呆症,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疾病的进程和减轻症状。

医生向张先生介绍了一种名为艾地苯醌的新型抗老年性痴呆药物,并解释了其工作原理和临床试验的结果。

张先生经过仔细考虑后决定尝试这种新药。

张先生开始服用艾地苯醌后,逐渐发现自己的症状有所改善。

他的记忆力明显增强,不再出现频繁的健忘现象。

他重新拾起了曾经热爱的读书和思考的习惯,甚至开始参加社交活动和志愿者工作。

通过艾地苯醌的治疗,张先生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他对这种特效药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并与医生分享自己的恢复经历。

医生亦对他的康复情况表示非常满意。

艾地苯醌的问世,为那些患有老年性痴呆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它不仅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延缓疾病的进程,使患者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自理能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艾地苯醌虽然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抗老年性痴呆药物,但它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在使用该药物之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艾地苯醌。

此外,艾地苯醌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失眠等,因此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调整剂量。

最新抗癌药替拉扎明详细介绍

最新抗癌药替拉扎明详细介绍

一类新药—替拉扎明项目简介一、概况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平均每年死于恶性肿瘤者达690万人,新发病为870万例,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

全世界每年新确诊肿瘤疾病患者达到1000万人,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每年将新发生2000万例肿瘤,其中1400万例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据我国卫生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106万左右的恶性肿瘤新生患者,同时有106.7万左右的良性肿瘤患者,两者合计约有212.7万,即肿瘤的全国发病率约在1.65‰左右。

每年,我国因肿瘤死亡人数约有154万人左右,癌症(肿瘤)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后的我国第二大疾病。

缺氧是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目前国内外均有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缺氧对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在分子水平上,缺氧对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转导的调节而实现的。

与缺氧有关的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有如下几种。

1、HIF-1(缺氧诱导因子-1),2、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两个受体(flt-1,KDR/flk-1),3、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主要受体IGF-IR,5、MMP(基质金属蛋白酶)。

目前,临床上对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但由于在实体瘤中存在着10%~50%的乏氧细胞,这些乏氧细胞对射线及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比有氧细胞强2.5~3倍。

因而,在常规放(化)疗剂量治疗时,乏氧细胞不能被有效杀死,于是埋下了癌症复发祸根。

要想杀灭肿瘤乏氧细胞,只有加大放(化)疗剂量,然而,这又给患者带来难以承受的毒副反应和痛苦。

总之,乏氧细胞是肿瘤难治愈、易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项目优势替拉扎明(tirapazamine,TPZ)化学名称:3-氨基-1,2,4苯并三唑-1,4-二氮-氧化物(3-Amino-1,2,4-benzotuiazine-1,4-dioxide)又名Win59075或SR4233,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还原活性物。

“十三五”有望获批的24个重大新药创制品种(附潜力点评)

“十三五”有望获批的24个重大新药创制品种(附潜力点评)

“十三五”有望获批的24个重大新药创制品种(附潜力点评)在目前正式立项的1525项新药创制专项项目中,哪些是“十三五”有希望的品种呢?鉴于目前已获批创新药从申报到获批的平均时间为6~8年,笔者纳入107个目前已至少进入申报临床阶段的重大新药创制一类新药(排除非自主研发品种)。

参考药物研发方向和已公开相关信息,尤其是大量专业人士在医药学论坛的前沿分析,笔者又从107个品种中筛选出24个品种,认为这些品种若能获批,将有望获得不错的市场机会。

而由于信息的不足和笔者的专业性所限,这一分析未必准确。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产品的市场前景,笔者再次启用“模板”进行评估,选择了一些明星品种作为在研品种的参考“模板”。

“模板”仅具参考性,在研品种的未来市场表现与诸多因素相关,并非模板品种销量更大者的市场容量就更大。

笔者更青睐于那些有模板作参考、有望成为me-better的品种,这些品种相对较为成熟,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对于first-in-class,考虑到国内的药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科学还比较薄弱,开发难度相当大,但如果成功必将得到更高的认可。

抗肿瘤新药:中外研发差距不大抗肿瘤药物研发一直是肿瘤药物治疗的皇冠,因此重大新药创制的重点和大多数药企创新药研发的方向都瞄准这个领域。

新药创制政策培育的抗肿瘤1类原创新药超过50个,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替尼类。

“替尼爆炸”导致大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创新药排队申报临床,不少品种仅申报临床时长就超过1年。

不过,对于替尼类也要区分看待。

一些针对成熟靶点开发、进度比较靠前的品种值得关注;另外,一些新靶点创新药也值得期待,但有些目前已经出现多个失败产品的热门新靶点(如c-met)的开发仍需谨慎。

研究热门的抗体偶联物和PD-1类药物,国内同样有多个已申报临床的原创新药,中国抗肿瘤原创药的研发水平已经与国外差距不大。

法米替尼模板:舒尼替尼法米替尼是恒瑞研制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针对C-Kit、KDR和PDGFR,目前在中国开展针对多种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其中针对鼻咽癌和结直肠癌的Ⅱ期临床已成功完成。

防治水稻多种病害的新药——拿敌稳

防治水稻多种病害的新药——拿敌稳

13/828农化科技 拿敌稳是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高等真菌杀菌剂,是一种高效、低毒、内吸性广谱杀菌剂。

目前,用于水稻多种病害的防治,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5%拿敌稳,成分为25%的肟菌酯,50%的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真菌病害。

1公斤拿敌稳75%水分散粒剂中,含有250克肟菌酯和500克戊唑醇,既具有保护作用,又具有治疗作用。

作用机制 戊唑醇即麦角淄醇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病原真菌体内麦角淄醇的脱甲基化酶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其生物膜的形成受阻,抑制菌丝生长。

肟菌酯能阻断真菌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

两种机理共同作用而发挥杀菌活性。

具有持效期长,渗透性强,传导性好,使用灵活等特点,对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特别显著的防治效果。

产品特点 对绝大多数主要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效,如子囊菌、半知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卵菌纲的致病菌均有效。

可防治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早疫病,以及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粒黑粉病等。

具有刺激植株生长,增强作物活力,特别适用于优质、绿色农产品。

该药对作物高度安全,还能有效延缓抗性。

且为水分散粒剂,剂型好,易于施用和储存。

在水稻防病上的使用 1.稻瘟病。

从大田防治看,防治稻瘟病的效果达98%以上,其效果均高于好力克、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

一般年份防治穗颈稻瘟以孕穗中期,施药1次为宜,每亩用量20克,即可以达到1次施药有效控害的作用;偏重至大发生年可采取防治两次的办法,即在孕穗中期及抽穗期连续进行2次用药。

2.纹枯病。

在水稻孕穗中期每亩施用拿敌稳15克,防治纹枯病的效果其平均防效达84.4%,较对照药剂好力克、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药剂,以孕穗中期、抽穗期连续2次施药防效较好。

3.稻粒黑粉病。

孕穗中期及抽穗盛期,每亩施用好力克15克进行两次施药,防治效果达到96.5%,每亩连续用拿敌稳15克的防治效果为93.8%,效果稍次于好力克,但明显好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

新药介绍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艾地苯醌

新药介绍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艾地苯醌

新药介绍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艾地苯醌艾地苯醌是一种被誉为抗老年性痴呆特效药的新药。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而艾地苯醌的问世,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老年性痴呆是什么。

老年性痴呆,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逐渐进行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逐渐下降,记忆力减退,思维逻辑能力下降等症状。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同时也增加了家人的负担。

艾地苯醌作为一种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它通过改善神经元细胞的代谢功能,减少beta-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从而阻止了老年性痴呆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艾地苯醌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减少脑组织的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进一步保护神经元细胞的功能。

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来说,艾地苯醌的使用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很多患者在使用艾地苯醌后,反映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记忆力也有一定的恢复。

其次,艾地苯醌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认知功能的改善,患者可以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减少对家人的依赖,更好地保持独立性。

此外,艾地苯醌还可以减少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使用艾地苯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虽然目前来看,艾地苯醌的副作用较小,但还是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和失眠等不适症状。

此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应该谨慎使用。

在使用艾地苯醌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使用这种药物。

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结合其他策略。

例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痴呆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适度的运动、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积极的社交活动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和延缓病情的发展。

此外,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的陪伴和鼓励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16种有申报新药价值的药物

16种有申报新药价值的药物
生产厂家:许昌市前进制药厂(20mg)
七、瑞舒伐他汀钙原料及片 化药3类
【适 应 证】适用于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
八、坎地沙坦酯原料及片 化药2类 最早2003年8月批生产,按老办法2类新药应有8年保护期,且有专利问题,
【适 应 证】降压药
生产三厂家:重庆对华曦药业有限公司、迪沙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永宁制药厂
本人整理的认为16种有申报新药价值的药物(含保护期)
拟上报产品
一、盐酸贝那普利原料及片 化药6类
【适 应 证】高血压。
生产厂家:
原料: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海门慧聚药业有限公司
片剂:北京诺华药业有限公司(5mg、10mg)、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10mg)、
十六、硫酸氯吡格雷 硫酸氢氯吡格雷是法国赛诺菲圣德拉堡制药公司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商品名为波立维。该产品于1998年3月率先在美国上市,随后进入欧洲、北美、澳洲、新加坡等多国市场,并于2001年8月在中国上市。目前在国内抗血栓畅销药物中,硫酸氢氯吡格雷排名第七位。该品未在中国申请专利,但存在行政保护问题(2000年9月19开始)。
原料及片: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10mg)、海南曼克星制药厂(10mg)
五、兰索拉唑原料及片 化药6类
【适 应 证】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生产厂家:原料及片:汕头经济特区佗滨制药厂(15mg)、成都华西药业有限公司(30 mg)、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30mg)
十五、埃索美拉唑(艾美拉唑)
埃索美拉唑为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2001年3月和2002年12月分别在美国和中国上市。
阿斯利康公司产品商品名为耐信,受专利技术保护至2014年(20多个合成、制剂专利)

防止杂交稻种子稻粒黑粉病特效新药克黑净介绍

防止杂交稻种子稻粒黑粉病特效新药克黑净介绍
)0
.
年 浙江 省诸 暨 市种 子 湖南 省 桃江县 种子 公
5

1
.
o kg
将药 浆 搅 拌 溶 化 再 对
,
杂 交 水稻
9 96
年增 刊 杂 交 水 稻 繁 殖 制 种 药 荆 克 黑 净 等 应 用 专 辑 )
99
年 杂 交 稻 制 种 稻 粒 黑 粉 病
防 治 新 药 克 黑 净 试 验 总 结
3
天 后 再 喷一 次

2
克 黑 净 应 采用 以 下 方 法 进 行 溶 解
治 黑粉 病 的 方 案 以 兼 顾 防病 和 增 产 双 重 目 的 这 种 双效 的药 剂 现暂 定 名为 克黑 净
,
、 。 。
,
首 先 用 少 量 的 清 洁 的 凉水 与药 剂 混 合
,
,
19
1
搅 拌成 药 浆状 然 后倒 入 开 水 ( 最好 是 刚开 的 沸水
,

优 于 同等 条 件 下使 用 的 广谱 杀 菌剂 多 菌灵 托 布 津 或粉锈 宁 等
1 2
.
菌 灵 托 布 津 粉 锈 宁等 在 不育 系盛 花 时 处理 喷施 有 一 定 的 防效 但 总 的控制 效果 并 不 令
人 满意 另 外 有 关 单位 发 现一 些对黑 粉 病 菌


,
,
对 异 交 结 实率 和 制 种 产量 有 一 定 的 提
, ,
( 多元 醉的 成分和 生理 功 效详 见 1 9 9 1
农 业 大 学 和 中 国 植 物 生 长物 质 协 会 合 编 的
《 新 型 植 物 生 长调 节 剂 在 农 作 物 和 种 子生 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新药的介绍1.安普霉素安普霉素又名阿普拉霉素,是一种黑暗链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新兽用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开发成功,其特点是抗菌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可用于鸡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感染。

作为药物型饲料添加剂,安普霉素能明显促进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在畜禽养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药理作用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致病菌有相当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某些链球菌)、密螺旋体和某些支原体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2)药动学特点内服给药吸收差,肌注后吸收迅速。

(3)应用主要用于家禽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疗效非常显著,被美国FDA推荐为治疗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

对支原体病也有效。

(4)用法与用量安普霉素可采用饮水、注射和混饲的方法预防和治疗禽的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

家禽饮水给药,每升水加入本品250~500毫克(25万~50万效价单位),连用5天,预防雏鸡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

上市前7天停止给药。

由于经饮水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仅为11.0%,因此对雏鸡急性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有限。

饮水给药方法更适用于控制肠道感染或自然感染,而对全身性急性感染应以注射治疗为佳。

安普霉素可按10毫克/只肌肉注射,给药5天,每天1次,可完全保护大肠菌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感染鸡。

肉鸡按每1000千克饲料5克(500万单位)浓度添加到饲料中,在0~6周龄全期使用,可促进肉鸡生长,提高增重。

尤其以生长前期(0~21日龄)作用效果明显。

目前市场销售的主要制剂有硫酸安普霉素注射液(20%)、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40%、50%)、硫酸安普霉素预混剂(3%、16.5%)。

2.氟苯尼考又名氟甲砜霉素,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兽医专用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安全高效等特点,对于敏感菌所致的家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氟苯尼考已在亚洲、欧洲、美洲的20多个国家上市,目前该药国内已有生产。

由于氯霉素有严重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在美国已禁止用于食品动物。

因此,在动物的疾病防治上,尤其是食品动物,氟苯尼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药理作用属广谱抑菌性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作用,对阴性菌的作用较阳性菌强,是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首选药。

对敏感菌的抗菌活性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相似,抗菌活性明显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MIC约低10倍),对兽医上重要的病原菌如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副鸡嗜血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对耐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克雷伯氏菌亦有效。

(2)药动学特点该药具有速效、长效的特点,内服、肌注吸收快,半衰期长,在体内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血药浓度时间,可维持20小时以上,不引起骨髓抑制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3)应用[/b]主要用于家禽细菌性疾病,如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及其他肠道感染等。

尤其对呼吸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疗效显著,国外还用于治疗鸟类出血性败血杆菌感染。

按推荐量使用无毒副作用,不会对动物和食物造成危害。

(4)用法与用量家禽可按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的剂量内服,1天2次,连用3~5天;或每千克体重20毫克肌注或颈部皮下注射(例如5%的注射剂,每千克体重注射0.4毫升),2天1次,连用2次。

饮水剂可按100毫克/升的浓度饮水给药(用量以氟苯尼考计),也可按200毫克/千克饲料拌入饲料喂服。

氟苯尼考的停药期为28天。

市场销售的主要制剂有注射剂(30%、10%、5%)、粉剂(10%)、饮水剂(2.0%)、预混剂(5.0%)。

3.替米考星替米考星是一种较新的由泰乐菌素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畜禽专用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开发成功。

(1)药理作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替米考星具有同泰乐菌素相似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对巴氏杆菌、支原体的抗菌活性强于泰乐菌素。

(2)药动学特点内服和皮下注射吸收快,血中消除半衰期较长,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力,替米考星在肺组织中药物浓度高,体内分布容积大。

在家禽体内的代谢研究发现替米考星代谢产物亦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一种代谢物的抗菌活性为替米考星的4倍,其他几种代谢物有的与替米考星活性相当,有的略弱于替米考星。

(3)应用主要用于防治禽巴氏杆菌、支原体引起的感染。

由于替米考星对家禽支原体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已被用于治疗家禽支原体病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4)用法与用量家禽按每升水加入本品100~200毫克的浓度饮水给药,连用5天。

用于支原体病的治疗,但不用于产蛋鸡。

制剂有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替米考星预混剂(20%)、替米考星注射液。

4.头孢噻呋头孢噻呋是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成功的兽医专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该药1988年在美国首次上市,由于其优良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特征,已陆续被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正式批准用于1日龄鸡感染的防治。

(1)药理作用头孢噻呋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及一些厌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一些研究者所做的头孢噻呋对数千株兽医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药是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之一,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和溶血性巴氏杆菌、伤寒沙门氏杆菌、链球菌属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绿脓杆菌、肠杆菌属、厌氧菌也有很好的作用。

(2)药动学特点头孢噻呋肌注及皮下注射给药后吸收迅速,血中及组织中药物浓度高,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消除缓慢,半衰期长。

头孢噻呋肌注或皮下注射吸收迅速,达峰快,血中药物浓度高,适合治疗家禽的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的感染。

头孢噻呋主要的代谢物去呋喃羰基头孢噻呋(DFC)对兽医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与头孢噻呋相同或接近。

(3)应用可用于雏鸡耐药金色葡萄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巴氏杆菌等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每只肌肉注射0.1毫克。

头孢噻呋与氨基糖苷类药物或妥布霉素联合使用有协同肾毒性作用。

市场销售的制剂有注射用头孢噻呋钠。

5.喹诺酮类是指一类有4-喹诺酮环结构的药物,该类药物研究进展迅速,近年我国新开发成功的有氟甲喹、达氟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麻保沙星,国外上市的还有奥比沙星。

其中氟甲喹为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他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药物。

该类药物在水中极微溶解,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解。

(1)药理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广谱杀菌性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某些厌氧菌均有效,例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绿脓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敏感。

对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色葡萄球菌、耐庆大霉素的绿脓杆菌、耐泰乐菌素或泰妙菌素的支原体也有效。

杀菌力强,在体外较低的药物浓度即显示高度的抗菌活性,临床疗效好,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2)药物动力学特点吸收快,分布广泛,可治疗各个系统或组织的感染性疾病。

二氟沙星和麻保沙星消除缓慢,半衰期长。

(3)应用用于家禽各种支原体感染;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副鸡嗜血杆菌感染;鸡白痢沙门氏杆菌、亚利桑那沙门氏杆菌、多杀巴氏杆菌、丹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

(4)用法与用量该类药物家禽可按50毫克/升的浓度饮水给药;或按5~10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内服或肌肉注射,二氟沙星和麻保沙星每日给药1次,其他药物每日给药2次。

主要制剂有甲磺酸达氟沙星可溶性粉、甲磺酸达氟沙星注射液;盐酸二氟沙星可溶性粉、盐酸二氟沙星注射液;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盐酸沙拉沙星注射液;氟甲喹可溶性粉(10%)等。

6.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又称羟氨苄青霉素,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类药物。

该药使用方便,毒性小,在兽医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阿莫西林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较难溶于水,室温下溶解度为0.4%,在水中会发生降解,而在乙醇中则几乎不溶。

临床上主要用阿莫西林钠盐和阿莫西林三水化物盐。

(1)药理作用该药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主要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杀菌作用,对溶血链球菌、不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及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体外抗菌谱等同于氨苄青霉素,但体内效果则增强2~3倍。

由于阿莫西林不耐青霉素酶,故不能用于能产生青霉素酶的细菌,特别是对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对所有的假单胞菌属及大部分克雷伯氏菌属无效。

与克拉维酸联合应用,可克服它不能耐青霉素酶的缺点,从而增加抗菌谱,扩大临床应用。

(2)药物动力学特点阿莫西林肌注和内服给药都可快速吸收,且迅速分布到全身绝大多数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口服后1小时内血药浓度达高峰,内服的生物利用度是青霉素的5倍,是氨苄青霉素的2倍。

该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主动分泌以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

丙磺舒可以竞争性地阻碍阿莫西林的肾脏排泄。

(3)应用本品可用于防治家禽呼吸道感染,对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禽伤寒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感染也有显著疗效。

(4)用法与用量家禽可按10~1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或肌注给药,每日2次。

或按100~150毫克/升的浓度饮水给药,现配现用,连用5天。

使用阿莫西林应注意该药在碱性溶液中可迅速破坏,应避免与磺胺嘧啶钠、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合用。

主要剂型有阿莫西林可溶性粉、阿莫西林片、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粉针、注射用阿莫西林混悬液、注射用阿莫西林油剂和阿莫西林长效注射油剂等。

7.罗红霉素罗红霉素是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于1987年开发上市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第二代红霉素类药物,目前部分省市已批准应用于兽医临床。

(1)药理作用其抗菌谱及适应症与红霉素相似,但优于红霉素,抗菌效力是红霉素的1~4倍。

罗红霉素抗菌谱较广,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如金色葡萄菌、链球菌等)、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敏感,对某些厌氧菌及支原体、衣原体亦有较强的作用。

(2)药物动力学特点具有优良的药物动力学特征。

其优点是对酸稳定,口服易吸收,半衰期较长(达12小时以上),血药浓度及生物利用度高。

口服吸收后罗红霉素广泛分布于体液和组织中,具有高而持久的血浆及组织药物浓度。

(3)应用国内近年开始将其用于防治禽呼吸道病、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衣原体病等,特别是用于支原体感染疗效较高,且不良反应很低。

有报道罗红霉素与甲氧苄氨嘧啶合用有协同作用。

(4)用法与用量罗红霉素可按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给药,或按50毫克/升饮水给药,连用5天。

主要制剂有水溶性罗红霉素粉(1%)、乳糖酸罗红霉素盐(1%)、复方罗红霉素可溶性粉(1%)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